胃癌中医指南_第1页
胃癌中医指南_第2页
胃癌中医指南_第3页
胃癌中医指南_第4页
胃癌中医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胃癌

(carcinomaofstomach)胃癌是起源于胃上皮的恶性肿瘤。胃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其发病机制具有多因素及多阶段过程。其中以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及遗传为主要因素。我国每年约有16万人死于胃癌,男女比例2.3~3.6:1,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23.03%。中晚期胃癌5年、10年生存率分别只有9.9%和1.4%。近10年来晚期胃癌化疗水平有明显进步,近期客观有效率进一步提高,单药达20%以上,两药30%以上,三药在40%以上,但中位生存期仍在8

10个月。对于术前、术中放疗或术后辅助性放疗可否增加生存期尚无明确结论。胃癌属中医“反胃”、“噎嗝”、“积聚”、“胃脘痛”等范畴。1.1病名诊断1.1.1临床表现(1)症状:早期胃癌中70%以上无症状、根据发病机制可将晚期胃癌症状分4个方面。1)因癌肿增殖而发生能量消耗与代谢障碍,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恶心、消瘦、贫血等,晚期呈恶病质状态。2)胃癌溃烂所致上腹部疼痛、消化道出血、穿孔等,表现为呕血、黑便、贫血。约30%的胃癌有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3)胃癌的机械性作用引起的症状,如胃充盈不良而引起的饱胀感、沉重感等;肿瘤位于贲门可引起进食梗阻;幽门或胃窦肿瘤造成梗阻可引起呕吐,且呕吐量大,内有大量宿食。4)癌肿扩散转移引起的症状,如腹水、肝肿大、黄疸及远处器官转移而引起的相应症状。(2)体征:早期胃癌可无任何体征,中晚期胃癌以上腹部压痛最常见。1∕3患者可扪及上腹部肿块,晚期转移可扪及肝肿大且表面不规则、黄疸、腹水、左锁骨上及左腋下淋巴结转移等。胃癌的癌旁综合征包括血栓性静脉炎、黑棘病和皮肌炎等,可有相应的体征。1.1.2发病特点初发病时常无明显症状,当出现典型症状时,病情则发展快,预后不良。1.1.3诱发因素吸烟、饮酒、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均为本病的诱发因素。1.3证候诊断1.3.1肝胃不和证主症:(1)胃脘胀痛,痛无定时(或饥饿性作痛或饭后疼痛);(2)两胁胀满或胀痛。次症:(1)情志抑郁,善太息;(2)不欲食,或时有呕吐呃逆;(3)吞酸嗳气;(4)胃脘嘈杂;(5)舌苔薄黄或薄白;(6)脉弦或脉细。证候确定:主症2项,或主症2项加次症2项。1.3.2痰湿阻滞证主症:(1)胃脘痞闷;(2)呕吐痰涎;(3)进食噎阻不利。次症:(1)纳呆;(2)大便时结时溏;(3)进食噎阻;(4)舌苔白腻;(5)舌体胖大有齿痕;(6)脉滑。证候确定:主症2项加次症2项,或主症第1项加次症2项。1.3.3瘀血内结证主症:(1)胃脘刺痛,疼痛剧烈拒按;(2)上腹肿块;(3)呕血、便血。次症:(1)肌肤甲错;(2)上腹饱胀;(3)进食噎阻;(4)舌苔薄白或薄黄;(5)舌质紫黯或有瘀斑;(6)脉沉细或涩。证候确定:主症2项加次症2项,或主症第1项加次症2项。1.3.4胃热阴虚证主症:(1)胃脘隐痛灼热;(2)口干喜冷饮;(3)饥不欲食;(4)舌质红少津。次症:(1)胃脘嘈杂;(2)大便干结;(3)五心烦热;(4)舌苔黄或少苔、剥苔、无苔;(5)脘痞不舒;(6)脉细数。证候确定:主症3项,或主症2项加次症2项。1.3.5脾胃虚寒证主症:(1)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食生冷加重;(2)呕吐清水;(3)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次症:(1)纳呆;(2)大便溏薄;(3)面色晄白;(4)四肢不温;(5)神疲乏力;(6)舌苔白滑;(7)舌体淡胖;(8)脉沉细或沉缓。证候确定:主症2项加次症2项,或主症第1项加次症3项。1.3.6气血两虚证主症:(1)面色无华;(2)神疲乏力;(3)心悸气短。次症:(1)消瘦;(2)自汗;(3)懒言;(4)头晕;(5)舌苔薄白;(6)舌质淡,边有齿痕;(7)脉细数无力或虚大无力。证候确定:主症2项加次症2项,或主症第1项加次症3项。2.分证论治2.1肝胃不和证治法:舒肝和胃,降逆止痛。主方: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药物:柴胡6g,当归10g,白芍12g,茯苓12g,白术9g,甘草6g,郁金9g,元胡12g,川楝子9g,淡竹茹12g,生赭石9g(先煎),鸡内金9g,白石英15g,藤梨根30g。2.2痰湿阻滞证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散结。主方: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药物:法半夏9g,陈皮9g,茯苓12g,枳壳12g,郁金12g,浙贝母12g,全瓜蒌12g,炒薏苡仁9g,炒莱菔子12g,山慈菇12g,淡竹茹12g,白豆蔻9g。2.3瘀血内结证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主方: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药物:生地12g,五灵脂9g,川芎9g,桃仁12g,赤芍12g,甘草6g,香附5g,红花9g,枳壳12g,柴胡6g,川牛膝12g,蒲黄9g(包煎),干蟾皮9g,白屈菜30g,藤梨根30g,山楂15g,仙鹤草15g。2.4胃热阴虚证治法:清热养阴,益胃生津。主方:竹叶石膏汤(《伤寒论》)加减。药物:淡竹叶9g,生石膏(先煎)18g,半夏9g,麦门冬12g,太子参18g,南北沙参各12g,天花粉15g,玉竹12g,陈皮9g,知母9g,藤梨根30g,白花蛇舌草30g。2.5脾胃虚寒证治法:温中散寒,健脾和胃。主方:理中汤(《伤寒论》)加减。药物:党参12g,白术12g,干姜9g,炙甘草6g,吴茱萸6g,半夏9g,陈皮9g,高良姜9g,荜苃9g,龙葵18g,茯苓12g,炒薏苡仁18g,焦楂曲各15g,丁香3g,厚朴10g。2.6气血两虚证治法:补气养血。主方: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药物:党参15g,茯苓12g,白术12g,熟地黄12g,白芍12g,当归12g,川芎9g,炙甘草18g,肉桂6g,丹参18g,炒杏仁15g,陈皮9g。3.中成药应用举例参莲胶囊每次6粒,每日3次。适用于气血瘀滞、热毒内阻而致的胃癌患者。平消胶囊每次4

8粒,每日3次。适用于痰瘀内结型胃癌,在早中期术后抗转移复发,晚期延长生存期均可应用。华蟾素片每次3

4粒,每日3

4次。适用于各种早期肿瘤的抗转移复发治疗,中晚期肿瘤的祛邪治疗。4.1.1肿瘤疗效评定标准完全缓解(CR):肿块完全消失持续4周。部分缓解(PR):肿块缩小50%以上,时间不少于4周。稳定(NC):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