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制低流阻倒流防止器规范指引_第1页
铜制低流阻倒流防止器规范指引_第2页
铜制低流阻倒流防止器规范指引_第3页
铜制低流阻倒流防止器规范指引_第4页
铜制低流阻倒流防止器规范指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ZZB2227—2021

铜制低流阻倒流防止器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铜制低流阻倒流防止器的术语和定义、型号标记、结构要求、基本要求、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质量承诺。

本文件适用于公称压力小于或等于PN16、公称尺寸DN15~DN100,温度不高于65℃的生活用水的

铜制低流阻倒流防止器(以下简称“倒流防止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6普通螺纹基本尺寸

GB/T1047管道元件公称尺寸的定义和选用

GB/T7306.155°密封管螺纹第1部分:圆柱内螺纹与圆锥外螺纹

GB/T7306.255°密封管螺纹第2部分:圆锥内螺纹与圆锥外螺纹

GB/T12220工业阀门标志

GB/T12225通用阀门铜合金铸件技术条件

GB/T12230通用阀门不锈钢铸件技术条件

GB/T1271660°密封管螺纹

GB/T13927工业阀门压力试验

GB/T17219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GB/T20668统一螺纹基本尺寸

GB/T20878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

GB/T21873橡胶密封件给、排水管及污水管道用接口密封圈材料规范

GB/T24588不锈弹簧钢丝

GB/T25178—2020减压型倒流防止器

CJ/T160—2010双止回阀倒流防止器

JB/T7928通用阀门供货要求

JB/T11151—2011低阻力倒流防止器

QB/T5525—2020厨卫五金产品有害物析出限量及测试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25178—2020、CJ/T160—2010、JB/T11151—20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1

T/ZZB2227—2021

低流阻倒流防止器low-resistancebackflowpreventer

在回流工况时,中间腔始终与大气相通,且在管中平均流速为2m/s时的压力(水头)损失小于70kPa

的倒流防止器。

3.2

进水止回阀紧闭压差closingpressuredifferenceofinletcheckvalve

△P进

在零流量状态时,进水止回阀关闭的瞬间,P1与P2的压力差。

4型号标记

倒流防止器型号标记应由字母和数字组成,标记方法如下:

JDFQ

阀体材质——铜T

PN——公称压力,数值为兆帕数的10倍

密封副材料——橡胶:X

结构形式——直流式:L

连接方式——内螺纹1、外螺纹2

铜制低流阻倒流防止器

示例:阀体材质为青铜,公称压力PN16,密封副材料为橡胶,直流式内螺纹连接铜制低流阻倒流防止器,型号表示

为JDFQ1LX-16T。

5结构要求

5.1倒流防止器的整体结构形式见图1,也可采用符合本标准性能要求的其他结构形式。

5.2倒流防止器应设置2个独立工作的止回阀,并与其他活动部件无联动关系。

5.3倒流防止器应设置4个等螺纹孔径的测试接口,测试接口应设置在下列位置:

a)进水端截断阀的进水端;

b)进水端截断阀与进水止回阀之间;

c)进水止回阀与出水止回阀之间;

d)出水止回阀与出水端截断阀之间。

5.4泄水阀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a)泄水阀应设计在中间腔底部,泄水阀阀座最高点应设置在中间腔最低位置;

b)泄水阀出水口应配置漏水斗,漏水斗应设置与大气相通的开口。

5.5倒流防止器两端的截断阀应采用软密封结构形式的螺纹连接球阀。

2

T/ZZB2227—2021

标引序列说明:

1——进水端球阀;2——测压孔1;3——测压孔2;4——进水止回阀;5——测压孔3;6——出水止回阀;7——测

压孔4;8——出水端球阀;9——泄水阀。

图1倒流防止器的整体结构形式示意图

6基本要求

6.1设计研发

6.1.1应具有三维建模,进行流道、内部结构优化设计能力。

6.1.2应具有软件进行阀体强度校核和应力分析能力。

6.2材料和零部件

6.2.1倒流防止器主要零部件材料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主要零件材料

主要零件材料名称材料牌号执行标准

阀体、阀盖青铜ZCuAL9Mn2、ZCuAl10Fe3GB/T12225

阀杆、与水接触ZCuAl9Mn2、ZCuAl10Fe3、GB/T12225、GB/T12230、

青铜、不锈钢

的紧固件ZCuSn10Pb1、06Cr19Ni10、20Cr13GB/T20878

ZCuAl10Fe3、ZCuSn10Pb1、GB/T12225、GB/T12230、

阀瓣、阀座青铜、不锈钢、工程塑料

06Cr19Ni10、ZCuAl9Mn2、PA/PPOGB/T17219、GB/T20878

丁腈橡胶、三元乙丙橡胶、

橡胶密封件NBR、EPDM、CR122、VMQGB/T21873

氯丁橡胶、硅橡胶

07Cr17Ni7Al、12Cr18Ni9、

弹簧不锈钢GB/T24588

06Cr19Ni10N、06Cr19Ni10

3

T/ZZB2227—2021

6.2.2与输送水接触的青铜含铅量应小于0.09%。

6.2.3其它零件材料应符合GB/T25178—2020的5.1的要求。

6.3工艺装备

6.3.1宜采用覆膜砂半自动化生产流水线。

6.3.2阀体、阀盖等关键零部件宜采用高精度加工中心、数控加工设备加工。

6.4检验检测

6.4.1应具备对主要原材料青铜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进行分析检测的能力。

6.4.2应具备整机强度、进水止回阀紧闭性能、压力波动、压力损失、泄水阀启闭性能、泄水阀排水

性能、防虹吸倒流等的自动检测能力。

7技术要求

7.1外观

阀体及其他铸件表面不得有裂纹、冷隔、砂眼、气孔、渣孔、缩孔和氧化夹渣等缺陷,非加工表面

应光洁、平整,铸字标志应清晰,浇冒口清理后与铸件表面应齐平。

7.2尺寸

7.2.1公称尺寸应符合GB/T1047的要求。

7.2.2普通螺纹应符合GB/T196或GB/T20668的要求。

7.2.3连接螺纹应符合GB/T7306.1、GB/T7306.2或GB/T12716的要求。

7.2.4阀体壳体最小壁厚尺寸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阀体最小壁厚

单位为毫米

公称压力

公称尺寸DN

PN10PN16

151.61.8

201.61.8

251.71.9

321.71.9

401.82.0

502.02.2

652.83.0

803.03.4

1003.64.0

7.3整机强度

组装后的整机应承受不小于2倍公称压力静水压的试验,持压不应少于2min,且无渗漏、无损伤。

7.4倒流防止器止回阀性能

4

T/ZZB2227—2021

7.4.1出水止回阀密封性能

出水止回阀阀瓣应承受不小于2倍公称压力的静水压试验,持压时间应不少于2min,试验后阀瓣应

无渗漏、无损伤。

7.4.2进水止回阀紧闭性能

在零流量状态,进水止回阀紧闭不漏水时,P1与P2之差应不大于69kPa且不小于46kPa。

7.4.3出水止回阀紧闭性能

在零流量状态,出水止回阀紧闭不漏水时,P2与P3之差应不大于28kPa且不小于10kPa。

7.5水力特性

7.5.1进水腔处于正常供水状态,P1与P2的压差值△P1应大于△P泄,且泄水阀不泄水。

7.5.2上游进水端压力在±15kPa范围波动时,泄水阀不泄水。

7.6压力损失

在表3规定流量下,倒流防止器的压力损失应不大于表3的规定,对于水平安装的倒流防止器,压力

损失为进水腔压力与出水腔压力之差值,此过程泄水阀不泄水。

表3流量与允许压力损失对应值

DN1520253240506580100

流量/(m3/h)1.32.33.55.89.014.123.936.256.5

流速/(m/s)2

允许压力损失/kPa70

7.7倒流防止器泄水阀性能

7.7.1泄水阀启闭性能

7.7.1.1P2上升或P1下降,导致泄水阀始动泄水时,△P泄应不小于20kPa,且不大于△P进-24kPa。

7.7.1.2当△P1>△P泄时,泄水阀自动关闭。

7.7.2泄水阀灵敏度

泄水阀灵敏度试验时,按照8.7.2方法试验,泄水阀应紧闭密封。

7.7.3泄水阀排水性能

7.7.3.1当P1>14kPa,泄水阀按表4规定流量泄水时,应满足:△P1≥3.5kPa。

7.7.3.2当P1=0kPa,泄水阀按表4规定流量泄水时,应满足:P2≤10.5kPa。

表4倒流防止器公称尺寸与泄水流量对应值

DN1520253240506580100

泄水流量/(L/s)0.190.320.320.631.261.261.892.522.52

7.8防止虹吸回流

5

T/ZZB2227—2021

7.8.1上游处于非正常供水状态,P1下降到14kPa或更低时,泄水阀应连续开启泄水。当P1降为零时,

泄水阀应处于全开状态,大气应通过漏水斗装置进入中间腔,使中间腔成为气室,形成进水腔与出水腔

之间的空气隔断。

7.8.2当进水腔处于真空度为50kPa时,保持5min,应无水倒流。

7.9循环试验

倒流防止器分别在表3规定流量的25%、50%、75%和100%下,各启闭1500次。在6000次循环启闭

过程中止回阀部件性能应符合7.4的性能要求,泄水阀性能应符合7.7的性能要求。

7.10金属污染物析出限量

铅析出限量应符合QB/T5525—2020的3.1的要求。

8试验方法

8.1外观

外观通过目测检验。

8.2尺寸测量

8.2.1尺寸测量应使用精度不低于0.1mm的通用量具。

8.2.2使用通用量具对7.2.2进行检查。

8.2.3使用通用量具对7.2.3进行检查。

8.2.4使用通用量具对7.2.4进行检查。

8.3整机强度试验

按照GB/T13927的规定,关闭泄水阀,将倒流防止器内空气排出,由进水腔向腔内注入2倍公称压

力的静水压力,持压时间应不少于2min,观察有无渗漏、损伤。

8.4倒流防止器止回阀性能试验

8.4.1出水止回阀密封性能试验

按照GB/T13927的规定,关闭出水截断阀,通过出水腔外侧的测试接口注入2倍公称压力静水压,

持压时间应不少于2min,观察出水止回阀是否漏水。

8.4.2进水止回阀紧闭性能试验

试验装置如图2所示,试验程序如下:

a)调节球阀,使中间腔和出水腔通大气;

b)通过截断阀1、2,缓慢向进水腔内注水,至压力计4所显示的压力值为5kPa,将进水腔内

空气排除,然后持续缓慢升高压力至进水止回阀渗漏,记录进水止回阀始动渗漏时压力计4

所显示的压力值,评定进水止回阀紧闭性能是否符合7.4.2的规定。

6

T/ZZB2227—2021

标引序列说明:

1、2、6——截断阀;3——被测倒流防止器;4——压力计;5——球阀共4个。

图2进水止回阀紧闭性能装置示意图

8.4.3出水止回阀紧闭性能试验

试验装置如图3所示,试验程序如下:

a)调节球阀使出水腔与大气相通,关闭泄水阀;

b)通过截断阀1、2及泄水阀下端试验用的球阀,将水注入中间腔排除空气,然后缓慢将中间腔

压力升高至出水止回阀渗漏,记录出水止回阀始动渗漏时压力计4所显示的压为值,评定出水

止回阀紧闭性能是否符合7.4.3的规定。

标引序列说明:

1、2、6——截断阀;3——被测倒流防止器;4——压力计;5——球阀共4个。

图3出水止回阀紧闭性能装置示意图

8.5水力特性试验

8.5.1正常供水状态时,进水腔与中间腔压差试验

试验装置如图4所示,试验程序如下:

a)试验进水压力分别设定为0.2MPa和大于0.4MPa且小于公称压力PN的两点。

7

T/ZZB2227—2021

b)排除装置中的空气后使倒流防止器处于零流量状态,记录此时进水腔与中间腔压差值△P1,通

过截断阀8使流量缓慢从零逐渐增加到表3规定的流量。测试过程中,泄水阀紧闭密封,记录

流量变化全过程中进水腔与中间腔压差值△P1,评定两进水试验压力的试验结果是否符合

7.5.1的规定。

标引序列说明:

1——流量计;2、8——截断阀;3、5、6、9——球阀;4——压差计(△P1,△P2,△P3);7——被测倒流防止器;

10—调压阀。

图4水力特性试验、压力损失试验装置示意图

8.5.2压力波动试验

试验装置如图4所示,试验程序如下:

a)试验进水压力分别设定为0.2MPa和大于0.4MPa且小于公称压力PN的两点。

b)排除装置内空气后使倒流防止器处于零流量状态,并关闭球阀,通过调压阀10,分别设定两

个进水压力值;

c)使试验压力在±15kPa内波动,波动不少于3次循环,评定两进水试验压力的试验结果是否符

合7.5.2的规定。

8.6压力损失试验

按GB/T25178—2020的7.6规定试验。

8.7倒流防止器泄水阀性能试验

8.7.1泄水阀启闭性能试验

按试验装置如图5所示,试验程序如下:

a)P2上升时,泄水阀启闭试验程序如下:

1)试验的进水压力分别设定为0.2MPa和大于0.4MPa且小于公称压力PN的两点;

2)排除装置中的空气后关闭球阀4、6、9,通过调压阀1,分别对设定的两个压力值做下列

试验:通过调节截断阀7使流速从零逐渐增加,缓慢关闭截断阀7后关闭截断阀2,使装

置处于零流量状态;

3)缓慢开启球阀4,使P2缓慢上升,视泄水阀始动泄水2s内记录此试验点的P1与P2之差

△P1,此时△P1=△P泄,评定△P泄值是否符合7.7.1.1的要求;

4)关闭球阀4,恢复初始状态,记录此时P1与P2之差△P1,观察泄水阀是否自动关闭。

8

T/ZZB2227—2021

b)进水腔压力P1下降时,泄水阀启闭试验程序如下:

1)试验的进水压力分别设定为0.2MPa和大于0.4MPa且小于公称压力PN的两点;

2)排除装置中的空气后关闭球阀4、6、9,通过调压阀1,分别对设定的两个压力值做下列

试验:通过调节截断阀7使流速从零逐渐增加,缓慢关闭截断阀7后关闭截断阀2,使装

置处于零流量状态;

3)缓慢开启球阀9,使进水腔压力P1缓慢下降,视泄水阀始动泄水2s内记录此试验点的P1

与P2之差△P1,此时△P1=△P泄,评定△P泄值是否符合7.7.1.1的要求;

4)关闭球阀9,恢复初始状态,记录此时P1与P2之差△P1,观察泄水阀是否自动关闭。

标引序列说明:

1——调压阀;2、7——截断阀;3、4、5、6、9——球阀;8——被测倒流防止器;10——流量计。

图5泄水阀启闭性能试验装置示意图

8.7.2泄水阀灵敏度试验

按GB/T25178—2020的7.7.2规定试验。

8.7.3泄水阀排水性能试验

按GB/T25178—2020的7.7.3规定试验。

8.8防虹吸回流试验

按GB/T25178—2020的7.8规定试验。

8.9循环试验

试验装置见图6所示,试验程序如下:

a)通过调压阀2,使倒流防止器进水端压力P1稳定在0.4MPa。

b)全开截断阀4,缓慢开启截断阀9,使流量计1的读数为表3规定流量的25%,保持5s。

c)关闭截断阀9后再关闭截断阀4,保持倒流防止器零流量状态5s。

d)开启检测球阀7,向出水腔注入进水端压力,然后关闭检测球阀7,出水腔压力P3保持为进

水端压力保持5s,此时泄水阀应紧闭不漏水。

e)开启检测球阀5,使倒流防止器进水腔压力P1下降至零,保持5s,此时泄水阀开启。

f)重复b)~e)步骤1500次。

g)全开截断阀4,通过调节截断阀9,分别将流量计1的读数调节为表3规定流量的50%、75%、

100%,重复b)~e)步骤各1500次。

9

T/ZZB2227—2021

h)在6000次循环试验后,再进行8.4和8.7的测试,评定是否符合7.9的要求。

标引序列说明:

1——流量计;2——调压阀;3——压力表;4、9——截断阀;5、6、7——检测球阀;8——被测倒流防止器。

图6循环试验装置示意图

8.10金属污染物析出限量

按QB/T5525—2020中第4章的规定进行。

9检验规则

9.1检验分类

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种。

9.2出厂检验

应逐台进行出厂检验,出厂检验项目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出厂检验型式检验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外观√√7.18.1

尺寸√√7.28.2

整机强度√√7.38.3

出水止回阀密封性能-√7.4.18.4.1

倒流防止器

进水止回阀紧闭性能√√7.4.28.4.2

止回阀性能

出水止回阀紧闭性能√√7.4.38.4.3

水力特性-√7.58.5

压力损失-√7.68.6

泄水阀启闭性能√√7.7.18.7.1

倒流防止器

泄水阀灵敏度-√7.7.28.7.2

泄水阀性能

泄水阀排水性能-√7.7.38.7.3

防止虹吸回流性能-√7.88.8

循环试验-√7.98.9

10

T/ZZB2227—20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