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药剂与药膳_第1页
美容药剂与药膳_第2页
美容药剂与药膳_第3页
美容药剂与药膳_第4页
美容药剂与药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容药剂与药膳江苏省中医院皮肤科刘岩中医美容学中医美容学是将美学与中医学相结合,研究医学人体美和运用中医方法维护、修复、改善与塑造人的形体美的理论与技能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中医美容是在人体审美的理论原则指导下,运用辨证论治、中药方剂、针灸按摩、中药护肤品等中医药手段进行的美容。以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防治原则出发,治疗美容缺陷和损美性疾病应坚持整体观念,通过四诊及辨病、辨证,做出适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由于美容缺陷和损美性疾病多发生于体表局部,治疗上应内外兼顾,内治法与外治法相结合。38本中医古籍《卫生宝鉴》、《奇效良方》、《普济方》、《肘后备急方》、《刘涓子鬼遗方》、《外台秘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古今医鉴》、《仁斋直指方》、《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宣明论方》、《瑞竹堂经验方》、《御药院方》、《世医得效方》、《外科精义》、《本草纲目》、《经验秘方》、《万病回春》、《食疗本草》、《外科正宗》、《神农本草经》、《万密斋医学全书》、《景岳全书》、《医方类聚》、《集验良方》、《洞天奥旨》、《经验良方大全》、《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医学纲目》、《慈禧光绪医方选议》、《寿亲养老新书》、《本草经集注》、《千金方》(千金翼方、千金要方)、《齐民要术》、《诸病源候论》、《证治准绳》一、中医内治美容法内治法是从整体观念出发,根据辨证,通过内服药物或调整饮食治疗疾病的方法。中医治疗美容缺陷和损美性疾病常用的内治法有药物疗法和药膳疗法。通常采用以法类方、以药类方、以病类方等方法,对美容方剂进行组方特点及配伍规律进行研究。1.祛风法祛风法是用轻宣辛散疏风或滋阴养血息风的方法以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1.方法举例消风散、凉血消风汤。2.常用药物荆芥、防风、蝉衣、胡麻、苦参、苍术、当归、生地、知母、石膏、牛蒡子、木通、甘草,薄荷、葛根、菊花、金银花、白僵蚕、桑叶、浮萍、白蒺藜、木贼、蔓荆子、川芎、藁本、独活、羌活、白芷,丹参、首乌藤、鸡血藤、丹皮、赤芍、白茅根等。3.适应证白疕、摄领疮等瘙痒性皮肤病。2.清热法清热法是根据热者寒之的原则,用寒凉的药物以泻火解毒的治法。不论外火、内火、实火、虚火都可导致损美性疾病。火热毒邪是美容缺陷和损美性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故清热法应用较广泛。2.清热法1.方法举例清热解毒用五味消毒饮,清热泻火用黄连解毒汤,清热凉血用犀角地黄汤,养阴清热用知柏地黄丸。2.常用药物清热解毒药如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野菊花、天葵子,穿心莲、白花蛇舌草、虎杖等;清热泻火药如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石膏、知母、淡竹叶、龙胆草等;清热凉血药如水牛角、生地、赤芍、丹皮,紫草、大青叶、银柴胡等;养阴清热药如知母、黄柏、生地、元参、天冬、龟板等。3.适应证粉刺、面游风、酒渣鼻、热疮、日晒疮、发蛀脱发、黧黑斑、油风。3.理气法理气法是用理气药物调畅气机、流通气血,以消肿散坚、止痛解郁的治法。1.方药举例如逍遥散。2.常用药物当归、白芍、柴胡、茯苓、白术、甘草、生姜、薄荷,香附、枳壳、陈皮、青皮、木香、郁金、川楝子、延胡等。3.适应证因肝气郁滞所致的黧黑斑、摄领疮等。4.祛湿法祛湿法是以化湿或淡渗的药物祛除湿邪的治法。1.方法举例利湿清热用龙胆泻肝汤;健脾行水用参苓白术散;淡渗利湿用萆薢渗湿汤。2.常用药物利湿清热药用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生地、车前、泽泻、木通、甘草、当归,黄柏、茵陈、苦参等;健脾行水药用人参、茯苓、白术、扁豆、陈皮、山药、甘草、莲子肉、砂仁、薏苡仁、桔梗、大枣等;祛风胜湿药用豨莶草、姜黄、威灵仙等;燥湿药用苍术、厚朴、半夏、陈皮等;淡渗利湿药用滑石、萆薢、薏苡仁、车前草、泽泻等。3.适应证发蛀脱发、摄领疮、鹅掌风等病症及面色萎黄等美容缺陷。5.化痰法化痰法是用祛痰软坚的药物以化痰浊、疏气机的治法。1.方剂举例健脾燥湿化痰如二陈汤加减、苓桂术甘汤、六君子汤等。2.常用药物半夏、陈皮、甘草、茯苓,牛蒡子、蝉蜕、杏仁、半夏、夏枯草、柴胡、川贝、海藻、昆布、白芥子、茯苓等。3.适应证痰饮阻络所致的睑魇、痰湿凝结型粉刺等。6.化瘀法化瘀法是以活血祛瘀的药物疏通瘀阻,使经络血脉得以流畅的治疗方法。1.方剂举例桃红四物汤、通窍活血汤、舒筋活血汤等。2.常用药物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熟地黄,丹参、虎杖、益母草、三棱、莪术等。3.适应证用于瘀血阻络所致的黧黑斑、酒渣鼻、睑魇、蟹足肿、油风、白驳风等损美性疾病,皮肤粗糙、面色晦暗、黧黑等美容缺陷。7.补益法补益法是用补虚扶正的药物,弥补人体先天或后天不足,得以消除各种虚弱,恢复正气和延缓衰老现象的一种治疗方法。1.方剂举例益气法用四君子汤;养血法用四物汤;滋阴法用六味地黄丸;助阳法用金匮肾气丸;气血双补法用八珍汤等。7.补益法2.常用药物益气药加人参、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山药等;养血药如当归、熟地、川芎、芍药,鸡血藤、白芍、枸杞子;滋阴药如熟地、山茱萸、山药、丹皮、泽泻、茯苓,玄参、麦冬、沙参、女贞子、旱莲草等;助阳药如附子、肉桂、仙茅、仙灵脾、巴戟天、肉苁蓉、杜仲、胡桃仁、鹿角片等。3.适应证用于虚损型的粉花疮、睑魇、油风、白发、上胞下垂、白驳风等损美性疾病。二、中医外治美容法外治法是运用药物和手术或配合一定的器械等,直接作用于体表局部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损美性疾病和美容缺陷常用的外治法有药物疗法、针灸疗法、推拿按摩法及其他疗法。“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中药内外应用功效不同。内服药与外用药吸收途径不同。内外用药的作用机理不同。外用药至今无独立的理论体系。外用药与内服药所应用的药物种类是相同的,但有自身的一套与内服完全不同的治则、治法及功效,而且用药途径不同。1.止痒法用具有祛邪止痒作用的方药于体表局部,达到止痒目的的方法。(1)代表方剂:止痒药粉、三妙散、三黄洗剂、土槿皮酊、百部酊、红油膏等。(2)常用药物:薄荷、樟脑、冰片、铜绿、香附、威灵仙、地肤子、蛇床子、苍耳子、川椒、皂刺、艾叶、苍术、黄柏、川牛膝、薏苡仁等。(3)适应证:用于漆疮、痱子、湿疮、顽癣、摄领疮等局部瘙痒的病症。2.清热解毒法用寒凉的药物制成各种外用剂型用于局部,达到清解体内和局部蕴结热毒的治法。

(1)代表方剂:金黄散、化毒散软膏。

(2)常用药物:黄连、黄芩、黄柏、虎杖、马齿苋、大黄、山栀、青黛、蒲公英、紫花地丁、大青叶、寒水石、牛黄、儿茶等。

(3)适应证:用于有热毒症状的日晒疮、面游风、粉刺等病症。3.养血润肤法用养血祛燥的药物制成软膏、油剂、面膜等外用剂型,用于局部达到滋阴补血、濡养皮肤的目的。

(1)代表方别:润肤膏、玉肌散、当归膏等。

(2)常用药物:胡麻、蓖麻、核桃、生地、当归、猪脂、羊脂、蜂蜜、杏仁、大枫子油。

(3)适应证:用于血虚风燥型面游风、摄领疮、鹅掌风、脚湿气、破裂疮等病症。4.收湿法用化湿、淡渗的药物制成粉、散、软膏等外用剂型,用于局部达到祛湿除邪的目的。

(1)代表方剂:祛湿散。

(2)常用药物:熟石膏、五倍子、炉甘石、滑石、枯矾、海螵蛸、儿茶、苍术、赤石脂、煅龙骨、煅牡蛎、蛤粉、白螺壳、花蕊石、钟乳石。

(3)适应证:用于湿疮、日晒疮、漆疮、脚湿气等局部有渗液的病症。5.退黑祛斑法用具有增白祛斑作用的药物,制成软膏、面膜等外用剂型,用于局部以退黑祛斑的治疗方法。

(1)代表方剂:玉容散、八白散等。

(2)常用药物:柿叶、紫草根、桂枝、黄柏、连翘、柴胡、生姜、大黄、当归、防风、菟丝子、薄荷、黄连、半夏、牡丹皮、枸杞子、花粉、白菊花、白僵蚕、白茯苓、白芷、白附子、白芍、白丁香、白及、白蒺藜、女贞子、珍珠粉、田七、丹参、川芎、冬瓜仁、桃花。

(3)适应证:用于黧黑斑、雀斑、粉刺等损美性疾病或皮肤粗黑不润等美容缺陷。6.腐肌蚀肤法使用具有腐蚀性的药物制成外用药,作用于局部,以腐蚀疣痣或剥蚀表皮以祛斑的治疗方法。

(1)代表方剂:时珍正容散、水晶膏等。

(2)常用药物:鸦胆丁、乌梅、石灰、木鳖子、蟾酥、密陀僧、白附子、牵牛子等。

(3)适应证:用于疣目、黑痣、雀斑、黧黑斑等病症。(二)剂型1.粉(散)剂2.软膏3.硬膏4.洗剂(混合振荡剂)5.酊剂6.油剂7.糊剂8.涂膜剂9.水剂操作方法:1.熏洗2.湿敷3.扑撒4.涂擦5.浸浴6.贴敷7.喷雾8.电离子透入9.超声波导入《千金方》《千金方》包括《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部,是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的巨著,他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专辟了“面药”一篇,在《千金翼方》中专辟了“妇人面药”一篇,两篇集中刊载、公布美容秘方130余首。其他篇章中,还夹杂着各种美容保健及治疗的内服、外用方200余首。在组方上初步体现了方剂学“君臣佐使”的原则以及寒温并用、补泻兼施、润燥相宜、善调气机的治疗大法。香檀香、丁香、苓香草、零陵香、藿香、茅香、香附、茴香、麝香、沉香等。气味芳香的药物性善走窜,能通经络,走肌肉,行气血。此类药物一般都含有挥发油,酮、酚、醛、醇类物质,能促进血液循环和腺体分泌,加速药物吸收。此类药物气味芳香,使用后能散发出怡人的香气,让使用者神清气爽,心情愉悦。白白芷、桑白皮、白及、白丁香、白僵蚕、白附子、白牵牛、白蒺藜、白茯苓、白术、白蔹、白檀香、白米粉子、白梅、白矾等。中医理论认为,白色属肺,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此类药物入肺,使肺脏功能健全,通过肺气的宣发功能,使皮毛得到卫气的保护,津液、水谷精微的滋养,一方面提高了皮毛抵御病邪侵袭的能力,另一方面使肌肤、毛发得到津液、水谷精微的滋养而保持红润光泽。用取类比象的方法,联系美容最主要的嫩白肌肤,在强调增白效果时,使用此类药物。气血归经美容与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运,气血生化有源并充养肌肤,则肌肤红润光泽,从而通过健运脾胃达到美容的目的。美容与肺。肺主气属卫,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气宣发,宣散卫气于皮毛,发挥卫气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防御外邪侵袭;并且输精于皮毛,将津液、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皮毛肌腠以滋养之,使之红润光泽。重视美容与肝的关系。肝主疏泄,调畅情志。人之一身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则百病无生,容光焕发。美容方剂组方用药上,总以气血为重。美容方剂美容方剂的组成多数以植物药主。以美容保健方剂为例,以植物药为主的有333首,动物药为主的有12首,矿物药为主的有33首。其中动物类药方剂全部是外用;矿物类药方剂30首外用,3首内服;植物药方剂大多是内服。特殊药物的使用方法具有普遍的趋同性,数据库统计了近2000张美容方剂,其中硫磺、白矾、石灰等矿物类药及麝香、巴豆等特殊药物大多外用,有的全部外用。中药美容方剂中用药频率居前16位的中药依次如下:白芷207次,地黄158次,茯苓130次,细辛120次,川芎107次,防风102次,杏仁92次,麝香84次,丁香78次,附子76次,当归75次,白附子72次,牛膝69次,白术65次,菟丝子62次,猪脂61次。从中可以看到,白芷是美容中用得最多的药物。中医药膳中医药膳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根据药物、食物和调料的不同性能,针对所治疗之疾病进行配方,经各种烹调方法而制成的一种膳食。中医药膳既是我国医药学宝库的瑰宝,又是我国菜肴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因此它具有食物的营养和药物的治疗双重作用。中医药膳的应用,是根据中医的脏象学说、经络学说和不同人员的体质、天时地理之异,以及导致疾病的病因、病理,疾病所表现的症状,进行辨证配膳的。中医药膳不是食物与中药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中医辨证配膳理论指导下,由药物、食物和调料三者精制而成的一种既有药物功效,又有食品美味,用以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特殊食品。中医药膳美容则是通过服用药膳来达到美容驻颜目的的美容法。中国药膳渊源流长古代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周朝,宫廷医生分为四科,其中的“食医”就是通过调配膳食为帝王的养生保健服务的。成书于战国时期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载有药膳方数则。成书于秦汉时期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了许多既是药物又是食物的物种,如大枣、芝麻、山药、葡萄、核桃、百合、生姜、薏苡仁等。东汉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亦载有一些药膳名方,如当归生姜羊肉汤、百合鸡子黄汤、猪肝汤等,至今仍有实用价值。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专列有“食治”、“养老食疗”等门,药膳方药十分丰富。中国药膳渊源流长唐代孟诜《食疗本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至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载了许多药膳方,仅药粥、药酒就各有数十则;明代高濂的养生学专著《遵生八笺》。清代的药膳专著各有特色,袁枚的《随园食单》介绍了多种药膳的烹调原理和方法。现代药膳的品种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有了不断增加,结合现代科研成果制成的具有治疗作用的药膳罐头、药膳糖果、药膳饮品等,品种繁多,各具特色。中医药膳已开始走向世界,不少药膳罐头和中药保健饮料、药酒等已销往国际市场。药膳作为自然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