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建筑绿化应用技术规程_第1页
天津市建筑绿化应用技术规程_第2页
天津市建筑绿化应用技术规程_第3页
天津市建筑绿化应用技术规程_第4页
天津市建筑绿化应用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5

4材料!!!!!!!!!!!!!!!!!!!!!!!!6

4.1一般规定!!!!!!!!!!!!!!!!!!!6

4.2保温材料!!!!!!!!!!!!!!!!!!!6

4.3找坡材料!!!!!!!!!!!!!!!!!!!7

4.4耐根穿刺防水材料!!!!!!!!!!!!!!!7

4.5防水保护隔离层材料!!!!!!!!!!!!!!8

4.6排(蓄)水材料!!!!!!!!!!!!!!!!!8

4.7过滤材料!!!!!!!!!!!!!!!!!!!9

4.8屋顶种植基质!!!!!!!!!!!!!!!!!9

4.9植物!!!!!!!!!!!!!!!!!!!!!10

4.10灌溉器材!!!!!!!!!!!!!!!!!!!11

4.11种植容器!!!!!!!!!!!!!!!!!!!11

4.12垂直绿化支撑材料!!!!!!!!!!!!!!!12

5设计!!!!!!!!!!!!!!!!!!!!!!!13

5.1一般规定!!!!!!!!!!!!!!!!!!!13

5.2平屋面绿化构造!!!!!!!!!!!!!!!!14

5.3坡屋面绿化构造层设计!!!!!!!!!!!!!17

5.4地下建筑顶板绿化构造!!!!!!!!!!!!!20

5.5既有建筑屋面绿化改造设计!!!!!!!!!!!22

5.6建筑屋面植被层!!!!!!!!!!!!!!!!23

5.7建筑绿化细部构造!!!!!!!!!!!!!!!25

5.8附属设施!!!!!!!!!!!!!!!!!!!30

5.9容器种植!!!!!!!!!!!!!!!!!!!31

5.10垂直绿化!!!!!!!!!!!!!!!!!!!31

5.11灌溉系统!!!!!!!!!!!!!!!!!!!33

6施工!!!!!!!!!!!!!!!!!!!!!!!36

6.1一般规定!!!!!!!!!!!!!!!!!!!36

6.2普通防水层施工!!!!!!!!!!!!!!!!37

6.3耐根穿刺防水层施工!!!!!!!!!!!!!!38

6.4保护层施工!!!!!!!!!!!!!!!!!!38

6.5排(蓄)水层和过滤层施工!!!!!!!!!!!!39

6.6园林附属工程施工!!!!!!!!!!!!!!!39

6.7种植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41

6.8既有建筑屋面种植改造!!!!!!!!!!!!!42

7工程质量验收!!!!!!!!!!!!!!!!!!!44

7.1一般规定!!!!!!!!!!!!!!!!!!!44

7.2质量验收!!!!!!!!!!!!!!!!!!!45

7.3质量验收的程序和组织!!!!!!!!!!!!!47

附录A《耐根穿刺防水材料主要性能指标参考表》!!!!!52

附录B《天津建筑绿化植物材料参考名录》!!!!!!!!54

本规程用词说明!!!!!!!!!!!!!!!!!!!!64

引用标准名录!!!!!!!!!!!!!!!!!!!!!65

条文说明!!!!!!!!!!!!!!!!!!!!!!!67

Contents

1GenealProvisions!!!!!!!!!!!!!!!!!!!1

2Term!!!!!!!!!!!!!!!!!!!!!!!!2

3BasicRequirements!!!!!!!!!!!!!!!!!!5

4Materials!!!!!!!!!!!!!!!!!!!!!!6

4.1GeneralRequirements!!!!!!!!!!!!!!!6

4.2InsulationMaterials!!!!!!!!!!!!!!!!6

4.3StructureSlopeMaterials!!!!!!!!!!!!!7

4.4RootPuncture-ResistantandWaterproofMaterials!!!7

4.5waterproofMaterials!!!!!!!!!!!!!!!8

4.6Drainage(WaterStorageMaterialsandFilterMaterials)!8

4.7FilterMaterials!!!!!!!!!!!!!!!!!9

4.8PlantingMatrixs!!!!!!!!!!!!!!!!!9

4.9Plants!!!!!!!!!!!!!!!!!!!!10

4.10IrrigationEquipments!!!!!!!!!!!!!!11

4.11PlantingContainers!!!!!!!!!!!!!!!11

4.12SupportMaterialsforVerticalGreening!!!!!!!12

5Design!!!!!!!!!!!!!!!!!!!!!!!13

5.1GeneralRequilements!!!!!!!!!!!!!!13

5.2GreeningStructureinFlatRoof!!!!!!!!!!14

5.3DesignforGreeningStructureinSlopeRoof!!!!!17

5.4GreeningStructureinRoofofUndergroundBuildings!!20

5.5DesignforGreeningStructureinRoofofExistingBuildings

!!!!!!!!!!!!!!!!!!!!!!!!22

5.6VegetationLayerinBuildingRoof!!!!!!!!!23

5.7GreeningDetailedStructureinBuilding!!!!!!!25

5.8AncillaryFacilities!!!!!!!!!!!!!!!30

5.9ContainerPlanting!!!!!!!!!!!!!!!31

5.10VerticalGreening!!!!!!!!!!!!!!!31

5.11IrrigationSystems!!!!!!!!!!!!!!!33

6Construction!!!!!!!!!!!!!!!!!!!!36

6.1GeneralProvisions!!!!!!!!!!!!!!!36

6.2ConstructionofOrdinaryWaterproofLayer!!!!!!37

6.3ConstructionofRoot-PunctureResistantandWaterproofLayer

!!!!!!!!!!!!!!!!!!!!!!!!!38

6.4ConstructionofProtectiveLayer!!!!!!!!!!38

6.5Constructionof(WaterStorageMaterialsandFilterMaterials)

!!!!!!!!!!!!!!!!!!!!!!!!39

6.6ConstructionofAncillaryFacilitiesinGarden!!!!!39

6.7ThePlantingConstructionShallAccordthefollowingRequire

ments!!!!!!!!!!!!!!!!!!!!!!!41

6.8TransformationRoofofExistingBuildingsforPlanting!42

7AcceptanceofProjectsQuality!!!!!!!!!!!!!44

7.1GeneralRequirements!!!!!!!!!!!!!!44

7.2QualityAcceptance!!!!!!!!!!!!!!!45

7.3ProceduresandOrganizationofQualityAcceptance!!!47

AppendixA《TableRefertoTheMainPerformanceIndexofRootResist

antWaterproofMaterial》!!!!!!!!!!!!!!!!!52

AppendixB《ListsofRecommendedPlantsforGreeningBuidingsinTian

jin》!!!!!!!!!!!!!!!!!!!!!!!!!54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64

ListofAuotedStandards!!!!!!!!!!!!!!!!!65

ExplanationofProvisions!!!!!!!!!!!!!!!!!67

1总则

1.0.1为促进天津市建筑绿化建设工程的发展,确保建筑绿化工

程质量,做到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环保节能、便于管理,特制定本规

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既有建筑的屋面、地下建筑顶板、露台、

墙体等建筑界面的绿化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

1.0.3建筑绿化工程应积极采用成熟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

1.0.4建筑绿化工程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天津市

现行有关标准和规定。

2术语

2.0.1屋顶绿化roofgreening

在高出地面以上,周边不与自然土层相连接的各类建筑物、构

筑物的顶部的绿化。

2.0.2花园式屋顶绿化complicatedroofgreening

选择乔木、灌木和草坪、地被进行植物配置,并设置园路、座椅

和园林小品等休闲设施的绿化形式。

2.0.3简单式屋顶绿化simplyroofgreening

栽种低矮灌木或草坪、地被植物,不设置园林小品等休闲设施

的绿化形式。

2.0.4垂直绿化verticalgreening

利用植物材料沿建筑、构筑物立面攀附、固定、贴植、垂吊的绿

化形式。

2.0.5容器种植containerplanting

在装有基质的容器或模块中种植植物。

2.0.6种植基质plantingmatrix

适宜植物生长并具有良好的固根、保水或排水等性能的有机或

无机材料。

2.0.7有机基质organicmatrix

以草炭、树皮、椰糠、棉籽粕、稻壳等植物残体为主配料的种植

基质。

2.0.8无机基质Inorganicmatrix

用纯天然矿物质,如珍珠岩、蛭石、陶粒、砂、浮石等为主要配料

的种植基质或排(蓄)水材料。

2.0.9改良土improvedsoil

选用一种或多种草炭、树皮、椰糠、棉籽粕、稻壳等植物残体或

珍珠岩、蛭石、陶粒等轻质骨料,与田园土按比例混和的土壤。

2.0.10宿根花卉ratoonflowers

植株地下部分可以宿存于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天又可萌发生

长、开花结籽的植物。

2.0.11滴灌dripirrigation

利用安装在末级管道(称为毛管)上的滴头,或与毛管制成一

体的滴灌带,将压力水以水滴状湿润土壤,在灌水器流量较大时,形

成连续细小水流湿润土壤。分为地表滴灌和地下滴灌。

2.0.12微喷microspray

通过低压管道系统,利用直接安装在毛管上或与毛管连接的微

喷头,以较小的流量将压力水喷洒状湿润土壤的一种浇灌方式。

2.0.13排(蓄)水板waterdrainage/retentionboard

用以疏导排除或可蓄留屋顶绿化区域雨水的材料制品。

2.0.14附属设施ancillaryfacilities

指水景、雕塑、廊架、景观照明等方便游人休憩观赏的园林设

施。

2.0.15种植荷载plantingload

种植荷载是指排(蓄)水层、过滤层、饱和水种植基质层与植被

层重量的总和。

2.0.16倒置式屋面inversiontyperoof

指将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之上的屋面。

2.0.17持水量water-holdingcapacity

基质抵抗重力所能吸持的最大水量。

3基本规定

3.0.1建筑绿化应遵循安全、可行、生态、经济和保护建筑物的原

则,必须在建筑物安全允许范围内进行。

3.0.2新建、既有建筑屋面或墙面绿化设计施工必须满足建筑的

荷载、防水、抗冻胀、防腐等功能的要求。

3.0.3建筑绿化屋面结构承载力设计必须包括种植荷载,既有建筑

屋面改造成种植屋面时,荷载必须在屋面结构承载力允许的范围内。

3.0.4建筑屋顶绿化应按上人屋面设计安全围护结构。

3.0.5防水层应按一级防水设防,合理使用年限不应少于20年;

防水层中必须设置一道具有耐根穿刺性能的防水材料。

3.0.6建筑绿化排(蓄)水板选材应标明单位面积耐压强度和单位

时间排水量。

3.0.7屋面坡度大于20%时,应采取防滑措施;大于等于50%时,

不宜设计覆土种植。

3.0.8屋顶绿化绿植面积宜满足以下要求:

1简单式屋顶绿化宜占屋面可绿化面积的80%以上;

2花园式屋顶绿化宜占屋面可绿化面积的60%以上。

3.0.9应选择光照、通风等小气候环境条件好的建筑屋面或墙面

进行绿植。

3.0.10垂直绿化应考虑建筑维护及其它功能要求,进行垂直绿化

不得对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强度及外墙外保温等造成损坏。

3.0.11绿化种植设计应与景观小品、主体建筑设计风格协调一致。

4材料

4.1一般规定

4.1.1建筑绿化应按构造层次和种植要求选择材料,材料应配置

合理、安全可靠。

4.1.2所选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指标等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

标准和设计要求,并应提供产品合格证和检验报告。

4.1.3普通防水材料的选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屋面工程技术

规范》GB50345、《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693和《地下工程防水

技术规范》GB50108的规定。

4.1.4耐根穿刺防水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种植屋面工程技

术规程》JGJ155、《种植屋面用耐根穿刺防水卷材》JC/T1075等的规

定。

4.1.5耐根穿刺防水材料必须通过耐根穿刺性能试验,并具有检

测机构出具的合格检验报告。

4.2保温材料

4.2.1绿化屋面宜选择密度小于100kg/m3,压缩强度不得低于

100kPa,在100kPa的压缩强度下,压缩比不得大于10%的保温材

料。

4.3找坡材料

4.3.1找坡材料应选择有一定抗压强度,且容重宜小于8.0kN/m3

的材料。

4.4耐根穿刺防水材料

4.4.1改性沥青类耐根穿刺防水材料应含有化学阻根剂。

4.4.2弹性体(SBS)改性沥青复合铜胎基、聚酯胎基防水卷材的厚

度不小于4.0mm,其主要物理性能应符合《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

材》GB18242的规定。

4.4.3塑性体(APP)改性沥青复合铜胎基、聚酯胎基防水卷材,厚

度不小于4.0mm,其主要物理性能应符合《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

材》GB18243的规定。

4.4.4聚乙烯胎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厚度不小于4.0mm,

胎体厚度不小于0.6mm,其主要物理性能应符合《改性沥青聚烯胎

防水卷材》GB18967的规定。

4.4.5聚氯乙烯防水卷材的厚度不小于1.2mm,其主要物理性能

应符合《聚氯乙烯(PVC)防水卷材》GB12952的规定。

4.4.6热塑性聚烯烃(TPO)防水卷材的厚度不小于1.2mm,其主

要物理性能应符合《热塑性聚烯烃防水卷材》GB27789的规定。

4.4.7喷涂聚脲防水涂料的厚度不小于2.0mm,其主要物理性能

应符合《喷涂聚脲防水涂料》GB/T23446的规定。其配套底涂料、涂

层修补材料和层间搭接剂的性能应符合《喷涂聚脲防水工程技术规

程》JGJ/T200的规定。

4.4.8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的厚度不小于1.2mm,其主要物理性

能应符合《土工合成材料聚乙烯土工膜》GB/T17643的规定。

4.4.9上述耐根穿刺材料主要性能指标可参见附录A《耐根穿刺

防水材料主要性能指标参考表》。

4.5防水保护隔离层材料

4.5.1保护隔离材料的玻纤布或聚酯无纺布等材料,单位面积质

量不小于300g/m2。

4.5.2平屋面刚性保护层宜选用(40~70)mm厚C20细石混凝土

或20mm厚1∶3水泥砂浆。

4.5.3屋面坡度大于或等于20%时,防水保护层宜选用(50~80)

mm(Φ6mm双向)细石混凝土。

4.6排(蓄)水材料

4.6.1简单式屋顶绿化排水宜选用凹凸型排(蓄)水板,凹凸高度

不小于7.5mm,抗压强度不小于10kPa。

4.6.2地下建筑顶板绿化宜选用网状交织排水板,厚度不小于

20mm,抗压强度不小于100kPa。

4.6.3地下建筑顶板绿化碎石屑粒径宜选(5~10)mm,堆积密度

约(1800~2800)kg/m3,铺设厚度宜为(100~200)mm。

4.6.4用无机基质作蓄排水材料时,饱和水密度(450~600)kg/m3,

渗透率不小于1000kg/h·m2,铺设厚度宜为(100~200)mm。

4.6.5地下建筑顶板绿化透水管管径不宜小于100mm,管材环向

抗力不小于12kPa,间隔4m网格或鱼骨刺状铺设。

4.7过滤材料

4.7.1过滤材料宜选用合成纤维无纺布,其单位面积质量不小于

200g/m2。

4.8屋顶种植基质

4.8.1种植基质应具有质量轻、持水量大、通透性好、养分适度、清

洁无毒、来源广泛等优良特性。

4.8.2种植基质应有饱和水容重、pH值、肥力等相关理化指标检

测报告。

4.8.3混合基质有机材料体积掺入量不宜大于20%,有机植物残

体须充分腐熟灭菌。

4.8.4地下建筑顶板覆土绿化种植土壤质地、理化指标应符合下

列条件:

1土壤疏松、土块易打碎、渗透系数不应小于10-4cm/s;

2土壤容重:松柏类不大于1100kg/m3;花卉类不大于1200kg/

m3;其他类不大于1400kg/m3;

3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应小于2%;

4土壤全盐含量小于0.3%;

5土壤pH值为6.5~8.5。

4.8.5屋顶种植或垂直绿化宜选用混配基质材料理化性质,参见

表4.8.5。

表4.8.5常用基质材料理化性质

容重(g/cm)持水量孔隙率EC

基质名称pH

干湿(%)(%)(mmho/cm)

泥炭0.140.665228.95.51.08

堆腐木屑0.360.84485.45.20.56

谷壳0.120.281656.67.00.46

蛭石0.330.885511.67.80.36

珍珠岩0.230.836013.58.20.31

煤渣

0.780.951738.18.51.93

(1~3mm)

浮石0.450.7250327.8--

陶粒0.30.3515267.9--

4.8.6混合种植基质材料性能指标应满足表4.8.6。

表4.8.6混合种植基质材料性能指标

饱和水密度有机质含量总孔隙率有效水分渗透系数

性能

(kg/m3)(%)(%)(%)(cm/s)

指标900~130015~2065~7030~35不小于1.6×10-3

4.8.7无机基质材料性能指标应满足表4.8.7。

表4.8.7无机基质材料性能指标

饱和水密度pHCECEC渗透系数

性能

(kg/m3)mmol/100gmmol/100gμs/cm(cm/s)

指标500~6506.5~7.565~70500~1000不小于7.8×10-3

4.9植物

4.9.1宜选择浅根性、抗风、耐寒、耐旱、耐高温、耐贫瘠、易移植、

01

耐修剪、病虫害少、易养护管理、生长缓慢的植物品种。

4.9.2附着墙面的绿化宜选择茎节有气生根或吸盘的藤本植物,

三年生以上的苗木。

4.9.3应根据建筑层高、朝向等小气候环境选择植物,天津建筑绿

化植物材料可参见附录B《天津建筑绿化植物材料参考名录》。

4.10灌溉器材

4.10.1结合种植基质、地形、植物和灌水器的水力特性,制造偏差

系数宜不大于0.07。

4.10.2灌溉用塑料管材和管件应符合《灌溉用塑料管材和管件基

本参数及技术条件》GB-T23241的规定。

4.10.3灌溉器材应符合相应的技术参数并具有专业机构的检验

合格报告。

4.10.4地表滴灌管网管线材料应抗紫外线、耐老化且阻燃。

4.10.5地下渗灌管网应耐压、阻燃。

4.11种植容器

4.11.1种植容器应具有独立排水系统。

4.11.2种植容器材料应具有抗紫外线、耐高温、耐老化的性能,安

全使用年限不应小于10年。

4.11.3种植容器应方便安装和拆卸更换。

4.11.4种植容器高度不应小于100mm。

11

4.12垂直绿化支撑材料

4.12.1用于辅助植物攀援的材料应耐久性强。

4.12.2辅助金属网(丝)上应设置凸起或做成波纹状。

21

5设计

5.1一般规定

5.1.1新建建筑绿化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景观方案;

2核定建筑结构荷载;

3保温、找坡(平)、防水等构造层设计;

4给排水系统及相关材料的选型、规格、性能指标设定;

5种植容器及种植基质选型;

6园林种植及植物种类选择;

7园林景观小品选型;

8电气照明;

9细部构造。

5.1.2既有建筑绿化改造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检测建筑结构荷载;

2景观方案;

3防水及给排水系统相关材料的选型、规格、性能指标设定;

4种植容器及种植基质选型;

5园林种植及植物种类选择;

6园林景观小品选型;

7电气照明;

8细部构造。

31

5.1.3设计图纸应标明所选用防水、排水、种植基质、容器等材料

的品种、规格及相关性能指标。

5.1.4儿童活动的场所、区域内严禁配置有毒、有刺等易对儿童造

成伤害的植物材料。

5.1.5简单式屋顶种植荷载设计不小于1.0kN/m2,花园式屋顶种

植荷载设计不小于3.0kN/m2,种植荷载设计应充分考虑植物生长期

增加的可变荷载。

5.1.6水电管线等设施宜铺设在排水过滤层之上。

5.1.7既有建筑屋面绿化形式宜选择简约地被植物绿植方式。

5.2平屋面绿化构造

5.2.1平屋面绿化基本构造层次包括结构顶板、保温层、找坡(找

平)层、普通防水层、耐根穿刺防水层、保护层、排水层、过滤层、种植

土层和植被层,工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相关层。(图5.2.1)

图5.2.1平屋面种植基本构造层次示意图

注:1-植被层;2-种植基质;3-过滤层;4-排(蓄)水层;

5-(40~70)mm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6-耐根穿刺防水层;

7-普通防水层;8-找坡(平)层;9-保温层;10-结构顶板

41

5.2.2简单式屋顶绿化防水保护层宜选用不小于300g/m2的聚酯

无纺布材料。

5.2.3花园式屋顶绿化宜选用40mm厚细石混凝土刚性保护层,且

防水层与刚性保护层之间应增设一道隔离层(图5.2.3)。

图5.2.3花园式种植屋面构造层次示意图

注:1-植被层;2-种植基质;3-过滤层;4-排(蓄)水层;

5-(40~70)mm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6-隔离层;7-耐根穿刺防水层;

8-普通防水层;9-找坡(平)层;10-保温层;11-结构顶板

5.2.4平屋面宜选用100%铺设排(蓄)水板,过滤层土工布沿种植

池边缘上卷高度应与种植基质高度一致(图5.2.4)。

51

图5.2.4建筑顶板满铺排水板示意图

注:1-卵石;2-过滤层;3-排(蓄)水层;4-挡土墙;

5-排水管道;6-非渗水材料园路铺装

5.2.5木地板铺装下部可不铺设排(蓄)水板,木龙骨间距不宜大

于500mm(图5.2.5)。

图5.2.5木地板铺装与种植区域节点示意图

注:1-木地板;2-木龙骨支撑;3-细石混凝土保护层;4-挡土墙;5-土工布

5.2.6绿化屋面找坡泛水不应小于2%;天沟、檐沟坡度不应小于

1%。

5.2.7雨水口设计宜为外排式;内排式雨水口应与屋面明沟、暗沟

连通组成排水系统。种植区域的雨水口须设置隔离观察井,隔离观

61

察井宜高出种植基质(30~50)mm(图5.2.7)。

图5.2.7绿地内排水口示意图

注:1-雨水观察井;2-土工布;3-卵石;4-过滤层;

5-排(蓄)水层;6-雨水口

5.2.8女儿墙或出屋面结构防水层上翻高出种植基质不小于

250mm。

5.2.9竖向穿过屋面的管线,应在结构层内预埋套管,套管高出种

植基质不小于250mm。

5.3坡屋面绿化构造层设计

5.3.1绿化坡屋面的基本构造层包括建筑顶板、保温层、找平层、

普通防水层、耐根穿刺防水层、保护层、排水层、过滤层、种植基质层

和植被层(图5.3.1-1,图5-3.1-2)。

71

图5.3.1-1坡屋面种植设计基本构造层次示意图

注:1-草坪或植被毯;2-种植基质;3-过滤层;4-排(蓄)水层;

5-50mm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内配Φ6@200双向钢筋网;

6-隔离层;7-耐根穿刺防水层;8-普通防水层;

9-找平层;10-保温层;11-结构顶板

图5.3.1-2防滑挡墙示意图

5.3.2防水保护层不宜采用土工布等软质保护层;宜选用(50~

80)mm(Φ6双向)细石混凝土做为保护层,防水层与细石混凝土保

护层之间应增设一道隔离层。

81

5.3.3坡度大于20%的坡屋面铺设排水板,种植基质应采取相应

的防滑措施。

5.3.4坡屋面排水板宜按绿化面积20~30%沿坡向连续铺设。

5.3.5满覆盖绿化时可采取挡墙或挡板等防滑措施;当设置挡墙

时,防水层应满包挡墙,挡墙应设置排水通道(图5.3.5-1、图5.3.5

-2);当设置挡板时,防水层和过滤层应在挡板下连续铺设(图5.3.

2-2)。

图5.3.5-1挡墙防滑种植示意图1

注:1-甬路;2-土工布;3-排水板

91

图5.3.5-2防滑挡墙示意图2

5.3.6满覆盖绿植宜采用草坪地被植物或植被毯。

5.3.7采用阶梯屋面种植、台地式绿植,屋面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

土结构,并应设置排水沟。

5.3.8坡屋面绿植沿山墙和檐沟应设置安全防护栏。

5.3.9坡屋面种植檐口顶部应设防滑挡墙,挡墙应设排水通道,并

与檐沟防水层连成一体铺设。

5.4地下建筑顶板绿化构造

5.4.1地下建筑顶板绿化基本构造层次包括结构顶板、保温层、找

坡(找平)层、普通防水层、耐根穿刺防水层、隔离层、细石混凝土保

护层、排水层、过滤层、种植土层和植被层。

5.4.2除重盐碱地区,地下建筑顶板当覆土厚度大于2.0m时,可

不设过滤层和排水层。

5.4.3地下建筑顶板排(蓄)水层宜选用轻质保温蓄排水材料或厚

(100~200)mm厚的碎石屑,间隔4.0m有组织埋设渗排水管(图5.4.3)。

02

图5.4.3蓄排水基质(碎石屑)+盲管排水示意图

注:1-卵石;2-过滤层;3-碎石屑;4-非渗水材料园路铺装;

5-挡土墙;6-排(蓄)水层;7-土工布;8-排水通道;9-渗排水管

5.4.4地下建筑顶板种植土与周边地面相连时,建筑与自然土接

界应设置(500×500)mm蓄排水基质或碎石屑排(蓄)水缓冲带(图

5.4.4)。

图5.4.4地下建筑顶板与自然土接界部位做法示意图

5.4.5地下建筑顶板做下沉式种植时,应设内排水系统。

5.4.6架空平台绿化排(蓄)水层宜选用轻质蓄排水材料,间隔4.

0m埋设渗排水管。

12

5.4.7地下建筑顶板绿化应为永久性绿化。

5.5既有建筑屋面绿化改造设计

5.5.1层面改造前必须检测鉴定房屋结构安全性,应以结构鉴定

报告作为设计依据,核算结构承载力,确定种植形式。

5.5.2原有防水层仍具有防水能力的,应增设一道耐根穿刺防水

层。原有防水层已无防水能力的应拆除,并按本规程基本规定3.0.

5条款规定设计防水层。

5.5.3有檐沟的既有建筑屋面应砌筑挡土墙。挡土墙构造应高于

种植基质50mm,挡土墙距离檐沟边沿不宜小于300mm,挡土墙下应

设排水孔(图5.5.3)。

图5.5.3种植土挡墙示意图

注:1-普通防水层;2-找坡(平)层;3-挑檐;

4-挡土墙;5-排水管道;6-土工布

22

5.5.4绿化设计应选用轻型种植基质及地被植物。

5.5.5采用绿植容器组合改造时,屋面应采用刚性保护层。

5.6建筑屋面植被层

5.6.1乔木不宜选择速生植物,绿化植物种类70%以上宜为本地

树种。

5.6.2植物材料必须生长茁壮、根系发达、株型端正、树冠完整、分

支点合理、无病虫等。土球苗木及裸根苗木的根系应完整,根冠直

径符合要求。

5.6.3外地引进的植物材料应有“植物检疫证”,严禁使用带有病

虫害的植物材料。

5.6.4根据植物种类宜选择植物生存的最小土层厚度,参见表5.

6.4-1、5.6.4-2。

表5.6.4-1植物生存最小土层厚度参考表

类别单位草坪、地被小灌木大灌木乔木

生存最小土层厚度mm100~150250~300300~500600~900

5.6.4-2不同种植基质种植土层厚度参考(单位:KN/m2)

种植土层厚度(mm)

种植基质类型

地被植物小灌木大灌木乔木

田园土150~300300~500600~800900~1000

混合种植基质150~300300~400500~700800~900

无机基质100~150200~300300~500600~800

32

5.6.5初栽植物荷重测算可参见表5.6.5。

表5.6.5初栽植物荷重(单位:KN/m2)

小乔木大灌木小灌木

植物类型地被植物kN/m2

kN/株kN/株kN/株

植物高度2.0~2.5m1.5~2.0m1.0~1.5m不大于1.0m

植物荷重0.8~1.20.6~0.80.3~0.60.15~0.3

5.6.6屋顶绿化种植乔灌木与边墙的安全距离应大于初植树高。

株高大于2m的树木应设计防风固定措施,宜采用地下锚固。

5.6.7栽植穴、槽的直径应大于土球或裸根苗根系展幅(200~

500)mm,深度与土球或裸根苗根系相适应。主要苗木栽植穴、槽规

格可参照表5.6.7-1~5.6.7-4的要求。

表5.6.7-1常绿针叶乔木类栽植穴规格

项目土球直径(cm)栽植穴深度(cm)栽植穴直径(cm)

150~25030~5030~5050~80

树高(cm)250~40050~8050~8050~150

400以上100以上80以上180以上

表5.6.7-2落叶乔木类栽植穴规格

项目栽植穴深度(cm)栽植穴直径(cm)

<530~5050~80

6~1050~80100~120

干径(cm)

11~1580~100150~180

16~20100~150200~250

42

表5.6.7-3花灌木类栽植穴规格

项目栽植穴深度(cm)栽植穴直径(cm)

50~10030~5060~80

冠径(cm)100~15050~7080~100

150~20070~90100~150

表5.6.7-4绿篱类栽植槽规格

项目单行(深×宽)(cm)双行(深×宽)(cm)

50~8030×4030×60

苗高(cm)100~12040×5040×70

120~15050×6050×80

5.7建筑绿化细部构造

5.7.1屋顶女儿墙周边泛水、出屋面结构和屋面檐口部位,应与绿

地间隔开,设置卵石或排水沟隔离带,其宽度不宜小于300mm,亦或

设计园路。

5.7.2种植屋面遇变形缝时,不能跨缝种植,可设置盖板做防护通

道(图5.7.2)。

52

图5.7.2变形缝处理示意图

注:1-卵石;2-过滤层;3-排(蓄)水板;4-盖板

5.7.3园路应结合建筑屋面排水设计,园路下宜设置排水汇水通

道(图5.7.3)。

图5.7.3园路下设排水通道示意图

注:1-盖板;2-卵石;

3-过滤层;4-排(蓄)水层;5-水落口

62

5.7.4屋面内排雨水口在绿地中时,硬质铺装部分可不铺设排水

板,挡土墙间隔(4~5)m应设置排水口,排水口尺寸直径不小于

60mm,硬质铺装应向排水口处做适当散水(图5.7.4)。

图5.7.4排水节点示意图1

注:1-卵石;2-过滤层;3-排(蓄)水层;

4-非渗水材料园路铺装;5-挡土墙;

6-排(蓄)水层;7-土工布;8-排水通道

图5.7.5排水节点示意图2

注:1-雨篦子;2-土工布;3-挡土墙;4-雨水口

72

5.7.5屋面雨水口在硬质铺装上时,硬质铺装底部应铺设耐压强

度好的排水板与绿地排水相连接;硬质铺装应向雨漏口处做散水

(图5.7.5)。

5.7.6屋顶绿化硬质铺装下铺设耐压强度好的排水板与绿地排水

相连接时,宜选用透水面砖及透水水泥砂浆结合层(图5.7.6)。

图5.7.6排水节点示意图3

注:1-渗水材料园路铺装;2-挡土墙;3-土工布

5.7.7屋面荷载不足时,硬质铺装底部可铺设轻砌块(图5.7.7-

1);或应用轻型无机基质垫层,上部做(50~80)mm厚细石砂浆,再

铺面砖(图5.7.7-2)。

82

图5.7.7-1硬质铺装节点示意图1

注:1-面砖;2-水泥砂浆结合层;3-轻砌块;

4-过滤层;5-排(蓄)水层

图5.7.7-2硬质铺装节点2

注:1-面砖;2-(50~80)mm厚细石砂浆;3-轻型无机基质;

4-过滤层;5-排(蓄)水层

5.7.8简单式屋顶绿化种植挡墙高度不宜小于120mm;挡墙与女

儿墙排水沟槽距离不应小于300mm(图5.7.8)。

92

图5.7.8屋面绿化种植挡墙节点

注:1-汀步;2-种植基质;3-挡土墙;

4-过滤层;5-排(蓄)水层;6-排水通道;7-女儿墙

5.7.9花园式屋顶绿化载种乔木时宜选择在承重梁(柱)的上部。

5.8附属设施

5.8.1建筑屋面绿化设计宜配置布局索引图,突出进出口、紧急疏

散口、取水点、排水观察井、消防设施、水电警示等。

5.8.2屋面排气孔等建筑配套设施不得埋在种植基质中。

5.8.3屋面绿化种植在通风口或其他设备周围设计时应留出相应

的检修空间。

5.8.4屋面绿化种植在空调机或厨房油烟机周围时应设置严实的

装饰性遮挡。

5.8.5屋面设计花藤架、凉亭或阳光房等休闲设施时应保证防风

03

稳固性能。

5.8.6种植屋面园林景灯宜选用太阳能灯具。

5.9容器种植

5.9.1容器种植应满足植物生存所需的营养空间。

5.9.2种植容器应轻便,易搬移,连接节点稳固,便于组合。

5.10垂直绿化

5.10.1垂直绿化的方式宜选择垂吊式(图5.10.1-1)、模块式

(图5.10.1-2)、铺贴式(5.10.7-3)、板槽式(图5.10.7-4)、牵引

式(图5.10.1-5)等。

图5.10.1-1垂吊式图5.10.1-2模块式

13

图5.10.1-3铺贴式图5.10.1-4板槽式

图5.10.1-5牵引式

23

5.10.2垂直绿化应根据气候、光照、景观效果、水肥供给和后期管

理等因素进行设计。

5.10.3垂直绿化宜选避风向阳的墙面或构筑物。

5.10.4建筑垂直绿化应以地栽为主,栽植带宽(500~1000)mm,

土层厚度不小于500mm,根系距墙150mm,株距500~1000mm为

宜,苗稍向外倾斜。

5.10.5自桥顶、墙顶或平屋檐口处垂吊式绿化时,宜选容器绿植。

5.10.6沿墙面、桥柱种植攀援植物时,宜设牵引。

5.10.72.5m以上永久性的垂直结构绿化应设计维修通道,用于

更换花材和检修。

5.10.8垂直绿化灌溉应考虑重力水收集,避免在地面形成径流。

5.11灌溉系统

5.11.1建筑绿化灌溉系统设计应依据植物耗水强度与灌溉补充

强度,除满足表5.11.1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1微灌设计土壤湿润比应为(80~100)%;

2设计灌溉均匀系数不应低于0.85;

3喷灌设计喷头射程与喷头间距比为0.9~1.1;

4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7~0.95。

表5.11.3植物耗水强度参考值(mm/d)

植物类别乔木灌木冷季型草暖季型草草花

植物耗水强度参考值2~63~75~83~5~5

5.11.2湿润层深度设计应根据植物主要吸水根系分布深度确定,

参见表5.11.2。

33

表5.11.2不同植被湿润层深度参考值(m)

草坪灌木乔木

0.2~0.30.5~0.70.6~1.3

5.11.3设计灌溉系统日工作时间不大于22h。

5.11.4当坡度大于5%时,允许喷灌强度折减,参见表5.11.4。

表5.11.4坡面允许喷灌强度递减参考值

地面坡度(%)允许喷灌强度降低(%)

<50

5~820

9~1240

13~2060

>2075

5.11.5灌溉系统各单元水压力应满足下列要求:

1灌溉系统入口给水压力需求(0.25~0.45)MPa;

2喷灌系统终端单元灌水器(喷头)工作压力(0.15~0.35)

MPa;

3微灌系统终端单元灌水器工作压力(0.1~0.25)MPa(重力

滴灌系统除外);

4设计灌溉系统首部及控制单元内的输水管道、控制阀、流量

计、过滤器等沿程、局部压力损失合计不超过0.2MPa;

5供水管网远端压力不足的灌溉区域尽量采用低压喷灌或微

灌系统,或利用无负压变频叠压、增压泵满足灌溉系统工作压力。

5.11.6微灌工程水源的水质应符合《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

的规定。

43

5.11.7地下建筑顶板及花园式屋顶绿化灌溉可选择灌水强度较

低的中、小射程的自动弹升喷头,配合乔木和灌木的局部滴灌或局

部地下渗灌;简单式屋面绿化灌溉可采用微喷和滴灌、渗灌技术;垂

直绿化宜采用滴灌、渗灌技术。

5.11.8在建筑屋面绿化构造上不可使用薄壁滴灌带,应用管壁厚

度1.0mm以上的滴灌管或插针式滴灌(滴箭),滴灌管须采取固定

措施。

53

6施工

6.1一般规定

6.1.1种植屋面工程应按设计要求施工。

6.1.2施工前应通过图纸会审,明确细部构造和技术要求,编制施

工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

6.1.3所需的防水材料、排(蓄)水板、保温隔热材料和种植土等种

植屋面工程材料进场后,应按规定抽样复验,并提供检验报告。非

本地植物应提供病虫害检疫报告。

6.1.4建筑保温层的施工、找坡(平)层的施工和防水层的施工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坡屋面工程技

术规范》GB5069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和本规程的有

关规定。

6.1.5施工安全应符合下列规定:

1屋面施工材料不得在屋顶集中码放;

2垂直运输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3施工应注意成品保护;

4屋面周边和预留孔洞部位必须设置安全防护;

5雨、雪和风力5级及以上天气时,不得施工;

6施工现场应设置消防设施。

6.1.6种植屋面防水和园林绿化施工单位均应有专业施工资质,

主要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按照总体设计及种植作业程序施工。

63

6.2普通防水层施工

6.2.1防水层施工前,基层应干燥、干净。

6.2.2宜选用热熔法满粘或胶粘剂满粘防水卷材。防水卷材搭接

缝口应采用与基材相容的密封材料封严,卷材收头部位宜采用压条

钉压固定。

6.2.3在阴阳角、雨水口、突出屋面管道根部、泛水、天沟、檐沟、变

形缝等细部构造处,应设防水增强层,每边宽度应不小于300mm,材

料同质或相容。

6.2.4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冷粘法施工环境温度应不低于5℃,冷

粘涂刷基层胶粘剂应涂刷均匀、不露底、不堆积,铺贴卷材应顺直,

不得皱折、扭曲,拉伸卷材,并辊压排除卷材下的空气,粘贴牢固,卷

材长边和短边的搭接宽度均不小于100mm,搭接缝口应用材料相容

的密封材料封严。

6.2.5热熔法施工的环境温度应不低于-10℃,高聚物改性沥青

防水卷材热熔法铺贴卷材时应平整顺直,不得扭曲,长边和短边的

搭接宽度均不应小于100mm,卷材表面热熔后应立即滚铺,排除下

面的空气,并辊压粘贴牢固。

6.2.6自粘类防水卷材施工基层表面应均匀涂刷基层处理剂,干

燥后及时铺贴卷材,排除自粘卷材下面的空气,并辊压粘贴牢固。

铺贴的卷材应平整顺直,不得扭曲、皱折,长边和短边的搭接宽度均

不小于100mm,低温施工时宜采用热风机加热,并粘贴牢固。

6.2.7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采用涂刮法施工时,两遍涂刮的方向

相互垂直,涂覆厚度应均匀、不露底、不堆积。第一遍涂层干燥后,

73

方可进行下一遍涂覆,当屋面坡度>15%时,宜选用反应固化型高

分子防水涂料,每道防水涂料厚度不小于2.0mm。

6.2.8防水施工完成后,平屋面应做24小时蓄水试验,坡屋面应

做连续3小时淋水试验。

6.3耐根穿刺防水层施工

6.3.1改性沥青类耐根穿刺防水卷材宜采用热熔法铺贴,并应符

合本规程第6.2.5条的规定。

6.3.2聚氯乙烯耐根穿刺防水卷材宜采用冷粘法铺贴,施工要求

应符合本规程第6.2.4条的规定。

6.3.3热塑性聚烯烃(TPO)防水卷材搭接缝需采用热空气焊接施

工,卷材搭接宽度不小于80mm,有效焊缝宽度不小于25mm。

6.3.4喷涂聚脲防水涂料施工应采用专用喷涂设备,并由经过培

训的人员操作,两次喷涂作业面之间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