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导学案分数乘法_第1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导学案分数乘法_第2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导学案分数乘法_第3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导学案分数乘法_第4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导学案分数乘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导学案

学科内容课题课时课型备课人

六年级上册二单元

数学分数乘整数第1课时新授课刘若云

分数乘法

1、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学习目标2、通过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的算理,概括出分数乘整数的

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重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探究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难点正确计算及约分方法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探究发现,归纳总结。

课前准备投影仪

导学

导案学案

过程

1、故事导入:聪聪是个爱钻研的孩子。今1、学生一边听故事一边去发现问题。

年暑假,她就钻研了很多数学问题。聪聪

、是怎样研究问题的呢?原来她发现:

2+2+2=2X3,她的问题是:

333?3c

情—+——+——=——x3

2、学生提出问题。

境10101010

2、教师引导学生抽象出问题之一:分数乘(对于有价值的问题可以整理,然后分层展

整数的意义是什么。示)

板书课题。

1、学生简要讨论,然后交流。

1、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一):分数乘整数

(1)由整数乘法意义入手,观察比较:2+2+2

的意义是什么。

可以写成2X3,33+33+三3能不能用乘法算

(1)让学生去发现。101010

3

式表示为一x3呢?

10

--、(2)评价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归纳分数(2)学生统一认识,理解分数乘整数就是求

探几个相同加数(分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乘整数的意义。

究2

2、(1)学生理解题意,弄清一表示什么意思?

新2、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二):怎样计算分11

知数乘整数。(2)学生讨论,进一步理解:求人跑3步的

2

()课件出示教材第页例。距离就是求3个一是多少。

18111

引出问题。

(2)逐步完善线段图或用多媒体课件动态

显示,帮助学生分析理解。

(3)尝试解决问题。(3)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知识,思考用多种途

教师提示:径解决问题,小组合作探究。

a.用己学知识去做。学生可能会有现种算法。

b.尝试用新的方法去做。a.用加法算:

(4)引导学生发现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

-2-1-2--21----2--+-2-+--2---6

法则。111111311

2

a.重点研究一x3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评价b.用乘法算:—x3=—

111111

同学的推理过程。第二种结果可能是推理得来的,也可能是从图

b.指名学生归纳计算法则。上看出来的。

一3让学生说说用乘法计算的推理过程。

3、出小例2:—x6=___(4)a.

82c2222x36

x3—++——

(1)让学生先自己独立计算。111111111111

(2)教师提出:计算结果必须是最间分数,b.学生归纳整理。

怎么办呢?3、(1)学生独立完成

(3)指导先约分后计算的方法。并让学生(2)发现结果不是最简分数,讨论应对方法。

说说为什么把分数的分母与整数约分。(3)学生尝试。

(4)观察对比两种算法,让学生体会到能(4)学生对比两种算法,说一说自己喜欢哪

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使计算简便。种算法,为什么?

,、(1)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第1题。(1)学生独立完成,再订正交流,注意能约

(2)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第2题。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3)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第3题。(2)学生填空,并说一说算理。理解分数乘

整数的意义。

(3)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然后全班交流。

四、

堂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畅谈收获。

分数乘整数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板在计算分数乘整数时,要先审题,看看分数的分母与整数能不能约分,如果能约分,先约

书分后乘比较简便。

学科内容课题课时课型备课人

六年级上册二单元

数学分数乘分数第2课时新授课刘若云

分数乘法

1、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通过直观操作与推理,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

学习目标

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

重点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难点理解算理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分析,小组交流,讨论归纳。

课件或投影仪、白纸、彩笔。

课前准备

导学

导案学案

过程

1、口算检查。(1)学生抢答。

1“2r5c9u

—x4—x7—x3——x5

一47610

创4-2—4c4“

—x5—xl2—x0—x4

设15395(2)学生作好课前准备。

情2、教师谈话导入。

境教师:上节课同学们的收获很大,学会了很多

知识,掌握了很多好的学习方法,敢于向未知

挑战。这节课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到数学未知王

国去探索?

(板书课题:分数乘分数)

1、课件展示生活情境:刷墙画面。1、学生读题,理清条件和问题。

出示教材第10页例3o2、(1)学生拿出白纸,用它表示墙,涂出

2、引志学生按要求涂色,理解算,分析推理。它的L

(1)涂出“一面墙”的工理解“工”的意义。5

让学生说一说“g”表示什么意义?

二、1(2)a.学生先思考:,小时刷这面墙的几

探54

究分之几就是求工的,是多少。

(2)涂出工的工。

新5454

知引导学生想一想,涂一涂,说一说,达到理解想:!小时就是1小时的工。完成的工作

题意,弄清意义的目的。44

量是工的工。

54

b.独立涂一涂工的工。

54

c.让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列式为』X-o

54

d.讨论:表示什么意义?

54

已学生归纳出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131学生观察结果,可能会发现:!的!就

—的一(3)

5454

(3)引导学生观察涂色部分,算一算,议是单位“1”的(5X4)份之一。

一议。学生展开讨论,汇报:-xl=-=—

13

(4)涂一涂上的?。545x420

54(4)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5)学生小组交流,然后汇报。

1,,J133

一的一-X-=?—

545420

3、让学生观察上面两道算式的计算方法,发

现规律,归纳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5)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怎

么算的。

3、启发学生归纳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一(1)自学例4,独立解决问题。(1)学生自学例4,独立完成。

一I(2)引导学生交流自学情况,让学生交流(2)学生交流,可以是算理、计算方法、约

巩经验或提出疑问。分方法等。

反(3)完成教材第11页下面的“做一做”。

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能整理出本节的知

堂学生整理、回忆所学。

识点吗?

分数乘分数

口111x11

板例3:x==

545x420

行323x261

10310x3305

计32、通1

__x_—_____—_

1037X。闷-5

学科内容课题课时课型备课人

六年级上册二单整数乘法运算定律

数学第3课时新授课刘若云

元分数乘法推广到小数乘法

1、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2、能运用运算定律计算有关的分数乘法。

学习目标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定律进行计算的技能。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迁移的能力。

重点理解并掌握在分数乘法计算中存在的运算定律。

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观察发现,分析推理。

课前准备投影仪

导学

导案学案

过程

1、简便计算。投影仪出示下列题目。1、学生认真观察,然后交流准备用什么运算

、25X(4+0.4)定律进行计算。

创25X125X32125X8.8

2、学生计算,鼓励学生口算,然后订正。

设2、教师:先观察上面各题,想一想你能用

情哪些运算定律简算?

3、.师质疑: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法都可以

运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分数乘法可以简

算吗?

1、出示例5。1、学生看一看,猜一猜,算一算,最后都会

1111确认是相等的关系。

—X—O—x—

23322、学生用字母代替3道等式得出:

12、23①aXb=bXa

435435@(aXb)Xc=aX(bXc)

1111111③(a+b)Xc=aXc+bXc

(—x—)X-O—X-+-X-

23525353、学生归纳发现的规律,尝试叙述具体内容。

让学生观察,看看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4、①学生试做。

二、关系。②学生交流,学生可能会说第1题运用乘法

探2、让学生用字母代替每个等式中的分数,交换律,第二题运用乘法分配律。

究然后去发现。③学生小组交流。

新3、引导学生归纳整乘去殛律、结合解吩3

可能会说第1题中一的分母5能和整数5约

知配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5

4、出示例6o分,所以交换上和5的位置;第2题中的分

31,116

—x—x5(—+—)X4

56104母10和4都能和整数4约分,所以选乘法分

(1)让学生先观察,后试做。(2)学生交配律计算简便。

流,说说简算的依据。(3)进一步探究说

理:同学们为什么要使用乘法交换律或分

配律?

肯定和表扬善于观察,分析仔细的学生。

做”。

做一

页“

第14

教材

1、做

立做

生独

1、学

.

21

疑问

提出

x3

三一x—

乘法

运用的

特点和

数据的

计算中

生阐述

2、学

34

定律

运算

84

X27

——)

固(-+

应的

运用对

与可能

的模式

计算题

生联想

3、学

7

反92

定律

运算

馈89X

法交换

乘f乘

可由连

点。

据特

中数

各题

一说

生说

导学

2、引

配律

乘法分

减f

、乘

乘加

3题。

导第

联想。

导学生

一3、引

识或

学知

。(所

收获

你的

讲述

组长

向小

交流

积极

小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