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株水稻对视文档_第1页
与一株水稻对视文档_第2页
与一株水稻对视文档_第3页
与一株水稻对视文档_第4页
与一株水稻对视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与一株水稻对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周华诚《人民日报》(2016年04月06日24版:副刊)一大早,沈希宏博士又到田里去了。这时候田里遍地清露,晨曦正把金色的光线斜抹在草叶尖上,四周一派宁静。南国。海南陵水县。沈博士三十亩的水稻田就在几棵高大的椰子树和两丛婆娑的香蕉树旁边。这里冬春季的气温平均要比杭州高十几摄氏度,适宜水稻生长。这里有最具影响力的农业科技试验区,仅陵水一县,就有全国一百五十多家科研机构驻扎,有着各自的繁育基地。他们把那儿叫做“南繁”。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一直有一批南繁人在那里埋首忙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甜瓜大王吴明珠、玉米大王李登海、棉花专家郭三堆……这些新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的大腕级人物,大多是从南繁走出来,并在南繁基地培育出一个又一个优秀的农作物新品种。南繁,堪称中国种业的“硅谷”。沈博士是成千上万中国南繁科学家大军中的普通一员。沈博士的家在杭州,但他每年在南繁的基地要待上两个月。二十年来,年年如此。春节,沈博士只在家里待了几天,初八就启程来海南了。沈博士是中国水稻研究所的育种专家。在他的试验田里,常年种着几千到一万个品种的水稻。每年从春到秋,他把它们种下,让它们生长,使它们杂交,观察它们,研究它们,从中挑出觉得有用的那一株,然后等到第二年春天在海南继续种下,让它们生长,使它们杂交,观察它们,研究它们……周而复始,秋冬春夏。有时要过二十年三十年,才能培育出一个新品种。为了加快进度,水稻专家像候鸟一样往南飞。沈博士在杭州有试验田,在海南有试验田,在印度尼西亚也有试验田,因为热带地区冬天也可以种植水稻,一年当中,就可以多种几季。对于育种专家来说,这就像是一个游戏,一个与时间奔跑的游戏。其实想想,也很残酷——就好像你生了一个孩子,你盼着她快点长大,可是她越快长大,你就越快老去。※※※在田里的时候,沈博士做的最多的事,就是与水稻对视。与一株一株的水稻对视。说“对视”,是有原因的。那不是单方面的注视,那是相互的过程。沈博士说,我在田里看水稻时,水稻也在看我。水稻会想,我要不要把秘密告诉这个人。这是沈博士的原话。一般人或许很难理解沈博士的感性,以及对于那片田的牵肠挂肚。早上去看,中午去看,傍晚去看。每天去看。他的田也种得很奇怪,每一种水稻种三行,每行种六棵。那片田里有着五千种材料。这个数字不是大略的形容,也没有一丝丝的修辞意义,事实上,他的这片田里至少有五千种,加上杭州基地,就有上万种材料。——他把那些水稻叫做材料:成品出来前,所有的这些只是试验田里的材料。远远望去,田里的水稻们长得乱七八糟,古怪离奇,颇似武林大会怪侠云集的盛况。它们很任性,有的低矮,如埂上野草,有的荒唐,只结几粒谷子,有的疯狂,叶子像茅秆一样长。但,这是正常的,每一个“怪侠”在沈博士的眼里都可能是极好的宝贝。这从他注视它们的目光里可以看出来。有人开玩笑,说沈博士的田是一个后宫,那里有着三千佳丽。当然还可以换一个句子来形容,那就是: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他是怎么与水稻对视的——他走过去,站在那三行水稻中间,就那么专注地看着它们。有的时候十分钟,有的时候半小时。目不转睛。若有所思。时不时地,他还俯下身子,手抚稻叶,或摘下几粒稻花放到鼻边,猛虎细嗅蔷薇。太阳出来了。汗水很快就湿了衣衫。水稻抽穗开花的这段时间,对于育种专家来说最为珍贵。这是水稻们发生爱情的时节,是它们一生中的大事。任何植物,繁衍后代都是它们生来的使命。它们拼尽全力,努力绽放,把生命中最精华的部分展示出来,雌雄结合,传花授粉。这个过程会在短短的十来天里完成。这是水稻一生当中最灿烂的时刻,最关键的事件:一种水稻的好与坏,它的喜怒哀乐,它的小性子与坏脾气,都会在这些天里得到最集中的释放。沈博士一刻都不敢懈怠。太阳最强的中午,他都在田里。稻花会在中午11点到下午2点之间集中开放。气温二十六七度。阳光打在裸露的皮肤上有灼痛感。但沈博士似乎毫不在意。他的面孔就是这样晒得黧黑的。在这样的太阳底下,他对着那些水稻们脉脉含情又满怀期待。表面上他表情平淡,沉默不语,身上背着军绿书包,手上拿着硬塑封面的本子——上面写着:“试验研究记载本”,间或在那本子上记录下一些什么。但也许,他的内心正卷起波澜。※※※许多美妙的想法都是沈博士在田间迸发出来的。很多有趣的细节,会在沈博士的眼中呈现。我问他,你到底在那里发现了什么。他笑了,说,就像面对一位美人,你可以观看所有的细节。此刻,他手上握着一支青色的穗子,穗子上的稻花正次第开放。我必须提前告诉你,每一个青色的水稻颖壳里,都包裹着一朵水稻的花。每一朵水稻的花,会结出一粒稻谷。水稻是自花授粉的植物,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带着花粉;也有柱头,那是它的雌性器官之一。水稻颖壳张开,也就是水稻开花的时候。我不知道你注意过没有——当整片稻田里的稻花开放的时候,风吹过,花粉会飞扬起来,那是如一阵青烟一样的东西。如果不细看,你甚至都察觉不到这一切。那青烟是如此薄,如此轻快,轻快得简直就像我们自己的青春。它们彼此寻觅,就像我们寻觅彼此。水稻的柱头小小的,小到甚至不到半毫米。水稻颖壳张开,花朵开放,那小小的柱头伸到了颖壳外面,以便有机会承接更多的花粉。柱头外露——这微乎其微的变化,居然就是沈博士努力多年的成果。因为柱头外露,就可以接触更多的花粉,大大增加授粉成功的几率——今天开花,即便没有得到花粉,但这个柱头还留在外面,她的活力可以保持两三天。如果三天内还可以得到花粉,她依然可以结实——这对于所有植物来说都是一件性命攸关的事。对于杂交水稻,更是如此。水稻的祖先是野生稻,为了在漫长的历史中存活下来,它们生来练就了强大的生命力,也就是强大的生殖能力。沈博士观察过大量的野生稻,发现它们在开花的时候,几乎都是柱头外露的。但是水稻经过人类长久的驯化,这一特性有所减弱。沈博士非常注意柱头外露这个性状,用了很多时间,选出那些柱头外露的优良稻株,把它繁衍下来——柱头外露,也是水稻的基因控制的。但是,这不是黑与白的二元对立那么简单,而是有着一整套复杂的控制系统。沈博士从三千佳丽中寻找出最合适的,把它们配到一起,组合出优良的搭配,把柱头外露的特性不断提高。沈博士是从籼稻里,用笨笨的办法——不断回交,把柱头外露的性状转移到了粳稻里。沈博士常做的一件事是,让籼稻与粳稻杂交,从而吸取双方的优势特性。但是这种杂交本来就存在着天然的困难,那是被称为“生殖隔离”的巨大鸿沟。就好像是两个物种之间,即便让它们结婚,也生不出结晶来。最近几年,籼粳稻之间的杂交终于得到突破。这是无数中国的育种专家都在埋头做的事,提高稻米产量,改良稻米品质——只是,哪怕小小的柱头外露,都值得花上十年二十年的时间去研究,去攻克。现在,沈博士在自己的田里,高兴地看到手中的稻穗开花了,它们无一例外柱头外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沈博士站在田间,在阳光下,一边与水稻对视,一边对助手说,把这株水稻的花粉抖到那一株水稻里面。这叫做“抖花粉”。沈博士他们先培育出“不育系”,就是让水稻自己不结实,然后在它开花的时候,把一枚枚的颖壳剪开,再用别的“父本”花粉抖进它的花朵中。每一个材料,都可能存在一个“绝配”。所谓“绝配”就是说,除了“你”和“我”,世上再无更合适的了。杂交水稻育种,就是为了发现那一对对“绝配”。沈博士是一个感性的人。他看水稻,是把它当作人来看的。他觉得水稻也有帅哥或美女,他觉得短圆米不好看,细长米才好看,他对水稻的研究,是为了培育更好看也更好吃的大米。沈博士想要培育出一种叫做“长粳”的品种。原来的粳米,所有都是短肥圆,只有南方的籼米是长粒形。沈博士觉得长粳漂亮,而短肥圆不好看。“好看”,“漂亮”,这从一个科学家的口中说出来,还是让我觉得有点意外。籼米不如粳米好吃,这是多数人的看法。所以,沈博士要培育长粒形的粳稻,并且在南方推广种植。“颖壳那么纤长,水稻从灌浆开始,它就可以灌得很舒服。”经过十多年的科研积累,沈博士田里所有的材料,都慢慢地带上了他自己的特征:清一色都是长粳系列。比如,长粳的香米,长粳的软米,长粳的黑米,长粳的香糯,还有很多很多,暂时都没有名字,有的只是一个一个的代号。有的时候,一个突然降临的有趣想法,会使他激动起来;有时,只是因为观察到田间的水稻突现新的状况,让他思绪飞奔。越来越多的想法,丰富了他对稻米的期许。从基础材料做起,沈博士构建了一个自己的小田园,一个自己的水稻世界。在中国水稻研究所,每一位科学家都有自己的一个小世界。有的研究了三十年的抗旱水稻,有的研究一辈子的病虫害,有的一门心思研究稻田里的杂草,有的孜孜不倦于野生稻,还有的专注于水稻的基因,水稻有4万多个基因,随便哪一个基因都可以让人埋头苦干几十年。水稻专家们似乎都是如此——他们埋头走向田野,一低头,一起身,腰就弯了,头发就白了。沈博士对他一位姓张的导师印象极为深刻。张先生是国内著名的水稻育种专家。张先生年纪长了,每天最爱做的事,依然就是站在稻田里,看水稻。站定了,面对一株水稻,两个小时甚至更久,他都不挪步,一直站在稻株旁边。有时候,他边看,边绕着水稻讲故事。他带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讲出来的故事,让助手和学生们听得耳朵起茧,连打哈欠。但老先生乐此不疲,继续讲着那些遥远的故事,只是,他的目光须臾离不开水稻——仿佛水稻是他前世的情人。从前,沈博士在一旁躁动不安。不知不觉几十年过去,他也成了水稻的情人。几千上万种材料,全部看上一遍都要十几天。重点关注的,还要看上两遍三遍。因为你不知道哪株水稻会发生变化。之前它们给你惊喜。但是突然某天,它们又让你惊讶。或者某几株水稻之前资历平平,其貌不扬,但是某天它们让你眼前一亮。这都是不可避免的。你不能错过这些重要的瞬间。你必须综合起来看见水稻的一生,多少个轮回,从而稍显公正地对它们作出评价。※※※猛烈的太阳下,我们肚子饿得咕咕叫,沈博士仍然站在田间,不舍得离开。我知道,沈博士他们,这些田野上的科学家,比真正的农民待在田里的时间要多得多。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田地去打工赚钱。这是一个讲究效率的时代。网红可以一夜走红。明星可以一周成名。企业也许一年上市。创造这些神话的人,被人们广为知晓,被人们津津乐道,但还有许许多多像沈博士这样的人。他们注定只能像水稻一样默默无闻,为这个时代和这个世界做出巨大的贡献,哪怕有的人直到退休,也没有达到过任何的“辉煌”。但他们,是英雄。英雄不会一夜走红,只会因长久的风吹日晒而让脸色慢慢变黑。当我们吃着一碗米饭时,我们会不会生出敬畏之心?对我们的大自然产生爱惜之情?是不是,也有一点点的感恩?因为,从一株水稻,到一粒大米——我们是否曾想到过,有很多人,在用一生的时间,与它默默对视。相看两不厌,只因有热爱。扁担的使命袁星《人民日报》(2016年04月06日24版)一条中间上弯两端略垂的褐黄色扁担,犹如一位老得驼了背的战士,蛰伏在黯淡的角落里静静待命,未争未吵,不躲不显,冷不丁闯入视野。在乡下,扁担是游走在生活边缘的一个苦行僧。它总是在最忙碌的季节受命,日复一日在乡亲们的肩上负重修行。扁担是可以在僻静的角落里孤独地存在的,属于那种十天半月、三年五载都不发一言不懂抗议的物件。被大风刮起的沙尘蒙住脸面了,让弃逃的蜘蛛扯满蛛丝了,它依然处之淡然,忙时一颤一颤地按摩着人们双肩上肌肉的酸痛,闲时则兀自去咀嚼和丈量光阴的长短。识趣的扁担,竖起在墙角处,已经用了很多年,扁担上累出了一条裂痕。这是一条刺槐做成的扁担,中间的位置,表面滑溜如玻璃。用手轻轻一擦,抹去表层的那些浮尘,马上泛起一层薄薄的亮光。这层亮光很养眼,散发着体温,像扁担上涂的一层蜡油,是重物作用于扁担,反复摩擦肩膀得来的。一辈辈,一年年,等待在墙角的扁担,说不清是我家的第几条了。我不知道,父母不知道,恐怕连扁担自己也不知道。村庄的一切,以肩挑为主。扁担是连接重物与肩膀的一条捷径。爷爷用了几条扁担,传下来几条扁担,父母用坏了几条扁担,剩了几条扁担,还得用几条扁担,我会不会继续用扁担,这一连串的疑问,本身就是一道解不开的数学题。用的时候把扁担从犄角旮旯找出来,用完了找个避雨的地方一扔,只要不烂掉,谁都不去管它。扁担在被主人的呼来喝去中,练出了宠辱不惊的能耐,给它随便选一个地方,就能毫无怨言地安身。我家的扁担,搁置最多的地方是门后侧,还有过道和敞篷内。扁担留给我的印象,琐碎而深刻,断续而清晰。地瓜地里,父亲双手握住镢把,抡起镢头,把地瓜从泥土里勾拽出来。鼓胀的地瓜从泥地里打个滚儿翻上来,被父亲的大手一把捉住,丢进条筐。装满两个筐,拿出扁担插到筐系下,用筐绳胡乱一缠一绕,弯下腰挑起来就走。片刻前还直挺挺的扁担,在父亲起身的一刹那放弃了抵抗,像一个学会了妥协的智者,适度弯下两端。倔强的扁担,在父亲迈步前行时,改掉了惯有的坏脾气,随着肩膀的耸动一起一伏地屈伸着,给身下的肩膀争取到一松一紧的呼吸机会。一条好扁担,即使负重时,也不太压肩膀。它用恰当的颤动,顺滑的表面,抵消掉相当的压力。扁担的材质和打磨格外讲究。山村适合做扁担的木材,只有刺槐、桑木和家槐。但最好的,首选刺槐。那天,外面点点飘雨。父亲用锯子、砍刀、刨子和手锛,把一根两米多长的干刺槐段从中间纵开两半。刺槐是在遮阳的地方阴干过的。晒干的刺槐木易开裂,做不成扁担。分开两半的木块,像厚厚的木板。先断去木板两端瑕疵,根据主人的身高,留长到一米七或一米八左右。再用砍刀砍薄两侧宽边,削薄木板的厚度。砍修成型的木板,只是个雏形,还算不得扁担。只有用刨子刨平,砂纸打磨光,才可能成为扁担。父亲用砍刀、手锛一阵拾掇,再用刨子贴着木板一下下前推。若力度拿捏得好,每一次推出刨子,都能在刨顶中央的凹槽内开出一朵散发着木香的卷花。一根阴干的刺槐木,在刀锛锯刨的雕琢裁剪下,用一天的斟酌和尝试,升级为与世无争的两条扁担。不同的扁担,在不同年月,闯入不同的家庭。我家的扁担,不管哪一条,都不是花瓶那样的摆设,都是响当当的负重者。一条好扁担,可以分担肩膀的重压,可以驱赶切肤之痛。父亲一米六左右,长得精瘦。挑柴草、黄梨、山楂、地瓜、花生、肥料等,山上有的,不管在哪,他都能用扁担挑行。我四五岁前,父母去山上干农活,还常常把我、妹妹和茶饭放在两边的筐里,挑来挑去。村里的山路窄、滑、陡、斜,上了肩的扁担,中途找不到歇息的地方。乡亲们在挑山的过程中摸索出一个换肩的诀窍:一手轻托,一手引勾,让扁担在两侧肩膀上绕着脖颈后部平滑过渡。只一旋,压力就轻轻柔柔转移了位置。要完成左右换肩的动作,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扁担的质量。一条粗糙、破旧、笨拙、张嘴的扁担,是轻易换不成肩的。硬换,肩膀定会被啃伤。忙碌与清闲,上岗或下岗,扁担身不由己。它的使命是负重。它不能挑起山村的历史和阴晴,却能像绣花针那样,以磨损生命为代价,缝补生活中一个个破碎的压力。扁担常被冷落,却不怨憎,像个苦行僧那样,以负重的形式,留下行进的身影。角落里那条扁担,只是家里极其普通的一条,与村里其他人家的没什么不同。闲置起来的它们,身上绘满了蛛网和尘埃。轻轻一吹,薄尘即乱了阵脚,慌得乱七八糟的,重的呼啦啦流泻,轻的寻着光线升腾。可扁担从来不惧惊扰,纹丝不动地候在那里,不温不火、不卑不亢的,正在恭迎下一次负重。城市乐章陈志泽《人民日报》(2016年04月06日24版)静夜,生命的凯歌城市睡了。呼吸的气息,摩挲着静夜的肌肤。120救护车载着我急病的家人,在静夜里划过,稳稳地停泊在医院急救室门口。医生、护士的询问很轻、很轻。他们之间的简短对话甚至只用手势示意。紧张的救治开始了,我脆弱的神经,绷得紧紧,输液的点滴,却慢悠悠地滴、滴……漫长的静夜蜕去一层层月色,家人终于睁开了紧闭的双眼,脸上绽放出甜美的笑意。而那几位穿白大褂的人民生命的保护神,来不及歇息片刻,又一阵风似的迎接另一辆救护车的到来……城市的夜,静极。一曲曲生命的凯歌却在这里激越唱响!一位女公交车司机两只手细细的,握着偌大的方向盘。她开的公交车特大,乘客还满满的,可她轻轻发动的一瞬,车就老老实实开出,把两旁的高楼推到身后。一位美丽娇小的女公交车司机,把庞然大物驾驭得稳稳当当。我在心里冒出一句傻话:她的两只细手竟然那么有力。这时我突然发现她戴着一对木质的耳环——模拟方向盘雕刻的、雅致的大耳环,不时地晃动,祥瑞的光波,在车里荡漾。我端详着她耳上的方向盘——她把车的方向和一车人的安全牢牢地垂挂着?或许,这仅仅是一种爱美的装饰?我清楚不过的是:方向盘造型的大耳环确确实实见证着大家行程的顺畅,而又一路撒播着美……巷头小匠屋檐下,一台老旧的缝纫机。还有一筐杂七杂八的小工具、小材料。你踞守在小巷的一头,躲在风的背后,等待着路人寻找的目光。人来人往流水不断,时不时就有浪花落定。你以灵巧与专注消弭人们生活中的小缺憾,你用自己的双手起起落落唱出劳动的歌。也许你没感觉,每一天,你其实是在为传统美德的破洞裂痕缝缝补补……五店市古街店铺五间。石头路窄窄。“出砖入石”高高低低的墙,承托起燕尾屋脊的五间张、三间张……五光十色、五味飘香的街市,老老少少的牌匾,精湛书法的传芳,商贸史书的诗眼与标点。砖石不烂,凝聚的脚步铭记着繁华与困顿的曲折与生动,也就永不磨灭。官邸与民居,不经意地生养着本地本土的人文,落满沧桑,斑驳而苍劲。南曲的缠绵、戈甲的锣鼓随时溢出小街的河床,酒令、茶香、算盘敲打着讨价还价的铿锵,马蹄踏出四季的花朵,各式的商品波浪起伏。过了正午,阳光斜斜而入,瘦而金贵。摩肩接踵的生意人,眼睛里的光亮渐渐融入灯火。是必然或是意外?一代代繁衍,百子千孙,五店市蜿蜒延伸,成了一条奔腾的长龙。送小孙女上学“拜拜!”孙女向我招一招手便没有回头,她背后的大书包占满了我的整个视线,只有两条瘦小的腿在闪动……我站在校门口的风里看着她直到没了影子。我知道,晚上,我已睡下,她还趴在作业堆里。早晨,她还扎在深深睡梦里,时钟的指针却剪断她甜美的依恋。匆匆扒进几口饭,她又得赶向学校。她的又瘦又小,书包的一天比一天肥胖……这是注定的吗?每天,我唯能在接她时,一把脱下她鼓囊囊的书包,挂上我乏力的手臂。这时,我看到她小鸟抖抖羽毛一样,像要飞起……淘“宝”老人赤膊惯了,大热天,也没有遮拦。有点弯曲的铜色后背,能把阳光之火弹回。老人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在大街上行驶,车轮碾过随时丢过来的不屑目光。每看到一个垃圾桶都不漏过,手中的棍子翻拣着生活的遗弃。街市延伸着,他的耐心一样漫长。据说他的儿子就要大学毕业,他指望着让自己的艰辛为儿子加油。爱的抚育让儿子的学业熔入金子,也滋养自己的身子骨硬朗如铁。他从连接的高楼底下走过,高楼不看他一眼,那些胸膛挺得老高的庞然大物,眼睛只看前方,他却抬头看看高楼,看看城市白云漂游的天空,乐悠悠走去。他知道,生活的困顿会随着时光渐渐流逝,而新的一天终究要从高楼顶上的天空红艳艳地升起。从垃圾桶里淘“宝”的老人,所获可想而知,可他还是喜欢让南曲尾随着走街串巷……爱子女应当“铁骨柔情”(人民论坛)吴齐强《人民日报》(2016年04月06日04版)每年清明,总有慕名者前往井冈山中的曾志墓洒扫缅怀。墓主人曾志系陶铸之妻、原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弥留之际她留言家人:死后,不要写简历生平,不要搞什么仪式,骨灰一部分埋在井冈山一棵树下当肥料……不事铺张,不慕虚荣,峥嵘一生,魂归井冈,何其壮哉!曾志的严明和清廉,更体现在她对家风和家人的要求上。井冈山革命时期,曾志生下一名男婴,将孩子托付给石姓人家代为抚养。直到1952年,曾志终于见到儿子石来发。出乎意料的是,曾志并没有将石来发留在身边,而是让他返回井冈山,叮嘱他秉承革命遗志、造福井冈人民。石来发回到井冈山担任护林员工作,一干就是数十年。改革开放后,石来发之子向曾志提出“农转非”的请求,她不批准,并鼓励孙子扎根农村做贡献。“开怀天下事,不言身与家。”曾志的这句话,成为她一生光辉品格的最好写照。曾志对子女的“不近人情”,刻写出一个红色家庭对家风的严格要求。谁人不疼爱自己的骨肉,但与其留给他们丰厚家产和优渥享受,何如留给他们清廉的品格和严谨的操守?谁人不对亲人充满殷殷期盼,但与其“安排”好每一步台阶,何如让其在艰苦的环境中见世面、经风雨?入党为什么,当官做什么,给家人留什么,曾志用亲身践行给出了最好诠释。与老一辈革命家相比,现在一些党员干部,对待工作上的风霜雨雪宁折不弯,做出斐然成绩,对待家庭和亲人却标准降低、要求放宽,一味地迁就和照顾,甚至有人不惜动用职权帮着“活动活动”“走走捷径”。亲情眷顾借助权力庇护来实现,难免会变味甚至变质,到头来只会贻误家庭、贻害家人。“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留给家人的最好馈赠,莫过于正直的品行和高洁的追求,爱之越深,越应当严格要求。不管怎么样,在情与法、情与规的取舍上,奉公守法、遵规守纪是基本的底线,亲情绝不能超越这个底线。规矩不是作茧自缚,清廉也不是亲情之殇。共产党人应当有钢铁般的坚强意志和担当,但在亲情和家庭方面,共产党人也是血肉之躯,同样有浓得化不开的亲情眷顾。共产党人为人民谋福利,并不是容不下个人感情、必须压抑亲情,而是要正确处理小家同大家、小爱同大爱的关系。共产党人的亲情,是一种守住公与私分隔线,吃透严与爱辩证法的大爱,而绝不是营私徇亲、沾亲带故的狭隘小爱。干事业要铁马秋风,爱子女要铁骨柔情,正是曾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家庭是生活之所,家风是作风之基。建设好家庭、树立好家风,是共产党人由家及国、报效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家庭圆满、亲情和顺的根本保障。如果给红色家风标注一个醒目标签,这个标签就是“正”。修身正,教子正,持家正,立业正。如果给红色家风找寻一下核心要义,这个要义就是“为人民”。严以教子、严以律己,胸怀人民、家国天下,严、正、实的家风,正是我们重视家风建设的旨归所在。家风无言,却有着滋润心灵、培养美德的无声力量。传承红色家风,从红色基因中汲取不竭的精神原动力,我们才能找准事业的航向,奠基家庭的幸福,成就出色的人生。感念细节里的善意(今日谈)徐新林《人民日报》(2016年04月06日01版)小区旁有一家小店,每逢雨天,店主都会在门口备好两个水桶,以便人们放置雨伞,既方便顾客,又避免雨伞滴水造成地面湿滑。细节里透出来的善意,让人感念。许多时候,文明不在于那些抽象的原则,而在于具体的言行。从治理角度看,那些凸显人性化、富有人情味的细节,最直观地体现了服务水平。现实中,有的地方检修供水管道、输电线路,却没有考虑避开居民用水、用电高峰时段;有的城市对繁华路段进行小修小补,却没有安排在晚上车流量最少时进行;有的行政服务中心叫号办事,却没有提供足够多的椅子供等候的人休息……这些细微的差距,其实是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空间。细节中的善意,真实可感,不仅是与人方便,更能避免社会治理的机械化冷漠。当公共机构和普通个体都习惯自内心出发,从细节考量,多一些善意与成全,便可以成就一个更美好的社会。莫怕“偶尔说错话”(人民论坛)徐文秀《人民日报》(2016年04月05日04版)现在,“说话”可以说是领导干部的“家常便饭”,或拿稿或脱稿,或事先有约或临时即兴,与公众打交道要说,接受媒体采访时要说。然而,对于不少干部来讲,说什么、怎么说的确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特别是面对“镜头”“麦克风”时,“不大敢说话,怕说错”似乎成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应该说,怕说错话,乃人之常情常理,说错话终归不是一件好事。一旦说错了话,轻者被人笑话,陷入尴尬;重则授人以柄,甚至被人揪辫子、打棍子。但是,领导干部肩负着宣传、组织、动员群众的重任,既要宣传阐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又要经常回应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如果总是提心吊胆、小心翼翼、怕这怕那,怕说错话而不敢说、不愿说,事实上也是一种失职。特别是,有时因为怕说错话而不发声,使正确的声音缺席,各种杂音噪音就会混淆视听,甚至谣言满天飞,导致很多工作陷入被动,以致小事情酿成大事件、小问题变成大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领导干部一味地怕说错话,就意味着丢失了阵地,意味着把话语权、主动权拱手相让。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领导干部偶尔说错话,在所难免。只要不违反原则、不违背事实、不触犯法律纪律,说错一两句话是可以原谅的。当前,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社会热点多、公众关切多,需要解疑释惑的事情多,尤其需要领导干部及时作出回应。这是领导干部的责任所在,不能等谎言已经跑遍半个世界,真相还在穿鞋。面对一些公共事件,早说比晚说好,自己说比别人说好。如果遇到重大问题“静默失语”,奉行“宁可不说话,也不说错话”的“鸵鸟式”哲学,明哲保身、爱惜羽毛,不主动做工作、不敢担当、不敢发声,造成严重的思想和舆论误导,那才是不可以原谅的。所以,不要怕偶尔说错话,说到底是责任担当的问题,是检验和衡量一个干部是否敢于担当的重要标尺。当然,领导干部应该尽量避免不说或少说错话。一般来讲,说错话,或因情况不明、信息有误,或因准备不足、思考不深,功课做得不够,或因分寸掌握不当、拿捏不准等等。一个人说话,既是能力水平的反映,又蕴含着一定的技巧和艺术,归根结底是一个人立场、态度、方法和感情的体现。应该说,偶尔说错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错、不认错和不改错。一个敢担当、能负责、有作为的干部,既要不怕偶尔说错话,又要及时知错认错并改错。一味藏着掖着、躲着包着,只会欲盖弥彰,甚至越描越黑。我们的社会舆论对于偶尔说错话的干部,也要有一种宽容、包容,多理解、多鼓励,创造一个宽松的、知错能改的舆论环境和良好氛围,这也是一个社会走向成熟、更加理性健康与和谐的标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只要胸怀党和人民的利益,个人的安危、祸福与荣辱又何足挂齿?偶尔说错话又有何可惧?中华传统美德的魅力(大家手笔)2016-04-0510:06人民日报作者:陈瑛《玉堂丛语·行谊》记载了发生在明代的一个故事:清官杨鼎在升任户部右侍郎时,担心难以胜任,便写下“十思”座右铭,时时提醒和警告自己。这“十思”为:“量思宽,犯思忍,劳思先,功思让,坐思下,行思后,名思晦,位思卑,守思终,退思早。”也就是说,要坚持仁义宽容、勤劳争先、淡泊名利、谦虚谨慎、坚定勇敢等。“十思”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也体现了历代中国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坚守。那么,中华传统美德为何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当前应怎样坚守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立足于现实的人、立足于你我他组成的社会。中国人从来相信,每个人都要讲道德,道德跟每个人有关;天道与人道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人能够“与天地合其德”。例如,孝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这一方面赋予道德极高的权威性,另一方面将道德深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能够通过加强自身修养,做到“尽心知性”,甚至可以“知天”。这就树立了人的道德主体意识,增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华传统美德以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为基点,认为“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在承认人不能离开“利”、应当“义利双行”的同时,强调要“义以为上”“重义轻利”;强调守住“以义制利”的红线,做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如此“重义”,最根本的原因是“义为利本”“义以生利,利以丰民”。中华传统美德强调,一切有道德的人特别是政治家,都应“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兴天下利”“利济苍生”。中华传统美德注重处理个人与集体、公与私的关系,认为“公私相背,善恶所由”。也就是说,一切道德上的问题都是由于公私的对立引起的,“善恶生于公私”。人们道德水平的高下也体现在处理公私关系时的不同态度,所谓“君子小人趋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此外,如何处置公私关系还决定着个人甚至国家事业的成败,所谓“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耳”。中华传统美德一直认为“公”是最高境界,“天下大同,圣贤至公”。因此,人也应“至公无私,大同无我”。在日常生活中,个体应坚持“破私立公、克己迁善”原则,通过省察克治,做到“公重私轻,公而后私”,达到“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这种集体主义精神贯穿于中华传统美德的一系列道德准则和规范中,如仁义礼智信、勤俭诚敬和等。中华传统美德注重知行合一,在重视道德认知的同时强调行,认为“口说不济事,要须实践”。也就是在重视人的道德教育和培养的同时,努力促进道德意识的实践和力行。这不但是因为“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更重要的是实践是检验真假对错的标准:“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空言虚语,虽得道心,人犹不信。”综上可见,中华传统美德充满了真善美,教会了历代中国人怎样立德做人、怎样治国理政,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不但如此,中华传统美德还为今天的伦理道德建设奠定了深厚基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美德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做到不随物流、不为境转、不为名利而动心、不被假象所迷惑?从道德修养的层面来说,需要我们从中华传统美德中汲取丰富营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作者为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人民日报》(2016年04月05日07版)亭亭如盖之文(大地漫笔·编辑丛谈)马涌《人民日报》(2016年04月04日08版)岁岁清明,今又清明。清明,我们祭拜先人。据说,祭拜先人最早是“寒食节”的内容,清明只是节气之一,后来因为两者日期相近,便合二为一了。据说而已,没有专门去考据过,但是我一厢情愿地认为,将这“气清景明,万物皆显”的生机勃勃的时令,与缅怀逝者的节日放在一起,以生祭死,是先民的一种“天人感应”式的浪漫和“万物轮回”式的哲思。眼见草木青青枯而复荣,对生命的感悟便多了几分超然。在我们的来稿中,追思类的文章算是一个大类,清明前后,这类稿件尤其多。中国自古就有以诗文祭逝者的传统。人生短暂,文名不灭。而无文名在身者,则由后人执笔,为其在世间留下一道墨痕。古今皆然。说到祭文,便想起近来被誉为“自古文章感人第一”的《项脊轩志》,虽非传统意义上的祭文,但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确实扎扎实实地惹哭了许多人。诸如”儿寒乎?欲食乎?”这样的细节,同样令人泫然。而像《祭十二郎文》这样,正值亲人新丧,字字剜心泣血,却未必就比这历经时光打磨的点滴回忆更加震撼人心。文从心生。真正令人动容的,常常并非是撕心裂肺的嚎哭,更无关悼念者“逝者以生者贵”的身价,而是一种自然流露的真情,一种悠远绵长的思念。那份情感的动人力量,已在时光的淘洗中得到了佐证。自己不能忘怀的情感,才能使读者产生无法忘怀的共鸣,岁岁清明,其情其文在心中抽枝展叶,便也亭亭如盖了吧。汶川读碑(图)中国·汶川网/发布时间:2016年4月6日来源:人民日报川西高原上,深沟大壑间,有巍峨的邛崃山,幽幽的岷江,还有羌人祖地、红色历史、商旅古道和传说中的禹圣灵迹,以及熊猫繁殖地,丰富、特殊的人文风华,在悠悠岁月,留下印记,熠熠生辉。而八年前那场锥心之痛,让世人把更多目光投向了汶川。八年了,时光并没有磨蚀那沉痛的记忆。那年5月,山崩地裂,满目疮痍,人类灾难,世界震惊。八年后来到汶川,回忆和感叹,让大家心情凝重,复杂而纠结。旧貌换了新颜。基础设施得以高效地重建,通衢大道,让人感受到现代化的速度。“都汶高速”追着岷江,逆流而上。这条依山傍江的高速公路,平整、宽阔,路面泛着乌亮光泽。沿线风景,秋色明丽,村落俨然,除了有的山体残留垮毁的痕迹外,几乎看不到地震肆虐过的影子。从成都过来,一百多公里行程有数个大小隧道,长的近十公里,平缓、敞亮,畅通无阻,把这举世瞩目的地方,与外界快捷而有效地联结。往事不堪回首,往事刻骨铭心。映秀镇,当年的震中。垮塌严重的漩口中学,有四十三名学生和十二名教工罹难。这个秀丽古镇,背靠山谷,面对岷江,是进入阿坝藏区的门户,其地理风貌与人文风情,为川西一带知名。一场灾难,让人们记住了这个川西小镇,特别是漩口中学。这里曾举行过悼念遇难者的公祭。重建后,学校另迁,现为地震遗址,校门上一行“深切悼念汶川特大地震漩口中学遇难师生”黑色大字,刺目揪心。院内左侧,高约十多米的纪事墙上刻有碑文和浮雕。后侧是数间倒塌的教室,裸露的砖块钢筋零乱地支棱着,屋檐上残留民族风格的图饰,依稀还看得出当年样貌。一尊偌大的时钟雕塑,赫然平卧,指针定格在山摇地动的那一刻。在它背后,一杆国旗高扬在坍塌的二层楼上,耀眼红色在空旷峡谷中猎猎生动。时间凝固,心沉如铅。肃立在纪事碑前,默诵,祈祝,人手一捧白菊,轻轻安放台阶上,与早已绽放的簇簇黄花,长长黑帐,形成小小的祭奠。之前,刚刚在新建的地震纪念馆参观,众多的图片、文字和实物,记述了那场惨烈的地震,也记录下无数的温情和感动。在那间模拟地震现场的黑屋子,声、光、电高科技,还原了天崩地裂时的情境,数万条鲜活生命失去,美好家园毁于一旦,几分钟的实景体验,让人喘不过气来,蚀骨的悲伤和心痛再次袭来。幸而全社会鼎力救助,同胞友人的爱心善举,使经历了这场浩劫的人们,生产和生活得以迅速恢复。爱心接力,大爱善行,业已镌刻在汶川人心中。不远处的“大爱文化广场”,将这一理念具象化。在峡谷空旷间,一双由数十只手叠加而成的巨手造型,开启了“爱之门”。它有四五层楼高,在“让世界充满着爱”的巨幅标语衬托下,双手相对,手心向上,像是祝福,也是宣言。“巨手”之后是“爱立方”馆,长宽各三十米,高二十米,用九百多块花岗石砌成,四面墙体刻有上百个不同字体的“爱”字。在馆内,铜铸的生命之树,爱神飞天,以及古今中外关于爱的箴言、雕塑、图像,立体地描述了爱与生命、爱与人类、大爱传承的故事,将爱的理念立体而高迈地张扬。生死考验后,危难相助中,尊重生命,奉献爱心,就有了更为深入全面的理解。大爱广场,体现了创立者的初衷:“爱,是心与心的交流,是生命的托付与给予,是信任,也是动力,它超越时空、民族与国别。”同时,也表达出经历地震劫难的汶川人,对全社会的真诚感念与回报。面对突发灾难,有八方支援,有政府强力领导,短短两年时间,家园重建,水磨镇等一些旧街老村换新貌,特别是像萝卜寨等偏僻羌寨,废墟断路得到修护和改造。本土诗人羊子《汶川羌》长诗写道:亿万颗心温暖支撑的,崭新的一个家园,汶川。受难的,痛的,苏醒的,回来的,笑的,汶川。是爱的力量,仁义善行,让奇迹发生。最早进入灾区重建的是广东省直队伍,时间在当年8月7日。汶川人把全国十九个省市和军队支援的事迹,铸成碑,用赋文形式,存留下来。全县立有十多个碑刻。仅广东省就有广州、东莞、中山、佛山、珠海、湛江、汕头、江门、惠州、潮州、茂名、肇庆、揭阳等十余个城市参与援建。在县城所在地威州镇,一块“广东援建汶川纪念碑”,耸立在县文体广场。“山崩裂裂,灾难泱泱。广东援汶,令发中央。举省共发,大爱无疆……”碑文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用仿赋体文字,简洁介绍了广东省方方面面付出的心血。在县城一些地方,分布着写着援建单位名号的铭牌,昭告世人,大爱暖流涌动在汶川大地。在《草坡乡重建记》的碑文中,我读着这样的句子:“其时草坡,余震不断,滑坡飞石,交通堵塞。冒险蹈死,攀岩涉流,走村入户,解民困厄。”震后,汕头市的一支测量队,冒着震中乱石道路,勘测河道数据,十九岁的秦春利,不幸跌落江中,殉职他乡。汶川人民在他牺牲的地方植树,建“青年林”,以志纪念。那天清晨,汶川县府威州天气晴好,我沿岷江行走,往东来到玉垒山的姜维城上,可以一览全景,狭长绵延的城市街道,依山形,傍水势,街面簇新,民俗凸现,大禹像高耸,红军桥巍然,光鲜中不乏朴实。穿城的国道上不见车流,清静得可闻行人声息,那些或高或矮、记录当年援建的标语和铭牌,时而可见。就在我脚下,古姜维城边一条公路的通道尚未完工,那“广州市援建工程”的红色字牌,在晨曦光照中,格外醒目,几处施工场地还挂有“向汶川人民问候”的标语,不觉心生暖意。我甚至想到,这个岷江古道上多灾多难的小城,独特的人文风景,让人沉思,然而,地震后一些新建筑和碑刻,汇入这古朴而独特的风景中,更令人回味。追思的树陆春祥《人民日报》(2016年04月04日08版)坟上种什么树,曾经是有规矩的。宋代赵令畤的笔记《侯鲭录》,卷第六,引《春秋纬含文嘉》说:天子坟高三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杨柳。三仞,一仞八尺,皇帝的坟,高度应该十米不到。一直到士,一米多点。老百姓的坟,绝不能很高,否则就“乱了规矩”;松柏,常青不落叶,常用来形容品格高洁。然而士大夫不管品行有多好,也只能种一般的栾树、槐树,落叶乔木。孔林中,哪怕是同宗,能树碑的只有七品以上的官员孔,平民孔只能是一抔黄土,加几棵柳树罢了。那杨柳,田边地边,水旁河旁,随地生长,虽满树枯枝,二月春风一剪,粒粒绿绽,率先报春。柳树下,三两茅舍,炊烟袅袅,酒旗幌子,在夕阳下摇动。这家客栈,在迎候旅人的到来,这些旅人,贩夫走卒,一定都是普通百姓。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在这样的环境下约会,庶人平民,想想也是幸福的。坟上为什么要种树,我猜除了树的象征意义外,也因为树是人类重要的衣食来源。风雨茅庐,那柱子,那篱笆,那树皮,树叶,哪一样都是温暖的屏障。春夏秋冬,人类可以从树上摘得各类鲜果,树也是哺育人类的母亲。清代作家钱泳的笔记《履园丛话》,卷五《景贤·乡贤一》,说了一个孝子,在父母坟前种树,发家致富的有趣故事:有个姓蔡的老翁,少时家里很穷,仅种田一二亩,靠帮人打工为生。父母去世后,他就在家的原址上将父母安葬,墓建好,土堆上,周边全都种上松树、楸树,并且编织好篱笆,将坟围起来,村人都不理解,笑他痴。两三年后,松树、楸树逐渐成长,树下长出不少鲜菌,当地人都叫它松花菌,价格非常不错。这菌每天都长个不停,他早上摘个一两筐到集市卖,能得数百文。如此十余年,他居然积资千金,以之买田得屋,有田数百亩,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富翁。在我看来,蔡翁的发家史,其实就是一部孝顺史:父母在,不远游,安心务农,虽然日子艰难,但能尽孝,这也是实在的日子;父母去世,精筑墓,树成荫,他们也能长久地安息。上苍对孝顺之人、老实之人,回报是丰厚的。这一切,是蔡翁事先都计划好的吗?很难说是计划,不如看作是好人的福报。即便是计划,那也是以孝顺为前提的,这需要孝心加时间,长久地忍耐和培养才行。这个坟上树的故事,默默无闻,却充满温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写着树,我的思绪,一下子又闪回到了以前,在那参天古树丛中工作的情景。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在浙江桐庐县委宣传部上班,所在地有一座千年古寺,叫圆通寺。彼时寺没了,路还在,我们的通讯地址是:圆通路5号。圆通寺山边,古冢遗迹犹在,不知年头,不知身份,估计僧人百姓都有,长着青苔的墓碑,静静伫立。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编撰的《桐庐县志》上,有一则官司,就是因树引起的。圆通寺当家和尚很喜欢种树,寺院内外,田头路边,种了上万棵。附近老百姓担心树长高后会妨碍田地日照,影响庄稼生长,于是将老僧告了。县官接状问僧人:您看怎么办?看来县官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