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29.220.20CCSK84Valve-regulatedlead-acidbatteriesforelectricmopedsandmotorc2024-03-29发布2024-10-01实施I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铅酸蓄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9)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古越电源有限公司、安徽力普拉斯电源技术有限公司、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漳州市华威电源科技有限公司、华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昊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公司、安徽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浙江铅锂智行科技有限公司、沈阳蓄电池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桂发、曹苗根、董捷、杨云珍、郭锡民、陈建、陈英、张树祥、戴盛彪、陈胜、陈玉松、郭志刚、王伟、刘亮、施璐、郭云龙。本标准为首次发布。1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本文件规定了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产品型号编制、规格型号、外形结构及技术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规定了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使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以蓄电池作为主要动力源的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使用的容量为20Ah(含)至65Ah(含)的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及蓄电池组的制造。本文件不适用于起动和备用等其它用途的铅酸蓄电池及蓄电池组。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使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900.41电工术语原电池和蓄电池GB/T23636铅酸蓄电池用极板GB/T23754铅酸蓄电池槽GB/T28535铅酸蓄电池隔板GB/T32504民用铅酸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GB/T37281-2019废铅酸蓄电池回收技术规范JB/T2599铅酸蓄电池名称、型号编制与命名方法3术语和定义及符号3.1术语和定义GB/T2900.4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额定容量ratedcapacityC3在规定的条件下,蓄电池完全充电状态所能提供3小时率由制造厂标明的安时电量。3.1.21小时率容量1hour-ratecapacityC1在规定的条件下,蓄电池完全充电状态用规定的电流所能放出的安时电量。3.1.3实际容量actualcapacityCa在规定的条件下,蓄电池实际所能放出的电量。3.1.43小时率电流3hour-ratecurrentI3表示蓄电池充放电电流大小。3.1.5容量保存率capacityconservationrateR在规定的条件下,完全充电的蓄电池开路贮存后的容量保存性能。3.1.6低温容量capacityatlowtemperatureCd在-10℃环境温度下蓄电池实际所能放出的电量。3.1.7能量密度energydensity单位重量的蓄电池所储存的能量。3.1.8寿命可靠性reliabilityoflife在规定条件下,蓄电池组充放电循环的能力。3.1.9循环耐久能力cyclicdurability在规定条件下,单只蓄电池充放电循环的能力。3.1.10快速充电能力fastchargecapacity在规定条件下,蓄电池接受比正常值大的电流充电的能力。3.1.113开闭阀压力valveopenandclosepressure在规定条件下,使蓄电池安全阀开启和关闭的压力范围。3.1.12安全性safety在规定条件下,蓄电池外观状态的表现情况。3.2符号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hr——小时率4产品型号编制铅酸蓄电池(以下简称蓄电池)产品型号应符合JB/T2599要求,具体为:产品类型用汉字“电动摩托车”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DM表示,详细命名示意图见图1。□—DMF—□□特征代号(由企业自行确定,用大写字母表示)3hr额定容量值阀控式电动摩托车蓄电池串联单体数图1型号命名示意图5蓄电池产品规格型号和外型结构5.1蓄电池产品规格型号与尺寸蓄电池产品规格型号与尺寸见表1。表1产品规格型号与尺寸序号型号额定电压V额定容量Ah外型尺寸mm长Lbh总高H16-DMF-20181±276±1170±2175±226-DMF-32267±277±1171±2176±2436-DMF-38222±2106±1173±2178±246-DMF-4545224±2120±1175±2180±256-DMF-52224±2135±1175±2180±266-DMF-58224±2150±1175±2180±276-DMF-6565259±2170±1215±2220±25.2蓄电池外型结构蓄电池外型结构如图2所示。图2外形结构示意图5.3蓄电池端子外形尺寸端子示意图如图3所示。图3中给定的尺寸单位为毫米(mm),具体要求见表2。5图3端子示意图表2端子规格型号与尺寸单位:mmAXHI6,技术要求6.1蓄电池结构6.1.1蓄电池由正极板、负极板、隔板、蓄电池槽、蓄电池盖、硫酸电解液(或呈胶态)、端子、安全阀等组成;蓄电池槽与盖之间应密封,使蓄电池内部产生的气体不应从安全阀以外排出,蓄电池组由单只蓄电池连接形成。6.1.2蓄电池槽应符合GB/T23754的要求。6.1.3蓄电池隔板应符合GB/T28535的要求。6.1.4蓄电池极板应符合GB/T23636的要求。6.1.5蓄电池的正、负极端子极性应有明显的颜色标识,红色表示正极端子,蓝色/黑色表示负极端子。6.2外形尺寸蓄电池外型尺寸应符合表1的规定。6.3外观蓄电池外观应整洁,不应有裂纹、划痕;应清洁无酸液,且标志清晰。6.43hr容量蓄电池按7.5,3hr容量Ca在三次试验内应达到C3。6.51hr容量蓄电池按7.6及表3程序试验,放电容量C1不应低于80%C3。6.6大电流放电特性蓄电池按7.7,放电持续时间不应低于28min。6.7容量保存率蓄电池按7.8,容量保存率R不应低于90%。6.8能量密度蓄电池按7.9,以实际放电能量计算,蓄电池的能量密度不应低于40.0Wh/kg。6.9低温容量蓄电池按7.10,在-10℃环境温度下的放电容量在二次循环内不应低于0.80C3。6.10快速充电能力蓄电池按7.11,放电容量Cb2不应低于Cb1。6.11寿命可靠性蓄电池组按7.12,寿命可靠性循环次数不应低于200次。6.12循环耐久能力蓄电池按7.13试验,循环次数不应低于400次。6.13开闭阀压力蓄电池按7.14,安全阀应在10kPa~49kPa的压力范围内可靠地开启和关闭。6.14耐振动能力蓄电池按7.15,端电压不应低于额定电压,外观不应出现漏液、变形等异常现象。6.15安全性蓄电池应符合GB/T32504。7试验方法7.1测量仪器7.1.1电气测量77.1.1.1电压测量测量蓄电池端电压用的仪表应是具有0.5级或更高精度的电压表,其内阻至少为10000Ω/V。7.1.1.2电流测量测量电流用的仪表应是具有0.5级或更高精度的电流表。7.1.2温度测量测量温度用的温度计应具有适当的量程,其分度值不应大于1℃,温度计的标定精度不应低于0.5℃。7.1.3时间测量测量时间用的仪表应按时、分、秒分度。至少应具有每小时±1s的精度。7.1.4尺寸测量测量蓄电池外形尺寸的量具精度不应低于±0.1%。7.1.5重量称量称量蓄电池重量的衡器,应具有±0.05%以上的精度。7.1.6压力测量测量压力用仪表精度不应低于2.5级。7.1.7容积测量测量容积的量筒或滴定管应具有±1%以上的精度。7.2试验进行前的预处理7.2.1试验蓄电池准备试验应在蓄电池生产后的3个月内进行,试验前所有蓄电池应进行完全充电。生产的蓄电池超过3个月,不适用本文件。7.2.2蓄电池的完全充电蓄电池在温度为25℃±2℃的环境中,以单格蓄电池平均电压为2.46V±0.01V(限电流0.5I3A)的恒定电压连续充电18h,认为蓄电池已完全充电。7.3外观检查8用目视检查蓄电池的外观。7.4尺寸检查按表1要求进行蓄电池的外形尺寸测量。7.53hr容量试验7.5.1蓄电池经7.2.2完全充电后,在温度为25℃±2℃的环境中静置1h~24h,当蓄电池的表面温度为25℃±2℃时,以1.0I3(A)电流连续放电至蓄电池平均单格电压为1.75V时终止,在放电过程中,放电电流的波动不应超过规定值的±1%。7.5.2测量并记录放电开始时蓄电池的表面初始温度和端电压值,放电期间每隔30min测量并记录一次蓄电池的端电压及蓄电池表面温度值,在放电末期要随时测量端电压并确定和记录放电持续时间T。7.5.3蓄电池的实际容量Ca按式(1)计算:=-...........................................................................(1)式中:Ca——基准温度25℃时蓄电池实际容量的数值,单位为安时(AhT——放电持续时间的数值,单位为小时(h);t——放电过程中蓄电池表面平均温度的数值,单位为摄氏度(℃);f——温度系数,单位为每摄氏度(℃-1),数值为0.006。7.5.4放电结束后,蓄电池按7.2.2进行完全充电。7.61hr容量试验蓄电池经7.2.2完全充电后,在温度为25℃±2℃的环境中静置1h~24h,当蓄电池的表面温度为25℃±2℃时,以2.4I3(A)电流连续放电至蓄电池平均单格电压为1.75V时终止,记录放电持续时间T,并以放电电流(2.4I3)乘以放电时间(T)计算放电容量C1;在放电过程中,放电电流的波动不应超过规定值的±1%。7.7大电流放电试验经7.5试验合格的蓄电池,在温度为25℃±2℃的环境中静置1h~4h后,以4.5I3(A)电流放电至蓄电池平均单格电压为1.75V时终止,记录放电持续时间T;在放电过程中,放电电流的波动不应超过规定值的±1%。7.8容量保存率试验9经7.5试验合格的蓄电池,在温度为25℃±2℃的环境中进行容量测试,计算容量Ca。擦净表面,在温度为25℃±5℃的环境中开路静置28d后,直接以1.0I3(A)电流连续放电至蓄电池平均单格电压为1.75V时,计算容量为Cr。容量保存率R按式(2)计算:×100%.............................................................................式中:R——容量保存率,%;Cr——静置后的放电容量的数值,单位为安时(Ah)。Ca——静置前按7.5试验的实际容量的数值,单位为安时(Ah)。7.9能量密度试验7.9.1经7.5试验合格的蓄电池擦净表面,称量重量(G)到精度±0.05%。7.9.2能量密度按式(3)计算:....................................................................................式中:W——能量密度,单位为瓦时每千克(Wh/kgE——按7.5试验,蓄电池三次放电能量(取最大值)值,单位为瓦时(WhG——蓄电池重量,单位为千克(kg)。7.10低温容量试验7.10.1将完全充电的蓄电池放入低温箱或低温室内,在-10℃±2℃的环境温度下静置18h~24h,以1.0I3(A)电流放电至蓄电池平均单格电压达1.75V时终止,记录放电时间(T并以放电电流(1.0I3)乘以放电时间(T)计算放电容量Cd。7.10.2放电结束后,蓄电池应置于常温下静置≥12h,并按7.2.2规定完全充电。7.11快速充电能力试验7.11.1经7.5试验合格的蓄电池,在25℃±2℃的环境中以1.0I3(A)电流放电至蓄电池平均单格电压为1.75V,记录放电时间T,并以放电电流(1.0I3)乘以放电时间(T)计算放电容量Cb1。7.11.2以恒定平均单格电压为2.67V(限流5.0I3A)充电1h。7.11.3在25℃±2℃的环境中以1.0I3(A)电流放电至蓄电池平均单格电压为1.75V,记录放电时间(T并以放电电流(1.0I3)乘以放电时间(T)计算放电容量Cb2。7.12寿命可靠性试验7.12.1试验在串联成48V的蓄电池组上进行。7.12.2经7.5试验合格的蓄电池组成蓄电池组,在25℃±2℃的环境中,以2.4I3(A)电流放电到42.0V,然后以恒定电压59.0V±0.2V(限流1.0I3A)充电6h,静置0.5h,以上为一个寿命可靠性次数。蓄电池组充电方法也可由制造商确定。7.12.3计算每次放电容量,当连续三次放电容量低于60%C3时,试验终止,此三次循环不计入寿命可靠性次数。7.13循环耐久能力试验7.13.1经7.5试验合格的蓄电池,在25℃±2℃的环境中,以1.5I3(A)电流放电1.6h,然后以平均单格电压2.46V±0.01V(限流1.0I3A)充电6h,静置0.4h,以上为一个循环寿命次数。7.13.2当放电1.6h,蓄电池平均单格电压连续三次低于1.60V时,认为蓄电池循环寿命终止,此三次循环不计入循环次数内。7.13.3按7.5试验的容量放电次数追加到循环的次数内。7.14开闭阀压力试验7.14.1在温度为25℃±5℃的环境中,按图4所示方法将完全充电的蓄电池连接到测量装置,并置于水槽中,水槽液面至蓄电池顶部的距离不超过10mm。图4安全阀动作测量系统图7.14.2先测记U形汞柱压力计的平衡位刻度值,启动气泵,将压力控制在1个大气压力,缓慢打开控制阀给蓄电池内部加压,这时U形汞柱压力计内的汞柱分别偏离平衡值,当加压至安全阀部位冒出气泡时刻,关闭截止阀,测记汞柱压力计连通大气压侧的刻度值,然后关闭控制阀及气泵并打开截止阀,通过自然减压法观察安全阀处气泡产生情况,当无气泡冒出时,测记U形汞柱压力计汞柱连通大气压侧的刻度值。7.14.3开阀压力、闭阀压力按式(4)、式(5)计算: 式中:P0——平衡位汞柱刻度值的数值,单位为毫米(mm);P1——开阀时汞柱刻度值的数值,单位为毫米(mmP2——闭阀时汞柱刻度值的数值,单位为毫米(mm0.1332——1mm汞柱(Hg)压力值,单位为千帕(kPa)。7.15耐振动能力试验7.15.1.1蓄电池完全充电后在温度为25℃±2℃的环境中,以正立状态紧固在振动台上。7.15.1.2蓄电池应经受频率为16.7Hz,振幅为2mm的垂直振动1h。7.15.1.3振动试验后,检查蓄电池端电压及外观是否正常。7.16安全性试验蓄电池安全性试验按GB/T32504执行。8检验规则8.1检验分类8.1.1出厂检验、周期检验凡提出交货的产品,应按出厂检验项目和周期检验项目进行检验。8.1.2型式检验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抽样进行型式检验,做型式检验应是经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a)试制的新产品;b)产品结构、工艺配方或原材料有更改时;c)用户要求的检验;d)相关机构的检验。同系列蓄电池型式检验时一般选取产量最大的型号抽样。8.2型式检验项目与全项试验程序型式检验项目与全项试验程序见表3。8.3出厂检验和周期检验项目、样品数量和检验周期出厂检验和周期检验项目、样品数量和检验周期见表4。表3型式检验项目与全项试验程序蓄电池编号123456781266667777788表4出厂检验和周期检验项目、样品数量和检验周期序号检验分类试验项目样品数量检验周期1出厂检验外观检查全数2尺寸检查3周期检验每月一次4每月一次5每月一次6半年一次7半年一次8半年一次9半年一次每年一次每年一次每年一次每年一次每年一次8.4检验判定准则8.4.1依检验现象评定的检验项目,以检验现象进行判定。8.4.2依检验数据评定的检验项目,以全部参试蓄电池的测试数据作为该项目的判定数据,若有一只参试电池的测试数据不符合本文件要求时,对于型式试验、周期检验,均可进行加倍复测,如仍有一只达不到要求,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8.5产品检验合格后出厂准备产品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并附有产品检验合格的文件。8.6企业应提供合格安全性检验报告;蓄电池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重新进行安全性检验:a)新产品试制完成时;b)转厂生产时;c)产品规范或产品工艺更改时;d)产品停产2年以上再次生产时。9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使用要求9.1标志9.1.1蓄电池标志蓄电池产品上应有下列标志:a)制造厂名;注:制造厂名也可在包装箱上标志。b)产品型号或规格;c)制造日期;d)商标;g)相关机构规定的其他标志。9.1.2包装箱标志:包装箱外壁应有下列标志:a)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b)产品标准编号;c)每箱的净重及毛重;d)标明防潮、不准倒置、轻放等字样;e)厂名、厂址。9.2包装9.2.1蓄电池的包装应符合防潮、防振的要求。9.2.2包装箱内应装入随同产品提供的文件:a)产品合格证明纸质版或电子版;b)产品使用说明书可以为纸质或者电子版说明书(产品使用说明书应包括:厂名,厂址,联系电话或网址)9.3运输9.3.1在运输过程中,产品不应受剧烈机械冲撞、曝晒、雨淋、不应倒置。9.3.2在装卸过程中,产品应轻拿、轻放,严防摔掷翻滚、重压。9.4贮存9.4.1产品应贮存在温度为5~40℃的干燥,清洁及通风良好的仓库内。9.4.2不应受阳光直射,离热源(暖气设备等)不应少于2m。9.4.3不应倒置及卧放,不应受任何机械冲击或重压。9.5使用要求使用要求参见附录A。10质量承诺10.1售后服务保障使用者按照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子公司管理准则
- 办公楼配电房升级改造协议
- 校领导在军训总结大会上的感想5篇
- 离职员工工作交接清单制度
- 质量检测员合同范本
- 儿童教育技术合同指南
- 房地产行政人事合同
- 办公园区维修合同
- 云计算中心施工合同
- 建筑照明单项施工合同
- 第15课《诫子书》课件(共31张)语文七年级上册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看图列式计算专题训练
- GB/T 43321-2023铜及铜合金钎焊推荐工艺规范
- 江苏省城镇污水处理厂纳管工业废水分质处理评估技术指南(试行)
-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的紧急救援和治疗措施
- 围墙监控施工方案
- 14S501-2 双层井盖图集
-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第13课冲出地球(教学课件)六年级科学上册
- 《新媒体导论》(第二版)课件全套 -第1-9章 理解新媒体:多重属性的复合-新媒体文化:流动的亚文化
- 工程变更申请单(ECR)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