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监督员培训教材_第1页
卫生监督员培训教材_第2页
卫生监督员培训教材_第3页
卫生监督员培训教材_第4页
卫生监督员培训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卫生监督员培训教材

第X章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监督管理

第一节概述

2003年初给世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突如其来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中国通过实施严厉的

公共健康措施,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控制并消除了疫情。这一成绩受到世界的广泛赞扬。如果说1988年上海甲肝大流

行促使《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孕育而生。因为人类抗击SARS的斗争,又促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

防治法》(下称传染病防治法)和《国际卫生条例》的修订。

传染病防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保护人民健康”的重要法律之一。使我国传染病防治工作从行政管理走上了法制管

理的轨道。

一、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的内容

传染病防治监度管理的对象主要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医疗

卫生机构、国境卫生检疫机关、铁路、交通、民用航空经营单位、饮用水供水单位、健康相关产品生产单位、生物

制品生产单位以及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涉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其监督管理的内容主要是

针对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经和保护易感人群三环节所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其具体内容将在各相关章节介

绍。

二、传染病防治监督的法律依据

传染病防治监督执法依据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较为宽泛,主要是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

条例》(下称应急条例)、《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消毒管理办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

规章。

传染病防治的法律制度已在有关章节作了全面的介绍,本章概述的内容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

观”,强化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实施的监督管理。

第二节传染病预防的监督管理

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了预防措施要向感染发病前延伸,“窗口前移”的指导思想,

“防患于未然,灭病于未发”的原则。传染病预防监督管理也应当遵循这一指导思想和原则。特别是要防止医源性

传播。预防监督管理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国家传染病监测、预警制度实施的监督

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监测、报告、预警和疫情信息公布,是控制、扑灭传染病流行的开始,是制定传染病防治

策略的基础,是取得传染病预防、控制效果的前提,甚至对传染病的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传染病防

治法及其配套的法规、规章和工作规范中,为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对建立传染病监测、预警和疫情信息公布

制度制度作出了专门的规定,这是传染病预防监督管理的重中之重。

(一)传染病监测。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建立传染病监测制度。传染病监测是指持续地、系统地收集、分

析、解释与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有关的资料。强调资料的综合分析及其在防治策略和措施中的利用,做到早期预警。

强调对不可预见紧急情况的反应。传染病监测工作的发展可分被动监测阶段即病例报告及重点人群血清学监测阶段;

哨点监测系统建立和发展,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并存阶段;综合监测阶段,如艾滋病与性病、血清学与行为学监测

相结合;血吸虫病钉螺与人和畜疫情监测相结合。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对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以及影响其发生、

流行的因素,进行监测;对国外发生、国内尚未发生的传染病或者国内新发生的传染病进行监测。监测工作到位,

才能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出科学依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国家传染病监测规划和方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家传染病监测规划和方案,制定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监测计划和

工作方案。这是使传染病监测工作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

艾滋病预防控制法规,要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加强艾滋病的主动监测工作,开展对高危人群和艾滋病

流行严重地区一般人群的艾滋病监测和专题调查。自2004年7月26日以来,河南开展艾滋病主动监测工作,对全省

51187个行政村或居委会的280476名既往有偿供血人员进行“拉网式”普查,覆盖率为100%。河南省艾滋病疫情重新

确认:HIV感染者25036例(农村24339例,占97.22%),现症病人11815人(农村11622例,占9847%)。86吊9%通过

有偿供血感染。河南人群估计感染率为3.5/万。云南省2005年3月17日披露,去年以来,对9类重点人群进行重点筛查,

已累计发现HIV感染者28391例,艾滋病病人1223例,死亡744例。专家估计实际感染者超过8万。北京今后要对新发肺

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开展结核病的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二)传染病预警。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建立传染病预警制度。预警是对预测到可能发生的事件的危害程

度以及后果进行综合评估后,采取适当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发布危害警告,并启动相应级别的预警响应,最大限度

防范危害的发生、发展,减少危害的程度。应当明确有权发出传染病预警的部门是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

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的预测,及时发出传染病预警,根据情况予以公布。保证传染病预

警信息来源于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主渠道,有利于保障发布的预警信息的科学性,有利于动员全社会

参与传染病预防控制活动。预测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责,是为传染病预防控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抗击SARS是

一场信息战。大量医务人员被感染,领导干部免职,引出对传染病监测、预警、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的思考。制

订应急条例,规范其相关制度已经高度关注这一问题。传染病防治法规范建立了相关制度。如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

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向本行政区域内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通报传染病疫情以及监测、预警的相

关信息。接到通报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告知本单位的有关人员。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

及时向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通报全国传染病疫情以及监测、预警的

相关信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建立传染病疫情信息公布制度。及时、准确、全面地发布传染病疫情信息、预

警信息,是有效控制传染病传播蔓延的一项主动措施。是政府主导、各部门通力协作、全社会参与传染病防治工作

的具体体现。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公布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但是,传染病疫情信息、预警信息的公布,

一是要及时、准确,二是要适时、适度。如2004年4-5月安徽、北京发生的SARS疫情的“应急反应度”的问题,注意

了政府与公众信息的钩通。按疫情发生的严重程度,达到了国家应急预案特别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即

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波及2个及以上省份,并有继续扩散的趋势的标准。国家并未启动国家突发公共

卫生应急预案,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做到了适时、适度。

二、对传染病防治源头控制实施的监督

“喝卫生水,用卫生厕所,居住卫生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据WHO报告,全世界大约有80%的疾病是

由于饮水或卫生不良引起的,与粪便相关的疾病有30多种,尤其是血吸虫病、寄生虫病、肠道传染病以及儿童腹泻

等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的重要因素。我国情况亦然。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职责是通过组织发动群众

改水、改厕、除“四害”。改善城乡卫生环境,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生物的孳生场所,改善饮水卫生条件,这

是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的“治本”措施之一。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都将是我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因此,

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三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开展群众性卫生活动,加强环境卫生建设,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

媒生物的危害。各级人民政府农业、水利、林业行政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指导和组织消除农田、湖区、河流、牧

场、林区的鼠害与血吸虫危害,以及其他传播传染病的动物和病媒生物的危害。铁路、交通、民用航空行政部门负

责组织消除交通工具以及相关场所的鼠害和蚊、蝇等病媒生物的危害。传染病防治法还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

当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国家制定了《生

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农村户厕卫生标准》等。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把加强环卫生做为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加以

落实,是其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尽职尽责的具体体现,也是实施监督管理的重要方面。

三、对防止传染病医源性传播措施实施监督

防止传染病医源性传播法律规范的内容,在有关章节将作详细论述,现对目前防止传染病医源性传播实施监督

应当高度关注的几个问题概述如下:

(一)要高度重视''临床与公卫-弥合“裂痕”。传染病病人本身就是传染源,尽快治好病人,既是使病人恢复健

康的需要,也是防止传染病传播的需要。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传播是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从众多的事例中证明,

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是不可分的,两者融合才是今后医学发展的方向。SARS的突然袭击给人们敲醒了警钟。北京人

民医院这所有85年历史,中国第一所自建医院,在抗击SARS的过程中4月23日至5月17日被做为疫点封闭隔离了3百

多人。近百名医务人员被感染。全国医务人员感染996例,死亡29例。丁秀兰医生、陈洪光青年医生、叶欣护士长、

王晶护士不幸牺牲了,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英烈的名字。同时要汲取教训。抗击SARS使广大医务人员的依法进行传

染病防治,防止医院交叉感染,医源性传播的意识增强了。

防治结合体现了由过去的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即由单纯的医疗服务扩展到医疗预防服

务;从生理服务扩展到心理服务;从院内服务扩展到社会服务。这次SARS防治服务要求是全方位的,是现代医学

模式充分体现。

(二)要高度重视医疗卫生机构标准防护原则的实施。标准防护原则是指医务人员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

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原物质,医务人员在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医务人

员针刺伤害的预防控制应当引起高度关注。根据对我国3个省县级综合医院抽样调查,医务人员每年人均针刺伤害

0.44次;每年每百张床人均针刺伤害46.7次;助产士、麻醉师、检验技师年人均针刺伤害比例高于护理人员,为

“高危职业”。年人均针刺伤害最高科室是消毒供应室。1984年,国外报导了首例医务人员由于职业暴露导致HIV

感染。截止到1997年6月,全美共有52例职业暴露HIV感染。我国近年来HIV职业暴露不断发生,呈逐年上升趋

势。据调查2000年较1997年增长5倍。四川省作为西南地区职业暴露治疗点,自2001年以来,已有省内外的42人

接受了职业暴露后预防治疗。

(三)要进一步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消毒的监督管理。2004年对29个省的省、地、县三级医疗卫生机构消毒

监督管理情况分析,监督覆盖率仅为71.75%。值得注意的是仅有22个省对省级直属医疗卫生机构消毒进行监督管

理,监督覆盖率也仅53.20%。说明对医疗卫生机构消毒监督管理还没完全到位。第二,消毒剂和消毒器械消毒检测

抽检合格率较低,个别省低于50%。特别是高压灭菌效果检测合格率为90.92%,个别省仅为53.14%。同时,开展对

省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消毒监督检测的省份仅占2/3。这些情况表明造成医院交叉感染,医源性传播的潜在危险因

素依然存在。

因此,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防止传染

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

控制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承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

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对医疗机构内传染病预防工作进行指导、考核,开

展流行病学调查。传染病防治法还规定,对从事传染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现场处理疫情的人员,以及在生

产、工作中接触传染病病原体的其他人员,有关单位应当根据国家规定,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

并按照规定给予适当的津贴。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防止医院交叉感染,医源性传播

至关重要。

四、对原因不明传染病、新发传染病实施预防控制的监督

近年来,原因不明传染病、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危胁。WHO警告人类,21世

纪,人类又回到了同传染病斗争的时代。专家认为,“新发传染病的产生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导致(这在生物

技术上是可能的)”。迄今地球上共发现1709种病原体,其中40%(832种)会引起人兽共患性疾病。在新发的156

种病原中,73%(114种)可引起人兽共患性疾病。据2005年7月至8月初卫生部发出的通告,四川省资阳、内江

等9市的26个县(市、区)、102个乡镇(街道)、170个村(居委会)累计报告人感染猪链球菌2百余例,病死率

高。开始称原因不明“怪病”,最后确证为人感染猪链球菌。猪链球菌病属国家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是人畜共患

传染病。既往全球已有200余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的病例报告,主要分布在北欧和南亚。我国江苏省上个世纪九十年

代,也曾有过人感染猪链球菌暴发疫情的报告。

对原因不明传染病、新发传染病实施预防控制,修订前的传染病防治法没有明确的规定,仅在其实施办法第五

十一条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发现本地区发生从未有过的传染病或者国家已宣布消除的传染病时,应当

立即采取措施,必要时,向当地政府报告。修订后的传染病防治法第四条增加了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

传染病需要采取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

施的规定。在应急条例中,对疫情报告、应急处理等均作了具体规定,如规定国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发

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属于报告内容之一。还规定国家建立统一的突发事件预防控制体系。县级以上地

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指定机构负

责开展突发事件的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上述规定,有利于对发生的原因不明传染病、新

发传染病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控制,并做到有法可依。

另外,强化实验室安全,预防接种,医疗机构的消毒以及血液及其制品、消毒产品、涉水产品以及在国家确

认的自然疫源地计划兴建水利、交通、旅游、能源等大型建设项目的管理,都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监督管

理工作也要体现向感染发病前延伸,“窗口前移”的指导思想。上述内容将在相关章节中进行介绍。

五、法律责任(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未依法履行职责的,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进行处罚。

(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传播时未及时采取预防措施的;未依法履行

监督检查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及时查处的;未及时调查、处理单位和个人对下级卫生行政部门不履行传染病

防治职责的举报的。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进行处罚。

(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未依照规定履行传染病防治和保障职责的;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

严重后果的,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七条规定进行处罚。

(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未依法履行传染病监测职责的;未主动收集传染病疫情信息,或者对传染病疫情信息

和疫情报告未及时进行分析、调查、核实的;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应急条例第五十条规定进行处罚。

(五)医疗机构未按照规定承担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工作、医院感染控制任务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

的;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九条规定进行处罚。

(六)建设单位在国家确认的自然疫源地兴建水利、交通、旅游、能源等大型建设项目,未经卫生调查进行施

工的,或者未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意见采取必要的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第七十六条规

定进行处罚。

第三节传染病控制的监督管理

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进一步强化了发生传染病疫情时,对采取传染病控制措施进行监督管理,并充分体现分

类、分级管理的指导原则。要明确采取传染病控制的紧急措施、宣布疫区、卫生检疫、疫区封锁为政府行为,行政

行为。同时,对甲类传染病采取控制措施和乙类传染病中规定可采取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有对人

身权和财产权采取强制措施的规定。因此,一方面,强调要严格依法采取传染病控制措施,同时,为了增加可操作

性对发生传染病疫情应采取的控制措施,传染病防治法作了详尽的规范。使之采取传染病控制措施做到有法可依,

科学防治。另一方面,要加强传染病控制的监督管理,使其控制措施落到实处,其监督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政府有关部门在采取传染病控制中履行职责的监督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应当发挥其主导作用。2003年抗击SARS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北京市政府2003年4月23日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三十五条和有关法律发布市政府通告,

采取了紧急措施。这是行政行为,政府行为。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明确了政府及有关部门职责,主要有以下规定:

(一)对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可以实施隔离措施,并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接到报告的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即时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上级

人民政府作出不予批准决定的,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解除隔离措施。在隔离期间,实施隔离措施的人

民政府应当对被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隔离措施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

(二)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上级人民政府接到下级人

民政府关于采取前款所列紧急措施的报告时,应当即时作出决定。紧急措施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紧

急措施规范的内容也有扩展。

(三)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宣布本行政区

域部分或者全部为疫区;国务院可以决定并宣布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疫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在疫区

内采取紧急措施,并可以对出入疫区的人员、物资和交通工具实施卫生检疫。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

定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甲类传染病疫区实施封锁;但是,封锁大、中城市的疫区或者封锁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疫

区,以及封锁疫区导致中断干线交通或者封锁国境的,由国务院决定。疫区封锁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

二、对在传染病控制措施中传染病分类、分级管理的监督

(一)对传染病分类管理的监督。宣布疫区和可以对出入疫区的人员、物资和交通工具实施卫生检疫。只有发

生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可实施。发生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未规定可宣布疫区及对出入疫区的人员、

物资和交通工具实施卫生检疫。又如,疫区实施封锁,只能对宣布的甲类传染病疫区实施封锁。而对宣布的乙类传

染病疫区不实施疫区封锁。这体现了传染病实施分类管理的原则。

(二)对传染病分级管理的监督。宣布疫区和疫区实施封锁的行政区域权限。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经上

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宣布本行政区域部分或者全部为疫区;国务院可以决定并宣布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疫

区。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甲类传染病疫区实施封锁;封锁大、中城市的疫区

或者封锁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疫区,以及封锁疫区导致中断干线交通或者封锁国境的,由国务院决定。这又体

现了传染病实施分级管理的原则。要依法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三、法律责任

(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未依法履行职责的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进行处罚。

(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传播时未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的;未依法履行

监督检查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及时查处的;未及时调查、处理单位和个人对下级卫生行政部门不履行传染病

控制职责的举报的;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进行处罚。

(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病疫情时,未依据职责及时采取规定的控制措施的;故意泄露传染病病人、

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的。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八条规定

进行处罚。

(四)医疗机构发现传染病疫情时,未依据职责及时采取措施的;在医疗救治过程中未按照规定保管医学记

录资料的;故意泄露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的。

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九条规定进行处罚。

(五)铁路、交通、民用航空经营单位未依照规定优先运送处理传染病疫情的人员以及防治传染病的药品和医

疗器械的,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第七十二条规定进行处罚。

(六)单位和个人未经检疫出售、运输与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关的野生动物、家畜家禽的,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第

七十五条规定进行处罚。

(七)单位和个人违反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据传染病防治法

第七十五条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第X章预防接种的监督管理(陈宝珍)

第一节概述

我国的预防接种工作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消灭了天

花。1978年开始对儿童实行计划免疫,使我国的预防接种工作由局部的、突击式的工作方式发展成常年接种,并先

后实现了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三个85%目标。1992年乙肝疫苗接种纳入了国家计划免疫管理,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计划免疫针对疾病已降到历史最低水平。2000年我国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区的目标。

预防接种监督管理的实施,要紧紧围绕着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进行。免疫规划,是指按照国家或者省、自

治区、直辖市确定的疫苗品种、免疫程序或者接种方案,在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和控制特定传染

病的发生和流行。它包含的内涵和外延比计划免疫更加宽泛,即一方面要逐渐增加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种类,

另一方面预防接种要逐渐从儿童扩大到成人和其他高危人群。因此,“免疫规划”是对儿童实施“计划免疫”的完

善与发展,它有利于与扩大免疫规划(EPI)活动接轨;有利于更好地对我国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

作的开展。它是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新疫苗的不断开发和应用,以及预防接种工作趋于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

管理,更加合理地使用疫苗,以达到预防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疫苗可能预防传染病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一、预防接种监督管理的内容

预防接种监督管理的对象主要包括: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预

防接种单位、托幼机构、学校以及在实施预防接种工作中涉及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其监督管理的内容主要是依法实

施预防接种的落实,特别是保证第一类疫苗预防接种的落实。包括疫苗分类管理的实施、疫苗使用信息的发布、冷链

系统的管理、科学规范地接种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相关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

二、预防接种监督管理的法律依据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实施预防接种监督管理工作的主要法律依据是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

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下称条例)以及《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

第二节对预防接种实施的监督管理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是国家从制度上保证对人群普遍实行预防接种,并通过主

动手段达到控制和消除对人群,尤其是对儿童危害较严重的传染病的目的。这是国家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举措,

也是对预防接种工作监督管理的重点。

一、对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实施的监督

条例设定的法律制度重在保障第一类疫苗的接种工作的落实,主要体现在:

(一)疫苗分为两类管理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

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

免疫规划疫苗要标注“免费”字样。从2006年1月1日开始。“免费”字样应当标注在疫苗最小包装的显著位置,

字样颜色为红色,大小可与疫苗通用名称相同。免疫规划专用标识应当印在疫苗最小包装的顶面的正中处,颜色为

宝石蓝色。

目前国家公布的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包括: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卡介苗、(不包括成人

用乙型肝炎疫苗),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增加的免费向公民提供的疫苗。

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2005年6月30日健康报发布的消息:我国现有28家疫苗产品生产企业,已经可以生产抵御26种疾病的41

种疫苗,是世界上疫苗生产企业、生产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国家。我国疫苗产品的年产量已经超过10亿个剂量单位,

已经能够满足群众防病、灭病的需要。如何保证科学、规范的使用,使接种的疫苗安全有效至关重要。

目前国家对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卡介苗、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实施了批签发。2006年

完成所有疫苗批签发。

(二)对第一类疫苗流通实行严格管条例对第一类疫苗流通实行严格管。条例对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制定第

一类疫苗的使用计划;负责采购第一类疫苗的部门与疫苗生产业或者疫苗批发企业签定政府采购合同;疫苗生产业

或者疫苗批发企业按照政府采购合同的约定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供应第一类疫苗: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将第一类

疫苗组织分发;分发第一类疫苗,不得收取费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向接种单位分发第一类疫苗等都作出

明确规定。

(三)保证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的实施

为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条例规定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作了

具体规定,在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接种单位对儿童实施接种时,应当查验预

防接种证,并作好记录;条例规定,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发现未依照国家免

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当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负责在儿童入托、入学后及时补种。

(四)儿童预防接种实行属地化管理

落实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这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保障流动儿童健康权益的

大事。因此,条例规定,儿童离开原居住地期间,由现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负责对其实施接种。条

例还规定,接种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对居住在其责任区域内需要接种第一类疫苗的受种者接种,并达到国家

免疫规划所要求的接种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向接种单位分发第一类疫苗。

(五)依法实施群体性预防接种

为了保证群体性预防接种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需要,科学、有序地进行。条例还对开展群体性预防接种作了

规定,可从3个层面理解:

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根据传染病监测和预警信息,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需要在本行政区域内部分地区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应当报经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并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备案;

2、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全部范围内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应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报经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并向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备案;3、需要在全国范围或者跨省、自治区、

直辖市范围内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应当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决定。作出批准决定的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卫生

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做好人员培训、宣传教育、物资调用等工作。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

(六)加强农村地区预防接种的支持力度

做好农村地区的预防接种工作既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又是难点,也是保证达到国家免疫规划所要求的接种率的

关键所在。落实保障措施至关重要。因此,条例“保障措施”一章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与国家免疫规划

有关的预防接种工作纳入本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预防接种工作所需经费予以保障,保证达到国

家免疫规划所要求的接种率,确保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国家根据需要对贫困地区的预防接种工作给予适当支持。

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传染病流行趋势,在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确定的传染病预防、控制项目范围内,

确定本行政区域与预防接种相关的项目,并保证项目的实施;对购买、运输第一类疫苗所需经费予以保障,并保证

本行政区域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冷链系统的建设、运转。条例还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保证国家

免疫规划的预防接种所需经费,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基层预防保健人员给予适当补助;省级

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困难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给予必要的经费补助等。

二、疫苗使用信息发布

疫苗使用信息发布主体是国家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为了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

接种制度,科学规范预防接种行为,条例规定,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公布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并根据疫

苗的国家标准,结合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信息,制定、公布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和其他疫苗的免疫程

序或者使用指导原则;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的免疫程序、

疫苗使用指导原则,结合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流行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接种方案,并报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备

案。

实施第二类疫苗接种,接种单位同样要按照实施第一类疫苗遵

循的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进行。同时,为了科学、规范地使用第二类疫苗,条例特别突出地明确了第二类疫苗建议

信息发布的主体是卫生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条例规定,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

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可以根据传染病监测和预警信息发布接种第二类疫苗的建议信息,其他任何单位和个

人不得发布。接种第二类疫苗的建议信息应当包含所针对传染病的防治知识、相关的接种方案等内容,但不得涉

及具体的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第二类疫苗建议信息是卫生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根据

专业机构和专家评估的结果发布的传染病预警信息。使政府和公众之间架起了诚信桥梁,大大有利于推动

预防接种工作有序地开展。

接种第二类疫苗直接涉及受种者的经济利益与人身安全问题。随着科学的发展新疫苗不断问世。同时,我国

对外改革开放政策,尤其加入WTO后,国外疫苗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群众面临着健康需求的更多的选择。疫苗流通,

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有人形容说:“疫苗生产企业在争儿童的胳膊”;“我国儿童享受接种疫苗的种类和针次是世界

之最”。另一方面有些基层单位,盲目地组织群体性接种。接种这么多种疫苗,是否符合我国各地疾病控制工作的

实际需要,是否对儿童身体健康有益,是值得研究的问题。而且,接种针次越多,还会增加预防接种副反应发生频

次,给实际工作带来许多麻烦。这是当前预防接种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需要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第二类疫苗的

管理模式。

为满足公众的健康需求,地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设置规

范化接种门诊,为其提供良好的公共卫生服务。对接种门诊的设置,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发挥

积极作用。要向公众宣传,应当根据第二类疫苗接种的建议信息,自愿选择自费疫苗接种。同时,公民也应当根

据发布的接种第二类疫苗建议信息,自愿选择自费疫苗接种。

三、预防接种的单位

为了保证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地实施,提高预防接种工作质量,实现国家规定的接种率,减少预防接种事故的发

生。条例第八条规定,经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依照条例规定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以下称接种单位),承担

预防接种工作。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指定接种单位时,应当明确其责任区域。

(一)接种单位应当具备的条件

条例规定了接种单位应当具备的条件,即具有医疗机

构执业许可证件;具有经过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

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承担预防接

种工作的城镇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设立预防接种门诊。

(二)接种疫苗的规定

1、接种单位接种疫苗,应当遵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和接种方案,并在其接种

场所的显著位置公示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和接种方法。

2、医疗卫生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

及注意事项,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受种者或者其监护

人应当了解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并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

四、法律责任

(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履行预防接种保障职责的,依照条例第五十五条规定进行处罚;

(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擅自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依照条例

第五十四条,第五十八条,第六十九条规定进行处罚;

(三)未按照使用计划将第一类疫苗分发到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乡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设区的

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直接向接种单位供应第二类疫苗的;未依照规定建立并保存疫苗购进、

分发、供应记录的;乡级医疗卫生机构未依照条例规定将第一类疫苗分发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村医疗卫生机构的,

依照条例第五十六条规定进行处罚。

(四)未依照规定建立并保存真实、完整的疫苗接收或者购进记录的;未在其接种场所的显著位置公示第一类

疫苗的品种和接种方法的;医疗卫生人员在接种前,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告知、询问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有关情况的;

实施预防接种的医疗卫生人员未依照规定填写并保存接种记录的;未依照规定对接种疫苗的情况进行登记并报告

的;未在规定的冷藏条件下储存、运输疫苗的;依照条例第五十七条,第六十四条规定进行处罚。

(五)接种疫苗未遵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的,依照条例第五十八条

规定进行处罚;

(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在疫苗分发、供应和接种过程中违反条例规定收取费用的,依照条例第五

十九条规定进行处罚。

(七)未经卫生主管部门依法指定擅自从事接种工作的,依照条例第六十六条规定进行处罚;

(八)对违法行为的处理: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未依照规定查验预防接种证,或者发现未依照

规定受种的儿童后未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报告的,依照条例第六十七条规定进行处罚。应当注意的是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是执法主体。卫生监督管理机构在进行执法监督时发现发现上述违法行为应当

及时将案件移送给教育主管部门。

(九)违反本条例规定发布接种第二类疫苗的建议信息的,依照条例第六十五条规定进行处罚;

第三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理

预防接种副反应(AEFI),是指预防接种后发生的、被认为由预防接种引起的任何医学事件,其发生率有增高的

趋势。WHO于1968年建立了AEFI监测项目,有60多个国家参加,数据库包括250万例副反应,并以每年20万例

的速度递增。中国在WHO的支持下,2004年8月,在河北、广东开展AEFI监测试点,中国CDC又将试点扩大到8

个省。

随着我国人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对预防接种的严重不良反应、异常反应及预防接种事故提起民事诉的讼案件日

益增多。异常反应或者预防接种事故的发生,是当前类似“医疗事故”处理的一大难题。目前,各地执行的《预防接

种异常反应处理办法》,还是卫生部1980年制定的,许多条款与现在的实际情况不相适应。在诊断、处理上,争议

颇多,难以操作。对预防接种工作的负面影响也很大。给承担预防接种的单位造成很大压力,也给受种者增加了精

神、经济负担。双方当事人都要求有个公正的说法;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司法部门秉公办事也要求有法律依据。预

防接种异常反应的鉴定、处理与补偿直接关系到受种者的切身利益和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据此,条例作出以

下规定:一、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

(一)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判定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判定有了法定指导原则。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予以界定,并明确了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

反应的情形。

1、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定义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

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2、下列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

者造成的损害;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

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

病情加重;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

建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制度,以保证受种者发生异常反应后,在相关部门

的直接参与下,得到及时处理,以保护受种者的健康权益。

1、条例规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及其他医疗卫生人员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

反应或者接到相关报告的,立即报告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2、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在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预防接

种异常反应分别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二、应急处置与调查处理

(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及其医疗卫生人员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接

到相关报告的,应当依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时处理。接到报告的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立即组织

调查处理。

(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争议发生后,接种单位或者受种者,双方可以请求接种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卫生主管

部门处理;因预防接种导致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接种单位或者受种方请求县

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处理的,接到处理请求的卫生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及时向本级人民政

府报告,并移送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处理。根据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的危害程度,卫生主管部门分级受

理,这是从实际出发,考虑了基层工作的承受能力,这是既有利于工作,又对受种者负责的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责分

工。

异常反应的鉴定办法,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行,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药品监

督管理部门制定。(三)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鉴定与补偿

条例建立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补偿机制。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可概括以下三个方面:

1、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造成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的,应当给予一次性补偿。

2、因接种第一类疫苗引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需要对受种者予以补偿的,补偿费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政府财政部门在预防接种工作经费中安排。

3、因接种第二类疫苗引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需要对受种者予以补偿的,补偿费用由相关的疫苗生产企业承担。

(四)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情况报告

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在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预防接种异

常反应处理的情况,分别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三、法律责任

(一)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依照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

依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三)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条例规定,给受种者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四)以发生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为由,寻衅滋事,扰乱接种单位的正常医疗秩序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工作

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X章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陈宝珍)

第一节概述

生物安全和生物恐怖是当前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依法进行生物安全管理是关乎实验室工作人员

和社会公众的健康的重要问题。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对从事医学病原微生物的研究、教学、诊断、检测的实验室

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对国家建立传染病菌种、毒种库。对传染病菌种、

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对可能导致甲

类传染病传播的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确需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

用的,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等,都作了明确要求。2004年国务院发布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

全管理条例》。

生物安全,是指避免生物危险因子,特别是偶然的和有意利用生物因子,对生物体包括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伤

害和环境污染的意识和措施。生物安全的理念源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主要是针对实验室意外事故感染所

采取的对策。美国为了研究生物武器,开始实施“气溶胶计划”,大量使用烈性传染病病原体进行试验,实验室感

染频繁发生。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医义在中国实施惨无人道的细菌战中,他们实验室里的工作人员也发生实验室

感染,死亡上千人。1979年俄罗斯叶卡捷琳堡的一个微生物中心的地下试验场发生了炭疽菌的泄露,造成的直接结

果是350人发病,45人死亡,214人频临死亡。间接伤害更为惨重。2003年初,发生的SARS流行得到控制之后,

又曾发生过3次SARS实验室感染。因此,做好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防止实验室感染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得到

各国政府和专家的高度关注。

生物恐怖,是指恐怖主义分子基于某种政治目的,以传染病病原体或其产生的毒素作为恐怖袭击之战剂,通过

一定的方式进行攻击,从而造成人群中传染病暴发、流行或中毒,导致人的失能和死亡,以达到引起人心恐慌、社

会动乱之目的而进行的罪恶活动。2001年美国“9-11”事件后,于10月5日起,又在佛罗里达州、纽约、新泽西州

陆续出现了由邮递白色粉末引发的13例炭疽病例和感染者,并有5人死亡。中国将制定《反恐怖法》。

一、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管理的内容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管理的对象包括: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从事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

活动的实验室的设立单位、保藏机构、承运单位及个人。其监督管理的内容主要是依法实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

安全措施的落实,包括生物实验室资质的认证认可;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保藏、运输和从事病原微生物相

关实验活动相关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

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管理的法律依据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主要法律依据是《中华

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称传染病防治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称条例)、《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中国医学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管理办法》等。

我国建立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实验室国家认证认可委员会。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体系已开

始有效运行。P3实验室要想合法开展工作,首先,要列入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规划;

第二,需科技部审查立项;第三,符合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第四,通过环保部门的环境评价;

第五,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证认可委的认可;第六,由卫生部门审批并颁发相应的资质证明。还要接受相关部

门的动态管理。

第二节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名录

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或者动物致病的微生物。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

是对其分类的依据。

一、病原微生物的分类

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

的微生物。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

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

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二、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卫生部制定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于2006年1月公布。见表1病毒分类名录;表2细菌、放

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分类名录

表1.病毒分类名录

|序号|病毒名称|危害|实验活动所需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运输包装分类0|备注|

程度未经培

分类灭活材无感染

病毒培动物感养的感UN编

料的操性材料A/B

英文名中文名分类学地位养■染实验b染材料号

作U的操作e

的操作c

1Alastrimvirus类天花病毒痘病毒科第一类BSL-4ABSL-4BSL-3BSL-2BSL-1AUN2814

Crimean-Congo

克里米亚一

hemorrhagicfever

刚果出血热

2virus(Xinjiang布尼亚病毒科第一类BSL-3ABSL-3BSL-3BSL-2BSL-1AUN2814

病毒(新疆出

hemorrhagicfever

血热病毒)

virus)

Easternequine东方马脑炎仅培养物

3披膜病毒科第一类BSL-3ABSL-3BSL-3BSL-2BSL-1AUN2814

encephalitisvirus病毒A类

4Ebolavirus埃博拉病毒丝状病毒科第一类BSL-4ABSL-4BSL-3BSL-2BSL-1AUN2814

5FlexalvirusFlexal病毒沙粒病毒科第一类BSL-4ABSL-4BSL-3BSL-2BSL-1AUN2814

瓜纳瑞托病

6Guanaritovirus沙粒病毒科第一类BSL-4ABSL-4BSL-3BSL-2BSL-1AUN2814

Hanzalova病

7Hanzalovavirus,黄病毒科第一类BSL-4ABSL-4BSL-3BSL-2BSL-1AUN2814

8Hendravirus亨德拉病毒副粘病毒科第一类BSL-4ABSL-4BSL-3BSL-2BSL-1AUN2814

仅病毒培

9Herpesvirussirniae猿疱疹病毒疱疹病毒科B第一类BSL-3ABSL-3BSL-2BSL-2BSL-1AUN2814养物为A

10HyprvirusHypr病毒黄病毒科第一类BSL-4ABSL-4BSL-3BSL-2BSL-1AUN2814

11Juninvirus鸠宁病毒沙粒病毒科第一类BSL-4ABSL-4BSL-3BSL-2BSL-1AUN2814

Kumlinge病

12Kumlingevirus,黄病毒科第一类BSL-4ABSL-4BSL-3BSL-2BSL-1AUN2814

KyasanurForest卡萨诺尔森

13黄病毒科第一类BSL-4ABSL-4BSL-3BSL-2BSL-1AUN2814

diseasevirus林病病毒

14Lassafevervirus拉沙热病毒沙粒病毒科第一类BSL-4ABSL-4BSL-3BSL-2BSL-1AUN2814

15Loupingillvirus跳跃病病毒黄病毒科第一类BSL-4ABSL-4BSL-3BSL-2BSL-1AUN2814

16Machupovirus马秋波病毒沙粒病毒科第一类BSL-4ABSL-4BSL-3BSL-2BSL-1AUN2814

17Marburgvirus马尔堡病毒丝状病毒科第一类BSL-4ABSL-4BSL-3BSL-2BSL-1AUN2814

18Monkeypoxvirus猴痘病毒痘病毒科第一类BSL-3BSL-3BSL-3BSL-2BSL-1AUN2814

Mopeia病毒

Mopeiavirus(and

(和其他

19otherTacaribe沙粒病毒科第一类BSL-4ABSL-4BSL-3BSL-2BSL-1AUN2814

Tacaribe病

viruse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