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24年统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北京市东城区2024年统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北京市东城区2024年统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北京市东城区2024年统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北京市东城区2024年统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城区2024年小学语文毕业考试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二三四成绩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书籍是我们成长路上始终相随的良师益友,更是全人类共同进步的阶梯。在“全民阅读”的背景下,学校将举办“书香满校园”主题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活动一:阅读我发言在“书香满校园”主题系列活动的开幕式上,学校邀请你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请完成练习,完善你的发言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①大家好!很荣幸能作为学生代表在主题活动的开幕式上发言。你们知道吗?对我来说,阅读就像打开了一个有魔法的宝箱,里面有好多好多有趣的故事、丰富的知识。②每当我翻开一本书,就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可以和鲁滨逊一起在【qīliáng】的荒岛中求生;也可以同老舍先生一起感受老北京春节吃饺子、【ránfàng】鞭炮,通宵守岁的风俗;甚至可以回到两千多年前同弈秋一起学习下棋,看着另一个人“【甲】”的结果,深刻感受到学习一定要“专心致志”……你看!书籍真的让我体验了好多好多不一样的经历!③阅读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给我们带来了放眼【wǔhúsìhǎi】的胸襟。④当我遇到困难而不开心的时候,我就会一头扎进阅读的海洋,像海绵一样吸取营养。阅读能给予我精神上的慰藉。“【乙】”郑燮借竹石表达的顽强与坚定,李大钊、张思德为革命事业英勇【xīshēng】的大无畏精神……这些书中的人和事总会给我勇气和力量,让我明白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都不能轻易放弃!⑤同学们,阅读真的就像打开了一个有魔法的宝箱!它可以带给我们丰富的知识、无尽的乐趣和力量。古人说:“【丙】,一字值千金。”希望大家都能爱上阅读,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在阅读中收获成长!1.发言稿中有四个用汉语拼音代替的词语,请按文中出现的顺序写出词语,把字写得工整、美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面词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①挫折[cuòzhé]②慰藉[wèijí]③困难[kùnnàn]④顽强[wánqiǎng]3.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①“魔”字与“籍”字笔画数相同。②“世”字的第二笔是“L”。③“富”与“畏”音序相同。④“趣”“慰”“明”都是形声字。4.与“不能轻易放弃”表达意思相近的一项是()。①半途而废②勇往直前③掉以轻心④举一反三5.下列选项中,与发言稿中“专心致志”的“致”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①精致②致力③学以致用④错落有致6.下列选项中与“我就会一头扎进阅读的海洋,像海绵一样吸取营养”,表达效果相同的一项是()。①春节眨眼就到了。②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③村庄惊醒了④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7.发言稿中两次写到“阅读就像打开了一个有魔法的宝箱”,这样的表达是()。①点明中心②承上启下③总结全文④首尾呼应8.根据语境和你的积累,将“甲”“乙”“丙”三处补充完整。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凄凉燃放五湖四海牺牲2.①3.①4.

②5.①6.②7.④8.①.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②.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③.读书须用意【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解答本题,首先要读一读拼音,然后写出对应的词语,写完后再读一读,看看是否写正确,书写时要注意规范和美观。书写时注意“凄、燃、牺、牲”的正确写法。【2题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①折[shé]1.断。2.亏损。[zhé]1.折叠。2.折子。用纸折叠起来的册子。3.断;弄断。4.死亡。5.挫败。6.减损。7.折扣。按成数减少。8.折合;抵换。9.弯;曲。10.心服。11.回旋;返转。[zhē]1.翻转;折腾。2.倾倒。挫折:cuòzhé,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阻碍人们达成目的的障碍。②藉[jiè]1.垫;衬。2.安慰。3.指言语、神情或文章含蓄而不显露。4.同“{借}”。[jí]1.践踏;凌辱。慰藉:wèijiè,安慰。③难[nán]1.困难。2.使感到困难。3.不好。4.不容易;不大可能。[nàn]1.不幸的遭遇;灾难。2.质问;责问。困难:kùnnán,困难,指处境艰难、生活穷困,亦指事情复杂、阻碍多;通常在很多励志名言中出现。④强[qiáng]1.弓有力。2.健壮;使健壮。3.强大;使强大。4.使用强力。5.强者。6.坚定;刚毅。7.横暴。8.程度高。9.好;优越。10.有余。[qiǎng]1.硬要;迫使;勉强。顽强:wánqiáng,强硬或坚强、不屈服故选①。【3题详解】本题考查汉字知识。①“魔”字笔画20;“籍”字笔画20。故两字的笔画数不一样。②“世”字笔顺:横、竖、竖、横、竖折/竖弯。故“世”字的第二笔是“丨”。③“富”音序为“F”;“畏”音序为“W”因此两者不相同。④趣,疾也。从走,取声。是形声字;慰,从心,尉声。是形声字;“明”为会意字,“日”代表太阳。故选①。【4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理解。不能轻易放弃:在面对困难、挑战或逆境时,不应轻易选择放弃或退缩。①半途而废:意思是做事情中途停止,不能坚持到底。比喻事情没做完就停止,不能善始善终。②勇往直前:意思是勇敢地一直向前进。③掉以轻心:意思是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不认真对待。④举一反三:拿已知的一件事理去推知相类似的其他事理,比喻善于由此知彼,触类旁通。故选②。【5题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专心致志”致:尽,极。志:心意,志趣。形容一心一意,精神高度集中地做事。①精致:致:极、致。精巧;细致;细密。②致力:致:集中。把全部力量用在某个方面。③学以致用:致:使达到。意思是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④错落有致:错落:交错纷杂。致:情趣。形容事物布置安排得参差交错,富有情趣。故选①。【6题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我就会一头扎进阅读海洋,像海绵一样吸取营养”本句话中将“我”比作“海洋”。由此可知本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①春节眨眼就到了。本句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体现了时间流逝的快。②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本句中将“山溪”比作“玉带”,故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③村庄惊醒了。本句中“惊醒”二字可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④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本句为感叹句。故选②。【7题详解】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结合发言稿第一段句子:阅读就像打开了一个有魔法的宝箱。结合发言稿第五段句子:同学们,阅读真的就像打开了一个有魔法的宝箱!在文章中两句话分别出现在段首与段尾,故发言稿中两次写到“阅读就像打开了一个有魔法的宝箱”,这样的表达是首尾呼应。故选④。【8题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及理解。甲“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乙“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历经无数的磨难和打击身骨仍然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此句描写竹的品格,表现诗人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品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丙“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读书须用心,能下苦工夫,才会文辞精妙,一字千金。书写时注意“俱、弗、磨、坚、意”的正确写法。活动二:好书我推荐在好书推荐会上,小刚想推荐《海错图笔记》。请你阅读下面四则材料,完成练习。材料一:关于《海错图笔记》①海错的“错”,是种类繁多、错杂的意思。②清代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绘制的《海错图》,共描绘了300多种生物,几乎涵盖无脊椎动物门和脊索动物门的大部分主要类群,还记载了不少海滨植物,是一本颇具现代博物学风格的奇书。③但时代所限,书中也有很多不靠谱之处,比如有些动物聂璜未曾亲见,仅根据别人描述绘制的外形,这就会有很大失真。关于生物习性的记载,也是真假混杂。④正因如此,我开始用今天生物学的角度,对《海错图》中的生物进行分析考证,从他的文字和画作中发现蛛丝马迹,辨别真伪,一步一步推理分析后,鉴定出画中生物的真身——这就像在破案一样,非常过瘾!⑤在本书中,我采用了中国传统本草书的分类法,把书中生物归为“介部、鳞部、虫部、禽部”4类,以展示古人是怎样给生物分类的。有海洋生物的科普,有故纸堆里的考据,有中国人和大海之间的逸事,也有一些我个人的絮叨。说白了,就是我读《海错图》时做的30篇笔记。如果你看完后,觉得这是一本有意思、有意义的书,那我就很高兴了。——作者张辰亮材料二:书评人有了好奇,才想去探索世界,有了知识才能去了解世界,此书兼具好奇之乐、知识之厚,开卷有趣亦有益。——作家马伯庸张辰亮通过阅读、考证和实地调查,把古老的《海错图》带到我们眼前,生动地描述了海洋生物几大类群的分类与分布、生活史特征、行为及繁殖生态,乃至饮食文化,海洋生物保护的理念更是贯穿全书。相信读毕此书,你一定会对海洋更感亲近。——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洁博士材料三:目录第一章介部【海和尚】013【海夫人】019【龟脚】027【鲎】033第二章鳞部【蟳虎】047【夹甲鱼】055【石首鱼】061【四腮鲈】069【马鲛】077【龙头鱼】083【钱串鱼】089【带鱼】095【跳鱼】103【人鱼】111【海鳝】117【海蛇】123【鳄鱼】131【赤鳞鱼】137【海肫】143【虫宅鱼】149第三章虫部【龙肠】159【龙虱】165【海蜘蛛】171【土鳖】177【海粉虫】185【泥翅】193【泥钉】201【石乳、墨鱼子】209第四章禽部【雀化鱼蛤】219【金丝燕】225材料四:内容节选①石蚴(jié),今称为龟脚,又名仙人掌。②虽然,龟脚在俗名里被冠以贝、螺之名,但《海错图》的作者聂璜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他说,龟脚“非蛎非蚌”。确实,龟脚与贝、螺没有关系。它属于甲壳动物亚门,蔓足纲,围胸目,铠茗荷科,和虾、蟹的关系更近。9.学校请你填写推荐图书的类别,阅读四则材料,《海错图笔记》这本书属于下列哪一类图书()。①社会科学②自然科学③文学④哲学10.请概括出《海错图笔记》这本书共分为哪几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关于《海错图笔记》这本书,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①书名中的“错”是“错误”的意思,这本书就是辨别《海错图》的真伪。②这本书是作者用传统本草书的方法对《海错图》中的生物进行分析考证。③龟脚在书中放在了介部,但和贝、螺没有关系,它和虾、蟹的关系更近。④这本书的作者是清代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一共介绍了300多种生物。12.结合材料,写出马伯庸为什么认为“此书兼具好奇之乐、知识之厚”?(理由不少于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请参考马伯庸或张洁的书评,为你本学期阅读的那本经典名著写写书评。名著书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9.②10.《海错图笔记》这本书共分为介部、鳞部、虫部、禽部四部分。11.③12.①书中内容包括中国丰富的海洋及滨海生物,物种涉及30余种;②书中有科普、有考据、有逸事,长知识的同时又能满足人的好奇之心。13.①.示例:《尼尔斯骑鹅旅行记》②.示例:开启旅程的方式有多种,换种独特的视角更心动。本书通过骑鹅旅行的经历,带领人们进入一个令人神往的奇幻世界,故事新奇又让人深思。【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阅读四则材料,结合材料一“清代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绘制的《海错图》,共描绘了300多种生物”和材料三的“目录”信息可知,《海错图笔记》这本书的内容是关于自然生物的相关知识,所以属于自然科学一类。故选②。【10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的概括能力。结合材料三的“目录”可知,本书共分为四章,即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由“海和尚、海夫人、龟脚、鲎”组成的“介部”;第二部分是由“蟳虎、夹甲鱼、石首鱼、四腮鲈、马鲛、龙头鱼、钱串鱼、带鱼、跳鱼、人鱼、海鳝、海蛇、鳄鱼、赤鳞鱼、海肫、虫宅鱼”组成的“鳞部”;第三部分是由“龙肠、龙虱、海蜘蛛、土鳖、海粉虫、泥翅、泥钉、石乳、墨鱼子”组成的“虫部”;第四部分是由“雀化鱼蛤、金丝燕”组成的“禽部”。【1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①结合材料一第①自然段中“海错的‘错’,是种类繁多、错杂的意思。”可知,书名中的“错”不是“错误”的意思,这本书也不是辨别《海错图》的真伪,本项表述错误;②结合材料一第④自然段中“我开始用今天生物学的角度,对《海错图》中的生物进行分析考证”可知,这本书不是作者用传统本草书的方法对《海错图》中的生物进行分析考证的,本项表述错误;③结合材料三“第一章介部【龟脚】027”和材料四第②段中“龟脚与贝、螺没有关系。它属于甲壳动物亚门,蔓足纲,围胸目,铠茗荷科,和虾、蟹的关系更近。”可知,本项说法正确;④结合材料一第②自然段中“清代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绘制的《海错图》,共描绘了300多种生物”可知,聂璜是《海错图》的作者,而《海错图笔记》这本书的作者是张辰亮,本项表述错误。故选③。【1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作答本题,首先要理解马伯庸这句话的含义,然后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分析。注意,至少写出两条理由。马伯庸对此书的评价是“此书兼具好奇之乐、知识之厚”,这句话的意思是阅读这本书,既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又能收获丰厚的知识。从材料一第④自然段“我开始用今天生物学的角度,对《海错图》中的生物进行分析考证,从他的文字和画作中发现蛛丝马迹,辨别真伪,一步一步推理分析后,鉴定出画中生物的真身——这就像在破案一样,非常过瘾”可知,阅读本书,可跟随作者的思路,层层推进,过程新奇,能够满足人们的探索欲、好奇心;从材料一第⑤自然段“有海洋生物的科普,有故纸堆里的考据,有中国人和大海之间的逸事,也有一些我个人的絮叨。”可知,本书有科普知识、有考据资料、有奇趣逸事、有个人见解,阅读本书既能增长知识,又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从材料二张洁博士的书评“张辰亮……生动地描述了海洋生物几大类群的分类与分布、生活史特征、行为及繁殖生态,乃至饮食文化,海洋生物保护的理念更是贯穿全书”可知,阅读本书,能够一次性了解几大类群海洋生物的相关知识。【13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的掌握和开放性作答。作答本题,首先思考想为哪本经典名著写书评,然后观察马伯庸或张洁书评的特点,并参考其中一种撰写书评。马伯庸的书评是从整本书提炼出两个关键词——“好奇”和“知识”,并将两者的关系巧妙地结合在书评中,勾起人们阅读的欲望。张洁的书评则更为具体,不仅介绍了作者创作的过程,还介绍了书中的主要内容,让人一目了然。示例:名著书名:《鲁滨逊漂流记》书评:作者笛福受真实故事启发创作而成,是一部经典的冒险小说,讲述了一个人在荒岛上的求生故事。故事中的情节紧凑,扣人心弦,每一个转折都让人期待和惊喜,是一本读起来就很难放下的经典好书。活动三:走进作家童年的阅读故事很多作家童年的阅读经历都对他一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请你跟随作家莫言一起,走进他童年的阅读故事,完成练习。童年读书①我童年时就是一个书迷。那时候村里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是个稀罕物,让我唯一觉得有意思的事就是看书。②记得那次从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盛夏的午后,太阳火辣辣的,门前池塘里的水静静的,高高的白杨树上知了“吱吱、吱吱”地叫着,小狗趴在树下吐出红舌头,肚子一起一伏。一阵风吹来,树叶哗哗响,也送来些许清凉。母亲安排我去割羊草,可我满心想的却是那本《青春之歌》。“磨蹭什么呢?”“知道了!”我应付着母亲的话。一头钻到草垛后,读起了书。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突然,我想起了割羊草的事,顿时急出了冷汗,完了,等着挨骂吧!我从草垛后面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抱着书就往院外跑,正与母亲撞个满怀,她没好气地说:“就知道看书,看书,天都要黑了,还不快去割草喂羊。”【甲】我飞一般蹿出了院。③家里爱看书的不止我一个,我的二哥更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自然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但这家伙从不让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的,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发觉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地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他很快就会烦,合上书,一掌把我推到一边去:“想看书自己借去,别老来蹭我的。”“我在后面看,你又不会有什么损失!”“那不行,这是我借的!”说完就躲到别的地方去了。但只要他打开书页,很快我就会凑上去。④二哥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就像革命样板戏《红灯记》里的地下党员李玉和藏密电码一样。但我比日本宪兵队长鸠山高明得多,我总是能把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⑤有一次二哥将借到的《破晓记》藏到了猪圈里。我去偷看时,不小心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冲到我脸上,奇痛无比,可还不能喊,生怕惊动了二哥,读着读着眼睛肿成了一条缝。我二哥一回来,看到我的模样,惊异地笑起来:“怎么这样啦!看,这就是偷书看的结果!”【乙】听着哥哥的话,我呜呜地哭起来。⑥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我童年的那段日子应是挺苦的。所幸的是能看那些书,回想起来便不觉得苦,反而还有了几分甜意。(改编自莫言散文《童年读书》)14.短文写了“我”读书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短文中有多处对“我”看书时的描写,请用“”画出一处,写出这样描写的好处。16.短文记叙了“我”童年读书的故事,为什么却用了大量篇幅写二哥呢?请写出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请结合短文内容,体会文中【甲】【乙】处的语句,展开想象,推想一下“我”当时的心理活动。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联系全文,写出你对文中画“”句子中的“苦”与“甜”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4.主要讲了“我”从老师那借到《青春之歌》后因看书忘记割羊草;“我”偷看二哥借来的书,即使被二哥驱赶也不放弃;“我”偷看二哥藏在猪圈里的《破晓记》被马蜂蛰。15.我如饥似渴地读着书,仿佛干旱的土地拼命汲取着雨水。这个句子将“我”比作干旱的土地,把“读书”比作雨水,形象地体现出“我”对读书的极度渴望,就如同干旱的土地渴望雨水滋润一般,生动地展现了“我”读书时的那种急切与贪婪,进一步强调了“我”对知识的强烈追求和热爱。16.二哥爱读书且有更多借书途径,这使得“我”获取书籍变得更具挑战性,然而这也越发凸显出“我”在读书这件事上的执着与坚定。他的存在丰富了故事内容,让情节更有波澜,也通过对比鲜明地反映出“我”对读书的热忱以及那个时期书籍资源的匮乏和“我”对知识的极度渴望。同时,二哥这一角色与“我”形成互动,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趣味和冲突的读书小世界,为故事增添了别样的色彩。17.①.哎呀,完了,光顾着看书了,羊草还没割呢,赶紧去割吧,不然真要挨骂了。②.我不就是想看书嘛,被马蜂蛰成这样已经够惨了,哥哥还笑话我,太委屈了。18.“苦”主要体现在生活环境和条件的艰难上,像村里缺乏多样的文化娱乐,生活较为贫苦;而在读书这件事上,也面临着诸多阻碍和困难。但“甜”则体现在书籍给予“我”的精神慰藉和愉悦上,尽管外在环境困苦,可通过阅读书籍,“我”获得了内心的充实和满足,这种精神层面的收获就是“甜”,它让“我”在艰苦的生活中感受到了别样的快乐和意义。【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选文内容的概括。从文中第②段“记得那次从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我抱着书就往院外跑”等内容可概括得出第一件事为:从老师那借到《青春之歌》后,因沉迷看书而忘记割羊草。从文中第③段“家里爱看书的不止我一个,我的二哥更是个书迷……但只要他打开书页,很快我就会凑上去”可知,第二件事为:写“我”总是偷看二哥借来的书,即使二哥驱赶也不放弃。从文中第⑤段“有一次二哥将借到的《破晓记》藏到了猪圈里……读着读着眼睛肿成了一条缝”可知,文中写的第三件事为:“我”偷看二哥藏在猪圈里的《破晓记》时被马蜂蛰。15题详解】本题考查找关键句及人物描写。阅读选文,找出一句对“我”看书时的描写并分析即可。示例: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的,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比作铁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对书的极度渴望和对二哥看书时的密切关注,增强了画面感,使读者更能体会“我”对读书的痴迷。【16题详解】本题考查选文内容的理解。通读文章可知,二哥同样爱看书且借书渠道更广,他的存在增加了“我”读书的难度,这更能凸显“我”对读书的执着。通过与二哥相关情节的描述,让故事更加丰富生动,也从侧面反映了那个年代读书资源的稀缺和“我”对知识的强烈追求。【17题详解】本题考查心理活动的推测。第②段甲句“我飞一般蹿出了院。”写出了“我”因为看书耽误了割羊草,此时心里充满了焦急和对即将面临母亲责骂的担心,同时也有赶紧去完成割草任务的紧迫感。据此写出心理活动即可。示例:天哪,看书竟然看得入迷到把割羊草的事抛到九霄云外了,这下可糟了,得赶紧行动起来去割草呀,不然肯定会被狠狠责骂的。第⑤段乙句“听着哥哥的话,我呜呜地哭起来。”写出了“我”被马蜂蛰后本就难受,听到二哥不仅不安慰还嘲笑,内心感到委屈和难过,既有对自己遭遇的伤心,也有对二哥不理解自己的埋怨。据此写出心理活动即可。示例:哎呀,我只是喜欢看书而已呀,结果遭了这么大的罪,哥哥不但不安慰我,还嘲笑我,真的好难过,心里好憋屈呀。【18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句子含义。读句子并联系上下文可知,“苦”主要体现在物质条件差,如村里没有丰富的娱乐设施,生活艰苦;同时在读书这件事上也有诸多困难,如借书难、看书被阻止等。而“甜”则是指读书带给“我”的精神享受和满足感,尽管生活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