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统编版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统编版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统编版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统编版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统编版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试卷第一部分1.请先根据拼音写出词语,再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在月光的夜晚,我棒起“海的女儿”这本书,它的作者是安徒生写的。读着读着,使我的想象起来,仿佛插上了的翅膀,徜徉在自由的童话王国。

【答案】【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朦”“胧”“锐”“隐”“福”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病因一是错别字,应该把“棒”改为“捧”;病因二是用错标点符号,《海的女儿》是一本书,应该把双引号改成书名号;病因三是重复啰嗦,删去“的作者”或“写的”;病因四是成分残缺,把“使”删去即可。请认真阅读材料一,完成下列小题,选择题为单项选择。材料一:购书网页2.下列词语中的“折”与“8折”的“折”读音不同的一项是()。A.折纸 B.折断 C.枝折花落3.下列词语中的“详”与“商品详情”的“详”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安详 B.详尽 C.端详4.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推测“帧”的意思可能与什么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与丝织物有关 B.与植物有关 C.与衣服有关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材料一可以知道该书的作者、出版社和出版时间。B.从材料一可以知道该书获得众多评论,深受喜欢。C.从材料一可以知道购买者一定是小学生。6.下列关于《十万个为什么》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十万个为什么》题目中的“十万”用来表示很多。B.《十万个为什么》采用环游记的方式,带领我们进行了一次太空旅行。C.《十万个为什么》语言风趣幽默,能很好地激发我们阅读的兴趣。7.《十万个为什么》告诉我们空气能够隔热,依据这一科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件三件衬衫那么厚的衬衫比三件衬衫暖和。 B.空气墙比砖墙更保暖。C.双层玻璃能阻拦热气,不让热气跑出房间【答案】2.C3.B4.A5.C6.B7.A【解析】【2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多音字的辨析。折,读“shé”,表示:断(多用于长条形的东西)。读“zhé”,表示:折合,抵换。分析题干中“8折”其“折”的读音为“zhé”;A.折纸(zhé):把纸折叠成各种物体的形状的艺术。B.折断(zhé):因受力过大或过分弯曲而断裂C.枝折花落(shé):形容房屋萧条或者形容一个人的身败名裂。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是字义的理解。分析题干中“商品详情”是商品详细描述,包括功能、材质、制造工艺、用途、配件、包装、售后服务等信息。其中“详”的意思是详细。A.安详:神态、举止等沉静、稳重或从容不迫。其中“详”的意思是:庄重,安详。B.详尽:详细全面,没有遗漏。其中“详”的意思是:详细说明。C.端详:认真地看;仔细地打量。其中“详”的意思是:庄重。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形声字。“帧”量词。用于书画、相片等,左右结构,“巾”字旁,结合实际积累,可知“巾”部首大多与布帛有关。故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内容理解。C.结合阅读材料中“中小阅读畅销榜排名57位”可知,“购买者一定是小学生”说法过于绝对。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名著内容理解。《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介绍了一些生活中常见但不知道它发生原因解释。《十万个为什么》是中国第一本普及版的百科全书,分物理、化学、天文气象、农业、生理卫生5卷,初版即发行五百多万册。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于1961年1月出版。它并不是一本书,而是以“套”出版的作品。其内容非常广泛,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介绍各类科学知识,文字不长,深入浅出,非常符合青少年读者的认知方式和阅读特点。《十万个为什么》是按照答疑解惑的形式,提出问题,然后进行解答。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名著内容理解。A.三件衬衣比一件三件衬衫那么厚的衬衫更暖和,因为三件衬衫之间存在空气。故选A。请认真阅读材料二,完成下列1-5题,选择题为单项选择。材料二:趵突泉①出了济南的西门,在桥上就看见一溪活水,清浅,鲜活,由南向北流着。岸边的垂柳倒映在水面,上下都是绿的,幽静极了。这水就是从趵突泉流出来的。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的妩媚。②沿着小溪往南走,就来到趵突泉公园。一个开阔的泉池,差不多是见方的,占了大半个公园。池里的水清极了,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泉池中央偏西,有三个大泉眼,水从泉眼里往上涌,冒出水面半米来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没日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好像永不疲乏。③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小泡;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泡,大、扁一点,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了,碎了;看,又来了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一朵攒得很整齐的珠花,雪白。有的……这比那大泉还更有味。(有删改)8.下列游览路线正确的一项是()。A.西门外的桥上——小溪——公园——泉池——小泉B.西门外的桥上——公园——小溪——泉池——小泉C.西门外的桥上——小溪——公园——小泉——泉池9.下列所绘小泉的姿态与文中描述不相符的一项是()。A. B. C.10.第二自然段写大泉时连续用三个“冒”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连用三个“冒”字,让人感觉泉水冒的时间很长很长,永不停息。B.作者连用三个“冒”字,让人感到这泉水很有活力。C.作者连用三个“冒”字,让人感觉这泉水美丽又神奇。11.下列对材料二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济南的美景全靠趵突泉。 B.趵突泉在济南的美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C.趵突泉在济南的美景中可有可无,并不起重要作用。12.由材料二推测趵突泉名称的由来是因为什么?并简单说明理由。_______【答案】8.A9.B10.C11.B12.趵突泉名字的由来可能跟往上涌的泉水有关,因为文中写到趵突泉大泉眼最大的特点是泉水往上涌,没日没夜地冒。【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的能力。根据第①段“出了济南的西门,在桥上就看见一溪活水”可知,先写西门外的桥上看到小溪的景色。根据第②段“沿着小溪往南走,就来到趵突泉公园。一个开阔的泉池,差不多是见方的,占了大半个公园”可知,从小溪到公园,看到泉池。根据第③段“池边还有小泉呢”克制,最后游览的是小泉。游览顺序为:西门外的桥上——小溪——公园——泉池——小泉。故选A。【9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的能力。A.画面像一串小泡,与第③段“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小泡”描述的姿态一致。B.画面像几个大泡,与文中描述不一致。C.画面像好几串小碎珠攒在一起的小花,与第③段“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一朵攒得很整齐的珠花,雪白”描述的姿态一样。故选B。【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字词的理解。C.根据第②段“没日没夜地冒”可知泉水冒的时间很长。根据第②段“冒出水面半米来高,像煮沸了似的”可知,泉水冒得高、速度快,有活力。并没有体现泉水的神奇。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A.根据划线句子可知,趵突泉在济南美景中的重要地位,但不是全部。故“济南的美景全靠趵突泉”说法有误。C.根据划线句子可知,趵突泉在济南美景中起重要作用,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故“趵突泉在济南的美景中可有可无,并不起重要作用”说法有误。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文章第②段“水从泉眼里往上涌,冒出水面半米来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没日没夜地冒,冒,冒”可知,趵突泉名称的由来是泉水不断地向上涌,永不停息,充满活力。第二部分四、请根据课内外积累,完成13-16题,选择题为单项选择。13.古诗文默写:①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芙蓉楼送辛渐》)②天行健,_____________。(《周易》)③胤__________,博学多通。(《囊萤夜读》)【答案】①.一片冰心在玉壶②.君子以自强不息③.恭勤不倦【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诗、名言的默写。(1)书写时注意“冰壶”的正确写法;(2)书写时注意“君”“强”“息”的正确写法;(3)书写时注意“恭”“勤”“倦”的正确写法。14.下列选项中的诗句,不属于同一首诗的是()。A.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B.杨柳青青江水平,残花落尽见流莺。C.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诗的背诵积累。A.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出自唐代诗人王建《雨过山村》,全诗: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B.杨柳青青江水平:出自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二首·其一》,全诗: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残花落尽见流莺:出自唐代武元衡的《春兴》,原诗: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C.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出自南宋诗人雷震所作的《村晚》,全诗: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故选B。15.《卜算子·咏梅》中“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她”指的是()。A.梅花B.美丽的女子C.桃花【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本句出自近现代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原诗: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其中“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意思是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梅花却在花丛中欢笑。此词塑造了梅花俊美而坚韧不拔的形象,鼓励人们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上阕主要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描绘梅花的美丽、积极与坚贞;下阕主要写梅花的精神风貌,表现了梅花坚强不屈、不畏寒冷,对春天充满信心和谦虚的风格。故选A。五、请认真阅读材料三,完成下列16-20题,选择题为单项选择。材料三:我们院里的麻雀我们的院子里的树上有许多麻雀。天刚亮,树上的麻雀就叽叽喳喳地叫开了,它们有时好像在议论什么,你一声,我一声的;有时却像吵架,叽叽喳喳地乱成一团。这些小家伙可真热闹。每年都有一对麻雀在杨树洞里面孵小麻雀,年年都能看到老麻雀喂小麻雀。你看,老麻雀飞回来了,嘴里()小虫,它落在树枝上,警惕地向四面()。没有发现危险,老麻雀倏地()洞,洞里叽叽喳喳地开了锅。不一会儿,叽喳声停了,老麻雀出了洞口,飞走了。最有趣的要数那只小麻雀:它长着圆圆的脑袋,头顶上的毛既漂亮又细密。眼珠滴溜溜不停地转,看上去很顽皮。那淡黄的小嘴从不出声。有时,喂它食物,它也不张开“金口”。它背部的羽毛是软软的灰棕色,十分整齐,仿佛被梳理过一般。它的翅膀还很嫩,表面是棕黑色的,另一面的毛却白中带黑,还没长齐,连粉红色的小骨头都看得清。小麻雀学飞才有意思呢!老麻雀在窝旁叫个不停,小麻雀从窝里出来,小脑袋四处张望着,老麻雀叫一声,小麻雀叫一声,好像老师领着学生读书。叫了一会儿,小麻雀一纵身,飞了起来,可是飞不高就往下落,刚好落在树枝上,老麻雀叽叽喳喳叫着,不知是批评还是表扬。麻雀给我们的院子带来了生气,也带来了烦恼。你看,这里又是一摊麻雀屎,这是哪个调皮鬼干的?不过,如果我们的院里少了这些小东西,那不知要寂寞多少呢!16.下面对材料三主要内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老麻雀给小麻雀喂食。 B.小麻雀学飞很有意思。C.麻雀给“我们”的院子带来了许多乐趣。17.下列句子中,与材料三第四自然段冒号的用法不一致的一项是()。A.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B.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C.小华特别细心:每次写完作业,总要从头到尾认真检查一遍。18.第三自然段括号中应填一组表示连续动作的词,下列所填最恰当的一组是()。A.咬着张望钻进 B.衔着张望飞进 C.衔着眺望飞进19.“你看,这里又是一摊麻雀屎,这是哪个调皮鬼干的?”下列选项中与这句话的表达方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我一向讨厌母鸡,一看到母鸡就全身不舒服。B.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C.你可真是个自私自利的家伙,自私自利得把所有痛苦和灾难都留给了自己。2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自然段表达了作者对麻雀整天叽叽喳喳叫的厌烦之情。B.作者对小麻雀学飞最感兴趣,觉得最有趣。C.麻雀给作者院子带来了麻雀屎,作者很是苦恼。【答案】16.C17.B18.B19.A20.B【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材料三主要描述了麻雀给院子带来的生气和乐趣,既有老麻雀喂食小麻雀的情景,也有小麻雀学飞的趣味描述,还有麻雀在院子里留下的“烦恼”和“调皮”。这些描述都展示了麻雀与院子、与人们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它们给院子带来的欢乐和活力。虽然材料中也提到了老麻雀喂食和小麻雀学飞的情景,但这些都是为了展示麻雀的可爱和院子因它们而充满乐趣。因此,选项“麻雀给‘我们’的院子带来了许多乐趣”是最恰当的概括。故选C。【17题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材料三第四自然段中的冒号用于引出对小麻雀的详细描述,起到了列举和解释的作用。它后面紧跟的是对小麻雀的外貌特征的具体描写。A.“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中的冒号也是用于引出对猫高兴时表现的列举和解释,与材料三第四自然段的用法一致。B.“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中的冒号是用于引述旧主人说的话,这里的冒号更多是用于标明直接引语的开始,而不是用于列举或解释,因此与材料三第四自然段的用法不一致。C.“小华特别细心:每次写完作业,总要从头到尾认真检查一遍”中的冒号同样是用于解释和列举,描述了小华细心的具体表现,这与材料三第四自然段的用法也是一致的。故选B。【1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原文描述了老麻雀飞回来给小麻雀喂食的场景,这个场景中老麻雀首先要嘴里衔着食物,接着落到树枝上警惕地观察四周以确保安全,然后没有发现危险就会迅速地进入洞里。所以“衔着”表示老麻雀嘴里带着食物,“张望”表示它观察四周的动作,“钻进”则描述它安全后快速进入洞里的行为。这组词既符合逻辑也符合语境,最能够准确地描述出老麻雀的行为。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表达方式。“你看,这里又是一摊麻雀屎,这是哪个调皮鬼干的?”这句话采用了反语的表达方法,表面是表达了对麻雀的不满和责备,其实饱含对麻雀的喜爱之情。A.“我一向讨厌母鸡,一看到母鸡就全身不舒服。”这句话直接陈述了说话者对母鸡的情绪,没有使用反语的表达手法,而是直接表达了态度和感受。B.“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这句话运用了反语,表面表达了对鹅的不满,其实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C.“你可真是个自私自利的家伙,自私自利得把所有痛苦和灾难都留给了自己。”这句话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像是责备,其实用了反语,暗指这个人过于无私,以至于把所有的痛苦和灾难都留给了自己。故选A。【20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A.从第一自然段的“天刚亮,树上的麻雀就叽叽喳喳地叫开了,它们有时好像在议论什么,你一声,我一声的;有时却像吵架,叽叽喳喳地乱成一团。这些小家伙可真热闹。”可知更多的是描述了麻雀的热闹和活泼,而不是厌烦。B.选项提到“作者对小麻雀学飞最感兴趣,觉得最有趣。”从第5段对小麻雀学飞的描述来看,作者确实用了很多生动的词语和句子来描绘这一场景,并表达了对小麻雀学飞的浓厚兴趣。C.从第6段的“麻雀给我们的院子带来了生气,也带来了烦恼。你看,这里又是一摊麻雀屎,这是哪个调皮鬼干的?不过,如果我们的院里少了这些小东西,那不知要寂寞多少呢!”可知,作者虽然提到麻雀带来的烦恼,但更多的是对麻雀的喜爱和它们给院子带来的生气。故选B。六、请认真阅读材料四,完成下列21-24题。快乐王子(节选)①“亲爱的小燕子,”王子说,“你为我讲了好多稀奇的事情,可是更稀奇的还要算那些男男女女们所遭受的苦难。没有什么比苦难更不可思议了。小燕子,你到我城市的上空去飞一圈吧,告诉我你在上面都看见了什么?”②于是燕子飞过了城市上空,看见富人们在自己漂亮的洋楼里寻欢作乐,而穷人们却坐在大门口忍饥挨饿。他飞进阴暗的小巷,看见饥饿的孩子们露出苍白的小脸,没精打采地望着昏暗的街道。就在一座桥的桥洞里,两个孩子相互搂抱着,想使彼此温暖一些。“我们好饿呀!”他俩说。“你们不准躺在这儿。”看守高声喊道。两个孩子蹒跚着朝雨中走去。③随后他飞了回来,把所见的一切告诉了王子。④“我浑身贴满了上好的黄金片,”王子说,“你把它们一片片地取下来,给我的穷人们送去。活着的人都相信黄金会使他们幸福的。”⑤燕子将黄金片一片一片地啄了下来,直到快乐王子变得灰暗无光。他又把这些黄金片一一送给了穷人。孩子们的脸上泛起了红晕,他们在大街上欢欣无比地玩着游戏。“我们现在有面包了!”孩子们喊叫着。⑥后来下起了雪,白雪过后又迎来了严寒。街道看上去白花花的,像是银子做成的,又明亮又耀眼;长长的冰柱如同水晶做的宝剑垂悬在屋檐下。人人都穿上了棉衣,小孩子们也戴上了红帽子去户外溜冰。2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没精打采:_______________(2)不可思议:_______________22.材料四中画“”的句子把富人们和乞丐们的生活情况进行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23.快乐王子的做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点。(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24.材料四中的王子具备了什么品质?请结合具体内容写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答案】21.①.形容不高兴,不振作。②.不可想象,不可理解。22.衬托出城市中穷人生活的悲惨,为下文快乐王子帮助他们做铺垫。23.①.孩子们有了食物,不用挨饿。②.人们获得了保暖的衣物,不再受冻。24.材料中的王子具备了舍己为人的品质,当他看到穷人们忍饥挨饿时,请燕子将自己身上的黄金片一片片地取下来,送给穷人,让他们不再忍冻挨饿,自己却变得灰暗无光。【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解释。(1)没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根据第2段的“他飞进阴暗的小巷,看见饥饿的孩子们露出苍白的小脸,没精打采地望着昏暗的街道。”可知指的是饥饿的孩子们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2)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是佛教用语。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根据第1段的“ 没有什么比苦难更不可思议了。”可知指的是小燕子对王子说的男女遭受的苦难,王子无法想象。【2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句子和文段内容的理解。这个句子通过鲜明的对比,凸显了富人与穷人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一方面,富人们享受着豪华的生活,寻欢作乐;另一方面,穷人们却饥寒交迫,生活困顿。这种强烈的对比不仅让读者对社会的贫富差距有了深刻的认识,更激发了人们对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渴望。这种写法有效地突出了作品的主题,加深了读者对穷人困境的同情和理解,具有很强的社会启示意义。为下文快乐王子去帮助这些穷人做铺垫。【23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从第5段的句子“孩子们的脸上泛起了红晕,他们在大街上欢欣无比地玩着游戏。‘我们现在有面包了!’孩子们喊叫着。”可以概括为孩子们有了吃的,不再饿肚子。从第6段的句子“人人都穿上了棉衣,小孩子们也戴上了红帽子去户外溜冰。”可以概括为人们有了棉衣,不再受冻。【2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人物性格的分析。材料四中的王子展现出了深深的同情心和慷慨无私、舍己为人的品质。他对城市中穷苦百姓的苦难深感同情,不仅派遣小燕子去探视他们的状况,还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身上的黄金片来帮助他们。当得知穷人们饥寒交迫时,他没有任何犹豫,将能给予的一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