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安全读本教案_第1页
六年级安全读本教案_第2页
六年级安全读本教案_第3页
六年级安全读本教案_第4页
六年级安全读本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课了解自然灾害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以及灾害带来的损失。

2.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教学重难点

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9年各种灾害频发,造成巨大损失。(P35)

请学生看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师小结:是啊,多么可怕的自然灾害。灾害一旦发生,人类的家园可能在瞬间被

毁灭,生命可能被无情地夺走。

二、新课教学

(一)认识自然灾害

1.展示图片,认识常见的自然灾害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各种

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图片。

学生观察讨论,区分自然灾害的种类: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海洋灾害。

(二)认识地质灾害及其成因

自然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

产生的诸如滑坡、泥石流、地面下降、火山、地热害等后果,会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这种

现象被称为地质危害。

(1)泥石流。泥石流是在山区沟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

殊洪流。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陡峻的便于积水、积物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松散物质;短

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泥石流的危害:对居民点的危害;对交通的危害;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

对矿山的危害。

(2)滑坡。山坡上的岩石山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

滑动的现象叫滑坡。俗称“走山”“垮山”“土溜”等。

滑坡的条件:组成斜坡岩、土体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可能具备向下滑

动的条件。

滑坡的活动时间:主要与诱发滑坡的各种外界因素有关,如地震、降雨、冻融、海啸、风暴潮及

人类活动等。

(3)崩塌。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

堆积在坡脚(或沟岩)的地质现象。

按崩塌体物质的组成:崩塌可分为土崩和岩崩两大类。

崩塌的活动时间:崩塌一般发生在暴雨及较长时间连续降雨过程中或稍后一段时间;强烈地震

过程中;开挖坡脚过程中或稍后一段时间;水库蓄水初期及河流洪峰期;强烈的机械振动及大爆

破之后。

崩塌的地域性:西南地区为我国崩塌分布的主要地区。

(4)地面下沉。地面下沉是由于长期干旱,使地下水位降低,加之过量开采地下水等导致的地壳

变形现象。

⑸地震。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大的自然灾害。除了地震直接引起的山崩、地裂、房倒屋塌外,

还会引起火灾、水灾、爆炸、滑坡、泥石流、毒气蔓延、瘟疫等次生灾害。

(三)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有20余种,如下所列。

(1)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城市积水。

⑵雨涝:内涝、渍水。

⑶干旱:农业、林业、草原的旱灾,工业、城市、农村缺水。

(4)干热风:干旱风、焚风。

(5)高温、热浪:酷暑高温、人体疾病、灼伤、作物逼熟。

(6)热带气旋:狂风、暴雨、洪。水。

(7)冷害:由于强降温和气温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树受害。

(8)冻害:霜冻,作物、牲畜冻害,水管、油管冻坏。

(9)冻雨:电线、树枝、路面结冰。

(10)结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冻,雨雪后路面结冰。

(11)雪害:暴风雪、积雪。

(12)雹害:毁坏庄稼、破坏房屋。

(13)风害:倒树、倒房、翻车、翻船。

(14)龙卷风:局部毁灭性灾害。

(15)雷电:雷击伤亡。

(16)连阴雨: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粮食霉变等。

(17)浓雾:人体疾病、交通受阻。

(18)低空风切变:(飞机)航空失事。

(19)酸雨:作物等受害。

(20)沙尘暴:人畜死亡、建筑物倒塌、农业减产、大气污染、表土流失。

(四)海洋灾害

海洋灾害主要有如下种类。

(1)风暴潮:是由台风、温带气旋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

⑵灾难性海浪:是海洋中由风产生的具有灾难性破坏的海浪。

(3)海冰:指海洋上严重的冰封现象,使沿海港口和航道封冻。

(4)赤潮:指海洋浮游生物在一定条件下暴发性繁殖引起海水变色的现象,是一种海洋污染现象。

(5)海啸:指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水下塌陷和滑坡激起的巨浪。)

三、延伸阅读(P39-40)

2019年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

四、作业:调查了解你所生活的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以及造成的损失。

第十课自我保护与科学逃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在火灾、地震、泥石流等灾难来临时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2、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学会遇事不慌张,冷静想办法。

3、能力目标:

提高安全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教学难点:

树立自莪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教学过程:

环节一:图片导入

出示地震火灾泥石流等图片,当灾难来临时,谁是你最好的保护人?答案是“自己”。请

求别人保护,不如拥有自护的本领。这就要求我们保持警觉,掌握一定的自护方法,遇事机

智灵活,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不受各种伤害。

这是我们今天共同探讨的话题——自我保护与科学逃生。

环节二:出谋划策

出示问题一:遇到火灾怎么办?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小结:遇到火灾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冷静,不要惊慌,要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利用一

切可利用的条件逃生。

阅读P42:预防火灾

出示问题二:发生地震怎么办?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小结:地震发生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镇静的态度,只有镇静才可能运用学到的防震知识来

进行自救。

阅读P42-44

出示问题三:泥石流来了怎么办?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小结:泥石流来了,一定不要在谷地停留。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一边的山坡上面爬。爬

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

教师总结:提高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科学应对灾难。减少损失的发生。

第11课科学预防麻疹和肠道疾病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和了解了流行性疾病的病症状况,懂得麻疹和肠道疾病的预防方法。

2.增强了学生对疾病的防范意识,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如何预防流行性疾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春天气候干燥,班上好多同学都生病了。

学生讨论:麻疹和肠道疾病给你带来哪些不便?

这段时间,冷暖空气频繁交汇,天气多变忽冷忽热。此时,同学们应该注意身体的保健、保

暖,以免患上春季流行性疾病。

二、流行性疾病基本常识:

预防疾病应该从了解疾病开始。疾病分传染病和非传染性疾病两类。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如

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并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染的疾病,具有

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主要的传染病有结核病、乙肝、流行性感冒等,性病大多也是传染病。

对于传染病,切断其流行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中的任何一个,都可终止

传染病的流行。

非传染性疾病是指那些因为身体细胞、组织、或器官损伤、功能缺失或非传染性病变而发生的

疾病,如癌症、损伤、心脏病等等。非传染性疾病可能存在于任何组织或器官,具有复杂性和

多样性,需要就事论事进行预防、保健或治疗。注意营养、作息、运动和卫生是预防疾病的主

要做法。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状态、特别是情绪对身体健康有着巨大的影响。传统中医

很注意“七情”与疾病的关系。最近许多西方科学家的研究表明,正是“情绪因子”大大缩

短人的寿命。在疾病发作的时候,合理治疗是使身体恢复健康必不可少的。合理治疗包括药

物治疗、改善饮食、合理运动、多休息等。在了解用药的基本知识以后,小病可以自己服药解

决,但要看清药品说明,避免用药剂量过大、药物中毒。从未用过的药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并做好过敏测试。

三、作为学生应如何预防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呢?(学生讨论,并请学生总结规纳)

1、做好传染性、流行性疾病的预防和公共卫生工作,定期宣传防治知识,防范突发事件的发

生。

2、在校园、教室内做好必要的消毒工作,对可能受到危害的该班学生和任课老师采取必要的

控制措施。

3、坚决杜绝染病学生带病来校,必须由医院出具诊断,证明已康复并不再存在传染危害后方

准来校上课。

4、学校卫生室老师与班主任做好晨检工作,认真填写学生检查统计表,保证预防疾病工作顺

利开展。

5、学校学习场所、生活场所要经常通风换气和定期消毒。

6、学生如果发现有发热、咳嗽、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的,应及时就医。

四、小结:

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每个人都想要的,健康很大部分上都是来自以个人平时的生活习惯,

疾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所以预防工作绝不能轻视。现在是春季流行性疾病的发多季节,希

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课的学习,对流行性疾病的了解和预防都有了深刻的认识,更提高了学

生对卫生认识的重要性。

五、板书设计

怎样预防麻疹和肠道疾病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怎样预防

第12课正确预防碘缺乏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碘?

2、什么是碘缺乏病以及碘缺乏病防治知识。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碘,什么是碘缺乏病。

教学难点:知道碘缺乏会出现的状况

教学过程:

一、碘缺乏病的主要表现

1、了解碘:

碘一一人体的微量元素。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维持正常新陈代

谢,保证人体健康必需的微量元素。

碘虽然在人体的含量极低,但作用却很重要,绝对不能少了它,一旦人体缺少了碘,就会发

生一系列的病态,也就是所谓的“碘缺乏病”。碘一合成甲状腺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机

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胎儿和青少年的发育与成长,尤其是它对神经系统及智力正常发育的影

响更为重要。如果缺乏,对不同生长时期的人群都有影响:

(1)胎儿期:先天性畸形发病率高,婴儿期死亡率高;

(2)新生儿期:新生儿甲肿,新生儿甲减;

(3)儿童和青少年期:青春期甲肿和甲减,智力落后,体格发育落后,单纯聋哑;

(4)成人期:甲肿及其并发症,甲减、智力障碍等。

2、人为什么会缺碘?

人体需要的碘绝大部分来自日常生活的饮食之中。然而,世界上很多地区,尤其我们中

国的大片国土上的土壤、江河、湖泊及空气中的碘含量都很低。这些地方出产的粮食、蔬菜、

水果以及其他植物的碘含量也很少;饲养出来的家畜、家禽及至野生动物,体内的碘含量也

不多。如果人们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缺碘环境,又只吃当地产的饮食,当然就不然得到足够碘

供应。如果3——6个月内又得不到足够量碘的补充,就会出现碘缺乏的症状,继而导致碘

缺乏病。

3、什么是碘缺乏病(IDD)?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中的水、土壤缺乏碘造成植物、粮食中碘含量偏低,使机体碘

的摄入不足而导致的一系列损害,是世界上颁布最广泛、侵犯人群最多的一种地方病。在五

大洲的154个国家中,至少有130个国家的10亿人生活在碘缺乏的环境中。严重危害人类

身心健康的一种地方病,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体格发育障碍等。

4、碘缺乏病的主要表现与危害。

碘缺乏病是人体缺碘后产生一系列生理改变,发生一系列病态的总称。它的主要表现和

危害如下:缺碘导致智力低下、呆傻、白痴等智力残疾。缺碘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粗

脖子病。严重缺碘可导致地方性克汀病,这主要是由于胎儿期及婴儿期严重缺碘,病人呆傻、

矮小、聋哑、瘫痪呈现特殊丑陋面容。孕妇缺碘可导致早产、流产、死产、先天畸形儿、先

天聋哑儿等。缺碘不很严重时,虽未出现典型的克汀病的症状,但仍有智力低下或发育滞后,

即所谓的亚克汀病。碘缺乏病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是严重而多方面的,对社会尤其是对人口素

质及经济发展的有害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实际上碘缺乏病对人类危害是全球性的。

5、严重缺碘的智力缺陷不能恢复。

缺碘的最大危害是是智力缺陷。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克汀病人的智力缺陷。克汀病多是

因母亲妊娠期严重缺碘,胎儿随之缺碘,甲状腺分泌不足,引起胚胎、胎儿、新生儿神经系

统发育迟缓、发育分化不全或有缺陷,成为克汀病。克汀病特有的症状如下:

最突出的症状是智力低下或弱智或白痴;身体矮小,下肢为短,年龄赵大越明显;既聋又哑;

面容丑陋;瘫痪。

克汀病病人的智力缺陷是不可恢复的,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甚至不会主动进食,将终

生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6、补碘可以预防缺碘性智力缺陷

补碘的重点人群是儿童、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和哺乳妇女。其道理很简单,因为新婚妇

女、孕妇及哺乳妇女的缺碘不仅危害自身健康,而且危害胎儿和乳儿,对胎儿的危害又远大

于对母体自身的危害。

二、如何防治碘缺乏

1、强化补碘。应坚持长期食用碘盐,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碘油丸。

2、天然含碘较高的食品有:海带、海鱼和紫菜。经常吃海带不但可以补充体内的碘,而且还

可以摄入其它微量元素、氨基酸和维生素等。海产品是自然界中含碘较高的食品,平时应注意

多吃这类食品。

三、碘盐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不要存放太长时间,随吃随买

2、装入有盖的棕色玻璃瓶或瓷缸内,存放在阴凉、干燥、远离炉火的地方。

3、炒菜、做汤待快熟出锅时放盐效果好。

4、不要用油炒碘盐。

5、腌制咸菜要用碘盐腌制,不要淘洗碘盐。

四、教学总结:

本节课我们知道什么是碘,什么是碘缺乏病,知道碘缺乏会出现的身体状态状况。

板书设计正确预防碘缺乏

1、碘缺乏病的主要表现

2、如何防治碘缺乏

3、碘盐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们对碘缺乏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第13课交通安全,警钟长鸣

教学目标:

1、通过教育使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涉及安全,安全系着千家万户,关系到大家的生

命财产。

2、在教育中,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常识,提高自身安

全防范意识。

3、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后应如何去处理。怎样预防道路交通安全事

故的发生。

教学重点:

在教育中,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常识,提高自身安全防

范意识。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后应如何去处理。怎样预防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

发生。

教学过程:

一、案例引入:

各种校园意外事故频繁发生,校外道路交通安全也不例外。如:某学校放学时,学生急

于回家,冲出校门时被侧面急驰而来的一辆大卡车撞倒在地,令人触目惊心。又如:某学校一

同学骑车回家,被迎面而来的车辆惊吓下高坎,摔断一条腿,导致终身残废。

遵守交通规则这种规则意识,其实就是一种道德修养,实际上体现出的是一种服从意识,

这种规则意识的养成,不是靠交通规则来完成的,更多的应该是在生活当中得到一种外在的教

化,后内化为自己的一种习惯意识。

其实学生们都认为遵守交通规则是很重要的,遵守交通规则即方便大家,也是珍惜自己生命的

表现。

二、了解交通知识

1.行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交通标线。

(2)隔离设施

(3)汽车不是一刹就停的

(4)不在车前车后急穿马路

(5)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须靠右边行走。

(6)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必须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控制信号的人行

横道,须注意车辆,“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不得在公路上追逐、嬉戏。

(7)安全过铁路道口

2.乘车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乘车。

(2)行驶过程中不得将身体任何部分伸出车外;车未停稳不准上、下车。

(3)同学们千万不乘坐超员、超速车。

3.骑车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不准牵引车辆或被其它车辆牵引,不准扶身并行或互相追逐。

(2)不准在校园内骑自行车,自行车应停放在学校规定的停车处。

(3)同学们不能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含摩托车)。

(4)我们如果遇见交通事故,要立即帮助维护交通秩序,帮助打电话报警,记清车辆牌号,

寻找伤者,帮助救护。发现事故双方有“私了”情况,要及时劝阻。

4.如果是我们小同学发生了交通事故除了应该注意以上几点外,不定期要特别留心几点:

(1)千万不要“私了”,如伤势不重的情况下,及时寻求帮助,叫旁边的叔叔阿姨及时通知自

己的父母或者老师,或者打“122”、“110”报警,通知警察赶到现场处置。

(2)一定要及时记住肇事车辆牌号、颜色、大小、形状,以防肇事车辆逃逸。

(3)不要移动伤者和车辆,一定要保护好现场以使认清事故责任。

三、总结:

板书设计交通安全警钟长鸣

交通安全知识

预防事故的发生

教学反思:因本节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感受颇深。大部分学生对安全知识有所了解,

教学效果较好。

第14课有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1、热爱自己生活的环境,有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

2、能自觉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爱护公共设施.

3、能为爱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重点: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积极探究环保好办法

教学难点: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能自觉爱护生活环境,为爱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过程:

(一)发现问题。

夸夸我们生活的环境。

(师)同学们,老师最近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拍了一些照片,大家想看吗?(想)(播放课件)

(师)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夸夸自己生活的环境)

2、揭示问题。

(师)是啊,我们生活的环境真美啊。可是,老师也发现这些现象,(播放课件)(师)你看到

了什么?这些现象好吗(不好)那么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美丽、更

方便、更温暖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内容。(板书课题: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生齐读

课题)

二、分析问题。

1、(师)其实啊,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懂得爱护环境的好孩子,我要奖给他们“环保大拇指”

(播放课件)咦,他在干什么呢?

(生说)

(师)哦,原来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就要(不随地吐痰)那我们应该奖给他一个“环保大拇指”

(课件中送出环保大拇指)

2、平时你想吐痰时你是怎么做的呢?以后呢?(生说,奖励小花)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师)现在我们环保小队的小朋友已经行动起来了,请打开书本60页,也可以看着大屏幕,

你看到他们在做什么呢?做得对的就给他画上一朵小红花,做得不对应该怎么改正呢?然后和

同桌交流一下,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我们要怎么做?我们不能怎么做呢?

(播放课件)(学生看图交流汇报)(相机板书、奖励小花)(公共财物一一由政府提供的公共

设施设备,如公园、绿化、公交站、电话亭等)

小结:(师)原来,环保小队的同学们用行动告诉我们,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就要……

四、明辨是非,指导行为

(师)你们想加入环保小队吗?那就请接受老师的考验吧(播放课件,师读题)

①在家里,我会……

②在为学校,我会……

③在公共场合(如公园、车站、放学路上,电影院),我会……

(掌声送给自己,你们通过了考验,成为环保小队的小朋友了。)

五、拓展延伸

1、(师)为了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美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