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儋州一中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海南省儋州一中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海南省儋州一中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海南省儋州一中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海南省儋州一中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南省儋州一中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A.鉴定蔗糖水解产物中有葡萄糖:直接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并加热B.鉴别织物成分是真丝还是人造丝:用灼烧的方法C.鉴定苯中无碳碳双键:加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D.鉴别己烯和苯:将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分别滴加到少量己烯和苯中2、下列实验装置图及实验用品均正确的是(部分夹持仪器未画出)()A.实验室制取溴苯B.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C.石油分馏D.实验室制取硝基苯A.A B.B C.C D.D3、如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为负极、b为正极B.电解过程中,c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d为阳极,电极反应为:2Cl―2e-=Cl2↑D.电解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4、类比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资源综合利用陈述Ⅰ及类比推理陈述Ⅱ均正确的是选项陈述Ⅰ类比推理陈述ⅡA冶炼铁通常用热还原法冶炼铜也可以用热还原法B用电解Al2O3的方法得到铝单质用电解MgO的方法得到镁单质CCl2能把海水中的碘置换出来F2也能把海水中的碘置换出来D可以用铝热法制备金属铬也可以用铝热法制备金属镁A.A B.B C.C D.D5、在常温下,纯水中存在电离平衡H2OH++OH-,若要使水溶液的酸性增强,并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应加入的物质是A.NaHSO4 B.KAl(SO4)2 C.NaHCO3 D.CH3COONa6、在25℃水中加入下列物质,不会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KCl B.Na2CO3 C.硫酸 D.热水7、碳的一种同位素

146C常用于考古研究,一个该原子中含有的中子数是()A.2 B.6 C.8 D.148、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时增加空气的量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B.红棕色的NO2气体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再变浅C.在氨水中加入浓的氢氧化钠溶液,有氨气溢出D.合成氨工业用铁触媒作催化剂9、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B.CO2的比例模型C.NH4Cl的电子式:D.H2F+的电子式:10、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所得到CO2和H2O的物质的量随混合烃总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混合气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乙烯

或丙炔(C3H4)B.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甲烷C.在110℃条件下,混合气体与氧气混合,总混合气燃烧前后体积不变D.若混合气体由CH4和C2H4组成,则其体积比为1:311、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CH4+H2O3H2+CO,每消耗1molCH4转移12mol电子B.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C.电池工作时,CO32-向电极B移动D.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12、将两支盛有液态苯的试管分别插入95℃的水和4℃的水中,发现苯分别沸腾和凝固,以上事实说明()A.苯的熔点比水的低、沸点比水的高 B.苯的熔点比水的高、沸点比水的低C.苯的熔点、沸点都比水的高 D.苯的熔点、沸点都比水的低13、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对一氧化碳在铂表面氧化过程的研究,催生了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净化装置中催化转化器可将CO、NO、NO2等转化为无害物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催化转化器中的铂催化剂可加快CO的氧化B.铂表面做成蜂窝状更有利于提高催化效果C.使用铂催化剂,可以提高CO、NO、NO2的平衡转化率D.在铂催化下,NO、NO2可被CO还原成N214、已知A(g)+C(g)=D(g)ΔH=-Q1kJ/mol,B(g)+C(g)=E(g)ΔH=-Q2kJ/mol,Q1、Q2均大于0,且Q1>Q2。若A、B组成的混合气体1mol与足量的C反应,放热为Q3kJ。则原混合气体中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C.D.15、在光照条件下,CH4与Cl2能发生取代反应。使1molCH4与Cl2反应,待反应完全后测得四种有机取代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n(CH3Cl)∶n(CH2Cl2)∶n(CHCl3)∶n(CCl4)=1∶2∶3∶4,则消耗的Cl2的物质的量为A.1.0mol B.2.0mol C.3.0mol D.4.0mol16、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装置甲:烧杯中为稀硫酸,能防止铁钉生锈B.装置乙: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C.装置丙:验证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D.装置丁: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下列A〜I九种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为固态非金属单质,B在实验室常用作气体干燥剂,D为常见液体,常温下C、E、F都是无色气体,E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G是侯氏制碱法的最终产品回答下列问题:(1)F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图中淡黄色固体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E转变为H和I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简述检验I溶于水电离所产生的阴离子的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18、下图是无机物A~F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A为气体,A~F都含有相同的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_______、F_______。(2)在反应①中,34gB发生反应后放出452.9kJ的热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3)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4)铜与E的浓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5)25.6g铜与含有1.4molE的浓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最终得到气体的体积为(标准状况下)__________L。19、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甲、乙两套装置(如图所示)进行丙烯酸(H2C=CHCOOH)与乙醇(CH3CH2OH)酯化反应的实验。已知:乙醇的沸点为78.5℃,丙烯酸的沸点为141℃,丙烯酸乙酯的沸点为99.8℃。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M的名称为_________,仪器A、B中的溶液均为_________。(2)甲、乙两套装置中效果比较好的装置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3)乙装置中冷凝水应该从______(填“a”或“b”)口进入。(4)若7.2g丙烯酸与5.2g乙醇完全反应,则理论上生成的丙烯酸乙酯的质量为________。(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20、利用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取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在工业上已成为现实。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其设计的模拟装置如下:试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C装置中生成CH2Cl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装置有三种功能:①混匀混合气体;②________;③_______。(3)D装置的名称为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4)E装置中除盐酸外,还含有机物,从E中分离出盐酸的最佳方法为___________(填字母)。a.分液法b.蒸馏法c.结晶法(5)将1molCH4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充分反应后生成的CH3Cl、CH2Cl2、CHCl3、CCl4四种有机产物的物质的量依次增大0.1mol,则参加反应的Cl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6)已知丁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产物之一为C4H8Cl2,其有________种同分异构体。21、当前能源危机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开源节流是应对能源危机的重要举措。(1)下列做法不利于能源“开源节流”的是________(填字母)。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B.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C.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D.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和资源的循环再生(2)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它们在氧气不足时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在氧气充足时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如图所示。则在通常状况下,金刚石和石墨相比较,_________(填“金刚石”或“石墨”)更稳定,石墨的燃烧热ΔH=______________。(3)N2、O2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分别是946kJ/mol、497kJ/mol。已知:N2(g)+O2(g)=2NO(g)ΔH=+180.0kJ/mol。NO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为_____。(4)综合上述有关信息,请写出用CO除去NO生成无污染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

A项、新制Cu(OH)

2

悬浊液与葡萄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此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发生,蔗糖水解是用稀硫酸作催化剂,没有加碱至碱性,故A错误;B项、真丝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则利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织物成分是真丝还是人造丝,故B正确;C项、苯分子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说明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故C正确;D项、己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苯不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则将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分别滴加到少量己烯和苯中可鉴别己烯和苯,故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侧重有机物性质的考查,注意有机物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是解答关键。2、A【解析】

A.实验室用铁作催化剂,用液溴和苯制取溴苯,溴易挥发且溴极易溶于四氯化碳溶液中,所以用四氯化碳吸收溴,生成的HBr极易溶于水,采用倒置的漏斗防止倒吸,故A正确;B.制取乙酸乙酯时,导气管不能伸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蒸气中含有乙醇、乙酸,乙醇极易溶于水、乙酸极易和碳酸钠溶液反应,如果导气管插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会产生倒吸,故B错误;C.蒸馏时,温度计测量蒸气的温度,所以温度计水银球应该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冷却水的水流方向是低进高出,故C错误;D.制取硝基苯用水浴加热,应控制温度范围是55℃~60℃,故D错误;故答案为A。【点睛】实验方案的评价包括:1.从可行性方面对实验方案做出评价:科学性和可行性是设计实验方案的两条重要原则,任何实验方案都必须科学可行.评价时,从以下4个方面分析:①实验原理是否正确、可行;②实验操作是否完全、合理;③实验步骤是否简单、方便;④实验效果是否明显等.2.从“绿色化学”视角对实验方案做出评价:“绿色化学”要求设计更安全、对环境友好的合成线路、降低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根据“绿色化学”精神,对化学实验过程或方案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①反应原料是否易得、安全、无毒;②反应速率较快;③原料利用率以及合成物质的产率是否较高;④合成过程是否造成环境污染.3.从“安全性”方面对实验方案做出评价:化学实验从安全角度常考虑的主要因素主要有防倒吸、防爆炸、防吸水、防泄漏、防着火、防溅液、防破损等.3、B【解析】

由图可知,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则a为正极,b为负极,则c为阳极,d为阴极,铜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氯离子在阳极失去电子,结合电解池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作答。【详解】依据上述分析易知:A.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则a为正极,b为负极,A项错误;B.电解过程中,c为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B项正确;C.d为阴极,铜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其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C项错误;D.电解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项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电解原理这个知识点的理解以及掌握情况,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首先判断出电源正负极,然后分析电解池的阳极是否是惰性电极,最后确定电极反应,。解答本题时需要注意的是,题目中给出的是电流方向,不是电子的运动方向。4、A【解析】

A.依据金属冶炼原理分析可知,冶炼金属铁通常用热还原法,铜与铁均为比较活泼的金属,所以冶炼铜也可以用热还原法,故A正确;B.Al是活泼的金属,工业上通常用电解熔融Al2O3的方法得到铝单质,虽然Mg也是活泼的金属,但制取工业上常用电解氯化镁而不用电解氧化镁的方法制取镁,因为氧化镁熔点高,电解氧化镁耗能极大,选择电解氯化镁,故B错误;C.氯气的氧化性比碘强,故Cl2能把海水中的碘置换出来,虽然F2的氧化性比单质碘强,但是F2会先与水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F2+2H2O=4HF+O2,所以不能把海水中的碘置换出来,故C错误;D.利用铝热反应可以制备Fe、V、Mn、Cr等较不活泼金属,Mg是活泼金属,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冶炼,而不用铝热法,故D错误。故选A。【点睛】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1.电解法:该法适合冶炼金属活动性很强的金属,因为这类金属不能用一般的还原剂使其从化合物中还原出来,只能用通电分解其熔融盐或氧化物的方法来冶炼;2.热还原法:该法可冶炼较活泼的金属,碳、一氧化碳、氢气、活泼金属等是常用的还原剂;3.热分解法:有些金属仅用加热的方法就可以从矿石中得到,用该法可冶炼某些不活泼金属。5、B【解析】

A、向水中加入NaHSO4,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水的电离程度减小,A错误;B、加入KAl(SO4)2,Al3+水解,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溶液呈酸性,B正确;C、加入NaHCO3,碳酸氢根水解,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溶液呈碱性,C错误;D、加入CH3COONa,醋酸根水解,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溶液呈碱性,D错误;答案选B。6、A【解析】

A.KCl为强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出钾离子和氯离子,这两种离子都不水解,对水的电离平衡无影响,故A正确;B.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电离出的碳酸根离子在溶液中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B错误;C.硫酸是强电解质电离出的氢离子抑制水的电离,故C错误;D.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升高促进水的电离,故D错误;故答案为A。【点睛】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向水中加入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向溶液中加入含有弱根离子的盐能促进水电离,水的电离是吸热的,升高温度能促进水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溶液的pH变小。注意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7、C【解析】

146C是碳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同位素的质子数是相同的,即碳元素的质子数都是6,而该同位素的质量数是14,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4-6=8,故选C。8、D【解析】

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该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详解】A、增大氧气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可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所以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选;B、加压二氧化氮的浓度增大,平衡向生成四氧化二氮的方向移动,故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但仍比原来的颜色深,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不选;C、在氨水中加入浓的氢氧化钠溶液,提高氢氧根的浓度,使氨的溶解平衡逆向移动,有氨气逸出,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选;D、催化剂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故D选;故选D。9、D【解析】A.次氯酸的结构式:H—O—Cl,故A错误;B.CO2的比例模型,故B错误;C.NH4Cl的电子式:,故C错误;D.H2F+的电子式:,故D正确,故选D。10、D【解析】

由图可知两种气态烃的平均组成为C1.6H4,根据碳原子平均数可知,混合气体一定含有CH4,由氢原子平均数可知,另一气态烃中氢原子数目为4,碳原子数目大于1.6,不超过4,据此解答。【详解】A、混合气体一定含有CH4,由氢原子平均数可知,另一气态烃中氢原子数目为4,可能含有C2H4,或含有C3H4等,A正确;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甲烷,B正确;C、在110℃条件下,生成的水为气体,两种气态烃的平均组成为C1.6H4,H原子数目为4,燃烧前后总体积不变,C正确;D、若混合气体由CH4和C2H4组成,令甲烷物质的量为xmol、乙烯为ymol,两种气态烃的平均组成为C1.6H4,根据平均C原子数目可知,整理得x:y=2:3,D错误;答案选D。11、D【解析】试题分析:A、1molCH4→CO,化合价由-4价→+2上升6价,1molCH4参加反应共转移6mol电子,错误;B、环境不是碱性,否则不会产生CO2,其电极反应式:CO+H2+2CO32--4e-=3CO2+H2O,错误;C、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电极A是负极,电极B是正极,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错误;D、根据电池原理,O2、CO2共同参加反应,其电极反应式:O2+2CO2+4e-=2CO32-,正确。考点:考查原电池原理、化学电源12、B【解析】

依据苯在95℃的水和4℃的水中的状态结合其物理性质解答。【详解】苯在温度为95℃的水中,出现沸腾现象,说明:苯的沸点低于95℃,即低于水的沸点;苯在温度为4℃的水中,出现凝固现象,说明:苯的熔点高于0℃,即高于水的熔点;答案选B。13、C【解析】A、在铂催化剂的作用下,NO、NO2将CO氧化为CO2,选项A正确;B、将铂表面做成蜂窝状,增大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催化效果,选项B正确;C、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反应限度(即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选项C不正确;D、NO、NO2变成N2,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选项D正确;答案选C。14、A【解析】

设A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B的物质的量为1mol-xmol,A反应放出的热量为xQ1,B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x)Q2,xQ1+(1-x)Q2=Q3,解得x=(Q3-Q2)/(Q1-Q2),B的物质的量为(Q1-Q3)/(Q1-Q2),A与B物质的量之比为(Q3-Q2)/(Q1-Q3)。答案选A。15、C【解析】

根据碳原子守恒计算各氯代烃的物质的量,而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得到氯代烃时,一半的氯原子得到氯代烃,一半氯原子生成HCl。【详解】得到n(CH3Cl):n(CH2Cl2):n(CHCl3):n(CCl4)=1∶2∶3∶4,根据碳原子守恒:n(CCl4)+n(CHCl3)+n(CH2Cl2)+n(CH3Cl)=1mol,则n(CH3Cl)=0.1moln(CH2Cl2)=0.2moln(CHCl3)=0.3moln(CCl4)=0.4mol而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得到氯代烃时,氯代烃与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关系,故需要氯气为:0.1mol×1+0.2mol×2+0.3mol×3+0.4mol×4=3.0mol,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计算、取代反应,关键是理解取代反应,注意取代反应的特点:逐步取代,多步同时发生。16、C【解析】试题分析:A.装置甲中原电池的负极为铁钉发生氧化反应,无法防止铁钉生锈,故A错误;B.乙烯被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会使乙烷中引入新的杂质,故B错误;C.挤压胶头滴管,气球变大可知烧瓶中气体减少,则HCl极易溶于水,故C正确;D.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故D错误;答案为C。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金属腐蚀与防护、铝热反应、有机物的制备、气体的性质等。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O21:2C+2H2SO4(浓)CO2↑+2SO2↑+2H2OSO2+Cl2+2H2O=4H++SO42-+2Cl-在I的水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I溶于水电离所产生的阴离子是SO42-【解析】G是侯氏制碱法的最终产品,G是碳酸钠,淡黄色固体是过氧化钠,和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则C是CO2,F是氧气。D为常见液体,D是水。E是无色气体,E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E是SO2,已知A为固态非金属单质,B在实验室常用作气体干燥剂,A是S,B是硫酸,SO2和黄绿色溶液反应生成H和I,I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I是硫酸,H和碳酸钠反应生成CO2、H2O和氯化钠,则H是HCl,黄绿色溶液是氯水。(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F的分子式是O2,图中淡黄色固体是过氧化钠,其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CO2↑+2SO2↑+2H2O。(3)E转变H和I的离子方程式为SO2+Cl2+2H2O=4H++SO42-+2Cl-。(4)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和结论为:在I的水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I溶于水电离所产生的阴离子是SO42-。点睛: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以及有关转化关系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掌握解框图题的方法:最关键的是寻找“突破口”,“突破口”就是抓“特”字,例如特殊颜色、特殊状态、特殊气味、特殊反应、特殊现象、特殊制法、特殊用途等。18、NONH4NO34NH3(g)+5O24NO(g)+6H2O(g)△H=-905.8kJ/mol3NO2+H2O=2HNO3+NO1:2Cu+4H++2NO3-=Cu2++2H2O+2NO2↑13.44【解析】A为气体,A~F都含有相同的元素,则A为N2,结合图中转化可知,B可发生连续氧化反应,且B为氢化物,B为NH3,C为NO,D为NO2,E为HNO3,F为NH4NO3,则(1)由上述分析可知,物质C、F化学式分别为NO、NH4NO3;(2)化学方程式①为4NH3+5O24NO+6H2O,34gB即2mol氨气发生反应后放出452.9kJ的热量,因此4mol氨气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是452.9kJ×2=905.8kJ,所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NH3(g)+5O24NO(g)+6H2O(g)△H=-905.8kJ/mol;(3)③反应为3NO2+H2O=2HNO3+NO,只有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4)铜与E的浓溶液即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4H++2NO3-=Cu2++2H2O+2NO2↑;(5)25.6g铜与含有1.4molE的浓溶液恰好完全反应,n(Cu)=25.6g÷64g/mol=0.4mol,作酸性的硝酸为0.4mol×2=0.8mol,由N原子守恒可知最终得到气体的体积为(1.4mol-0.8mol)×22.4L/mol=13.44L。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把握含氮物质的性质及相互转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的考查,注意常见连续氧化反应的物质判断;(5)中计算注意守恒法的灵活应用。19、蒸馏烧瓶饱和Na2CO3溶液乙乙的冷凝效果好,可减少丙烯酸乙酯的损失b10.0g【解析】(1)由装置图可知M为蒸馏烧瓶,因酯类物质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则吸收、提纯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2)因反应在加热条件下进行,乙醇、丙烯酸乙酯易挥发,为减少损失,应充分冷凝,则乙装置效果较好;(3)乙装置中长导管C的作用是冷凝回流乙醇,平衡内外大气压强;冷凝管应从下口进水,上口出水,以保证水充满冷凝管,起到充分冷凝的作用;(4)n(H2C=CHCOOH)=7.2g÷72g/mol=0.1mol,n(CH3CH2OH)=5.2g÷46g/mol=0.113mol,乙醇过量,如H2C=CHCOOH完全反应,则生成0.1mol丙烯酸乙酯,质量为0.1mol×100g/mol=10.0g。20、CH4+2Cl2CH2Cl2+2HCl控制气流速率干燥气体干燥管防止倒吸a3mol9【解析】

在加热条件下,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氯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作干燥剂,C中干燥的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代甲烷和HCl,尾气中含有氯化氢,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所以E装置是吸收尾气中所氯化氢以制备盐酸,并且防止污染环境,倒置的干燥管能防倒吸,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C装置中生成CH2Cl2的反应是甲烷和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