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第二中学高一下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第二中学高一下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第二中学高一下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第二中学高一下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第二中学高一下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第二中学高一下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2.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是DNA,乙为RNA,此过程要以甲为模板,酶为RNA聚合酶B.甲是DNA,乙为DNA,此过程要以甲为模板,酶为DNA聚合酶C.甲是RNA,乙为DNA,此过程为转录,原料为脱氧核苷酸D.甲是RNA,乙为蛋白质,此过程为翻译,原料为氨基酸3.正常情况下,下列人体细胞中,可能存在2条X染色体的是A.精原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C.卵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4.某蛋白质由3条多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下列关于该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羧基B.形成该蛋白质时脱去了n个水分子C.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n个肽键D.合成该蛋白质至少需要20种氨基酸5.南瓜果实的颜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果南瓜和一株白果南瓜杂交,F1中既有黄果南瓜,也有白果南瓜,F1自交产生的F2的表现型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中黄果的基因型是aaB.F1中白果的基因型为AA和AaC.由图中③可以判定白果为显性性状D.F2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5:36.已知某品种油菜粒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独立遗传),基因型为AaBb的黄粒油菜自交,F1中黄粒∶黑粒=9∶7。现将F1中全部的黄粒个体进行测交,则后代中黑粒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A.1/2 B.1/4 C.1/9 D.1/16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基因突变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突变是_________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________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_______材料。基因重组的类型有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_________________的自由组合;随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_________________。8.(10分)下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一项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3分)图中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此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2.(3分)该过程首先需要在__________酶作用下把两条链解开;若图子代DNA中虚线框内的碱基对“A-T”替换为“T-A”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则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__(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基因突变)3.(3分)已知一个亲代DNA分子有P个碱基,其中腺嘌呤Q个,连续进行此项生理过程n次,共消耗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__________个。4.(0分)若亲代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一个正常碱基(设为X)变成了5-溴尿嘧啶(BU)。诱变后的DNA分子连续进行图示过程2次,得到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BU-A、A-T、G-C、C-G,推测碱基X可能是__________。9.(10分)请写出下列概念图中的数字所代表的含义: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10.(10分)普通小麦和玉米都是常见的农作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普通小麦为六倍体(6n=42),则其单倍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条染色体,其单倍体高度不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将普通小麦与黑麦(2n=14)杂交得到小黑麦,小黑麦也是高度不育的,这说明普通小麦与黑麦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_。欲使小黑麦可育,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2)玉米为二倍体植物(2n=20),个别植株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19条,这种植株称为单体,玉米单体植株具有正常的生活力和一定的繁殖能力,其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能形成______个四分体。这种单体植株是由正常配子与染色体数为______条的异常配子结合发育形成,请分析这种异常配子形成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种即可)。11.(15分)下图为人体某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过程①需要模板、________等物质,过程②中最终形成的两条多肽链上的氨基酸序列是否相同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过程②保证毎次只有一个氨基酸被加在多肽链上的机制:一是每个核糖体上只有_____个tRNA结合位点,二是_______:保证某种氨基酸被加在多肽链的相应位置上而不出错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发现正常基因转录链部分序列为…ATAAGCAAGACATT…,致病基因转录链部分序列为…ATAAGCATGACATTA…,该致病基因的出现是因为正常基因中________所导致的,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4)图中所示的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

孟德尔发现了遗传因子,但不知道其化学本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和嘌呤数相等,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只能证明其是RNA病毒,但不能说明其他病毒的遗传物质也是RNA,答案B。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有关遗传的一些基础知识。2、C【解析】试题分析:加入甲,生成乙。甲是DNA,以甲为模板生成RNA需要RNA聚合酶,A正确。甲是DNA,,以甲为模板生成DNA需要DNA聚合酶,B正确。甲是RNA,以甲为模板生成DNA需要逆转录酶,为逆转录,需要游离脱氧核苷酸,C错。甲是RNA,乙为蛋白质,以甲为模板生成蛋白质此过程为翻译,原料为氨基酸,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DNA复制和基因表达相关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3、D【解析】精原细胞是特殊的体细胞,只含有1条X染色体,A错误;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1条X染色体和1条Y染色体,B错误;卵细胞是卵圆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染色体减少一半,因此只含有1条X染色体,C错误;次级精母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当着丝点分裂后可能存在两条X染色体,也可能存在两条Y染色体,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中性染色体的组成以及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能力。学生要明确题中要求的是可能存在,并且男性精原细胞与初级精母细胞中均存在1条X染色体;另外要考虑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的情况。4、A【解析】至少含有的游离的羧基数=肽链条数=3,A正确;形成该蛋白质时产生了N-3个水分子,B错误;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N-3个肽键,C错误;氨基酸的数目大约有20种,但是合成该蛋白质不一定是20种氨基酸,D错误。【点睛】解题关键能够熟练掌握蛋白质在合成或水解过程中的相关计算,并能够熟练掌握相关公式:脱去的水分子数=水解时消耗的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的条数=m-n。5、B【解析】P代黄果与白果杂交后代为黄、白果,说明P代为一个隐性纯合子黄果aa(从F2代、F1代看)及一个杂合子白果Aa(否则F1代只有一个表型),AC正确。从F1代看白果自交后产生两个表现型,说明F1代白果为杂合子即Aa,B错误。而黄果为aa,F2代依次为aa、aa、Aa或AA,即F2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5:3,D正确。【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定律【名师点睛】学生对显隐性性状的判断理解不清显隐性性状的判断(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①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②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6、C【解析】

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说明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中的黄粒:黑粒=9:7,为9:3:3:1的变式,说明黄粒为A_B_,黑粒为aaB_、A_bb、aabb。据此结合题意并围绕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详解】由题意“F1中黄粒:黑粒=9:7”可知:只有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才表现为黄粒。在F1黄粒个体中,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依次是4/9、2/9、2/9、1/9。将F1中全部的黄粒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进行测交,则后代中黑粒纯合子的所占的比例是4/9×1/4aabb=1/9,C正确,A、B、D均错误;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性少利多害性新基因根本原始非等位基因基因重组【解析】

由题干可知本题涉及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等知识,回忆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基因重组的类型,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便可。【详解】基因突变的特点:普遍性:由于自然界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很多,基因突变还可以自发产生,因此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随机性:可以发生在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可以发生在同一个DNA分子的不同部位。不定向性:可以向不同方向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等位基因。低频性:在自然状态下,突变率低。少利多害性:一般对生物都是有害的。基因突变的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始材料。基因重组的类型:一种类型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另一种类型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点睛】识记基因突变的特点、意义和基因重组的类型便可解答本题。8、1.DNA复制细胞核2.解旋基因突变3.(2n-1)╳(P-2Q)/24.G或C【解析】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DNA的复制,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复制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分析题图:图示表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该过程需要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需要以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参与,同时还需要消耗能量。1.分析题图可知图示表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2.DNA分子复制过程首先需要在解旋酶作下把两条链解开;DNA中碱基对的替换导致基因突变。3.已知一个亲代DNA分子有P个碱基,其中腺嘌呤Q个,则胞嘧啶有(P/2-Q)个,所以连续进行此项生理过程n次,共消耗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2n-1)╳(P-2Q)/2个。4.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DNA分子经过两次复制后,以突变链为模板复制形成的两个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为BU-A,A-T,而另一条正常,以正常链为模板复制形成的两个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为G-C、C-G,因此被替换的可能是G或C。【点睛】DNA分子复制的场所、过程和时间:

(1)DNA分子复制的场所: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2)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①解旋: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

②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③形成子代DNA: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形成2个与亲代DNA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

(3)DNA分子复制的时间: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3、复制需要的基本条件:

(1)模板:解旋后的两条DNA单链

(2)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

(3)能量:ATP

(4)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4、DNA精确复制的保障条件:

(1)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

(2)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精确地进行。9、缺失增添随机性少利多害性新基因【解析】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的原因:直接原因: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改变;根本原因:控制血红蛋白分子合成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的特点:⑴普遍性⑵随机性⑶不定向性⑷突变率低⑸多害少利性基因突变的本质: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产生了新基因,也可以产生新基因型,出现了新的性状。基因突变的意义: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详解】基因突变的概念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因此①是缺失(增添),②是增添(缺失)。基因突变的特点:⑴普遍性⑵随机性⑶不定向性⑷突变率低⑸多害少利性,因此③、④分别是随机性、少害多利性(随机性与少害多利性可颠倒位置)。基因突变的意义: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因此⑤是新基因。【点睛】基因突变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外因包括:物理因素:如紫外线、X射线(主要损伤细胞内的DNA);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秋水仙素(主要改变核酸的碱基);生物因素:如某些病毒(主要影响宿主细胞的DNA)。内因包括:自然突变是DNA分子复制时偶尔发生错误、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等。10、(1)2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紊乱(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生殖隔离使用秋水仙素处理小黑麦幼苗(萌发的种子),使其染色体组加倍(2)99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初级精(卵)母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第二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次级精(卵)母细胞中某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解析】试题分析:(1)普通小麦为六倍体(6n=42),则其单倍体细胞中含有21条染色体,单倍体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紊乱,故单倍体高度不育;将普通小麦与黑麦(2n=14)杂交得到小黑麦,小黑麦也是高度不育的,这说明普通小麦与黑麦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若让小黑麦可育,可采取的措施为使用秋水仙素处理小黑麦幼苗(萌发的种子),使其染色体组加倍;(2)玉米为二倍体植物(2n=20),个别植株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19条,这种植株称为单体,玉米单体植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能形成9个四分体,这种单体植株是由于正常配子与染色体数为9的异常配子结合发育形成的,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初级精(卵)母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第二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次级精(卵)母细胞中某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导致形成异常配子.故答案为(1)2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紊乱(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生殖隔离使用秋水仙素处理小黑麦幼苗(萌发的种子),使其染色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