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西藏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西藏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西藏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西藏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西藏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西藏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烷烃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烃的是()A.CH3CH2CH2CH3B.(CH3)3CC(CH3)3C.CH3CH(CH3)CH3D.CH3C(CH3)2CH2CH2CH2、下列冶炼方法中,不能将化合物中的金属元素还原为金属单质的是()A.铝粉和Fe2O3共热 B.加热HgOC.电解熔融的MgCl2 D.氢气通入Al2O3并加热3、短周期元素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Y、Z三种元素中,X的非金属性最强B.常压下X的单质的熔点比Z的低C.Y的最高正化合价为+7D.Y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比Z的弱4、已知元素R的某种同位素的氯化物RClx为离子化合物,R离子核内中子数为y个,核外电子数为z个,则该同位素的符号应表示为()A.xyRB.zy+z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IA族元素都是金属元素B.在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中Na的原子半径最大C.焰色反应是一种复杂的化学变化D.碱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焰色反应均显黄色6、最近我国科学家发明“可充电钠-二氧化碳电池”(如图),放电时电池总反应为:4Na+3CO2=2Na2CO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温度可能在200℃以上B.该装置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放电时,Na+向正极移动D.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为:4Na++3CO2+4e-=2Na2CO3+C7、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该电池总反应为:PbSO4+2LiCl+Ca=CaCl2+Li2SO4+Pb,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作时,电池的正极质量逐渐减轻B.放电过程中,Li+向正极移动C.每转移0.1mol电子,理论上生成20.7gPbD.常温时,在正负极间接上电流表,指针不偏转8、下列表示粒子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A.HCl的电子式:B.甲烷的比例模型:C.S2-的结构示意图:D.乙烯结构简式:CH2CH29、高温下硫酸亚铁发生反应2FeSO4Fe2O3+SO2↑+SO3↑,若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氯化钡溶液中,得到的沉淀是A.BaSB.BaSO3C.BaSO4D.BaSO3和BaSO410、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氧气中加热生成Na2O2,第二块在足量氧气(常温)中充分反应生成Na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块钠失去电子多 B.两块钠失去电子一样多C.第一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大 D.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11、三种都能与酸反应的金属混合物共2.3g,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0.1g,则这三种金属可能是()A.Cu、Na、AlB.Zn、Na、FeC.Mg、Na、AlD.Zn、Na、Al12、分子式为C4H10的烃共有A.2种B.1种C.3种D.4种13、下列变化过程中,只破坏共价键的是A.I2升华 B.NaCl颗粒被粉碎C.HCl溶于水得盐酸 D.从NH4HCO3中闻到了刺激性气味14、下列元素中,属于VIIA族的是()A.氢B.碳C.钠D.氯15、我国正在推广使用乙醇汽油。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一般为10:l)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由石油可以制得汽油B.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C.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D.由玉米、高梁发酵可以制得乙醇16、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高纯的单晶硅可以制成光电池,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B.火力发电厂里,向燃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C.生活中可采用灼烧法鉴别黄金和黄铜,也可以鉴别真蚕丝和人造丝D.选用日常生活中的食醋和米汤水检验含碘食盐中是否存在碘酸根离子17、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A、B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一定呈液态B.一定条件下,元素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能发生反应C.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元素C、D、E的单质D.化合物AE与CE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18、海带中含有碘元素。从海带中提取的碘的步骤如下:①海带焙烧成灰加入水搅拌②过滤③向滤液中加入稀H2SO4和H2O2④加入CCl4萃取⑤分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步骤②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B.步骤③中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2I-+H2O2+2H+=I2+2H2OC.步骤④中不能用酒精代替CCl4D.步骤⑤中获得I2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19、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B.漂白粉失效是由于漂白粉中的Ca(ClO)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的HClO见光分解C.少量液溴要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并在液溴上面加水封D.向煤中加入适量CaCO3,可大大减少燃烧产物中温室气体的排放20、已知一定条件下断裂或形成某些化学键的能量关系如下表:断裂或形成的化学键能量数据断裂1molH2分子中的化学键吸收能量436kJ断裂1molCl2分子中的化学键吸收能量243kJ形成1molHCl分子中的化学键释放能量431kJ对于反应:H2(g)+Cl2(g)===2HCl(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反应热ΔH>0B.生成1molHCl时反应放热431kJC.氢气分子中的化学键比氯气分子中的化学键更牢固D.相同条件下,氢气分子具有的能量高于氯气分子具有的能量21、下列试剂中,能用于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是A.CuSO4·5H2O B.无水硫酸铜 C.浓硫酸 D.金属钠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发生过程中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B.吸热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进行C.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一定是热能D.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已知:有机物A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现以A为主要原料制备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1)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D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2)反应①和④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利用该反应制取乙酸乙酯的原子利用率为____________。(4)某同学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实验结束后,试管甲上层为透明且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①实验结束后,振荡试管甲,有无色气泡生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②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和乙醇,应加入________,分离时用到的主要仪器是_________。24、(12分)从物质A(某正盐)的水溶液出发有下面所示的一系列变化:(1)写出A~F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2)写出E→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鉴别物质F中阴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12分)硫酸亚铁铵晶体[(NH4)2Fe(SO4)2·6H2O]是分析化学中重要的试剂,常用于代替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晶体在500°C时隔绝空气加热完全分解。回答下列问题:(1)硫酸亚铁铵晶体隔绝空气加热完全分解,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固体产物可能有FeO和Fe2O3,气体产物可能有NH3、SO3、H2O、N2和__________________(2)为检验分解产物的成分,设计如下实脸装置进行实验,加热A中的硫酸亚铁铵晶体至分解完全。①A中固体充分加热较长时间后,通入氮气,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为检验A中残留物是否含有FeO,需要选用的试剂有______________(填标号)。A.KSCN溶液B.稀硫酸C.浓盐酸D.KMnO4溶液(3)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褪色,该反应中SO2表现出化学性质是_____26、(10分)SO2、NO2能形成酸雨,某同学以它们为主题设计了两组实验:(实验一)用三只集气瓶收集满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气体,然后将其倒置在水槽中.分别缓慢通入适量O2或Cl2,如图A、B、C所示。一段时间后,A、B装置的集气瓶中充满溶液(假设瓶内液体不扩散),C装置的集气瓶中还有气体剩余(考虑液体的扩散)。(1)写出装置A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该实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aL/mol,则装置A的集气瓶中所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2)写出B装置的溶液充满集气瓶时,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3)实验前在C装置的水槽里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通入氧气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水槽中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颜色的变化),写出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利用上图B的原理,设计下图装置测定某硫酸工厂排放尾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图中气体流量计用于准确测量通过的尾气体积。将尾气通入一定体积的碘水,并通过实验测定SO2的含量。当洗气瓶D中溶液蓝色刚好消失时,立即关闭活塞K。(4)D中导管末端连接一个多孔球泡E,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度。(5)当流量计中刚好通过2L尾气时,D中溶液蓝色刚好消失,立即关闭活塞K,容器D中恰好得到100mL溶液,将该溶液全部转移至锥形瓶中,滴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到4.66g白色沉淀,通过计算可知,上述尾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为________g/L。若洗气瓶D中溶液蓝色消失后,没有及时关闭活塞K,测得的SO2含量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27、(12分)实验室需要配制0.50mol·L-1NaCl溶液480mL。按下列操作步骤填上适当的文字,使整个操作完整。⑴选择仪器。完成本实验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最小砝码为5g)、量筒、药匙、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胶头滴管等以及等质量的两片滤纸。⑵计算。配制该溶液需取NaCl晶体____________g。⑶称量。称量过程中NaCl晶体应放于天平的____________(填“左盘”或“右盘”)。称量完毕,将药品倒入烧杯中。⑷溶解、冷却。该步实验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⑸移液、洗涤。在移液时应使用玻璃棒引流,需要洗涤烧杯2~3次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⑹定容。向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____________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若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溶解搅拌时有液体溅出,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____________(同上)。⑺摇匀、装瓶。28、(14分)由N、B等元素组成的新型材料有着广泛用途。(1)B2H6是一种高能燃料,它与Cl2反应生成的BCl3可用于半导体掺杂工艺及高纯硅的制造;由第二周期元素组成的与BCl3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为_______(填离子符号,填一个)。(2)氨硼烷(H3N→BH3)和Ti(BH4)3均为广受关注的新型化学氢化物储氢材料.①H3N→BH3中B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_________。②Ti(BH4)3由TiCl3和LiBH4反应制得,写出该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基态Ti3+的成对电子有___对,BH4-的立体构型是____;Ti(BH4)3所含化学键的类型有____;③氨硼烷可由六元环状化合物(HB=NH)3通过如下反应制得:3CH4+2(HB=NH)3+6H2O→3CO2+6H3BNH3;与上述化学方程式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A.氨硼烷中存在配位键B.第一电离能:N>O>C>BC.反应前后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不变D.CH4、H2O、CO2都是非极性分子(3)磷化硼(BP)是受到高度关注的耐磨材料,如图1为磷化硼晶胞;①晶体中P原子填在B原子所围成的____空隙中。②晶体中B原子周围最近且相等的B原子有____个。(4)立方氮化硼是一种新型的超硬、耐磨、耐高温的结构材料,其结构和硬度都与金刚石相似,但熔点比金刚石低,原因是__________。图2是立方氮化硼晶胞沿z轴的投影图,请在图中圆球上涂“●”和画“×”分别标明B与N的相对位置______。其中“●”代表B原子,“×”代表N原子。29、(10分)某同学为验证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实验。I.

(1)将钠、钾、镁、铝各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与盐酸反应的速率最慢;____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淡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II.利用下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3)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B为__________,干燥管D的作用为___________。(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

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混合溶液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____溶液吸收尾气。(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加Na2SiO3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_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应用______溶液除去。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B【解析】试题分析:A.CH3-CH2-CH2-CH3有中两个甲基、两个亚甲基分别相同,则有2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烃有2种,故A错误;B.(CH3)3CC(CH3)3有中六个甲基相同,则有1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烃有1种,故B正确;C.CH3CH(CH3)CH3有中三个甲基相同,还有一个季甲基,有2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烃有2种,故C错误;D.CH3C(CH3)2CH2CH2CH3【考点定位】考查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名师点晴】判断取代产物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其分析方法是分析有机物的结构特点,确定不同位置的氢原子种数,再确定取代产物同分异构体数目;或者依据烃基的同分异构体数目进行判断。本题先确定烷烃的对称中心,即找出等效的氢原子,再根据先中心后外围的原则,将氯原子逐一去代替氢原子,有几种氢原子就有几种一氯代烃。2、D【解析】

根据金属的活泼性强弱冶炼金属,K、Ca、Na、Mg、Al等金属用电解法,Zn、Fe、Sn、Pb、Cu等金属用热还原法、Hg、Ag等金属用热分解法冶炼.【详解】A.铝粉和Fe2O3共热反应可以得到金属铁和氧化铝,A不符合题意;B.加热氧化汞会发生分解,制的金属Hg,B不符合题意;C.Mg为活泼金属,要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冶炼,C不符合题意;Dal是相对活泼的金属应该使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冶炼,不能使用热还原法冶炼,因此不能制取得到Al单质,D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D。【点睛】本题考查金属的冶炼方法与金属活动性关系的知识,注意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把握金属的活泼性强弱是解题关键。3、B【解析】

X、Y、Z为短周期元素,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为He元素,Y为F元素,Z为S元素,利用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解答该题相关知识。【详解】X、Y、Z为短周期元素,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为He元素,Y为F元素,Z为S元素,则:A.X为He元素,为惰性气体元素,性质稳定,非金属性较弱,故A错误;B.X在常温下为气体,Z在常温下为固体,则X的单质的熔点比Z的低,故B正确;C.Y为F元素,无正价,最高化合价为0,故C错误;D.根据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可知,非金属性:Y>Z,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Y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比Z的强,故D错误。答案选B。4、D【解析】由离子化合物RCl

x知R离子带x个单位正电荷,即R

x+,R的核电荷数=x+z,质量数=核电荷数+中子数=(x+z)+y=x+z+y,x+5、B【解析】

A.IA族元素除了H元素以外都是金属元素,选项A错误;B.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故在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中Na的原子半径最大,选项B正确;C.焰色反应焰色反应只是高温激发原子核内层电子至激发态,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选项C错误;D.碱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焰色反应不全是黄色,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钾的焰色反应为紫色,选项D错误;答案选B。6、A【解析】A、二甲醚易挥发,所以温度不能过高,故A错误;B、放电时发生原电池反应,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B正确;C、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阳离子钠离子向正极移动,故C正确;D、放电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二氧化碳中碳得电子生成单质碳,电极反应式为:4Na++3CO2+4e-=2Na2CO3+C,故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明确各个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解答本题需要知道熟悉原电池的基本原理,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7、C【解析】分析:热激活电池为原电池原理,根据电池总反应,结合装置可判断出,硫酸铅电极为正极,钙电极为负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以此分析解答。详解:A项,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反应式为PbSO4+2e-=Pb+SO42-,因此,电池的正极质量逐渐减轻,故A项正确;B项,放电过程为原电池,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B项正确;C项,每转移0.1mol电子,生成0.05molPb,为10.35g,故C项错误。D项,常温下,电解质不能融化,不能形成原电池,所以指针不偏转,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基本理论,涉及电极判断、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流动方向以及简单计算,掌握电子守恒是计算的关键。8、B【解析】A、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错误;B、中代表甲烷的比例模型,中间黑色的大球代表碳原子,四个白色小球代表氢原子,甲烷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正确;C、硫离子核内质子数为16,核外电子数为18,其结构示意图:。错误;D、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指在分子式的基础上,要写出主要官能团的组成的式子,乙烯的官能团为C=C,必须写明,因此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错误;故选B.9、C【解析】分析:混合气体中含有SO3,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氯化钡溶液中发生:SO3+H2O=H2SO4,H2SO4+BaCl2=BaSO4↓+2HCl↓,注意H2SO3为弱酸,酸性小于HCl和H2SO4,以此来解答。详解:混合气体中含有SO3,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氯化钡溶液中发生:SO3+H2O=H2SO4,则没有SO3逸出,H2SO4+BaCl2=BaSO4↓+2HCl,则有BaSO4沉淀生成;因为H2SO3为弱酸,酸性小于HCl和H2SO4,则不能与氯化钡反应,得不到BaSO3沉淀;且该反应生成的气体与氯化钡不会生成BaS;正确选项C。点睛: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均为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中,没有白色沉淀产生,因为亚硫酸不能制备盐酸;三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因为硫酸钡沉淀不溶于盐酸。10、B【解析】

钠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生成Na2O2,钠在足量氧气(常温)中充分反应生成Na2O,两个反应中,钠失去的电子一样多,化合价均由0价变为+1价,不同的是加热环境下生成过氧化钠,常温条件下生成氧化钠,因钠的质量相同,因此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同,但质量不同,过氧化钠的质量更大。答案选B。11、D【解析】

本题可采用假设法,假设三种纯金属产生0.1g氢气,然后求出所消耗的三种纯金属的质量,根据其质量与2.3g的关系做出推断。【详解】产生0.1gH2,氢气的物质的量是0.05mol。假设是纯金属,则分别需要Zn3.25g,Na2.3g,Fe2.8g,Mg1.2g,Al0.9g,因为三种金属共2.3g,所以必须有大于2.3g的也必须有小于2.3g的,即必定有Mg或者Al中的一种;A、根据题意,三种金属均能与酸反应,而铜不与酸反应,A错误;B、Na刚好2.3g,而Zn和铁的都要大于2.3g,故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要大于2.3g,B错误;C、Na刚好2.3g,而Mg和Al都要小于2.3g,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要小于2.3g,C错误;D、Na刚好2.3g,而Al的质量要小于2.3g,Zn的大于2.3g,故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有可能等于2.3g,D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金属与酸的有关计算和判断,解题时主要是采用假设法来求解的,解此类题要善于进行假设、验证排除,通过技巧性处理而快速求解。12、A【解析】分子式为C4H10的烃有CH3CH2CH2CH3、CH(CH3)3,共计两种,答案选A。点睛:书写同分异构体时,首先判断该有机物是否有类别异构。就每一类物质,先写出碳链异构体,再写出官能团的位置异构体。碳链异构体按“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排列由对、邻至间(有多个取代基时)”的规律书写。13、C【解析】

A项,I2升华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共价键没有破坏,不符合题意;B项,NaCl颗粒被粉碎破坏的是离子键,不符合题意;C项,HCl是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成H+和Cl-,破坏的是共价键,符合题意;D项,刺激性气味是NH4HCO3分解产生的氨气气味,NH4HCO3分解过程中既破坏了离子键又破坏了共价键,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14、D【解析】分析:第VIIA族,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为7,以此来解答。详解:A.最外层电子数为1,为ⅠA族元素,选项A不选;B.最外层电子数为4,但为第ⅣA族元素,选项B不选;C.最外层电子数为1,为ⅠA族元素,选项C不选;D.最外层电子数为7,为第VIIA族元素,选项D选;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的卤族元素及原子结构与位置的关系为解答关键,注意选项A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15、B【解析】A.通过石油的分馏或裂化、裂解等可以制得汽油,A正确;B.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一般为10:l)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因此乙醇汽油是一种混合物,B错误;C.乙醇燃烧生成CO2和H2O,因此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C正确;D.由玉米、高梁等含有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分解可以制得乙醇,D正确,答案选B。16、D【解析】分析:A.利用高纯的单晶硅具有导电性,可以制成光电池,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B.氧化钙与二氧化硫、氧气共同反应生成硫酸钙;C.黄铜为铜锌合金,灼烧后变黑,黄金性质稳定,高温时不变色;蚕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会有焦羽毛味,人造丝因含有硫元素往往会燃烧后有刺鼻气味;D.只有生成碘单质,遇淀粉反应变为蓝色。详解:高纯单质硅具有半导体性能,制成的光电池才可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A正确;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可与生石灰反应,最终产物为硫酸钙,可减少污染性气体的排放,有效防治酸雨,A正确;蚕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会有焦羽毛味,人造丝因含有硫元素往往会燃烧后有刺鼻气味,且冒黑烟,故可用灼烧的方法鉴别,B正确;黄金性质稳定,灼烧后不变色,而黄铜为铜锌合金,灼烧后变为黑色,可以鉴别,C正确;碘酸根离子与碘离子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碘单质,碘单质遇淀粉变蓝,因此食醋和米汤水不能检验含碘食盐中是否存在碘酸根离子,D错误;正确选项D。17、D【解析】分析: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则D为Al元素,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则C为Na元素;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B为第二周期的O元素,结合原子序及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E为Cl,A为H,以此来解答。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H,B为O,C为Na,D为Al,E为Cl。A.由元素A、B组成的化合物为水或过氧化氢,常温下均为呈液态,故A正确;B.氢氧化铝属于两性氢氧化物,因此氢氧化铝和高氯酸能够反应,故B正确;C.工业上常用电解法熔融氯化钠的方法制备金属钠,同时得到氯气,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铝,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备氯气,故C正确;D.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故D错误;故选D。18、D【解析】

A.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故A不选;B.海带中的碘元素以I-形式存在,加入的H2O2可以把I-氧化为I2,稀硫酸提供了酸性环境,故B不选;C.酒精和水互溶,不能用酒精萃取碘水里的碘,故C不选;D.CCl4的密度大于水,萃取碘后在分液漏斗的下层,所以获得I2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故D选;故选D。19、D【解析】分析:A、元素周期表中包含着很多信息和规律,其中寻找半导体材料就是根据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变化规律来确定的;B、碳酸的酸性强于HClO,且HClO不稳定,导致漂白粉失效;C、溴是易挥发的液体,与水几乎不反应,因此可水封保存;D、煤燃烧生成的SO2在高温下与CaCO3反应,可减少SO2的排放。详解:A、在元素周期表中,从左向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所以在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具有半导体性能,故A正确;B、漂白粉放置的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Ca(ClO)2+H2O+CO2=CaCO3+2HClO,2HClO2HCl+O2,导致失效,所以B正确;C、溴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与水几乎不反应,但溴是易挥发性的液体,所以要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并用水封,故C正确;D、煤燃烧生成的SO2在高温下与CaCO3反应,最终转化为CaSO4,减少了SO2的排放,但不会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所以D不正确。本题答案为D。20、C【解析】

A.反应热=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B.生成1molHCl时表示0.5molH2与0.5molCl2反应;C.化学键的键能越大,化学键的越牢固,物质越稳定;D.化学键的键能越大,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据此分析判断。【详解】A.H2(g)+Cl2(g)=2HCl(g)生成2molHCl,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436kJ/mol+243kJ/mol-2×431kJ/mol=-183kJ/mol<0,故A错误;B.由A知:H2(g)+Cl2(g)=2HCl(g),△H=-183kJ/mol,可知0.5molH2与0.5molCl2反应生成1molHCl放出的热量为183kJ×12=91.5kJ,故B错误;C.断裂1molH2分子中的化学键需吸收能量436kJ,断裂1molCl2分子中的化学键,需吸收能量243kJ,则H-H键的键能大于Cl-Cl,氢气分子中的化学键比氯气分子中的化学键更牢固,故C正确;D.H2分子中的化学键键能为436kJ/mol,Cl2分子中的化学键键能为243kJ/mol,显然相同条件下,氢气稳定,具有的能量低,故D错误;故选【点睛】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本题注意物质的键能、总能量与物质的性质的关系,注意根据键能计算反应热的方法。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化学键的键能越大,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21、B【解析】

无水硫酸铜遇水即显蓝色,常用来检验水的存在,浓硫酸用来吸水,所以答案选B。22、A【解析】分析:A.化学反应的实质为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伴随着能量变化;B.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常温下可进行;C.化学能可转化为热能、光能等;D.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详解:A.化学反应的实质为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化学键的断裂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则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A正确;B.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常温下可进行,则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B错误;C.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不一定是热能,也可以是光能、电能等,C错误;D.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氯化氢溶于水共价键断键,不是化学变化,D错误;答案选A。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握常见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特点,把握能量转化的原因、形式等,题目难度不大。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CH2=CH2羧基加成反应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83%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漏斗【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基础知识,以及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1)A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的水平,即A为乙烯,其结构简式为CH2=CH2;反应①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OH,反应②是乙醇的催化氧化,生成CH3CHO,反应③是乙醛被氧化成乙酸,因此D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为羧基;(2)根据(1)的分析,反应①为加成反应,反应④是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取代反应);(3)反应④是酯化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原子利用率=期望产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之比,假设生成1mol乙酸乙酯,则乙酸乙酯的质量为88g,产物的总质量为(88+18)g,因此原子利用率为88/(88+18)×100%=83%;(4)①试管甲中盛放的是饱和碳酸钠溶液,从试管中挥发出来的有乙醇、乙酸、乙酸乙酯,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因此有2CH3COOH+Na2CO3=2CH2COONa+CO2↑+H2O;②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醇和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同时可以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之析出,因此分离时主要用到的仪器是分液漏斗。24、(NH4)2SO3(NH4)2SO4SO2NH3K2SO3K2SO4K2SO3+Br2+H2O=K2SO4+2HBrF中的阴离子是硫酸根离子,可以加入盐酸、氯化钡溶液看是否产生沉淀来鉴别【解析】

根据框图可知,A即与酸反应生成气体C,又与碱反应生成气体D,则A为弱酸弱碱盐;C与氨水生成A,D与C的溶液反应生成A,则D为NH3,A为铵盐;A的浓溶液与稀H2SO4反应生成B和C,则B是(NH4)2SO4,F为K2SO4;A的浓溶液与KOH溶液反应生成E和D,E和溴水反应生成K2SO4,则E为K2SO3、C为SO2、A为(NH4)2SO3。【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NH4)2SO3、B为(NH4)2SO4、C为SO2、D为NH3、E为K2SO3、F为K2SO4;(2)E→F的反应为K2SO3溶液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氢溴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SO3+Br2+H2O=K2SO4+2HBr;(3)F为K2SO4,阴离子为SO42-,可用酸化的BaCl2检验SO42-,具体操作是取少量F的溶液加入BaCl2和盐酸的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证明SO42-的存在。25、SO2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在B、C中被吸收充分BD还原性【解析】

(1)氮元素和铁元素化合价升高,根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有升必有降,化合价降低的应该是硫,所以气体产物中还可能有SO2;(2)①A中固体充分加热较长时间后,通入氮气目的是使分解生成的气体在B、C装置中完全吸收;②为验证A中残留物是否含有FeO,应该先用稀硫酸溶解,然后再用KMnO4溶液检验亚铁离子,所以BD选项是正确的,

(3)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褪色,二氧化硫被氧化,该反应中SO2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是还原性。【点睛】注意在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二价铁离子的时候,高锰酸钾溶液不宜过量,过量后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导致实验失败。26、4NO2+O2+2H2O===4HNO31/amol/LSO2+Cl2+2H2O===4H++SO42﹣+2Cl﹣红色加深2SO2+O2+2H2O===2H2SO4(2H2SO3+O2===2H2SO4也可)有利于SO2与碘水反应(或被碘水充分吸收)0.64偏低【解析】分析:【实验一】由题意可知,A瓶NO2、O2按适当比例混合可以完全溶于水生成HNO3;B中二氧化硫和氯气适当比例混合可以完全溶于水生成硫酸和盐酸;C中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通入氧气后可以把部分亚硫酸氧化为硫酸,据此解答。【实验二】将尾气通入一定体积的碘水,碘水把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SO2+I2+2H2O=H2SO4+2HI,根据碘遇淀粉显蓝色判断反应的终点,利用钡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结合方程式计算。详解:(1)装置A中反应物是氧气、二氧化氮和水,生成物是硝酸,则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O2+O2+2H2O=4HNO3;假设该实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aL/mol,再设集气瓶的容积为1L(集气瓶的容积不影响溶液的浓度),则NO2和HNO3溶液的体积均为1L,则n(HNO3)=n(NO2)=1LaL/mol=1amol,因此装置A的集气瓶中所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a(2)装置B中氯气与二氧化硫在水中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因此溶液充满集气瓶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Cl2+2H2O=4H++SO42﹣+2Cl﹣。(3)实验前在C装置的水槽里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通入氧气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溶液颜色加深,说明溶液的酸性增强,因此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2SO2+O2+2H2O=2H2SO4(或2H2SO3+O2=2H2SO4)。(4)D中导管末端连接一个多孔球泡E,其作用是增大二氧化硫与碘水反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SO2与碘水反应(或被碘水充分吸收),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度。(5)当流量计中刚好通过2L尾气时,D中溶液蓝色刚好消失,立即关闭活塞K,容器D中恰好得到100mL溶液是硫酸和氢碘酸的混合溶液,将该溶液全部转移至锥形瓶中,滴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到4.66g白色沉淀,该沉淀为硫酸钡,其物质的量为4.66g÷233g/mol=0.02mol,则根据硫原子守恒可知n(SO2)=0.02mol,所以上述尾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为0.02mol×64g·mol-1/2L=0.64g/L。若洗气瓶D中溶液蓝色消失后,没有及时关闭活塞K,则尾气体积偏大,必然导致测得的SO2含量偏低。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气体含量的测定实验。本题通过3个实验探究反应原理,然后选择了一个适合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方法进行测定。要求学生能掌握常见化合物的重要转化,明确反应原理,能根据反应原理进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题目难度中等。27、500mL容量瓶14.6左盘搅拌,加速NaCl溶解保证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中1~2cm偏高偏低【解析】

(1)根据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来分析需要的仪器;⑵根据m=cVM计算NaCl的质量;⑶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回答;⑷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速溶解;⑸洗涤烧杯2~3次,可以保证溶质全部移入容量瓶中;⑹根据定容操作的方法回答;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分析误差;【详解】(1)移液、定容需要容量瓶,根据容量瓶的规格,配制480mL0.50mol·L-1的NaCl溶液,必须用500mL的容量瓶;(2)用500mL的容量瓶,配制溶液的体积是500mL,m(NaCl)=0.50mol·L-1×0.5L×58.5g·mol-1≈14.6g;⑶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称量过程中NaCl晶体应放于天平的左盘;⑷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速NaCl溶解;⑸洗涤烧杯2~3次,可以保证溶质全部移入容量瓶中;⑹向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定容时眼睛俯视刻度线,则容量瓶中溶液的体积偏小,配制的溶液的浓度偏高;溶解搅拌时有液体溅出,容量瓶中溶质减少,所配溶液的浓度浓度偏低。七、工业流程28、NO3-/CO32-TiCl3+3LiBH4Ti(BH4)3+3LiCl9正四面体配位键、共价键、离子键CD正四面体12氮化硼中硼的原子半径比C大,故其N-B键的键能小于金刚石中的C-C键,所以氮化硼的熔点就越低【解析】

(1)根据等电子体原理,原子数相同,价电子数也相同的粒子互为等电子体,所以由第2周期元素组成的与BCl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