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西省萍乡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萍乡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萍乡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萍乡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萍乡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江西省萍乡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2.客观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主观题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大黄(rhubarb,一种药材)被罗马人称为rhaponticum,意为“黑海之rha”。“rha”即伏尔加河的名称,而非货物名称,罗马人以此称大黄。这说明()A.罗马对中国的认知准确 B.中国与罗马之间存在经贸交流C.伏尔加河为大黄的产地 D.大黄成为输入罗马的重要商品〖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中国的大黄有传入罗马,只是东西方称谓不同,体现了罗马与中国有一定的经贸往来,B项正确;罗马将中国的大黄冠以伏尔加河的称谓,体现了罗马对中国了解有限,排除A项;中国是大黄的产地,材料未体现伏尔加河是否出产大黄,排除C项;材料未出现大黄输入罗马的数量,无法体现其是重要商品,排除D项。故选B项。2.亚历山大在给他老师亚里士多德的信中写道:“我的可敬的老师,我已经作了神,我的忠实的东方臣民向我膜拜,给我上供。”亚历山大不仅要求东方人民视他为神来供奉,而且要求西方人民视他为神来崇拜。其目的在于()A.推广希腊神话 B.增强内部的凝聚力C获取民众支持 D.巩固君主专制统治〖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亚历山大帝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亚历山大要求东西方人民把自己当做神来崇拜,主要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D项正确;推广神话传说是手段,排除A项;增强凝聚力根本目的是巩固统治,排除B项;获取民众支持不是根本目的,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巩固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3.从公元前8世纪中期到前6世纪晚期,希腊人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建立了400多处殖民地。从过程看,海外殖民通常先由某一城邦发起,它通常被称为母邦,母邦把部分公民迁移到海外某地另立家园,这一家园被称为子邦殖民城邦。这一过程()A.加速了西亚地区文化希腊化进程 B.缓解了希腊资源短缺的问题C.使希腊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D.凸显了早期人文主义价值观〖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材料表明希腊人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建立了400多处殖民地,并把希腊部分公民迁移到海外殖民地另立家园,由于希腊是少平原等的自然地理环境,导致资源较短缺,人口的迁移可以缓解了希腊资源短缺的问题,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希腊公民到了海外殖民地怎样传播希腊文化,排除A项;希腊没有成为过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排除C项;人文主义的滥觞是在公元前5世纪的智者运动,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4.《论政府原理》(1159年)一书中这样写道:“诛杀一个暴君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正确和正义的……对于践踏法律的人,法律应当拿起武器反对他……在践踏甚至应该统治皇帝的法律的犯罪中……谁试图使他不受到惩罚,谁就是对自己和整个人类共同体的犯罪。”由此可知,作者主张()A.王权有限 B.推行政教合一制度C.主权在民 D.建立近代法律体系〖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159年(英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国王也应该服从法律,否则被诛杀就是合法的,由此可知,作者主张王权受法律限制,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政教合一,排除B项;主权在民指的是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属于人民,材料未涉及,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法律和国王的关系,不是建立近代法律体系,排除D项。故选A项。5.黑格尔指出:“阿拉伯人之获知亚里士多德哲学,这件事具有这样的历史意义:最初乃是通过这条道路,西方才知悉了亚里士多德。对亚里士多德作品的译注和亚里士多德的章句的汇编,对西方各国,成了哲学的源泉。”由此可知,阿拉伯人()A.融合了东西方文明精华 B.引领了世界哲学的发展C.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D.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础〖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阿拉伯)。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黑格尔认为,阿拉伯人将其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理解和整理传播到西方,使之成为后世西方各国哲学的源泉等,意在强调阿拉伯人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说的是阿拉伯人传播古希腊哲学,不能说明阿拉伯人融合了东西方文明精华,排除A项;据材料“对亚里士多德作品的译注和亚里士多德的章句的汇编”可知,阿拉伯人翻译整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不是它自身的哲学文化,没有引领世界哲学的发展,排除B项;据所学,古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础,排除D项。故选C项。6.16世纪被迫移民的奴隶约有30万,17世纪约有190万,18世纪则有近700万;最近研究估算,到1800年约有850万白人生活于美洲大陆。由此可知()A.世界人口格局发生改变 B.非洲丧失了大量人口C.迁往美洲的都是自由民 D.白人是移民潮的主体〖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16世纪至19世纪(美洲)。据材料“16世纪被迫移民的奴隶约有30万……到1800年约有850万白人生活于美洲大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推动下,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人口迁移,从而改变了人口格局分布,A项正确;材料中的移民,并不都是非洲的,还有其他洲,无法得出非洲丧失了大量人口,排除B项;迁往美洲的可能是奴隶,也可能是其他人口,排除C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移民潮的主体,排除D项。故选A项。7.下图是画家阿·米耶尔直接采画自生长着的玉米,再由一位素描师把彩图转化为黑白线图,1542年,被录入在德国植物学家廖恩哈德·福克斯编纂的《植物志》中印刷出版。福克斯在《植物志》记述:"它现在生长在所有的庭院中,几乎到处都是。”据此可知()A.大量美洲作物传入欧洲 B.欧洲饮食习惯发生改变C.玉米在德国种植较广泛 D.世界粮食危机得以解决〖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42年(德国)。据本题材料图片信息可知,玉米在16世纪中期已经在德国的庭院中被广泛种植,C项正确;材料只涉及玉米这一种美洲作物,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欧洲人饮食习惯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玉米在德国种植较广泛,没有“世界粮食危机”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8.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并用通俗的德语重新翻译了《圣经》,让信徒自己阅读《圣经》、诚心修道,从而得到救赎。这去除了繁琐的浮华的外在形式,而更重视精神世界的修炼与内心的独白。这反映宗教改革()A.有利于唤醒人的主体意识 B.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C.旨在推动文化教育的普及 D.否定了神权至上的思想〖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17年(欧洲)。根据材料“让信徒自己阅读《圣经》、诚心修道,从而得到救赎”“更重视精神世界的修炼与内心的独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教改革对教会生活进行了必要的净化,对教义给予了必要的澄清,宗教信仰变得更加个人化,也更私人化,这有利于人主体意识的唤醒,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关于宗教改革运动促进民族国家形成的相关论述,排除B项;宗教改革运动的主旨是打破天主教的精神束缚,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和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奠定基础,而不是推动文化教育的普及,排除C项;宗教改革运动并未否定神权至上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9.礼貌文化是启蒙运动的一个鲜亮的内核。英国礼貌文化的主要推动者沙夫茨伯里将礼貌当做人类的最高德性,认为“文雅或有教养并不是一般概念中的讲礼貌,而是涵盖了成熟高尚的文化的所有长处:对于事物的敏锐理解力和思维能力、繁荣的艺术和文学、自信心、对真理的尊重以及对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此外最重要的是对于人性善良一面的赞赏。”这表明()A.资产阶级对社会提出新诉求 B.英国是礼貌文化的发源地C.启蒙运动推动道德观的更新 D.礼貌文化被社会广泛接纳〖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文雅或有教养并不是一般概念中的讲礼貌,而是涵盖了成熟高尚的文化的所有长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沙夫茨伯里认为,礼貌文化是人性的最高德性,强调对事物认识的思辨与理性,符合启蒙时代资产阶级对理想社会的追求,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英国是礼貌文化的发源地,排除B项;材料并非强调道德观的更新,排除C项;材料只有学者对礼貌文化的看法,没有涉及社会对礼貌文化的态度,排除D项。故选A项。10.如表是英国不同类型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单位:%)。这一变化()1500年1800年1841年纯农业人口753523农村中非农业人口183626.8城市人口72950.2A.得益于工业革命的推进 B.表明英国率先实现了城市化C.说明农业发展渐趋缓慢 D.推动工业化城市的迅速崛起〖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的英国。根据材料中的数据变化可得出,英国的城市人口增加,农村中非农业人口也增加,而农业人口下降,这主要是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开展,使从事工业的人口增加,同时也推动了城市化进程,A项正确;仅从材料中的数据比例,不能得出实现了城市化,排除B项;农业人口下降并不代表农业发展缓慢,排除C项;这一变化是工业城市发展的表现,而不是其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11.《独立宣言》原稿被删除的主要内容包括:谴责英国国王侵犯非洲人的“神圣的生存权利和自由权利”,贩卖黑奴;否决殖民地禁止和限制奴隶贸易的立法;煽动奴隶拿起武器反抗等。这一做法可以看出()A.殖民地与宗主国的斗争与妥协 B.独立战争具有双重性特点C.奴隶制存废问题成为矛盾焦点 D.美国民主政治具有局限性〖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北美。根据材料中《独立宣言》删除的内容,均涉及到黑人奴隶的权利与自由,以及奴隶贸易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后保留了黑人奴隶制,他的民主只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并非惠及各个阶层,说明其民主政治具有局限性,D项正确;《独立宣言》删除的内容是美国为自己保留奴隶制留下余地,并非与宗主国的斗争,排除A项;独立战争的性质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奴隶制存废问题是19世纪后半叶南北战争面临的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12.新经济政策时期形成小农经济,在1926年以后已无法取得粮食产量的大幅增长。而在这个时期苏联工业建设的加速和城市的发展都需要提供更多农产品。据此可知,苏联()A.调整农业政策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B.否定了新经济政策的作用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国民经济的比例严重失调〖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6年(苏联)。根据材料可知,1926年以后苏联的农业粮食产量并不能实现大幅度增长,这严重影响了当时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和城市发展,因此,苏联在农业领域进行政策调整具有合理性,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苏联农业发展的局限性,苏联政府对农业政策的调整并不意味着其否定新经济政策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小农经济下的苏联粮食产量没有大量增长,没有体现出粮食减产,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苏联农业政策调整的必要性,通过这一信息无法推断出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13.战后初期,美国政府明确指示驻日美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你对日本经开的复兴和强化不负任何责任。”而1948年,白宫命令麦克阿瑟要求“尽快采取与基本的占领政策一致的必要步骤,在和平和自给的基础上,初步复兴日本的经济”。这一变化缘于美国()A.争夺世界经济霸权 B.遏制政策的推行C.塑造友善国际形象 D.深陷越战的泥潭〖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初期美国。根据材料从“不负责任”到“复兴日本的经济”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政府对日本态度发生转变,即由原来的制裁到扶植,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从美国的国家利益出发,针对苏联和中国解放战争形势的变化,实施遏制战略,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争夺世界经济霸权,排除A项;材料与塑造友善国际形象无关,排除C项;越南战争是1961至1975年美国对越南发动的侵略战争,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4.据下表可知()年代国际法内容1648《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认了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

体制裁国际法基本原则。1919《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参会主权国家形成决议时实行“全

体一致”通过原则。1945《联合国宪章》确定通过决议需要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

同意的“大国一致”原则。A.各国独立主权得到尊重 B.集体安全机制不断完善C.国际法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减弱 D.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得到有效遏制〖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现代世界。根据材料“确认了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大国一致”原则”可知,集体安全是指众多国家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和平的集体相互保障,在集体安全保障下,侵略者进攻集体安全体系中任何一个国家即被视为侵犯所有国家,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中的集体制裁到联合国实行决议的“大国一致”原则,体现了国际社会在制止战争和维护和平方面的机制进一步集中和有针对性,体现了集体安全机制不断完善,B项正确;材料涉及国际法原则,如集体制裁、“全体一致”等,并不涉及单个国家的独立主权,排除A项;联合国的“大国一致”原则相比国联的“全体一致”原则是一种进步,更加利于维护国际和平,排除C项;联合国成立后,一些大国依然违背原则以武力相威胁,并发动战争,“有效遏制”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15.1928年,苏联开始大规模发展高等技术教育,并提出改进第二等级学校的教学,使其毕业生具有升入高等教育的足够的基础知识。1929年又把原来教育人民委员部管理的高等专业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按其专业性质分别划归各有关人民委员部管辖。这些措施旨在()A.保障新经济政治能够顺利施行 B.满足民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C.完善教育结构层次促进高等教育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培养必备人才〖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苏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在1928年至1932年,苏联和政府为摆脱苏联落后的农业国面貌而实行的大规模有计划的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此时期“大规模发展高等技术教育”、“把……高等专业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分别划归各有关人民委员部管辖”正是适应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为国家培养专业人才,D项正确;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取消了新经济政策,排除A项;材料并未强调民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表述不准确,排除B项;教育结构层次指教育由于其一般对象的年龄差异、培养目标要求的高低、内容的多寡及其难度系数的大小等因素而形成的在先后顺序及水平发展上的排列顺序,材料强调的是发展高等技术教育,没有涉及完善教育结构层次,排除C项。故选D项。16.如图是关于IMF的漫画,对其解读正确的一项是()A.致力于改善各国基础设施建设 B.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要帮扶对象C维持有序汇兑并避免汇兑贬值 D.投票规则致危机管理难奏实效〖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据所学可知,IMF由认缴资金的多少确定了投票权份额,不公平的份额制导致其为发达国家所主导,使IMF陷入了严重的职能困境,D项正确;A项为2016年成立的“亚投行”的宗旨,并不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稳定国际汇率,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之一是稳定国际汇率,但是不可能是避免汇兑贬值,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气候多样,这就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帝国政府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有计划地统一开辟边境的自由贸易区,大力扶持和促进对外贸易和过境贸易。东方的丝绸、香料、瓷器经由这里运往西欧,而西欧的毛织品等也借道转运到中亚等地,帝国则从转口贸易中获利……同时,政府还在许多重要的商贸路线上派有重兵,意在保护帝国内的商贸路线,其目的在于增加关税收入。——摘编自李仲生《世界人口经济史》材料二1571年,奥斯曼帝国海军在勒班多战役中被西班牙和威尼斯的联合舰队打败,失去了对地中海的控制。1683年7月,奥斯曼军队围攻维也纳,却遭到了波兰—奥地利—德意志联军的反击。此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始走下坡路。16世纪中叶以后,奥斯曼帝国内部的政治、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以及国内种族问题突出。面对这些问题,帝国政府未能及时处理。因此,帝国进一步陷入困境。当19世纪民族思想和民族主义运动在欧洲蓬勃发展之时,奥斯曼帝国的一些精英人士希望借此来培养帝国内不同民族和宗教群体对帝国的忠诚,然而并未成功。随之西方殖民势力入侵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使帝国处境更加恶劣,社会动荡、经济萧条、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在此状况下,激发了人民大众坚决与帝国主义势力抗争,争取民族独立的强烈情感。——摘编自刘旭红《浅析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早期民族主义兴起的背景》(1)根据材料一,概括奥斯曼帝国经济繁盛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早期民族主义兴起的历史背景。〖答案〗(1)原因:地理环境优越;政府的大力扶持;是丝绸之路重要的中转地;军队保护贸易。(2)历史背景:奥斯曼帝国受到国内和国际两重危机的压迫;奥斯曼帝国的前期民族思想和民族主义运动失败;奥斯曼帝国精英人工的支持:奥斯曼帝国国内环境恶劣,社会经济萧条。〖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关于奥斯曼帝国经济繁盛的原因,通过材料“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气候多样,这就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可知地理环境优越:通过材料“帝国政府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有计划地统一开辟边境的自由贸易区,大力扶持和促进对外贸易和过境贸易”可知政府的大力扶持:通过材料“东方的丝绸、香料、瓷器经由这里运往西欧,而西欧的毛织品等也借道转运到中亚等地,帝国则从转口贸易中获利”可知这里是丝绸之路重要的中转地:通过材料“政府还在许多重要的商贸路线上派有重兵,意在保护帝国内的商贸路线,其目的在于增加关税收入”可知军队保护贸易。【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时期。关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早期民族主义兴起的历史背景,通过材料“1571年,奥斯曼帝国海军在勒班多战役中被西班牙和威尼斯的联合舰队打败,失去了对地中海的控制。1683年7月,奥斯曼军队围攻维也纳,却遭到了波兰一奥地利一德意志联军的反击。此后,奥斯曼十耳其帝国开始走下坡路。16世纪中叶以后,奥斯曼帝国内部的政治、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以及国内种族问题突出”可知奥斯曼帝国受到国内和国际两重危机的压迫:通过材料“民族思想和民族主义运动在欧洲蓬勃发展之时,奥斯曼帝国的一些精英人士希望借此来培养帝国内不同民族和宗教群体对帝国的忠诚,然而并未成功”可知奥斯曼帝国的前期民族思想和民族主义运动失败和奥斯曼帝国精英人士的支持;通过材料“使帝国处境更加恶劣,社会动荡、经济萧条、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可知奥斯曼帝国国内环境恶劣,社会经济萧条。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当恐怖时,国因逾三十万,巴黎已逾八千。班因会读,惟坐待死……一时之才学偿人,名宝古物,皆儿扫净尽。比之黄巾、黄巢之祸,尚远过之。尚饰绝美之名,以行其凶残之实,而人或信之,至今吾国人,尚妄称法之自由平等,而称欲师之。此则炊人之甚,而天下之人果易——明夷(康有为)《法国革命史论》欺者也。材料二法国大革命时期要求所有法国公民都说标准法语,来代替许多地区方言。法国建立了公立小学,来教授法语和灌输对国家的热爱,法国革命还创立了像国旗、国歌和国家节日之类的民族主义仪式和象征。对国家的这种息息相关之感从法国传到了邻因,甚至由于华破仑的对外侵略战争,被侵略者借助法国革命的成果作出反应。法国苹命者在宪法中强调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宣布了个人的自由权。但公民自由权并不能使劳动者免受由失业、疾病、伤残和老龄引起的贫困和不安全,因此公民迫切要求实行社会改革,要求承认社会对全体公民的福利所负的责任。-——[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有为对法国大革命看法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答案〗(1)看法:暴力革命,引发灾祸;反对革命,主张改良。

原因:维新派主张以和平改良来实现民主政治,为实现维新变法目标服务。(2)提高了国民的公民意识;强化了民族国家认同与爱国主义精神;提倡并保护个人权利;推动了社会福利的发展;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近代(中国、法国)。第一小问,关于康有为对法国大革命看法,依据材料“当恐怖时,国因逾三十万,巴黎已逾八千。进因会谈,惟坐待死……一时之才学佳人,名宝古物,皆几扫净尽。比之黄巾、黄巢之祸,尚远过之”可知,暴力革命,引发灾祸;依据“至今吾国人,尚妄称法之自由平等,而称欲师之。此则欺人之甚,而天下之人果易欺者也”并结合康有为的思想可知,反对革命,主张改良。第二小问,关于原因,据所学可知,康有为之所以对法国大革命的看法是反对革命,主张改良,主要和康有为是维新派,他主张通过改良来救国。【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依据材料“法国大革命时期要求所有法国公民都说标准法语,来代替许多地区方言”、“法国建立了公立小学,来教授法语和灌输对国家的热爱,法国革命还创立了像国旗、国歌和国家节日之类的民族主义仪式和象征”并结合所学可知,提高了国民的公民意识:强化了民族国家认同与爱国主义精神:依据“法国革命者在宪法中强调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宣布了个人的自由权”并结合所学可知,提倡并保护个人权利:依据“公民迫切要求实行社会改革,要求承认社会对全体公民的福利所负的责任"并结合所学可知,推动了社会福利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大国关系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多面性。为什么这么说呢?在传统上,美国和西方国家是铁板一块,中俄占了一块,包括印度是一块,现在四种关系已经开始互相渗透和融合。比如美国盟国关系松动,欧洲战略和独立意识上升,日本寻求和中国、俄罗斯发展关系。中日有可能进入新时代,印度寻求更加平衡的大国关系,特别是印太战略上表现非常突出。这样大国关系就突破了传统的界定,显示出既有矛盾分歧又有协作合作的多面性。未来中美战略博弈中,这些国家很难做到一边倒和选边站。——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形势黄皮书: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20)》材料二提到多极化,人们就认为是现有世界大国追求共同主宰世界的一种要求,这不符合中国对外战略的基本理念。中国倡导的世界多极化,其内涵……与其他西方国家的多极化不同,而“应该将它视为一种崭新的追求,一种有别于强权政治时代的追求,一种谋求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之多样化的国际关系格局,一幅生动和丰富多彩的世界政治局面"。——摘编自梁凯音《21世纪的世界与中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发展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所提倡的世界多极化的内涵,并指出基于这一内涵中国推行的外交政策。〖答案〗(1)影响: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协调、均衡发展。(2)内涵: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多样化,所有国家都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全方位、多边外交。推动多极化进程: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解析〗【小问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当今世界。依据材料“这样大国关系就突破了传统的界定,显示出既有矛盾分歧又有协作合作的多面性。未来中美战略博弈中,这些国家很难做到一边倒和选边站”并结合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影响从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协调、均衡发展等角度分析。【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当代中国。第一小问,内涵:依据材料“应该将它视为一种崭新的追求,一种有别于强权政治时代的追求,一种谋求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之多样化的国际关系格局,一幅生动和丰富多彩的世界政治局面”可知,内涵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多样化,所有国家都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第二小问,外交政策:结合当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政策可知,积极开展全方位、多边外交,推动多极化进程;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