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银川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模拟初三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20分出卷人初三备课组审核人初三备课组考号___________班级_______姓名座位号______积累。(34分)1.默写。(10分)(1)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的感叹中;它在晏殊“_____,_____”(《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惋惜与欣慰中;它也在刘禹锡“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感悟中。成语是中国语言文化的缩影,尤其是那些藏在古诗文中的成语,它蕴含的智慧与醇厚让人回味无穷。比如,比喻在困境中遇到转机的“柳暗花明”出自陆游《游山西村》的颔联“_____,_____”;又如,“临危受命”出自诸葛亮《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意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答案: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阅读《水浒传》和《儒林外史》语段,完成下面的读书任务(6分)语段:A相了相,走到树前,把直褂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任务一:(2分)这段文字出自古典名著《水浒传》文段中的A的姓名是_____,在名著中这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至少两个词语概括)是_____,_____;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关于A的另一个故事:_____.答案:鲁智深粗中有细行侠仗义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任务二: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了一套《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儒林外史>》特种邮票,如图是其中的一枚。请写出与图中内容相关的情节。(2分)答:答案:严监生临终之际,伸着两根指头就是不肯断气,大侄子、二侄子以及奶妈等人都上前猜度解劝,但都没有说中,最后还是赵氏走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任务三:探究情节,《水浒传》和《儒林外史》是写男性世界的事情,一个侧重“武林”,一个侧重“儒林”,里面的诸多人物身上都体现了“大义”,比如李逵和王冕,都是“至孝”的代表,请分别举例说明。(2分)答案:李逵上梁山后,见宋江携父上山,便也回家接母亲上山享福。王冕:把好吃的拿荷叶包了带给母亲,用卖画得来的钱买好东西孝敬母亲。3.成语积累。(4分)成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其内容①_____,丰富多彩。无论是对历史的广泛采撷,还是对语言的高度概括,都让人②_____。穿过风云变幻的岁月,我们与美好的文字③_____(没有事先约定而意外地相遇),感悟其中的生活智慧,思索其中的人生哲理,我们在赞叹它多姿多彩的同时,也领悟到人生的④_____(形容姿态多种多样,丰富多彩)。(1)①②处成语填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A.包罗万象眼花缭乱B.包罗万象拍案叫绝C.五花八门拍案叫绝D.五花八门眼花缭乱(2)根据括号内的解释依次填出③④处的成语。(2分)③_____④_____答案:B,不期而遇,千姿百态汉字是现今世界上唯一历史久远、数千年来持续使用的自源性古典文字体系,汉字文明构成了中华文明最灿烂辉煌的篇章。一方面,汉字记载了几千年来中华文明的兴衰更替;另一方面,汉字又在中华文明的大背景下不断演进、变革和发展。请你按要求完成4-6题(11分)。依据汉字的演变,下面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春秋文字处于承前启后的发展阶段,字体的演变承续了西周金文以来的线条化趋势,形体更加匀称整齐,进一步削弱了字形的象形性,加快了形体符号化进程。①两汉时期主要是形体的变更、调整和规范,文字的功能分工趋向明晰。汉初到武帝前期,汉字系统完成了隶书字体的定型化。武帝后期至东汉末,隶书进入调整和发展期,新隶体、草书等代表汉字发展方向的新兴书体逐渐成为书写主流。②秦系文字上承西周文字,历经春秋战国的发展,到秦代形成古文字的终结形态——小篆。③战国时期,形声构形几乎成为唯一的构形方式,新出现的字基本上都是形声结构,构形的形声化表明汉字构形系统已发展完善。④从魏晋到隋唐楷书的定型,汉字构形方式和形体风格进入稳定状态。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②③④①D③①②④【答案】B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材料一:汉字,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视觉符号,凝结着先人非凡而卓越的智慧。作为记录语言和传承文明的载体,它由最原始的图形符号、象形文字逐渐发展演变为真、草、隶、篆等字体,历经岁月锤炼,不断融合与变化,反映了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变迁。材料二:在汉字造字六法中,“象形”“形声”“会意”等造字规律,使汉字具备了以形表意的特点,也造就了其独特意象。中国的汉字在表音的同时还兼具情感的表达,并在漫长的积淀、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规范体系,传播深远,与各民族文字相互交融,影响了周边国家的文化,形成覆盖多国的“汉字文化圈”。材料三: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必须妥善处理好守正和创新的关系,这是新时代的新要求。我们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用字标准,对字体运用场合不当、书写不规范的行为坚决“说不”,千方百计杜绝和纠正故意把汉字笔画和结构进行粗俗、草率的夸张变形等“丑书”“怪字”等乱象行为,尽量减少对青少年的负面误导。我们还要着眼于未来,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在汉字字体的使用上不断推陈出新,在文字书写规范、书写技法的基础上,强化其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突出其“新时代的艺术性”。阅读以上材料,说说下图中图三的“歌”属于哪一种造字法?说一说理由。(2分)图一图二图三结合三则材料,说一说汉字的特点,以及我们该如何处理好汉字的守正与创新?(4分)【答案】(1)“歌”是形声字。(1分)由表示形符的“欠”和表示声符的“可”组成。(1分)(2)汉字,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视觉符号,它由最原始的图形符号、象形文字逐渐发展演变为真、草、隶、篆等字体。(1分)汉字造字有六法(1分),汉字具备以形表意的特点,在表音的同时还兼具情感的表达。(1分)(以上任选两点可得2分)我们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用字标准,对字体运用场合不当、书写不规范的行为坚决“说不”。(1分)我们还要在汉字字体的使用上不断推陈出新,在文字书写规范、书写技法的基础上,强化其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突出其“新时代的艺术性”。(1分)中国的汉字有象形的特点,也有可拆可分的特点,人们常常利用字形的巧妙变化而制成谜语。请你读一读下面的对联(宽对),从备选字中找出谜底填入横线,并任选一副对联说说谜面与谜底的关联。(3分)第一联:残星两三点,孤雁横空飞谜底:①第二联:明月当空,邀人共仰谜底:②备选字:兴泣日昂关联:【答案】①兴。②昂(各一分)妙处:谜面中把“兴”字下面的“两点”和上面的“三点”比作“残星”,把“一横”(“一”)比作“孤雁”,说它是“横空飞”。此谜谜面诗情画意,引人入胜。(1分)“明月当空”扣一个“日”字。别解成:“明”字中的“月”字应当去掉(当“空”)。“邀人共仰”扣一个“昂”字。意思是:有了人(亻)合成(共)“仰”字。这里暗示出“昂”字。然后把两部分一相加,就形成谜底“昂”。(1分)7.毕业在即,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即将划上句号,6月24日上午,我校德育处将在学生礼堂召开以“梦想,在这里启航”为主题的初三毕业典礼,届时邀请初三全体家长走进校园,与初三学生一起参加典礼。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份海报,让更多的学生关注本次活动。海报“梦想,在这里启航”初三毕业典礼内容:“梦想,在这里启航”初三毕业典礼特邀嘉宾:初三全体家长时间:2024年6月24日(上午)地点:学生礼堂主办方:银川六中德育处二、阅读理解(41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丙】松风阁在金鸡峰下,活水源上。予往来止阁上凡十余日,因得备悉其变态。仰视如幢葆①临头上。有声如吹埙箎②,如过雨,又如水激崖石,或如铁马驰骤;忽又作草虫呜切切乍大乍小若远若近,莫可名状,听之者耳为之聪。(选自刘基《松风阁记》)
【注释】①幢葆
(zhuàng
bǎo):幡盖。②埙箎(xūn
chí):两种吹奏的乐器。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晓雾将歇
消散
②窥谷忘反
“反”同“返”,返回。
③予往来止阁上凡十余日
总共,共
④因得备悉其变态
完全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①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案)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②又如水激崖石,或如铁马驰骤。
(答案)又像水流冲击山崖石壁,有时像披着铁甲的战马在奔驰。10.请用“/”符号给画线的句子断句。(2分)忽又作草虫呜切切乍大乍小若远若近。(答案)忽又作草虫呜切切/乍大乍小/若远若近/莫可名状/听之者耳为之聪11.【乙】【丙】两文是怎样表现景物特点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答案)【乙】文通过动静相衬、视听结合,将光与影、声与色巧妙结合来表现景物特点;【丙】文则通过视觉以及听觉感受来表现景物特点。两文都传达出作者与自然相融合的愉悦,表现了对祖国秀美山河的喜爱。
【参考译文】【丙】松风阁在金鸡峰的下面,活水源的上面。我来到松风阁总共(住了)十多天,因此能够完全知道松风阁景色变化的不同情状。抬头仰望(看到它)像幡盖一样靠近头上。有声音像吹奏埙、箎一样,像阵雨迅疾经过,又像水流冲击山崖石壁,有时像披着铁甲的战马在奔驰;忽然又发出草虫鸣叫的切切声,忽大忽小,像在远处又像在近处,无法用语言说出那种状态,聆听这声音的人耳朵都因此而变得灵敏。(二)古诗赏析(4分)岳州晚景【唐】张籍晚景寒鸦集,秋声旅雁归。水光浮日去,霞彩映江飞。洲白芦花吐,园红柿叶稀。长沙卑湿地,九月未成衣①。【注】①九月未成衣:反用《诗经》“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之意,意思是天冷却没有加衣服。1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首联中对“晚景”“秋声”的描写,体现了诗人的心境,为全诗抒情奠定基调。B.颔联写景,动中有静,虚实结合,由太阳浮在水面联想到天空彩霞飞舞,江面也如同天空一样。C.颈联中“洲白芦花吐”写芦花开放,使小洲看上去是白的。这种倒着写的手法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例如“沾衣欲湿杏花而,吹面不寒杨柳风”。D.尾联写天冷未加衣,而古时裁衣、授衣多是家妇所为,由此可知,此句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13.请根据下列诗句,探究“鸦”这一意象在古诗词中寄托的情感。晚景寒鸦集,秋声旅雁归。——张籍《岳州晚景》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答案】12.B13.渲染环境的氛围,寄托人物的愁绪。【12题详解】B.赏析有误。颔联“水光浮日出,霞彩映江飞”写岳阳之景,当然离不开水,于是作者的视线从空中向下移动,承第一句“晚”字写湖中和江面之景。“水光”和“霞彩”都是静态的,“出”字描绘出洞庭湖波光晃荡,日将落而未落时浮在水面上的情景;“飞”字一方面见出晚霞疾逝,一方面见出江水的流动。这两个字给画面注入了一种动态的美,突出了晚景的特色。可见,运用了静中有动的手法,而非“动中有静”。故选B。议论文阅读。(10分)让青春在书香中绽放吕虹①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在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应当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习惯,为成长成才打下坚实基础。②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读书是培育心智、锻造本领的重要方式。身处信息时代,知识更新迭代速度不断加快,人们需要掌握的技能不断增多,读书学习的紧迫性更加凸显。广大青少年要形成爱读书的自觉,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以过硬本领成就精彩人生。③爱读书必须读好书。做到开卷有益,要重视阅读名篇佳作,汲取真知灼见。经过时间沉淀的经典书籍,能点亮智慧之光,引领人生之路,让人受益终生。何谓好书?好书是有品质的书,在各自领域专业可靠,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好书是有内涵的书,不仅能增知识、长见闻,而且有助于净化心灵,塑造优秀品质;好书是适合自己的书,能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知识结构,提供恰如其分的知识养分,让学习事半功倍。对于青少年而言,如何挑选好书是一门学问,需要练就一双“慧眼”,避免浪费光阴。④读书是青少年的必备功课。做好这门功课不仅要有明确目标,还需要掌握有效方法,做到善读书。其一,“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读书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要遵循学习规律,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其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是一个不断思考、提升认知的过程,要坚持阅读与思考相结合,通过动脑将书本上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其三,“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学到的知识最终要运用于实践,要坚持阅读和实践相统一,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把书本所学用于解决问题。⑤为青少年读书创造良好的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阅读逐步升温,“书香中国”引领风尚,一系列优秀出版物相继推出,尤其是针对青少年群体开设的读书会、大讲堂等活动,引导更多年轻人将读书作为生活方式。下一步,应推动学校创新教育方法、学习形式,搭建更好阅读平台;号召家庭更好营造阅读氛围,打造书香之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提升阅读活动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影响力。更好满足阅读需求,提供更多读书指导,才能为青少年铺就读书成才的大道。⑥数字时代,读电子书、听有声书成为新的阅读风尚。对于青少年而言,书的载体在变,阅读形式在变,但学习规律不会变化,需要一点一滴积累,需要用心用情投入。让浓浓书香引领更多年轻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更多幼小树苗必将在知识的浇灌下成长为参天大树,不负青春韶华,不负时代期许。(选自《初中生必读》2023年第10期,有删改)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点出阅读的重要性,然后指出青少年要形成读书的自觉,读书时应该读好书,做到善读书;再提出全社会要为青少年读书创造良好的环境,最后号召青少年要用心用情读书。B.文章第②段加点的“拔节孕穗期”一词生动形象,比喻青少年阶段,论述了“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论点。C.第④段主要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论述了“做好这门功课不仅要有明确目标,还需要掌握有效方法,做到善读书”的观点,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D.文章第⑥段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证明了读书对于青少年的巨大作用,使论述更加生动形象,浅显易懂。15.选文②③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阐明理由。16.第五段划线的句子中“更好”“更多”能不能去掉,为什么?17.选文第④段和链接材料都写了读书的方法,试分析两者有什么异同。链接材料: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培根《谈读书》【答案】14.B15.不能调换。第②段强调青少年要形成爱读书的自觉,第③段则指出读书时应该读好书,两者存在先后的逻辑关系,因此不能调换。16.不能去掉,“更好”“更多”说明在现在的基础之上更好,更多一些,并不是能达到所有的要求,满足所有的读书指导,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17.同:读书应该动脑思考,用心去读。异:选文还谈到读书应遵循学习规律,循序渐进并且要运用到实践中;链接材料还谈到读不同的书应采取不同的方法。现代文阅读。(13分)太行山麓,清漳河畔①太行山麓,清漳河畔,让我魂牵梦萦。②国庆节前,我回到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与烈士亲属一道祭拜了牺牲在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英烈。③1942年5月,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于辽县麻田镇十字岭壮烈牺牲,辽县后来更名为左权县。麻田是当年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驻扎的地方,也是我父母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工作、战斗过的地方。④太行山麓,清漳河畔,走在故乡的土地上,我热泪盈眶。我们一行寻访祭扫的第一处,是位于左权县下丰堠村的宋家祖茔——这里安葬着宋耕如烈士和同为烈士的他弟弟,以及他们的父母。宋耕如烈士既是我妈妈的老师,也是她参加革命的领路人。他1934年参加革命,1937年入党,曾担任中共左权县第四区分委书记等职。1943年5月,日军进犯太行地区,他积极发动地方军民配合八路军作战。后来在一次激战中英勇牺牲,时年30岁。他的弟弟于1940年参加百团大战作战时光荣牺牲,年仅23岁。兄弟二人的父亲是开明人士,他只有两个儿子,都送上了抗日战场,并且都为国捐躯。⑤穿过一片片密密的玉米地,又穿过一片片压弯了腰的谷子地,我们终于来到大槐树大柳树下的宋家墓地。我们敬献上黄白两色菊花花篮,并按照山西家乡的老礼,摆好贡品,焚香祭拜。晴空朗日,槐柳依依。此刻,故乡、英烈,这两个词汇反复交织在我的脑海里,不尽的思念盘桓在心头……⑥太行山麓,清漳河畔,一片繁荣昌盛。⑦我们欣慰地看到,红色基因已深深融入这片土地上后来人的血脉中,看到当年的革命老区正朝着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断发展。故乡英烈用热血与生命换来了后人的幸福安宁,这红色精神已成为最深沉持久的力量,滋养和砥砺着年轻一代为增进家乡人民的福祉不断奋进。⑧这次回山西,意外得知一个新的消息——宋耕如烈士的照片和事迹早已进入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展陈。于是,我们又赶往位于麻田镇的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和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⑨从纪念馆北门进入展厅后,讲解员张建勇将我们直接引到宋耕如烈士照片前。在展厅廊道墙上熠熠红烛的映衬下,烈士的形象格外醒目、庄重。敬献花篮后,我们向烈士行注目礼;礼毕,听取烈士事迹讲解。待转过身来,我们看到廊道对面的烈士事迹。在宋耕如等烈士事迹的正对面,是太行新闻烈士群像,他们牺牲在太行山上。⑩1942年5月下旬,日军对八路军总部驻地辽县麻田和《新华日报》华北版、新华社华北总分社驻地山庄村进行大“扫荡”。《新华日报》总编辑何云和报社全体人员,在反击日军“扫荡”、处境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一面同敌人周旋,一面坚持出版报纸,并向延安新华总社发战报。在这次反“扫荡”中,《新华日报》牺牲了46位同志。⑾“……5月28日黎明,他们被搜山的敌人发现,何云同志开枪击毙接近他的敌人,随之也被敌人乱枪击中,壮烈牺牲……”⑿从八路军总部纪念馆正门走下台阶,我们心中萦绕不去的是《在太行山上》那舒缓又雄壮的旋律:“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铜壁铁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气焰千万丈!”⒀太行山麓、清漳河畔,左权人斗志昂扬……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红色故乡左权,曾是抗日英烈流血牺牲的战场,昔日军民携手唱着“红日照遍了东方”“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今朝的左权,正在以高亢和激越追逐梦想,继续唱响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新民歌。《人民日报》(2023年11月29日20版)18.本文以“太行山麓,清漳河畔”为题,有何妙处?(2分)参考答案:①点明文章事件发生的地点。②是文章的线索,全文围绕“太行山麓,清漳河畔”组织材料,统领全文,使文章结构紧凑。19.本文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参考答案:①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崇敬、赞美之情,以及对当下左权人积极拼搏、追逐梦想的精神的赞颂之情。20.请分析第⑤段画线句子的作用。(2分)参考答案:①对宋家祖茔的环境描写,交代了宋家祖茔的地点,以及周围环境的特点,所写的槐树、柳树,渲染了庄重肃穆的气氛,表现了我们敬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战的爆发》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1
- 2025届江西省浮梁一中高三摸底考试数学试题
- 《二泉映月》音乐课件
- 机械制造工艺模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 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前术后护理
- 事业单位环保培训
- 2025年昌吉货运资格证模拟考试新题库
- 2025个体商户的买卖合同协议
- 保洁卫生协议书
- 合作协议 上市
- 居家托养合同范本
- 血透导管滑脱应急预案
-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小学数学六年级小升初期末复习试卷(含答案)
- 【年加工500吨鲍鱼的综合加工生产工艺设计10000字(论文)】
- JBT 7387-2014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电动控制阀
-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含解析)
- 家宴主题宴会设计说明
- 北京市海淀区2024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附答案)
- 2022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附课标解读)
- 【真题】2023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东软集团能力测试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