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步达标自主练习·七年级历史1-16课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共60分钟。2.本试卷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这条世界上建造时间最早、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开凿于()A.隋文帝统治时期 B.隋炀帝统治时期C.宋高宗统治时期 D.元世祖统治时期2.贞观初年,太宗签署了征兵18岁以下身强力壮者的敕文,但文件到门下省,魏征不同意,退回中书,又经御画,中书省再发,魏征还是坚持己见。材料中涉及的制度是()A.三公九卿制 B.行省制 C.内阁制 D.三省六部制3.唐代社会涌现出一大批天下闻名的女性人物,其中既有女皇帝武则天、女将军平阳公主,又有女官上官婉儿、女诗人薛涛、女道人鱼玄机等。该现象()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进步 B.体现了民族交融的成果C.得益于社会风气的开放 D.确立了重文轻武的局面4.唐朝与70多个国家或地区有官方往来,允许各国人来留学、经商,吸收许多外国人担任官职。唐朝的文学艺术对日本、高丽等国影响深远,丝织技术传到西亚、欧洲。这反映出唐朝()A.中外交往繁盛 B.政治制度完善 C.民族关系和睦 D.南北交流加强5.《旧唐书》载:“在这次战乱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人烟断绝,千里萧条’”。从此之后,国势由盛转衰,逐渐形成的藩镇割据的局面。该战乱发生时的唐朝皇帝是()A.唐高宗 B.武则天 C.唐玄宗 D.唐肃宗6.北宋时期,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正副长官累计超过200人。其中文臣出身者162人,武将出身者39人。这反映了北宋治国策略的特点是()A.宦官专权 B.文武并重 C.重武轻文 D.重文轻武7.“在边疆战事中,北宋屡战屡败,每年被迫送出大量钱物;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该材料表述了王安石变法的()A.背景 B.措施 C.目的 D.结果8.北朱与辽、西夏既发生对峙战争,又一直进行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在榷场,官府和商人交换各种商品,且数量很大。这种态势()A.使民族间长期争战不休 B.使民族间完全消除隔阂C.促进了民族交流与融合 D.消除了民族间经济差距9.岳飞词:“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陆游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该材料反映出的时代最强音是()A.北伐中原,结束三国鼎立 B.收复河山,渴望国家统一C.忧国忧民,同情人民疾苦 D.仗义执言,揭露统治腐朽10.《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主要反映了()A.国家重点开发东南 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C.东南地区赋税沉重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11.右图是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宋代定窑孩儿枕。作品设计独具匠心,线条柔和流畅,细部刻画极为生动传神,是文物中的珍品。这件文物最能说明()A.宋代手工业的水平高超 B.宋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C.宋代中外交流兼容并包 D.宋代民族文化交融加深12.制作卡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某同学制作了资料卡片(如图)。他学习的是()政权建立时间:1206年首领:铁木真重要事件:灭亡西夏和金政权A.澶渊之盟 B.宋金对峙 C.蒙古崛起 D.明朝建立13.“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描述的是元朝()A.中书省和行中书省 B.北庭都元帅府C.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D.宣政院14.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历史上,中央致府首次在台湾地区建立的行政机构是()A.宣政院 B.澎湖巡检司 C.台湾府 D.西域都护府15.穿越时空隧道,神游北宋开封城。看杂耍踢球、听说书唱戏、赏古玩字画……我们来到的娱乐兼商业场所是()A.夜市 B.榷场 C.草市 D.瓦子16.《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博、伙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现象说明了宋代()A.经济重心的南移 B.城市商业的繁荣C.达官贵人的需要 D.海外贸易的兴盛17.小明同学搜集了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物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主题应该是()A.汉赋的兴起 B.唐诗的繁荣 C.宋词的发展 D.元曲的流行18.北宋编撰《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该书所记述的历史起止时间位于下图中()A.① B.② C.③ D.④19.《马可·波罗行纪》在介绍中国时说:“大汉国中,商人所至之处,用此纸币以给赏用,以购商物,以取其货物之售价,竟与纯金无别。”这一记载佐证了()A.元朝商品经济的发展 B.宋朝南方商业的繁荣C.宋代繁华的都市生活 D.宋元海外贸易的发达20.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到清朝乾隆末年时,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明清时期人口的快速增长离不开国外高产作物的引进。下列作物属于我国明代引进的是()A.水稻、向日葵 B.马铃薯、粟 C.花生、水稻 D.玉米、甘薯21.下列有关明朝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棉纺织业在明代已经从南方推向北方 B.苏州是明代的棉纺织业中心C.出现了有名的晋商、徽商等商帮 D.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22.明朝抗倭将领戚继光不仅是著名的军事家和诗人,更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他之所以被称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A.赶走了盘踞台湾的荷兰殖民者 B.抵抗了英国殖民者的侵略C.收复了被外国势力占领的新疆 D.解除了我国东南沿海倭患23.郭裴《广东通志》中记载了一个故事:1553年,有一伙殖民者谎称遇到风浪,请求暂时借地晾晒货物。他们买通了当地官员,许诺每年缴纳白银500两,得到允许后就此上岸。这伙殖民者上岸的结果是()A.寇准力主抗敌,说服皇帝亲征 B.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C.“岳家军”在郾城大败敌军主力 D.郑成功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24.下列图片分别来源于三本书。这三本书的共同特点是() 《天工开物》插图 《农政全书》插图 《本草纲目》插图①成书于明朝 ②农学著作 ③图文并茂 ④具有总结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5.成语“三顾茅庐”“鞠躬尽瘁”“草船借箭”均出自我国的一部章回体小说,这部小说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它是()A.《西游记》 B.《水浒传》 C.《红楼梦》 D.《三国演义》二、辨析改错(8分)2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1)唐玄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周边各族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2)从印度引进的占城稻,成熟早,抗旱力强,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3)杂剧是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的一种综合性的艺术。(4)汤显祖的《长生殿》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准。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27.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的时期。阅读图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一朱元璋 图二 图三举子看榜图(1)图一人物为加强君权,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4分)(2)图二是明朝什么机构的印信?这个机构的职责是什么?(4分)(3)根据图三,指出明朝时科举考试较前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4分)(4)综合以上图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君权的发展趋势。(2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1)材料一中“三种发明”分别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影响?(6分)材料二 图一紫禁城 图二明长城(2)根据材料二,指出“紫禁城”在建筑史上的地位;明朝修建明长城的目的及其两个端点。(6分)(3)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你能得出什么认识?(2分)四、分析与探究(14分)29.交流促进发展,开放带来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材料一 图一宋朝对外贸易图 图二元朝中外交通图(1)根据材料一中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海外贸易的地理范围和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名称。(4分)(2)根据材料一中图二,指出元朝交通路线的特点;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4分)材料二成祖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上)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州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据《明史·郑和列传》(3)根据材料二,分析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并简要评价郑和及其船队的远航。(6分)

参考答案同步达标自主练习·七年级历史第七次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序12345678910111213答案BDCACDACBDACA题序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DBCCADBDBCD二、辨析改错(8分)26.【×】(1)“唐玄宗”改为“唐太宗”【×】(2)“印度”改为“越南”【√】(3)【×】(4)“《长生殿》”改为“《牡丹亭》”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27.(1)在地方,朱元璋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设立“三司”;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2分)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2分)(2)锦衣卫;(2分)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2分)(3)明朝严格规定考试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文体格式为“八股文”;(2分)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2分)(4)明朝君权不断强化。(2分)28.(1)印刷术(学术上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普及和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2分)火药(战争上的发明):火药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法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加速了世界文明的进程;(2分)指南针(在航行方面的发明):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2分)(2)紫禁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2分)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2分)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2分)(3)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杰出的科技成就,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等。(言之成理即可,2分)四、分析与探究(14分)29.(1)宋代海外贸易的地理范围近至朝鲜、日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