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某祭奠权案例分析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民众觉醒权利意识,提升了对新权益的保护诉求,让由于祭奠权益受损而生成的祭奠纠纷出现的越来越多,也使这一新型权益更加走入了大众的视野。祭奠活动一直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人们通过祭奠的形式表达对死者的哀思。所有的祭奠活动蕴含着一些祭奠权益,该权益一直以来备受大众所关注和追求。不过最近几年司法视野才将目光聚焦到了祭奠权益上,其法律与道德的边界较为模糊,同时富含伦理色彩。学界关于祭奠权益的研宄也相对较少,专家们尽管定性祭奠权益上仍有一些分歧存在,不过对于祭奠权益是受法律所保护这点达成共识。本文对一关于祭奠纠纷的案例展开分析,具体划分为下述几部分;对典例大致案情和对应的法院裁判予以介绍,经由案例争议焦点引出祭奠纠纷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分析祭奠利益的性质,解释何为祭奠纠纷,进而给出祭奠权的基本定义,探究祭奠权的性质,总结学界中的争议观点。从祭奠利益受应受到保护的法律依据和公序良俗原则的适用两个方面寻求祭奠纠纷发生后的救济途径。[关键词]祭奠纠纷祭奠权司法保护ACaseAnalysisoftheRightofSacrificeAbstractWithmoreandmorepeopleawakenedrights,improvedtheprotectionofnewrightsandinterests,allowingmoreandmoredisputesinthememorialdisputesgeneratedduetovictoryofinterests,andmakesthisnewequityintothepublic.Thefieldofview.Thememorialeventhasalwaysbeenthetraditionalcultureofmycountry,andpeopleexpressmygriefofthedeceasedthroughtheformofmemorial.Allmemorialactivitiescontainsomemately,therightshavealwaysreceivedtheattentionandpursuitofthepublic.However,inrecentyears,thejudicialperspectivewillfocusontherightsandinterests,andtheirlawsandmoralbordersaremorevague,andtheyarerichinethicalcolors.Theacademiccirclesonthememorialoftheemphasiaarerelativelysmall.Expertsstillhavesomedifferencesinthequalitativememorialrightsandinterests,buttheyhavereachedaconsensusontheprotectionofthelaw.Thispaperanalyzesacaseconcerningthedisputeofmemorialceremony,whichiscomposedofthefollowingparts;Thefirstpartintroducesthebasicfactsofthetypicalcaseandthecourtjudgment,whichleadstothelegalproblemsinthememorialdisputefromthefocusofthecase.Thesecondpartanalyzesthenatureofthesacrificebenefit,explainswhatisthesacrificedispute,thengivesthebasicdefinitionofthesacrificeright,exploresthenatureofthesacrificeright,andsummarizesthecontroversialviewsintheacademiccircle.Thethirdpart,fromthesacrificebenefitshouldbeprotectedlegalbasisandthepublicordergoodcustomprincipleappliestwoaspectstoseekthereliefwayafterthesacrificedisputeoccurs.Keywords:MemorialdisputeRightofsacrificeJudicialprotection目录TOC\o"1-3"\h\u某某祭奠权案例分析 1导言 1(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1(二)现有文献综述 1一、案例介绍及其引发的法律问题 3(一)基本案情 3(二)法院裁判 3(三)案例引发的法律问题 41.祭奠权如何定性 42.祭奠利益受法律保护的依据是什么 5二、祭奠利益的性质分析 5(一)实务中的祭奠纠纷 51.身份权说 62.人格权说 63.本文的观点 7三、祭奠纠纷的救济 8(一)依法救济祭奠纠纷 8(二)公序良俗原则的适用 9结语 9参考文献 11谢辞 12某某祭奠权案例分析导言选题背景和意义通过祭奠来寄托对故人的思念是我国一直以来的传统,但是近年来,关于祭奠产生的民事纠纷越来越多,比如如何安葬骨灰的纠纷,墓碑署名的纠纷,如何举办葬礼仪式也会产生纠纷。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公民权利意识也越来越加强,这些关于祭奠权益纠纷的民事案件也越来越多。现阶段对于祭奠权在法律上没有确切规定,学界关于具体的界定、性质和法律关系、法律适用等情况没有给出明确的规定。实际在司法实践里,部分法官将祭奠纠纷归属于身份权纠纷,部分法官将祭奠纠纷归属于人格权纠纷,如此就让司法实践存在着一定的现实困境,其一是怎样对祭奠权定性,其二是祭奠纠纷中法律适用的困境。在司法实践中,法官不能够只是理解表面字义,不可以由于法条之中没有“祭奠权”字眼出现而出现一叶障目的情况,遵照民事法律适用原则,坚持有法律按照法律办事,没法律则是根据民事习惯办事。严格遵照《民法典》规定的民事活动不能和社会公序良俗相违背原则,以法律形式保障公民祭奠权,但在实践中如何解释和适用这一规范,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通过选题对某一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找出案例中的争议点,及其引发的法律问题,研究在这一案例中如何解释及适用法律规范,可以帮助我们对司法实践中关于“祭奠权纠纷”的处理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现有文献综述关于祭奠权的研究,笔者了解到目前学界大致分为两种观点。第一种是“身份权说”,该学说将祭奠权归为身份权的下级概念,即祭奠权基于亲属关系等特定身份关系而存在。第二种是“人格权说”,该学说认为祭奠权属于人格权,特定的身份关系是对祭奠权内容的限制而非前提,身份关系伴随着死者的死亡而消逝,但祭奠权所要保护的并非这种身份关系,而是生者对死者精神上的寄托,因此祭奠权属于人格权的范畴。杨立新教授在其《诠释祭奠权》一文中写道,将祭奠权看成是一种权利的内容更为合理,其产生于特定的身份关系,附属于配偶权、亲权和亲属权。对于祭奠权相关实务纠纷,要践行法无明文规定时,以民事习惯作为判案的原则。刘扬军通过文章《祭奠权的性质及法律保护》传达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祭奠权是公民的一种身份权,民法对于夫妻、父母和子女及近亲属之间的关系适当调整,而祭奠权是其组成部分,并非是单独的一种权利。瞿灵敏的《司法裁判视野中的祭奠权:性质、行使与法律保护》一文中详尽阐述了关于祭奠权属于“身份权”一说的反对观点。在他看来,祭奠权要求权利人和死者彼此间存在一定的特殊关系才可以成立,基于此直接定性为身份权是不可取的。身份权的目的在于表明并维持特定的身份关系,是不能由当事人随意更改的。而祭奠权则不以近亲属为限制,且身份关系的结束并不代表着祭奠关系的消逝,因此,祭奠权属于身份权这一观点不太合理。张红在《侵害祭奠利益之侵权责任》中指出,现行法所保护权利类型的局限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道德感的提升而增加,因此现行法不可能对所有的权利类型进行及时的保护。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将应受法律保护的利益范围细致化、明确化,祭奠利益就是典型例子。他认为,祭奠权是一种新型人格权,身份关系存在与否并不是祭奠利益存在与否的必要条件,即便身份关系消失了,生者也可通过祭奠对死者致敬达哀。张龙通过文章《民法典编纂背景下祭奠权受损的救济路径选择》强调:“民法典编撰时,祭奠权就是一种人格权,假使认定其权利归属,即在《侵权责任法》第2条里,那么就能够处理好相应的法律属性问题,让这类民事纠纷能够纳入到法院立案范畴。”参见张龙:《民法典编纂背景下祭奠权受损的救济路径选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参见张龙:《民法典编纂背景下祭奠权受损的救济路径选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孙维飞在《祭奠纠纷的类案研究》一文中界定了祭奠权益内涵,也就是“死者其近亲属享有围绕着逝去的亲人存在的思念、敬爱等情感,表达出来的仪式精神利益”参考孙维飞:《祭奠纠纷的类案研究》,《交大法学》,2012年第1期。,参考孙维飞:《祭奠纠纷的类案研究》,《交大法学》,2012年第1期。案例介绍及其引发的法律问题基本案情原告宗某系死者宗某某之子(下述简称原告),董某某与宗某某系再婚夫妻,二人未再生育子女,宗某某于2019年3月13日因病去世,董某某依宗某某生前遗嘱将其拉至昌平殡仪馆准备火化。原告称董某某违反了和原告及其亲属关于宗某某后事的办理约定,即由董某某继承宗某某的遗产并为宗某某购买墓地操办丧礼等事宜,且墓地选址及样式遵从原告及其亲属的意见。原告及其家属拒绝火化,并要求董某某出具真实有效的遗嘱,但董某某仅出具了遗嘱复印件,且签名并非宗某某的笔迹。原告坚决不同意在见到真实有效的遗嘱前前对宗某某的遗体进行火化,并对昌平殡仪馆进行了通知,原告不到场的情况下坚决不能对遗体进行火化。2019年6月9日下午,董某某强行将宗某某的遗体拉至东郊殡仪馆,原告得知后立刻致电东郊殡仪馆要求遗体不得火化,但当原告赶至现场后,宗某某的遗体已经被火化。原告认为,董某某的行为严重违背了社会公序良俗及道德底线,且严重的侵犯了原告的祭奠权利、人格权利等合法权益;东郊殡仪馆作为专业殡葬服务场所,对有争议的遗体及所掌握的情况应该进行评估判断,尽到审慎审查的义务,却没有尽到该义务,对整个侵权事件的发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故原告提起诉讼,要求要求二被告以书面形式向原告赔礼道歉;要求董某某告知原告父亲宗某某骨灰存放地点;要求董某某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50000元;要求东郊殡仪馆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元。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2021)京0105民初64805号。董某某称其不存在侵权行为,其是按照丈夫遗嘱办理后事,且原告在看遗嘱时抢夺遗嘱,趁机损毁了遗嘱。董某某和宗某某结婚20多年,原告仅在遗留之际见过宗某某,之间原告与宗某某没有任何交流,当宗某某遗体在昌平殡仪馆存放3个月之久,原告都不闻不问,所以其才采取火化的形式。东郊殡仪馆称其不存在侵权行为,办理手续时董某某携带了死者的死亡证明及身份证原件并且死亡证明原件表明家属为董某某,其作为火化单位,将审查义务已经尽到,没有对原告人格权侵犯的任何行为,不需要承担所谓的侵权责任。法院裁判法院认为,“祭奠权”尚未成为一种类型化的法定权利,但“祭奠权”是有利益关系的生者对死者的哀吊、追思的特定权益,“祭奠权”存在所保护的人格利益,其客体是一种精神利益,属于一般人格权。结合本案案情及各方举证看,董某某持有一份宗某某自书遗嘱,宗某某去世后,董某某将宗某某遗体火化并实施海葬的行为,并未违背宗某某生前的意愿,难以认定其构成侵权。东郊殡仪馆认为根据己方举证可以看出,在原告致电东郊殡仪馆对火化宗某某遗体行为提出异议时,宗某某遗体已进入火化炉,已无法阻却火化程序,所以,殡仪馆对宗某某的火化手续符合其与董某某之间的合同约定,殡仪馆的火化行为不违反公序良俗,系依据殡葬服务协议而履行的合同义务,也未侵害原告的祭奠权益,同样不足以认定构成侵权。所以,法院对原告的主张不予支持。笔者选取该案例进行分析的原因在于该案例的争议焦点。此案例中的争议焦点为:董某某未通知原告私自处置宗某某尸体的行为和东郊殡仪馆未听取原告意见就火化尸体的行为是否构成了侵权,又侵犯了何种权益。原告认为二被告侵犯了自己的祭奠权益,从法院的判决书中可看出法院也认可祭奠权益这一没有明确法律规定的权益。然而在一起墓碑落款纠纷案中,祭奠权益却没有得到承认。该案中,被告,即原告的姐姐,没有告知原告就自行将原告在父母墓碑上的名字去掉了,同时也对原告提出的补刻请求直接拒绝。在原告看来,被告这种行为侵犯了自己对于父母拥有的“祭奠权”,要求被告立刻将自己的名字刻在墓碑之上,此外也需要获得相应的精神赔偿。在一审、上诉之后,南京市中院对他的起诉予以驳回。在法院看来,他提出的“人身权”在现行法律上没有规定,并不包括所谓的“祭奠权”,因此“祭奠权”并不是法律规定好的人身有关的权利,没有在现行法律调整范畴里,同样也不在法院能够依法管辖的范畴内。所以被告这种行为不算直接侵权,原告不可以以此起诉,索求赔偿,可以选择的途径只有行政、调解等。从该案例可以看出,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不承认祭奠利益是须受法律保护的权益的情况,因此,对祭奠利益进行定性,探寻其受法律保护的依据在实务中显得尤为重要。案例引发的法律问题1.祭奠权如何定性上述案例中的死者骨灰安葬纠纷实际上就是祭奠利益的纠纷,但是“祭奠权”目前在我国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是否将祭奠权作为一种民事权益来看待,如何解决实务中关于祭奠权的“身份权说”和“人格权说”的争议,值得我们探究并思考。2.祭奠利益受法律保护的依据是什么若祭奠利益应受到法律保护,那么在现行法体系中,应该依据哪些法律规范对祭奠利益进行保护,如何适用这些规范,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二、祭奠利益的性质分析(一)实务中的祭奠纠纷简单来说,几点就是活着的人对于已经死去的人表示自己的悼念和寄托思念的情感活动。它属于民族风俗的一种,尤其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更是地位非常。在现实生活中,与祭奠相关的活动内容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参加追悼会、瞻仰死者遗容。第二类是在墓碑上刻上死者近亲属的名字。第三类是如何处理死者相关物,这又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处理死者遗体、骨灰等的方式,二是处理死者生前遗留物,如照片、衣物等。据此,大致可以得出实务里牵涉到的祭奠纠纷情况。首先是死者近亲属之一倘若没有告知其他近亲来参加追悼和奔丧;其次是死者的近亲属之一没有将别的近亲属姓名雕刻上死者墓碑上;最后是死者的近亲属对死者其尸体进行损毁、污损,未告知其他近亲属,骨灰保管人私自丢失骨灰等纠纷。(二)何为祭奠权现行法律中对祭奠权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关于“祭奠权”是否是一项权利存在两种截然不同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认为祭奠权是权利,应予以保护,并定义其为具有特定身份关系的主体对死者表达哀思的权利。第二主张祭奠仅仅是一种传统的风俗习惯,不能称其为权利,民事权利由国家立法确认,因此不能称之为权利,承认其是一种权利的行为会导致权利泛化的结果,将之当做风俗习惯来看待,既便于调整实际中的纠纷,也可强化人们对道德观念的认知。(三)祭奠权的定性由上述内容可知,“祭奠权”概念并没有被法律所认可,说到底它并不是一项法定权利,所以对于“祭奠权”没有明确定性,现阶段学界对“祭奠权”的划分主要是两种说法,其一是身份权说,其二是人格权说。1.身份权说所谓身份权指的是存有一定身份关系的民事主体,由于特定的身份或是行为带有的一定权益。祭奠权则是指的是对死者而言是近亲属,每一位这样的近亲属都有祭奠的权利,所以近亲属相互间需要对彼此的祭奠权表示尊重,不可以有任何的阻扰和破坏,具体说来,意思是死者近亲属对于死者有一份寄托思念和敬意的权利。所谓“祭奠权”和身份权之间关系密切,所以归类为身份权的一种有道理,在实务中就有部分案例这样处理,是将祭奠权当做身份权进行判决的。但它的缺点在于,身份关系会随着其中一方当事人的死亡而消逝,与之相对的另一方当事人将会丧失这一身份权利,死者的逝去代表着身份关系的堙灭,但同时近亲属又产生了祭奠权,若如此划分,祭奠权不能满足身份权的相对性这一特征,因此将祭奠权归属于身份权有失妥当。2.人格权说站“人格权说”的学者是由人格权视角对“祭奠权”性质展开论证的。人格权,顾名思义就是指的法律对人格权益在内容上认定为民事主体,让其能够以独立的法律人格而存在,同时也能够和主体人身关系密切的权利。秉持着这样观点的人看来,所谓“祭奠权”归属于一种人格权范畴,也就是因为存在近亲属关系使得其获得一定的人格权益。第一,尽管是因为一层身份关系才有的“祭奠权”,但是死者死亡已经是既定事实。和死者相关的近亲属关系也会随之消失,不过近亲属有一定的内心人格权益,或是说近亲属有一定的心灵感应、精神利益,这些并不会因为身份关系的消失而消失。所以针对存在的“祭奠权”还有其需要保护的对象来说,它需要保护的不是死者和生者此前建立的身份关系或是死者自身的精神利益,而是活着的人对于其存在的精神寄托、行为自由等,所以“祭奠权”就此应当归类为一种人格权。此外,权利客体视角分析看,人格权客体就是一种人格权益,身份权客体就是身份权益的一类。人格权益就是人必备的一种为人资格,同样的身份权益在属性上分为两种。身份权益“不只是作为权利人的权益,也会被其利用,是一种相对于人身权益而存在的权益”。“祭奠权”其客体就是所谓近亲属在死者死去之后展开的料理后事和祭奠等系列活动,涵盖的内容有遗体安葬、遗体保管、墓碑竖立等方面的行为自由,行使“祭奠权”没有相对人,也没有相对的法定义务,不带两种属性。比如死者安葬权利而言,虽然社会对于死者下葬、祭拜有一定的伦理道德、社会良序标准,但是在我国法律上没有针对死者安葬给出具体的强制性义务规定,倘若死者的近亲属并不履行对应的祭祀权、行孝道,也没有任何人能够以法律强制其履行,法律上不存在这种义务,社会和大众仅能从道德层面去谈这种义务。所以,所谓“祭奠权”保障的是生者自身的一种人格权益,归属于人格权一类,究竟是人格权的一般属性还是具体属性,都需要在今后通过立法给出相关解释,部分人认定“祭奠权”能够抽象出来和其他包括生命权、健康权等具体人格权并论,同时也有部分学者认定细化一般人格权,“祭奠权”也是其中一种。3.本文的观点从祭奠权的由来分析,它的产生主要依据人民的权利意识的思考,也是体现了法律制度建立的滞后。当前的人民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民已经可以将权利义务联系,可以随时将生活中的各类问题与法律结合思考。而“祭奠权”就是在我国的法治进程中不断形成的,虽然我国还不是例法国家,也就是法庭上不能通过在判决时进行创造新的权利,只能通过立法机构的官方认可才可以真正定义为新的法定人格权。最近这几年,关于祭奠纠纷的各类案件都有所增长,数量偏大,但是对于祭奠权当事人的权利诉求却不能通过现有的法律来解决,也就不能实现所谓的公平公正,导致司法权威性受到破坏。从祭奠权的本身内容来看,祭奠权的行为权利主要是体现在行为本身的利益需求,而剥夺该权利所代表的利益需求就是对当事人的侵权行为。对于祭奠权的法律主体定义,就是需要规定如何的主体才能享有祭奠的资格,且享有相应的利益主体。而对于祭奠权的法律客体定义,就是客体指向的人会做出对主体权人利益相冲突的行为,侵犯其权益的行为的人。祭奠权是具有较浓厚感情色彩的权利,从我国的国民意识来看,“逝者为大”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人们会对逝者的思念体现在具体的祭奠活动上,由此可以让自己的心灵获得慰藉。就如俗语所说,百善孝为先,后代们通过祭奠活动来对逝去长辈的纪念和尽孝,这是一种重要的精神追求。所以祭奠权的权利诉求内容是合情合理的,而且其权利内容也不能纳入其他的权利里头。具体的祭奠权包含几项重要内容:葬礼信息知悉权、丧葬决定权以及祭奠的参与权等等。这些权利内容都是不能纳入身份权的,而且,祭奠权的基础也就是代表身体权的消失,祭奠权的权利主体和内容都是有特定的划分,如果是将其归纳于一般的人格权利,就不能更好地保护当事人权利。所以非常有必要将祭奠权提升定义为一项新的人格权,并进行相应条例保护,才能做到祭奠纠纷的法制化,也可以使得在具体实践上的法律途径解决,处理权责不明的情况。祭奠权最大区别于其他人格权的特征就是在权利主体的划分上。权利主体因为和逝者是有一定的关系的,但是也不同于像《婚姻法》的近亲属范畴。祭奠权的权利主体限定原因,在于两点,首先是《婚姻法》规定近亲也是祭奠权的主体,其次也是由于不属于近亲,就会和逝者所谓的抚养和赡养关系的人等同享有祭奠权。从法律规定意义上的近亲属或者不是近亲属,但由于其在逝者生前是长期的生活,也有一定的赡养的义务履行,这也就是近亲属的义务,可以将其定义为祭奠权人,同时也不会对其他的祭奠人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对于不属于近亲的人员,但是和逝者生前已经形成一定的抚养或赡养关系的人都应该享有祭奠权利。第三就是,丧偶的儿媳或女婿也是可以进行祭奠的,可以考虑《继承法》的继承权的具体规定来确定,同时也是可以判断其是否有对逝者进行赡养。如果丧偶的儿媳或女婿有尽到赡养,虽然并不是近亲属的关系,但在过去的生活上他们都同样有尽到子女的义务。所以对逝者的子女的配偶是可以赋予祭奠权的,是符合社会道德的,也不会造成其他人的权利破坏。因此均应享有相应的祭奠权。祭奠权的保护,是从新的民事权提升成新的独立人格权进行权利保护,这可以提升公民权利保护制度的完善度。祭奠仪式作为对逝者的思念情感表达方式,同时也是生者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于生死的思考活动。现阶段的祭奠权的争议纠纷也是在不断增加的,而且每年都是递增趋势,公民权利维护意识也是不断提高的。但是目前却没有很统一的法律途径来解决目前的祭奠权的纠纷情况,由此导致权利诉求人的利益诉求无法进行保护。另外,在具体的司法解决上,对于祭奠权的争端也是呈现出多样化的情况,这些问题争端很多时候也不能在原则的规定上进行解决的,其权利内容也是不能通过民事权利的司法解释来处理。而从具体理论意义上来分析,祭奠权也是具体的人格权的保护内容,是有具体的权利内容的,具体在实践上也是可以在人民的诉求上接受的,也能通过法律的制度建立来进行确认。目前我国的法律还没有具体祭奠权的概念,但是在法院的判决文书上却总会提及相应的原则,所以也就是表明,我国的祭奠权的概念已经在司法单位认可了,因此,祭奠权作为独立人格权的条件也在逐渐成熟,将祭奠权从新型民事权利这一过渡阶段转换为独立人格权进行保护,更有利于实践中此类纠纷的解决。三、祭奠纠纷的救济(一)依法救济祭奠纠纷虽然《民法典》没有规定祭奠权,《民法典》上第一百一十条具体规定的民事主体人的人格权,即“自然人享有生命权、姓名权、肖像权、身体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以及婚姻自由权等权利。”也就是表明可以将人格权进行扩充。另外,《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也针对人格权进行了详细的定义解释,表明自然人可以享有人身自由及人格基本尊严带来的其他人格权利,所以,祭奠权也就是所谓的其他人格权益。从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祭奠权性质在本质上不应当被规定为身份权,应为人格权,是自然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权利,法律规定只是起到确认作用,因此适用民法典可以解决实务中的祭奠纠纷。公序良俗原则的适用《民法典》基本规定,具体在第十条特别指出,在处理民事纠纷的时候,需按照法律条文规定的处理,如果没有相关法律条文规定,方可使用民俗习惯,原则就是不能违背公序良俗。但是在许多的祭奠纠纷案件上,就会由于当事人的各种权利界限划分不清,内容上的不清晰,导致许多法庭解决权益划分上需要考虑“公序良俗”的原则,由此可见“公序良俗”可以作为较好的解决办法。对于“公序良俗”的解释,从上面的叙述可以得出,主要是字面意思的解释,也就是分为“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一般在出现纠纷时,会先通过“公序良俗”的原则来判定是否侵权,然而,许多时候在遇见逝者遗愿的时候,就不能直接用“公序良俗”来解决。在古代,就会有确定“遗言”和“遗命”的情况,现在是指“遗嘱”,生者会先遵照逝者的生前遗愿来进行祭奠。所以,通过公序良俗的判定时,如果有遗愿且是属于逝者处分的事情,就会先尊重逝者的遗愿。在具体的案件上,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多出现的,遵照逝者遗愿后,会对个别的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与激励机制责任合同书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腻子材料销售代理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定制化纯电动汽车租赁定制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二手空调销售与技术支持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项目教育地产投资合同3篇
- 2025版水电安装与维护专业兼职合同3篇
- 思考引领青春无畏
- 化脓性中耳炎的护理查房
- 动静脉内瘘病人护理课件
- 二零二五年医疗护理机构护工服务合同范例3篇
- 2024年06月上海广发银行上海分行社会招考(622)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六上科学期末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 数字图像处理-第2章-数字图像处理基础课件
- 矿山档案(台帐) 表格参照模板参考范本
- 《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
- 圆管钢立柱柱吊装施工方案
- 河南省对口升学文秘类专业课试题卷
-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全套)
- 磷酸铁锂电池工商业储能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报告(样本)
- 泌尿外科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