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_第1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_第2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_第3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_第4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训练有素的运动员,起跑反应时间与一般人相比,(

)。A.一般人更快B.运动员更快C.一样快2.水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水是(

)。A.固态的B.液态的C.气态的3.下列关于热辐射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热辐射是从温度低的地方传向温度高的地方B.热辐射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进行传播C.热辐射可以在真空中进行传播4.(

)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光源。A.北极星B.月球C.太阳5.到目前为止,人类钻探地球的深度只有(

)千米。A.16B.14C.126.关于我们的大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了我们的脑B.大脑的质量约占人脑的80%C.我们的大脑约有一个紧握的拳头那么大D.大脑的表面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7.下列做法,(

)不利于我们大脑的健康。A.开窗通气B.不吃早饭C.戴头盔8.在变质岩形成过程中,起到主要作用的是(

)。A.地表温度、风、水等的作用B.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作用C.地球重力的作用9.在下列光源中,不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A.手电筒光B.闪电C.蜡烛光D.篝火10.三棱镜能够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七种颜色按顺序依次是(

)。A.红橙黄绿蓝靛紫B.红橙黄绿靛蓝紫C.黄橙红绿蓝靛紫二.填空题(共10题,共44分)1.地壳主要由(

)、(

)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构成。2.利用的是(

)可以把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历程展现了出来。3.当地壳深处的岩层因受到过度挤压而突然破裂或错动时,会引起大地剧烈震动,这种自然灾害是(

)。4.坐在炉子旁取暖,利用的热传递方式是(

)、(

)、(

)。5.热传递有:传导、对流、(

)三种方式。6.像太阳、篝火这样直接向周围发射热的方式叫做(

)。这种传热方式不需要依靠空气、水等任何物质,即使在真空中也能进行。7.在人的神经系统中,(

)由一把类似电线的神经束组成,连接着(

)和(

)。8.我们在运动时要注意(

)。例如,不要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做下腰动作,在剧烈运动前要做充分的准备活动。9.开启的电灯,点燃的蜡烛都是(

)。10.热传递有(

)、(

)和(

)这三种方式。烧开水是通过(

)方式传播热量的;冬天,明明抱着热水袋取暖,这种传热方式属于(

);电烤箱、电暖器和太阳能热水器热传递的主要方式是(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电饭锅是食物加热工具,所以用的都是热的良导体材料。(

)2.植物没有参与水循环。(

)3.萤火虫的光比较微弱,所以它不是光源。(

)4.冬天手冷时,我们用力搓一搓手,就会感觉暖和了,这是因为两只手互相摩擦产生了热的缘故。(

)5.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金属是热的良导体。(

)6.我们的情绪、行为、习惯都不受大脑的控制。(

)7.生活中有许多物体会发光,判断物体是不是光源要看物体是自己发光还是因为有其他发光体存在而发光。(

)8.太阳光可以用三棱镜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

)9.今天的地球大陆板块与两亿年前的地球大陆板块相比较,可以证明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说”。(

)10.地球中心部分是地幔,温度和压力都极高。(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把下列地球表面的变化与原因连接起来。海边的桥状岩石

风沙漠的蘑菇石

河流弯曲的河道

温度的变化山上裂开的岩石

海浪五.简答题(共6题,共24分)1.地震会造成哪些危害?(写出3点即可)2.请举例说明人类的哪些行为对自然界的生物和环境造成危害?(至少三点)3.“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请从科学的角度解释这句话。4.降落到地面的雨和雪到哪里去了?空气中的水蒸气又来自哪里?5.在青藏铁路设计时,为了不影响野生动物的生活和迁徙,事先采取了可行有效的方案。那么假如要在藏羚羊迁徙必经之地规划修建一条铁路,你将从哪些方面评估铁路的修建方案?6.最近3-11周岁儿童正在接种新冠疫苗,接种疫苗可以有效的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同学们在接种疫苗时会感觉很疼,但你们表现的都很坚强。请你根据情境写出神经系统传递的路径。六.综合题(共3题,共39分)1.在四年级有些同学饲养了“蚕宝宝"并做了观察记录,让我们和他们一起来完成以下问题吧。1、刚孵化的蚕宝宝像黑色的蚂蚁,我们叫它(

)。2、蚕宝宝渐渐长大了,颜色变得越来越(

)(A深B浅)。3、有一天蚕宝宝不吃也不动,它要(

)了,一共蜕了(

)次皮。4、蚕宝宝变得有些透明了,吐了(

)根丝,给自己盖了一个白房子。5、当蚕宝宝从房子里出来变成了(

),身体分成(

)(

)(

)三部分,头上长了一对(

),胸部有三对(

)和两对(

)。2.请把下列“模拟雨的形成实验”记录补充完整:用酒精灯加热烧杯里的水时,一部分液态水会变成_____________,当遇到冷的培养皿时,会在底部凝结成____________。在培养皿中加冰块,是为了使温度___________,这样培养皿底部的___________会逐渐_________,一旦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就会掉下来。这是模拟_________的形成。那么,冷的培养皿模拟的是天空中_______________。水滴掉下来模拟的是___________。3.下雪后鹤鹤同学发现工人们会在道路积雪上撒盐。咨询老师后她知道了:水的凝固点是零度,加入盐凝固点降低为零下十度左右。加盐后雪会融化吸收热量,让周围的温度降低。她想利用这个原理进行露和霜形成的模拟实验。她准备了下面的实验材料:湿毛巾、冷冻的半瓶冰水、温度计、盐、勺子等等。1.她取出冷冻的半瓶冰水放到桌子上,用温度计测量。过一段时间发现瓶子外面有水珠出现,这模拟了自然界中_______的形成。2.如果想让水珠出现的更快、更多,你会建议她怎么做?3.鹤鹤想要进一步模拟霜的形成,你认为该如何做?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B3.C4.C5.B6.C7.B8.B9.B10.A二.填空题1.岩浆岩;沉积岩(顺序可调换)2.鱼骨图3.地震4.热辐射;热对流;热传导5.热辐射6.热辐射7.脊髓;脑组织;周围神经8.自身安全9.光源10.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热对流;热传导;热辐射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地震会使房屋倒塌;道路毁坏;严重危及人的生命安全;会引起海啸。2.过渡放牧、过渡捕捞、过量喷洒农药。3.“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是一句气象谚语,主要描述的是雨和云的关系。4.雨和雪降落到地面上后,渗透到地下或流入河、海中,再通过蒸发作用转化为水蒸气进入空气。空气中的水蒸气来自水的蒸发和雪或冰的升华。5.除了铁路的常规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