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适用人教版)_第1页
1山东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适用人教版)_第2页
1山东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适用人教版)_第3页
1山东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适用人教版)_第4页
1山东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适用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方言与一个地域的气候、地貌一样,历经千百年,被不断同化、筛选、吸收而形成。这些夹杂着泥土气息的话语,或源于市井生活的寻常suǒ事,或源于茶余饭后的家长里短,它收纳了民间的(甲),采集了地域的(乙)。翻过一座山,(丙)就转变;走过一陇田,(丁)大不同。你可以讲着吴侬软语,夜话闲谈;也可以侃着东北话语,把酒言欢。正是因为这种特色,才赋yǔ方言承载文化的使命;也正是因为这个载体,我们的文化才得以遍地开花、异彩fēn呈。以融入了方言的地方戏曲为例,无论是秦腔豫剧,还是京剧黄梅,那些生动鲜活、合辙yā韵的戏词,唱出了亦俗亦雅的风情,也唱出了中华文化的特色。试想,如果唱词千篇一律,那么何来不同文化的魅力与价值,何来文化生命力的延续?正是因为方言的异质性,才带来它的不可替代性,这是地理与历史给予我们的文化财富,mí足珍贵,价值连城。1.文段中加点字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琐事承载(zài)赋予异彩纷呈B.压韵豫剧(yù)魅力(wèi)弥足珍贵C.索事押韵承载(zǎi)异彩分呈D.魅力(mèi)赋于豫剧(yǔ)迷足珍贵2.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丁四处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智力精髓腔调意义B.智慧精品声音作用C.智慧精华音调意义D.精华智慧意义音调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方言与一个地域的气候、地貌一样,历经千百年,不断被吸收、筛选、同化而形成。B.方言与一个地域的气候、地貌一样,历经千百年,不断被筛选、吸收、同化而形成。C.方言与一个地域的气候、地貌一样,历经千百年,不断被同化、筛选、吸收而形成。D.方言与一个地域的气候、地貌一样,历经千百年,被不断筛选、同化、吸收而形成。4.某班正在开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主题题活动,请完成下面的任务。(7分)“孝”,上为老,下为子,是上一代与下一代的的融合。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关爱老人人是我们应尽的責任和义务。(1)如果你是本次活动负责人,请仿照下面的示示例,再拟写两种活动形式。(4分)示例:举行“孝亲敬老”主題班会活动一:活动二:(2)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请对照已给的的上联,从备选词中选词写出下联。(3分)风尚好国泰民安孝亲敬老脸上开敬老如花岁月新上联:孝心似籽心里种下联:二.(36分)(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10题。(共21分)【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领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陈康肃公善射善:擅长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见:看到C.日与水居也日:每天D.则十五而得其道道:道理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从战国到五代1362年间的史事。B.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是一种自由、不讲究用韵的文体。C.诗歌按形式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包括古诗、楚辞、乐府诗,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D.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午节有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相传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7.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甲】文第一句简要介绍陈尧咨出众的才华和狂傲的个性。作者以"陈康肃公"称他,一是表达尊敬,二是表明他已经去世。B.【乙】文说"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十五而能没",这是因为他们长年累月与水打交道,才一点一点掌握了水性。C.【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所不同。【甲】文采用笔记小说方式,偏重对话描写,把道理藏在话中;【乙】文直述事件中的群像,采用了"设喻说理",把道理藏在比喻中。D.【甲】[乙】两文都讲有关学本领的问题,都讲了有本领的人不必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其实谁都可以通过长年练习,从而拥有本事。8.【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B.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C.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D.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9.把【乙】文中的画横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2)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10.由【甲】[【乙】两文我们可以领悟到的共同的道理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3分)(二)诗歌阅读。(7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1~12题。(共7分)春山夜月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春天的山中美好事物多,迷恋玩赏,天黑忘归。提纲挈领,统率全篇。B.颈联中"欲去"二字为末两句南望楼台埋下伏笔。C.尾联由近及远,以画面引出声音,用爱怜的笔触勾勒出春山月下特有的情景。D.全诗既精雕细琢,又出语天成,物我交融,独具艺术特色。1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历来为世人所称道,请简要赏析。(4分)(三)古诗默写。(8分)13.中华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诗文的精髓。"可以调素琴,阅金经。①,②"是刘禹锡高洁傲岸的情操的表现;"予独爱③,④"是周敦颐洁身自好、正直清廉的体现;《望岳》中"⑤,⑥"是杜甫决心勇攀人生高峰,俯视群山而小天下的吟唱;"不畏浮云遮望眼,⑦"是王安石战斗的宣言;《己亥杂诗》(其五)的"⑧,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诗人借"花"自喻,是关心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的体现。三.名著阅读。(7分)14.七年级(5)班组织开展"阅读悦美"读书活动,瑾瑜同学根据七年级下册名著阅读书目整理了以下阅读任务单,请你帮其完成相应表格。(1)(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可以综合运用速读、选择性阅读、精读、跳读等多种方法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现在请你从以下两部名著中任选一部,运用你阅读时的方法,结合具体内容,和同学们分享你的读书收获。(不少于80字)(4分)备选名著:《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四.(31分)(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18题。(共12分)材料一央广网北京5月2日消息(记者焦莹车丽)据中国之声报道,国家卫健委近日发布的《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形势严峻,总体近视率达到53.6%。针对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商家推出各种号称能治愈近视的广告,国家卫健委监督局医疗监督处表示,近期国家卫健委会同中央网信办、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发文,明确表示不得在近视矫正对外宣传中使用"康复""近视治愈"等误导性的表述。截至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治愈近视的方法,大家不要相信能治愈近视的宣传和商业营销。眼科专家建议青少年增加白天户外活动的整体时间量,可有效预防近视。材料二材料三多年来,科学界都认为遗传是近视的重要原因。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通过对基因不相同的双胞胎的对比研究,发现近视的易感程度受到DNA的强烈影响。在科学家的努力求证下,基因组中超过100个片段都被发现与近视相关。但显然,基因不可能解释近视形成的全部原因。研究者们记录到了学习时长和近视率的强烈关联。许多国家的青少年正在花更多的时间来读书、学习。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他们发现以色列的男性青少年中,在犹太教会学校整日学习的学生,比其他学校看书时间少的学生患近视的比例高很多。在2007年,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穆蒂教授和同事们报告了一项研究结果,该研究跟踪了加利福尼亚州500多名八九岁的、视力正常的儿童。5年后,发现每5个孩子中就有一个近视的,而其中一个和该风险强烈相关的环境因素是花在户外的时间。一年之后,悉尼科技大学的罗斯教授和同事们在澳大利亚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即户外活动时间少的孩子有更大的近视风险。罗斯的团队试图证明益处也许是从锻炼中来的,但研究发现,室内体育锻炼并没有反映出这种关联。孩子们只要在户外待得更久,不论是在锻炼、野餐,或者是在海滩上读书,都能从中获益。罗斯说,近距离用眼对视力也有些影响,但近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眼睛缺少在明亮光线下的暴露。那么,明亮光照具体是怎样预防近视的?研究者通过试验,证明了明亮光照对视觉具有保护性这一观点。2009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摩根教授和中国的研究团队在中国广州开始了为时三年的光照与视觉关系的试验,试验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结论。(取材于ElieDolgin的文章)材料四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到《中国学生近视高发亟待干预》一文后,作出重要指示: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中国青少年近视率全球第一,原因是多方面的。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频繁使用,学生沉迷其中,对学生近视高发可谓雪上加霜。一项对2017名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89.50%的受访者反映周围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多,他们认为长期使用电子产品是导致近视的罪魁祸首。青少年的视觉神经还没有发育完善,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致使其用眼强度增大,眨眼频率降低,很容易造成视力减退。中小学生近视率不断升高的问题,并不是近年才出现的,课内负担过重一直被认为是近视发生的重要原因。有关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人均每天写作业时间为3个小时,近全球平均数的2倍。学校每天布置大量作业,加重了学生的用眼负担。同时,有些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强迫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兴趣班,使他们的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孩子们不堪重负,课外活动时间被严重挤压。近年来,虽然各地区、各部门不断探索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方法,但青少年视力不良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防控青少年近视,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教育部、国家卫健委近日共同发布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规定,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严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青少年近视是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如果不加遏制,必将贻害无穷。给孩子一双明亮的眼睛,是全社会共同的期盼。(取材于"光明时评"等相关文章)15.下列对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科学家通过基因不相同的双胞胎的对比研究,证明了遗传也是造成近视的重要因素。B.科学家通过严谨的实验,证明造成近视除遗传因素外,还与多方面的环境因素相关。C.截至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治愈近视的方法,加强体育锻炼就能有效降低患近视的风险。D.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近视率全球第一,防控青少年近视迫在眉睫。16.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图一可以看出,小学阶段近视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加,男生与女生近视患病率没有明显差异。B.育才小学近视率超过全国小学生的平均水平,这说明一线城市学生的近视患病率普遍高于农村学生。C.从小学到大学,近视患病率不断增加,到大学阶段已近90%,可以看出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形势严峻。D.小学阶段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近视的增长率最高,小学阶段应是我国近视防控的重点年龄阶段。17.造成近视有多方面的因素,请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的相关内容,概括造成近视特别是中国青少年近视的后天因素。(3分)18.给孩子一双明亮的眼睛,是全社会共同的期盼,这需要各个方面的协作。请结合上面材料说明相关各方应采取哪些措施。(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共19分)神奇的丝瓜季羡林①今年春天,孩子们在房前空地上,斩草挖土,开辟出来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小花园。周围用竹竿扎了一个篱笆,移来了一棵玉兰花树,栽上了几株月季花,又在竹篱下面随意种上了几棵扁豆和两棵丝瓜。土壤并不肥沃,虽然也铺上了一层河泥,但估计不会起很大的作用,大家不过是玩玩而已。②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长大。这当然增加了我们的兴趣。但是我们也并没有过高的期望。我自己每天早晨工作疲倦了,常到屋旁的小土山上走一走,站一站,看看墙外马路上的车水马龙和亚运会招展的彩旗,顾而乐之,只不过顺便看一看丝瓜罢了。③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也并没想到会有什么神奇之处。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发现丝瓜秧爬出了篱笆,爬上了楼墙。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说它每天长出半尺,绝非夸大之词。丝瓜的秧不过像细绳一般粗,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这样细的一根秧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爬在灰白的墙上,一片浓绿,给土墙增添了无穷活力与生机。④这当然让我感到很惊奇,我的兴趣随之大大地提高。每天早晨看丝瓜成了我的主要任务,爬小山反而成为次要的了。我往往注视着细细的瓜秧和浓绿的瓜叶,陷入沉思,想得很远、很远……⑤又过了几天,丝瓜开出了黄花。再过几天,有的黄花就变成了小小的绿色的瓜。瓜越长越长,越长越长,重量当然也越来越增加。最初长出的那一个小瓜竟把瓜秧坠下来了一点,直挺挺地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A我真替它担心,生怕它经不住这份重量,会整个地从楼上坠下来落到地上。⑥然而不久就证明了,我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在上面,在三楼一位一百零二岁的老太太的窗外窗台上,却长出来两个瓜。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的猛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担得住呢?B我又担心起来。没过几天,事实又证明了我是杞人忧天。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⑦不知道从哪一天起,我忽然又发现,在两个大瓜的下面,在二三楼之间,在一根细秧的顶端,又长出来了一个瓜,垂直地悬在那里。C我又犯了担心病:这个瓜上面够不到窗台,下面也是空空的。总有一天,它越长越大,会把上面的两个瓜也坠了下来,一起坠到地上,落叶归根,同它的根部聚合在一起。⑧然而今天早晨,我却看到了奇迹。同往日一样,我习惯地抬头看瓜:下面最小的那一个早已停止生长,孤零零地悬在空中,似乎一点份量都没有;上面老太太窗台上那两个大的似乎长得更大了,威武雄壮地压在窗台上;中间的那一个却不见了。我看看地上,没有看到掉下来的瓜。等我再退几步抬头看时,却看到那一个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躺在抗震加固建筑上的紧靠楼墙凸出的一个台子上。这真让我大吃一惊。这样一个原来垂直悬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那里了呢?这个凸出的台子无论是从上面还是从下面都是无法上去的,决不会有人把瓜摆平的。⑨我百思不得其解,徘徊在丝瓜下面,像达摩老祖一样,而壁参禅。我仿佛觉得这颗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它们疯狂地长;它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无论如何也无法解释我上面谈到的现象。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又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丝瓜用什么来思想呢?丝瓜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从来也没有人说过,丝瓜会有思想。我左考虑,右考虑,越考虑越糊涂。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瓜秧仿佛成了一根神秘的绳子,绿叶上照样浓翠扑人眉宇。我站在丝瓜下面,陷入梦幻。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有删改)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丝瓜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么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是因为它的藤很细。B."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担得住呢?""这样一个原来垂直悬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那里了呢?"两句都运用反问句,表达了作者的担心。C.文章没有太多的语句写丝瓜的神奇,对丝瓜的这种神奇是通过作者的担心一步步引出来的。作者越担心,丝瓜就越显神奇。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D.这篇文章作者抓住"神奇",按两条线索展开:一是展现丝瓜的生长过程,一是展现作者心灵感受的轨迹。两条线索交错进行,叙述、说明、抒情、议论浑然一体,让我们感受到丝瓜神奇的同时获得了启迪。20.品味语言,完成下面的题目。(6分)(1)结合语境,赏析第③段中加点字。(3分)这样细的一根秧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2)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句。(3分)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21.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⑨段画线句"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的理解。(5分)22.文章第⑤⑥⑦段中A、B、C三处都出现了"担心",结合全文分析分别担心什么。这样写有何好处?(5分)五.(60分)23.按要求作文。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所以我们能够在山川溪泉中听见回荡的心声,在花草树木间发现人生的影子,在诗文字里行间体味到哲理的光彩……独特的色彩,寄寓着独特的情思,抒发着独特的人生感悟。请以《独特的色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答案1.A【解析】2.C【解析】智力: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一般指个人。智慧: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甲空,依据"它收纳了民间的"可知,指集体,应选用"智慧"。精华:(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精髓:比喻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精品:精良的物品,上乘的作品。乙空,依据"采集了地域的"可知,和"采集"搭配,突出是地域最好的,应选用"精华"。腔调:戏曲中成系统的曲调,如西皮、二黄等;指说话的声音、语气等。声音:声波通过听觉所产生的印象。音调:声音的高低;说话、读书的腔调。丙空,依据"这些夹杂着泥土气息的话语""就转变"可知,指说话的口音不同了,应选用"音调"。意义:语言文字或其他信号所表示的内容,程度较重。作用:对事物产生影响,程度较轻。丁空,依据"大不同"可知,是程度较重,应选用"意义"。3.B【解析】画横线句语序不当,依据逻辑关系可知,应为"不断被筛选、吸收、同化而形成"。4.(1)示例一:举行"孝亲敬老"演讲比赛举办"孝亲敬老"故事会示例二:举行"孝亲敬老"图片展举行"孝亲敬老"进社区活动(2)敬老如花脸上开5.D【解析】D.道:方法。6.B【解析】B."不讲究用韵"说法有误,"铭"这种文体比较讲究用韵。7.D【解析】D.【乙】文没有讲自己有多了不起的人。8.A【解析】画波浪线句句意:所以北方的勇士,向会潜水的人请教,追求他们之所以能够潜水的本领。据此断句。9.(1)他们潜水的技术,怎么是随随便便就能掌握的呢?他们必定是掌握了游水的技巧。(2)所以说凡是不通过学习而追求方法的人,都和那些学习潜水的北方人一样。10.示例一:做任何事情必须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能好高骛远。示例二:想学会真本领,就得在实践中认真训练。【乙文参考译文】南方有很多会潜水的人,是因为他们每天与水为伴,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于水面,十五岁就能潜水了。他们潜水的技术,怎么是随随便便就能掌握的呢?他们必定是掌握了游水的技巧。每天在水边居住,于是到了十五岁就能了解潜水的方法;有些人生来就不识水性,即使长得强壮,看见船依然害怕。所以北方的勇士,向会潜水的人请教,追求他们之所以能够潜水的本领,根据会潜水的人的话,到河里去试,没有不被淹死的。所以说凡是不通过学习而追求方法的人,都和那些学习潜水的北方人一样。11.C【解析】《春山夜月》是唐代诗人于良史的作品。此诗描写春夜山中赏月的乐趣,诗人描绘了一幅清幽淡远的春山夜月图,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纵情山水的畅快心情。开篇两句交代了全篇诗情产生的由头,写出了"多胜事"是"赏玩忘归"之因。接下来的六句是对"胜事"与"赏玩忘归"的具体描述。全诗风格清淡闲雅,描摹物态历历如绘,极富神韵,尤其是颔联两句,物我交融,神完气足,意境鲜明,妙趣横生,历来脍炙人口。C项有误,尾联从近处转向远方,以声音引出画面。12.掬一捧泉水,泉水照见月影,好像那一轮明月在自己的手里一般;摆弄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艺术形象虚实结合,字句安排上下对举,使人倍觉意境鲜明,妙趣横生。"掬""弄"二字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清夜静与月白花香,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纵情山水的畅快心情。13.①无丝竹之乱耳②无案牍之劳形③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④濯清涟而不妖⑤会当凌绝顶⑥一览众山小⑦自缘身在最高层⑧落红不是无情物14.(1)①小马儿祖父(老马)②尼摩船长③"诺第留斯号"(2)示例一:我阅读《骆驼祥子》时,采用了精读与速读相结合的方法。主人公祥子在经历"三起三落"后,买车梦最终破灭。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人胜,所以我采用了精读的方法。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我的兴趣不大,所以选择了速读。示例二:我阅读《海底两万里》时,采用了精读与跳读相结合的方法。对于书中重点人物的精彩章节,我会反复阅读、细细品味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尼摩船长在面对诸多困境时的表现。而对于"穿越马尾藻海"写的是潜水艇来到马尾藻海,下潜到海底一万六千米的深度竟安然无恙,我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