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新未来联考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新未来联考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新未来联考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新未来联考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新未来联考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河南省新未来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玉米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有两株高茎玉米Ⅰ、Ⅱ和两株矮茎玉米Ⅲ、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Ⅰ、Ⅱ两株玉米杂交,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B.Ⅰ、Ⅱ两株玉米分别自交,二者后代的表型比相同C.若Ⅰ与Ⅲ杂交,F1有两种表型,则F1与Ⅳ杂交所得F2中矮茎占1/4D.Ⅲ、Ⅳ两株玉米分别与Ⅰ杂交,二者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均相同〖答案〗D〖祥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析】A、若Ⅰ、Ⅱ均为杂合子,杂交后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A错误;B、Ⅰ、Ⅱ均为高茎玉米,可以是纯合子也可以是杂合子,二者自交后代的表型比不一定相同,B错误;C、若Ⅰ与Ⅲ杂交,F1出现两种表型,说明Ⅰ为杂合子,F1中有1/2的个体为矮茎纯合子,1/2的个体为高茎杂合子(若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则F1个体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aa=1∶1,则F1与Ⅳ(aa)杂交,所得F2中矮茎所占比例为1/2×1/2+1/2=3/4,C错误;D、Ⅲ、Ⅳ两株玉米均为矮茎,它们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它们分别与Ⅰ杂交,二者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决定于Ⅰ的基因型,因而均相同,D正确。故选D。2.下列关于各杂交组合、子代表型及比例的相应判断,正确的是()杂交组合子代表型及比例判断A圆粒豌豆×皱粒豌豆圆粒豌豆∶皱粒豌豆=1∶1圆粒为显性性状B圆粒豌豆×皱粒豌豆全为圆粒豌豆亲本均为纯合子C圆粒豌豆×圆粒豌豆圆粒豌豆∶皱粒豌豆=3∶1子代圆粒豌豆中纯合子占1/4D圆粒豌豆×圆粒豌豆全为圆粒豌豆亲本均为纯合子A.A B.B C.C D.D〖答案〗B〖祥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析】A、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杂交,子代圆粒豌豆∶皱粒豌豆为1∶1,不能判断性状的显隐性,A错误;B、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杂交,子代全为圆粒,可以判断出亲本均为纯合子,且圆粒为显性,B正确;C、圆粒豌豆与圆粒豌豆杂交,子代圆粒豌豆∶皱粒豌豆为3∶1,说明亲本均为杂合子,子代圆粒豌豆中纯合子占1/3,C错误;D、圆粒豌豆与圆粒豌豆杂交,子代全为圆粒,亲本圆粒豌豆可能均为纯合子,也可能为一个杂合子和一个纯合子,D错误。故选B。3.下列有关“假说—演绎法”和“同位素标记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进行测交实验属于“假说—演绎法”的演绎过程B.“假说—演绎法”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萨顿利用该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C.用14C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搅拌离心后,沉淀物和上清液中均有放射性D.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所得子代噬菌体中仅少数含35S〖答案〗C〖祥解〗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4、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5、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详析】A、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测交实验属于“假说-演绎法”的实验验证过程,A错误;B、“假说-演绎法”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没有利用该方法,利用的是类比推理法,B错误;C、用14C标记噬菌体,则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均会被标记,用其侵染细菌,经搅拌离心后,在沉淀物和上清液中均有放射性,C正确;D、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所得子代噬菌体中均不含35S,D错误。故选C。4.果蝇的直翅和翻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选择翻翅雌雄果蝇交配,F1中翻翅果蝇和直翅果蝇的数量比总是2∶1,且翻翅果蝇和直翅果蝇中雌雄比例为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控制果蝇翻翅和直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翻翅基因纯合时会导致雌雄果蝇都无法存活C.果蝇的翻翅和直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翻翅为隐性性状D.F1中果蝇自由交配,所得子代中翻翅所占比例为1/2〖答案〗C〖祥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析】A、据题意“F1中翻翅和直翅果蝇的数量比总是2:1,且雌雄果蝇均有翻翅和直翅,雌雄比例为1:1”可以判断控制果蝇翻翅和直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正确;B、F1中翻翅直翅之比总是2:1,说明翻翅果蝇均为杂合子,翻翅基因纯合可能会导致果蝇无法存活,B正确;C、翻翅雌雄果蝇交配,子代中出现直翅,故翻翅为显性性状,C错误;D、若相关基因用A/a表示,F1果蝇的基因型为2/3Aa、1/3aa,F1中果蝇自由交配,A配子的概率为1/3,a配子的概率为2/3,则AA=1/9,aa=4/9,Aa=4/9,由于AA无法存活,存活子代中翻翅所占比例为1/2,D正确。故选C。5.下列有关同源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一定存在等位基因B.减数分裂Ⅰ前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C.哺乳动物某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也正在分离D.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会联会形成含有2条染色体的四分体〖答案〗D〖祥解〗同源染色体是在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染色体,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中彼此联会,最后分开进入到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的一对染色体,在这一对染色体中一个来自母方,另一个来自父方。【详析】A、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可能是等位基因,也可能是相同基因,A错误;B、减数分裂Ⅰ前期的四分体时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片段互换,B错误;C、哺乳动物某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时,细胞可能处于减数分裂Ⅰ,也可能处于减数分裂Ⅱ,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该细胞中会出现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C错误;D、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会联会形成含有2条染色体的四分体,此时的一个四分体中含有四个DNA分子,D正确。故选D。6.如图为某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分裂产生子细胞的过程及子细胞中相关基因组成。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过程①结束后,细胞中核DNA数加倍,但染色体数不变B.过程②中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C.过程③中细胞O的染色体数和核DNA数之比为1∶1D.过程④中可能存在姐妹染色单体没有正常分离的现象〖答案〗C〖祥解〗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同源染色体一般是指形态、大小相同,一条来自于父方、一条来自于母方的两条染色体。【详析】A、过程①表示间期,该过程结束后,细胞中核DNA数加倍,但染色体数不加倍,A正确;B、过程②表示减数分裂I,该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B正确;C、当细胞O处于减数分裂Ⅱ前期或中期时,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数之比为1∶2,当细胞O处于减数分裂Ⅱ的后期及末期时,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数之比为1∶1,C错误。D、过程③和④表示减数分裂II,细胞P经过程④产生了基因型为abb的异常子细胞,故推测过程④中姐妹染色单体可能未正常分离,D正确。故选C。7.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良好材料,在遗传规律的发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摩尔根用一只白眼雄果蝇与一只红眼雌果蝇交配,所得F1全为红眼,F1雌雄交配所得F2中只有雄果蝇中出现了白眼。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F1雄果蝇产生的精子中均不含X染色体B.果蝇作为遗传学材料的优点有易饲养、繁殖快等C.F2中出现白眼果蝇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D.果蝇白眼的遗传和性别相关联,F2中红眼∶白眼=2∶1〖答案〗B〖祥解〗因为果蝇易饲养,繁殖快,所以生物学家常用它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3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雌性用XX表示,雄性用XY表示。【详析】A、F1雄果蝇产生的精子中含有X染色体的概率为50%,含有Y染色体的概率为50%,A错误;B、因为果蝇易饲养,繁殖快,所以生物学家常用它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B正确;C、F1雌雄果蝇交配,所得F2中出现白眼果蝇的原因是等位基因分离以及形成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C错误;D、摩尔根果蝇实验F2中红眼∶白眼=3∶1,D错误。故选B。8.果蝇的刚毛和截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刚毛果蝇群体,刚毛果蝇随机交配所得的F1中雄性全为刚毛,雌性中刚毛∶截毛=1∶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刚毛与截毛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B.刚毛与截毛这对相对性状中,截毛是隐性性状C.控制刚毛与截毛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D.F1中刚毛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2雌果蝇中刚毛所占比例为3/4〖答案〗C〖祥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析】A、题意显示,果蝇的刚毛和截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因此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A正确;B、题意显示,刚毛果蝇随机交配所得的F1中雄性全为刚毛,雌性中刚毛∶截毛=1∶1,据此可推测刚毛与截毛这对相对性状中,截毛是隐性性状,B正确;C、根据“刚毛果蝇随机交配所得的F1中雄性全为刚毛,雌性中刚毛∶截毛=1∶1”,可以判断相关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若相关基因用D/d表示,亲本基因型为XdYD和XDXd,C错误;D、结合C项可知,F1的基因型有XDYD,XdYD,XdXd,XDXd,让F1中刚毛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即1/2XDYD,1/2XdYD与XDXd杂交,含X的雄配子中含XD的概率为1/2,含Xd的概率为1/2,雌配子中含XD的概率为1/2,含Xd的概率为1/2,故F2雌果蝇中刚毛占3/4,D正确。故选C。9.克里斯蒂安森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表为某克里斯蒂安森综合征患者家族中其他成员患病情况统计,研究者对该患者及其父亲、弟弟与该病相关的基因进行测序,发现三人均只有一种碱基序列。据表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与患者关系父子母子兄弟兄妹是否患病否否否否A.克里斯蒂安森综合征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B.该患者的母亲产生的卵细胞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C.该患者的弟弟、妹妹分别与正常异性婚配,其后代患该病的概率不一定相等D.若该患者同时患白化病(其父母不患白化病),则其不患病妹妹为纯合子的概率为1/6〖答案〗A〖祥解〗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详析】A、据题意“该患者及其父亲、弟弟均只有一种碱基序列”,可判断该患者的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则该患者的致病基因一定不来自其父亲,且其母亲不患病,故克里斯蒂安森综合征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A错误;B、该患者的母亲是杂合子,其产生的卵细胞携带克里斯蒂安森综合征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B正确;C、假设A、a控制该病,该患者的弟弟与正常女子婚配,其后代患该病概率与该正常女子的基因型有关,不能确定。根据题意可推出,该患者的双亲的基因型为XAY、XAXa,患者的妹妹的基因型为1/2XAXa,1/2XAXA和正常男子XAY婚配,其后代患该病的概率为1/21/4=1/8,C正确;D、患者的妹妹的基因型为1/2XAXa,1/2XAXA,相关基因纯合的概率为1/2,若该患者同时患白化病,则该患者的妹妹白化病相关基因纯合的概率为1/3,故该患者的妹妹为纯合子的概率为1/2×1/3=1/6,D正确。故选A。10.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作为研究对象,做了一系列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系列实验的实验现象证明了DNA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B.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在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为是否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C.T2噬菌体的DNA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复制时所需原料和酶均由大肠杆菌提供D.若噬菌体DNA中某A—T碱基对被C—G碱基对替换,则DNA中嘌呤所占比例改变〖答案〗C〖祥解〗在T2噬菌体的化学组成中,60%是蛋白质,40%是DNA。对这两种物质的分析表明:仅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硫,磷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赫尔希和蔡斯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设计并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因噬菌体只有头部的DNA进入大肠杆菌中,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因而更具说服力。该实验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详析】A、该系列实验的实验现象说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A错误;B、T2噬菌体是病毒,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二者在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为是否具有细胞结构,B错误;C、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无细胞核,且复制时所需原料和酶均由大肠杆菌提供,C正确;D、若噬菌体DNA中某A-T碱基对被C-G碱基对替换,DNA中嘌呤所占比例仍为1/2,D错误。故选C。11.格里菲思将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链球菌与R型肺炎链球菌混合培养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下列有关S型细菌、R型细菌及小鼠的叙述,错误的是()A.三类生物的细胞内均含有8种核苷酸B.能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细菌的部分DNAC.三者中只有小鼠基因的遗传才可能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D.该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即DNA〖答案〗D〖祥解〗R型细菌无毒性,不能使小鼠死亡;S型细菌有毒性,能使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失去感染小鼠的能力,不能使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成S型菌,使小鼠死亡。【详析】A、S型细菌、R型细菌及小鼠的细胞内均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共8种核苷酸,A正确;B、S型肺炎链球菌能使小鼠患败血症死亡,因而能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细菌的DNA,B正确;C、只有真核细胞的核基因的遗传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C正确;D、格里菲思结合其他实验得出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但他并没有指出转化因子是DNA,D错误。故选D。12.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的蛋白质,不能使烟草感染病毒,但是,从这些病毒中提取的RNA,却能使烟草感染病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烟草花叶病毒也可在大肠杆菌中存活并增殖B.该实验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该实验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该实验的思路和艾弗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相同〖答案〗A〖祥解〗遗传物质发现的实验及其内容:包括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详析】A、病毒为专性寄生物,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感染植物,尤其是烟草,A错误;B、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出来的RNA能使烟草感染病毒,说明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B正确;C、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出来的蛋白质不能使烟草感染病毒,说明蛋白质不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C正确;D、该实验的思路和艾弗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相同,都是把核酸和蛋白质分开分别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D正确。故选A。13.M13噬菌体是一种丝状噬菌体,内有一个环状单链DNA分子,它只侵染某些特定的大肠杆菌,且增殖过程与T2噬菌体类似。研究人员用M13噬菌体代替T2噬菌体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该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M13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中不含游离的磷酸基团C.M13噬菌体遗传物质的热稳定性与C和G碱基含量成正相关D.用35S标记的M13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的放射性取决于培养时间的长短〖答案〗B〖祥解〗噬菌体在细菌内繁殖的过程为: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详析】A、通过该实验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错误;B、M13噬菌体含有一个环状单链DNA分子,环状DNA分子不含游离的磷酸基团,B正确;C、M13噬菌体含有一个环状单链DNA分子,单链DNA分子间不存在C—G等碱基对,因此M13噬菌体遗传物质的热稳定性与C和G碱基含量无关,C错误;D、上清液的放射性强度与保温时间长短无关,与搅拌是否充分有关,D错误。故选B。14.分析4个双链DNA样品得到下列资料,最可能取自同一生物个体的两个样品是()种类样品1样品2样品3样品4碱基含量10%C12%G40%T28%AA.样品1和样品3 B.样品1和样品2C.样品2和样品4 D.样品3和样品4〖答案〗A〖祥解〗DNA分子是由2条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2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的碱基相等。【详析】双链DNA分子中A+C=T+G=A+G=T+C=50,样品1和样品3的碱基比例相同,最可能来自于同一生物个体,A正确,BCD错误。故选A。15.研究人员采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了四种新碱基:P(嘌呤)、Z(嘧啶)、B(嘌呤)、S(嘧啶),其中P和Z配对,B和S配对。研究人员进一步利用上述碱基与天然碱基成功构建了一种合成DNA分子,该DNA与天然DNA拥有十分相似的外形结构。下列关于该合成DNA的推断,不合理的是()A.四种新碱基加入后,同样长度的DNA能储存的遗传信息量不变B.P—Z碱基对、B—S碱基对与天然碱基对具有相近的形态和直径C.该合成DNA分子也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而成D.该合成DNA分子中,碱基的比例(A+G+P+B)/(T+C+Z+S)=1〖答案〗A〖祥解〗因P和Z配对,B和S配对,故双链DNA分子种P=Z、B=S,即嘌呤还是等于嘧啶;人工合成碱基与天然碱基构建的合成DNA分子与天然DNA拥有十分相似的外形结构,说明P—Z碱基对、B—S碱基对与天然碱基对具有相近的形态和直径;四种新碱基的加入后,脱氧核苷酸成为8种,增加了遗传信息的多样性。【详析】A、四种新碱基的加入后,脱氧核苷酸成为8种,同样长度的DNA排列的可能性由4n变为8n,故同样长度的DNA能储存的遗传信息量大增,A错误;B、人工合成碱基与天然碱基构建的合成DNA分子与天然DNA拥有十分相似的外形结构,说明P—Z碱基对、B—S碱基对与天然碱基对具有相近的形态和直径,B正确;C、合成DNA与天然DNA拥有十分相似的外形结构,说明该合成DNA分子也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而成,C正确;D、P和Z配对,B和S配对,则该合成DNA分子中,碱基的比例(A+G+P+B)/(T+C+Z+S)=1,D正确。故选A。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6.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Cc的雌雄同株植株,已知A/a和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A和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a和B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C/c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该植株可以产生数量相等的含A的精子和含a的卵细胞B.该植株的卵原细胞通过两次有丝分裂可产生卵细胞和极体C.若考虑染色体互换,该植株的一个卵原细胞可能产生2种或4种卵细胞D.若不考虑染色体互换,该植株产生的精子基因型为AbC、aBc、Abc、aBC〖答案〗ABC〖祥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及实质:1、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2、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析】A、该植株可以产生含A的精子和含a的卵细胞,但其产生卵细胞的数量要远远少于其产生精子的数量,A错误;B、该植株的卵原细胞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更多的卵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可产生卵细胞和极体,B错误;C、即使考虑染色体互换,该植株的一个卵原细胞也只能产生1种卵细胞,因为一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C错误;D、根据题意“A和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a和B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C/c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若不考虑染色体互换,该植株产生的精子基因型为AbC、aBc、Abc、aBC,D正确。故选ABC。17.某植物花色有红色、粉红色和白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型为AaBb的红花个体自交,F1中红花∶粉红花∶白花=9∶6∶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F1中出现粉红花是由于基因的融合遗传B.F1的粉红花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3C.F1中红花、粉红花和白花的基因型种类之比为4∶2∶1D.F1的红花自交,后代中白花所占的比例为1/36〖答案〗AC〖祥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析】A、F1的表型比为9∶6∶1,是9∶3∶3∶1的变式,故F1中出现粉红花是由于基因的自由组合,A错误;B、F1粉红花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2∶1∶2,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3,B正确;C、F1中红花的基因型有4种(AABB、AABb、AaBB、AaBb),粉红花的基因型有4种(AAbb、Aabb、aaBB、aaBb),白花的基因型有1种(aabb),故F1中红花、粉红花和白花的基因型种类之比为4∶4∶1,C错误;D、F1中基因型为AaBb的红花自交后代才可能出现白花,该基因型个体在F1的红花中占4/9,故F1的红花自交后代中白花所占的比例为4/9×1/16=1/36,D正确。故选AC。18.果蝇的红眼(W)与白眼(w)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卷翅(A)和正常翅(a)受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果蝇Y染色体上不含W基因的等位基因B.该果蝇产生的精子中含A基因和W基因的概率为1/4C.该果蝇与白眼卷翅果蝇杂交,子代中白眼正常翅果蝇占1/8D.一般情况下,图示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不会出现A基因和a基因的分离〖答案〗ABD〖祥解〗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析】A、据图分析,该果蝇为雄性,W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故Y染色体上不含W基因的等位基因,A正确;B、A基因和W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该果蝇产生的精子中同时含有A基因和W基因的概率为1/4,B正确;C、一般情况下,若图示果蝇(基因型为AaXWY)与白眼卷翅果蝇(A_XwXw)杂交,后代出现白眼正常翅的概率为0或1/8,C错误;D、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故一般情况下,图示果蝇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不会出现A基因和a基因的分离,D正确。故选ABD。19.如图为某家庭的某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图中■和●分别表示患病男性和患病女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与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相同B.若3号的致病基因仅来自母亲,则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若4号的致病基因来自双亲,则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若2号不含致病基因,则4号不一定为杂合子,5号一定为纯合子〖答案〗CD〖祥解〗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②男性患者其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男病女必病),③女性正常,其父亲、儿子全都正常。【详析】A、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若该病的遗传方式与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相同,则3号应为正常个体,5号应为患病个体,与题图不符,A正确;B、3号的母亲表型正常,若3号的致病基因仅来自母亲,则说明该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C、4号的母亲表型正常,若4号的致病基因来自双亲,则该病为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C错误;D、若2号不含致病基因,则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4号一定为杂合子,5号一定为纯合子,D错误。故选CD。20.构建模型法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构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示两对同源染色体,用橡皮泥代表)变化的模型和制作DNA分子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题干所述两种模型及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细胞分裂图像均属于物理模型B.构建减数分裂模型时,要注意处于各时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的特征C.制作DNA分子模型时,代表嘌呤的卡片数一般等于代表脱氧核糖卡片数的一半D.构建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模型时,细胞中需含两种颜色、两种长度的4条橡皮泥〖答案〗BC〖祥解〗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等。以实物或图画的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是物理模型,如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在设计制作细胞模型时,科学性、准确性应该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模型的美观与否。【详析】A、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细胞分裂图像不属于物理模型,A错误;B、构建减数分裂模型的依据就是细胞中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的变化,因为模型构建的原则之一是科学性,B正确;C、DNA分子中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总数相等,且碱基总数与脱氧核糖的数目是相等的,因此,制作DNA分子模型时,代表嘌呤的卡片数一般等于代表脱氧核糖的卡片数的一半,C正确;D、若用橡皮泥代表染色体,颜色表示来源,构建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模型时,可以准备两种颜色、两种长度的4条橡皮泥,这些橡皮泥也可以都是一个颜色,因为减数分裂Ⅱ细胞中染色体的来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D错误。故选BC。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玉米一般为雌雄同株,其顶端长雄花序,叶腋处长雌花序。研究人员偶然发现一株玉米A仅在顶端有雌花序,叶腋处无花序,于是将玉米A与两性植株杂交得F1,F1表型与父本完全相同,F1自交得F2,F2表型及比例如下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性别表型比例两性植株顶端长雄花序,叶腋处长雌花序9雌株顶端长雌花序,叶腋处长雌花序3雌株顶端长雌花序,叶腋处不长花序1雄株顶端长雄花序,叶腋处不长花序3(1)研究人员在进行杂交实验前,应对母本进行______操作。(2)表中雌株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将表中两性植株与仅顶端长雌花序的植株杂交,所得后代中两性植株∶雌株∶雄株为______。(3)将F2中的雄株与F2中的顶端和叶腋均长雌花序的雌株间行种植,所得子代中雌株占______,其中纯合子占______。(4)玉米的抗旱(B)与不抗旱(b)、高茎(D)与矮茎(d)两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四个纯合品系:①BBDD、②bbDD、③BBdd和④bbdd(假定不发生染色体片段交换)。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来确定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还是两对染色体上:______。(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每种情况的实验结果及结论)〖答案〗(1)套袋(2)①.3②.4∶3∶2(3)①.1/3②.1/3(4)实验思路:选择①与④(或②和③)杂交,得到F1,再让F1自交得F2,观察并统计F2的表型及比例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F2中出现四种表型,且比例为9∶3∶3∶1,则可确定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若出现两种表型,且比例为3∶1(或出现三种表型,且比例为2∶1∶1,合理即可),则可确定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祥解〗假设控制雌雄花序的基因为E/e、F/f,由题干和表格信息可知,雌雄同株的基因型是E_F_,雄株只含有E基因型,不含有F基因,基因型是E_ff,雌株只含有F基因,不含有E基因,基因型是eeF_、eeff,这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小问1详析】研究人员在进行杂交实验前,为防止植株自花传粉或异花传粉,应对母本进行套袋操作。【小问2详析】由表格信息可知,雌株有两种类型,因此雌株(eeF_、eeff)有3种基因型,分别是eeFF、eeFf、eeff,将表中两性植株(E_F_)与仅顶端长雌花序(eeff)的植株杂交,两性植株产生的雄配子中EF∶Ef∶eF∶ef=4∶2∶2∶1,仅顶端长雌花序的植株产生的雌配子为ef,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所得后代中两性植株∶雌株∶雄株=4∶3∶2。【小问3详析】将F2中的雄株(E_ff)(纯合子占1/3、杂合子占2/3)与F2中的顶端和叶腋均长雌花序的雌株(eeF_)(纯合子占1/3,杂合子占2/3)间行种植,所得子代中雌(eeF_、eeff)株占1/3×2/3×1/2+2/3×2/3×1/2=1/3,其中纯合子占1/3。【小问4详析】现有四个纯合品系:①BBDD、②bbDD、③BBdd和④bbdd(假定不发生染色体片段交换)。以上述品系为材料,可设计实验来确定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还是两对染色体上,实验思路:选择①与④(或②和③)杂交,得到F1,再让F1自交得F2,观察并统计F2的表型及比例;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F2中出现四种表型,且比例为9∶3∶3∶1,则可确定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若出现两种表型,且比例为3∶1(或出现三种表型,且比例为2∶1∶1),则可确定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22.兔子的毛色多种多样,其中灰色由显性基因(T)控制,t1(青色)、T2(白色)、t3(褐色)均为T基因的等位基因。为了判断t1、T2,t3的显隐性关系,有人做了甲、乙、丙三组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杂交实验亲本组合后代表型甲纯种青毛兔×纯种白毛兔F1全为青毛兔乙纯种白毛兔×纯种褐毛兔F1全为白毛兔丙F1青毛兔×F1白毛兔F2青毛兔∶F2白毛兔=1∶1(1)控制兔子毛色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2)根据甲、乙、丙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t1,T2,t3间的显隐性关系是___(用“>”的形式表示)。判断t1和t3的显隐性关系依据的是______组实验,判断t1对t3呈显性或隐性的理由是______。(3)有一只白毛雄兔,若要检测其基因型,可选用多只______兔与上述白毛雄兔杂交,根据子代的表型即可确定该白毛雄兔的基因型。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过程,并加以简要说明___。〖答案〗(1)分离定律(2)①.t1>T2>t3②.丙组③.F2青毛兔∶F2白毛兔=1∶1,说明t1t3表现为青毛,即t1对t3为显性(3)①.褐毛(雌)②.若后代均为白毛兔,则白毛雄兔基因型为T2T2;若后代白毛兔∶褐毛兔1∶1,则白毛雄兔基因型为T2t3〖祥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小问1详析】兔子的毛色多种多样,其中灰色由显性基因(T)控制,t1(青色)、T2(白色)、t3(褐色)均为T基因的等位基因,属于复等位基因控制兔子毛色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小问2详析】根据甲实验,F1全为青毛兔,判断t1和T2的显隐性关系t1>T2,根据乙实验,F1全为白毛兔,判断t3和T2的显隐性关系T2>t3,t1、T2、t3间的显隐性关系是t1>T2>t3。判断t1和t3的显隐性关系依据的是丙组实验,F1青毛兔t1T2×F1白毛兔T2t3,F2的基因型t1T2,t1t3,T2T2,T2t3,又因为F2青毛兔∶F2白毛兔=1∶1,可推断t1t3表现为青色,判断t1对t3呈显性。【小问3详析】有一只白毛雄兔,若要检测其基因型,可选用多只褐毛雌兔与上述白毛雄兔杂交,根据子代的表型即可确定该白毛雄兔的基因型。若后代均为白毛兔,则白毛雄兔基因型为T2T2;若后代白毛兔∶褐毛兔1∶1,则白毛雄兔基因型为T2t3。23.如图1是显微镜下拍到的某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动物(2n=24)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图象。图2中,根据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将细胞分成甲、乙、丙、丁四类。不考虑染色体互换,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处于减数分裂I的细胞有___________。(2)图2中表示的是_________,细胞由图2中甲类型变成乙类型的原因是__________。(3)分析图1、2,细胞中一定不含等位基因的是__________;细胞中可能含有两条X染色体的是_________。(4)若该生物的某一个精原细胞分裂产生的其中一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aB,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若该精子与正常卵细胞能正常进行受精作用,所得个体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可能为_______。(5)如图3为某同学绘制的一个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他对该图作了如下标注:①ad段细胞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②bc段发生的变化会使核DNA数加倍,受精作用也可使核DNA数加倍,但二者的原因不同;③de段的发生伴随着细胞数目的增多。以上标注中,错误的有________(填序号)。〖答案〗(1)bcd(2)①.染色体数②.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3)①.图1中的a和图2中的乙和丁②.图1中的a和图2中的丙(4)①.减数分裂I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②.25或50(5)①③〖祥解〗1、如图1是显微镜下拍到的某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动物(2n=24)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图象,a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c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2、分析图2:三条柱子中,中间的数量有时为0,因此是代表姐妹染色单体的数量,DNA与染色体的数量关系是1:1或2:1,因此左边的柱子是代表染色体数量,右边的柱子代表DNA数目,甲图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等,由此可知,甲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乙图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2:2,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由此可见,乙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丙图中无染色单体,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等,由此可知,丙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开始阶段或减数分裂的间期的开始阶段或有丝分裂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丁图中无染色单体,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说明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小问1详析】如图1是显微镜下拍到的某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动物(2n=24)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图象,a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c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小问2详析】分析图2:三条柱子中,中间的数量有时为0,因此是代表姐妹染色单体的数量,DNA与染色体的数量关系是1:1或2:1,因此左边的柱子是代表染色体数量,右边的柱子代表DNA数目。细胞由图2中甲类型变成乙类型,染色体数目减半是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小问3详析】分析图1、2,细胞中一定不含等位基因的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因此是图1中的a和图2中的乙和丁。该个体是雄性个体,只有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才可能含有2条X染色体,因此是图1中的a和图2中的丙。【小问4详析】若该生物的某一个精原细胞分裂产生的其中一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aB,其中Aa等位基因未分离,最可能是减数分裂I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该细胞中的染色体条数为13条,正常的卵细胞的染色体是12条,因此所得个体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可能为25或50(进行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小问5详析】如图3为某同学绘制的一个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bc是发生了DNA的复制造成的加倍,de减半是因为着丝点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分离。①ad段中的cd段每条染色体上是2个DNA有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的细胞,因此不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①错误;②bc段发生的变化会使核DNA数加倍,受精作用也可使核DNA数加倍,但二者的原因不同,前者是DNA复制,后者是精卵细胞结合造成的加倍,②正确;③de段代表着丝点分裂,细胞并没有分裂,数量不会增多,③错误。故错误的是①③。24.噬菌体是一类以细菌为宿主细胞的病毒。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为探究某噬菌体遗传物质的类型,研究小组对其碱基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碱基种类AGCT碱基比例(%)36241822由表中信息可知,该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为______(填“单链RNA”“单链DNA”“双链RNA”或“双链DNA”),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为材料,完成了下表中实验。步骤标记噬菌体标记的T2噬菌体与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步骤b、离心现象A组用32P标记T2噬菌体cB组用a标记T2噬菌体放射性主要集中在上清液中C组用3H标记T2噬菌体d①实验过程中用32P标记T2噬菌体时,需要先______。②表中的a和c分别为______、______。③若步骤b未能充分进行,表中B组实验出现的偏差现象为______。④若C组实验步骤正确,则现象d为______。〖答案〗(1)①.单链DNA②.该噬菌体的核酸中含有DNA特有的碱基T(胸腺嘧啶),且嘌呤总数不等于嘧啶总数(或腺嘌呤的量不等于胸腺嘧啶的量,鸟嘌呤的量不等于胞嘧啶的量)(2)①.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②.35S③.放射性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④.B组的沉淀物中放射性偏高⑤.上清液和沉淀物中均有放射性〖祥解〗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小问1详析】表中信息显示,该噬菌体的核酸中含有DNA特有的碱基T(胸腺嘧啶),且该病毒的DNA中不存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