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学设计_第1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学设计_第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学设计_第3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学设计_第4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学设计《表内乘法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让学生经历表内乘法的知识的梳理过程,对表内乘法的知识有比较系统的认识,能熟记全部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的加以运用。(二)过程与方法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理与归纳的能力,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想,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二、目标解析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回顾表内乘法的知识,避免了枯燥无味的计算。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加以巩固表内乘法的口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熟记乘法口诀和熟练计算表内乘法。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等。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创设情境。(1)课件出示第100页图(一)的情境图。(2)指定学生说说和这学期学的什么知识有关?2.揭示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起学生生回顾所学知识的欲望,使学生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二)自主解决,梳理知识1.复习乘法的含义。(1)课件出示下图:①明确图意。(表示4个5相加)②自主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同时指定学生板演。(思考:计算时应使用哪句乘法口诀?)③指定学生汇报乘法各部分的名称,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加法、乘法算式及乘法各部分的名称。④学生例举生活中用5×4=20来表示的事例。(2)及时练习。①看图列两个乘法算式,并说一说用的哪句乘法口诀求出积。②指定学生汇报,全班进行交流。2.复习乘加、乘减。(1)课件出示下面的图。①学生说图意,然后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问题:一共有多少个草莓?②学生自主列式,同桌交流:你是怎样计算的?计算是用哪句乘法口诀的?③学生汇报解法,全班交流。方法预设:方法一:5×4+3=23方法二:5×5-2=23……强调运算顺序:乘加、乘减的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抢答游戏(先分组再进行抢答)。课件依次出示教材第103页的第4题。3.复习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下面的题目:①有3排房子,每排5间,一共有多少间房子?②有2排房子,一排5间,另一排3间,一共有多少间房子?(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问: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3)自主列式解答,同桌交流:你是怎样想的?(4)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想法预设:第(1)题:想法一:把3个5加起来是多少?列式:5×3=15(间)想法二:画图验证:□□□□□□□□□□□□□□□,一共15间。……第(2)题:(提示学生:“2排房子”是多余的条件。)想法一:要把3和5加起来。列式:5+3=8(间)想法二:画图验证:□□□□□□□□,一共8间。……【设计意图】在表内乘法的复习环节,没有单纯地进行口诀的复习,而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复习表内乘法,避免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同时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加深对表内乘法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运用表内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巩固提高,深化知识1.连一连(1)把得数相同的算式用直线连起来。1×32×23×24×12+24×35+74×43+99+73×320-4(2)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2.填一填(1)课件出示教材第101页第2题。(2)学生根据题目独立完成,同桌交流。(3)全班交流,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每行或每列数的规律。3.比一比(1)课件出示教材第103页的第5题。(2)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4.算一算(1)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的第6题。(2)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说明:运算顺序。5.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的第7题。(2)先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最后全班交流。6.想一想(1)课件出示下面的题目:3×2+3=()×()2×4-2=()×()5×5-5=()×()4×3-4=()×()(2)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3)全班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从乘法的意义上来填空。【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由浅入深,具有一定的层次性,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并在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新的提高。(四)畅谈收获,总结提升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习,你又有哪些收获?觉得哪些地方需要注意的?【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评价,让学生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分类和整理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分类整理在复习中的作用,形成较为系统的认知结构。(二)过程与方法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渗透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二、目标解析在复习过程中通过创设“算式的分类”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参与到知识系统整理活动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巩固和提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能力,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四、教学准备课件、卡片等五、教学过程(一)回顾中形成体系1.课件出示下面的八道算式。72+682-4041-714+5038+2730-1636+1959-46仔细观察上面的题目,回忆是这学期学的什么知识?2.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3.这一单元主要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指定学生回答。【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算式的感知,激起学生回顾已学知识的欲望,并让学生初步回忆这一内容的主要知识点,同时大大提高学生复习旧知的积极性。(二)整理中掌握知识1.分类整理算式。(1)将上面的8个算式进行分类整理,小组内交流。(2)汇报交流分类整理的方法,并说说:你是怎样分的?分类方法的预设:方法一:加法:72+6、14+50、38+27、36+19减法:82-40、41-7、30-16、59-46方法二:……(3)比较分法,确定研究方法二的分法。2.复习100以内加法(二)(1)学生独立完成加法的4个算式,同时指定学生板演。(2)全班交流,重点说明: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及计算时应注意什么?3.复习100以内减法(二)(1)学生独立完成减法的4个算式,同时指定学生板演。(2)全班交流,重点说明: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及计算时应注意什么?4.及时练习。(1)课件出示教材第101页中的第1题的第(2)题。(2)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定学生板演,同桌交流计算时应注意的地方。(3)全班交流,进行评价。5.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1)课件出示下面的题目:29+35+9=97-25-47=75-46+31=48+26-39=53-(9+37)=(2)先同桌说说运算顺序,并用笔画出先算的部分,然后全班交流运算顺序。(3)学生独立完成,指定学生板演。(4)全班交流,重点说明:每道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6.复习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下面的题目:①校园里有33棵杨树,柳树比杨树多17棵。柳树有多少棵?②校园里有33棵杨树,松树比杨树少17棵。松树有多少棵?(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3)全班交流各自想法及解决问题的方法。(4)比较两题:有什么不同之处?(5)根据第(2)题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松树和杨树一共多少棵?)学生独立解答后交流解题思路。【设计意图】借助算式分类的情境,让学生在不经意中参与到“100以内加法、100以内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解决问题”等活动中进行知识的整理,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表达的欲望得到满足。在复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三)练习中深化认识1.排队根据每个算式的结果,将下面的算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提示学生:先计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再进行大小比较。)11+1837+2842-1024-1983-672.投篮小白兔拿着27号球,要投入计算结果是27的篮中。请你帮小白兔找出合适的篮。提示:先计算,再连线。3.想一想,算一算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说明:应先从什么位填起?注意:进位和退位的问题。4.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教材第102页的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2)课件出示教材第103页的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3)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的第8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4)课件出示下面的题目:小明家种了8行苹果树,每行9棵,小明家种的苹果树比小红多15棵,小红种了多少棵苹果树?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交流时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分析,提示学生:千万不要看到“多”就“加”,看到“少”就“减”,一定要比一比再来列算式。【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由易到难,体现层次性,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感。(四)梳理中内化知识通过今天的整理和复习,你又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的知识有系统性的认识,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二)过程与方法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想,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二、目标解析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操作中回顾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的知识,并在不同的操作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牢固掌握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的知识。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准备课件、钟面等五、教学过程(一)设问中揭示课题1.情境中设问(1)课件出示第100页图(二)的情境图。(2)指定学生说说和这学期学的什么知识有关?(3)测量物体的长度应用到什么单位名称?这学期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4)计量一节课的时间应用到什么计量单位?2.揭示课题板书: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及教师的设问,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二)操作中梳理知识1.复习长度单位(1)回顾已学过的长度单位。测量铅笔的长度应选()作单位,测量一棵树的高度应选()作单位。①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长度单位。②思考:测量物体的长度应选谁作单位?③指定学生汇报想法,并举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来加以说明。④学生汇报: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2)及时练习。①填一填:(课件出示教材第102页的第5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②量一量:量出下面指定线段的长度,并指定学生说说测量的方法。③画一画:(课件出示下面的题目。)a.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b.画一条比5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c.画一条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2.复习角的初步认识(1)角的组成①学生在作业纸上画一个角,并标出角各部分的名称。②学生作业展示并进行评析。(2)角的分类①课件出示下面的三个角。②指定学生说出各个角的名称,并说说你的判断方法。③在下面给定的边上分别画一个直角、锐角、钝角(从给出的点画起)。(3)及时巩固①看一看:下面的各个图形哪几个是角?它是什么角?哪几个不是角?为什么?②画一画:从这个角的顶点出发画一条线,把它拆分成两个角。这两个角可能是什么角?会有几种不同的情况?先让学生组内交流,然后独立完成,最后全班交流。3.复习认识时间(1)课件出示一个钟面,从钟面上你能得到哪些知识?①先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②这个钟面现在表示几时几分?时针和分针组成的是什么角?(2)及时练习①画一画:看看几时整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直角。(3时、9时)②写一写:写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说说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什么角?(教材第101页的第3题)③拨一拨:老师说时间,学生在钟面上拨出时针和分针所在的位置。4:007:006:5010:20【设计意图】在复习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时,没有单纯地进行知识点的复习,而是让学生在“量一量、画一画、写一写、拨一拨”等操作活动中,经历复习知识的全过程,避免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同时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加深对所复习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巩固中深化知识1.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的第9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交流:选择的理由。2.课件出示教材第105页第10题先让学生估计,再动手测量,最后全班交流。3.课件出示教材第105页的第1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注意角的顶点是给定的)4.课件出示教材第105页的第12题。先让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交流时指定学生说说每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什么角?【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所复习知识的理解,使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完整。同时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意识,做到能轻轻松松学知识、做数学,从解决问题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四)总结中畅谈收获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感受或体会?觉得哪些地方还有疑问?《观察物体、搭配问题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能正确辨别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能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正确地解决有关排列数和组合数的问题,渗透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二)过程与方法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能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借助学生的操作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教学难点:能正确辨别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三、教学准备课件、玩具汽车等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引入课题1.情境中设问(1)课件出示第100页图(四)的情境图。(2)指定学生说说和这学期学的什么知识有关?(3)课件出示两件不同的上衣和两条不同的裤子,问:看到这个图,你想到这学期学的什么知识?2.揭示课题板书:观察物体和搭配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及教师的设问,让学生发现已学的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教师引导,自主梳理1.复习观察物体(1)课件出示小汽车的图,同时将实物汽车摆放好。①自主观察,组内说说。小组内的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小汽车,组内说说自己所看到的小汽车的样子。②交流汇报,发现问题。a.指定一组内的学生说说看到小汽车的样子。b.为什么他们看到的样子会不同呢?小组内交流。c.汇报交流,引导发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③课件出示从前面、后面、侧面看到小汽车的图样,指定学生进行连线,说说:你是怎样判断?(2)及时练习①练一练。(课件出示教材第102页的第7题)a.学生独立在数学书上进行连线,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b.汇报交流,重点交流:前面、后面是怎样判断的?②说一说。a.从任何方向看到都是正方形的立体图形是什么?(正方体)b.从任何方向看到都是圆形的立体图形是什么?(球体)③猜一猜。看到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它可能是什么?(正方体、长方体、圆柱)a.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立体图形进行观察。b.汇报交流,学生汇报时教师适时出示立体图形让学生观察。【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观察、交流、比较中,发现观察一个物体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可能不一样,并在不同形式的练习中加以巩固、提高,从而经历总结归纳知识的过程。2.复习搭配问题(1)课件再次出示两件不同上衣和两件不同裤子①学生根据图样,提出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②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想法,提示学生:可以利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问题。③汇报交流,重点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时要有序。(2)及时练习①排列问题课件出示:从8、2、4、1四个数字中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a.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想法。b.汇报交流方法,重点说明:在组两位数时一定有序地摆数。②组合问题课件出示:每两人握一次手,6个人一共握手多少次?a.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想法。b.汇报交流方法,重点说明:在握手时一定有序地握手,同时每两人间只能算一次握手,不考虑顺序问题。(3)引导比较,发现问题上面的组数问题和握手问题在解决时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穿衣服、组数、握手”等活动中掌握排列问题和组合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在比较中发现两类问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与过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搭配问题的认识与理解,渗透搭配问题的思想方法。(三)解决问题,巩固提高1.练一练课件出示教材第105页的第13题。(1)学生独立在数学书上进行连线,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2)汇报交流,指定学生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2.组一组课件出示:从5、9、0三个数字中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1)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组数的方法。(2)汇报交流,重点说明:和0组数时,0不能摆在十位。3.送一送课件出示:元旦时,小明、小刚、小阳三人互相赠送一张贺卡,他们一共赠送多少张贺卡?(1)学生独立完成,提示学生:可以利用画图的方法来分析。(2)汇报交流,指定学生说出思考的方法。4.比一比课件出示:六个小朋友进行乒乓球比赛,每两个小朋友要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多少场?(1)学生独立完成,提示学生:可以利用画图的方法来分析。(2)汇报交流,指定学生说出思考的方法。5.摆一摆课件出示教材第105页的第14题。(1)学生动手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小组内交流想法。(2)汇报交流,指定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重点:让想法不同的学生进行交流。【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巩固了观察物体和搭配问题的相关知识,同时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的灵活性,渗透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四)畅谈收获,全课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习,你又有什么收获?以后在解决问题时应注意什么?《简单的组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摆一摆、写一写、画一画等活动中了解并发现最简单事物的组合数的基本思路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体会组合的思想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在发现最简单事物的组合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恰当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2.在排列问题和组合问题的对比中,感悟两类问题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初步感受组合的思想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目标解析基于学生已有的排列问题的解题策略和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究组合问题的解决方法,引导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在解法交流的过程中体会解法多样化,同时能比较出排列问题和组合问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在巩固提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帮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探索最简单事物的组合的过程,并掌握其解决方法。教学难点:初步感受排列与组合的区别。四、教学准备课件、数字卡片等。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1.摆一摆课件出示:用5、7、9三个数字,任意选取其中两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能组成几个两位数?(1)学生仔细读题,独立完成,然后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2)选择不同想法的学生汇报。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搭配的知识,请大家思考:今天学的的知识和排列问题有什么区别?【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摆一摆”的活动中回顾解决排列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探究今天的新知奠定基础。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小组交流,初步感知(1)理解题意。①课件出示第98页的例2。有3个数5、7、9,任意选取其中2个求和,得数有几种可能?②小组内说说题意,然后指定学生回答。(2)自主探究。①猜一猜:得数有几种可能?②摆一摆:学生动手摆一摆、画一画或写一写,得出得数有几种可能。同时小组内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3)交流方法。①学生汇报,选取典型的案例展示。方法预设如下:方法一:列表法。a.引导学生观察上表中数据,有什么发现?b.像上面5+7=12和7+5=12只能算一种,他们的和都是12,适当渗透: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最终得出下表:方法二:画图法。……②引导学生比较方法一和方法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③小结: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只要做到有序,得到的得数只有三种可能。(4)回顾思路。课件演示回顾解题的过程。(5)优化方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解决呢?与同桌交流。2.对比理解(1)今天学习的问题和昨天学的有什么不同?板书课题:简单的组合。(2)回顾用5、7、9这3个数字选其中的2个数,组成两位数和求两个数的和的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解题思路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3)指定学生汇报,梳理排列问题和组合问题的解题思路。3.尝试练习(1)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的“做一做”第1题,先组内交流解决的方法。(2)选3个学生代表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题意。(3)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解法。(4)学生解法展示,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法进行展示。(5)小结:在握手时一定要注意有序,不能乱,这样才能不漏、不重复。【设计意图】借助排列数的活动经验,让学生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议一议、比一比等活动的过程,亲身经历在组数、握手活动,感受有序思考的价值,同时在方法的交流中体会到排列数和组合数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三)应用拓展,深化方法1.付钱教材第98页“做一做”第2题(1)课件播放题目,帮助学生理解题意。(2)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取法。(3)全班交流取法,强调:付钱时要有序,不能重复。2.组钱教材第99页练习二十四第4题(1)课件播放题目,帮助学生理解题意。(2)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方法,提示:可以按取1枚、2枚、3枚的顺序进行组合。(3)学生汇报,全班交流方法。3.取书(1)课件出示4种不同的书各1本,如下:《少年博览》《小主人报》《中国少年文摘》《快乐阅读与作文》小明从中取出两种书,有几种不同的取法?(2)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交流取法。(3)指定不同取法的学生汇报交流,强调:取书时要有序,不能重复。4.选路从甲地到乙地有3条路可以走,从乙地到丙地有4条路可以走,从甲地到丙地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1)小组内交流,提示学生:可以利用画图法来分析。(2)学生作业展示进行全班交流。【设计意图】通过解决不同类型的组合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组合问题的解决策略和方法,感受有序思考问题的价值,让学生亲身体会到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四)总结延伸,畅谈感受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什么?有什么收获?在解决排列问题和组合问题时应注意什么?《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中了解并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的基本思路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体会排列的思想方法。(二)过程与方法在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恰当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初步感受排列的思想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目标解析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究排列问题的解决方法,在操作探究中引导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在解法交流中体会解法多样化,在巩固提高中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帮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探索最简单事物的排列的过程,并掌握其解决方法。教学难点:体会排列的思想方法。四、教学准备课件、数字卡片等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究1.猜一猜一个密码箱的密码是由1、2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猜一猜:密码箱的密码可能是多少?2.做一做(1)小组内动手操作,用数字卡片来摆一摆,然后小组内交流,重点交流:找出密码的方法(交换数字的位置)。(2)补充条件,找出密码。①补充条件: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②根据补充的条件,找出密码,密码箱的秘码是12。3.揭示课题像上面找密码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我们数学上的排列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简单的排列。【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找密码”的活动中初步感知排列问题,初步掌握组数的方法,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拓展学生的思维。并放手让学生动手摆卡片,既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为新知的建构提供直观的表象。(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摆数游戏,初步感知(1)呈现问题,引导探究。①课件出示第97页的例1。用1、2和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②小组内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2)动手操作,交流排法。①学生动手摆卡片,尝试解答,组内交流摆法。②老师巡视时发现:有的写得多,有的写得少呢?有什么好的方法能保证既不漏数、又不重复呢?③学生再次交流摆法,寻找摆数时的规律。(摆数时要有序)④学生汇报、交流摆法。预设摆法如下:方法一:调换位置法。a.取卡片1和2,组成12和21。b.取卡片1和3,组成13和31。c.取卡片2和3,组成23和32。方法二:固定十位法。a.先固定十位上的数字为1,可以摆成12和13。b.先固定十位上的数字为2,可以摆成21和23。c.先固定十位上的数字为3,可以摆成31和3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种方法实际就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来列举的方法三:固定个位法。a.先固定个位上的数字为1,可以摆成21和31。b.先固定个位上的数字为2,可以摆成12和32。c.先固定个位上的数字为3,可以摆成13和23。⑤小结: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只要做到有序,组成的数都是几个?(3)评议方法,进行优化。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解决呢?与同桌说说你喜欢的方法。2.尝试练习,巩固方法(1)课件出示教材第97页的“做一做”,先组内交流解决的方法。(2)学生独立完成涂色,然后小组内交流涂法。(3)学生涂法展示,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法进行展示。(4)小结:在涂色时一定要有序的涂,不能乱,这样才能不漏、不重复。【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过程,亲身体会到在组数、涂色时,一定要做到有序,只有有序才会不遗漏、不重复的将所有的数全部列举出来。同时在汇报与交流中体会到排列方法的多样化和优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三)应用拓展,深化方法1.拍照片教材第99页练习二十四第1题。(1)找3名学生到前面来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强调:站位时要有序。(2)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站法。(3)学生汇报站法,全班交流方法。2.送书教材第99页练习二十四第2题(1)找3名学生到前面来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强调:送书时要有序。(2)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方法。(3)学生汇报,全班交流方法。3.穿衣服教材第99页练习二十四第3题(1)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交流方法。(2)指定不同方法的学生汇报交流。【设计意图】通过解决不同类型的排列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排列问题的解决方法,感受有序思考的必要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四)总结延伸,畅谈感受今天这节课我们在动手操作中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以后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应注意什么?《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熟记7的乘法口诀,并逐步提高运用口诀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7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体验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二、目标分析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诀基础上的。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比较和推理,自主探索7的乘法口诀。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和来源。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7的乘法口诀,会灵活应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课件出示复习题:1.看图列式计算并说口诀()×()=()2.根据口诀填一填5×6=()()×3=6()×4=24()×()=253.揭示课题。前面大家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今天接着探究7的乘法口诀。【设计意图】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做好新知学习的铺垫,同时为探究方法的迁移奠定基础。(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自主探究,编口诀(1)玩积木。学生动手用一副七巧板拼出喜欢的图形,直观感受不管怎么拼,每个图都有7块板。(2)填表格。(课件出示7个图案及表格)图案个数1拼板块数7①让学生根据图案,独立填表。②汇报交流:说说是怎么填的,有什么发现?预设:学生可能根据每个图案的块数,用连加的方法算出结果。发现每增加一个图案,拼板块数增加7块。③根据乘法的意义,让学生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并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变化。(3)编口诀:小组合作编制7的乘法口诀。(4)看口诀再写出另一个对应的乘法算式。2.多种形式,记口诀(1)读口诀。说说有什么好方法快速记住口诀。(2)对口令。小组内玩对口令游戏,一个说口诀的上半句,另一个说口诀的下半句。(3)开火车。从一七得七开始到七七四十九,再从七七四十九到一七得七。【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填写表格到编制口诀,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探索新知,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学习经验得到积累,同时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三)运用新知,巩固口诀1.基础应用(1)完成教材第72页“做一做”。学生计算出结果后,说说用了哪句口诀。(2)看日历算天数。(教材第73页练习十七第1题)让学生认识一个星期7天,2个星期多少天?3个星期呢?学生列式计算。(3)开火车口答。(教材第73页练习十七第2题)2.拓展延伸(1)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学生可能的列式:7+7+7+6=27(个)7×3+6=27(个)7×4—1=27(个)(2)+=14×=63和各代表几?【设计意图】练习分了两个层次,旨在让学生在基础练习中巩固7的乘法口诀;在拓展练习中活用7的乘法口诀,在练习中发展思维能力。(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经历9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体验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2.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熟记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探究新知识。(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数学学习中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体验团队合作的精神。二、目标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了2-8的乘法口诀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完全能通过知识的迁移、比较和推理,总结并牢记9的乘法口诀。同时在教学中,借助数轴,初步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的乘法口诀的来源。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自主编制9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探究9的乘法口诀中的规律,并熟记口诀。四、教具准备课件、作业纸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趣揭题1.创设情境(1)课件出示情境图: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分单打和双打两种,其中双打需要两个队员合作,请看情境图。(2)计算人数:你知道图中共有多少名运动员吗?你是怎么求的呢?4×3=12(名)(3)说说想法:我们知道一幅图有4人,这里有几个4人,你用了哪句乘法口诀?(4)回顾口诀:我们都学了哪些乘法口诀呢?(2—8的乘法口诀)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继续学习9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创设乒乓球双打情境,既能复习乘法口诀的应用,又能为赛龙舟的情境做好铺垫。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轻松地来探究9的乘法口诀。同时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团队合作精神。(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1.主动探究(1)提供情境:在我国有一项传统的运动项目──赛龙舟(课件一条接一条地演示赛龙舟情境图)(2)收集信息:观察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有9条龙舟,每条龙舟上都有9人)(3)自由提问:分组自主提出问题,并尝试列式。如:2条龙舟上有多少人?3条龙舟上有多少人……(4)交流汇报:学生的式子可能有两种:连加或乘法。如果有连加的算式,可以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板书每个乘法算式)2.自编口诀(1)讨论乘法算式的积。①出示数轴,让学生填一填。②根据乘法意义让学生说一说。如:2×9可以表示几个9相加。(2)自编9的乘法口诀。(3)根据9的乘法口诀写出对应的另一个乘法算式。3.多种形式,熟记口诀(1)找规律:①观察相邻两个乘法口诀的差是几?②看图找规律:10个方格中有9个五角星,1个空格。学生小结:9乘几就等于几十减几。③手指记忆法。a.课件出示教材第81页最下面的手指操。b.教师边介绍边示范用手指表示9的乘法口诀的方法。c.学生练习手指记忆法。(注意: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探究9的乘法口诀中的规律,并鼓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口诀。)(2)对口令:同桌之间玩对口令游戏。(3)背口诀:同桌互背口诀。【设计意图】在探究9的乘法口诀的环节,充分放手让学生去交流、讨论,在解决问题之余自编口诀,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9的乘法口诀较多,因此,在熟记环节,教师充分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寻找规律,通过不同形式引导学生更快更好地识记。(三)学以致用,巩固口诀1.基础应用(1)完成教材第80页“做一做”。巩固学生对的口诀的应用。(2)算一算。9×6=2×9=5×9=()×7=9×()=72()×()=362.提升练习(1)填一填。9+9+9=()×()=()9×8-9=()×()=()5×9+9=()×()=()(2)圈一圈。把答案是18的算式用红色圈出来,把答案是45的算式用绿色圈出来。9×2-99+94×9+99×7-9-99+9+9+9+99×3-96×9-9【设计意图】本课练习设计了两个层次,基础应用旨在进一步巩固9的乘法口诀;提升练习旨在让学生通过乘法意义的理解灵活运用9的乘法口诀。(四)总结全课,畅谈收获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熟记7的乘法口诀,并逐步提高运用口诀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7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体验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二、目标分析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诀基础上的。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比较和推理,自主探索7的乘法口诀。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和来源。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7的乘法口诀,会灵活应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课件出示复习题:1.看图列式计算并说口诀()×()=()2.根据口诀填一填5×6=()()×3=6()×4=24()×()=253.揭示课题。前面大家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今天接着探究7的乘法口诀。【设计意图】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做好新知学习的铺垫,同时为探究方法的迁移奠定基础。(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自主探究,编口诀(1)玩积木。学生动手用一副七巧板拼出喜欢的图形,直观感受不管怎么拼,每个图都有7块板。(2)填表格。(课件出示7个图案及表格)图案个数1拼板块数7①让学生根据图案,独立填表。②汇报交流:说说是怎么填的,有什么发现?预设:学生可能根据每个图案的块数,用连加的方法算出结果。发现每增加一个图案,拼板块数增加7块。③根据乘法的意义,让学生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并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变化。(3)编口诀:小组合作编制7的乘法口诀。(4)看口诀再写出另一个对应的乘法算式。2.多种形式,记口诀(1)读口诀。说说有什么好方法快速记住口诀。(2)对口令。小组内玩对口令游戏,一个说口诀的上半句,另一个说口诀的下半句。(3)开火车。从一七得七开始到七七四十九,再从七七四十九到一七得七。【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填写表格到编制口诀,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探索新知,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学习经验得到积累,同时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三)运用新知,巩固口诀1.基础应用(1)完成教材第72页“做一做”。学生计算出结果后,说说用了哪句口诀。(2)看日历算天数。(教材第73页练习十七第1题)让学生认识一个星期7天,2个星期多少天?3个星期呢?学生列式计算。(3)开火车口答。(教材第73页练习十七第2题)2.拓展延伸(1)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学生可能的列式:7+7+7+6=27(个)7×3+6=27(个)7×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