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轮复习历史单元检测(二)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_第1页
高中一轮复习历史单元检测(二)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_第2页
高中一轮复习历史单元检测(二)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_第3页
高中一轮复习历史单元检测(二)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_第4页
高中一轮复习历史单元检测(二)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检测(二)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先秦著作《山海经》记载:“后稷(后稷是古代周族始祖)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从考古发现来看,在河南、山西、江苏、浙江、上海、广西、内蒙古、吉林等省市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这说明()A.历史记述的正误必须得到考古发现佐证B.文献资料不能作为一手史料C.商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铁犁牛耕D.我国使用牛耕技术的历史久远解析:选D考古不是历史记述正误的唯一佐证标准,故A项错误;文献资料分为一手史料、二手史料,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铁犁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从考古发现来看……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都佐证了我国牛耕技术的历史久远,故D项正确。2.阅读东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铁器分布表。由此可以推知()省份地点铁器物种类四川绵阳斧、锸、锛四川荥经铁锄、曲柄刀、削刀重庆巫山铁犁铧、长钎形器、铁削重庆涪陵铁斧、铁锯、刻刀A.西南农业已逐步实现精耕细作B.铁器成为西南主要生产工具C.铁器在逐步向西南地区推广D.西南冶铁技术水平大大提高解析:选C铁犁牛耕只是古代中国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下主要的生产工具和农业动力,铁器的广泛分布并不意味着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实现,故A项错误;材料表格所展示的只是东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铁器分布表而非比例表,所以仅仅依据该表格难以推断铁器是否成为西南地区主要的生产工具,故B项错误;通过材料表格不难看出,铁器于东汉时期在西南地区的分布已经比较广泛,故C项正确;西南地区铁器的广泛分布并不意味着该地区的冶铁技术水平大大提高,故D项错误。3.宋代梅尧臣有诗云:“既如车轮转,又若川虹饮。能移霖雨功,自致禾苗稔。”该诗所描写的工具()A.用于农田犁耕 B.借助水力鼓风冶铁C.便于交通运输 D.利用水力灌溉农田解析:选D依据材料中“饮”、“能移霖雨功”等内容可知与灌溉有关,而不是犁耕,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中“致禾苗稔”的信息可知与农业有关,而不是冶铁,故B项错误;材料中“如车轮转”只是比喻其部件的工作方式,而不是指车,故C项错误;综合材料中“饮”、“能移霖雨功”“致禾苗稔”和“如车轮转”的信息,应是唐宋时期已出现的筒车,故D项正确。4.表中主要总结了中国古代农民称谓的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朝代夏商周秦汉魏晋宋元称谓臣、人、众、野人夫、仆田客、部曲佃客、庄客、农户A.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 B.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形成C.历代赋役制度的改革 D.农民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解析:选A从夏商周到宋元农民的称谓变化体现了中国土地经营制度从井田制(土地国有制)到小农经济(土地私有制),再到封建土地私有制下的租佃制的演变,故A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已形成,故B项错误;赋役制度指的是赋税和徭役的征派,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农民称谓的变化体现了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发展变化,并未体现农民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故D项错误。5.唐末徐夤有诗云:“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该诗句中描述的瓷器()A.质地纯净,官府垄断 B.色泽光亮,晶莹如雪C.造型优美,釉色粉彩 D.技术精良,面向市场解析:选A材料“融青瑞色新”说明瓷器质地纯净,“先得贡吾君”说明此种瓷器被官府垄断,故A项正确;材料“融青”“盛绿”等信息与选项“晶莹如雪”不符,故B项错误;粉彩瓷器的出现是在清朝,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显示“面向市场”的相关信息,故D项错误。6.据珠江三角洲地区番禺、顺德等十余州县统计,永乐年间共有墟市33个,嘉靖时增至95个,万历时更发展到176个。福建顺昌县弘治年间只有墟市4处,嘉靖时增至8处;建宁县更从原来的1个增至9个。明中后期不断增长集市数量说明()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D.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解析:选A集市主要产生在城乡结合地带,是农民交换货物的重要场所,故A项正确;材料仅涉及地方集市发展状况,没有涉及南北交流,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的特征是雇佣劳动关系,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北方集市发展状况,故D项错误。7.历史学者王家范曾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既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 D.田庄手工业解析:选A从材料“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可以看出,这种手工业生产的手工业品是为了满足宫廷和政府内部使用而不是投放市场,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评论的是官营手工业,故选A项。8.陈直《三辅黄图》载:“长安市有九,各方二百六十六步。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凡四里为一市。”这里的“市”是指()A.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B.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C.定时一聚的庙会夜市 D.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解析:选D因为材料中的“市”受到了空间限制,说明受到政府管理,故本题选D项。9.(2018·南京期末)宋代裴湘《浪淘沙·汴州》:“万国仰神京,礼乐纵横。葱葱佳气锁龙城。日御明堂天子圣,朝会簪缨。九陌六街平,万物充盈。青楼弦管酒如渑。别有隋堤烟柳暮,千古含情。”这反映出当时的东京城()A.草市遍布城内各处 B.长途贩运贸易兴盛C.商帮大多聚集于此 D.市坊界限已被打破解析:选D草市是在乡村,遍布城内各处的是市,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东京城内的繁华,长途贩运贸易兴盛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商帮出现在明清时期,故C项错误;“九陌六街平,万物充盈”表明市坊界限已被打破,故D项正确。10.明代有的徽商经营染业致富,但仍然要“治甫田以待岁,凿洿池以待网罟,灌园以待瓜蔬,腊饔飧,不外索而足。”材料主要说明有的徽商()A.积极开发农村市场 B.以农业为发展基础C.存有自给自足观念 D.改变了旧经营方式解析:选C明代有的徽商经商致富之后,仍然要“治甫田以待岁……不外索而足”,说明有的徽商还是通过种田捕鱼、自种瓜果蔬菜满足生活需要,而不是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取,说明他们存有自给自足的观念,并不是要积极开发农村市场,故A项错误,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提到要以农业为发展基础以及经营方式的改变,故B、D两项错误。11.有学者研究认为,“重农抑商”政策的出现,除了其经济原因或物质方面的原因外,还有文化方面的原因。文化方面的原因有可能是()A.巩固专制主义国家统治基础B.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C.保证国家财政收入D.“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解析:选D巩固专制主义国家统治基础、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是政治上的原因,故A、B两项错误;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是经济上的原因,故C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的出现受儒家文化“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这是文化方面的原因,故D项正确。12.乾隆帝时规定:“福建省的牯仔头是一种适宜航海的大船,桅高篷大,利于走风,未便任其置造,以致偷漏,永行禁止,以重海防。”这说明当时()A.中外贸易日益走向萎缩B.中国远洋航海技术严重落后C.正式确立闭关锁国政策D.中国商人无法开拓海外市场解析:选D材料没有说到中外贸易的情况,故A项错误;材料仅是对一种船的限制,没有说明远洋航行水平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禁造大船并不能说明“闭关锁国”政策的正式确立,故C项错误;由材料“未便任其置造,以致偷漏,永行禁止,以重海防”可知中国商人无法出海经商,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秦国)“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魏国改革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中华文明史》材料二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落下去。为完成上贡任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由民窑烧造。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清代御窑仅6座。材料三明清时期,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并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主导,手工业产品大量增加,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生产方式更为普遍。(1)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2)材料二中提到的“官窑”“民窑”各属于什么经营形态的手工业?它们各有什么功能?(6分)(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发展出现的新特点。(6分)解析:第(1)问,分析材料一可知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得到较大提高、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的原因分析材料并归纳所学知识得出。第(2)问,“官窑”“民窑”分别属于官营、民营手工业;功能主要从是否投入市场方面分析。第(3)问,根据材料三“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并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概括即可。答案:(1)说明: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发展。原因:水利工程的兴修(郑国渠、都江堰);铁犁牛耕的推广;各国的变法,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2)官窑:官营手工业;专门生产供宫廷消费的瓷器产品。民窑: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瓷器产品。(3)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地区性分工更加明确,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14.徽商是明清时期出现的地域性商人群体,反映出传统中国商人的历史命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朝成化、弘治年间,歙(徽州)人江才3岁丧父,家道中落,无以为生,13岁时不得不与其兄“屠酤里中”。后来兄弟二人……终因本小利薄,所获不足以奉亲。江才遂发愤远游,决心在商业上闯开一条致富之路。他奔走于青齐梁宋之间,贩运商品,牟取厚利,果然使资本越积越多。当他40岁时,居然成了腰缠万贯的大贾了。江才发迹后,荣归故里,广置田园,大兴宅第;其季子江珍还考中了进士,跻身于官僚之林。——张海鹏、王廷元主编《徽商研究》材料二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贿赂官府关卡,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也包括主动被动地“捐帑”、“报效”。其费占其利润比例,有人估计约不低于40%。……他们或以捐纳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以求保护,更将希望寄托于子孙后裔“光宗耀祖”,投资科举,以摆脱“贱籍”。……徽商除了在其家乡广建县学私塾、宗庙祠堂、助学恤贫外,经商之地也“乐助公益”,尤以救灾恤贫、修桥铺路、助建书院寺庙等最为突出。——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请回答:(1)材料一是明清徽商生活缩影的真实写照。据材料一,概括徽州商人江才发迹前后的经历。(6分)(2)据材料二,归纳徽商的利润消费去向,并结合所学分析其消费心理。(8分)(3)有学者认为,传统中国富商大贾不是促进社会变革的新的社会力量。请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学者的观点。(6分)解析:第(1)问,“经历”必须通过阅读材料用精炼的语言加以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贿赂官府”“投资科举”“乐助公益”等信息加以概括;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以捐纳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以求保护”“以摆脱‘贱籍’”,并结合所学商人拓展销售市场的直接目的回答。第(3)问,这是本题的最高能力要求,需要在平时学习中逐步积累。题目观点已经明确,难点是要能对“促进社会变革的新的社会力量”有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