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省级名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原
卷版+解析版)
秘密★启用前
2024届山西省省级名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试卷和答
题卡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
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的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
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大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二)现代文阅读H(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点豆子
李娟
五月初开始点花豆子了。
我们这里地多人少,赶上春秋农忙时节,经常有人上门请我们一
家去帮几天忙。那个累啊!每次干不到一半,我妈就找借口开溜了,
剩下我们几个勤勤恳恳干到最后,晒得跟土豆一样结实。中午在地头
树荫下吃饭的时候,一个个吃得昏昏欲睡。吃过坂只休息了半个小时
就继续干活,困意顿消,随之而来的是无边无尽的疲惫。五月风大,
万里无云。
要干的活其实很简单,两个人一组,面对面站着,一个持锹倒退
着铲土,另一人捧只装豆子的搪瓷碗,对方每铲起一锹土,就赶紧往
铲出的小坑里扔两三粒种子,持锹的人随即用铲起的士顺势填回。就
这样一个坑又一个坑、一行又一行地点下去。
我比较喜欢撒豆子,而且撒得特准,三两粒种子给捏在手指头上
随手一抛,就乖乖滚落坑底,簇作一堆,①太佩服自己了。可后来才
发现,大家都是这样撒的,而且撒得都很准。挖坑也简单,但终究得
使几分力气。所以还没点完两亩地,我的手心就给打出了整整齐齐的
两排泡,而且还是对称的。这种事怎么好意思让人知道,只好死撑看,
寻找撒豆子的机会。
不过我有些怀疑呢:干燥的大地,坚硬的种子,简单的操作,食
物就是这样产生的?劳动的力量真是巨大啊,还有大地的力量,种子
的力量,种子像是这个世上所能有的一切奇迹中最最不可思议的。想
想看:它居然能在最最粗砾的大地上萌生出最娇嫩的芽,居然能由一
粒变成很多很多。
由于去年压过膜,土壤里到处缠裹看千丝万缕的塑料薄膜碎片。
这是多年来持续压膜累积下来的。地太大了,人工清理残片是不可能
的。虽然明知对土地危害很大,但也只能随它。来年春天,还是得雪
上加霜地继续压新膜。要不然作物长不起来,就是长起来产量也低。
也许这里的气候和土地并不适合农业,如此广袤的大地,所供给
的却如此有限,碧绿茂密的农作物,源源不断地汲取大地的养分,向
人们的物质受用传递。我们是在向这大地勒索。
旁边的一块地正在耙,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光着脊背坐在小四
轮拖拉机上,浑身随着“突!突!突!"的机器声而大幅抖动。看上去他
使出的劲比拖拉机使出的劲还要大。帽子也不戴,脸和脊背给太阳晒
得油光发亮。
拖拉机后面挂着的铁耙子上面站着一个女人,用自己的体重压耙。
那女人可能是他的母亲,包着花花绿绿的头巾,笔直地扶在拖拉机后
面站着,来回好几趟都没见她换个姿势。
我妈说,她们年轻那会儿,耙地用的是铃铛刺,卷一大捆挂在拖
拉机后面,上面压几块石头,但肯定耙不深。
以十字镐开垦坚硬的荒地,一点点耙平、耙细土块,滤去草根、
石块,然后点播种子,引水灌溉一一在妈妈的年代里,这些简直就是
热情和浪漫的事情!劳动便是一切,能生存下去便是一切。所有的“最
最开始”都是那么美好纯洁,令人心潮激荡……虽然在我们看来,祖
先们所做的其实并不比我们现在所做的更聪明,更丰富,但是,我想,
我们之所以还是要永远记住并感激他们,永远承认他们的“伟大”,
大约是因为,他们给我们留下的最最宝贵的遗产,不是现成的生存之
道,而是生存的激情吧?
②大地平坦开阔,蓝天倾斜,遥远的地方有三棵树并排着站在一
起。东面芦苇茂密的地方有沼泽,不时传来野鸭清脆的鸣叫。我顶风
撒种子,腿都站黏糊了,肩膀和腰又酸又疼,右手机械地动弹着,种
子也越发扔不准了。只好怪下午风大,怪我妈把坑儿挖歪了。
知道戈壁滩上太阳暴晒,我还特意穿了一件长袖衬衣,但袖子再
长也不可能长过指尖,只能搭在手背那里。结果才一天工夫,手就成
了阴阳手。
我往前走,我妈倒退着走,她铲开一个小坑,我连忙摞下种子;
她随即把锹里铲起的土摞出去埋住种子,我便顺势踩上去一脚,令种
子和土壤亲密接触。这样,每点完一行,回头一看,我的脚印呈“人”
字形,紧密整齐地排列了整片土地,太有趣了。
其他人都陆续点到下一块地上了,只有我们俩还在这块地上的最
后两三行埃子上努力,四周空空荡荡,风呼啦啦地吹,一片很大的白
色薄膜被吹到了蓝天上,越飞越高,左右飘摇,天空那么蓝。
我们两人仍在那里寂静地干着,动作娴熟和谐,四下空旷。
如果只有两个人,站在荒野里点豆子,那幅情景远远望去,会不
会使看的人落下泪来呢?
会不会使人流着泪反复猜测:他们俩到底种下了什么,使这片大
地,长满了荒凉?
关于土地,我妈常说,在她很小的时候,她的老师就告诉他们,
土地使用化肥,是一种有罪的、危害极大的行为。虽然短时间内能提
高产量,但对土壤破坏极强。如果持续依赖化肥,不到二十年,这片
大地就会被毁去……
可是三十年过去了,这片大地仍然在化肥的刺激下,年复一年地
透支看。似乎一切都还遥远着呢,似乎大地远比我们所得知的更加强
大,再想想看:大地能生长出粮食,这是一件多么感人又忧伤的事情!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叙述了点豆子的劳动过程,真实地再现了戈壁人家艰苦
的劳作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努力生活的态度的赞美。
B.文中对劳动的描写充满情趣,如“我妈"干活"找借口开溜”,
“我"被晒成"阴阳手”,小男孩很努力地操纵拖拉机等。
C.妈妈对过去劳动方式的回忆,引发了“我"对那时劳动的感叹,
在“我”看来,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宝贵的。
D.人们使用化肥和塑料薄膜让这片不适合农业的土地也长出了
茂密的农作物,作者充分肯定了这种人定胜天的精神。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将环境描写穿插在叙事中,使文章显得视野开阔,意境
辽远,突出了广阔无边的地域风貌,也增添了文章的抒情意味。
B.画线句子①“太佩服自己了"与后文中发现“大家都是这样撒
的,而且撒得都很准”形成了反差,极具反讽意味。
C.画线句子②画面感极强,“大地平坦开阔,蓝天倾斜"写出作
者的视觉感受,运用拟人手法写的三棵树在辽阔背景烘托下震撼人心。
D.文章语言朴实而又灵动,充满跳荡的生机和诗意,如“晒得
跟上豆一样结实”,“他使出的劲比拖拉机使出的劲还要大"。
3.文章结尾处“大地能生长出粮食,这是一件多么感人又忧伤
的事情”,这句话意蕴丰富。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4.文章多次描写了点豆子的劳动细节,这么写有什么作用?请
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严光字子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
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
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嚏,遣使聘
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
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
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
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
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
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
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著
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
"于是升舆叹息而去。
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
对曰:“陛下差增于往。"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
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除为谏议大夫,
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漱焉,建武十七年,复特
征,不至,年八十,终于家。帝伤惜之,诏下郡县赐钱百万,谷千斛。
(节选自范晔《后汉书・逸民列传》)
材料二:
先生,汉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
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青,
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
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
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①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
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节选自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注】①复:免除(赋税徭役)。
5.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
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昔唐尧A著德B巢父C洗耳D±E故有志F何至G相迫乎
6.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字词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是()
A.舍,文中指安置,与《兰亭集序》中“虽趣舍万殊,静躁不
同”的“舍”意思不同。
B.差,在文中指略微,稍微,这与成语“差强人意”中的“差"
字意思相同。
C.绝,文中指停止、止歇,与《三峡》中“空谷传响,哀转久
绝”的“绝"意思相同。
D.轩冕,卿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也比喻官位爵禄,文
中意思为官位爵禄。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严光年轻时就有盛名,曾与刘秀一同游学,刘秀即位后他就
隐姓埋名,虽多次被征召都果断回绝。
B.司徒侯霸同严光有旧交情,派人传话希望严光天黑时来见他,
严光口授回信拒绝并警告他不要趋炎附势。
C.范仲淹很推崇严光,认为他淡泊名利,高风亮节,可使贪婪
的人变得廉洁,使懦夫变得勇敢,不愧是名教中人。
D.光武帝将严光请进宫中,叙谈多日,晚上二人同床而眠,严
光将脚放在光武的肚子上,光武也没有生气。
8.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
(2)仲淹来守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
事。
9.材料二范仲淹认为,“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
能遂先生之高哉”,请从材料一中,找出范仲淹这么说的理由。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王维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①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乌②,看竹③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注】①柳市南头:汉代长安地名,著名的九市之一、②凡乌:
典出《世说新语》,三国时吕安访好友嵇康未遇,嵇康兄嵇喜出迎,
吕安在门上题“凤"字离开,嘲讽嵇喜是凡鸟。③看竹:典出《晋书•王
羲之传》,王羲之之子王献之闻吴中一家有好竹园,不访主人而直入
其园,赏竹吟诵。
10.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维在首联中写出了此行的目的,桃源与世隔绝难以追寻,
繁华人世中也可以寻访隐逸高人。
B.王维诗颔、颈两联借助典故和环境描写,突出表现了吕逸人
的高雅脱俗,是一位真正的隐士。
C.韦应物这首绝句首句写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诗人正逢休闲
无事,于是他就去拜访友人。
D.这两首诗都写了寻人不遇,语言均简淡自然,既富有诗情画
意,而又不失含蓄,意味深长。
11.这两首诗都写了访人不遇,作者抒发的感情有何异同请结
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书中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语句,是用“行
路"形象地说明了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也有类似的表述,
就是“,
(2)在《春江花月夜》中,诗人反用鱼雁传书典故,表达相爱
的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的句子是“,"o
(3)小刚准备写一篇文学短评,主题为唐宋诗人用时空对举方
式来营造阔大意境,让读者获得独特审美体验,你可以为他提供的例
句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草地是地球上适应陆地环境最成功的一种生态系统,也是生物多
样性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它在地球上已存在6500万年。气候周期
性干旱、草食动物众多和野火频繁,高海拔地区的低温和较大的昼夜
温差,①,广泛适应这些环境的草地植物主要是广义的禾草,几
乎所有早期文明都源于禾草种植。
草地同人类的生产与生活()o相关数据显示,全球人类热量
消耗的60%以草类植物为基础,这表明我们同草地早已成为()的
生命共同体。如果人类的祖先没有放弃森林走向草地,我们可能就无
法实现直立行走。
世上最优良的农田大都曾是肥沃的草地,尽管人类进行种植和开
发是必要的,②例如种植浅根系的一年生植物,每年翻耕和施用
过量氮肥,不仅造成水土流失,还大大降低了生物多样性和固碳能力,
破坏了草地最重要的禀赋。
人们过度利用草地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欲望,导致草地生态系统
不断退化,而我们提高退化草地的覆盖度,为草地增加绿度,③,
却不能作为最终目标,只有通过生态系统的近自然恢复,把退化草地
恢复到物种组成、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接近地带性生态系统,才能保持
草地功能和服务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从而与人类长久地和谐共生。
13.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
1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二)语言文字运用n(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杭州亚运会的举办,让中国再次汇聚世界目光。由于配合杭州亚
运会,一批富有文化韵味、融入体育元素、融合科技感与艺术美的公
共艺术作品和文化景观相继在浙江多个城市落地,扮靓城市公共空间、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成为家门口的“文化风景线",为盛会营造了热烈
氛围。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追求文化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
漫步杭州湖滨步行街,公共雕塑《湖之源》引人注目。该雕塑以珍珠
为基础造型,艺术化表现关于杭州西湖源起的传说一一“龙风夺珠”
典故。作品中间,大大小小的珍珠镶嵌在波纹间,形成镂空效果,也
串联起两侧的波纹和镜面,象征西湖的山与水,虚实相生,尽显东方
审美意蕴,雕塑中还嵌入灯光,每当夜幕降临,光影在波纹间闪烁,
成为夜间一道亮丽的景观。
注重公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是当下公共艺术创作的另一个重要
维度。一些公共艺术作品与空间融为一体成为景观构筑物,观众置身
其中可获得沉浸式体验。
以杭州亚运会的举办为契机,一件件公共艺术作品通过多维表达,
成为对城市文化的“阅读"和"再书写二这种体育和美育、城市和艺
术、自然和人文的多重互动,将成为人们对亚运会记忆的亮点,也将
激发公共艺术赋彩城市空间的更多可能。
15,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与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中破折号用
法相同的一项是()
A.添粥的机会除了特殊的日子一一譬如老板、老板娘的生日,
或者发丁钱的日子之外,通常是很难有的。
B.正当他从楼梯上滚下来的时候,瓦莲卡和两位太太刚好走进
来;她们站在下面看着一一对别里科夫来说这比什么都可怕。
C.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
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一一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D.你永远那么青翠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
不低头一一这正是英雄井冈山人的革命精神。
16.文中第一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17.最后一段中“阅读"再书写”的含义是什么有怎样的表达效
果
四、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代文阅读I材料二启示我们:汉字,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视觉符
号,凝结着先人非凡而卓越的智慧。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汉字设计在
与新兴科技的碰撞中突破了空间的束缚。未来,新技术与新观念的产
生必将为汉字设计带来更加丰沛而鲜活的生命力,为汉字之美再添全
新维度。
读了上面的材料,再结合高中三年的学习,你对祖国语言文字的
独特魅力一定有所感受吧。假设你有一位外国朋友,想来中国学习中
文,可是又深感汉字难学,写信向你抱怨说,如果汉字也能使用拼音
文字就好了,你会怎样回答他?请你给他写一封信,说出你的认识和
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统一以“振华"名义署名;不少于800字。秘密★启用前
2024届山西省省级名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试卷和答
题卡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
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的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
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大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二)现代文阅读H(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点豆子
李娟
五月初开始点花豆子了。
我们这里地多人少,赶上春秋农忙时节,经常有人上门请我们一
家去帮几天忙。那个累啊!每次干不到一半,我妈就找借口开溜了,
剩下我们几个勤勤恳恳干到最后,晒得跟土豆一样结实。中午在地头
树荫下吃饭的时候,一个个吃得昏昏欲睡。吃过饭只休息了半个小时
就继续干活,困意顿消,随之而来的是无边无尽的疲惫。五月风大,
万里无云。
要干的活其实很简单,两个人一组,面对面站着,一个持锹倒退
着铲土,另一人捧只装豆子的搪瓷碗,对方每铲起一锹土,就赶紧往
铲出的小坑里扔两三粒种子,持锹的人随即用铲起的士顺势填回。就
这样一个坑又一个坑、一行又一行地点下去。
我比较喜欢撒豆子,而且撒得特准,三两粒种子给捏在手指头上
随手一抛,就乖乖滚落坑底,簇作一堆,①太佩服自己了。可后来才
发现,大家都是这样撒的,而且撒得都很准。挖坑也简单,但终究得
使几分力气。所以还没点完两亩地,我的手心就给打出了整整齐齐的
两排泡,而且还是对称的。这种事怎么好意思让人知道,只好死撑看,
寻找撒豆子的机会。
不过我有些怀疑呢:干燥的大地,坚硬的种子,简单的操作,食
物就是这样产生的?劳动的力量真是巨大啊,还有大地的力量,种子
的力量,种子像是这个世上所能有的一切奇迹中最最不可思议的。想
想看:它居然能在最最粗砾的大地上萌生出最娇嫩的芽,居然能由一
粒变成很多很多。
由于去年压过膜,土壤里到处缠裹看千丝万缕的塑料薄膜碎片。
这是多年来持续压膜累积下来的。地太大了,人工清理残片是不可能
的。虽然明知对土地危害很大,但也只能随它。来年春天,还是得雪
上加霜地继续压新膜。要不然作物长不起来,就是长起来产量也低。
也许这里的气候和土地并不适合农业,如此广袤的大地,所供给
的却如此有限,碧绿茂密的农作物,源源不断地汲取大地的养分,向
人们的物质受用传递。我们是在向这大地勒索。
旁边的一块地正在耙,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光着脊背坐在小四
轮拖拉机上,浑身随着“突!突!突!”的机器声而大幅抖动。看上去
他使出的劲比拖拉机使出的劲还要大。帽子也不戴,脸和脊背给太阳
晒得油光发亮。
拖拉机后面挂着的铁耙子上面站着一个女人,用自己的体重压耙。
那女人可能是他的母亲,包着花花绿绿的头巾,笔直地扶在拖拉机后
面站着,来回好几趟都没见她换个姿势。
我妈说,她们年轻那会儿,耙地用的是铃铛刺,卷一大捆挂在拖
拉机后面,上面压几块石头,但肯定耙不深。
以十字镐开垦坚硬的荒地,一点点耙平、耙细土块,滤去草根、
石块,然后点播种子,引水灌溉一一在妈妈的年代里,这些简直就是
热情和浪漫的事情!劳动便是一切,能生存下去便是一切。所有的“最
最开始"都是那么美好纯洁,令人心潮激荡……虽然在我们看来,祖
先们所做的其实并不比我们现在所做的更聪明,更丰富,但是,我想,
我们之所以还是要永远记住并感激他们,永远承认他们的“伟大”,
大约是因为,他们给我们留下的最最宝贵的遗产,不是现成的生存之
道,而是生存的激情吧?
②大地平坦开阔,蓝天倾斜,遥远的地方有三棵树并排着站在一
起。东面芦苇茂密的地方有沼泽,不时传来野鸭清脆的鸣叫。我顶风
撒种子,腿都站黏糊了,肩膀和腰又酸又疼,右手机械地动弹着,种
子也越发扔不准了。只好怪下午风大,怪我妈把坑儿挖歪了。
知道戈壁滩上太阳暴晒,我还特意穿了一件长袖衬衣,但袖子再
长也不可能长过指尖,只能搭在手背那里。结果才一天工夫,手就成
了阴阳手。
我往前走,我妈倒退着走,她铲开一个小坑,我连忙摞下种子;
她随即把锹里铲起的土摞出去埋住种子,我便顺势踩上去一脚,令种
子和土壤亲密接触。这样,每点完一行,回头一看,我的脚印呈“人
"字形,紧密整齐地排列了整片土地,太有趣了。
其他人都陆续点到下一块地上了,只有我们俩还在这块地上的最
后两三行埃子上努力,四周空空荡荡,风呼啦啦地吹,一片很大的白
色薄膜被吹到了蓝天上,越飞越高,左右飘摇,天空那么蓝。
我们两人仍在那里寂静地干着,动作娴熟和谐,四下空旷。
如果只有两个人,站在荒野里点豆子,那幅情景远远望去,会不
会使看的人落下泪来呢?
会不会使人流着泪反复猜测:他们俩到底种下了什么,使这片大
地,长满了荒凉?
关于土地,我妈常说,在她很小的时候,她的老师就告诉他们,
土地使用化肥,是一种有罪的、危害极大的行为。虽然短时间内能提
高产量,但对土壤破坏极强。如果持续依赖化肥,不到二十年,这片
大地就会被毁去……
可是三十年过去了,这片大地仍然在化肥的刺激下,年复一年地
透支看。似乎一切都还遥远着呢,似乎大地远比我们所得知的更加强
大,再想想看:大地能生长出粮食,这是一件多么感人又忧伤的事情!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叙述了点豆子的劳动过程,真实地再现了戈壁人家艰苦
的劳作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努力生活的态度的赞美。
B.文中对劳动的描写充满情趣,如“我妈”干活“找借口开溜
",“我”被晒成“阴阳手",小男孩很努力地操纵拖拉机等。
C.妈妈对过去劳动方式的回忆,引发了“我”对那时劳动的感
叹,在“我”看来,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宝贵的。
D.人们使用化肥和塑料薄膜让这片不适合农业的土地也长出了
茂密的农作物,作者充分肯定了这种人定胜天的精神。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将环境描写穿插在叙事中,使文章显得视野开阔,意境
辽远,突出了广阔无边的地域风貌,也增添了文章的抒情意味。
B.画线句子①“太佩服自己了”与后文中发现“大家都是这样
撒的,而且撒得都很准"形成了反差,极具反讽意味。
C.画线句子②画面感极强,“大地平坦开阔,蓝天倾斜”写出作
者的视觉感受,运用拟人手法写的三棵树在辽阔背景烘托下震撼人心。
D.文章语言朴实而又灵动,充满跳荡的生机和诗意,如“晒得
跟上豆一样结实",“他使出的劲比拖拉机使出的劲还要大”。
3.文章结尾处“大地能生长出粮食,这是一件多么感人又忧伤
的事情",这句话意蕴丰富。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4.文章多次描写了点豆子的劳动细节,这么写有什么作用?请
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1.D2.B
3.令人感动的是:①坚硬的戈壁荒地长出庄稼哺育万物;②种
子娇嫩的芽在最最粗砾的大地上萌发生长;③人类靠简单而又充满力
量的劳作生存繁衍。令人感到忧伤的是:人类一些现代的农作方式,
“年复一年地透支着“大地的生命力。
4.①“点豆子"的劳动场景是全文线索,与标题相照应,使文章
结构完整。②丰富人物形象,通过“点豆子”劳动的细节描写,使得
人物鲜活灵动,充满活力。③强化了主题,赞美了劳动的伟大。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D.”作者充分肯定了这种人定胜天的精神"错。由文中“来年春
天,还是得雪上加霜地继续压新膜。要不然作物长不起来,就是长起
来产量也低”“这片大地仍然在化肥的刺激下,年复一年地透支看"
大地能生长出粮食,这是一件多么感人又忧伤的事情”可知,为了提
高农作物的产量,作者对人们使用化肥和塑料薄膜让这片不适合农业
的土地也长出了茂密的农作物表达了感动、无奈和忧伤之情。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B.“形成了反差,极具反讽意味"错,句①“太佩服自己了”与
后文中发现“大家都是这样撒的,而且撒得都很准"并没有形成反差,
也没有反讽的意味。这样说是表明干这活儿实在不需要什么技术,表
明我先是略有自得后又有一点点失落的心情。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意蕴的能力。
(1)分析令人感动的原因
文中说“干燥的大地,坚硬的种子,简单的操作,食物就是这样
产生的?……还有大地的力量,种子的力量,种子像是这个世上所能
有的一切奇迹中最最不可思议的“,坚硬的戈壁荒地,居然能够长出
庄稼,哺育世间万物,的确令人感动的事情;
文中说“它居然能在最最粗砾的大地上萌生出最娇嫩的芽,居然
能由一粒变成很多很多“,是啊,种子娇嫩的芽竟然能在最最粗砾的
大地上萌发生长,这本是就令人动容;
文中说“要干的活其实很简单,两个人一组,面对面站着,一个
持锹倒退着铲土,另一人捧只装豆子的搪瓷碗,对方每铲起一锹土,
就赶紧往铲出的小坑里扔两三粒种子,持锹的人随即用铲起的土顺势
填回。就这样一个坑又一个坑、一行又一行地点下去”“干燥的大地,
坚硬的种子,简单的操作,食物就是这样产生的?劳动的力量真是巨
大啊”,人类靠着这简单重复的劳动,靠着这充满力量的劳作,在荒
凉而坚硬的戈壁生存繁衍,这是多么让人感动的事情。
(2)分析令人感到忧伤的原因
文中说“土壤里到处缠裹看千丝万缕的塑料薄膜碎片。这是多年
来持续压膜累积下来的。地太大了,人工清理残片是不可能的。虽然
明知对土地危害很大,但也只能随它。来年春天,还是得雪上加霜地
继续压新膜。要不然作物长不起来,就是长起来产量也低”“土地使
用化肥,是一种有罪的、危害极大的行为。虽然短时间内能提高产量,
但对土壤破坏极强。如果持续依赖化肥,不到二十年,这片大地就会
被毁去……"三十年过去了,这片大地仍然在化肥的刺激下,年复一
年地透支看”,为了长出茂密的农作物,人类使用化肥和塑料薄膜等
一些现代的农作方式,让这片不适合农业的土地,“年复一年地透支
着"大地的生命力。这是多么令人感到忧伤的事情啊。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和表现手法的作用的能力。
(1)从结构安排的角度分析
文中第三段“两个人一组,面对面站着,一个持锹倒退着铲土,
另一人捧只装豆子的搪瓷碗,对方每铲起一锹土,就赶紧往铲出的小
坑里扔两三粒种子,持锹的人随即用铲起的士顺势填回”,第四段“三
两粒种子给捏在手指头上随手一抛,就乖乖滚落坑底,簇作一堆”,
第十四段写“我妈倒退着走,她铲开一个小坑,我连忙摞下种子,她
随即把锹里铲起的土摞出去埋住种子,我便顺势踩上去一脚,令种子
和土壤亲密接触”,以及文中有关点豆子的感悟。所以,“点豆子"的
劳动场景是全文线索,起到结构全篇的作用;另外,小说的标题是“点
豆子”,文中多次描写点豆子的劳动细节,与标题相照应,使文章结
构完整。
(2)从人物塑造的角度分析
“对方每铲起一锹土,就赶紧往铲出的小坑里扔两三粒种子"三
两粒种子给捏在手指头上随手一抛,就乖乖滚落坑底,簇作一堆”“她
铲开一个小坑,我连忙摞下种子,她随即把锹里铲起的土摞出去埋住
种子,我便顺势踩上去一脚”,点豆子需要两个人配合默契,一个挖
坑,一个点种;一个填土,一个踩实,一个坑又一个坑、一行又一行
地点下去……这些关于点豆子的场景描写,使人物鲜活灵动,充满活
力。所以,文中多次描写点豆子的劳动细节,起到了丰富人物形象的
作用。
(3)结合文中“干燥的大地,坚硬的种子,简单的操作,食物
就是这样产生的?劳动的力量真是巨大啊,还有大地的力量,种子的
力量,种子像是这个世上所能有的一切奇迹中最最不可思议的。想想
看:它居然能在最最粗砾的大地上萌生出最娇嫩的芽,居然能由一粒
变成很多很多”“以十字镐开垦坚硬的荒地,一点点耙平、耙细土块,
滤去草根、石块,然后点播种子,引水灌溉……劳动便是一切,能生
存下去便是一切"分析,点种子是简单而繁琐的劳动,荒野点上了种
子,才能长出庄稼,种子的力量是巨大的,人的劳动是伟大的,这篇
散文通过多次描写点豆子的劳动细节,赞美了劳动的伟大,强化了文
章的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严光字子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
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
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嚷,遣使聘
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
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
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
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
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
"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
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
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
于是升舆叹息而去。
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
"对曰:“陛下差增于往。”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
奏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除为谏议大夫,
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漱焉,建武十七年,复特
征,不至,年八十,终于家。帝伤惜之,诏下郡县赐钱百万,谷千斛。
(节选自范晔《后汉书・逸民列传》)
材料二:
先生,汉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
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青,
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
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
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①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
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节选自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注】①复:免除(赋税徭役)。
5.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
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昔唐尧A著德B巢父C洗耳D±E故有志F何至G相迫乎
6.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字词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是()
A.舍,文中指安置,与《兰亭集序》中“虽趣舍万殊,静躁不
同"的“舍”意思不同。
B.差,在文中指略微,稍微,这与成语“差强人意”中的“差”
字意思相同。
C.绝,文中指停止、止歇,与《三峡》中“空谷传响,哀转久
绝"的“绝”意思相同。
D.轩冕,卿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也比喻官位爵禄,文
中意思为官位爵禄。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严光年轻时就有盛名,曾与刘秀一同游学,刘秀即位后他就
隐姓埋名,虽多次被征召都果断回绝。
B.司徒侯霸同严光有旧交情,派人传话希望严光天黑时来见他,
严光口授回信拒绝并警告他不要趋炎附势。
C.范仲淹很推崇严光,认为他淡泊名利,高风亮节,可使贪婪
的人变得廉洁,使懦夫变得勇敢,不愧是名教中人。
D.光武帝将严光请进宫中,叙谈多日,晚上二人同床而眠,严
光将脚放在光武的肚子上,光武也没有生气。
8.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
(2)仲淹来守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
事。
9.材料二范仲淹认为,“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
能遂先生之高哉",请从材料一中,找出范仲淹这么说的理由。
【答案】5.BDF6.C
7.C8.(1)侯公听说先生到来,真心想立刻就来拜访,但
迫于掌管公事(的职责),因此没有如愿而来。
(2)我来管理这个地方后,开始建造祠堂来祭奠先生,于是为
先生的四家后裔免除了赋税徭役,让他们专门负责祠堂祭祀的事务。
9.①严光的“不应”“不敬”衬托出光武帝的爱才、惜才和宽宏
大量。②光武帝的折节下士,成就了严光鄙视富贵、坚守独立人格的
朗朗风骨。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从前唐尧道德高尚(要让君位给巢父,但巢父不接受,认
为这句话弄脏了他耳朵),就到河边洗耳。士人本各有志,何必要逼
我呢?
“唐尧著德”为完整的主谓结构,可独立成句,故应在B处断开;
“巢父洗耳”为完整的主谓宾结构,可独立成句,故应在D处断
开;
“何……乎”为固定句式,“何"的前面F处应断开。
故选BDFo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和一词多义的能
力。
A.正确。“舍”,安置;/舍弃。句意:光武帝让严光住在北军。
/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
B.正确。“差”,都是“略微、稍微”的意思。句意:陛下比过
去稍微胖了一点。/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C.“意思相同"错。“绝”,断;/停止、消失。句意:一味地阿谀
奉承,顺从旨意,就会身首异处。/空旷的山谷传来猿鸣的回声,悲
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D.正确。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不愧是名教中人”错,原文"是大有功于名教也”的意思是
这对维护礼仪教化是很有功劳的。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区区”,诚挚;“诣造”,拜访;“典司”,掌管公事;“是以”,
因此。
(2)“守”,管理;“构”,建造;“后者四家”,定语后置,正常
语序为“四家后者”;“奉”,承担、负责。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由原文“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嚏,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
“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
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
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
于是升舆叹息而去"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光曰:
'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增于往,'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
上”可知,严光的“不应"不敬”衬托出光武帝的爱才、惜才和宽宏
大量。
②由“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嚏,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车驾
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
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著德
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可知,
光武帝的折节下士,成就了严光鄙视富贵、坚守独立人格的朗朗风骨。
参考译文:
材料一:
严光字子陵,是会稽余姚人。他年轻时就有很高的名气,与光武
帝一同游学。到光武即位时,他就改换姓名,躲起来不见光武。皇帝
想着他有才德,就派人按他的形体相貌访求他。后来齐国上书说:“有
一位男子,披着羊皮衣服在沼泽中垂钓。”皇帝怀疑是严光,就备了
可坐乘的小车以及布帛礼品,派使者礼聘严光。使者三次往返以后,
严光才来。光武帝让严光住在北军,给他配置了床褥,由太官早晚安
排膳食。
司徒侯霸同严光素来有交情,派人送去书信。派来的人就对严光
说:“侯公听说先生到来,真心想立刻就来拜访,但迫于掌管公事(的
职责),因此没有如愿而来。希望(您能)趁天黑的时候,委屈自己过
去和候公说说话。"严光没有回书答复,就丢过去一沓竹简给来人,
口授回信说:“君房足下:职位做到三公,很好。心怀仁爱,辅佐正
义,天下人都会喜悦;一味地阿谀奉承,顺从旨意,就会身首异处。”
侯霸得到回信,封好呈给皇帝。皇帝笑着说:“狂奴还是从前的样子
啊!"皇帝当天就到严光住的客馆。严光躺着不起来,皇帝到他的卧
室,摸着严光的腹部说:“唉,子陵,不能帮助我治理国家吗?”严
光又睡觉不理睬,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睁开眼睛端详着光武帝,说:
“从前唐尧道德高尚(要让君位给巢父,但巢父不接受,认为这句话
弄脏了他耳朵),就到河边洗耳。士人本各有志,何必要逼我呢?"
皇帝说:“子陵,我竟然不能使你顺从吗?”于是登车叹息而去。
光武后来又召见严光,谈论过去的事情,面谈了许多天。皇帝随
意地问严光:“我比起过去怎么样?"严光回答说:“陛下比过去稍微
胖了一点。”于是接着一同睡觉,严光将脚放在皇帝的肚子上。第二
天,太史上奏说有客星冒犯帝座很紧急。皇帝笑着说:“(那只是)朕
的故人严子陵跟朕一起睡觉罢了。"光武帝授予严光谏议大夫一职,
严光不接受,就跑到富春山种田。后人将他钓鱼的地方取名为严陵漱。
建武十七年,皇帝又特别召他,(他还是)不来。八十多时,严光在家
中去世。皇帝感伤惋惜,下诏书要郡县赐下一百万钱、一千斛粮食(给
其家人)。
(节选自范晔《后汉书•逸民列传》)
材料二:
严先生是光武帝的老朋友,他们之间以道义互相推崇。后来光武
帝获得了登极称帝的时机,(统治)千千万万的臣民,天下有谁还能增
加他的威望呢?只有先生凭借高尚节操能够增加光武帝的威望。后来
先生(与光武帝同床而卧)触动了天上的星象,后来又归隐江湖,保持
圣人般的清高气节,视官爵富贵为泥土,天下又有谁能增加他的名气
呢?只有光武帝能够礼贤下士,凭借礼义对待他,从而提升了他的名
气,可以说先生的心性,比日月还高;光武帝的气量,比天地还广阔。
假如没有先生,就不能成就光武帝气量的宏大;假如不是光武帝,又
怎能促成先生品质的崇高呢?先生的作为使贪婪的人清廉起来,胆怯
的人能够变得勇敢,这对维护礼仪教化是很有功劳的。
我来管理这个地方后,开始建造祠堂来祭奠先生,于是为先生的
四家后裔免除了赋税徭役,让他们专门负责祠堂祭祀的事务。随后又
作了一首歌:“云雾缭绕的高山,郁郁苍苍,大江的水浩浩荡荡,先
生的风范啊,比高山还高,比长江还长!”
(节选自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王维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①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乌②,看竹③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注】①柳市南头:汉代长安地名,著名的九市之一、②凡乌:
典出《世说新语》,三国时吕安访好友嵇康未遇,嵇康兄嵇喜出迎,
吕安在门上题“凤"字离开,嘲讽嵇喜是凡鸟。③看竹:典出《晋书•王
羲之传》,王羲之之子王献之闻吴中一家有好竹园,不访主人而直入
其园,赏竹吟诵。
10.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维在首联中写出了此行的目的,桃源与世隔绝难以追寻,
繁华人世中也可以寻访隐逸高人。
B.王维诗颔、颈两联借助典故和环境描写,突出表现了吕逸人
的高雅脱俗,是一位真正的隐士。
C.韦应物的这首绝句首句写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诗人正逢休
闲无事,于是他就去拜访友人。
D.这两首诗都写了寻人不遇,语言均简淡自然,既富有诗情画
意,而又不失含蓄,意味深长。
11.这两首诗都写了访人不遇,作者抒发的感情有何异同请结
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0.C11.相同点:都通过对主人居处环境的描写
赞美了主人的不俗。
不同点:①王诗情感表现是递增的:先是怀着向往之情前去寻访,
到了之后因所见而更添敬佩,“不敢题凡鸟”“何须问主人"著书多岁
月”“老龙鳞"抒发了诗人对主人的敬仰之情。
②韦诗短短四句,情感是起伏变化的:开始是满怀希望“访友”,
“不遇又空还"写出了感情的失落,看到友人居处环境的清冷绝俗,
又有一种获得启示的收获和满足。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C.“首句写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错,“九日驰驱一日闲”,是指
九天忙碌之后,难得一日休闲,而不是指“九月九日重阳节二
故选C。
【n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相同点:
两首诗都写到了友人的居处环境,并借此赞美了主人的不俗。王
维诗写自己虽然访友人不遇,却不敢嘲笑友人,而是直接进入友人幽
雅的园林,“擅自"欣赏“青山”“流水"等自然美景。韦应物诗写自己
访友人不遇,但是看到友人“门对寒流雪满山”,由此想到友人的诗
歌清雅入骨,是有原因的,表达对友人诗歌造诣不俗的赞美。
不同点:
①王维诗情感表现是递增的:先是怀着向往之情前去寻访,在诗
人看来,友人所居住的地方是隔绝于尘世的“桃源";到了之后,虽
没见到友人,但并不失落,而是巧妙用典,借“不敢题凡鸟”“何须
问主人"等典故,表达对友人的羡慕,或直接感叹友人“著书多岁月”,
抒发对友人的敬仰之情。
②韦应物诗的情感是起伏变化的:在忙忙碌碌的“九日驰驱”之
后,难得的“一日闲”里,满怀希望地去“访友";却“不遇又空还”,
一个“又”字,可见这种不遇是常事,写出了内心的失落;但是看到
友人居处环境的清冷绝俗,更是借此表达对友人诗歌造诣的赞美,又
突然觉得虽访而不遇,亦有所值,获得了另外的启示和满足。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书中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语句,是用“行
路"形象地说明了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也有类似的表述,
就是",
(2)在《春江花月夜》中,诗人反用鱼雁传书的典故,表达相
爱的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的句子是“,"o
(3)小刚准备写一篇文学短评,主题为唐宋诗人用时空对举方
式来营造阔大意境,让读者获得独特审美体验,你可以为他提供的例
句有“,
【答案】①.故不积蹉步②.无以至千里③.鸿雁
长飞光不度④.鱼龙潜跃水成文⑤.万里悲秋常作客
⑥.百年多病独登台(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三十功名
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蹉、至、鸿雁、跃、文、常、作、峡。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草地是地球上适应陆地环境最成功的一种生态系统,也是生物多
样性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它在地球上已存在6500万年。气候周期
性干旱、草食动物众多和野火频繁,高海拔地区的低温和较大的昼夜
温差,①,广泛适应这些环境的草地植物主要是广义的禾草,几
乎所有早期文明都源于禾草种植。
草地同人类的生产与生活()o相关数据显示,全球人类热量
消耗的60%以草类植物为基础,这表明我们同草地早已成为()的
生命共同体。如果人类的祖先没有放弃森林走向草地,我们可能就无
法实现直立行走。
世上最优良的农田大都曾是肥沃的草地,尽管人类进行种植和开
发是必要的,②例如种植浅根系的一年生植物,每年翻耕和施用
过量氮肥,不仅造成水土流失,还大大降低了生物多样性和固碳能力,
破坏了草地最重要的禀赋。
人们过度利用草地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欲望,导致草地生态系统
不断退化,而我们提高退化草地的覆盖度,为草地增加绿度,③,
却不能作为最终目标,只有通过生态系统的近自然恢复,把退化草地
恢复到物种组成、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接近地带性生态系统,才能保持
草地功能和服务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从而与人类长久地和谐共生。
13.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
1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13.息息相关休戚与共
14.①都是草地要面临的生存挑战②但是一些耕作方式③
只是恢复退化草地的基础目标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根据“如果人类的祖先没有放弃森林走向草地,我们可
能就无法实现直立行走"可知,语境强调草地同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关
系密切,故选用“息息相关”。
息息相关:彼此呼吸都相互关联,形容关系非常密切。
第二处,根据“全球人类热量消耗的60%以草类植物为基础"我
们同草地早已成为……的生命共同体”可知,语境说的是我们同草地
成为生命共同体,也就是说。我们和草地之间的福祸共同承担,故选
用“休戚与共"。
休戚与共:忧喜、福祸彼此共同承担。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前句“气候周期性干旱、草食动物众多和野火频繁,
高海拔地区的低温和较大的昼夜温差”等信息可知,此处是说以上这
些问题都是草地的生存挑战,故补写内容为“都是草地要面临的生存
挑战"。
第二空,根据前句中“尽管”,可知前后两句是让步关系;再根
据后句的例子“种植浅根系的一年生植物,每年翻耕和施用过量氮肥
"可知,此处是说有些耕作方式,故补写内容为“但是一些耕作方式”。
第三空,由后句中“却不能作为最终目标"可知,是说我们提高
退化草地的覆盖度,为草地增加绿度只是退化草地恢复的基础目标,
故补写内容为“只是恢复退化草地的基础目标二
(二)语言文字运用n(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杭州亚运会的举办,让中国再次汇聚世界目光。由于配合杭州亚
运会,一批富有文化韵味、融入体育元素、融合科技感与艺术美的公
共艺术作品和文化景观相继在浙江多个城市落地,扮靓城市公共空间、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成为家门口的“文化风景线",为盛会营造了热烈
氛围。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追求文化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
漫步杭州湖滨步行街,公共雕塑《湖之源》引人注目。该雕塑以珍珠
为基础造型,艺术化表现关于杭州西湖源起的传说一一“龙风夺珠”
典故。作品中间,大大小小的珍珠镶嵌在波纹间,形成镂空效果,也
串联起两侧的波纹和镜面,象征西湖的山与水,虚实相生,尽显东方
审美意蕴,雕塑中还嵌入灯光,每当夜幕降临,光影在波纹间闪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税务培训与技能提升
- 桑拿会所前台服务心得
- 餐具行业设计理念培训体会
- 园林绿化单位卫生整治方案
- 2024年认识电的教案6篇
- 2024年秋天的怀念教案(15篇)
- 《民族国家的兴起》课件
- 农村自建房贴瓷砖合同(2篇)
- 中国液晶材料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25有关写树木买卖合同范本
- 中国通 用技术集团招聘笔试题库
- 【MOOC】工程材料学-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银行贷款保证合同范本
- 《汽车胶粘剂》课件
- 手绘pop教学课件
- 2024脑血管病指南
- 2022年海南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B卷)
- 企业三年营销规划
-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历史面试试题及解答参考
- 202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库
- 工厂设备工程师年终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