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百色专用)复习过关训练-专题4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_第1页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百色专用)复习过关训练-专题4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_第2页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百色专用)复习过关训练-专题4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_第3页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百色专用)复习过关训练-专题4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热点1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打下坚实基础。我们还要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行。热点22021年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文件指出:“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十四五”时期,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1年2月2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热点32021年4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桂林、柳州、南宁考察。4月25日,习近平来到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向湘江战役红军烈士敬献花篮;到桂林市全州县毛竹山村考察推进乡村振兴情况;乘船考察桂林漓江阳朔段。4月26日,习近平在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考察调研;来到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考察。4月27日,习近平来到广西民族博物馆,参观壮族文化展,观看三月三“歌圩节”民族文化活动,了解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等情况。热点4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1.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2.经济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3.弘扬民族精神,坚定理想信念;4.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5.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6.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有哪些?①区域发展不平衡;②城镇化水平不高;③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哪些?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5.国有经济的地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6.国家对待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公有制: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7.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②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③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④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⑤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8.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①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②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9.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坚持什么方针?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10.创新的目的: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加美好。11.民族精神的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12.为什么要高扬民族精神?①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②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③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④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13.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①在国家危难、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②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③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④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14.共筑生命家园,我们应该怎样做?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②坚持绿色发展道路。15.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国家必须坚持:①基本国策: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②道路: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走绿色发展之路);③新发展理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④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⑤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6.建设美丽中国,青少年应该怎么做?①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②宣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③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我做起,落实环保行动;④同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17.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18.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19.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②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20.公民怎样维护民族团结?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②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③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21.在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①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2.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为哪两个阶段?①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②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2021·天水中考)2021年5月15日,根据“祝融号”火星车发回遥测信号确认,天问一号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这说明我国(D)A.已是世界科技创新强国B.已经建成创新型国家C.科技总体实力领跑世界D.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2.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乘船考察桂林漓江时指出,要全力保护好桂林山水,继续做好当地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工作,特别是要抓好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让这一人间美景永续保存下去。习总书记的话启示我们(C)①建设生态文明,坚持绿色发展道路②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我国的中心工作③共筑生命家园,建设美丽中国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2021年4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民族博物馆,参观壮族文化展,观看三月三“歌圩节”民族文化活动,了解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等情况。这启示我们要坚定(A)A.文化自信B.制度自信C.理念自信D.道路自信4.(2021·南充中考)2021年2月21日,“十四五”时期的首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文件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定为总目标。这有利于(B)①缩小城乡发展差距②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③实现城乡同步富裕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5.(2021·遂宁中考)党的第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要实现该目标,我们应该(D)①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②以改革创新为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④贯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6.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来,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中国精神,凝聚起中国力量,带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说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D)A.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B.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共建美丽幸福家园C.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7.2021年,全国新开工改造3.9万个城镇老旧小区,“改”出近700万户居民的新生活。本轮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重点在支持增加停车位、加装电梯、扩大绿化,发展养老、保洁等社区服务方面,完成从“有得住”到“住得好”的转变。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B)A.能够提高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缩小群众居住条件差异,实现同步富裕B.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C.说明了在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面完成兴国大业D.说明了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8.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关于我国的奋斗目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C.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9.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党和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1)共享成果促发展,全面小康赢民心。请简要分析党和政府“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理由。答:①衡量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