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区域》练习题_第1页
《地理区域》练习题_第2页
《地理区域》练习题_第3页
《地理区域》练习题_第4页
《地理区域》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装…………○…………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5.1地理区域练习题一、填空题1.把下列地理事物和对应的称呼写在下面的横线上。A、青藏高原________①、聚宝盆B、柴达木盆地________②、世界屋脊C、三江源________③、东北平原D、北大仓________④、中华水塔E、成都平原________⑤、天府之国2.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________、南方地区,西北地区、________.3.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_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地区独立为一个单元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二、单选题4.读图,回答问题。(1)下列地理界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的是()A.

1月10℃等温线

B.

7月20℃等温线

C.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2)以下描述甲区域的是()A.

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B.

土地利用类型以旱地为主C.

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D.

地表植被自东向西,从草原过渡到荒漠(3)丙区域显著的自然特征是()A.

高寒

B.

干旱

C.

暖湿

D.

炎热(4)以下传统民居最能反映丁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是()A.

B.

C.

D.

5.划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依据是(

)A.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

各地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C.

一月份0℃等温线的分布

D.

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6.确定南方、北方两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A.

纬度

B.

地势

C.

季风

D.

气候7.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甲地区代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高原地区(2)某山脉以北是枣木成林,桃李芬芳,以南是稻田片片,橘园飘香,此山脉位于哪两个区域的分界线上?(

)A.

甲、乙之间

B.

甲、丙之间

C.

乙、丁之间

D.

乙、丙之间(3)图中乙地区(

)A.

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高

B.

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C.

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厚

D.

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不厚(4)素有“鱼米之乡”美称的地区位于图中哪个区域?(

)A.

B.

C.

D.

甲(5)乙地区和丁地区的界限突出的因素是(

)A.

气候因素

B.

地形因素

C.

经济因素

D.

自然因素(6)具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一独特现象的地区位于(

)A.

B.

C.

D.

乙8.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的地区是()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9.我国疆域辽阔,地形、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④区域与其他三区的划分依据是()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地势

D.

气候类型(2)图中序号与四大区域地理特征的连线,错误的是()A.

①—四季有花常见雨

B.

②—高寒缺氧植被稀

C.

③—大漠黄沙驼铃响

D.

④—青稞美酒献哈达(3)去年暑假,台湾的小南同学沿着⑤→②→③→④→⑤这条路线旅游,下列在她的旅游日记中提到的说法不可信的是()A.

我走过了红土地、黄土地、黑土地

B.

我看到了江南水乡、黄土高原、沙漠戈壁

C.

我感受到了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原高山气候的巨大差异

D.

从一马平川到高原雪山,这种地形差异带给我强大的视觉震撼10.秦岭—淮河一线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中,相当于哪两个干湿区的分界线?(

)A.

干旱区与半干旱区

B.

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

C.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

D.

湿润区与干旱区11.(2016•宿迁)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的景观最可能出现在(

)A.

甲地区

B.

乙地区

C.

丙地区

D.

丁地区12.关于图中分界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A.

A界线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B.

B界线为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C.

E界线是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

D.

D界线以南以水田为主13.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的依据是()

①地理位置

②自然地理特点

③人文地理特点

④经济发展程度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14.读我国四大区域简图,完成小题。(1)“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写的是我国的四大区域中的()A.

甲地区

B.

乙地区

C.

丙地区

D.

丁地区(2)下面对乙丙两区域分界线描述不正确的是()A.

此线是我国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B.

此线与我国1月份0℃等温线的分布大体一致C.

此线与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大体一致

D.

此线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15.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问题.

关于四大地理区域农业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A.

①区域雨热同期,为我国粮食产区之一

B.

②区域降水季节变化大,适宜发展旱作农业

C.

③区域严重缺水,适宜发展河谷农业

D.

④区域光照充足,适宜发展绿洲农业16.跨经度最多的区域是A.

北方地区

B.

西北地区

C.

青藏地区

D.

南方地区三、综合题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歌词一:“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赞歌更嘹亮…”

歌词二:“大海边哟沙滩上,风吹榕树沙沙响,渔家姑娘在海边,织呀织渔网…”

歌词三:“我家住在黄土高坡,日头从坡上走过,照着我的窑洞,晒着我的胳膊,还有我的牛跟着我…”(1)歌词一,二,三分别描写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地区、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地区。(2)歌词一所描写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________。该地区的主要发展的农业类型是________业。(3)歌词二所描写地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________,植被类型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耕地多为________;歌词三所描写地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________,植被类型主要是________,耕地多为________。18.读我国西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其中界线②确定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2)图中铁路④是________铁路,于2016年7月1日运行通车,它穿过我国四大盆地中海拔最高的盆地________.(3)C、D两大区域的天然草场广布,这两个区域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但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牧场和畜种各具特色,b省区的著名畜种是有“高原之舟”之称的________.(4)在C区域的中西部经常出现严重的沙尘天气,请你从气候和植被,两个方面解释其原因.(5)b省所在区域的农业主要集中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6月29日10时许,我国神舟九号飞船在C省区的中部成功着陆,请你从地形角度解释神舟九号飞船在C省区中部着陆的原因。(7)临沂市某一食品加工厂想在a省区建一食糖广,从原料来源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第一种方案是以甘蔗为原料制糖,第二种方案是以甜菜为原料制糖,你认为哪种方案比较合适?请你和据工业分布靠近原料产地的原则说明理由.(8)西气东输工程西起a省区的________,东至________,采用的运输方式为________运输.

答案解析部分一、填空题1.【答案】②;①;④;③;⑤2.【答案】北方地区;青藏地区3.【答案】400;地势二、单选题4.【答案】(1)C(2)B(3)A(4)B5.【答案】B6.【答案】D7.【答案】(1)C(2)C(3)B(4)C(5)A(6)A8.【答案】A9.【答案】(1)C(2)B(3)A10.【答案】C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