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整体指导
宏观读文一强化认知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信息类文本阅读:初读一一提纲挈领读文本
信息类文本阅读,是高考重要的文本阅读。在解题之前,我们先必须对文本进行初步阅
读。如何进行初步阅读,才能更有利于后面的解题,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有效的初步阅读,
既能提纲挈领地把握材料的纲要,又能迅速将考题与文本粘合在一起,节省解题过程中阅读
的时间。
【阅读方法】
一般而言,对信息类文本进行初步阅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一、读材料出处,明确材料话题
高考信息类文本,一般都是说明其材料的来源与出处。初步阅读其来源出处或标题,有
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材料所谈论的话题,明确材料所涉及的内容。这不需要多少时间,一扫
而过,便能感知材料内容。
如:
现代文阅读I(信息类文本阅读)
年份(考卷)材料出处或标题明确材料话题
2023年新课标摘编自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新闻调查或报
I卷道的真相
2023年新课标材料一:(摘自《谈谈调查研究》)社会调查话题
II卷材料二:(摘编自费孝通《亦谈社会调查》)
2023年全国甲论述类文本:(摘编自徐良高《以考古学构以考古学构建
卷建中国上古史》)历史
2023年全国乙论述类文本:(摘编自王富仁《文学史与文文学史与文学
卷学批评》)批评
二、读考题题干,初步筛选信息
对信息类文本进行初读之前,应先大略了解一下后面考题题干。对题干进行初步感知,
有利于在阅读过程有所侧重,也就是通常说的“带着问题去阅读”。需要指出的是,带着问
题去阅读,并不一定是所有的考题题干都可以带着问题去阅读。此步聚是一扫而过,不需要
花较多时间。
如:2023年新课标I卷的考题如下: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1页共19页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4.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相”。
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请根据文本概括。
从以上考题题干看,1,2题是综合性题,内容涉及全材料各个部分;3题是确认论据,
用以证明第二段观点,初步阅读时,应侧重归纳出该段的观点;4题提到西方媒体报道,初
步阅读时,应侧重找寻出有哪些西方媒体;5题是综合性试题,需要阅读完整个文章才能回
答。
从以上考题题干的可知,第3、4题,我们可以在初步阅读时,带着问题去阅读。
三、读框架结构,写出内容提纲
在阅读材料内容时,从大局着眼,写出全材料的内容提纲,是初步阅读的重要步骤。
(摘编自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刘清山译)
第一步,给上述材料标上段落序号。
第二步,就上述材料拟出内容提纲。
看结构一一把握论证思路与作者观点
/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读不同材料,区分各自侧重
信息类文本分为连续类信息文本、非连续类信息文本。在高考考题中,多为非连续类信
息文本,偶尔有非连续类信息文本。在非连续类信息文本中,各则材料有其共性,也有其个
性,既联系又区别。初步阅读时,应感知不同材料的侧重点与差异性。这有利于后面考题解
答。
如:2023年新课标II卷现代文1即为非连续性文本,初步阅读时,应注意区分材料各
自侧重点。
现代文阅读I(信息类文本阅读)
年份(考卷)
材料出处或标题
区分各自侧重
2023年新课标II卷
材料一:(摘自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
第2页共19页
材料二:(摘编自费孝通《亦谈社会调查》)
材料一:侧重于调查研究的原则、路线
材料二:侧重于社会调查的立场、目的以及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协调处理
通过以上初步阅读,更有利有后面解答后面考题: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中的“客观”,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
谈谈你的认识。
读文•突破阅读障碍
【典例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①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指出: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把艺术创造向着亿万
人民的伟大奋斗敞开,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
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
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本段引用习近平主席的话,目的是引出话题,体现权威性和重要性,可以浏览,快速
找到句子关键词即可。重复多的词就是关键词。)
②对文学艺术与时代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探讨,在中国文学艺术思想史中是一脉相承的。
早在先秦时期,《礼记•乐记》就指出文学艺术是反映社会现实、时代风貌的一面镜子,“治
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南朝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更加系统地
阐述了文学与时代的关系,进而总结出文学发展的规律,概括来说就是,“文变染乎世情,
兴度系乎时序”。其后,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发起的新乐府运劝中不仅提倡“文章合为时而
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而且在其诗歌创作中躬行上述理念,他的《卖炭翁》等很多作品
都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回应时代变迁。清代赵冀在《论诗》中进一步阐发了这一思想,提
出“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不仅指出文艺作品反映时代、书写时代的使命,而且强调
文艺作品的创作必须与时俱进、日日创新。回顾中国文艺发展史,自《诗经》《楚辞》起,
中国文学艺术创作就逐渐开始形成“为时而著”“为事而作”的传统,后经历代发展逐渐沉
淀为中华民族的审美文化追求。这样的审美价值追求,使文学艺术总能反映时代的风云、人
民的恶喜,总能引领时代、发时代之先声,成为裨补时阙、塑造民族灵魂的丰厚滋养。
(本段第一句是观点句,最后划横线的句子是总结句,都要细读;中间的材料句,可以
略读,只要后面试题中不具体涉及,就可以快速跳过。第一句点出了本文所讨论的对象“文
学艺术与时代之间的关系”,总结句第一指明了我们的传统是“为时而著”“为事而作”,
这是“中华民族的审美文化追求”,第二点明了文学艺术与时代的关系,反映、引领、塑造。)
第3页共19页
③文学艺术体现时代风貌,不仅是中国文学艺术创作的优良传统,而且符合马克思主义
文艺反映论。马克思主义文艺反映论的底层哲学逻辑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规律,即“存在
决定意识”。与此同时,意识本身又具有能动性,所以作为社会观念形态的文学艺术不仅要
反映时代、书写时代、讴歌时代,而且要主动适应时代、把握时代脉搏,成为引领时代的
号角,实现理想的社会效益。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文艺反映论的基本原理同中国文
学艺术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同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艺术思想相结合,在对马克思主义文
艺反映论和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思想的继承、融合和创新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反映论的
中国化、时代化。
(本段整体上要细读,理清段落层次思路和内容要点。第一句既是观点句,在结构上又
承上启下。同时要理解文本所阐释的基本理论。)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反映论,深入阐明
文艺创作与社会生活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文艺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观点“人民生活中本
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
富、最基本的东西……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但是文
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
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
来,帮助群众推动历火的前进”。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
要通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人们在各种社会
关系中的本质,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并且努力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
给他们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不仅强调文艺作品要反映时代,而且强调要发挥文
艺作品塑造时代精神引领时代发展的能动作用。
(这一段又是举例,浏览即可,但划线的句子要重视。)
文本内容要点如下:
文学艺术与酎代
(摘编自赵纪萍《登离使人心旷,
第4页共19页
材料二:
徽小说讴歌新时代,前景无限!
微小说之“微”,其特点有三:篇幅之微,故事之微,创作老之缀。然而,仔细考察,
微小说却见微知著,不同凡响。首先,起源最早。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考小
说之名,语出《庄子•外物属)“饰小说以干县令(‘县令'同’悬美'),其于大达亦远
矣”。
《庄子》等先黍典籍中。有许多寓言故事,用今天的文体观念来看,就是微小说。甚至上古
神话传说,也符合微小说的特征要求,“后羿射日”等单纯从微小说角度考察,也是精品。
而《擦神记》以及众多笔记文字中,也多有微小说潜藏。其次,与现时代最切近。如今。被
称作“微时代”。在即时传媒我体手段越来越发达、生活工作节奏越来越快捷、信息产生
和淘汰率越来越高的大背景下,提炼核心信息、风格鲜明费利、用时简短高效、传播迅速精
准的缴载体,无疑成为最受大家欢迎的信息接受方式。而微小说,正在这势不可当的时代大
潮中,迎来空纺繁荣的权遏。第三,反映现实最迅捷。报告文学核称作“文学的轻骋兵”
,因其可以直接、迅速地用文学的方式反映现实生活,但报告文学要求必须具体写实际存在
的某事某人,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
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
此就更带普遍性。”在这一点上,小说比报告文学有着更多的体裁便利和表现力,可以从个
性到共性、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普遍,可以在更具本质意义,更富有典型环境、典型故
事、典型形象的层面展现新时代的新风采。。
与其他小说相比,微小说更多业余作者。由于生活工作在形形色色的环境、岗位,具有
不同身份,小说作者能够更直接、深切地体验到新时代建设的伟大成筑和人民群众的所思
所想所感、并通过文学笔触表达出来。微小说摘取约,是社会生活中点滴细微的浪花,因
属幅要求,无须进行宏大的结构设计情节营造,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个同事、朋友、
邻居,都可以成为一篇微小说的核心,创作方便快速。许多微小说通过报纸副刊发表,周
期短,与读者见面快。现在,不少地方报纸副刊开设了发表微小说的专栏园地,身边人写身
边事,用身边的媒体即时发表作品,形成了作者、媒介、读者的良性互动、为地方社会经济
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劝力。
(摘编自李敬泽《微小说讴歌新时代》)
材料二文章的结构思路清晰,梳理如下。
第5页共19页
厂中心:微小说讴歌新时代,前景无限.
「起源早
数小说的优势——微小说不同凡晌一与时代最切近
I反映现实最迅捷
J图厚角度:更直接更深切……
5.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4
分)
【审题指导】
三个要点:内容上,相同点与不同点,概括说明。
答案拟定,既要在文本内容概括的基础上把握要点,又要依据题干进行整合。
相同点:都谈到文学艺术与时代的关系。(说明)反映、引领、塑造。
不同点,凡比较一定要有角度。
材料一,从理论的高度论述,是宏观的、抽象的;材料二从具体文体及创作的角度论述,
是微观的、具体的。所以
材料一从文学理论的高度论述对文学艺术和时代关系的认识,(说明)文艺体现时代是
传统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反映论的体现;
材料二从具体文体创作的角度谈微小说在讴歌新时代方面的优势,切近、迅捷、直接、
深切。
【原题答案】
相同点:两则材料都强调了文学艺术与时代的关系,即文学艺术要反映时代生活,要引
领时代的精神风貌,助力时代精神文明建设。(2分)
不同点:①对象:材料-论述的是文艺,而材料二论述的只是文学中的微小说的创作;
②侧重点:材料一侧重于论述文艺为什么要体现时代风貌,而材料二侧重于论述微小说在讴
歌新时代中的优势。(2分)
【技巧点拨】
文本比较的一般思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水平质量4-2中明确提到:能比较、概括多个文本的信息,
发现其内容、观点、情感、材料组织与使用等方面的异同,尝试提出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
能用文本中提供的事实、观点、程序、策略和方法解决学习和生活实际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第6页共19页
这段话就是高考信息类文本试题命制的依据。其中“能比较、概括多个文本的信息,发
现其内容、观点、情感、材料组织与使用等方面的异同”就是文本比较题目的命制依据,可
见,文本比较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道常规题目。
第一、文本内容要点的梳理与概括是比较的基础,这一点做不好,比较谈不上;
第二、不同点必须明确角度;
第三、答案的拟写要在文本内容要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进行整合,不能照
抄内容要点或原文;
第四、题干中的“简要分析”“概括说明”等词语要认真领会,在答案中有所体现。
【类题举隅】
2022新高考II卷
4.请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杨宪益与霍克思对译文艺术性的理解有何不同。(4分)
材料二:
翻译思想是决定译者翻译行为和翻译结果的主因,只有通过其翻译思想,读者才能理
解其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种种策略,也才能对这些策略所产生的译文进行更客观的评价。
(抓住关键词,理解其关系,同时要意识到下文很可能是从“翻译思想”“翻译策略”的角
度展开。)从霍克思的译本中可见,他对原文采取了大多时候“忠实不渝”、间或背信弃“意”
的态度。(翻译策略)为证此言,举个背信弃“意”的例子。《红楼梦》第一回中,曹雪芹
用了一个较长的段落交代自己的写作目的,并说明选用“甄士隐”和“贾雨村”作为人物姓
名的缘由,为读者理解整部小说进行铺垫。霍克思在其译本中大胆地省却了这段文字的翻译,
直接从“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译起。(举例)霍克思的省译,显然不是漏译或
者不能译,最有可能的原因,是霍克思对其译本艺术性的考量。为了实现译本与原著在艺术
性方面的等值或者说最大程度的接近,霍克思将“忠实”的对象定位于篇章层面。(翻译思
想,对译文艺术性的认识)杨宪益的翻译可以称之为“临摹式翻译”。(翻译策略)“临摹”
是初学书画之法,就是照着一幅书法或者绘画描其形而逮其神,最终达到与原作的惟妙惟肖。
(翻译策略,用类比的方法具体解释“临摹式翻译”)临摹者往往会将忠实原作视为自己
对艺术的全部追求,(翻译思想,对译文艺术性的认识)杨宪益翻译的《红楼梦》正是这
样一件艺术性高超的临摹作品。
(摘编自党争胜《霍克思与杨宪益的翻译思想刍议》)
【解析】
本段文字从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的角度对霍杨二人对《红楼梦》的翻译作了比较。在翻
译思想方面,二人都主张要“忠实”原文,但理解不同,霍的认识是“实现译本与原著在艺
术性方面的等值或者说最大程度的接近”,将忠实定位于“篇章层面”;杨的认识是“将忠
实原作视为自己对艺术的全部追求”,达到与原作的“惟妙惟肖”。所以,二人采取的翻译
第7页共19页
策略也不同,霍可以“间或背信弃‘意'",比如省译;杨却要“描其形而逮其神”,追求
神形兼备。
试题的要求是比较“对译文艺术性的理解”的不同,根据文本内容的概括,对译文艺术
性的理解涉及翻译思想的部分,所以整合相关的语句即可。
【高考答案】
①霍追求译文与原著在艺术性方面最大程度地接近,因此其译文表现出较强的灵活性,
他没有逐字逐句地翻译,而是忠实于原著的“篇章层面”。
②杨将忠实原作视为自己对艺术的全部追求,其译文力求保持与原著的形神皆似。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
给分。
该答案的前半句体现翻译思想或译文艺术性,后半句体现翻译策略,似有不妥。下面笔
者拟写的答案可以参照:
杨认为译文的艺术性要忠实原作,包括语言形式和文章“立意”方面;霍认为译文的艺
术性在篇章层面可以忠实原作,但在语言形式上可以有必要的取舍。
突破•直击核心考点
【直击高考】
(2023新高考1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藜麦不含秋质,富含镁和铁,
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美国宇航局宣布,
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
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
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
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2011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
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纽约时报》援
引研究报告称,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2013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
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称,
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独立报》2013年一
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一对玻利维亚人有害”。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
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
用藜麦是否合适。
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
见。毕竟,藜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进入了南美最贫穷
第8页共19页
的地区。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
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他们发现,从2004年到2013
年,三个小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麦种植户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农民们
正在变富,他们将这种新收入转化为支出又给周边民众带来了好处。那么藜麦消费量下降
34%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很长的时间内两个国家的藜麦消费量一直在缓慢而稳定地下
降,这意味着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秘鲁
人和玻利维亚人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
为了解藜麦的种植情况,我去了秘鲁科尔卡山谷,这里在印加时代以前就得到了开垦。
藜麦是一种美丽的作物,拥有深红色或金黄色的巨大种球。在安第斯山的这片区域,人们在
梯田上同时种植藜麦以及当地特有的玉米和马铃薯品种。“国外需求绝对是一件好事,”我
的秘鲁向导杰西卡说道,“农民非常高兴,所有想吃藜麦的人仍然买得起这种食物。”她还
解释了另一个好处。之前,秘鲁城里人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现在,
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利马人终于开始尊重我们这些高
原人和我们的传统了。”玻利维亚西南部有一片遥远而不适合居住的区域,那里到处都是盐
湖和休眠火山。在那里,我看到了由藜麦资金支持的当地急需的开发和旅游项目。千百年来
勉强能够养家糊口的自耕农开始为更加美好的未来而投资。我在2017年4月听到的玻利维
亚人对于该作物的唯一抱怨是,日益增长的供给正在拉低价格。玻利维亚的藜麦种植面积增
长了两倍多,从2007年的5万公顷增长到2016年的18万公项。马克•贝勒马尔后来对我
说:“这是一个令人悲伤的结局,因为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在风景如画的科尔卡
山谷,当太阳落山时,我问杰西卡,欧洲和北美的消费者是否应该为吃掉秘鲁人和玻利维亚
人的食物而感到内疚。我可以猜到答案,但我想听到当地人的亲口否认。“相信我,”杰西
卡笑道,“我们有许多藜麦。”乍一看,这一关于食物热潮、全球贸易和消费者忧虑的事件
讲述了谎言被揭穿的过程。不过,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
伤害。各行各业有经验的沟通者会通过片面的事实、数字、背景呈现某种世界观,从而影响
现实。在这个例子中,新闻工作者和博主出于高尚的理由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他们由衷地
为一个贫困群体感到担忧,害怕狂暴的全球贸易风潮会危及这一群体的利益。我们很早就知
道这一点:每个新手辩论者和犯错误的小学生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不过,
我们可能不知道这些真相为沟通者提供了多大的灵活性。很多时候,你可以通过许多方式描
述一个人、一件事物或者一起事件,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实性。我将它们称为“竞争
性真相”。
(摘编自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刘清山译)
【速读点拨】(回扣一轮知识,解读文本信息)
点拨(迷惑你的“点”有哪些)
信息筛选、推理类选择题常见错误类型一一
第9页共19页
(1)偷换概念、张冠李戴;
(2)故意扩大或缩小范围;
(3)无中生有、于文无据;
(4)逻辑关系理解错误(如因果颠倒或强加因果等);
(5)其它:如已然、未然、或然搞错,否定肯定说反,指代有误等。
【尝试作答】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藜麦适合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食用,并且由于其营养均衡,被美国宇航局认为是
宇航员食物的理想之选。
B.”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中的“此”,指的是被国外需求推高的
藜麦价格给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人造成伤害这一说法。
C.藜麦的大面积种植,不仅让玻利维亚和秘鲁等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而且改
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
D.作者认为,尽管一些媒体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的做法值得商榷,但是其出发点却不
是恶意的,他们为当地的贫困居民感到担忧。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藜麦的大面积种植……改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
错误。根据原文”之前,秘鲁城里人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城吃藜麦的人'很土'。现在,由
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可知,应是''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
改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
故选Co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第一段的内容可以看出,当一起事件超出了我们直接观察的范围时,有些人会根
据他人提供的信息,并结合自己的判断,生成对该事件的看法。
B.“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可能是因为市场对藜麦的需求量不再大幅增加,
而藜麦的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供给日益增长。
C.“每个新手辩论者”“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可见有些“沟通者”
会选择有助于推进个人意图的真相,而这种选择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D.从藜麦事件可以发现,一组片面的事实编织在一起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而这场良
心危机对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的居民造成了真正的伤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D.“对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的居民造成了真正的伤害”错,原文“不过,这些受到错误
第10页共19页
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可见是“可能”会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
的伤害,选项犯了或然变必然的错误。
故选Do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A.“粮食优先”智库的工作人员塔尼娅•科森在谈到安第斯山藜麦种植者时表示:“坦
率地说,他们厌倦了藜麦,因此开始购买其他食物。”
B.加拿大《环球邮报》一则新闻的标题为“你对藜麦的爱越深,你对玻利维亚人和秘
鲁人的伤害就越深”。
C.制片人迈克尔•威尔科克斯专门为这个问题制作了一部纪录片,他说:“我见过一
些反对食用藜麦的文字评论,实际上,停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
D.英国广播公司播音员埃文•戴维斯指出:“事实上,说谎常常是没有必要的。你可
以在不使用任何谎言的情况下完成许多有效的欺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第二段观点是: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
A.表明是安第斯山藜麦种植者想吃点别的东西导致藜麦消费量的下降,而不是藜麦价格
的上涨,直接支撑了第二段的观点。
B.说的是藜麦价格的上涨会对当地人造成伤害。与第二段的观点相悖。
C.说的是“停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可以用来支撑第三段的观点,与第二段
的观点关联不大。
D.可以用来支撑“竞争性真相”的相关观点。与第二段的观点无关。
故选Ao
4.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相”。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概念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首先要明确答题区间,由题干中“西方媒体在报道时”可确定答题区间为第一段;其次
要理解“竞争性真相”这一概念的含义。即第四段中的“通过许多方式描述一个人、一件事
物或者一起事件。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实性”,而这些“方式”在上文中有所体现,
如“各行各业有经验的沟通者会通过片面的事实、数字、背景呈现某种世界观,从而影响现
实”等。
然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思考:第一段所涉及的西方媒体的报道通过哪些方式得出了什
么样的结论。
比如《独立报)以“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这一片面的事实和数
据,得出“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有侈品”这一结论;
第11页共19页
《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得出“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的结
论;
《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独立报》用“藜麦:对
你有利一对玻利维亚人有害”这一具有明显情感倾向的标题来强调黎麦价格上涨对黎麦种植
者造成的伤害。
【答案】
①《独立报》通过片面的事实和数据,称藜麦价格的上涨使玻利维亚人吃不起藜麦了;
②《纽约时报》直接援引他人研究,得出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的结论;
③《卫报》和《独立报》使用具有明显倾向性的标题强调藜麦价格上涨对藜麦种植者造
成的伤害。
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请根据文本概括。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首先要明确该文探究的核心问题,即西方媒体在关于玻利维亚和秘鲁藜麦生产和消费的
报道中大量使用“竞争性真相”,使读者产生误会甚至引发良心危机。
第一段列举西方媒体的报道,提出问题。
第二段先提出质疑的观点,“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
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然后结合经济学家的相关调查,“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
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
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他们发现,从2004年到2013年,三个小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
其中藜麦种植户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农民们正在变富,他们将这种新收入转化为
支出又给周边民众带来了好处”,得出恰当的结论,“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
显的联系。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
第三段则重点探讨了“我”的实地考察,以事实说话,使得阐释更具有科学依据:一方
面指出其他地区的人食用藜麦给当地人带来了好处“国外需求绝对是一件好事”“之前,秘
鲁城里人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现在,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
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另一方面指出当地人并不缺少藜麦,向导说“我们有许多藜麦”。
最后一段进一步指出“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
意在强调片面地使用“竞争性真相”会造成更多的伤害,作者在此处用“新手辩论者和犯错
误的小学生”的常规逻辑认知进行类比论证,批判报道中的“竞争性真相”。
【答案】
①借助名家观点与事实论据加以批判,比如第二段引出马克•贝勒马尔等人的质疑,引
用相关经济学家的调查论证,用事实反驳报道中的错误信息;
②借助实地考察的真相加以批驳,比如第三段用亲自调查时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反驳报
第12页共19页
道中的错误信息;
③借助常规逻辑认知加以批判,比如最后一段以新手论辩与犯错误小学生的自我辩护的
技巧进行类比,批判报道中的“竞争性真相”。
巩固练习一强化有效训练,检验学习能力
【巩固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五四”以来的文化研究中,曾出现一种认为“中西文化的差异纯粹是时代性”的观点,
可称为“有古今无中外论”。这种论调的根本错误在于,忽视乃至抹杀人类社会以民族的形
式存在这一历史事实。在原始时代,社会的基本形式是氏族、部落;在阶级社会,社会的基
本形式是民族。既然人类社会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以民族的形存在,那么,人类文化在此阶段
也一定要以民族文化的形式存在。共同的民族文化不仅可以把一定数量的人民凝聚在一起,
也可以把这些人与其他人区别开来。人类社会以民族为基本形式这一事实还告诉我们,具体
的文化总是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而一般的人类文化只能存在于这些具体的民族文化之中。
离开了各种各样具体的民族文化,所谓一般的人类文化只是一种虚构。因此,文化“有古今
无中外论”既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也违背了一般能通过特殊而存在的辩证法。
文化方面民族差异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首先,地理的隔绝机制是民族差异形成的基本条件。因为地域的辽阔、山海的阻碍等因
素,各个民族各自独立地生存,文化上差异的产生也不可避免。例如,随着地理上的隔绝,
同一种语言会分化为各种各样的方言,会形成相对独立的经济生活网络和不同的“市民社会”,
人们的思想感情也会疏远、隔膜起来。
其次,地理环境的差异是民族差异最重要的自然根源。地理环境的差异不仅会对生活在
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人们的生产力、生产方式产生直接影响,而且会对他们的科学、艺术、宗
教等产生直接影响。
其三,一定范围内自由创造的可能性是民族差异形成的重要机制。种族、地理环境、文
化传统等是人们从事文化创造的基础,同时也是对文化创造的限制,而自由创造只是在这一
定范围内的发挥。因而,文化的发展既非绝对必然的,也非完全自由的,而是自由和必然的
统一,偶然与必然的统一。
其四,不同文化发展成果对人类自身的不同改造是民族差异的最高表现。文化是人创造
出来的,但文化发展的成果又不断地反作用于人本身。各民族在创造不同风格的音乐、美术
的同时,也发展了不同的审美趣味。“喜闻乐见”的民族气派,正是文化成果长期作用于人
本身的结果。审美趣味如此,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亦莫不如此。在这个意义上,一个民族
的共同文化不仅表现了该民族的共同心理,而且创造了该民族的共同心理。这种文化成果与
第13页共19页
人自身的身心变化的相互作用,是民族差异的放大器加速器和稳定器。
最后,民族斗争是民族差异的强化剂。古往今来,民族之间的矛盾、对立、冲突史不绝
书。许多征服者民族推行强制同化的政策,而被征服的民族则千方百计为保持自己的民族特
性而斗争。在这种同化与反同化的斗争中,许多细枝末节的差异也会获得不寻常的意义。例
如在清朝末年,剪掉辫子就意味着公开表示与清朝统治决裂。文化上的民族差异不仅是人类
以民族为单位长期生活的自然产物,而且在民族斗争中被人们有意识地巩固、强化应当指出,
虽然文化上的民族差异不能事实归因于经济,但归根结底还是人类生产力达到一定发展程度
的结果。文化上民族差异的形成原因,都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程度上才得以发挥作用。因此,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超历史的存在,不是纯自然的存在。因而,文化上的民族差异
也是历史的、可变的相对的。
(摘编自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
材料二:文化差异性是始终存在的。历史上对待这种差异性曾经有过三种不同的态度。
第一种是对凡与自己文化不同的人,一概作为异端,必征服之,同化之,以至绝灭之而
后快。当年白种人占领南、北美洲I,对当地土著文化就是持这种态度。
第二种是承认其价值,但只是作为珍稀的收藏、猎奇的点缀或某种可供研究的历史遗迹,
实际上是排斥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抽空其生命,崇拜其空壳。如果我们混同了已成遗迹
的、定型了的“传统文化”和今天仍然活着的并主宰着亿万中国人民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的,
受过现代文化洗礼的“文化传统”之间的根本区别,以复旧充新生抵销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那么,中国文化的发展将陷入困境。
第三种态度是一种文化相对主义的态度。这是将事物放到其自身的文化语境内去进行观
照的一种方式。它赞赏不同文化的多元共存,反对用产生于某一文化体系的价值观去评判另
一文化体系,承认一切文化,无论多么特殊,都自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因而应受到尊重。
这种态度当然远比前两种态度来得宽容合理,但再进一步追问:千差万别的文化有没有普遍
认同的东西呢?人类有没有可能超越民族中心主义?这些都是文化相对主义所面临的、必须
回答的问题。
无论如何,文化差异总是现阶段普遍存在的事实。正是这些差异赋予了人类文化以多样
性。我们固然不必保留辫子或者“三寸金莲”以供猎奇者玩赏,但中国文化自有其无法“欧
化”的特殊的魅力,中国文化的更新也自有其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殊性。所谓的文化相互同
化、融合而导致的“世界文化一体化”,只能带来人类文化的单调和没落。事实上,正是由
于差异的存在,各个文化体系之间才有可能相互吸取、借鉴,并在相互参照中进一步发现自
己,将异国作为帮助自己发现自己的“他者”,从另一种文化的陌生角度来观察自己,看到
许多从内部无法看到的东西。
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当两种文化接触时,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误读。所谓误读就是按照自
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他原有的“视域”决定了
第14页共19页
他将对另一种文化如何选择,如何切割,然后又决定了他如何对其加以认知和解释。文化之
间的误读难以避免,无论是主体文化从客体文化中发现新意还是反观自己,都很难不包含误
读的成分。而从历史来看,这种误读又常是促进双方文化发展的契机,因为恒守同一的解读,
其结果必然是僵化和封闭。
(摘编自乐黛云《文化差异与文化误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既然在阶级社会里社会的基本形式是民族,那么在此阶段的人
类文化也一定是民族的、具体的。
B.不同的文化发展成果长期作用于人,可造就不同的民族心理;而不同的民族心理反过
来又催生出不同的文化成果。
C.文化相对主义赞赏不同文化的多元共存,承认一切文化的合理性,虽然也有问题。但
因其宽容合理而应该受到尊重。
D.在文化交流中,既要保持本国的特殊性以避免被同化,又要分清主体和客体,从客体
文化中发现新意或反观自己。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代不同地理环境下,分别产生了农业部族、畜牧业部族等,说明地理环境的差异对
人们的生产力、生产方式产了直接影响。
B种族、地域、文化传统等是文化创造的基础,并有限制作用,所以文化创造必然事事
都能到诸如地域、经济、种族、文化传统中找到原因。
C我国近现代史上的反帝斗争使先进的中国人普遍意识到保持民族特性的重要性,可见
文化上的民族差异在民族斗争中被人们有意识地巩固强化。
D.文化差异性是始终存在的,文化差异造就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它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
他民族的重要标志,它的存在有其必要性与普遍性。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第一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C.单则易折,众则难摧。《北史•吐谷浑传》)
D.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4.对文化差异的论述,两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4分)
5下列文字提到美国动画片《花木兰》与中国《木兰辞》有所不同,我们应如何正确看
待这种现象?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4分)
第15页共19页
《木兰辞》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讲述木兰替父从军、最后荣归
故里的故事,体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忠孝两全的价值观。美国动画版《花木兰》则对《木兰
辞》进行重新诠释,木兰为了证明男女平等、实现自身价值而主动从军,体现美国人崇尚个
人主义的民族性格。《花木兰》在中国上映后,获得不错的票房。不少观众表示故事有新意,
能带来启发。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
严峻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
多次在不同国际场合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从战略上阐明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行动,提
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强调“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主张“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全球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倡导“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习近平
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世界各国共同
发展的地球家园描绘了美好蓝图、指明了方向路径,充分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是对全人类有益的事情,中国
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做,并且做好。”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不仅
加强自身生态文明建设,也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出发,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为全球提供更
多公共产品。提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等主张,作出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推动共建
绿色“一带一路”,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湿
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中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致力于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
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成
就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近年来,中国在参与和引领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实践中,秉持“授人以渔”理念,尽己
所能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在哈萨克斯坦,中国的节能改造项目让奇姆肯
特炼油厂焕发新生;在尼泊尔南部的特莱平原,中国绿色化肥试验区促成小麦等农作物最高
增产400%;在中非共和国、斐济、老挝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的菌草种植技术为当
地创造了许多绿色就业机会……从技术交流到项目开发,从人员培训到基础设施改善,中国
以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的合作成果,让发展成果、良好生态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
国人民。
第16页共19页
(摘编自《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
材料二:
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生命躯体,有其自身发展演化的客观规律,具有自我调节、自
我净化、自我恢复的能力。治愈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首先要充分尊重和顺应自然,给大自
然休养生息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依靠自然的力量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今年是长江十年禁渔全
面实施的第三年。两年多来,证注销、船封存、网销毁、人上岸,换来的是逐步恢复的长江
水生生物多样性。长江江豚数量实现历史性回升,胭脂鱼、长吻鲸、子陵吻虾虎鱼等珍稀濒
危鱼种屡次现身,运用精密仪器首次监测到长江酮等鱼种……面对自然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万里长江焕发生机活力。
但自然恢复还是有局限性的,这也对人工修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人类留下了积极作
为的广阔天地。塞罕坝机械林场曾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林场的建设
者们用几代人的接续努力和执着坚守,成功营造起百万亩人工林海。开创中国高寒地区栽植
落叶松的成功先例,开辟中国使用机械成功栽植针叶树的先河,利用“深坑”“大穴”“客
土"''覆膜”等技术实现石质阳坡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一系列种植技术创新,成就
了今天这片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人工生态修复的奇迹。实践充分证明,对生态
受损严重、依靠自身难以恢复的区域,要主动采取科学的人工修复措施,加快生态系统恢复
进程。与此同时,生态保护修复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以提升生态效益为主要目标,兼顾社会
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尝试陆海统筹、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湿地修复模式,防治外来物
种入侵,改善区域水土环境;福建长汀采用封山育林、改良植被、发展绿色产业等措施,开
展大规模水土流失治理,绿水青山富了一方百姓……各地因地制宜,不断探索创新,找到适
合的生态保护修复路径。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正
确处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生态环境质量将不断提升,美丽中国将渐行渐近。
(摘编自《正确处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PLC控制技术试题库
- 2024年度广告代理合同:规定广告代理商的权利与义务3篇
- 2024年专业分包工程劳务派遣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卫星发射基地建设用混凝土外加剂订购协议
- 2024年constructoralloy运输合同3篇
- 2024年冷链循环配送协议3篇
- 2024年度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合作协议3篇
- 2024年建筑材料订购合同
- 2024年度影视制作合同的剧本要求与成片标准3篇
- 2024年共享风险:合伙投资协议书2篇
- 2024年度工程咨询三人合伙协议书3篇
- 屋面板的拆除与更换施工方案
- 中药水飞蓟简介
- 生命不是游戏拒绝死亡挑战主题班会
- 8《我们受特殊保护》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4智能配电房技术导则
- 大数据开发工程师招聘笔试题及解答(某世界500强集团)2025年
-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6.1.2 点、线、面、体
- 2024年军队文职统一考试《专业科目》管理学试卷(网友回忆版)含解析
- 山东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C类)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3年劳动合同法全文 劳动合同法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