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后防撞梁设计规范_第1页
汽车前后防撞梁设计规范_第2页
汽车前后防撞梁设计规范_第3页
汽车前后防撞梁设计规范_第4页
汽车前后防撞梁设计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前后防撞梁设计规范汽车前后防撞梁设计规范一、

目的:

指导汽车前后防撞梁总成设计;提供汽车前后防撞梁总成设计的思路。

二、

范围:

该规范适应于M1类车辆汽车前后防撞梁的设计。主要介绍了汽车开发过程中汽车前后防撞梁总成的作用及在整车中的影响。首先对汽车前后防撞梁在整车中的功能进行了概述,尤其是对汽车前后防撞梁碰撞性能做了详细的描述;同时对汽车前后防撞梁总成设计要点作了描述;最后对汽车前后防撞梁的加工制造性作了阐述。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551-2003

乘用车正面碰撞时的乘员保护

GB17354-1998

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

GB20072-2006

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

C-NCAP中国新车评估程序2012版

四、汽车前后防撞梁总成主要功能

1、汽车前后防撞梁总成功能概述

汽车前后防撞梁总成,是车身第一次承受撞击力的装置,也是车身中的一个重要构件,其功能主要有:

a.

保护保险杠在低速碰撞过程中尽量不要破裂或者发生永久变形。

b.

保护车身骨架前后端纵梁在行人保护或者可维修性碰撞时不发生永久变形或者破裂。

c.

在100%正面高速碰撞、后面高速碰撞时起到第一次的吸能作用,在偏置碰撞中不仅起到第一次吸能作用,还能起到碰撞过程中均衡传递受力的作用,防止车身左右两侧受力不均。

2、汽车前后防撞梁总成碰撞性能概述

前防撞梁总成碰撞性能

前防撞梁总成的碰撞性能主要需满足低速碰撞和高速碰撞两个部分的法规要求。其中,

低速碰撞需满足的法规要求为:

GB17354-1998

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

高速碰撞需满足的法规要求为:GB11551-2003

乘用车正面碰撞时的乘员保护;

C-NCAP标准,需满足其100%正面碰撞和40%偏置碰撞要求。

3、低速碰撞对前防撞梁设计的性能要求

低速碰撞的国家标准GBl7354—1998规定的正撞速度为4km/h,车角碰撞速度为2.5km/h,对车身的要求就是车身本体、前防撞梁和吸能盒等不能有任何损坏,最好前保险杠也不能破裂或者发生永久变形。

汽车前后防撞梁的安装位置,除需满足上述碰撞要求的相容性原理,即两车发生正面相撞时,不合适的防撞梁高度既保护不到自身,还会对对方车辆造成巨大伤害;还需要根据车身高度,轮毂直径的大小来综合评定,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一般车型的安装高度在400-500mm左右,但如果超过520mm,则会对CNCAP等相关碰撞试验的成绩造成影响。

保证与周边件间隙≧10mm。前防撞梁总成一般是螺接到机舱纵梁上,误差积累大,同时车身前端安装有很多子件,故要求前防撞梁总成与周边件的间隙在10mm以上。

在X向预留出70mm的行人保护缓冲空间。

3、汽车前后防撞梁总成结构形式

标准的汽车前后防撞梁总成一般由防撞梁本体和吸能盒组成,部分车型还包含拖车钩螺纹管,为降低维修成本,防撞梁一般采用螺栓连接固定在车身上。

4、前后防撞横梁结构形式

前防撞横梁的结构主要有四种方式:冷冲压不同技术对应的优化断面,有不同程度的差别。

冷冲压拼焊的前防撞横梁保持了与车身其它钣金相同的制造技术,不需要单独生产线,故制造成本低廉,不足在于重量大,不便于车身轻量化。通常材料选用HC420/780DP或HC550/980DP,具体结构、材料根据车型差异及CAE分析相应选择。

辊压成形的前防撞横梁,需要一条专用辊压线,其断面为箱体结构,类似双层板,重量方面优势不大。通常材料选用HC420/780DP或HC550/980DP,料厚1.8mm,具体根据车型差异及CAE分析相应选择。根据目前供应商制造工艺限制,目前合理的防撞梁半径R≥2700mm。

热冲压的前防撞横梁,需要一条专用热成形加工线及专用模具,综合成本较高,优势在于重量轻。

铝制的前防撞横梁,需要专用设备及工装,综合成本较高,优势在于重量轻。

5、后防撞横梁结构形式

后防撞横梁的制造主要为冷冲压和铝制,冷冲压横梁一般为U形截面结构,通常材料选用HC250/450DP、HC340/590DP,具体形状、材料根据车型差异及CAE分析相应选择。

6、吸能盒设计要求

吸能盒上一般需布置2至3条吸能筋,主要目的是便于低速碰撞时吸收足够的能量,保证车身本体不被破坏。同时设计吸能筋时需遵循以下4条原则:

a.加强筋的轴线必须垂直于受力方向,否则在振动时会引起扭转;

b.必须沿支撑之间最短距离布置;

c.采用交叉筋时,应考虑在交叉点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相对减小了交叉点的刚性,所以在交叉点要注意圆角过渡,圆角半径应大于筋的宽度的两倍;

d.加强筋的形状在平的或稍凸起的零件上,加强筋应沿零件对角线布置,在深弯曲的零件上应垂直于零件的弯曲轴线。

定义防撞梁本体和吸能盒截面尺寸:Z向高度、Y向宽度、X向长度:A级车型吸能盒在X向长度一般在120mm左右,A0级车型长度约在100mm。横梁本体X向截面尺寸受吸能盒和保险杠位置所限制,故不能取值太大,一般在55mm。可以根据钣金材料级别、整车受力大小和整车安全星级等综合因素而调整。

吸能盒Z向高度、Y向宽度与纵梁截面基本一致,偏差不大于5mm。吸能盒和纵梁中心轴线一致。

7、前拖车钩结构设计要求

前拖车装置工作方式(如:螺接、挂钩)和布置位置;一般前拖车装置采用螺接方式。布置

位置,理论上希望拖车装置对称中心线与机舱纵梁中心重合,或偏离距离越小越好。

挂钩或螺母套主要配合尺寸;根据整车装备质量,确定拖车装置所需要承受载荷,选择合适的螺母套及拖钩,公司现有M20螺纹规格,不同车型可以通用。

8、防撞梁和车身连接标准件采用8.8级M8螺栓。

七、防撞梁总成设计经验

1、

吸能盒螺栓固定点分布要求尽量靠近吸能盒,均匀分布。

四个螺栓连接点分布距吸能盒偏远,碰撞中受到扭转力或拉力作用导致前纵梁前安装板和前防撞梁安装板连接处开口。

优化方案:将螺栓安装点靠近吸能盒安装。

2、

吸能盒与防撞梁及安装板连接必须可靠,保证连接强度。

中心柱碰撞及偏置碰撞时由于吸能盒与安装板点焊强度不足,导致吸能盒脱落,

优化方案:加强连接强度,将点焊改为二保焊,并增加焊接点。

3、

前纵梁前安装板与纵梁连接必须可靠,保证强度。

偏置碰及正碰时,前纵梁前安装板与纵梁焊点强度不足,导致防撞梁车身连接板从纵梁脱落。

优化方案:加强安装板和纵梁连接强度,增加焊接面及焊点。

4、

汽车前后防撞梁的工艺制造性能

冷冲压钢板按照其拉伸屈服强度Rp0.2可分为:普通钢(Rp0.2>120N/mm2兆帕)、强度钢(Rp0.2>180兆帕)、高强度钢板(Rp0.2>260兆帕)、特高强度钢板(Rp0.2>340兆帕)和超高强度钢板(Rp0.2>620兆帕)。另外还有超高强度热成型钢板,其拉伸屈服强度达到1000兆帕以上,这相当于在一平方厘米面积上承受10000公斤的压力。汽车前后防撞梁本体在高速碰撞时由于需要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一般需采用屈服强度620兆帕以上的超高强度钢板或者更高的超高强度热成型钢板;吸能盒一般需采用强度稍低的特高强度钢板。

根据材料选择不同,防撞梁本体一般采用辊压成型或者热成型工艺来制作,国内由于缺少可维修性成本碰撞法规约束,有些车型后防撞梁本体也采用普通冲压工艺。下面分别列出上述两种制作工艺的优缺点:

a.

辊压成型:相对于普通冲压工艺,辊压成型材料利用率较高、零件刚性好,可实现制作的零件屈服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