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期末测试卷【综合卷】_第1页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期末测试卷【综合卷】_第2页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期末测试卷【综合卷】_第3页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期末测试卷【综合卷】_第4页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期末测试卷【综合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

)是气体交换的“中转站”。A.气管

B.肺

C.膈肌2.声音在下列哪种物质中传播速度是最快的(

)。A.空气

B.水

C.钢铁3.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可以知道,人每天摄入的食盐量不能超过(

)。A.4克

B.5克

C.6克4.食物在人体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而被消化吸收的顺序是(

)。A.口腔→胃→食管→小肠→大肠

B.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

C.口腔→小肠→胃→食管→大肠5.一般情况下,成年女子的声带比成年男子的短,振动速度快,这说明(

)。A.女子音高比男子高

B.女子音高比男子低

C.女子音量比男子高6.想要研究“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粗细的关系”,应该选用的实验材料是(

)。A.

B.

C.7.食物的营养吸收在(

)。A.小肠

B.大肠

C.胃8.唐代诗人李白在《夜宿山寺》中有这样的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句诗中的“高”是指(

)。A.声音的高低

B.声音的强弱

C.声音的刺耳9.我们读书时发出的声音是(

)振动而产生的。A.舌头

B.嘴唇

C.声带10.口腔中起消化作用的是(

)。A.牙齿

B.唾液

C.舌头二.填空题(共10题,共46分)1.设计制作的基本步骤(

),(

),(

),(

)。2.从外到内,耳的结构是由(

)、(

)、(

)三部分组成。3.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

),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

)。4.耳朵是我们的(

)器官,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朵中的(

)。5.制作完小乐器后,要在班级或小组内展示自己的小乐器,与同学们进行(

),发现小乐器的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6.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

)、(

)、(

)、(

)和(

)以及水。7.(

)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的空气的量,它是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8.我们人耳里面的(

)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9.通常声音在(

)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在(

)中的传播速度之,在(

)中的传播速度最小。(均填“固体”“液体”或“气体”)10.(

)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给食物进行分类,有利于食物的搭配、运输和储藏。(

)2.在制作乐器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乐器。(

)3.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4.橡皮筋小车动力不足的解决方法是增加橡皮筋。(

)5.乐器虽都能发出悦耳的声音,但发声的部位不同。(

)6.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支音叉,声音的高低会发生变化。(

)7.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8.一种食物只含有一种营养成分,所以为了身体健康,我们要不偏食、不挑食。(

)9.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时,将“炒三丝”记为一种食物比较好。(

)10.糖既好吃又能提供能量,应该多吃。(

)四.连线题(共2题,共9分)1.根据以下声音的特性正确连线。用力敲击锣轻轻敲击锣

听到的声音强鼓皮振动幅度大

听到的声音弱鼓皮振动幅度小2.如果我们在同样条件下,拨动拉得较紧的橡皮筋

听到的声音高拨动拉得较松的橡皮筋

听到的声音低五.填表题(共1题,共12分)1.猜想: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

);物体振幅越小,声音越(

)。实验器材:钢尺,桌子改变的条件:(

)不改变的条件:(

)填写表格。实验结论是什么?六.简答题(共5题,共25分)1.蒙头大睡为什么会感到气闷?2.为什么说“一个巴掌拍不响”?3.在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的实验中,为什么一开始是个一个地增加垫圈,到后来却是多个多个地增加垫圈?4.物体振动的幅度与声音的强弱有什么关系?5.按照科学、合理的方法,要把昨天一天吃过的食物记录下来,想一想,我们可以按照什么顺序统计记录?七.材料题(共1题,共5分)1.小明有3根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钢管,小丽说:“我可以闭上眼睛,只通过用相同的力敲击钢管就可以判断它们的粗细。”请解释其中的原理。八.综合题(共2题,共24分)1.根据下面每幅图所提供的数字顺序,用“高→低”“或"低→高”来表示声音的变化规律。(1)按1~4顺序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声音变化规律是(

)。(2)按I~8顺序被击长短不同的金属条,声音变化规律是(

)。2.我们的呼吸。1.呼气的过程是(

)。A.鼻子/口腔→气管→肺

B.肺→气管→鼻子/口腔

C.膈肌→肺→气管2.下图装置中分别模拟了哪些呼吸器官?请填写完整。3.把上题图①中把“膈肌”往上按时(“胸腔”收缩),气球会缩小,模拟的是(

)动作。A.吸气

B.呼气

C.吸气和呼气4.在安静状态下,人每分钟呼吸一般在(

)次左右。A.8

B.20

C.605.根据研究,人呼吸时吸进去的气体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含量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如下表所示。由表中的数据可知,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气体相比,含量减少的是(

),含量增加的是(

)和(

),含量不变的是(

)。6.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

)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A.氧气

B.氮气

C.氢气7.在人体的器官中,气体交换的中转站是(

)。A.肺

B.支气管

C.鼻腔8.下列行为能保护呼吸器官的是(

)。A.经常挖鼻孔

B.经常蒙头睡觉

C.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佩戴口罩出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C4.B5.A6.C7.A8.B9.C10.B二.填空题1.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2.外耳;中耳;内耳3.高;低4.听觉;鼓膜5.交流6.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7.肺活量8.鼓膜9.固体;液体;气体10.吸气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2.如下:五.填表题1.强;弱;拨动钢尺力的大小;手按压的位置、钢尺露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幅度小,声音弱;振动幅度大,声音强答: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强,振幅越小,声音就越弱。六.简答题1.蒙头大睡的时候,里面的氧气会变少,因此会感到气闷。2.因为一个巴掌无法受力而产生振动,也就不能发出声音。3.开始一个一个地增加垫圈,是为了准确地找到使小车运动起来的最小的力。后来多个多个地增加垫圈,是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4.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