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1.请对文章标题《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进行简要解读。提示:可以从人物、情节、线索、主题等方面入手。要求:答题紧扣文本的写作中心,有条理地展开分析,语言简洁顺畅。2.阅读文本,理清文章的结构思路。思考:如何理解文章中几个小节之间的关系?提示:根据各小节概括的内容,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要求:各小节的内容概括精准,关系描述准确,语言简洁顺畅。1.文章是如何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刻画焦裕禄的形象的?提示:围绕中心,从自然环境、人物自身的角度进行分析,揭示人物形象特征。要求:答案要全面,准确概括矛盾冲突的体现,语言简洁顺畅。2.赏析精彩段落。提示:从内容、情感、手法、语言、结构等方面着手。要求:内容要点齐全,手法判断精准,语言简洁顺畅。(1)送走了风沙滚滚的春天,又送走了雨水集中的夏季,调查队在风里、雨里、沙窝里、激流里度过了一个月又一个月,方圆跋涉了5000余里,终于使县委抓到了兰考“三害”的第一手资料。全县有大小风口84个,经调查队一个个查清,编了号,绘了图;全县有大小沙丘1600个,也一个个经过丈量,编了号,绘了图;全县的千河万流,淤塞的河渠,阻水的路基、涵闸……也调查得清清楚楚,绘成了详细的排涝泄洪图。(2)这一天,焦裕禄没烤群众一把火,没喝群众一口水。风雪中,他在9个村子,访问了几十户生活困难的老贫农。在许楼,他走进一个低矮的柴门。这里住的是一双无依无靠的老人。老大爷有病躺在床上,老大娘是个瞎子。焦裕禄一进屋,就坐在老人的床头问寒问饥。老大爷问他是谁,他说:“我是您的儿子。”老人问他大雪天来干啥,他说:“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老大娘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用颤抖的双手上上下下摸着焦裕禄。老大爷眼里噙着泪说:“解放前,大雪封门,地主来逼租,撵得我串人家的房檐,住人家的牛屋。”焦裕禄安慰老人说:“如今印把子抓在咱手里,兰考受灾受穷的面貌一定能够改过来。”3.阅读文章,概括文章各小节中体现出的焦裕禄的人物形象特征,完成下表。提示:联系各小节的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的言行举止,概括其形象特征。要求:概括精准,语言简洁。小标题 人物形象特征“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 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他没有死,他还活着 联系现实,探究焦裕禄精神的内涵及现实价值。要求:条理清晰,有针对性,语言简洁顺畅。对焦裕禄强忍着病痛坚持工作,以致最终耽误病情以身殉职的做法,有人认为这体现了一种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值得大力弘扬;也有人认为精神固然令人钦佩,但做法不值得效仿。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请联系文章内容和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理由。1.作者简介穆青(1921—2003),当代著名新闻记者,曾任新华社社长。从事新闻工作50多年,他勤学苦练,不懈进取,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写下了多篇在中国新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闻佳作,为我国新闻队伍建设付出了辛勤劳动。穆青于2003年10月11日凌晨3时20分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82岁。冯健(1925—2022),原名樊煦义,河南新野县人。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政治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他主要从事新闻宣传报道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新华社开封分社、江西分社记者,新华社中南总分社、湖北分社记者、编委,新华社国内新闻编辑部副主任、副社长兼总编辑,《瞭望》周刊编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新闻学院教授。是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撰有通讯《英勇搏斗一百天》《管得宽》等,著有《冯健通讯选》。周原(1928—2011),原名乔元庆,河南省偃师县夹沟村人。周原1944年参加八路军,后因工作认真、能说能写,深受皮定均的赏识。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调入新华社任记者、高级记者、国内部机动采访室主任,写出了一大批有思想、有特色的报告文学,其作品曾多次获奖。与穆青、冯健合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使他闻名全国。2.写作背景1965年4月初,为了摸清河南受灾情况,时任新华社副社长的穆青派记者周原去受灾情况最严重的豫东采风。一个偶然的机会,周原来到兰考县,了解到焦裕禄的事迹,并深为震撼,马上向穆青汇报。此前,1964年11月《人民日报》《河南日报》均已发表过有关焦裕禄的人物通讯。穆青还是觉得有重新采访、重新撰写的必要,并于1965年12月17日带着周原、冯健等人抵达兰考,再次深入县乡基层群众、干部中采访,掌握了第一手真实材料。在多次采访、座谈、写稿、改稿以及七易其稿后,1966年2月7日,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感动全中国!3.焦裕禄简介1922年8月16日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北崮山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0岁时因家乡遭遇灾荒被迫辍学。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7月,任渤海地区南下工作队淮河大队一中队班长。1948年2月,任河南省尉氏县彭店区区队指导员、县委宣传部干事,同年11月率千人担架队投入支援淮海战役的伟大斗争中。1949年至1950年,先后任尉氏县大营区副区长、区委副书记兼区长。1952年春任陈留团地委宣传部长、副书记。1953年任共青团郑州地委第二书记;6月被调到洛阳矿山机器制造厂任筹建处资料办公室秘书组副组长。1954年8月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1955年初分配到大连起重机厂任机械加工车间实习主任。1956年底回洛阳矿山机器厂任一金工车间主任,带领职工制造出我国第一台新型直径2.5米双筒卷扬机,后任调度科科长。1962年6月,调回尉氏县,任县委书记处书记;12月,党组织派任他为兰考县委书记,他带领兰考的干部、群众战天斗地,改变灾区面貌。1964年5月14日,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儿子焦裕禄病逝于郑州。4.文体知识通讯是一种较为详细地报道客观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是一种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报道人物、事件或问题的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它和消息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它所报道的内容在时间的跨度上比较大,要选择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掌握丰富的材料,提炼具有重要意义的主题,并围绕主题,抓住矛盾,展开情节,同时注意细节的描写,所以常常波澜起伏,引人入胜。通讯常见的结构:①按照时间顺序、事物发展的过程安排层次的纵式结构;②按照逻辑顺序、事物发展的性质安排层次的横式结构;③纵横结合式结构。通讯的特点:①严格的真实性;②报道的客观性;③较弱的时间性(相对新闻消息而言);④描写的形象性;⑤较浓的议论色彩。通讯的种类:按内容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等;按形式一般分为记事通讯、访问记、小故事、集纳、巡礼、纪实、见闻、特写、速写、侧记、散记、采访札记等。5.相关诗词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习近平中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是时霁月如银,文思萦系……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①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②。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一九九〇·七·十五【注】①焦桐:焦裕禄当年为了防风固沙,帮助农民摆脱贫困,提倡种植泡桐。如今,兰考泡桐如海,焦裕禄当年亲手栽下的幼桐业已长成合抱大树,人们亲切地叫它“焦桐”。②焦裕禄临终时说:“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点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写于1990年7月15日,作者习近平同志当时在福建省福州市工作。其中“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等铿锵词句,真切表达了对焦裕禄精神的深情赞颂。这首词寄意高远,感情真挚,语言质朴,意象鲜明,格调清新,是经得起反复品味和思考的,一点也不因岁月的递增而消减其思想锋芒和艺术感染力,反而因时光的磨洗和积淀,更增添一份璀璨的光华和凝重的分量。6.作品延读我的父亲焦裕禄焦守云父亲去世已经50年了。1922年8月16日,父亲出生在山东省博山县的小山村自耕农家庭里,小学毕业生,青少年时代他曾逃过荒、要过饭,做过长工、打过短工,还当过挖煤工。父亲1945年参加革命,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随军南下,曾经在河南尉氏县搞过土改,他工作最长的时间是在洛阳矿山机器制造厂(以下简称“洛矿”),他在那儿工作了9年。在洛矿,父亲完成了从小学生到大学生的深造。厂里把他作为选干生派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毕业后他又到大连起重机厂当了2年的实习车间主任。父亲在洛矿担任过车间主任、调度科长等职,1962年他又调到当年参加土改的尉氏县,当了半年的县委副书记。1962年冬天,他调到河南兰考县,任县委第二书记,几个月后任县委书记。父亲在兰考的那段时间,也是大家最熟知的时期。带头治“三害”,就是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兰考县位于河南东部,与山东搭界,北依黄河,是历史上多灾多难的地方。黄河多次改道,给兰考留下了大片的沙荒地、盐碱地及内涝。风沙、盐碱、内涝“三害”给兰考带来了多年的灾难。1962年冬天,父亲到兰考工作,这一年也是三年严重困难的最后一年。“三害”加上自然灾害,兰考的粮食产量降到历史最低点,亩产只有43斤。当时兰考有36万人,灾民近20万。兰考紧邻陇海铁路,火车一来,大家都哭着喊着往火车上挤,灾民要逃荒到丰收区去。在兰考,父亲组织的第一次工作会议是在县火车站召开的,因为当时灾民每天都集中在火车站。父亲指着逃荒要饭的人群对参加会议的委员说:“同志们,灾民们背井离乡去逃荒,党把兰考36万人民交给我们,我们不能让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是我们失职啊!”“三害”不除,兰考就永远摆脱不了贫困。面对大家的畏难情绪,父亲动情地说:“小鸡凭着一双爪子挠食吃还饿不死,我们有党的领导,有36万兰考人民,每人都有两只手,还愁治不了灾,养活不了自己吗?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生产自救的决心。只要我们发扬挖山不止的愚公精神,一定能够挖掉穷根。是共产党员,就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当时兰考的沙土地有24万多亩,风沙非常大,一刮风水井都会被沙填平,晚上关好的门第二天就能被风沙堵住。当然,最可怕的还是兰考的沙丘,一刮风,沙丘就随风滚动,危害很大。“必须查清风从哪来、到哪去,哪儿是风口,不能再让沙丘到处流动。”这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风最大的时候就是父亲他们查风口的时候,风刮得他们睁不开眼,一张口就是满嘴的沙土,合上嘴,嘴巴里就咯吱咯吱乱响。可就是在那样的条件下,他们查清了兰考的风口和风沙走向。查出了风口,如何治理风沙?大家着急。一天早上,父亲在村口看见一个农民拿黏土封坟,父亲问他为何这样做。农民说,这是他母亲的坟,一刮风,坟头就没了,拿黏土封上坟,种上草,再大的风也刮不动,只要一个上午就能封好。当时父亲就想,兰考36万人还愁封不上那些沙丘吗?回去后,父亲立即召开会议,提出“贴上膏药、扎上针”的计划,“贴上膏药”就是拿黏土把沙丘封上,“扎上针”就是种上树,时间长了再大的风也刮不动沙丘了。沙丘不流动了,沙土地就好治理了。但执行计划时又遇到了困难,大家吃不饱肚子,怎么干重体力劳动?父亲召开了动员大会,他说:“你们出去要饭,是小要饭的;我出去要,是大要饭的。如果你们留下来治理沙丘,我保证你们能吃饱。”兰考的土地上不长粮食,父亲组织多个小分队用救济款去丰收区采购萝卜干、红薯片、粉条等代用粮。于是,许多村民就留下来勒紧裤腰带干,有了领导干部带头,村民也发挥了冲天的干劲,很快,他们就用最简单、最实用的办法解决了封沙丘的问题。兰考有16多万亩盐碱地,寸草不长、颗粒不收,铁路两边都是白花花的,像刚下过小雪。20世纪50年代,那里的老百姓卖小盐,不交税。要是地里全是盐还好,地里有盐、有硝也有马尿碱,必须区分开来。当时兰考没有盐碱化验器,父亲就说:“我有一个从老农那学的办法,这个设备人人都有,结果准确,携带方便,那就是咱们的舌头,咸的是盐,凉的是硝,又骚又臭的是马尿碱。”父亲领着大家尝遍了兰考的盐碱地,把土地做了一个大致的分类。治盐碱非常难。父亲下乡的时候发现一个农民的菜长得特别好,问其原因,才知道是农民把一米以下的土挖上来翻到上面来种地,土质能维持一两年。“兰考急需生产自救,这样做起码能解决当年的吃饭问题。”于是兰考就开始了土地深翻工作。1963年,在经过改造的盐碱地上,终于种上了庄稼,兰考取得了1958年以来最好的收成。兰考位于黄河最后一道弯的拐弯处,黄河泛滥给兰考留下了许多坑坑洼洼的地方,根本种不了庄稼。更可怕的是一旦下雨,就会造成严重内涝。1963年8月2日到9日,下了整整8天的大雨,兰考人称为“白帐子雨”。雨又大又急,洪水横流。除了留下两位值班的同志,父亲带着县委其他同志去各地考察水灾情况。面对这样的大雨,有村干部犯愁,写了一首打油诗:“吃也愁、穿也愁,住也愁、烧也愁,前也愁、后也愁,黑也愁、白也愁,进门愁、出门愁,愁来愁去没有头。”读完后就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一些村干部也跟着哭。平时性情很好的父亲当时就急了:“哭有什么用,天还是要下雨,地还是会积水,哭要是有用,我就带头哭。”于是趴桌子上做了一个哭的样子,同志们看他这样就破涕为笑了。父亲说:“没有抗灾的干部就没有抗灾的群众,群众都眼巴巴看着县委,干部如果不能挺直腰杆,群众就不能充分发动起来。这叫‘干部不领,水牛掉井’。”在父亲的带领下,一支由水利技术人员、当地干部和县委工作人员组成的考察队伍出发了。父亲生前就画了许多兰考地形图,但还有很多没画完。父亲去世时,群众打出的横幅是:“挥泪继承壮士志,誓将遗愿化宏图。”他管村里的大娘叫“娘”在治理“三害”过程中,父亲提出了“深入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工作要求,每次到农村,他都要去最穷的那家人家去吃饭。“只有到最穷的人家去,看屋里有没有粮食,床上有没有被子,老人身上有没有棉衣,才能了解这个村到底是什么样的。”为此,他曾经在一个饲养员老大爷的牲口棚里住了三天三夜。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里,父亲和同事到了一个五保户家里,那家一共两口人,老大娘是盲人,老大爷是个病人,躺在床上不能动。父亲到了他们家,习惯性地看了一圈后,就坐到老大爷床头问寒问暖。这时候,大娘摸摸索索地走了进来,拉住父亲的手问:“你是谁啊,大雪天,你来干什么?”父亲拉着大娘的手说道:“娘啊,我是您的儿子,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父亲喊人家“娘”,不是到兰考才有的习惯,在解放初期参加土改运动时,他看见村里头和他母亲年龄相仿的女同志,都喊人家“娘”,一是出于他亲近群众,二是他离开自己娘的时间太长了,也一直没时间回家,他把这种感情寄托在老百姓身上。当时,一个农民的孩子病得比较重,因为没钱给孩子治病,家里已经准备等孩子咽气了,就送到村外去掩埋。父亲下乡的时候知道了这事,赶到孩子家里,对身边工作人员说:“这孩子还有呼吸呀,这是咱农民的孩子,赶快把孩子送到县医院去,想尽一切办法救活他。”后来这孩子被救活了。父亲去世后,孩子就改名叫张继焦,今年继焦已经50多岁了,一直在兰考县焦裕禄纪念园工作,他经常对别人说:“我这辈子就做好一项工作,就是为我的焦裕禄爸爸守坟,焦裕禄爸爸的坟,我是离不开了,只要我能动,我就守在这里。”父亲在兰考就留下了4张照片,那时候,照相是奢侈的事。4张照片中只有一张是他自己愿意照的,是那张他站在泡桐树下掐着腰照的相,其他都是别人偷着拍的。在兰考他没有一张工作状态的照片,他当时总是对搞宣传的同志说:“你应该把镜头对准群众。”镜头对准群众,群众干劲就更足了,他们说:“使劲干哪,使劲干哪,你看他们给咱照相呢!”父亲虽然贫穷,但给我们留下了精神金矿父亲严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殊,不贪不占。他身体不好,但凡是照顾性的东西,他都不要。我11岁那年,有一次父亲回到家,母亲端出一碗米饭,那时候米饭很金贵。我们姐妹几个都眼巴巴地看着父亲的碗,父亲就往每个孩子碗里拨一筷子米饭,拨完后自己也没剩多少了。他问我母亲米是从哪里来的,母亲说是县委考虑他身体不好,就照顾了几斤。父亲听了后说:“这可使不得,这些大米你赶快给研究泡桐的南方大学生送去,他们吃面食吐酸水,我们不老不少的,吃这个干什么。”父亲有6个孩子,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也严格要求我们,他爱我们但不溺爱我们。在兰考那段时间,哥哥还小,不懂事。有天晚上,父亲见哥哥高高兴兴地回来了,就问哥哥做什么去了,哥哥说去看戏了,父亲问他谁给的钱买票,哥哥说没买票,售票员知道他是焦裕禄的儿子,就让他进去的。父亲当时就批评了哥哥:“你不能这样做,演员叔叔阿姨在台上又唱又演的,满头大汗,不买票就去看白戏,你现在会占小便宜,长大了就会占大便宜。”第二天,父亲领哥哥补上了2角钱一张的票,又向售票员承认了错误。1963年夏天,姐姐焦守凤初中毕业,许多好单位都给她送来招工表。姐姐拿着这些表去找父亲,请他当参谋,当时父亲就问姐姐的同学是否都有这些好工作。姐姐说没有,还撒娇说是沾了爸爸的光。父亲当时就脸色一变:“这些单位你都不能去,走出学校门,你就进了机关门,你缺了劳动这门课。”后来,父亲给姐姐想了三份工作,一是留在县委大院打扫卫生,包括打扫厕所;二是去学理发,因为当时那是一门技术活;三是当工人。母亲一听说让姐姐去扫厕所,不同意;让一个16岁的大姑娘去给人家剃头,也不同意。那时当工人光荣,社会地位也高,姐姐和妈妈都觉得这份工作好,可一问父亲到哪儿当工人,才知是让姐姐到县食品加工厂工作。那里其实就是个手工作坊,主要干两种活:腌咸菜和酿酱油。姐姐尽管不愿意,但还是去了。食品加工厂劳动强度大,厂里味道不好,更糟的是,需要两只手伸到咸菜缸里捞咸菜。姐姐的手被磨出许多口子,伤口再被盐水一浸,整个手都是肿的。更让姐姐不能忍受的,是要走街串巷挑着担子去卖酱油和咸菜。一个不大的县,县委书记的女儿很多人都认识,特别是姐姐的同学,因为大家都觉得姐姐该有很好的工作。姐姐哭过闹过罢工过。有一天,父亲和姐姐说:“爸爸今天事情不多,陪你卖酱油吧。我爷爷开过油坊,我小的时候,也走街串巷卖过油,我来告诉你怎么喊能把酱油更快卖出去,怎么挑担子更省劲。”姐姐一听可高兴了。刚开始,姐姐跟着父亲走街串巷,可后来,她觉得不对,父亲是县委书记,怎么能让父亲也干这样的活,就对父亲说:“爸爸你回去吧,以后我再也不闹了。”那段时间对姐姐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姐姐现在在开封生活,经济情况不太好,她孩子多,下岗、待业的都有。如果姐姐去找领导,请他们给孩子安排工作,也不是件难事,但我们姐妹之间约定,一定要守卫好父亲这面旗帜,虽然不能为父亲争光,但绝不能给他抹黑。父亲是一个贫穷的父亲,但他给我们家子孙留下了精神金矿,祖祖辈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他身边的物件,都成了与疾病斗争的见证到了1963年11月,父亲的病越来越重,肝疼得也越来越厉害。他越来越瘦,脸色又青又黄,颧骨高高耸起,变得憔悴不堪。他身边的一切物件,都成了他与疾病斗争的见证。刚开始,父亲肝疼时,就用茶杯盖上的疙瘩使劲顶肚子里的疙瘩。如果在写字,父亲就会用钢笔伸进去摁着;如果两只手都被占用,他就用刷衣服的刷子一头顶着肝一头顶着藤椅工作,时间长了,藤椅上就被顶出个窟窿。有好几次,父亲工作结束了,还没站起来,就倒到了地上,那么大的个子,半天起不来,那是肝太疼了。母亲哭着劝他去看病,他说:“别着急,我把该安排的工作安排好了,就会去看的。”后来发展到肝疼得睡不着觉,他就把那些平时用的钢笔、杯盖搬到床上。母亲说那段时间父亲睡觉都是趴着睡,如果不趴着,那些东西就顶不住肝。父亲的病越来越重,可他依然坚持工作。有一次,父亲到农村听大队领导汇报工作,因为肝疼,冷汗一个劲地出,用来做记录的钢笔,两次从他手里掉了下来。在场的同志看到这种情况,非常紧张,立即把他送去开封地区人民医院。到了开封地区人民医院,父亲被诊断为肝癌。当时大家不相信,送他到河南省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去诊断。父亲最终被确诊为肝癌晚期,皮下扩散。据医生说,父亲肚子里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瘤子,大的有鸡蛋那么大,小的像黄豆那么大,父亲的生命最多只有20多天了。他们带着父亲回到了河南省医学院附属医院,那20多天里,父亲遭受了最大的苦、最大的罪。开始他还打止疼针,满怀希望自己能好起来,再回到兰考领着大家除“三害”。当他觉得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时,开始拒绝打止疼针:“止疼针只能止疼,不能治病,这个药这么短缺,我能省一针就省一针,把药留给最需要的人吧!”不打止疼针怎么办,父亲有时趴在床上,有时跪在床上,甚至还会把香烟点燃来烧自己的胳膊,他说这是他发明的肝疼转移疗法:“我其他地方疼了,肝疼就会稍微好一点。”胳膊上的皮肤没用了,他又开始烧肚子上的皮肤,大家见了都扭头落泪。当时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和地委组织部副部长来看他,他拉着两位领导的手说:“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完成组织上交给我的任务,我没有达到兰考人民对我的要求,我心里很难过。”这两位领导说:“组织上对你的工作非常满意,你对后事有什么安排、对组织上有什么要求,你就和我们说吧。”父亲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对组织上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我死了以后,把我运回兰考,埋在兰考的沙丘上,我活着没有治好沙丘,我死了,也要看见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父亲临终时,把母亲叫到身边,说:“没有想到,我这么快就要走了,我走了以后你会很难,你一定要教育好孩子,你再苦再难,都要把孩子抚养成人,把他们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你还要记住,再苦再难,也不能向组织伸手要钱要东西要救济。”这是他对母亲最后的交代。母亲当时才33岁,需要照顾两家的老人,还得抚养6个孩子,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父亲还是给她约法三章。1964年5月14日,父亲永远停止了呼吸,那一年,父亲42岁。父亲走了,我们家的天也塌了,母亲领着我们6个孩子,谨遵父亲临终时的嘱咐,艰难地生活。我们的日子是在母亲的泪水中度过的,父亲走了她没有了精神支柱。母亲流了许多泪,老了后还留下眼疾,不哭也流泪。父亲不是苦行僧,但在兰考他舍弃了一切爱好父亲不是苦行僧,也不是天生就喜欢吃苦受罪,实际上他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爱好与追求。他身高一米七八,皮肤黝黑,但长得非常英俊。到兰考前,父亲一直在哈尔滨、大连、洛阳等大城市工作,接触的都是新潮的东西。当时父亲有些文艺范儿,他二胡拉得非常好,舞也跳得好,还是个出色的男中音。早在南下工作队的时候,他就在文工团工作,他们工作队排练了歌剧《血泪仇》,由父亲出演男一号。父亲对生活是很热爱的,工作再忙,胡子也刮得干干净净;衣服再旧,也洗得干干净净。父亲的文章写得非常好,还爱钻研。他在大连起重机厂时,给他们的厂报、广播电台写了很多文章。父亲这辈子穿的一件最好的衣服,就是母亲用他的稿费买来的。但在兰考艰苦的环境下,首先面临的是解决民众温饱的严峻问题,父亲只能舍弃了他一切的爱好,一门心思带领兰考人民除“三害”。就像兰考一位领导干部说的:“焦裕禄在兰考的475天,是跑步度过的。”兰考后来出了一本书,叫《焦裕禄在兰考的日日夜夜》,就是根据父亲在兰考日日夜夜的情况编写的,全部都是真实的写照。参考答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活动方案】活动一:1.“县委书记”是焦裕禄的身份,“榜样”是贯穿全文始终的写作主旨,“焦裕禄”是这篇通讯的写作对象。由题目可知,本文是通过介绍焦裕禄的事迹,赞扬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宝贵的共产党人精神。2.文章开头写焦裕禄受到党的委派,到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意在强调党的领导的重要性,这是战胜困难的组织保障。第一、二节写焦裕禄战胜困难的思想基础,其中第二节还涉及了焦裕禄战胜困难的群众基础。第三、四节写焦裕禄忍受病痛折磨、舍身忘我、爱民亲民的工作态度,这是战胜困难的主观因素。最后一节写焦裕禄病逝后兰考人民对他的怀念以及兰考县抗灾事业的初步胜利。文章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为读者展现了焦裕禄在兰考县的工作,照应了题目中的“榜样”二字。活动二:1.本文的矛盾冲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焦裕禄同恶劣的自然环境(内涝、风沙、盐碱)作斗争;二是焦裕禄同自己的病痛作斗争。文章正是在这十分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凸显了焦裕禄“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革命性格。人物思想在矛盾冲突激烈的时候最容易显现出来,把典型人物放在矛盾斗争中写,通过人物的言行来揭示其思想,能够使文章波澜起伏、精彩纷呈、引人入胜。2.(1)采用描写与说明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写出了调查队冒着风沙、暴雨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的情形,给人以真实的感受;通过具体的数据来介绍焦裕禄带领的调查队所取得的成果,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两者结合,共同表现了在焦裕禄的带领下,调查队所取得的巨大成果。(2)通过具体描写这一双无依无靠的老人,集中体现了焦裕禄在风雪中关心群众的形象。焦裕禄不占群众一丝一毫的便宜,体现了他无私奉献、严于律己的精神。对老贫农称“我是您的儿子”,这一句简单朴实的话,发自内心,读来令人感动,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的关怀,密切了党群关系。3.小标题 人物形象特征“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亲临一线,身先士卒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 心系群众,忘我工作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热爱群众,无私奉献“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没有死,他还活着 肉体虽死,精神永存活动三:内涵:①服务群众的公仆情怀。他常对乡亲们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是您的儿子。”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充分反映了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②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兰考县一直被认为是最穷、最困难的县。焦裕禄任职后,没有被已有的困难吓倒,而是进行实地考察,为人民寻找出路。③探求就里的求实作风。焦裕禄始终贯彻实事求是的做事理念,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兰考县的基本情况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④知难而进的无畏品质。焦裕禄面对兰考县严重的灾荒景象没有半点畏惧,反而讲“兰考是灾区,穷,困难多,但灾区有个好处,它能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革命品格”。⑤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焦裕禄把一生都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作为一名县委书记,他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理学开题报告答辩
- 旅游规划设计项目
- 关于猫的教育课件
- 车队安全教育
- 金融试讲课件
- 大学生社会实践心得7篇
- 旅游专业实习个人总结十篇
- 安全生产培训课件教学
- 主要金融骗局案例讲解
- 小学生精彩的自我介绍15篇
- 教师企业实践总结汇报
- 抖音快手区别分析报告
-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与优化
- 质量损失培训课件
- 《维修车间管理》课件
- 北京市海淀区101中学2023年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高处作业吊篮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
- 房地产开发项目 水土保持方案
-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人教福建版)
-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教案)Unit-2-Travelling-Around-Discovering-U
- 陈赫贾玲小品《欢喜密探》台词剧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