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德强学校(五四学制)六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1页
哈尔滨德强学校(五四学制)六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2页
哈尔滨德强学校(五四学制)六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3页
哈尔滨德强学校(五四学制)六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4页
哈尔滨德强学校(五四学制)六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哈尔滨德强学校(五四学制)六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哈尔滨德强学校三月综合素质测评

六年语文

(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综合性学习(25分)

【书香润心灵,阅读促成长】

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宣言是:“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是年老还是年幼,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我校也拟于世界读书日开展以“书香润心灵,阅读促成长”为主题的系列读书活动。此次读书活动旨在让学生从作品主人公的身上汲取精神的力量,在读书中积累,在积累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通过整本书的阅读,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整理资料、搜集资料的能力,以及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

1.请将本次活动主题“书香润心灵,阅读促成长"用正楷抄写在下面方格中。

要求:标点单独占一格,书写正确、工整、美观。

2.你发现画线句子有三处语病,下面修改方案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去掉“通过”或“使"

B.句末加上“有所提高”

C.将“通过使"换成“由于让”

D.将“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调换位置

【答案】1.书香润心灵,阅读促成长2.C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汉字抄写。

要求用正楷字正确、工整、规范地书写。首先要保证汉字书写绝对正确;其次要掌握好所给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各部分比例;注意辨析字形,认清字的结构,不写连笔字,要一笔一划,横平竖直地写,谨慎用笔,不要漏写、多写、错写。注意“润、阅读"的正确书写。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通过整本书的阅读,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缺少主语,删除“通过"或“使”;本项修改正确;

B.“以及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缺少谓语,可在“以及”后面补充“提高”,或者在“合作能力”后面补充“有所提高";本项修改正确;

C.“通过整本书的阅读,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缺少主语,删除“通过"或“使”;本项修改不正确;

D.“整理资料、搜集资料的能力"属于语序不当,应将“整理资料”和“搜集资料"的位置对调;本项修改正确;

故选C。

你所在的班级打算共同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并围绕此书开展读书活动,邀请你一起参与。

小语同学在记录读书笔记时遇到了一些困扰,请你来帮助她:

鲁滨逊liú()落到了一个无名的小岛,只有一条狗、两只猫陪着他,这使他在凄凉中感到一丝安慰。他在山坡上选择了一块有水源、可以防御野兽的地方搭起一座简陋的帐篷,在此过着寂寞的生活。他只在船上找到了几个包裹、三四个罗盘、几台数学仪器,还有日晷、望远镜、地图和航海类的书jí()。幸运的是他能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沮丧心情,使自己能够心平气hé()面对艰难的处境……

3.笔记中加点字读音小语无法准确把握,请你帮她选出完全正确的一项()

A.yùmòchǔB.yǜmèchǔ

C.yùmèchùD.yǜmòchù

4.补全笔记中小语未能写出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流落书藉心平气合B.留落书藉心平气和

C.留落书籍心平气合D.流落书籍心平气和

5.下面是小东为本次活动推荐的关于读书方法的名言,请你选出不符合读书方法的一项()

A.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B.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C.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爱因斯坦

D.有些书只需浅尝,有些书可以狼吞,有些书要细嚼烂咽,慢慢消化。——培根

6.在本次活动中,小文同学想为《鲁滨逊漂流记》拟写推荐语,以便帮助更多人了解并阅读这本书。请仿照以下示例,帮助小文同学完成推荐,推荐理由不少于60字。

示例:

推荐书目:《西游记》

推荐理由:《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艰难西天取经的故事,读后我懂得了人生就要有所追求,要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以超强的韧劲和斗志战胜一切困难,直至到达胜利的终点。

推荐书目:《鲁滨逊漂流记》

推荐理由:

【答案】3.A4.D5.B

6.《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经典的生存冒险小说,书中主要讲述了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经历,读后我懂得了在遭遇困境时,不要轻言放弃,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要善于运用自己的常识和智慧走出困境并创造新的生活。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防御(yù):防守抵御。

寂寞(mò):孤独冷清。

处境(chǔ):所处的境地。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流落(liú):指留居他乡;穷困潦倒。

书籍(jí):书的统称;装订成册的著作。

心平气和(hé):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积累及运用。

A.“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读书的方法,要做到循序渐进,熟读之后要认真思考。这符合读书方法;

B.“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表达的是读书的目的和动力,即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崛起而读书,而不是读书的具体方法;

C.“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这句话强调了读书时要抓住重点,摒弃无关紧要的内容,这也是一种有效的读书方法;

D.“有些书只需浅尝,有些书可以狼吞,有些书要细嚼烂咽,慢慢消化”这句话告诉我们,不同的书要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有的书可以略读,有的书需要精读,这也是一种读书方法的指导;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拟写推荐语。解答时,可仿照示例,先点明书籍的类型,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书籍的主要内容,最后点出阅读感悟。在推荐语中,首先要明确《鲁滨逊漂流记》的类型——“经典的生存冒险小说”,接着简要概述书籍的主要内容——“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经历”,最后给出自己的阅读感悟——“在遭遇困境时,我们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克服困难的勇气,并善于利用自己的常识和智慧去解决问题,创造新的生活"。此外,需要注意推荐语既要简洁明了,又能够有效地吸引读者的兴趣。根据以上分析作答即可。

【诗海泛舟】

7.按原文填空。

徜徉于古诗文的海洋,我们在“(1)___,(2)____”(韩翃《寒食》)中欣赏长安城花开柳拂的景色;在“盈盈一水间,(3)____"(《古诗十九首》)中体会无法言说的离愁相思;在“(4)____,(5)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中感受到了作者寄托于明月中的思亲之愁;在“(6)____,老大徒伤悲"(《汉乐府》)中领悟到要珍惜时间,发奋进取;在“读书须用意,(7)____”(《增广贤文》)中体会到刻苦读书的重要性;更在“(8)____,近山识鸟音"(《增广贤文》)中明白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答案】①.春城无处不飞花②.寒食东风御柳斜③.脉脉不得语④.今夜月明人尽望⑤.不知秋思落谁家⑥.少壮不努力⑦.一字值千金⑧.近水知鱼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御”“脉"值”等字词容易写错。

二、阅读(45分)

(一)(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丹麓病起畏寒,每当雪夕,闭户谨风。时幼子小能①五岁,坐著膝上,曰:“大人寒,故畏风,抑②知风亦畏寒。"王问故,答曰:“风不畏寒,何由喜扑人怀?”

王丹麓座客常满。有客谓孔子无须,众诘③其说。客曰:“本④《孔丛子》,子思⑤告齐君曰:‘先君生无须眉,天下王侯不以此损其敬。’故知今像多须,误也。"时丹麓子鼎⑥六岁,在侧应声曰:“然则孔子亦无眉耶?”客语塞。

【注】①能:王丹麓的小儿子王能。②抑:则,就。③诘:询问,追问。④本:根据。⑤子思:孔子的孙子。⑥鼎:王丹麓的儿子王鼎。

8.“故"在词典中的释义如下:

序号释义示例

①意外的事情事故

②原因缘故

③有心,存心故意

④老,旧,过去的,原来的故园

⑤朋友,友情亲故

⑥死亡(指人)病故

⑦所以,因此故而

⑧古同“顾”,反而略

以下选项中对文中“王问故"和“故知今像多须”中两个“故"的释义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③⑥B.⑧⑦C.②⑦D.④③

9.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天下的王侯并不因为这个减损对他的敬意。

B.天下的王侯并不损失敬意。

C.天下和王侯不因为这个损失敬意。

D.天下和王侯都不认为损失他们的敬意。

10.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选文可知,王丹麓的儿子王能、王鼎能从与父亲、客人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B.王能认为风专门往人怀里钻,是因为风也怕冷,这样的见解新奇独特。

C.王鼎诘问客人“难道孔子连眉毛也没有吗?”这样的见解比起客人断章取义的见解更有道理。

D.文章通过描写王丹麓的两个儿子反驳父亲和客人,批评了两个孩子不能懂礼识仪的缺点。

【答案】8.C9.A10.D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

王问故:王丹麓问他原因。故:②原因。

故知今像多须:所以知道现今画像上的孔子有很多胡须。故:⑦故而。

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在对语句进行翻译时,要注意具体字词的含义,尤其是古今异义的字词,不要混淆。

注意“以"是“因为”的意思,“此"是“这个”的意思,“损"是“减损”。整个画线句的意思为“天下的王侯并不因为这个减损对他的敬意";

故选A。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D.由“大人寒,故畏风,抑知风亦畏寒”“然则孔子亦无眉耶?客语塞"可知,王丹麓的儿子王能、王鼎看待事物的角度与父亲、客人都不一样。王能认为风专门往人怀里钻,是因为风也怕冷。这样的见解显得格外新奇。王鼎诘问客人“难道孔子连眉毛也没有吗?”这样的见解比起客人断章取义的见解更有道理。可见是表现了两个孩子聪明机智,能从多角度看到问题,并善于质疑。“批评了两个孩子不能懂礼识仪的缺点"错误。

故选D。

【点睛】参考译文:

王丹麓旧病复发十分怕冷,每当到了下雪的时候,都要紧闭门窗防止风吹进来。当时他的小儿子王能才五岁,坐在王丹麓的腿上,说:“父亲怕冷,所以也怕风,就知道风也怕冷。”王丹麓问他原因,王能回答说:“风不怕冷的话,为什么也喜欢往人怀里扑呢?"

王丹麓家中经常客人满座。有客人认为孔子没有胡须,大家都询问他这样认为的理由。那位客人回答说:“根据《孔丛子》中的话,子思告诉齐军说:‘孔子天生就没有胡须和眉毛,天下的王侯并不因为这个减损对他的敬意。’所以知道现今画像上的孔子有很多胡须,是不对的。”当时王丹麓的儿子王鼎才六岁,在一旁回答说:“那么孔子连眉毛也没有了?"那位客人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了。

(二)(11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图腾和神话形象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至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相传,在黄帝时代,龙曾经出现在人世间,帮助皇帝打败炎帝,取得天下的统治权,从此,龙被视为天子的图腾和象征。

②龙的形象集合了多种动物特征并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是能兴风雨、利万物的祥瑞之物。闻一多先生认为,龙以蛇为本体,又融合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也有观点认为,龙的特征为驼头、蛇身、鹿角、龟眼、虾须、鱼鳞、虎掌、鹰爪,牛耳(亦称九不像)。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材料二】

“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古代的纪年方法之一。“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将干支顺序相配以表示年、月、日的序号,60年为一个循环,俗称“一甲子"。干支纪年以每年立春换年,其中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此外,古人还将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互相搭配,如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材料三】

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正义、高贵、尊荣的象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称道的龙,彰显着博采众长、求同存异、和谐共生的精神,亘古不变,因而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定内涵。龙的形象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如“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二月二,龙抬头”,赛龙舟。

②央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主题为“龙行龘龘,欣欣家国"。“龘”字的汉语拼音是“dá”,总共有48画,其部首是“龍”,据《康熙字典》记载,“龘"出自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龙行龘龘”形容群龙在云海腾飞的雄健身姿,昂扬而热烈,代表着中国人民的英勇无畏精神及昂扬乐观风貌。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1.请依据【材料二】思考,2023年被称癸卯兔年,那么2024年应被称为()

A.甲辰龙年B.丁午龙年C.己辰龙年D.丙酉龙年

12.请依据上述材料,选出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

A.在传统文化中,龙的起源可追溯至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B.龙形象集合了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多种动物特征。

C.“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古人记录时间的唯一纪年历法。

D.“龙行龘龘”原形容群龙腾云驾雾,昂扬热烈的样子。

13.请结合上述材料,概括“龙"这一形象历来被中华民族所推崇的原因。

14.你知道哪些与龙有关的成语,请写出两个,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答案】11.A12.C

13.①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图腾和神话形象之一;

②龙的形象集合了多种动物特征,是能兴风雨、利万物的祥瑞之物;

③龙是正义、高贵、尊荣的象征:

④龙贯穿了博采众长、求同存异、和谐共生的精神,成为独特的文化标志物。

14.示例:龙腾虎跃、龙马精神……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运用材料内容。

根据【材料二】“干支纪年以每年立春换年,其中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此外,古人还将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互相搭配,如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与题干“2023年被称为癸卯兔年"可知,2024年应被称为甲辰龙年;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

C.有误。“唯一纪年历法”理解与原文意思不符。根据【材料二】“‘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古代的纪年方法之一"可知,“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古人记录时间的纪年历法之一,并不是“唯一";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和概括分析。

根据【材料一】第①段“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图腾和神话形象之一”“从此,龙被视为天子的图腾和象征"可知,“龙”这一形象之所以历来被中华民族所推崇,是因为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图腾和神话形象之一;

根据【材料一】第②段“龙的形象集合了多种动物特征并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是能兴风雨、利万物的祥瑞之物"可知,“龙”这一形象之所以历来被中华民族所推崇,是因为龙的形象集合了多种动物特征,是能兴风雨、利万物的祥瑞之物;

再根据【材料三】第①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正义、高贵、尊荣的象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称道的龙,彰显着博采众长、求同存异、和谐共生的精神,亘古不变,因而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定内涵"可知,“龙”这一形象之所以历来被中华民族所推崇,是因为龙是正义、高贵、尊荣的象征;龙贯穿了博采众长、求同存异、和谐共生的精神,成为独特的文化标志物。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与龙相关的成语的积累和理解。解答时,首先回忆自己知道的与龙有关的成语,然后从中选择两个自己最有把握的,确保没有错别字地书写出来。答案不唯一。

示例:龙飞凤舞、龙凤呈祥……

(三)(14分)

阅读记叙文《不敢》,完成下面小题。

不敢

①爷爷有一句口头禅,经常挂在嘴边,这句口头禅就是“不敢"。吃饭的时候,爷爷把碗里的米粒舔得干干净净,他说:“不敢浪费了粮食。”锄地的时候,爷爷会把杂草清理得一棵不剩,他说:“不敢糊弄庄稼。"

②爷爷年轻时是一个走街串巷的乡间木匠。一日,邻村一户人家的儿子要娶亲,请我爷爷去打家具。爷爷背着工具去了之后,看见新买来的木材有些潮湿,便把木材破解开之后,放在阴凉处晾晒,二十天过去了,爷爷还没有动工。

③巧的是,雇主邻居家的儿子也要结婚,也请了木匠来打家具。那个木匠到来之后,马上大刀阔斧地开干了。我爷爷的雇主不免暗自嘀咕:两家同时买的木料,人家做得,你却做不得,分明就是想多赚些工钱。爷爷听后,脸色不免日渐难看。

④那个木匠悄悄劝我爷爷赶紧开工,爷爷皱着眉头,诚实地说:“木材还没有干透,还不能打家具。”那人嘲笑我爷爷死心眼,爷爷梗着脖子跺脚说:“俺可不敢糟践了好木材,可不敢欺骗了东家。"

⑤一个月后,爷爷才开始动工,精雕细琢,而爷爷的那个同行早已领了工钱,欢天喜地地回了南方老家。三个月不到,那家的新家具就变了形,木板的接缝处严重开裂。而爷爷做的家具结实美观,完好无损。这时,雇主才幡然悔悟,意识到自己当初怠慢了我爷爷,从此,爷爷的好手艺、好名声,像长了翅膀的鸟儿一样,扑棱棱地飞到十里八乡,甚至飞到了外县。

⑥父亲是个读书人,从小耳濡目染,爷爷的“不敢”论早已根植于他的心灵深处。父亲是20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大学毕业时,老教授请他留校做助手,但父亲以家有未婚妻为由婉拒了教授的美意。同窗好友都嘲笑他愚顽,不懂得变通,放弃了大好前程。可父亲说,在外读书这些年,爹娘弟妹都是未婚妻辛勤照顾,做人可不敢忘了恩,负了义。

⑦如今,我们兄妹也已成人,牢牢铭记爷爷和父亲的教诲,“不敢"二字已融入了我们的血脉,时时勉励我们做诚实正直的人。人到中年,经历了许多人世沧桑,咀嚼过许多人情冷暖之后,我们愈加觉得“不敢”的可贵。

⑧“不敢"不是胆小怕事,更不是懦夫行为,“不敢”里藏着的是对天地万物的敬畏,藏着的是世道人心。

15.本文围绕“不敢"主要记叙了哪两个事件,请加以概括。

16.文中多次提到邻居请的木匠,有什么作用?

17.联系全文分析,第③段中爷爷“脸色不免日渐难看”的原因有哪些?

18.仔细品读第④段画线句子,概括画线句子表现了爷爷怎样的性格特征?

19.文章结尾作者说“‘不敢’里藏着的是对天地万物的敬畏”,联系全文分析,爷爷都敬畏什么?如何理解这种“不敢”蕴含的深意?

【答案】15.爷爷不敢欺骗东家,把湿木材晾晒后,做成家具。

父亲不敢忘恩负义,婉拒老教授请他留校做助手的请求。

16.与爷爷形成对比,突出爷爷敬畏诚信(原则)(有所敬畏)。

17.对东家不信任自己感到无奈(沮丧):

对东家误解自己为多赚钱拖延时间而愤怒(委屈、伤心);

对另一个木匠欺骗雇主,不讲原则而气愤;

对邻居家具质量感到担忧。

答出三点即可。18.倔强、守原则(坚持原则)、讲诚信(意思相近即可,答出两点即可)

19.爷爷敬畏自己的职业、做人的诚信原则、自然界的规律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任意答出两点)

这些敬畏之心构成了他“不敢"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有原则、有道德底线的人的高尚品质。(答出敬畏之心、坚守原则、道德底线任意一点即可)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分析概括。

根据第②段“看见新买来的木材有些潮湿,便把木材破解开之后,放在阴凉处晾晒,二十天过去了,爷爷还没有动工”和第④段“爷爷梗着脖子跺脚说:‘俺可不敢糟践了好木材,可不敢欺骗了东家。’"结合第⑤段“一个月后,爷爷才开始动工,精雕细琢”看到爷爷作为木匠,面对新木材的潮湿问题,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选择将木材晾晒至干透。这一行为背后体现的是爷爷的职业操守和对客户的诚信。他不愿意因为急于完成工作而牺牲家具的质量,更不愿欺骗雇主。可以概括为:爷爷不敢欺骗东家,把湿木材晾晒后,做成家具。

第⑥段,“大学毕业时,老教授请他留校做助手,但父亲以家有未婚妻为由婉拒了教授的美意。同窗好友都嘲笑他愚顽,不懂得变通,放弃了大好前程。可父亲说,在外读书这些年,爹娘弟妹都是未婚妻辛勤照顾,做人可不敢忘了恩,负了义”,看到父亲在大学毕业后,面对老教授的挽留,他选择了回家,原因是家中未婚妻多年来的辛勤照顾,使他深感恩情。他“不敢”因为个人的职业发展而忘记了对家庭和未婚妻的承诺与责任,这种“不敢"彰显了他的感恩之心和道义担当。可以概括为:父亲不敢忘恩负义,婉拒老教授请他留校做助手的请求。

“不敢”在这两个事件中,都体现了一种敬畏和责任感。无论是爷爷的职业道德,还是父亲的家庭和恩情观念,都通过“不敢"这一行为得到了体现。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表现手法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

根据第②段“一日,邻村一户人家的儿子要娶亲,请我爷爷去打家具。爷爷背着工具去了之后,看见新买来的木材有些潮湿,便把木材破解开之后,放在阴凉处晾晒,爷爷还没有动工。巧的是,雇主邻居家的儿子也要结婚,也请了木匠来打家具”可知,邻居请的木匠与爷爷一同被雇佣,但两者的工作态度和方法截然不同,这为后文的对比埋下了伏笔。再根据第③段“那个木匠到来之后,马上大刀阔斧地开干了"以及第④段“爷爷皱着眉头,诚实地说:‘木材还没有干透,还不能打家具’”可知,邻居请的木匠急于开始工作,而爷爷则坚持等待木材干透,这一对比突显了爷爷对工作质量的严谨态度。根据第⑤段“三个月不到,那家的新家具就变了形,木板的接缝处严重开裂。而爷爷做的家具结实美观,完好无损"可知,邻居请的木匠制作的家具很快出现问题,而爷爷的家具则保持完好,这一对比进一步强调了爷爷对工艺的精湛和对质量的追求。因此,根据文中对邻居请的木匠和爷爷工作态度的描述可知,邻居请的木匠在文中主要起到了对比的作用,通过他的急于求成和制作出的劣质家具,更加凸显了爷爷对工作的敬重、对质量的严格要求以及精湛的工艺水平。这种对比不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使得爷爷的形象更加鲜明和立体。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分析。

根据第③段“雇主不免暗自嘀咕:两家同时买的木料,人家做得,你却做不得,分明就是想多赚些工钱”可知,爷爷对东家不信任自己感到无奈和沮丧。东家的怀疑让爷爷感到自己的诚实和对工作的热忱没有得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同样根据这段描述,雇主的嘀咕和误解让爷爷觉得自己的动机受到了质疑,他可能感到愤怒或委屈,因为他并非为了多赚钱而拖延,而是出于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再根据第④段“那个木匠悄悄劝我爷爷赶紧开工,爷爷皱着眉头,诚实地说:‘木材还没有干透,还不能打家具。’那人嘲笑我爷爷死心眼”,可以推断爷爷对另一个木匠的做法感到气愤,因为那个木匠不守原则,急功近利,这与爷爷的“不敢”理念相悖。根据爷爷坚持等待木材干透的原则,可知他对邻居即将使用未干透木材制作的家具质量感到担忧,担心邻居因此遭受损失。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概括分析。

“梗着脖子跺脚"这一动作表现了爷爷的倔强性格,他在面对质疑和嘲笑时,依然坚持自己的立场和原则,不轻易妥协。再根据“可不敢糟践了好木材,可不敢欺骗了东家”可知,这句话体现了爷爷坚守原则、讲诚信的品质。他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敢浪费好的木材,更不敢欺骗雇主。这种对诚信的坚守,是爷爷性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画线句子表现了爷爷倔强、守原则、讲诚信的性格特征。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情感主旨把握。

根据第①段“爷爷会把杂草清理得一棵不剩,他说:‘不敢糊弄庄稼’"可知,爷爷敬畏自己的职业,他作为一名木匠,对自己的手艺和工作有着极高的要求,不敢糊弄自己的工作,体现了对职业的敬重和责任感。

根据第④段“俺可不敢糟践了好木材,可不敢欺骗了东家”以及第⑤段中爷爷坚持等待木材干透后再动工,以及他对质量的严格要求,可知爷爷敬畏做人的诚信原则。他不敢糟践好木材,更不敢欺骗雇主,这体现了他对诚信的坚守。

根据第①段“吃饭的时候,爷爷把碗里的米粒舔得干干净净,他说:‘不敢浪费了粮食’"以及爷爷在工作中对材料的珍惜,可知爷爷敬畏自然界的规律,他深知资源的宝贵,不敢随意浪费,这既体现了他对自然的尊重,也反映了他对可持续生活的深刻理解。

根据第⑥段父亲拒绝教授美意时所说的“在外读书这些年,爹娘弟妹都是未婚妻辛勤照顾,做人可不敢忘了恩,负了义”,可以推知爷爷敬畏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他教育父亲不敢忘记恩情,要忠诚于家庭和情感,这体现了他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和维护。

根据以上分析,“不敢"里蕴含的深意是爷爷对职业、诚信、自然规律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敬畏。这种“不敢”不仅代表了他的个人品质和行为准则,更是他作为一个有原则、有道德底线的人的高尚品质的体现。同时,这种“不敢"也传递了一种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之心,是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时应该学习的态度。

(四)(12分)

阅读记叙文《粗瓷碗》,完成下面小题。

粗瓷碗

吕峰

①碗是盛放食品的器具。我们吃饭时经常用碗,可是,很少有人留意到它们。其实,碗里大有乾坤。它可盛岁月,可盛历史,可盛生活。碗里有情、有世界。我家橱柜里有四个外形粗犷的粗瓷碗,是当年爷爷因为家里添丁而购置的。如今它们盛着满满的光阴,无语也无声,固守着家的温度。

②粗瓷碗是那种最普通的白瓷碗,碗边有两圈蓝色的釉纹,口大肚浅,一副大腹便便的样子。自从我有记忆开始,家里有一条规矩,饭做好后,第一碗要盛给爷爷。奶奶给爷爷盛饭时总是说:“你爷爷是家里的大劳力,家里的活儿全指望他干呢,饭做好了就得先给他吃。”奶奶离世时,号称“铁打汉子"的爷爷痛哭流涕,一个劲儿地用手拍打着奶奶的棺木念叨:“你走了,谁给我盛第一碗饭啊!”那副悲恸欲绝的神情,让前来吊唁的人无不动容。

③粗瓷碗也见证了父母几十年的相濡以沫。他们之间没有浪漫的事,有的只是每日三餐、添饭夹菜,虽朴实平淡,却无限温暖。每天早晨,母亲会雷打不动地给父亲冲鸡蛋茶。在粗瓷碗里,打上两枚鸡蛋,滴上几滴香油,再加一勺白砂糖,用筷子搅和均匀,将刚烧开的水慢慢地冲到碗里,边冲边用筷子搅动,那碗里就慢慢形成了一梭又一梭的鸡蛋穗,略微沉淀后,上面变成稀清的蛋汤,下面是稠状的蛋花。这是母亲最熟练也最拿手的活儿,原因很简单:父亲最好这一口。

④当时,我对母亲的这种做法很不以为然。后来,看到作家张晓风写道:“我每看见有人当街亲热,竟也熟视无睹,但每看到一对人手牵手提着一把青菜、一条鱼从菜场走出来,一颗心就忍不住恻恻地痛了起来,一蔬一饭里的天长地久,原是如此味永难言啊!"原来,碗可盛爱啊!所谓白头到老的爱情,所谓的天长地久,就蕴藏在寻常的一日三餐中,蕴藏在精心盛好的一碗饭里。那一刻,我才明白,粗瓷碗中的爱情,因为有日日的惦念,才有天长地久的丰盈。

⑤粗瓷碗里除了有爱情,还有满满的亲情。有一次,我生病了,一直高烧不退。母亲觉得服用汤剂比打针副作用小,就开了一大包中草药回家煎。她守在厨房的煤炉前,严格按照老中医的要求去煎药,先用大火将汤药煮沸,然后用文火细细地熬。随着母亲的辛劳,那带着苦涩味儿的药香弥漫了整个房间。

⑥近两个小时的工夫,那碗黑褐色泛着泡沫的汤药被端到了床前,我只呷了一口,便受不了那份沁入心脾的苦,不由得呕吐起来。母亲慌忙为我捶背,清扫秽物,焦急万分。望着她忙碌而辛劳的身影,我内疚极了,觉得自己真白费了她煎中草药的苦心。

⑦粗瓷碗原本有十个,后来只剩下了四个。再后来,这四个碗也很少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套又一套精美的细瓷碗。有一次,朋友来家里做客,碗不够,碰巧前段时间碗被女儿打碎了几个,我一直没去购买。这时,我突然想起了橱柜里的粗瓷碗,便把它们拿出来用以解燃眉之急。端着那早已退出了生活圈子的粗瓷碗,朋友顿时乐了。那天晚上,我和朋友之间的话题没有离开过粗瓷碗,碗里还藏着友情。

⑧粗瓷碗里有美好的回忆,那是逝去的懵懂岁月,那是千金不换的温情与美好。因为它,家的概念更加清晰。每逢节假日,我便拖家带口去田间乡野,过几天农家生活,用粗瓷大碗吃饭、喝粥。夜晚坐在农家小院里,天上一轮明月,碗中似乎有月光在荡漾,让人心醉。

⑨人生很复杂,又何其简单,简单到成为只由两个动作组成的一条线。一个动作是捧起碗,另一个动作是放下碗。在捧起与放下的过程中,生命一点一点变得绚烂。

(选自《燕赵老年报》2023年2月10日,有删改)

20.粗瓷碗里盛满了温情与美好的回忆,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粗瓷碗中有哪些温情与美好。

21.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在粗瓷碗里,打上两枚鸡蛋,滴上几滴香油,再加一勺白砂糖,用筷子搅和均匀,将刚烧开的水慢慢地冲到碗里,边冲边用筷子搅动,那碗里就慢慢形成了一梭又一梭的鸡蛋穗,略微沉淀后,上面变成稀清的蛋汤,下面是稠状的蛋花。

2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点题,交代了我家粗瓷碗的来历,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B.奶奶去世时,爷爷痛哭流涕只是因为他认为没人会给他盛第一碗饭了。

C.“粗瓷碗”已经不再单单是一只普通的碗,而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了。

D.文章以蕴藏在粗瓷碗里的各种情感为线索,将相关事件组织在一起。

23.本文使用大量的笔墨,用不同的事件来描写母亲,下面的两联诗句中哪一联更适合用来形容作者的母亲?请结合诗句和本文内容,说明理由。

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答案】20.①盛着祖父辈质朴深厚、相濡以沫的爱情;

②盛着母亲满满的爱子之情;

③藏着“我"和朋友真挚的友情。

21.运用了动作描写,“打”“滴"加”“搅和"冲”“搅动"等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母亲冲鸡蛋茶的熟练和有条不紊,表现了母亲对父亲细水长流的爱和照顾。22.B

23.示例一:①合适。该诗句借用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来形容人们为某种理想执着追求、无私奉献的精神。而文中的母亲质朴平凡,给人温暖,与父亲相濡以沫,疼爱自己的孩子,她将自己的一生都无私奉献给了这个家庭,不求回报,与诗句相吻合。

示例二:②合适。该诗句借用春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来形容默默奉献的人或事。而文中的母亲每天给父亲冲鸡蛋茶,悉心照顾生病的“我”,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却悄无声息地浸润、温暖了整个家庭,与诗句相吻合。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根据文章第②段“自从我有记忆开始,家里有一条规矩,饭做好后,第一碗要盛给爷爷。奶奶给爷爷盛饭时总是说:‘你爷爷是家里的大劳力,家里的活儿全指望他干呢,饭做好了就得先给他吃’”,可知:奶奶每次做饭后都会先为爷爷盛上第一碗饭,这份关爱和尊重是他们对彼此深厚感情的体现,因此粗瓷碗承载了他们之间质朴而深厚的爱情,它见证祖父母之间质朴深厚、相濡以沫的爱情。

根据文章第③段“每天早晨,母亲会雷打不动地给父亲冲鸡蛋茶”,第⑤段“她守在厨房的煤炉前,严格按照老中医的要求去煎药,先用大火将汤药煮沸,然后用文火细细地熬。随着母亲的辛劳,那带着苦涩味儿的药香弥漫了整个房间”,可知:母亲无论是用粗瓷碗为父亲精心制作的鸡蛋茶,还是为生病的孩子辛苦煎熬的中草药,都体现了母亲对家人的深深关爱和无私付出。因此,粗瓷碗也承载着母亲对家人的关爱之情。

根据文章第⑦段“这时,我突然想起了橱柜里的粗瓷碗,便把它们拿出来用以解燃眉之急。端着那早已退出了生活圈子的粗瓷碗,朋友顿时乐了。那天晚上,我和朋友之间的话题没有离开过粗瓷碗,碗里还藏着友情”,可知:当朋友来访,粗瓷碗的出现成为了意外的惊喜,也引发了朋友们的欢笑和回忆。通过粗瓷碗,我们共同回忆过去,分享彼此的故事,进一步加深了友情。因此,粗瓷碗也承载着“我"与朋友之间的真挚友情。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句的理解和赏析。

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生动描写了母亲用粗瓷碗给父亲冲鸡蛋茶的动作。“打”字简洁明了地表现了母亲打鸡蛋的动作,表现母亲动作娴熟。“滴"字细腻地描绘了母亲滴香油的过程,突出了她对细节的关注和对味道的把握。“加”字则传达了母亲在调味时的认真态度,通过这一动作,读者可以感受到母亲对父亲口味的了解和对食物的敬重。“搅和"一词则生动地描绘了母亲在搅拌鸡蛋和调料时的情景,让读者仿佛看到了母亲手中的筷子在碗中快速旋转的画面。“冲”和“搅动"两个动词的运用,进一步展示了母亲在冲制鸡蛋茶时的熟练和细心。综上所述,该句子通过精准的动词运用,生动传神地描绘了母亲为父亲冲制鸡蛋茶的情景,展现了母亲与父亲之间朴实平淡,却无限温暖的爱情,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B.结合第②段“奶奶离世时,号称‘铁打汉子’的爷爷痛哭流涕,一个劲儿地用手拍打着奶奶的棺木念叨:‘你走了,谁给我盛第一碗饭啊!’那副悲恸欲绝的神情,让前来吊唁的人无不动容”,第④段“所谓白头到老的爱情,所谓的天长地久,就蕴藏在寻常的一日三餐中,蕴藏在精心盛好的一碗饭里”,可知:爷爷的悲痛源于对奶奶深切的思念和失去亲人的痛苦。奶奶在世时,每天都为爷爷盛第一碗饭,这是一种深深的关爱和尊重。奶奶的离世让爷爷失去了这份日常的关爱和陪伴,所以他才会感到如此悲痛。因此,这个选项没有全面理解文章中的情感内涵,本项分析错误。

故选B。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人物形象和内容拓展。

分析题目要求,需要选择一句诗来形容文中的母亲,并结合诗句和文章内容说明理由。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两句诗的含义和背景,然后将它们与文章中的母亲形象进行比对。

示例:选择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理由:这句诗通过春蚕和蜡炬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无私奉献、至死不渝的精神。在本文中,母亲的形象正是这种精神的完美体现。结合第③段“每天早晨,母亲会雷打不动地给父亲冲鸡蛋茶”,第⑤段“她守在厨房的煤炉前,严格按照老中医的要求去煎药,先用大火将汤药煮沸,然后用文火细细地熬。随着母亲的辛劳,那带着苦涩味儿的药香弥漫了整个房间”,可知:母亲默默地为家庭付出,无论是为父亲冲制鸡蛋茶,还是悉心照顾生病的“我”,都体现了她无私的奉献和深沉的爱。这种爱如同春蚕吐丝,连绵不断,直至生命的尽头;又如同蜡炬燃烧,尽管终将燃尽,但光辉永不熄灭。母亲的一生都在为家人提供温暖和支持,不求回报,这种精神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高度契合。

选择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理由:这句诗以春雨为例,形容了那种默默无闻、却润物无声的奉献精神。在本文中,母亲的角色正是如此。结合第③段“每天早晨,母亲会雷打不动地给父亲冲鸡蛋茶”“这是母亲最熟练也最拿手的活儿,原因很简单:父亲最好这一口”,第④段“那一刻,我才明白,粗瓷碗中的爱情,因为有日日的惦念,才有天长地久的丰盈”,第⑤段“母亲觉得服用汤剂比打针副作用小,就开了一大包中草药回家煎。她守在厨房的煤炉前,严格按照老中医的要求去煎药,先用大火将汤药煮沸,然后用文火细细地熬。随着母亲的辛劳,那带着苦涩味儿的药香弥漫了整个房间”,可知:母亲的付出和关爱,如同春雨一般,悄无声息地滋润着整个家庭。无论是日常的琐碎事务,还是对家人的细心照料,母亲都做得自然而然,从不张扬。她的爱如同春雨,虽然无声,但却能深深地渗透到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心中,给予他们无尽的温暖和力量。这种默默无闻、却又无处不在的关爱,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诗句相得益彰。

三、作文(50分)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命题作文

24.在岁月的长河中,有一些温暖,它们像那悠悠的阳光,永远留在记忆里,温暖着心房,温暖着人生岁月。家庭的温暖,是岁月中永不凋零的花朵;友情和师恩的温暖,是心灵中永恒的火炬;陌生人的微笑和城市的温暖,是旅途中永不磨灭的记忆。这些温暖,它们或如微风拂面,或如暖阳滋润,都在生命的舞台上,留下深深的痕迹,成为我们心灵深处永不消逝的记忆。

请以“记忆中的温暖"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把题目抄写到答题卡指定位置;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④不少于600字。

【答案】例文:

记忆中的温暖

每个人的记忆深处,总有一些片段如同珍珠般熠熠生辉,闪烁着温暖的光芒。在我的记忆里,就有那么一段时光,它如同冬日里的暖阳,为我驱散了寒冷,带来了无尽的温暖。

那是一个初秋的午后,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我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却充满了落寞。那天,我在学校的考试中遭遇了挫折,心情低落到了极点。我踢着路上的石子,思绪万千,不知该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

就在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时,一个熟悉的声音打破了沉寂:“怎么了,小丫头,看起来不太高兴啊?”我抬头一看,原来是邻居家的奶奶。她微笑着看着我,眼中充满了关切。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将心中的烦恼告诉了奶奶。她听后,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人生就像这天气一样,有时晴朗,有时阴雨。但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勇敢地去面对。相信自己,你一定能够克服难关的。"

奶奶的话如同一股暖流涌入我的心田,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她的话语虽然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将这份温暖吸入了肺腑。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努力学习,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我都会想起奶奶的话,想起她给予我的温暖和鼓励。这份温暖如同阳光般照耀着我前行的道路,让我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

如今,我已经长大成人,但那份记忆中的温暖却始终伴随着我。每当我遇到挫折时,我都会想起那个初秋的午后,想起奶奶的微笑和话语。它们给予我力量,让我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记忆中的温暖,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它让我明白,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勇气去面对,就一定能够迎来属于自己的晴天。这份温暖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1.审题立意:

首先,我们要明确题目“记忆中的温暖”中的关键词:“记忆"和“温暖”。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回忆并描述一段让自己感到温暖、舒适或愉悦的经历或事件。温暖,既可以是物理上的温暖,如冬日里的阳光、火炉旁的温暖;也可以是情感上的温暖,如家人的关怀、朋友的陪伴。因此,我们的立意应该聚焦于回忆那些给自己带来温暖感受的片段,并通过细腻的描写来展现这种温暖的情感。

2.构思选材:

在构思方面,我们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来组织文章,从回忆的起点开始,逐渐展开到温暖的瞬间,再回到现实,表达这种温暖对自己的影响。也可以采用倒叙的方式,先描述现在的感受,再回忆过去的温暖瞬间,形成情感的对比和升华。

在选材上,我们可以选择那些与亲人、朋友、老师等有关的温暖故事。比如,可以写一次在冬天里,妈妈为自己煮的一碗热腾腾的鸡汤,那汤的味道和妈妈的笑容都深深地印在了自己的记忆里;或者写一次在考试失利后,朋友给予的安慰和鼓励,让自己重新振作起来。

(二)半命题作文

2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成长路上,有彩虹,也有风雨。成功时,留一点清醒给自己,你会发现,更多的理想需要追求;失败时,留一点梦想给自己,你会发现,前方的道路何其宽广;幸福时,留一点责任给自己,你会发现,帮助别人多么快乐;忧伤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你会发现,平凡的生活充满阳光……

请以“留一点______给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标题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答案】例文:

留一点微笑给自己

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当遭遇风浪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当失败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当忧伤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

还记得那年,一件不幸的事降临到我的身上——手受伤了,而且是被一个小孩子给弄得,哎,这让我“情何以堪”啊。那玻璃毫不留情的刺入手指中,那两道伤口至今仍在,如两条蜈蚣趴在我的手指上。当时,妈妈送我去了医院,医生说,这伤口太深了,骨头都看见了,要缝起来。在缝的过程中,那针扎进去尖锐的疼痛刺激我的神经。虽然很疼,但我还是忍过来了。没有流滴泪,微笑着忍过去了。

疼痛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忍过去。

还记得那年,我参加学校组织的运动会,结果那次比赛我输了。当时,我很害怕,害怕老师同学会责怪我,但是没有,相反他们还鼓励我,让我振作起来,说这次小小的失败不算什么,你尽力就好,下次努力就可以了,何必灰心呢?是啊,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了之后没有勇气在站起来!

失败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告诉自己要坚强!

还记得那一次,我因为一件小事而和父母争吵了起来,不被父母理解的我一个人在屋中,偷偷哭泣,但脑海中忽然闪过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话:“人活在世上,在意那么多做什么呢?开心是一天,不开心是一天,为什么不开开心心的做自己喜欢的事呢?是啊在意那么多做什么呢?即使那是父母,但他们不理解又能怎样呢?"我不想多做解释,我相信只要我做好自己,让自己足够优秀,那么一切烦恼都会烟消云散。

难过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告诉自己不要在意太多!

是啊,留一点微笑给自己,毕竟我们的人生苦少甜多,与其留着哀愁给自己,不如留点微笑给自己,这样才会发现生活如此美好。

留一点微笑给自己,生命的彩虹才会更加绚烂。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首先,审题立意。题目要求以“留一点______给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首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由提示语“留一点清醒给自己……留一点梦想给自己……留一点责任给自己……留一点微笑给自己"可知,横线上可以填“清醒、梦想、责任、微笑”等,在此基础上,拓宽思维,如补写“自信、勇气、阳光、自由、快乐、勤奋、温暖、信仰"等;“给自己”说明本题要从自己角度出发,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留一点"可以是情感方面的快乐、悲伤、喜悦等;也可以是品行方面的淡泊、宽容、责任等。参考立意:留一点清醒给自己,在面对幸福、成功时要戒骄戒躁:留一点蓝天给自己,在生活中处处树立环保意识:留一点微笑给自己,在面对失败、困境、磨难时保持乐观心态。

其次,构思选材。若写记叙文,如“忧伤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平凡的生活充满阳光”,要写出具体的事例,为什么忧伤。“留一点微笑给自己"有何意义,结果怎么样。要选择生活中自己的经历或是自己的所见,通过一件或几件小事表达主旨。若写成议论文,首先要确定合适的中心论点,然后选择恰当的事实论据或是道理论据,用清晰的论证思路来证明观点的正确。构思时,我们可以采用设问的方式来打开思路,要留什么给自己?为什么要留这个给自己?留这个给自己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多问问多思考,来开拓写作思路。由于命题关注的是自我成长的过程,关注的是成长中的内心世界,所以写作中一定要展现出生活的真善美,努力写出个性、写出自我。如写“留一点微笑给自己”,也可以选择古今名人微笑面对挫折,从而获得成就的具体事例,从而阐述留一点微笑给自己的意义。哈尔滨德强学校三月综合素质测评

六年语文

(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综合性学习(25分)

【书香润心灵,阅读促成长】

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宣言是:“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是年老还是年幼,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我校也拟于世界读书日开展以“书香润心灵,阅读促成长”为主题的系列读书活动。此次读书活动旨在让学生从作品主人公的身上汲取精神的力量,在读书中积累,在积累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通过整本书的阅读,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整理资料、搜集资料的能力,以及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

1.请将本次活动主题“书香润心灵,阅读促成长"用正楷抄写下面方格中。

要求:标点单独占一格,书写正确、工整、美观

2.你发现画线句子有三处语病,下面修改方案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去掉“通过”或“使"

B.句末加上“有所提高”

C.将“通过使"换成“由于让”

D.将“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调换位置

你所在的班级打算共同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并围绕此书开展读书活动,邀请你一起参与。

小语同学在记录读书笔记时遇到了一些困扰,请你来帮助她:

鲁滨逊liú()落到了一个无名的小岛,只有一条狗、两只猫陪着他,这使他在凄凉中感到一丝安慰。他在山坡上选择了一块有水源、可以防御野兽的地方搭起一座简陋的帐篷,在此过着寂寞的生活。他只在船上找到了几个包裹、三四个罗盘、几台数学仪器,还有日晷、望远镜、地图和航海类的书jí()。幸运的是他能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沮丧心情,使自己能够心平气hé()面对艰难的处境……

3.笔记中加点字读音小语无法准确把握,请你帮她选出完全正确的一项()

A.yùmòchǔB.yǜmèchǔ

C.yùmèchùD.yǜmòchù

4.补全笔记中小语未能写出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流落书藉心平气合B.留落书藉心平气和

C.留落书籍心平气合D.流落书籍心平气和

5.下面是小东为本次活动推荐的关于读书方法的名言,请你选出不符合读书方法的一项()

A.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B.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C.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爱因斯坦

D.有些书只需浅尝,有些书可以狼吞,有些书要细嚼烂咽,慢慢消化。——培根

6.在本次活动中,小文同学想为《鲁滨逊漂流记》拟写推荐语,以便帮助更多人了解并阅读这本书。请仿照以下示例,帮助小文同学完成推荐,推荐理由不少于60字。

示例:

推荐书目:《西游记》

推荐理由:《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艰难西天取经的故事,读后我懂得了人生就要有所追求,要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以超强的韧劲和斗志战胜一切困难,直至到达胜利的终点。

推荐书目:《鲁滨逊漂流记》

推荐理由:

【诗海泛舟】

7.按原文填空。

徜徉于古诗文的海洋,我们在“(1)___,(2)____”(韩翃《寒食》)中欣赏长安城花开柳拂的景色;在“盈盈一水间,(3)____"(《古诗十九首》)中体会无法言说的离愁相思;在“(4)____,(5)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中感受到了作者寄托于明月中的思亲之愁;在“(6)____,老大徒伤悲"(《汉乐府》)中领悟到要珍惜时间,发奋进取;在“读书须用意,(7)____”(《增广贤文》)中体会到刻苦读书的重要性;更在“(8)____,近山识鸟音"(《增广贤文》)中明白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二、阅读(45分)

(一)(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丹麓病起畏寒,每当雪夕,闭户谨风。时幼子小能①五岁,坐著膝上,曰:“大人寒,故畏风,抑②知风亦畏寒。”王问故,答曰:“风不畏寒,何由喜扑人怀?"

王丹麓座客常满。有客谓孔子无须,众诘③其说。客曰:“本④《孔丛子》,子思⑤告齐君曰:‘先君生无须眉,天下王侯不以此损其敬。’故知今像多须,误也。”时丹麓子鼎⑥六岁,在侧应声曰:“然则孔子亦无眉耶?"客语塞。

【注】①能:王丹麓的小儿子王能。②抑:则,就。③诘:询问,追问。④本:根据。⑤子思:孔子的孙子。⑥鼎:王丹麓的儿子王鼎。

8.“故”在词典中的释义如下:

序号释义示例

①意外的事情事故

②原因缘故

③有心,存心故意

④老,旧,过去的,原来的故园

⑤朋友,友情亲故

⑥死亡(指人)病故

⑦所以,因此故而

⑧古同“顾”,反而略

以下选项中对文中“王问故”和“故知今像多须"中两个“故”的释义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③⑥B.⑧⑦C.②⑦D.④③

9.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天下的王侯并不因为这个减损对他的敬意。

B.天下的王侯并不损失敬意。

C.天下和王侯不因这个损失敬意。

D.天下和王侯都不认为损失他们的敬意。

10.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选文可知,王丹麓的儿子王能、王鼎能从与父亲、客人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B.王能认为风专门往人怀里钻,是因为风也怕冷,这样的见解新奇独特。

C.王鼎诘问客人“难道孔子连眉毛也没有吗?"这样的见解比起客人断章取义的见解更有道理。

D.文章通过描写王丹麓的两个儿子反驳父亲和客人,批评了两个孩子不能懂礼识仪的缺点。

(二)(11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图腾和神话形象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至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相传,在黄帝时代,龙曾经出现在人世间,帮助皇帝打败炎帝,取得天下的统治权,从此,龙被视为天子的图腾和象征。

②龙的形象集合了多种动物特征并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是能兴风雨、利万物的祥瑞之物。闻一多先生认为,龙以蛇为本体,又融合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也有观点认为,龙的特征为驼头、蛇身、鹿角、龟眼、虾须、鱼鳞、虎掌、鹰爪,牛耳(亦称九不像)。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材料二】

“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古代的纪年方法之一。“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将干支顺序相配以表示年、月、日的序号,60年为一个循环,俗称“一甲子"。干支纪年以每年立春换年,其中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此外,古人还将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互相搭配,如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材料三】

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正义、高贵、尊荣的象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称道的龙,彰显着博采众长、求同存异、和谐共生的精神,亘古不变,因而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定内涵。龙的形象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如“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二月二,龙抬头”,赛龙舟。

②央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主题为“龙行龘龘,欣欣家国"。“龘”字的汉语拼音是“dá”,总共有48画,其部首是“龍”,据《康熙字典》记载,“龘"出自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龙行龘龘”形容群龙在云海腾飞的雄健身姿,昂扬而热烈,代表着中国人民的英勇无畏精神及昂扬乐观风貌。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1.请依据【材料二】思考,2023年被称为癸卯兔年,那么2024年应被称为()

A.甲辰龙年B.丁午龙年C.己辰龙年D.丙酉龙年

12.请依据上述材料,选出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

A.在传统文化中,龙的起源可追溯至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B.龙的形象集合了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多种动物特征。

C.“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古人记录时间的唯一纪年历法。

D.“龙行龘龘”原形容群龙腾云驾雾,昂扬热烈的样子。

13.请结合上述材料,概括“龙"这一形象历来被中华民族所推崇的原因。

14.你知道哪些与龙有关的成语,请写出两个,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三)(14分)

阅读记叙文《不敢》,完成下面小题。

不敢

①爷爷有一句口头禅,经常挂在嘴边,这句口头禅就是“不敢”。吃饭的时候,爷爷把碗里的米粒舔得干干净净,他说:“不敢浪费了粮食。"锄地的时候,爷爷会把杂草清理得一棵不剩,他说:“不敢糊弄庄稼。”

②爷爷年轻时是一个走街串巷的乡间木匠。一日,邻村一户人家的儿子要娶亲,请我爷爷去打家具。爷爷背着工具去了之后,看见新买来的木材有些潮湿,便把木材破解开之后,放在阴凉处晾晒,二十天过去了,爷爷还没有动工。

③巧的是,雇主邻居家的儿子也要结婚,也请了木匠来打家具。那个木匠到来之后,马上大刀阔斧地开干了。我爷爷的雇主不免暗自嘀咕:两家同时买的木料,人家做得,你却做不得,分明就是想多赚些工钱。爷爷听后,脸色不免日渐难看。

④那个木匠悄悄劝我爷爷赶紧开工,爷爷皱着眉头,诚实地说:“木材还没有干透,还不能打家具。"那人嘲笑我爷爷死心眼,爷爷梗着脖子跺脚说:“俺可不敢糟践了好木材,可不敢欺骗了东家。”

⑤一个月后,爷爷才开始动工,精雕细琢,而爷爷的那个同行早已领了工钱,欢天喜地地回了南方老家。三个月不到,那家的新家具就变了形,木板的接缝处严重开裂。而爷爷做的家具结实美观,完好无损。这时,雇主才幡然悔悟,意识到自己当初怠慢了我爷爷,从此,爷爷的好手艺、好名声,像长了翅膀的鸟儿一样,扑棱棱地飞到十里八乡,甚至飞到了外县。

⑥父亲是个读书人,从小耳濡目染,爷爷的“不敢"论早已根植于他的心灵深处。父亲是20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大学毕业时,老教授请他留校做助手,但父亲以家有未婚妻为由婉拒了教授的美意。同窗好友都嘲笑他愚顽,不懂得变通,放弃了大好前程。可父亲说,在外读书这些年,爹娘弟妹都是未婚妻辛勤照顾,做人可不敢忘了恩,负了义。

⑦如今,我们兄妹也已成人,牢牢铭记爷爷和父亲的教诲,“不敢”二字已融入了我们的血脉,时时勉励我们做诚实正直的人。人到中年,经历了许多人世沧桑,咀嚼过许多人情冷暖之后,我们愈加觉得“不敢"的可贵。

⑧“不敢”不是胆小怕事,更不是懦夫行为,“不敢"里藏着的是对天地万物的敬畏,藏着的是世道人心。

15.本文围绕“不敢”主要记叙了哪两个事件,请加以概括。

16.文中多次提到邻居请的木匠,有什么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