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宁河区2023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题和参考答案_第1页
天津市宁河区2023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题和参考答案_第2页
天津市宁河区2023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题和参考答案_第3页
天津市宁河区2023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题和参考答案_第4页
天津市宁河区2023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题和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市宁河区2023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题和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题2分,共22分。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号填写到答题卷上。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不屑(xuè)栈桥(zhàn)刹那(shà)退避三舍(shè)B.泥泞(nìnɡ)琴弦(xuán)风靡(mǐ)磕磕绊绊(pàn)C.残骸(hé)雄踞(jù)摩挲(suō)寸积铢累(léi)D.镌刻(juān)混沌(dùn)褶皱(zhě)如火如荼(tú)答案:D答案解析:A项,错误,“屑”应读xiè,“刹”应读chà;B项,错误,“弦”应读xián,“绊”应读bàn;C项,错误,“骸”应读hái,“累”应读lěi;D项,正确。故选D。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株济世草,一颗报国心。多年以来,屠呦呦带领团队攻坚克难,让青蒿素。面对荣誉,屠呦呦地淡定,耄耋之年依然于对青蒿素的进一步研究。她认为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古老的中医药才能够。A.闻名于世一如既往矢志历久弥新B.家喻户晓一如既往立志长盛不衰C.闻名于世长此以往立志长盛不衰D.家喻户晓长此以往矢志历久弥新答案:A答案解析:闻名于世:全世界都知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形容非常著名。家喻户晓:意思是家家户户都知道。结合语境,这里形容屠呦呦团队让全世界都知道青蒿素,故应填“闻名于世”。一如既往:跟从前一样。长此以往:老这样下去(多含有变得更坏的意思)。结合语境,这里形容屠呦呦跟从前一样地淡定,故应填“一如既往”。矢志:发誓立志。立志:指立下志愿,树定志向。结合语境,这里形容屠呦呦虽年老,但依然发誓立志从事对青蒿素的研究,故应填“矢志”。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长盛不衰:长久兴盛而不衰败,比喻长时间保持旺盛的势头。一般用来形容文化、节日、传统等。结合语境,这里形容中医药长久兴盛而不衰败,故应填“长盛不衰”。故选A。3.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月14日,在“一起向未来”主题开学典礼上,校长寄语初三学子要做好自己、学会学习、珍惜当下、冲刺目标。B.全国“双减”调查课题组给出建议,各学校要健全作业管理制度,实现对作业来源、设计、布置、批改、反馈等全流程的有效。C.3月3日晚,“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在万众瞩目中揭晓。为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我们应该弘扬先进精神,学习先进事迹。D.随着北京冬残奥会的继续进行,使更多的国外运动员开心地将此次参赛之旅视为珍贵的记忆。答案:A答案解析:B.缺少“实现”的宾语中心语,在句末加“监管”;C.“弘扬先进精神,学习先进事迹”语序不当,应先学习后弘扬;D.缺少主语,去掉“随着”或“使”;故选A。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B.领先科技出现在哪里,高端人才流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的竞争力就转向哪里。C.自吴王孙权在武昌(今鄂州)建都至今的1700多年中,武昌鱼倍受杜甫、孟浩然、苏轼……等文人墨客的青睐。D.人世间的一切美好,只有通过奋斗才能实现;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奋斗才能铸就。答案:C答案解析:C.“……”和“等”不能连用,删去其中一个;故选C5.下面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A.题目中的“酬”是以诗相答的意思,“乐天”指的是白居易。B.颔联中用“闻笛赋”的典故,表达了对被贬被害朋友的怀念。C.颈联中的“沉舟”和“病树”比喻朝廷中的陈腐势力,“千帆”和“万木”则表现出自己重返仕途的昂扬斗志。D.尾联中既有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也含共勉之意。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气,奔放中有哲思,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辨析能力。在通晓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颈联中的“沉舟”和“病树”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千帆”和“万木”是比喻在他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新贵们。故选C。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问题。古人如何防疫郑学富①在科技和医学都不发达的古代,一旦来了疫情如何应对?古人有很多防治的办法,如巫术、药酒、掩埋尸体、建隔离医院、药物医治等。②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大傩图轴》是一幅描绘民间驱除疠疫习俗的风俗画。傩是神秘而古老的原始祭礼,大傩礼是以驱除疫鬼为主要内容的礼仪,姬周时期已有,秦、汉相承。《吕氏春秋》说:“命有司大傩。高秀注: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东汉时期疫病空前流行,当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所以人们借助大傩礼来祈福禳灾。③唐代韩谔《岁华纪丽》记载:“俗说屠苏乃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遗闾里一药贴,令囊进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知其人姓名,但曰‘屠苏’而已。”屠苏酒,据说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后由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流传开来,他在《备急千金要方》说:“饮屠苏,岁旦辟疫气,不染瘟疫及伤寒。”屠苏酒对人体禅益甚多,兼有滋补保健、防病疗疾、驱邪避瘴等多种功能。④秦朝时的疠迁所,是当时专门收容麻风病人的隔离治疗医院,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风病隔离医院。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发掘的秦代竹简记载:“城旦,鬼薪疠,何论?当迁疠迁所。”人们如果发现身边有人染上麻风病时,要立即向官府报告,官府将患者抓捕,经医生确诊,将其送到疠迁所进行强制隔离。⑤《汉书》记载,元始二年(公元2年)四月,郡国瘟疫大流行。面对严重的疫情,王莽积极布置救灾防疫,并带头捐款。在他的带动下,230名官民献出自家的田地住宅,以救济灾民。王莽还在长安城中造了一条闾里,建邸舍房屋1000多套,朝廷将灾民中的染病者安置在其中,派来医生,送来药品,进行隔离医治,以防止相互传染。⑥元丰二年(1079年)七月,苏轼谪居黄州第二年,一场疾疫大暴发。身处逆境的苏轼手中正好有一秘方可用。此方是苏轼当年拜访老家眉山名医巢谷,再三恳求才得到的防治瘟疫的药方。苏轼为了挽救千千万万人的性命,顾不上曾经所发药方不传人的誓言,将药方献了出来,“合此药散之,所活不可胜数”。(选自《人民周刊》,有删改)6.下面对“古人防疫措施”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东汉时期,人们通过大傩礼来祈福禳灾。B.东汉时期,身边有人染上麻风病被发现时,官府会将其送到疠迁所进行强制隔离。C.从王莽捐资建“隔离医院”可知“隔离”是古人所用的一种有效的防疫措施。D.通过苏轼献出药方来控制疫情可知药物医治也是古人防疫措施中的一种。7.下面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判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古人有很多防治疫情的办法。B.第③段运用了引资料的说明方法,说明喝屠苏酒是古人的一种防疫措施。C.第④段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疠迁所的产生时间之久。D.第⑤段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只说明了郡国的官员人数之多。8.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交代了说明对象——古人防疫的办法,同时又设置悬念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B.第⑤段加点词“多”表示约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C.第⑤段中的加点词“其”指的是王莽在长安城中所建的邸舍房屋。D.文章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具体介绍了古人所采用的几种防疫措施。答案:6.B7.D8D答案解析:6.B.结合第②段“东汉时期疫病空前流行,当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所以人们借助大傩礼来祈福禳灾”可知,选项表述错误。故选B。7.D.“说明了郡国的官员人数之多”错误。“230名官民献出自家的田地住宅”“建邸舍房屋1000多套”说明了当时人们防控疫情的规模之大,积极性之高。故选D。8.D.“总-分-总”错误。应是“总-分”的结构。故选D。阅读《岳阳楼记》的节选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予观夫巴陵胜状胜:美好B.朝晖夕阴晖:日光C.樯倾楫摧倾:倒下D.宠辱偕忘偕:和谐10.下面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属予作文以记之B.前人之述备矣C.至若春和景明D.而或长烟一空11.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交代作记的缘由,其中“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高度地概括了滕子京的政绩。B.“衔远山,吞长江”描写了洞庭湖的大观胜览,“衔”和“吞”极表现力,写出了洞庭湖水气势磅礴的特点。C.第③段写作者在连绵阴雨中登上岳阳楼,看到满眼的萧条景象,触景伤情,感伤到极点。D.第③④两段运用对比的写法,一暗一明,一悲一喜,情景交融,写出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境界。答案:9.D10.A11.C答案解析:9D.宠辱偕忘:荣耀和屈辱一并都忘了。偕,一起。故本题选D。10.A.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叙这件事属:通“嘱”,嘱托、嘱咐。故本题选A。1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文章第③④两段,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迁客骚人在不同的情境下登上岳阳楼的不同心境,因此,本题C项“第③段写作者在连绵阴雨中登上岳阳楼”的表述是错误的,不是作者,是迁客骚人。故本题选C。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2.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2)_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3)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4)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5)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6)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7)《己亥杂诗》(其五)中龚自珍借“落花”自喻,表达自己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山随平野尽在乎山水之间也落花时节又逢君谁家新燕啄春泥梦回吹角连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3~15题。

王俭自以博闻多识,读书过陆澄。俭集学士何宪等盛自商略,澄待俭语毕,然后谈所遗漏数百十条,皆俭所未睹,俭乃敬服。俭在尚书省,出巾箱、几案、杂服饰,令学士隶事®,事多者与之,人人各得一两物。澄后来,更出诸人所不知事,复各数条,并旧物夺将去。竟陵王子良得古器,小口方腹而底平,可容七八升,以问澄,澄曰:“此名服匿®,单于以与苏武。”子良详视器底有字,仿佛可识,如澄所言。(节选自《南齐书·卷三十九》,有删改)【注释】①隶事:引用典故。②服匿:盛酒器。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皆俭所未睹

皆:_________(2)单于以与苏武

以:_________1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王俭自以博闻多识,读书过陆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请结合原文分析,陆澄的“渊博”体现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3.(1)全,都

(2)把14.王俭自认为博闻多识,读书超过陆澄。15.示例:陆澄补充谈论了数百十条策略,都是王俭没有见识过的;能说出许多别人所不知道的典故;能够识别古器并说出其来历。参考译文:王俭自认为博闻多识,读书超过陆澄。王俭召集学士何宪等人盛大热烈地研讨问题,陆澄等王俭说完,然后谈到王俭所遗漏的材料数百十条,都是王俭没有见识过的。王俭于是叹服了。王俭在尚书省拿出巾箱、几案以及各色衣服饰物,让学士引用典故,引用的多的就奉送物品,人人都得到一两件。陆澄后来,又举出了诸人所不知道的典故,而且又多出几条,把原来所有的物品都拿了去。竟陵王萧子良获得一个古器,小口方腹平底,容量有七八升,来问陆澄。陆澄说:“这个名叫服匿,单于把它送给苏武。”萧子良仔细看器物底部有字,大略可以认出来,正如陆澄所说。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5.0分。阅读徐光惠的《银杏留香》,回答16~19小题银杏留香陈以忠①老家的门前,长着三棵银杏树,是父亲在世时亲手所栽,约摸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年岁,都是挂果的雌银杏,每年都有数不清的白果,吸引我们好奇的目光,给我们留下许多的记忆,非常难忘那些银杏留香的岁月。②初识银杏,是在初次挂果的时候。只有一棵瘦高的银杏树,结了几颗青绿的小果,躲在一把把精致的扇子绿叶里,极不自信怯怯地挂着。任凭我们每天欣喜的目光扫过,默默地从夏奔秋再到冬,似乎明白我们的心意,一直牵扯住我们关注的目光。果子成熟的时候,变成了白色的,一颗颗挂在树上,所以又叫白果。③记得第一次摘白果,我们每人分得一粒,清洗晒干后,安静地躺在我的口袋里,常常接受我有意无意地磨捏,那粒白果的外壳上,留有我手指的暖,变得亮亮的、黄黄的,像似镀了一层手指香。④第二粒白果是来年得到的,那粒果子受我的折磨挺多的,我用一根大号的勾被针,从白果的粗端对过打开个孔,一点点地掏空里面的果仁,制成了一个铃铛状的果壳哨,时常吹响,成为我们“皮猴子”活动的聚集号,用一根细棉线穿过孔眼,一条白果坠的链子成了,就挂在脖子上招摇着“司令”的风采。姐姐们用“洋红洋绿”染成彩果,而我喜欢用钢笔在白果上,画出一个个自以为是的“脸语”,还可以跟同件换一些“小吃”的。⑤我们与银杏树一起长大了,忒喜欢那一片片像扇子的精巧银杏叶,像个魔术师般的随季节变幻着,吊足了我们静心观赏的胃口,养足了我们耐心观察的心性。⑥夏日,银杏叶以一种最优美的姿态,翩翩如起舞的蝴蝶,在树枝上舒展起婀娜的身姿,那绿精灵般曼妙的舞步,给人们送上最美的惬意清香。入秋,银杏叶开始浅浅的、淡淡的黄色显得有些娇嫩,犹抱琵琶半遮面。先是叶缘处有一了点儿的淡黄,叶脉外是亮丽的明黄,靠近叶柄处仍是重重的绿色,而在叶子的最外缘,窄窄的一圈老黄,镶了一道金色的裙边,看上去极富有层次感。⑦秋色总是越来越深,银杏的绿色也就悄然褪去,那片片的黄色,潇洒地挥动着素笔,信手涂“雅”在叶子的每一处,直至叶柄叶梗都洇染成了黄色,肆意流淌着那金黄。最美的时节当在深秋,秋风阵阵,霜意渐浓时,落叶如金蝶纷飞,似毛毯般围铺在树下,在阳光的照射下十分耀眼,分外绚丽。我想范仲淹也可能体验过这样的境界,才写出了“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的名篇。⑧岁寒隆冬,朔风施虐,银杏便会落尽了叶子,显露出光秃秃的枝干,却丝毫也没有显得颓唐。无论是冬日的暖阳,还是狂暴的雨雪,一概从容应对,不卑不亢,伟岸的身躯从不为之抖动和摇晃。最欣赏的是在蓝天的衬托下,那纹丝不动的枝干尽显着庄严与肃穆,承受寒冷、孤独、冷落、遗忘,依然默默酝酿着新的梦想:开花、结果、生长、成熟。那么洒脱自如,那么自敛淡定,静待着充满希望的春天。⑨做人当做银杏,历经风雨无数,永远无怨无悔,行走在平凡的岁月里,不媚态跟风、不无助盲从,淡看世事、勤奋作为,活出银杏的洒脱和从容。在忙碌的人生旅途上,许多时候是应该停一停的,回望银杏陪伴的留香岁月,怀有一种向往、一份欢欣。16.在不同的季节里,银杏叶的生长状态是怎样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梳理。生长季节夏日入秋秋色渐深深秋(4)生长状态翩翩起舞如蝴蝶,舒展婀娜身姿,散发惬意清香(1)(2)(3)落尽叶子,显露出光秃秃的枝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只有一棵瘦高的银杏树,结了几颗青绿的小果,躲在一把把精致的扇子绿叶里,极不自信怯怯地挂着。18.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第①段描写了老家门前的银杏树,引出了对银杏留香岁月的回忆,设置悬念,引出下文。B.第④段写“我”对“第二粒白果”的“折磨”,凸显“我”儿时的调皮和对儿时银杏留香岁月的怀念之情。C.面对如金蝶纷飞的落叶,尽管作者想起范仲淹的诗句,但并没有感受到深秋时节阳光下银杏叶的绚丽耀眼的意境。D.第⑧段写冬日暖阳、狂暴雨雪和蓝天,是为了衬托银杏树洒脱自如、自敛淡定的高贵品质。E.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银杏美质的赞美,对银杏留香岁月的怀念之情。19.说说你对文章标题“银杏留香”的理解。答案:16.(1)浅浅淡淡的黄色有些娇嫩,叶缘处淡黄,叶脉外明黄,靠近叶柄处是重重的绿色,叶子最外缘是金色,富有层次感;(2)绿色悄然褪去,叶子的每一处,直至叶柄叶梗都成了黄色;(3)落叶如金蝶纷飞,似毛毯般围铺在树下;(4)岁寒隆冬(隆冬)17.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传神地描绘出未成熟的银杏果的可爱情状,表达了作者对银杏果的喜爱之情。18.AC19.一方面是指银杏留给作者白果肉的香,白果壳带给孩子们的快乐的香,以及枝叶的优美迷人的香;另一方面,也指银杏不卑不亢、洒脱从容等美好品质留下的香;同时对作者来说是儿时时光的“留香”,表达了作者对儿时美好时光的怀念。五、综合学习与名著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9分。(一)综合性学习“线上教学”已经走入每个人的学习生活,阅读下面相关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材料二】线上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身处两个不同的物理空间之中,有时就连时间也是不同步的,学生在学习上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多的自主权,因此许多学生难以在线上学习过程中保持专注。据研究人员的观察,在计算机实验教室中进行线上学习的所有学生多多少少都会脱离教学过程,去和其他网站进行互动。【材料三】高质量的师生互动可以减少学生在参与线上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孤立感,帮助学生建立起与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进而减少学生流失的可能性,降低不能面对面教学对整体课程质量的影响。身处网络教学环境中的学生容易脱离教学过程,也鲜少主动在线与教师进行互动,这大大增加了线上教学师生互动的困难程度。【材料四】学生和学生之间高质量的互动对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有促进作用,反之亦然。参与在线课程的学生之间普遍缺乏紧密联系,学生独立进行学习的情况居多,所以不容易形成高质量的生生互动,这些不利于课堂归属感的形成。研究结果显示,线上课程比线下课程的学生流失率高出10%—15%。20.请探究【材料一】的内容,写出你的结论。21.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简要概括影响线上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答案:20.学生普遍认为线上教学无法完全取代线下教学。21.(1)学生难以在线上学习过程中保持专注;(2)线上教学增加了师生互动的难度:(3)缺乏学生与学生之间高质量的互动。答案解析:20.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结合材料一图表可知,11.15%的学生认为线上教学可以完全取代线下教学,53.49%的学生认为线上教学可以作为线下教学的辅助手段,与线下教学相结合,32.56%的学生认为线上教学只能作为线下教学的临时替代,还是应该采取线下教学。综合可得出结论:学生普遍认为线上教学无法完全取代线下教学。21.本题考查材料的梳理与概括。结合【材料二】“线上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身处两个不同的物理空间之中,有时就连时间也是不同步的,学生在学习上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多的自主权,因此许多学生难以在线上学习过程中保持专注”可概括,学生难以在线上学习过程中保持专注;结合【材料三】“身处网络教学环境中的学生容易脱离教学过程,也鲜少主动在线与教师进行互动,这大大增加了线上教学师生互动的困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