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12024年中考考前集训卷10化学(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6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Cl-35.5Fe-561.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推动绿色发展,保护环境的是()A.扩大燃煤发电规模,保障电力供应B.绿色出行,助力“碳中和”C.使用可降解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D.污水处理达标排放,降低水体污染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 B.蒸发氯化钠溶液C.倾倒液体 D.稀释浓硫酸3.春天冬小麦返青的时候,农民往田里施用尿素。尿素属于A.复合肥 B.氮肥 C.磷肥 D.钾肥4.端午插艾。艾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其中矢车菊黄素的化学式为C18H16O8。下列关于C18H16O8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相对分子质量为360g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5.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利用烧碱改良酸性土壤C.使用中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烹调时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做调味品6.物质的检验、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取样,滴加石蕊试液,观察现象B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取样,滴加酚酞溶液,观察现象C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盐酸加入过量的CaCO3,过滤D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HCl气体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7.将未打磨的铝片放入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反应过程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a段时没有反应发生B.b点时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C.a~c段时试管中溶液质量减少D.d点时向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二、非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共46分)8.(5分)化学与生活、能源、科技等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青少年应每日摄入一定量的豆类和奶类食品,以补充(填“铝”“钙”或“碘”)元素的不足。(2)煤炭在生活能源中占据重要地位。将煤液化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这个变化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3)小安的爸爸买来尿素[CO(NH2)2]准备给菜地施用,尿素是一种肥。(4)冰箱里放活性炭除异味,主要利用其性。(5)人们常说: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9.(6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1)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②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是一种有毒气体,了解到NaOH溶液能够吸收后,有人提出:用NaOH溶液也可以吸收,且吸收效果比水好。请写出NaOH溶液吸收的反应方程式。(2)氢气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已知;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吸水后变为蓝色。①装置A制取的反应方程式为。②装置B中盛放有固体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其目的是。③通过称量装置D增加的质量可以得出参与反应的质量。若去掉装置E,则得出参与反应的质量相比实际参与反应的质量会(填“偏大”或“偏小”)。10.(7分)探秘古钱币。(1)古币金属知多少。我国古代的钱币有多种,如金币、银铜币、铁币等。小民同学家里收藏有一枚古币,可以被磁铁吸引,该古币是(填币种)。(2)金属性质的探究。实验小组的同学做了下列实验:①如图1,铜片表面有黑色物质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②如图2,三支试管里的液体均为稀盐酸,铁丝表面有气泡冒出,银丝和铜丝无明显变化。由此可得出有关金属活动性的结论是。③铜币长时间放置不用,表面容易产生一层铜绿【主要成分】,根据化合物的分类,属于,从组成预测其能与反应。(3)货币流通有原因。铁硬度比铜大,密度比铜小,金和银做成的钱币比铜币腐蚀速度要慢得多,似乎更适合铸造钱币,但是中国历史上铜币的使用量远大于其它材质的货币。综上所述,古代铸造钱币选择金属考虑的两个因素是:①;②。11.(6分)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开发前景十分远大。(1)海水淡化。采用如图1所示的膜分离法淡化海水,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进入左侧的淡水池,从而得到淡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膜分离法的原理与滤纸过滤原理类似B.加压后右侧海水中的溶质质量增多C.加压后右侧海水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2)海水晒盐。①如图2所示盐田通常分为蒸发池和结晶池两部分。海水晒盐后得到的母液(卤水)是氯化钠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海水晒得粗盐通常含可溶性杂质等,古人常采用“淋盐沥水”。(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粗盐)的方法来除去氯化镁等杂质,是因为。②池盐制取类似海水晒盐,将盐池内清水(含有等)引入旁边耕成畦垄的地里。“待夏秋之交,南风(热风)大起,则一宵(一夜)结成,名曰颗盐(粗盐)。”若盐析出时刮东北风(冷风),则味苦(含硫酸镁)色恶,不堪食用。请根据溶解度曲线(见图),解释刮东北风(冷风)时析出盐味苦的原因。(3)海水提镁:海水中含有丰富的被誉为“国防元素”的镁元素。金属镁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从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如图3所示:在上述转化过程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海水中本身就含有氯化镁,请分析①、②两步再得到氯化镁的目的是。12.(8分)石头纸又称复合纸,与传统纸张相比具有优良的性能。同学们合作钻研,探秘“石头纸”。活动一:初识“石头纸”【资料1】“石头纸”主要成分:碳酸钙,表面涂层为聚乙烯[(C2H4)n];“木浆纸”主要成分:植物纤维(有机物)和灰分(无机盐)。【分析讨论】(1)小明分析“石头纸”成分,认为“石头纸”表面涂层是(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具有可燃性,与“木浆纸”相比不易撕破,说明“石头纸”具有的性质是;对于小明的分析,小亮有不同意见:。活动二:鉴别“石头纸”和“木浆纸”【资料2】聚乙烯与酸不反应。【实验探究】(2)同学们根据自身对原理或事实的理解,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与解释方案一将等量石头纸、木浆纸分别放入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用干布擦拭石头纸;木浆纸变湿,变形碳酸钙、聚乙烯都不溶于水,且不吸水;植物纤维能吸水方案二①取等量石头纸、木浆纸分别放入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等浓度的稀盐酸木浆纸表面产生较多气泡,石头纸几乎没有产生气泡石头纸;木浆纸中有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是。②将①中产生的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活动三:追踪疑点【疑点1】方案二加酸时,为什么“木浆纸”表面产生较多气泡?【资料3】制作“木浆纸”过程中,原料蒸煮液中含有NaOH溶液,在碱回收系统中用碳酸钠或烧碱来补充生产过程中碱的损失。【猜想】“木浆纸”含有的无机盐是碳酸钠。【追踪】(3)碳酸盐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是。【疑点2】怎么证明“石头纸”中有碳酸钙?【交流设计】(4)(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证明“石头纸”中有碳酸钙。13.(8分)某校综合实践小组调查校园内劳动地白菜长势,发现甲、乙两地的白菜长势不佳,叶色发黄。小组同学开展了系列实践活动。【资料显示】白菜适宜生长的pH范围约为6.5~7.0。任务一:(1)检测土壤的酸碱度。取土壤样品浸出液,用测定土壤浸出液的pH。经测定,甲地pH为5,显酸性;乙地pH为7,显中性。任务二:改良甲地土壤。在甲地加入一定量的熟石灰,调节土壤的酸碱性。任务三:提升土壤肥力。小组同学欲给两地施加适量的氮肥,促进白菜生长。实验一:(2)学校有标识不清的两袋化肥,分别是K2CO3和(NH4)2SO4中的一种,小组同学设计实验鉴别。操作现象与结论方案一:取两种化肥样品分别置于盛有熟石灰的两个研钵中,研磨方案二一:取两种化肥样品分别置于两支试管中,滴加(试剂自选)【分析交流】(3)实践小组同学认为刚使用过熟石灰改良的土壤不宜施加(NH4)2SO4,其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二:学校还有一包化肥,可能由KNO3、Ca(NO3)2、K2CO3和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取少量化肥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得无色溶液;取样品溶液分别置于两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滴加Na2CO3溶液,另一支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解释结论】(4)滴加Na2CO3溶液时,可确定该化肥一定没有的物质是。根据以上实验,可推测该化肥的成分是(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拓展延伸】(5)若测得实验二的化肥中K+与Cl-的数目之比为2:1,则该化肥的成分是。【解决问题】小组同学一致认为可以用实验二中化肥提升甲乙两地的肥力。14.(6分)为测定某赤铁矿中Fe2O3的含量,取10g该赤铁矿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1)10g样品中杂质的质量为g。(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2024年中考考前集训卷10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6分)8.(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6分)8.(5分)(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9.(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A][B][C][D]2.[A][B][C][D]3.[A][B][C][D]4.[A][B][C][D]5.[A][B][C][D]6.[A][B][C][D]7.[A][B][C][D]贴条形码区考生禁填:缺考标记违纪标记以上标志由监考人员用2B铅笔填涂选择题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错误填涂[×][√][/]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mm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注意事项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第Ⅰ卷(请用2B铅笔填涂)第Ⅱ卷1010.(7分)(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6分)(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8分)(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6分)(1)____________(2)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2024年中考考前集训卷10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题号1234567答案AABBAC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6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8.(5分)(1)钙(2)化学(3)氮(4)吸附(5)不断运动9.(6分)(1)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2)吸收水和挥发的HCl气体偏大10.(7分)(1)铁币(2)铁>氢,银<氢,铜<氢,铁>铜,铁>银,铜、银活动性不能比较盐酸(3)光泽好易加工(合理即可)11.(6分)(1)B(2)饱和饱和氯化钠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却能继续溶解氯化镁、硫酸镁等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刮风时水蒸发加快,氯化钠结晶析出;硫酸镁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且在0~60℃范围内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刮东北风时温度迅速降低,硫酸镁结晶析出(3)将氯化镁富集起来12.(8分)(1)有机物韧性较强(合理即可)“石头纸”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具有可燃性(2)内部未变湿,擦拭后变干,不变形表面涂层不与酸反应,阻碍碳酸钙与酸反应Ca(OH)2+CO2=CaCO3↓+H2O(3)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2H+=CO2↑+H2O(4)先用砂纸打磨除去表面有机涂层再加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或将“石头纸”点燃,向得到的灰烬中加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合理即可)13.(8分)(1)pH试纸(2)有刺激性(氨臭)气味产生的是(NH4)2SO4,无明显现象的是K2CO3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是K2CO3,无明显现象的是(NH4)2SO4(3)(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4)K2CO3Ca(NO3)2和KCl/KNO3、Ca(NO3)2和KCl(5)KNO3、Ca(NO3)2和KCl14.(6分)(1)2(2分)(2)解:设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xFe2O3+6HCl═2FeCl3+3H2O16021910g﹣2gx=x=10.95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10.95%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95%。(4分)2024年中考考前集训卷10化学·试卷解析(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6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Cl-35.5Fe-561.【答案】A【解析】A、扩大燃煤发电规模,会产生更多的有害气体污染空气,不利于推动绿色发展,保护环境,符合题意;B、绿色出行,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助于实现“碳中和”,有利于推动绿色发展,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C、使用可降解塑料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有利于推动绿色发展,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D、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可以降低水体污染,有利于推动绿色发展,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故选A。2.【答案】A【解析】A、将导气管伸入烧杯中液面以下,用手捂住试管,导气管末端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好,故A正确;B、蒸发时应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体受热不均而飞溅,故B错误;C、倾倒液体,瓶塞应倒放到桌面上,防止药品被污染,故C错误;D、稀释浓硫酸,不能在量筒中稀释,故D错误。故选:A。3.【答案】B【解析】尿素的化学式为CO(NH2)2,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B。4.【答案】B【解析】A、物质由元素组成,矢车菊黄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B、矢车菊黄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8+1×16+16×8=360,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不正确;C、矢车菊黄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8):(1×16):(16×8)=27:2:16,因此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正确;D、矢车菊黄素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6):(16×8)=1:8,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5.【答案】A【解析】A、小苏打,即碳酸氢钠能够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选项正确;B、烧碱,即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选项错误;C、使用中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会导致电器骤冷发生爆炸,选项错误;D、亚硝酸钠有毒,会危害人体健康,所以烹调时不可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做调味品,选项错误,故选A。6.【答案】C【解析】A、稀盐酸和稀硫酸均显酸性,均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鉴别,该选项实验方案设计错误;B、酚酞遇碱变红,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均呈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不可以鉴别,该选项实验方案设计错误;C、盐酸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难溶于水),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该选项实验方案设计正确;D、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气体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该选项实验方案设计错误。故选:C。7.【答案】B【解析】A、由分析可知,0~a段时氧化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由分析可知,a~c段时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特点,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C、a~c段时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每54份质量的铝完全反应,生成6份质量的氢气,则反应过程中试管中溶液质量增加,故选项说法不正确;D、d点时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红,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共46分)8.【答案】(1)钙(2)化学(3)氮(4)吸附(5)不断运动【解析】(1)豆类和奶类食品含有钙元素,青少年应每日摄入一定量的豆类和奶类食品,可以补充钙元素;(2)将煤液化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尿素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4)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吸附冰箱里的异味;(5)“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含有酒香的分子运动到了空气中。9.【答案】(1)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2)吸收水和挥发的HCl气体偏大【解析】(1)①铁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②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2)①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②装置B中盛放有固体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其目的是吸收水和挥发的HCl气体,防止产生误差。故填:吸收水和挥发的HCl气体。③无水硫酸铜用来吸收氢气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的水,通过水的质量根据方程式计算氧化铁的质量,装置E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若去掉装置E,水的质量偏大,则得出参与反应的质量相比实际参与反应的质量会偏大。故填:偏大。10.【答案】(1)铁币(2)铁>氢,银<氢,铜<氢,铁>铜,铁>银,铜、银活动性不能比较盐酸(3)光泽好易加工(合理即可)【解析】(1)金币、银铜币、铁币中只有铁币有磁性,可被磁铁吸引,该古币可被磁铁吸引,则该古币是铁币。故填:铁币。(2)①氧化铜是黑色的,铜片表面有黑色物质生成说明铜与氧气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化学方程式为。故填:。②三支试管里的液体均为稀盐酸,铁丝表面有气泡冒出,银丝和铜丝无明显变化。即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银、铜与稀盐酸不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铁>氢,银<氢,铜<氢,铁>铜,铁>银,铜、银活动性不能比较。故填:铁>氢,银<氢,铜<氢,铁>铜,铁>银,铜、银活动性不能比较。③Cu2(OH)2CO3含有金属离子铜离子和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所以属于盐;Cu2(OH)2CO3中含有碳酸根和氢氧根,则铜绿能与酸反应,且生成水和放出气体二氧化碳。故填:盐;酸。(3)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对环境的影响等,选择铸造硬币的金属材料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光泽好、耐磨、耐腐蚀、易加工等。故填:光泽好;易加工。11.【答案】(1)B(2)饱和饱和氯化钠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却能继续溶解氯化镁、硫酸镁等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刮风时水蒸发加快,氯化钠结晶析出;硫酸镁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且在0~60℃范围内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刮东北风时温度迅速降低,硫酸镁结晶析出(3)将氯化镁富集起来【解析】(1)A、膜分离法的原理与滤纸过滤原理类似,都是只允许某种特定大小的分子通过。A正确;B、加压后右侧海水中的淡水到左侧,右侧只是淡水变少,溶质没有变化。B错误;C、加压后右侧海水中的淡水减少,溶质质量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增大。C正确。综上所述:选择B。(2)①当氯化钠结晶析出时,说明溶液中不能再溶解氯化钠,则结晶池中的溶液即母液为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由于饱和氯化钠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却能继续溶解氯化镁、硫酸镁等,所以古人常采用“淋盐沥水”。故填:饱和;饱和氯化钠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却能继续溶解氯化镁、硫酸镁等。②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刮风时水蒸发加快,氯化钠结晶析出;硫酸镁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且在0~60℃范围内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刮东北风时温度迅速降低,硫酸镁结晶析出。所以刮东北风(冷风)时析出盐味苦。故填: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刮风时水蒸发加快,氯化钠结晶析出;硫酸镁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且在0~60℃范围内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刮东北风时温度迅速降低,硫酸镁结晶析出。(3)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所以转化过程中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化学方程式。由于海水中氯化镁浓度较小,所以①、②两步再得到氯化镁目的是为将氯化镁富集起来。故填:;将氯化镁富集起来。12.【答案】(1)有机物韧性较强(合理即可)“石头纸”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具有可燃性(2)内部未变湿,擦拭后变干,不变形表面涂层不与酸反应,阻碍碳酸钙与酸反应Ca(OH)2+CO2=CaCO3↓+H2O(3)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2H+=CO2↑+H2O(4)先用砂纸打磨除去表面有机涂层再加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或将“石头纸”点燃,向得到的灰烬中加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合理即可)【解析】(1)“石头纸”表面涂层是聚乙烯[(C2H4)n],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具有可燃性;“石头纸”与“木浆纸”相比不易撕破,说明具有较强的韧性;“石头纸”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具有可燃性,则小明的猜想不正确。(2)方案一:结论为碳酸钙、聚乙烯都不溶于水,且不吸水,而植物纤维能吸水,则可观察到石头纸内部未变湿,擦拭后变干,不变形;方案二:现象为石头纸不和稀盐酸反应,而石头纸内部为碳酸钙,则说明石头纸表面涂层不与酸反应,阻碍碳酸钙与酸反应;二氧化碳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碳酸盐和盐酸中的氢离子能结合为水和二氧化碳,则碳酸盐与酸反应的微观实质是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4)欲证明“石头纸”中有碳酸钙,可先用砂纸打磨除去表面有机涂层再加酸,将生成的气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合同范本-设备租赁合同
- 新版二手房屋买卖合同范本
- 茶叶合作合同范本
- 2025学校教学楼重建工程承包合同
- 2025建筑工程设计合同书范本新
- 《高效主管之路:课件制作与呈现技巧》
- 2025节目制作合同书范本
- 2025花卉买卖合同 买卖花协议合同书
- 《医学影像课件总结:超声诊断的精髓与应用》
- 2025石油销售居间合同范本
- 企业中层管理培训课件
- 贵州省2025年4月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山东省济南市2025年3月高三模拟考试英语试题及答案
- 高中地理人文素养评估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汇编
- 学校食堂管理工作资料汇编
- 《基于Retinex算法的图像去雾的MATLAB仿真研究》8800字(论文)
- 沥青路面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2025年版)
- 美妆护肤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肾内科工作总结
- 名师小课堂同步精练英语三年级下册(配粤教沪外教版)课件 期末综合素养测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