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四川省资阳市高三下学期二模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艺术至境是指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的追求。不同的文学类型有不同的艺术至境追求。一般而言,浪
漫主义类型的作品追求意境的营构,象征主义类型的作品追求意象的呈现,而现实主义的作品则追求典
型的创造。人类通过这三足鼎立的艺术至境的追求,实现人类自身心理功能知、情、意在文学上充分的
表达。现实主义文学通过文学典型形象的创造,使人类的“知”(认识)的心理功能在文学上放出异
彩。没有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能不通过典型形象的创造而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莎士比亚的哈
姆雷特,笛福的鲁滨逊,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巴尔扎克的葛朗台,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罗贯
中的刘备、孔明、张飞,施耐庵的宋江、李逵、鲁智深、林冲,曹雪芹的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
熙凤,鲁迅的阿Q,这些人物的名字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共名”而家喻户晓,一代又一代流传下去。现
实主义若是不能创造程度不同的典型人物也就不是充分的现实主义了。
那么,什么是典型呢?过去有许多讨论。
有的说,典型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有的说,典型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别林斯基认为典型是
“熟识的陌生人”。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没有揭示出典型的特征。因为用哲学术语来解说
典型,总是把问题大而化之,我们可以说不但典型是个别与一般的统一、偶然与必然的统一,实际上世
界上万事万物都是个别与一般的统一、偶然与必然的统一。所以这种典型理论说了等于没有说。至于别
林斯基的说法则是一种比喻,我们可以理解,但仍然没有得到确定的说明。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这些说
法,都建立在“综合”论、“拼凑”论的基础上,就是说、典型是对同类的许多人相同的行为特点的综
合和拼凑。要写一个商人的典型,就必须从许许多多商人身上的相同点去综合,这种理论实际上是类型
论,不是典型论。对现实主义作家来说,最失败的事情是把典型写成类型。典型正如黑格尔说的独特的
,,这一个”,它不跟其他任何人雷同,但又的确有普遍性,在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地区,都可以发现
它的影子。
几年前,我提出一种典型论。我认为典型是具有特征的能够激发人们的美感的人物形象。在这个学
说中,“特征”是一个关键词,按德国艺术史家希尔特的说法,特征是“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
志”“艺术形象中个别细节把所要表现的内容突出地表现出来的那种妥帖性”。他的理论得到了黑格尔
的激赏和发挥,并提出了“特征化”原则。别林斯基谈过特征的美学功能。法国文艺理论家丹纳在他的
《艺术哲学》一书中,也特别看重“特征”这个概念,苏联著名作家阿•托尔斯泰对此也有论述。按我
的综合和理解,就其外延说,它可以是一句话、一个细节、一个场面、一个事件、一个人物、一种人物
关系等;就内涵而言,特征也是一种“悖论”:它的外在形象是极其具体的、生动的、独特的,但它通
过外在形象所表现出来的内在本质又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所以,特征是生活的一个凝聚点,现象和本
质在这里相连,个别和一般在这里重合,形与神在这里联结,意与象在这里汇合。作家如果抓住了生活
中的一些特征(不必考虑在数量上的多少),将其扩大、提升、深化、也就是黑格尔所说的“特征化”
(不是综合、拼凑),那么就可能创造出“共名”的、能够引起人们的美感的典型人物来。典型人物的创
造成功,哪怕是一个典型人物创造成功,那么你的现实主义也就达到了极致。
(摘编自童庆炳《现实主义文学的审美范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其艺术至境追求不同,作用也不尽相同。
B.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都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了典型形象。
C.用哲学术语来解说典型,概念显得宽泛化,无法解释清楚实质。
D.类型论与典型论有相似性,但典型论比类型论更成熟,更完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名著中的典型人物是为了阐述典型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B.文章为了阐释典型论的概念,运用先破后立的方法,分析了以往对典型的定义存在的不足。
C.文章将类型论与典型论进行比较,是为了阐述把典型写成类型是失败的,论述深刻透彻。
D.文章末段重点论证了典型论中的关键词“特征”的概念,并阐述了“特征”在创作中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别林斯基运用比喻手法来解说典型,所以不能带给我们确定的说明。
B.典型论中的典型是对同类的许多人相同的行为特点的综合,具有普遍性。
C.希尔特认为特征是组成本质的个别标志,这一理论得到黑格尔的认同。
D.作家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特征来写作,就能创造出“共名”的典型人物。
【答案】LD2.A3.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但典型论比类型论更成熟,更完善”理解错误,主观臆断。原文第三段”要写一个商人的典型,就
必须从许许多多商人身上的相同点去综合,这种理论实际上是类型论,不是典型论”“典型正如黑格尔
说的独特的‘这一个',它不跟其他任何人雷同,但又的确有普遍性,在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地区,
都可以发现它的影子”只是说了典型论与类型论的区别,选项于文无据。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阐述典型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理解错误,扩大范围。原文第一段“现实主义文学通过文学
典型形象的创造,使人类的‘知'(认识)的心理功能在文学上放出异彩。没有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
家能不通过典型形象的创造而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是阐述典型形象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的重要
性。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所以不能带给我们确定的说明”理解错误,强加因果。根据原文第三段“至于别林斯基的说法则是
一种比喻,我们可以理解,但仍然没有得到确定的说明”可知,别林斯基对典型的解说虽然运用了比
喻,但仍然没有确定的说明。而不是说因为别林斯基对典型的解说运用了比喻,就不能有确定的说明。
B.“典型论中的典型是对同类的许多人相同的行为特点的综合”理解错误,混淆概念。根据原文第三段
“要写一个商人的典型,就必须从许许多多商人身上的相同点去综合,这种理论实际上是类型论,不是
典型论”可知,“对同类的许多人相同的行为特点的综合”是类型论。
D.“就能创造出'共名'的典型人物”理解错误,说法过于绝对,原文最后一段“作家如果抓住了生活
中的一些特征(不必考虑在数量上的多少)……那么就可能创造出'共名’的、能够引起人们的美感的
典型人物来”,选项忽略了“可能”二字。
故选C。
(二)实用类文本阅(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AI变脸技术产生的风险呈现出多样性发展态势。非法AI变脸生产出的虚假新闻、虚假广告等内容,
经由不同平台的传播,以场景再现的技术优势,颠覆受众的已有认知,对伦理与道德提出挑战。AI变脸
技术以“数字嫁接”创造、加工出高仿真虚拟场景,民众生活在虚拟与现实交织的世界,导致真实自我
在现实社会中的认知迷失。AI变脸技术通过深度伪造,以“混淆视听”的虚假叙事,冲击民众心理,侵
蚀社会信任,扰乱政治舆论生态。AI变脸技术既可突破对方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体系,窃取情报信
息,又可伪造突发事件,发布虚假信息,制造舆论恐慌。
如何规避AI变脸技术所引起的风险呢?AI变脸技术风险的规制涉及范围广、领域宽、内容多,蕴含
活力与秩序、自由与安全、责任与信任等诸多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数据算法、合作共
治、信息保护、法律法规等维度同向发力,良性互动,聚力推进AI变脸技术异化治理体系的构建创新,
有效管控风险,提升整体治理效能。
以数据算法为基石,深化源头治理。规避AI变脸技术的风险,要强化算法治理。强化主流价值引领
算法,引导算法设计者、信息分发者坚持正确价值取向,引导算法应用向上向善。构建算法数据库,收
录AI变脸技术的生成算法、识别算法和检测算法等模型,以溯源防伪、反向破解辅助识别判定AI变脸
作品,并将其同步收录数据库,通过样本的累积迭代,提升比对判定能力。优化传播媒介平台内部算
法,强化外部算法治理,协同优化算法的准入、监督、投诉和评估等配套制度体系。
以合作共治为架构,推进协同治理。要秉持合作精神,培育共治价值,优化完善合作治理、共同治
理机制。要以主体跨域协同、路径集成协同、信息交互协同为路径,优化协同治理界面。强化政府部
门、社交平台、科研院所的良性互动,厘清权责关系,共同开发检测审查AI变脸的技术算法,画好协同
治理的“同心圆”,共同应对AI变脸技术产生的风险。
以信息保护为支撑,构筑立体屏障。生物识别信息具有人身表征性、不可替代性特点,既是AI变脸
的原始材料,也是基础根基。AI变脸技术异化的风险规避应以“隐私控制”为原则,构建从收集到存储
再到应用的多维立体保护体系。细化采集入库规则,建立媒介平台动态征询和信息披露机制,基于适度
透明、隐私侵犯最小化原则收集信息。完善保管存储规则,媒介平台应采取加密技术,隐名化、匿名化
储存用户生物识别信息,严格限定储存期限和敏感应用场景。丰富加工利用规则,制作者、上传者对原
始视频采用语音标识、数字水印等方式进行信源标注,优化信息公开、转让,确保检测核查有据可循。
以法律框定为红线,厘清技本边界。秉持“技术一经济一社会”的模式,平衡调和公共利益和个人
叙益之间的张力。持续完善行政与民事相结合的法律规制体系构造,健全法律规制体系的层次性和梯度
性。厘清AI变脸源头制作者的法律责任,细化AI变脸可能带来的侵权行为,做好追踪溯源。构建要素
上贯通生产、使用、维护、监管等节点,内容上统合审查、商议、监督、互动机制的法律规范框架体
系。加大平台处罚力度,以疏堵结合的策略,细化不同场景应用的法律规制,以法律为AI变脸框定红
线。
(摘编自陈磊《规避AI变脸的技术风险》)
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AI变脸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产生的风险对伦理与道德提出挑战,不容忽视。
B.强化算法治理,多方合作共治,保护生物信息,就能彻底规避AI变脸技术产生的风险。
C.政府部门、社交平台和科研院所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共同应对AI变脸技术产生的风险。
D.生物识别信息是AI变脸原始材料,收集信息时应遵守适度透明、隐私侵犯最小化原则。
5.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首先阐释了AI变脸技术产生的风险,然后针对风险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B.材料按照主次顺序依次从四个方面进行阐释,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观点明确。
C.材料在阐述观点时,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如“画好协同治理的‘同心圆’”。
D.AI变脸技术产生的风险涉及诸多方面,且后果严重,可见AI变脸技术弊大于利。
6.某市公安局电信网络犯罪侦查局发布一起使用智能AI技术进行电信诈骗的案件,不法分子利用AI换
脸技术制作虚假的视频或图片,以此进行诈骗活动,请依据材料,谈谈你对此现象的看法。
【答案】4.B5.D
6.①利用AI换脸技术制作虚假的视频或图片对被害人造成极大的迷惑,犯罪分子利用高科技进行诈骗活
动,对社会稳定造成极大的危害。
②要从技术、部门协调、信息保护和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对AI造成的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
内,减少此类诈骗活动的发生。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就能彻底规避AI变脸技术产生的风险”信息缺失,原文最后一段“以法律框定为红线,厘清技本边
界”可知,还有从法律的角度为“AI变脸框定红线”。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行文思路和表达手法的能力。
D.“可见AI变脸技术弊大于利”于文无据,结合“要从数据算法、合作共治、信息保护、法律法规等维
度同向发力,良性互动,聚力推进AI变脸技术异化治理体系的构建创新,有效管控风险,提升整体治理
效能”可知,原文就如何防治AI技术的风险进行了论述,利与弊之间的大小并没有相关论述。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由原文“AI变脸技术以‘数字嫁接'创造、加工出高仿真虚拟场景,民众生活在虚拟与现实交织的世
界,导致真实自我在现实社会中的认知迷失”可知,利用AI换脸技术制作虚假的视频或图片对被害人造
成极大的迷惑,犯罪分子利用高科技进行诈骗活动,对社会稳定造成极大的危害。
由原文“要从数据算法、合作共治、信息保护、法律法规等维度同向发力,良性互动,聚力推进AI变脸
技术异化治理体系的构建创新,有效管控风险,提升整体治理效能”可知,要从技术、部门协调、信息
保护和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对AI造成的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减少此类诈骗活动的发生。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鹿原(节选)①
陈忠实
白嘉轩背着榕桂朝县城的方向走去。秋末冬初的黎明像一个行动迟缓的老人凝滞不前。冬走十里不
明。浓雾笼罩着的村庄仍然有驱狼的火光明明灭灭。雄鸡的啼叫没有往日的雄壮,而显得黏稠滞涩,像
是鸡脖子里全都塞满了鸡毛。白狼的凶讯持续流传。后来又传闻朱先生②凭一张嘴、一句话,就解除了从
甘肃反扑过来的二十万清军,朱先生因此被张总督任命为第一高参。白嘉轩忙于修复围墙而不闻姐夫朱
先生的种种传闻,是昨天晚上鹿子霖带着一脸惊奇询问他关于朱先生的消息时他才知道的。他带着验证
传闻和反正以来的种种疑惧和慌乱去找朱先生,听他断时论世。
朱先生在他的书房里接待白嘉轩,他一如往常,看不出任何异样的神态。白嘉轩脑子里顿时蹦出
“处世不惊”四个字来。他忍不住说起乡间关于白狼的传言,朱先生笑笑说:“无稽之谈。”姐夫对白
狼的冷漠,使白嘉轩感到扫兴,他随之问起朱先生斥退二十万清军的事。朱先生用像冷漠白狼一样的口
气说:“传言而已。”白嘉轩不好再问,却又忍不住:“哥,我想你是不会为张总督当说客的。”朱先
生却笑了:“你又猜错了,我这回乐意当了张总督的说客。”
那天清晨,朱先生正在书房里诵读。诵读已经不是习惯而是他生命的需要。世间一切佳果珍像都经
不得牙齿的反复咀嚼,咀嚼到后来就连什么味儿也没有了;只有圣贤的书是最耐得咀嚼的,同样一句
话,咀嚼一次就有一回新的体味和新的领悟,不仅不觉得味尝已尽反而觉得味道深远;好饭耐不得三顿
吃,好衣架不住半月穿,好书却经得住一辈子诵读。朱先生诵读圣贤书时,全神贯注如痴如醉如同进入
仙界。门房老者张秀才来报告,说省府衙门有两位差人求见。朱先生头也不抬:“就说我正在晨诵。”
张老秀才回到门口如实报告:“先生正在晨诵。”两位差官对门房张秀才上了火:“我这里有十万火急
的命令,是张总督的手谕,你问先生他接也不接?”张秀才再来传话,朱先生说:“我正在晨诵。愿等
就等,不愿等了请他们自便。”差官听了更火了,再三申明:“这是张总督的手谕,先生知道不知道张
总督?”张秀才说:“皇帝来也不顶啥!张总督比皇帝还高贵?等着!先生正在晨诵。”两位差官只好
等着,张秀才不失礼仪为他们沏了茶。
朱先生晨诵完毕,挽着袍子来到门房,接了差官的信,果然是张总督的亲笔手谕。张总督的信慷慨
陈词,婉约动人,言简意赅地阐释了反正举事的原义,摆置出目下严峻的局势,又说反正时逃跑的清廷
巡抚方升,从甘肃宁夏拢集起二十万人马反扑过来,大军已压至姑婆坟扎下营寨,离西安不过二百里
路,要决一死战。张总督说他的革命军同仇敌,汽,士气高昂,完全可以击败方升的乌合之众,只是战事
一起,市民百姓必遭涂炭,古城必遭毁灭,于理不通于心亦不忍。因此想请朱先生前往姑婆坟,以先生
之德望,以先生与方升之交谊,劝方升退兵,这里亦不追击,由他自去陇西。如果方升情愿留住西安,
张总督可以保护其颐养天年。
朱先生看罢,对两个差人说:“儒子只读圣贤书,不晓军事,又无三寸不烂之舌,哪有回天之力。
回去告知张总督,免得贻误战机。”说罢就转身走了。两个差官气得脸色骤变,气呼呼跳上车走了。朱
先生听得门口清静下来,立即告诉妻子:“快点给我收拾行李。"朱白氏担心地问:“你到哪达去?不
是说不去吗?”朱先生说:“我得出去躲几天。我算定张总督还要派人来缠的。”
傍晚时分,在张总督的总督府门前,一位背着裙槎夹着油伞的人径直往里走。荷枪实弹的卫兵横枪
挡住。那人说:“我找张总督。”张总督挽着朱先生坐下,亲昵地怨嗔道:“先生你是腿上的肉虫儿不
得死了?放着汽车不坐硬走路!”朱先生说:“我是土人,享不了洋福,闻见汽油味儿就恶心想吐。”
张总督说:“我真怕你不来哩!正准备三顾茅庐,我亲自去你的书院哩。”朱先生笑说:“纵是孔明再
生,看见你这身戎装,也会吓得闭气,何况我这个土人。”
第二天一早,张总督起来时,已经找不着朱先生,连连叹惋:“这个呆子书呆子!”随之带了一排土
兵乘车追出城去。
朱先生已经踏上咸阳大桥,一身布衣一只裕褪一把油伞,晨光熹微中,仍然坚持着晨诵。直到张总
督跳下车来堵住去路,朱先生才从孔老先生那里回到现实中来,连连道歉:“总督大人息怒!我怕打扰
你的瞌睡就独自上路了。”张总督好气又好笑说:“这十二个卫兵交给你,请放心,我已经给他们交代
过了。”朱先生转过身瞅一眼站成一排溜儿的兵士,摇摇头说:“这十二个人不够。把你的兵将一满派
来也不够。要是你能打过方升,你还派我做什么?回吧回吧,把你这十二个兵丁带回去护城吧!”张总
督不由脸红了说:“那你总得坐上汽车呀!”朱先生不耐炀了:“我给你说过,我闻不惯汽油味
儿……”说罢一甩手走了,嘴里咕咕嘟嘟又进入晨诵了。张总督追上来再次相劝,要他坐上汽车,带上
十二名经过特种训练的卫士以防不测。
朱先生却轻轻松松地说:“你诵一首咸阳桥的诗为我送行吧!”张总督心不在焉又无可奈何地诵
道:
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朱先生击掌称好之后,自己也吟诵起来:
车瓣柳,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朱先生吟诵至此,热泪涌流,转过身扯开步径自走了。
(有删改)
[注】①《白鹿原》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写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的故事。②朱
先生:白嘉轩姐夫,书中最具智慧的人。他自幼苦读,饱学儒雅,淡泊名利,慧眼看世。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倒叙的叙述方法,先叙述朱先生退敌成功,再叙述退敌的过程,这样的叙述方式能引起读者
的阅读兴趣。
B.“雄鸡的啼叫没有往日的雄壮,而显得黏稠滞涩”一句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用听觉去写触觉,拓
展了文本的意境。
C.张总督的书信从侧面写出了朱先生的德高望重,同时“以先生与方升之交谊”一句也为朱先生能够劝
退敌军做铺垫。
D.本文和鲁迅的《阿Q正传》故事背景都是辛亥革命,本文主人公朱先生是个读书人,而阿Q是一个无
业无家的贫苦雇农。
8.本文语言富有特色,请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语言特色。
(1)秋末冬初的黎明像一个行动迟缓的老人凝滞不前。
(2)先生你是腿上的肉虫儿不得死了?
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提出一个关键词:儒道结合。请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答案】7.B8.(1)运用比喻手法,将秋末冬初天空缓慢渐亮的情形生动形象地写出来,使小说雅致
而富有韵味。
(2)运用方言,语言口语化,简朴生动,符合人物形象特点,使小说通俗鲜活。
9.①朱先生热衷读圣贤书,反复咀嚼圣贤文化;但不追求名利,不愿意受到外界的羁绊和束缚。②朱先生
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但避免涉及政治,他以简单应对复杂,冷静地审视社会生活。③朱先生劝
退二十万清军,立下大功,但功成身退后一如往常,处事不惊。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用听觉去写触觉”错误。“雄鸡的啼叫”是听觉,“黏稠滞涩”是触觉,是用触觉去写听觉。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
(1)“秋末冬初的黎明像一个行动迟缓的老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秋末冬初的黎明”比作“一
个行动迟缓的老人”,突出黎明一点点渐渐变亮的特点,用老人的行动缓慢描写秋末冬初黎明的特点,
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
(2)“你是腿上的肉虫儿不得死了”,指可以不走的路却要走,可少走的路要绕着走。这是张总督对朱
先生说的话,是对朱先生的嗔怪,运用当地方言土语,语气亲昵,符合二人的身份及关系,口语用词,
简朴生动,使小说语言浅显活泼,生动有趣。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对作品进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
首先理解“儒道结合”,“儒”指儒家积极的入世思想,“道”指道家顺遂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朱
先生是儒、道完美结合的人物。
根据文中“诵读已经不是习惯而是他生命的需要”“朱先生诵读圣贤书时,全神贯注如痴如醉如同进入
仙界”“晨光熹微中,仍然坚持着晨诵”,可知,朱先生坚持晨读,任何事情都不能影响或打断他的晨
诵,他热衷读圣贤书,反复咀嚼圣贤文化,体现“儒”的特点。根据文中“他一如往常,看不出任何异
样的神态。白嘉轩脑子里顿时蹦出‘处世不惊‘四个字来”“传言而已”“朱先生转过身瞅一眼站成一
排溜儿的兵士,摇摇头说:'这十二个人不够。把你的兵将一满派来也不够。要是你能打过方升,你还
派我做什么?回吧回吧,把你这十二个兵丁带回去护城吧!'”,体现出他淡泊名利,不要车马喧哗、
兵丁跟随,体现“道”的特点。
根据文中“你又猜错了,我这回乐意当了张总督的说客”“傍晚时分,在张总督的总督府门前,一位背
着格褪夹着油伞的人径直往里走”“朱先生已经踏上咸阳大桥,一身布衣一只裕褪一把油伞”“朱先生
击掌称好之后,自己也吟诵起来:车麟麟,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
桥……朱先生吟诵至此,热泪涌流,转过身扯开步径自走了",可知,面对拥有二十万之众的势力强大
的清兵,他为了挽救百姓于水火,免遭涂炭,为了守住西安古城,义无反顾只身前去劝说,以一己之力
解除兵患,体现其心系百姓,勇敢从容,强烈的责任担当精神,体现“儒”的追求。根据文中“儒子只
读圣贤书,不晓军事,又无三寸不烂之舌,哪有回天之力。回去告知张总督,免得贻误战机”可知,他
拒绝张总督的请托,坚持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可见他不畏权贵,慧眼看世,避免涉及复杂的政治,体
现“道”的追求。
从文章整体来看,朱先生主动担当,劝退了从甘肃反扑过来的二十万清军,挽救了百姓,挽救了西安,
立下大功,体现“儒”的积极入世;劝退后对此事淡然,只说“传言而已”,从不居功,不将功劳挂在
嘴边,可见他处事不惊,体现“道”的洒脱淡然。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闰谓邹忌日:“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
也,君可以有功;然不胜可忌丕进战而丕更由挠而诛£”邹忌以为将,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闰,公孙闰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目:“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
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孙子陪[谓田忌日:“将军可以为大事乎?”田忌日:“奈何?”孙子曰:“将军无解兵而入齐,使
彼罢弊老弱守于任。任者,循轶之途也,辖击摩车而相过。使彼罢弊老弱守于任,必一而当十,十而当
百,百而当千。然后背太山,左济,右天唐,军重踵高宛,使轻车锐骑冲雍门。若是则齐君可正而成侯
可走。不然,则将军不得入于齐矣。“田忌不听,果不入齐。
田忌亡齐而本楚,邹忌代之相齐,恐田忌欲以楚权复于齐。杜赫日:“臣请为留楚。”谓楚王日:
“邹忌所以不善楚者,恐田忌之以楚权复于齐也。王不如封田忌于江南,以示田忌之不返齐也。邹忌以
齐厚事楚。田忌亡人也,而得封,必律王。若复于齐,必以齐事楚。此用二忌之道也。"楚果封之于江
南。
邹忌事宣王,仕人众,宣王不悦。晏首贵而仕人寡,王悦之。邹忌谓宣王日:“忌闻以为有一子之
孝,不如有五子之孝。今首之所进仕者,以几何人?”宣王因以晏首壅塞之。
(选自《战国策•齐策》,有删改)
材料二:
田婴者,齐威王少子而齐宣王庶弟也。田婴自威王时任职用事,与成侯邹忌及田忌将而救韩伐魏。
成侯与田忌争宠,成侯卖田忌。田忌惧,袭齐之边邑,不胜,亡走。会威王卒,宣王立,知成侯卖田
忌,乃复召田忌以为将。宣王二年,田忌与孙膑、田婴俱伐魏,败之马陵,虏魏太子申而杀魏将庞涓。
(选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有删改)
[注]孙子:孙膑。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战不胜A田忌B不进C战D而不E死F曲挠G而诛。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文中指正确,与《齐桓晋文之事》中“然,诚有百姓者”的“然”意思相同。
B.之:文中指到、往,与《鸿门宴》中“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的“之”意思不同。
C.德:文中指感激,与《荀子•劝学》中“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的“德”意思不同。
D.用事:文中指当权,与现代汉语词语中“感情用事”的“用事”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相邹忌与齐将田忌感情不睦,公孙闰趁机向邹忌献策,给田忌下套,最终,邹忌成功排挤走了田
O
B.邹忌害怕田忌返回齐国,杜赫为邹忌出主意,杜赫劝楚王善待田忌,以求田忌回报,楚王听从了杜赫
的建议。
C.齐宣王对随从很多的邹忌做官不满,反而喜欢随从不多的晏首,邹忌就用巧言误导齐宣王,导致齐宣
王误会晏首。
D.齐宣王将被陷害出走的田忌召回,并让他做了将领,田忌与孙膑、田婴一起攻打魏国,擒杀了魏将庞
涓。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2)邹忌所以不善楚者,恐田忌之以楚权复于齐也。
【答案】10.ACF11.B12.C
13.(1)当算卦的人走出来时,(公孙闰)就叫人把算卦的抓起来,将其带到齐王面前去证明这一席话。
田忌于是只好逃离齐国。
(2)邹忌跟楚国不友好的原因,是邹忌担心田忌凭借楚国的势力重回齐国。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如果战败了,田忌没有努力向前进攻,即使没有战死,也会因临阵退缩的罪名被处死。“战不
胜”与“战而不死”是两种情况,语义对举,单独成句,前后ACF处断开;
“田忌不进”是主谓句,前后AC处断开。
故选ACFo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句意:邹忌认为他说得对。/对呀,确实有这样想的老百姓。
B.错误。“之”都是“到、往”的意思。句意:齐将田忌从齐国逃到楚国。/项伯就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
军营。
C.正确。德,感激;/品德。句意:一定会深深地感谢大王。/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非凡的智慧就
会得到。
D.正确。用事,当权;/行事、办事。句意:田婴从威王时就任职当权。/凭个人的爱憎或一时的感情冲动
办事。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随从很多”“随从不多”错,“仕人众”意思是推荐任职的人很多,“仕人寡”意思是推荐任职的
人不多。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卜”,算卦,占卜;“验",证明;“走”,逃离,逃走。
(2)“所以",……的原因;“善”,对……好,跟……友好;第二个“以”,凭借;“……者,……
也”判断句。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成侯邹忌担任齐相,田忌任将军,这两人关系不好。公孙闰对邹忌说:“您为何不替大王出主意去
进攻魏国呢?如果战胜了,因为用了您的计划,就可以立功;如果战败了,田忌没有努力向前进攻,即
使没有战死,也会因临阵退缩的罪名被处死。”邹忌认为他说得对,就建议齐王派田忌进攻魏国。
田忌连战连胜,邹忌把此事告诉公孙闰,公孙闰就派人拿了十金到集市上去算卦,说:“我是田忌
的部下,我们屡战屡胜,威震天下,想要做一番大事业,看看吉利不吉利?”当算卦的人走出来时,(公
孙闰)就叫人把算卦的抓起来,将其带到齐王面前去证明这一席话。田忌于是只好逃离齐国。
孙膑对田忌说:“将军愿意做一番大事吗?"田忌说:“该怎么做呢?”孙膑说:“将军最好是不
要解除武装返回齐国,而让那些疲惫老弱的士兵来驻守任这个地方。任地的道路狭窄,车辆只能碰撞摩
擦才能通过。如果让那些疲惫老弱的士兵把守任地,定能以一当十,以十当百,以百当千。这样以后,
将军背靠太山,左边有济水,右边有天唐,辎重直达高宛,只需轻车和精锐的骑兵就可以直冲齐都临淄
的雍门。如此,齐国的君主就可由将军控制了,而成侯邹忌必定逃走。否则,将军就回不了齐国。”田
忌没有听从,果然未能返回齐国。
齐将田忌从齐国逃到楚国,邹忌代替他的将军地位担任齐相,担心田忌凭借楚国的势力重回齐国。
说客杜赫对邹忌说:“我愿意为您把田忌留在楚国。”杜赫便去对楚王说:“邹忌跟楚国不友好的原
因,是邹忌担心田忌凭借楚国的势力重回齐国。大王不如把江南封给田忌,以表明田忌不会再重回齐
国。邹忌便一定会让齐国和楚国友好。田忌是个逃亡在外的人,他现在得到了封地,一定会深深地感谢
大王。如果将来他重回齐国,也一定会使齐国和楚国非常友好。这就是利用田忌、邹忌二人的办法。”
楚王果然把江南封给了田忌。
邹忌做齐宣王的臣子,他推荐任职的人很多,齐宣王不高兴。晏首是齐宣王的重臣,推荐的人却不
多,齐宣王很喜欢他。邹忌便对齐宣王说:“我听人说,家里有一个孝子,不如有五个孝子。现在晏首
到底推荐了几个人呢?”齐宣王因此认为晏首堵塞了推荐贤人的道路。
材料二:
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庶母所生的弟弟。田婴从威王时就任职当权,曾与成侯邹忌以及
田忌带兵去救援韩国攻打魏国。成侯与田忌争宠,成侯出卖了田忌。田忌害怕了,就偷袭齐国边境的城
邑,没拿下,便逃跑了。这时正赶上齐威王去世,齐宣王被立为国君,齐宣王知道是成侯出卖田忌,就
又召回了田忌并让他做了将领。宣王二年,田忌跟孙膑、田婴一起攻打魏国,在马陵战败魏国,俘虏了
魏太子申,杀了魏国将领庞涓。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小题。
叙怀二首(其一)
[唐]张九龄
弱岁读群史,抗迹追古人。
被褐①有怀玉,佩印从负薪②
志合岂兄弟,道行无贱贫。
孤根亦何赖,感激此为邻。
咏怀八十二首(其十五)
阮籍③
昔年十四五,志尚好书诗。
被褐怀珠玉,颜闵④相与期。
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
丘墓蔽山冈,万代同一时。
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之?
乃悟羡门子⑤,嗷嗷今自嗤。
[注]①被:通"披”。褐:粗布衣服,出自《老子》“圣人被褐怀玉”。②佩印从负薪:出自
《汉书•朱买臣传》。汉代朱买臣家贫,常卖柴以给食。后来任太守,佩太守印绶荣归故里。③《晋
书•阮籍传》:“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
常。”《咏怀八十二首》是阮籍在魏晋易代之际的黑暗现实生活中抒写的感慨。④颜:指颜回。闵:指
闵子骞。两人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是安贫乐道的典范人物。⑤羡门子: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诗首联叙述诗人青少年时代因为阅读大量史书,从此志向高远要向古代圣贤看齐。
B.张诗颈联承接上文,表明追求“道行”只要志同道合就不必问是否是兄弟,也无论贫贱。
C.张诗尾联中“孤根”指独生的根,说明自己孤独无依,因而愿意以古人为邻,向他们学习。
D.阮诗后八句转入感怀,说诗人要建功立业,与历史上的很多名人葬在同一地方而显名。
15.张诗的第三、四句和阮诗的第三、四句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同有异,请简要分析。
【答案】14.D15.(1)同:都表示自己虽贫穷但有真才实学。(2)异:张诗通过朱买臣的典故,表示
自己虽然穷困但志向远大,希望自己像朱买臣一样得到朝廷重用。阮诗通过颜回、闵子骞的典故,表示自
己在动荡现实中,为了保全自己,安贫乐道。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D.“说诗人要建功立业,与历史上的很多名人葬在同一地方而显名”错,感怀的内容主要是自己不能建
功立业,流芳百世,于是转而羡慕神仙。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同:张诗的“被褐有怀玉,佩印从负薪”与阮诗的“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两处都有“被褐”,表
明贫穷;“有怀玉”“怀珠玉”表明有理想、有济世之才。
异:张诗的“被褐有怀玉,佩印从负薪”中“被褐”强调贫困,“有怀玉”表明有远大理想。结合注释
可知,此句运用朱买臣的典故,希望自己像朱买臣一样得到朝廷重用。
阮诗的“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中“珠玉”非实指,是比喻义,指内心怀有珠玉一样美好的理想。
诗人把以德行见称的颜回、闵子骞当做榜样,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品德高尚之人。强调物质生活贫苦,但
为了保全自己,诗人安贫乐道。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节选)》中,“,”两句通过写戴高帽、配饰
品来表明诗人追求高洁的品质。
(2)李白《蜀道难》中,“,”两句追溯了蜀秦隔绝、不相交通
的漫长历史。
(3)“酒”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历代文人喜欢借酒来表情达意,因此古诗文中经常出现
“酒”这个意象,如“,”。
【答案】①.高余冠之岌岌兮②.长余佩之陆离③.尔来四万八千岁④.不与秦塞通人烟
⑤.艰难苦恨繁霜鬓⑥.潦倒新停浊酒杯(醐酒临江,横槊赋诗/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陈
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岌”“佩”“塞”“繁”“鬓”“醐”“槊”“倾”“恣”“谑”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叶子变红,奥秘就在于植物色素在叶片中的含量与相对比例的变化。植物叶片中主要有叶绿素、①
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三大类色素,其中,对叶子变红“贡献”②最大的当数花青素。它是一类广泛存在
于被子植物及少数裸子植物器官中的水溶性色素,在酸性条件下呈红色,③在碱性条件下呈蓝色。
秋冬季节,气温降低,光照减少,叶绿素的合成被抑制,此时叶绿素的合成速率小于降解速率,
(A)o与此同时,在一些种类的植物中,叶片细胞中的花青素含量迅速增加,细胞质积累的可溶性糖也
逐步增加,呈酸性。花青素(B),因此叶片逐渐变红。
不过,大自然不只在秋天才会赋予叶子红色。在正常养护情况下,一些植物会积累花青素,在其他
季节,叶片也会呈现红色。此外,有些植物新长出的嫩叶也是红色的,例如紫薇、接骨木等④。
影响色素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的基因数量众多,任何一个关键基因的突变都有可能引起叶色异常。
利用这一点,科学家通过遗传转化等技术手段,培育出越来越多的红叶植物种类。近年来,有关彩氏植
物叶片金子碉控机制的啰究里卷了一系列起色,人工谓控土包丕再丕是遥丕可及的梦。
17.文中四处画横线的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处是()
A.①B.②C.③D.@
18.文中画波浪线处有语病,请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19.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
个字。
【答案】17.D18.示例:有关彩叶植物叶片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人工调控叶色不
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或:有关彩叶植物叶片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有了一系列起色,人工调控叶色不再是遥
不可及的梦。
19.A叶绿素含量会逐渐减少B在酸性条件下变成红色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D.“等”与“……”不能连用,可删掉“……”。
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语病有:
“取得”与“起色”不搭配,改为“取得……进展”;
“不再不是遥不可及的梦”不合逻辑,否定失当,把“不再不是”改为“不再是”。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A前面说“光照减少,叶绿素的合成被抑制",可见秋冬季节叶绿素含量减少,应填:叶绿素含量会逐
渐减少。
B前面说“呈酸性”,后面说“因此叶片逐渐变红”,可见,叶片变红花青素因为酸性作用变成了红
色,应填:在酸性条件下变成红色。
(-)语言文字运用n(本题共2小题,io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月光下的清流蜿蜒曲折,水声潺潺。这条一脚就能跨过去的小溪仿佛是固定在大地的一根琴弦。弹
拨它的,是清风、月光以及一双少年的手。云领茗下篮子,攀开菊花,唱出两盏河灯,又取出火柴,一
一将它们声燃,将一盏莲花形的塔给我。他对我说,他妈妈喜欢吃南瓜,所以他每年放的河灯都是南瓜
形的。云领先把几枝菊花放在清流上,然后怕我搅扰了他似的,捧着河灯去了上游。我打量着那盏属于
魔术师的莲花形的河灯,它用明黄色的油纸做成,烛光将它映得晶莹剔透。我从随身的包中取出魔术师
的剃须刀盒,打开漆黑的外壳,从中取出闪着银光的剃须刀,抠开后盖,将槽中那些细若尘埃的胡须轻
轻倾入河灯中。我不想再让浸透着他血液的胡须被囚禁在一个黑盒子中,囚禁在我的怀念中,让它们随
着清流而去吧。我呼唤着魔术师的名字,将河灯捧入水中。它一入水先是在一个小小的旋涡处耸了耸身
子,仿佛在与我做最后的告别,之后便悠然向下游漂荡而去。我将剃须刀放回原处,合上漆黑的外壳。
虽然那里是没有光明的,但我觉得它不再是虚空和黑暗的,清流的月光和清风一定在里面荡漾着。我的
心里不再有那种被遗弃的委屈和哀痛,在这个夜晚,天与地完美地衔接到了一起,我确信这清流上的河
灯可以一路走到银河之中。
20.文中加点的动词使用十分精练传神,请结合文本,从总体上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1.文中画横线处都用到了“仿佛”,说说二者表意和表达效果的不同。
第一处:仿佛是固定在大地一根琴弦。
第二处:仿佛在与我做最后的告别。
【答案】20.动作的叠加使用,使得文本逐步营造一种温馨、神秘而又稍带忧伤的氛围;同时一系列动作
的描写不仅仅是对场景的描述,也是整个故事情节发展的推动力,每一个动作都在向前推进故事。
21.第一处“仿佛”是比喻词,将小溪比作大自然中的一根美妙的琴弦,增强了读者对景色美妙和大自然
和谐共生的感受;第二处“仿佛”表示类似,用来描写一种状态,像是,其实又不是,增强了场景的情感
氛围。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的能力。
首先,作者在描述云领时,叠用了“放”“撩”“取”“取”“点”“送”等一连串动词,诸如
“撩”“取”等动作都显得非常轻柔,而“送给我”的行为,这说明我们关系良好,这使得文本所呈现
出的内容是温馨。而读者读罢这一连串动词后,或许会产生疑问:我们为什么要点河灯,是要做什么?
再结合后文”他对我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版权许可合同标的为影视作品的许可使用协议
- 2024年全新协议协议样本版
- 二零二四年专家咨询与技术支持合同3篇
- 饭店物业租赁与管理合同(2024版)3篇
- 2024年度任泽区人民法院0KV配电工程物流运输合同
- 2024年度农产品采购协议书2篇
- 商业地产租赁及经营管理合同(2024版)
- 2024年医疗机构患者伤害事故经济补偿合同版B版
- 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治疗
- 二零二四年度健身中心人力资源外包合同3篇
- 三视图教学课件(PPT 85页)
- 大班打击乐《孤独的牧羊人》课件
- 城市更新规划
- 话剧剧本写作(课堂PPT)
- 砂场安全管理制度大全
- 枸橼酸抗凝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PPT课件
- 移动式操作平台
- 心力衰竭护理新进展
- (完整版)装饰装修工程监理规划
-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
- 书香少年申报材料(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