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城东实验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城东实验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城东实验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城东实验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城东实验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城东实验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积累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惩(chěng)罚星宿(xiù)因地制(zhì)宜忍俊不禁(jīn)B.栈(zhàn)桥附和(hè)根深蒂(dì)固谈笑风生(shēng)C.诀(jué)别木讷(nè)脍(kuài)炙人口妇儒(rú)皆知D.庇(bì)护遒劲(jìn)叱咤(zhà)风云引经剧(jù)典2.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①由“形符”和“声符”组合起来的字就是形声字。②现在的汉字,大部分都是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③我们的祖先想到一个好办法,他们把一个字分成两部分。④用图形构成的象形文字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无法分辨相似的事物。⑤另一部分是一个同音(或近音)的字,用来表示事物的读音,这部分称为“声符”。⑥一部分是一个“象形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这部分称为“形符”。⑦这样,事物的形状无论多么相似,只要读音上有区别,都可造出不同的字形去表达了。A.②③⑤⑥⑦①④ B.④②①⑤⑥③⑦ C.⑦①②④③⑥⑤ D.④③⑥⑤①⑦②3.以下各项说话得体的一句是()A.张老师说:“同学们,有不懂的地方,欢迎垂询。”B.提到自己的父亲,老刘动情地说:“令尊经常告诫我们,做人要清清白白。”C.凡作文获得一等奖的同学,本组委会将惠赠《哈利·波特》一套。D.我已谈了这些,算是抛砖引玉,下面请诸位发表意见。4.阅读下面这首诗,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A.这是刘禹锡回赠白居易的一首诗。题目中的“酬”是“酬答”的意思,“乐天”即白居易。B.首联中“巴山楚水”泛指贬地,此联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字句的渲染,表达了作者被贬多年的无限心酸和悲凉。C.颔联运用两个典故,用语贴切,感情深沉,表达了作者在席上听到笛声后恍如隔世的怅惘之感。D.颈联诗人虽以“沉舟”“病树”自比,但并不消沉低落,从整联中可见诗人的豁达胸襟。5.经典诗文默写。__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做·秋思》)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沿河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纪昀《河中石兽》)以中有足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冰心《荷叶·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眼泪很快流了下来。(朱自清《背影》)后来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余光中《乡愁》)6.根据阅读的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回答问题。(1)对于长征,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评价道:“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根据对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说说长征是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的理由。(2)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是最闪亮的精神坐标”。请举出《红星照耀中国》中1个你眼中的英雄及事例概括(30字以内)。(3)根据你对《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的阅读,谈谈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二、阅读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①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②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注)①庞安常:世代从医,颇有名气。②王逸少: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遂往求疗/遂迷,不复得路B.而颖悟绝人/湖中人鸟声俱绝C.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潭中鱼可百许头D.下临兰溪/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3.苏轼称自己和庞安常都是“异人”,结合选段说说他俩“异”在何处?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8.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军士吏被甲被:同“披”,穿着B.天子且至且:将要C.居无何居:处于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固:一定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已而之细柳军何陋之有B.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乃重修岳阳楼C.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为宫室、器皿、人物D.请以军礼见不以物喜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影响深远。B.文章记叙周亚夫驻扎细柳营时,汉文帝去劳军被挡的事。C.其他军营和细柳营的对比,侧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明。D.“改容式车”一句,体现天子对周亚夫的管理颇有微词。9.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超然台记〔宋〕苏轼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醨①,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②,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③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④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⑤,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⑥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⑦”,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①哺糟啜醨:吃酒糟,饮薄酒。②岁比不登:连年歉收。比:连续。登:丰收。③葺:修缮。④庶几:或许,也许。⑤遗烈:功业。⑥瀹:煮。⑦超然:超凡脱俗,超出世俗生活之外。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⑴(安)①释舟楫之安____②尔安敢轻吾射_____(《卖油翁》)⑵(因)①因城以为台者旧矣_____②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_____(《唐雎不辱使命》)⑶(稍)①稍葺而新之____②县官日有廪稍之供_______(《送东阳马生序》)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3.请借助小贴士,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要注意语意完整、通顺。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4.请认真品读下列语句,联系全文内容,简要分析本文中苏轼的“乐”与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所谈到的“乐”,有何不同。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苏轼《超然台记》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欧阳修《醉翁亭记》10.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新年敲响钟声108下①新年到来的时候,北京大钟寺、登封少林寺、苏州寒山寺、杭州灵隐寺等全国各大寺院都会响起钟声。新年钟声是有讲究的,要敲108下。这是为什么呢?一种说法是,一年有12月、24节气、72候(每五日为一候),这些数字加在一起就等于108;还有一种说法是,9是最大的数字,又和“久”谐音,108代表着12个月里都有9。钟声响起,代表辞旧迎新,迎春接福。在城市高层建筑稀少的年代,有些寺庙的钟声可以传出几千米远。②为什么钟声能传得那么远呢?我们以北京大钟寺的钟为例来说明。这口钟铸造于明朝永乐年间,所以又叫作“永乐大钟”。它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钟,高约7米,总重量约64吨,钟体不同部位的厚薄不等,最薄的地方在钟腰,有94毫米,最厚的地方在钟口,有185毫米。将近600年过去了,这口钟依然没有一处裂缝,撞钟时声音还是那么洪亮、浑厚。③两千多年前,我国的能工巧匠就掌握了铸造青铜钟的技法,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对此有详细的记载。永乐大钟钟身坚固、声音洪亮的秘密就在于它继承和发扬了这一技法。永乐大钟钟身高度和钟口宽度的比例是1:0.7,这也是我国古代铸造铜钟一直以来遵循的比例。为什么要钟身长、钟口小呢?据声学研究显示,这种形状便于散音。这和《考工记》中“钟小而长,则其声舒而远闻”的记载相符。④钟声悠扬和铸造铜钟的化学成分也有关系。化学分析表明,永乐大钟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是相同的,都是含铜80.54%、锡16.40%、铅1.12%,另外还有金、银、铁等其他金属。《考工记》中说,铸造青铜钟应当“六分其金而锡居一”。现代研究也证明了这一说法的科学性,当青铜器中锡的含量在15%~17%时,其抗裂性能最好,声学效果最佳。⑤《考工记》中记载:“钟厚则石,已薄则播。”意思是说:钟身厚,声音就沉闷;钟身薄,声音就传得远。永乐大钟的钟身厚度不一,在撞击时不同部位振动的频率不一样,所以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声学仪器测试发现,永乐大钟发出的声音频率从16赫兹到800多赫兹不等。许多声音听起来就像音乐,比如振动在169赫兹的声音听起来像是“哆”,164赫兹的声音听起来像是“咪”。这么多的声音汇集在一起,就像一场宏大的交响乐。⑥除了永乐大钟本身的特点之外,温度和不同的介质对钟声的传播也有影响。从声学的角度分析,声波总是向温度低的区域偏折。新年钟声在午夜敲响,这时空中的温度高,地面的溫度低,所以声波会向地面偏折,沿着地表传播得很远。如果在水边听新年钟声,你会感觉钟声更加清晰,因为水面是平的,声波反射更加平稳。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传诵千年:“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水乡秋夜,孤舟渔火,钟声从远处的寒山寺沿着江面悠悠地传来,一声声诉说着游子的孤寂和哀愁。《红楼梦》中,贾母月下听笛时,觉得“笛声远远的吹起”,听戏时坐在藕香榭的水亭中,也是这个道理。声音沿着水面传播时,回音方向一致,水面是天然的音响,能让乐音更加清晰悦耳。⑦江上聆钟,月下闻笛,隔水听曲,中国文化有一种诗意的美感。新年敲108下钟声,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表达出对国泰民安的祝愿。(选自《知识窗》2018年第2期)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京大钟寺的钟,铸造于明朝永乐年间,又叫“永乐大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钟。B.据声学研究显示,钟身短、钟口大的钟便于散音,这和《考工记》中的记载相符。C.永乐大钟的钟身厚度不一,在撞击时不同部位振动的频率不一样,所以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D.新年钟声在午夜敲响时,如果你刚好在水边聆听,那么你会感觉到钟声更加清晰。2.下列对选文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采用了从本质到现象的逻辑顺序行文,先介绍寺庙的钟声传播得很远,然后分析钟声为什么能传播得很远。B.决定钟声传播远近的原因:钟的身口大小比例、铸造铜钟的化学成分、温度和不同的介质。C.第④段中加点的“这一说法”指的是“铸造青铜钟应当“六分其金而锡居一”,即“当青铜器中锡的含量在15%~17%时,其抗裂性能最好,声学效果最佳”。D.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永乐大钟由于钟身厚度不在撞击时不同部位振动的频率不一样,许多声音听起来就像音乐”的特点。3.这篇文章的语言颇有特点,请举例说明。1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小题父亲的考题儿子事业有成,但其对金钱的追求真到了别无所求的程度。一天,父亲给一向标榜自己心算能力很强的儿子出了一道题:“一辆载着457名旅客的列车驶进车站,这时先下来98人,又上来103人。”儿子紧张的情绪松弛了下来。“在下一站下去73人,又上来132人。”儿子的嘴角挂了一丝微笑,开始把左腿压在了右腿上。“再在下一站下去91人,上来67人。”父亲拿着本子的手有些抖,念的速度也在加快。“再下一站下去91人,上来65人;再一站下去114人,上来37人;再下一站下去52人,上来97人。”父亲念得飞快并努力使每个发音都清楚,儿子有些心疼起老父,关切地问:“完了吗?”“没有,你听仔细了!”父亲摇晃着那已经没有几根头发的脑袋接着说,“列车继续往前开。到了下一站,这是个小站,只下去10个人,又上来8个人;下一站也是个小站,下去6个人,上来5个人。”父亲的态度很认真,儿子却觉得该结束了。“再下一站又下去101个人,上来18个人;再下一站是终点……还没等父亲说完,做儿子的就站起来:“您是想马上就知道车上一共下来多少人吗?”儿子的口气中透着一股得意。“不!”父亲微笑着说,“我只想知道,这趟车究竟停靠了多少次站台?”儿子一下子懵了。父亲的语气变得严肃而沉重:“人的一生不要只计算一辈子能积攒多少钱,一辈子做金钱的奴隶,钱再多死的时候也带不走,应该留意人生的每个站台:哪个站台付出的少,哪个站台得到的多;哪儿有欢乐,哪儿有痛苦……认真地体会人生的每个细节,这样你才算拥有实实在在的生活,才不枉活一回。”父亲拉着发呆的儿子的手说,“不要太计较金钱的得失,而忘了做人的真谢!”1.从文中找出儿子心理变化的词语,完成下面的略图。_________→自信→心疼→_________→_________2.两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4.文章中的父亲告诉了我们什么做人的道理?对于初三即将毕业的我们有什么启示?三、应用1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广州牙雕始于晋代,兴盛于明代后期,经过历代的发展,逐渐成为广州的著名特产,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广州的牙雕兼有浓郁的东方民族色彩和精雕细刻的岭南风格,多以花木、山石、龙舟、宝塔、蟹笼等岭南山水景物为题材,擅长独特的镂空技艺。其中以镂雕象牙球、画舫著称,尤以镂刻精细多层象牙球最负盛名。雕刻艺术家们用一块完整无缺的象牙料,镂空成各种规格、层数不等的圆球,象牙球最小的仅二三层,最大的有40多层,每层都刻上龙凤、花卉等各种图案,且能灵活转动。广州牙雕艺术家镂雕的20层象牙球早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工艺特种奖。(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成特产东方特色镂雕图案负盛名岭南风格取材山水上联:下联: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①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犹太人哲学家维特根斯坦②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读了上面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②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否则扣分,直至零分。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一、积累1、B【解析】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A、chéngC、儒—孺D、劲jìn---jìng剧---据【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2、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用语的简明、连贯、过渡、衔接能力,观察文本的上下文,对提高连贯与衔接能力有帮助。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3、D【解析】这是一道口语交际题。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说话人的身份,说话要有礼貌。A项有误,“垂询”是敬词,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老师这样说不合适;B项有误,“令尊”是称对方父亲的敬词,不能用来形容自己的父亲;C项有误,“惠赠”是接受别人赠送东西的礼貌用语,不是直接对别人说,应改为“赠送”。故选D。点睛: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语言得体的判断。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4、C【解析】

C“表达了作者在席上听到笛声后……”错误,“闻笛赋”典出晋人向秀《思旧赋》:晋人向秀经过亡友嵇康、吕安旧居,听见邻人吹笛,因而写了《思旧赋》。表达对友人的思念。“烂柯人”典出《述异记》:晋人王质入山打柴,观人下棋,局终发现手中斧柄已烂,回到家里才知已经过了百年。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5、(1)晴川历历汉阳树(2)病树前头万木春(3)羌管悠悠霜满地(4)会挽雕弓如满月(5)不亦颠乎(6)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7)逝者如斯夫(8)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9)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10)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解析】

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此题要注意“羌”“颠”“荫”“矮”等字的书写。6、(1)长征是宣言书:长征胜利宣告蒋介石及其反动派对红军围剿的失败。宣传队:红军长征两万八千里,经历十二个省份。每到一个地方扩大的红军的影响,把革命真理传播到沿途广大地区。播种机:每经历一个地方,不仅宣传革命真理,还播下革命的种子,为后来开展革命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2)示例:飞过泸定桥30勇士,不怕死,敢于胜利。徐海东,家人被杀,勇于斗争,带领红28军第一个长征到陕北。彭德怀,从小敢于斗争,参加红军后善打游击战,取得一个个胜利。毛泽东,博览群书,寻找真理,指挥有方,将士爱戴。(3)有革命理想,敢于斗争,顽强战斗,乐观面对艰难困苦。有这四个方面的意思即可。【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对名著的知识积累。《红星照耀中国》(RedStarOverChina)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2)此题考查的是对名著故事情节的概括。这部书中写了红军长征的故事,里边著名的故事有红军过雪山,四渡赤水河,飞夺泸定桥等。选取其中一个加以概括叙述即可。对书中的人物形象概括,可以任意选择。例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物,在书中都有描述,任选一个即可。(3)此题考查的是对名著知识的感悟。透过名著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我们可以体会到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据此理解作答。二、阅读7、1.C2.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3.庞安常异在“以眼为耳”,“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苏轼异在“以手为口”,因诗文惹祸,虽被贬,但他乐观豁达、积极向上。启示:庞安常角度:尽管他生理上有缺陷,但自学成才,成为巧手神医,救人无数。告诉了我应该要自信乐观,发觉自己的潜能,为社会尽自己绵薄之力。苏轼角度:遭遇人生困境,不要怨天尤人,应该从容自信、乐观旷达,活出自己的精彩。【解析】1.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于是,就/终于;B:超出/消失;C:大约/大约;D:居高面下/将要。故选C。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这句话的意思是:黄州东南三十里有个乡镇沙湖,又称螺蛳店。我在那里买了几亩田,因为去那里查看田地,得了病。可以根据句意进行停顿。3.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的意思是:聪明领悟超过一般人,用纸给他写字,写不了几个,就能够懂得别人的意思。“以眼为耳”是庞安常与常人不同的地方。“余以手为口”的意思是“我用手当嘴巴”,这是苏轼“异”的表现。启示类是文言文阅读中的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阅读的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从庞安常或苏轼的角度谈启示都可以。如:本文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居黄州时写的,作者当时被贬,但文章并没有透露出他的消极情绪,相反他称自己为“异人”,表现了他能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来面对人生的困境。选自《东坡志林》作者:苏轼年代:北宋参考译文:黄州东南三十里有个乡镇沙湖,又称螺蛳店。我在那里买了几亩田,因为去那里查看田地,得了病。听说有个麻桥人庞安常医术高明但耳朵聋,就去他那里请他看病。庞安常虽然耳朵聋,可是聪明领悟超过一般人,用纸给他写字,写不了几个,就能够懂得别人的意思。我和他开玩笑说:“我用手当嘴巴,你用眼当耳朵,我们两个都是当代的怪人。”病好之后,和他一同游览清泉寺。寺在蕲水县城外两里多路,那里有个王羲之的洗笔池,水很甘美,池下方有条兰溪,溪水往西流。我作了一首诗歌:“山下短短的兰芽浸在溪水中,松林里沙子路土干净没有污泥。晚间萧萧细雨里子规啼鸣。谁说是人老了不再年轻,你看那流水还能向西,不要因为年老就唱起“黄鸡催晓”、朱颜易逝那种消极悲观的歌曲。”这一天,喝得非常痛快才回去。8、1.C2.B3.D【解析】1.C加点词解释有误。“居无何”的“居”:过,经过。居无何:过了不久。2.B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均为“于是,就”之意。A前者动词“到、往”,后者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C前者“担任”,后者“雕刻”。D前者“按照”,后者“因为”。3.D“对周亚夫的管理颇有微词”对选文理解有误。从“改容式车”一句,看出天子对周亚夫治军的赞赏。【点睛】小题2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一句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代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手法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译文: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驱驰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月,戒备森严。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到了大营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便跪拜,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感叹地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至于周亚夫,岂是能够侵犯他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9、1.安逸,安适怎么靠着,顺着,就着于是,就略微,稍微公家供给的粮食2.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3.(我)远离杭州湖光山色的美景,来到桑麻丛生的荒野。4.苏轼乐于超然物外,他认为只要把一切事物都置之度外,就无往而不乐(无论到哪儿都能找到快乐),世间万物皆有可乐。欧阳修则立足现实,与民同乐,率领百姓同游琅琊山,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解析】1.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都是一词多义词,要结合各自的语境辨析词义,如“稍”略微;稍微。“安”安逸,安适;怎么。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雨落雪飞的早晨,风清月明的夜晚,我没有不在那里的,朋友们也没有不在这里跟随着我的。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背:远离。观:美景。适:去,往。4.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醉翁亭记》庆历五年春,欧阳修由于声援范仲淹等人,再遭贬斥,出知滁洲,本文作于到滁州的第二年。“庆历新政”的失败,使他感到苦闷;外放可以摆脱朝廷党争,对他也是一种安慰。文章表现了作者这种复杂的心情。本文以一个“乐”字贯穿全篇,并坦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把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寄情于山水之间,消融于与民同乐之间,在描绘一幅幅变化多姿、秀丽妩媚的优美图画时,表现了他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此文说明超然于物外,就可以无往而不乐。即把一切事物都置之度外,无所希冀,无所追求,与世无争,随遇而安,就不会有什么烦恼,能成为二个知足者常乐的人。【点睛】译文任何事物都有可观赏的地方。如有可观赏的地方,那么都可使人有快乐,不必一定要是怪异、新奇、雄伟、瑰丽的景观。吃酒糟、喝薄酒,都可以使人醉,水果蔬菜草木,都可以充饥。以此类推,我到哪儿会不快乐呢?我从杭州调移到密州任知州,放弃了乘船的舒适快乐,而承受坐车骑马的劳累;放弃墙壁雕绘的华美漂亮的住宅,而蔽身在粗木造的屋舍里;远离杭州湖光山色的美景,来到桑麻丛生的荒野。刚到之时,连年收成不好,盗贼到处都有,案件也多不胜数;而厨房里空荡无物,每天都以野菜充饥,人们一定都怀疑我会不快乐。可我在这里住了一年后,面腴体丰,头发白的地方,也一天天变黑了。我既喜欢这里风俗的淳朴,这里的官吏百姓也习惯了我的愚拙无能。于是,在这里修整花园菜圃,打扫干净庭院屋宇,砍伐安丘、高密的树木,用来修补破败的房屋,以便勉强度日。在园子的北面,靠着城墙筑起的高台已经很旧了,稍加整修,让它焕然一新。我不时和大家一起登台观览,在那儿尽情游玩。从台上向南望去,马耳、常山时隐时现,有时似乎很近,有时又似乎很远,或许有隐士住在那里吧?台的东面就是卢山,秦人卢敖就是在那里隐遁的。向西望去是穆陵关,隐隐约约象一道城墙,姜太公、齐桓公的英雄业绩,尚有留存。向北俯视潍水,不禁慨叹万分,想起了淮阴侯韩信的赫赫战功,又哀叹他不得善终。这台虽然高,但却非常安稳;这台上居室幽深,却又明亮,夏凉冬暖。雨落雪飞的早晨,风清月明的夜晚,我没有不在那里的,朋友们也没有不在这里跟随着我的。我们采摘园子里的蔬菜,钓取池塘里的游鱼,酿高粱酒,煮糙米,大家一边吃一面赞叹:“多么快活的游乐啊!”这个时候,我的弟弟苏辙字子由恰好在济南做官,听说了这件事,写了一篇文章,并且给这个台子取名“超然”,以说明我之所以到哪儿都快乐的原因,大概就是在于我的心能超乎事物之外啊!10、1.B2.B3.①语言准确,严密。如第②段中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介绍了“永乐大钟”的规格。②语言生动形象。第⑥段引用古诗,名著情节突出了温度和不同的介质对钟声的传播也有影响,形象生动。【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B项有误,原文是“永乐大钟钟身高度和钟口宽度的比例是1:0.7,这也是我国古代铸造铜钟一直以来遵循的比例”,《考工记》记载“钟小而长,则其声舒而远闻”,可见“钟身短、钟口大的钟便于散音”说法错误。2.这道题目考查了说明顺序、说明内容、说明方法等知识点。A.有误,文章采用了的是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不是“从本质到现象的逻辑顺序”;C.有误,“这一说法”指的是“钟声悠扬和铸造铜钟的化学成分也有关系。”;D.有误,由“比如”一词可知,此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故选B。3.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说明文语言具有准确性和生动性的特点。如“它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钟,高约7米,总重量约64吨,钟体不同部位的厚薄不等,最薄的地方在钟腰,有94毫米,最厚的地方在钟口,有185毫米”中,“7米”“64吨”“94毫米”“185毫米”等数字,准确地说明了“永乐大钟”的规格,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引用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的诗句和《红楼梦》中的情节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11、1.紧张得意懵了2.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写出了父亲真正要考的问题,和前文中儿子的猜测考题相照应,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将一位睿智的父亲形象刻画了出来。3.写出了父亲出考题的真正目的,点明主旨,深化中心,与开头相照应。4.例如:不能一心向前,而忽略了沿途的风景。比结果更重要的是我们曾为目标奋斗过。【解析】1.提取心理变化的词语。通篇阅读,分出层次,梳理情节,全盘把握,根据题干要求找出事件的中心内容,找到关键词语即可。如第2段“儿子紧张的情绪松弛了下来”中的“紧张”。第10段“儿子的口气中透着一股得意”中的“得意”。12段“儿子一下子懵了”中的“懵了”。2.本题是对描写手法类型及其作用的考查。“不!”“我只想知道,这趟车究竟停靠了多少次站台?”为语言描写;“父亲微笑着”为神态描写。内容上,写出了父亲真正要考的问题,这个问题显示了父亲的睿智。在结构上,和前文中儿子的猜测考题相照应,产生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3.考查语段的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段正好是文章的结尾,所以在结构上就有收束全文,照应开头的作用。在内容上就有点明主旨,深化中心的作用。要把文章所点明的主旨答出来,即:比结果更重要的是我们曾为目标奋斗过。4.一问,本题考查对文章中心的把握。首先,在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前提下,品味一些重要的、有意义的句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通过文字的表现来提炼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在此基础上进行解答。一问,可回答为:不过分计较得失,实实在在地生活。二问,写启示,把握住文章的中心就有了答题思路。如可从奋斗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的角度作答。10段“儿子的口气中透着一股得意”中的“得意”。三、应用12、(1)示例:广州牙雕历史悠久,广受赞誉。(2)示例:取材山水岭南风格成特产镂雕图案东方特色负盛名【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文段第一句话可以概括为“广州牙雕历史悠久”,第2~5句,可以概括为“题材多为山水,擅长镂空技艺,并广受赞誉”,由于限制在20字以内,则直接概括为“广受赞誉”。(2)本题考查的是组合对联的能力。要求把所给短语组成对联,比较简单。解答此题,认真阅读所给的短语,把内容相关的短语连缀成句,两个句子对仗工整即可。“取材山水”和“镂雕图案”相对应,“岭南风格”和“东方特色”相对应,“成特产”和“负盛名”相对应,再根据短语意义进行组合,组合起来通顺合理,即可得出答案。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从小事做起要想成就大事业,必先从小事做起。正可谓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古代著名工匠鲁班从单纯地练习将木头砍成四方形开始,经数年刻苦练习,最终成为名流千古的土木建筑发明家。鲁班曾拜一名知识渊博的老工匠师傅向他学艺。他每天早出晚归,按师傅的旨意,从练习砍木头开始,经苦练到熟练以后,又开始进行砍木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