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的人格课件_第1页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的人格课件_第2页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的人格课件_第3页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的人格课件_第4页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的人格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学前儿童的人格第一节人格概述第二节学前儿童的气质第三节学前儿童的性格第四节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第一节人格概述一、什么是人格

人格可以定义为源于个体身上的稳定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个性和人格在心理学中常作为同义词来使用,但严格的说,人格相对于个性,除了包含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外还包括自我意识。二、人格的结构(一)人格的倾向性

人格的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人格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格的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态度、理想、价值观、世界观等。

二、人格的结构(二)人格的心理特征

人格的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的结合,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二、人格的结构(三)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也叫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统一和和谐。三、人格的基本特征(一)人格的整体性

人格作为一个人整体精神面貌的反映,是由多种心理成分和特质所构成的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体。三、人格的基本特征(二)人格的稳定性

个体生活中,暂时的偶然的行为不能代表真正的人格,只有那些稳定的、在行为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能代表一个人的人格。

三、人格的基本特征(三)人格的独特性

人格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与行为是各不相同的。三、人格的基本特征(四)人格的社会性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二节学前儿童的气质一、气质概述(一)气质的概念

气质(temperament)一词源于拉丁语,最初意指混合,按适当比例把原料、因素配合在一起。1.气质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2.气质具有天赋性和稳定性一、气质概述(二)气质类型及其主要特征

根据心理活动的强度、平衡性及灵活性的不同,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将人的气质划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及抑郁质。每种类型的人都有其各自的典型特征。二、学前儿童的气质(一)婴儿的气质类型

儿童一出生就表现出了气质的差异。心理学家托马斯、切斯根据儿童活动水平、行为的规律性、注意分散程度、接近或回避、适应性、注意广度和坚持性、反应强度、反应阀限、心境质量等9个维度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行为,将出生到3岁前儿童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容易型(40%)迟缓型(15%)困难型(10%)混合型(35%)二、学前儿童的气质(二)幼儿气质发展的特点1.

个体差异性2.

相对稳定性3.

一定的可变性4.

“掩蔽”现象三、学前儿童的气质和教育(一)了解学前儿童的气质特征

教师和父母应首先了解幼儿气质的特点。三、学前儿童的气质和教育(二)不要轻易对学前儿童的气质类型下结论

学前儿童虽然表现出各种气质特征,但教师或父母不应轻率地对学前儿童的气质类型做出判定。原因主要有三个:①在实际生活中纯粹属于某种气质类型的人是极少的。②某一种行为特点可能为几种气质类型所共有。③学前儿童虽然表现出气质的个别差异,但他们的气质还在发展之中,尚未稳定,还可能发生变化。因此,教师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观察,综合比较各种行为特点,再审慎地确定学前儿童的气质是接近或属于某种类型,以免引起教育上的失误。三、学前儿童的气质和教育(三)针对学前儿童气质的特征,采取适宜的教育措施

认识到学前儿童在气质上的差异,教师和家长就应该在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时,针对学前儿童的气质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对于容易兴奋、不可遏制的儿童,要教会他们自制,午睡先醒时要安静躺着,不喊叫、不吵闹别人,养成安静、遵守纪律的习惯;对于容易抑制、行动畏怯的儿童,要多肯定他们的成绩,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活动的积极性;对于热情活泼、难于安定的学前儿童,要着重培养专心工作、耐心做事的习惯;对于反应迟缓、沉默寡言的学前儿童,要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引导他们多与同伴交往,教给他们各种活动技能和工作方法。第三节学前儿童的性格一、性格概述(一)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1.性格是对现实稳定的态度2.性格是一种惯常的行为方式3.性格是人格的核心成分一、性格概述(二)性格与气质的关系1.性格与气质的区别:

气质是先天的,性格是后天的

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优劣差距

气质稳定性强,性格稳定性差

2.性格与气质的联系:

气质渲染性格

气质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速度

性格调节气质一、性格概述(三)性格的特征1.性格的态度特征2.性格的意志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二、学前儿童的性格(一)婴儿性格的萌芽

儿童的性格是在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在婴儿的环境中,最主要的客体是照顾他的成人。一般来说,母子关系在婴儿性格的萌芽过程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母亲的良好照顾,会使婴儿从小得到安全感,形成对母亲的信任和依恋,为以后良好性格的形成打下基础。1.合群性2.独立性3岁左右,儿童出现了最初的性格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3.自制力4.活动性二、学前儿童的性格(二)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1活泼好动2喜欢交往3好奇好问4模仿性强5好冲动三、影响学前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三)影响学前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性格形成的自然基础(1)体征(2)性别(3)神经系统三、影响学前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三)影响学前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2.

家庭环境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和社会生活中各种道德观念的集合点,也是儿童出生后最先接触并长期生活的场所,因此,家庭环境对学前幼儿的性格形成的影响是巨大的。三、影响学前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三)影响学前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3.

教育环境

幼儿园的教育和教学对儿童性格的形成起主导作用。首先,幼儿园教育的方针、内容、方法,以及幼儿园的传统、规章制度、师生关系、团队生活、游戏活动等,都影响着儿童性格的形成。其次,教师的榜样、示范对形成儿童的性格也有重要作用。最后,幼儿园的集体组织及其活动,特别是班集体的特点、要求、舆论和评价等,对儿童性格的形成与发展给予具体影响。三、影响学前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三)影响学前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4.

外界因素

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复杂的,对儿童性格形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文化媒介传播进行的,如图书、报刊、影视制品、音像制品等。文化媒介中的英雄榜样、典型人物常常是儿童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激起他们强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而格调低下,恶劣的文化媒介则污染儿童的心灵,诱发不健康的联想和体验,甚至使他们走上错误和犯罪道路。三、影响学前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三)影响学前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5.

个人主观因素

家庭、幼儿园教育、社会环境因素等都是性格形成的外部条件,虽然,它们对于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但这种作用是通过人的内部因素才能起作用。性格形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主体把其接受的外部社会要求,逐渐内化为自己内部要求的过程。在这个内化过程中,个人的理解和领悟,个人的需要、动机和态度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如果外部要求与自己的态度相吻合,就可能转化为内部要求,并见之于行动,形成自己的态度体系和稳定的行为方式。如果外部要求不符合个人的需要和动机,那么客观的要求就很难转化为内部需要,当然,也就不能形成个人的性格特征。四、学前儿童的性格培养1.

关注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2.

加强思想品德教育3.

重视榜样的示范作用4.

通过个别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5.

引导幼儿积极参加集体生活和实践活动第四节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一、自我意识的概述

自我意识又称自我,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反应形式,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一大特征。(一)自我意识概念一、自我意识的概述

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节三个成分。(二)自我意识成分二、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

儿童对自己的意识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人首先是对外部世界、对他人的认识,然后才逐步认识自己。(一)学前儿童意识的发生(二)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1.

学前儿童自我认识发展的趋势(1)对自己身体的认识

儿童认识自己,需要经过一个比认识外界事物更为复杂、长久的过程。儿童从最初不能意识到自己,到逐渐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能够在成人发出“耳朵”“嘴巴”“手”等指令时,正确指认自己身体的部位。但是,1岁孩子还不能明确区分自己身体的各种器官和别人身体的器官。二、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二)学前儿童自我认识的发展1.

学前儿童自我认识发展的趋势(2)对自己行动的意识

动作的发展是儿童产生对自己行动的意识的前提条件。1岁左右,婴儿通过偶然性的动作逐渐能够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并且体会自己的动作和物体的关系。比如,婴儿无意识中碰到了球,球向前滚动,婴儿从这里似乎感受到自己碰球和球滚动的关系,进而主动去打球。二、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二)学前儿童自我认识的发展1.

学前儿童自我认识发展的趋势(3)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

对自己内心活动的意识,比对自己身体和动作的意识更为困难。因为自己的身体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自己的行动也是具体可见的,而内心活动则是看不见的。对内心活动的意识要求较高一些的思维发展水平。二、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二)学前儿童自我认识的发展2.

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

(1)从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逐渐向独立评价发展二、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二)学前儿童自我认识的发展2.

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

(2)自我评价从带有主观情绪性到逐步客观化二、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二)学前儿童自我认识的发展2.

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

(3)自我评价受认识水平的限制第一,幼儿的自我评价一般比较笼统,逐渐向比较具体和细致的方向发展。第二,最初往往较多局限于对外部行动的评价,逐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