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学年高二语文(下)期末模拟试卷1(试卷满分12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近日,“重温经典”频道面向全国有线电视和直播卫星电视用户开播,向用户提供免费的经典电视内容。从《红楼梦》《四世同堂》等电视剧,到《小蝌蚪找妈妈》《九色鹿》等动画片,再到《话说长江》《望长城》等纪录片,这些经过时间检验,始终散发着文化魅力的影视艺术精品再现荧屏,春节期间在21个地区收视率超过半数卫视频道。当一幕幕精彩的画面铺陈开来,当一段段陈年的记忆不断重现,电视经典穿越时空,释放出意味隽永的时代价值。随着技术进步、产业发展,各种题材类型的新作品层出不穷,影视文化消费已从最初的匮乏走向富余。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要重温经典?这是因为经典影视作品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生长出来的艺术硕果,值得一品再品。很多能成为经典的影视作品用影像展示文学经典、历史经典、中国红色经典等经典内容。比如,电视剧《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四世同堂》,纪录片《唐之韵》等取材自文学名著,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纪录片《南宋》聚焦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时期或故事。电视剧《孔子》《司马迁》等以为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作出杰出贡献的真实人物为原型。这些经典内容意蕴厚重,背后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支撑,形成了隽永悠远的意义空间,通过电视作品积极、正向的呈现,营造出意蕴厚重的影像世界,能带领观众深入思考。在当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渠道之便捷前所未有,从短文字到短视频应接不暇,深入思考的机会却越来越少。在经典意识面临挑战的时候,经典给予的深刻艺术体验显得格外珍贵。“重温经典”频道获得良好的收视成绩,一个原因就是其播放的经典作品呼应了当下观众渴望通过有深度的观赏开掘深层次的精神生活的诉求。重温经典影视作品,还能让人沉浸于永不褪色的家国记忆中。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是电视经典作品集中涌现的时期。这段时间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文化生活日益繁荣,创作者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祖国和人民奋进前行的精彩故事中获得灵感、汲取素材,创作一批蕴藏着丰富时代信息和深刻家国情怀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经过几十年的沉淀,成为一代中国人心中宝贵的民族回忆。“看过《冰雪尖刀连》,我最近又重温《士兵突击》,从中看到了‘钢七连’精神的传承发展脉络!”“从《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到《都挺好》,时代不同了,生活条件在变,人们的思想在变,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为之奋斗的精神面貌没有变。”观众在观看这些作品时,回望国家和民族一路走来的艰辛岁月、荣耀时刻,梳理中国人从普通人到英雄模范的生活史、心灵史,获得感动之余,也生发出继续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向往和精神动力。通过“重温经典”频道重温经典影视作品,还让人们再次体验与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的仪式感、沉浸感、互动感。看电视是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自20世纪80年代电视机普及开始,单屏共看形式就像一条联结家庭情感的文化纽带,让家庭成员每晚在固定时间展开交流互动。然而,随着媒介形态多元发展、媒体技术不断迭代,影视内容向移动设备迁移,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观看电视作品。在家庭生活中,单屏共看的习惯逐渐被多屏各看取代,家人们边看电视边沟通的机会少了。而“重温经典”频道在电视机媒介上提供高质量、特色化的观赏内容,再次找到了家庭不同年龄层观众观赏诉求的最大公约数。“温馨,祖孙三代一同守候在电视机前的时光又回来了”“老动画吸引我和孩子一刷再刷”。频道开播后,越来越多人回到了电视机前,合家欢的日常观赏景观又出现了。在重返荧屏同时,这些影视行业高峰之作在创制过程中克服困难、勇于创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精益求精的感人故事也被挖掘出来。比如,《红楼梦》剧组举办两期近一年的学习班,参演人员每天跟着红学家研究原著、分析角色、学习表演,甚至要像大观园中的姑娘一样,苦练琴棋书画,培养角色气质。正因为如此严苛认真的态度,才让一个个人物仿佛从书卷中走出来一般。这些故事经过媒体宣传和网络发酵传播开去,在社会文化尤其是影视行业中形成一种构筑精品、再造经典的良好风气。很多从业者意识到,经典作品中承载着能够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艺术品格和守正创新的精神内核,是老一辈影视从业者高高擎起的艺术标杆与创新旗帜。继承这种优良传统,影视发展就有了锐意向前的根基与底气。借着“重温经典”频道开设的契机,社会上正形成一种看电视、追经典的新风尚。大量经典作品重回大众视野,有效激发出经典作品蕴藏的文化价值,让人民群众共享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改革发展成果,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贡献。(选自冷淞《让追经典成为新风尚》)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重温经典”频道让《红楼梦》《九色鹿》《望长城》等一批影视精品跨越时空,释放出意味隽永的时代价值。B.虽然影视文化消费已从最初的匮乏走向富余,但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的经典影视作品仍然值得一品。C.在经典意识遭遇挑战时,经典给予的深刻艺术体验,因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渠道便捷而在当下显得格外珍贵。D.电视剧《孔子》内容意蕴厚重,通过其积极、正向的呈现,营造出的意蕴厚重的影像世界,能引导人们深入思考。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重温经典”频道“春节期间在21个地区收视率超过半数卫视频道”,说明经过时间检验的影视艺术精品可以穿越不同时代。B.展示历史经典内容的不少经典影视作品在“重温经典”频道获好评,反映出当下观众意图通过观赏来开掘深层精神生活的渴望。C.《冰雪尖刀连》《士兵突击》等经典影视作品蕴藏着丰富的时代信息,经过时间的沉淀,已然成为了国人心中宝贵的民族记忆。D.“单屏共看的习惯逐渐被多屏各看取代”,这就导致家庭成员沟通的机会减少,而过去合家欢的日常观赏场景也就很快消失了。3.下列说法中,不可以直接作为论据来支撑文本观点的一项()(3分)A.经典电视剧《毛岸英》和《关汉卿传奇》,同为传记类影视剧精品,虽然传主所处时代不同,但他们对真理和理想孜孜不倦的追求却总是相通的。B.《狮子王》《猫和老鼠》等美式儿童剧塑造了一些非常可爱的小动物形象,深受诸多中国家庭的喜欢,可以吸引家庭不同年龄层的观众共同观赏。C.拍摄经典剧《大宅门》时,剧组缺资金缺演员缺场地,导演和制片即便在四处化缘仍不尽人意的情况,也坚决不选用与角色定位完全不符的演员。D.单屏共看电视节目提供了一种特殊情境,让子女和父母能够共享情感体验,加深彼此之间的理解和联系,进而可增进感情、促进交流和放松身心。4.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材料,分析这样论证的好处。.(4分)5.近日,“重温经典”频道预告,即将免费向公众重播经典剧目《康熙王朝》。请联系材料,分析一下该频道此番安排的用意。(5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买橘子沈从文保安队队长带了一个尖鼻小眼烟容满面的师爷,到萝卜溪来找橘子园主人滕长顺,办交涉打商量买一船橘子。长顺把客人欢迎到正厅堂屋坐定后,赶忙拿烟倒茶。队长自以为是个军人,凡事豪爽直率,开门见山就说:“大老板,无事不登三宝殿,我是有点儿小事特意来这里的。我想和你办个小交涉。我听人说你家橘子园今年橘子格外好,又大又甜,我来买橘子。”长顺听说还以为是一句笑话,就笑起来;“队长要吃橘子,我叫人挑几担去解渴,哪用钱买!”“喔,那不成。我听会长说,买了你一船橘子,庄头又大,味道又好,比什么‘三七四’外国货还好。带下省去送人,顶呱呱。我也要买一船带下省去送礼。我们先小人后君子,得说个明白,橘子不白要你的,值多少钱我出多少。你只留心选好的,大的,同会长那橘子一样的。”长顺明白来意后,有点儿犯难起来,答应拒绝都不好启齿。可是会长是干亲家,半送半买,还拿了两百块钱。而且真的是带下省去送亲戚,这礼物也就等于有一半是自己做人情。队长可非亲非故,并且照平时派头说来,不是肯拿两百块钱买橘子送礼物的人,要一船橘子有什么用处?因此长顺口上虽说很好很好,心中终不免踌躇,猜详不出是什么意思来。也是合当出事,有心无意,这个乡下人不知不觉又把话说回了头:“队长你要橘子送人,我叫人明天挑十担去。”队长从话中已听出支吾处,有点儿不乐意,声音重重地说:“我要买你一船橘子,好带下去送礼!你究竟卖不卖?”长顺也作成“听明白了”神气,随口而问:“卖,卖,卖,是要大船?小船?”“要会长那么大一船,货也要一样的。”“好的,好的,好的。”在一连三个“好的”之中,①队长从橘子园主人口气里,探出了怀疑神气,好像把怀疑已完全证实后,便用“碰鬼,拿一船橘子下省里去发财吧”那么态度答应下来的。队长要一船橘子的本意,原是借故送礼,好发一笔小财,如今以为橘子园主人业已完全猜中机关,光棍心多,不免因羞成恼,有点儿气愤。只是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主人既答应了下来,很显然,纵非出自心愿,也得上套。所以一时不便发作,只加强语调说:“大老板,我是出钱买你的橘子!你要多少钱我出多少,不是白要你橘子的!”同来那个师爷鬼精灵,恐怕交涉办不成,自己好处也没有了。就此在旁边打圆场,提点长顺,语气中也不免有一点儿带哄带吓。“滕老板,你听我说,你橘子是树上长的,熟了好坏要卖给人,是不是?队长出钱买,你难道不卖?……”“我要一船,和会长一样,……会长花多少我也照出,一是一,二是二。”话说完,②队长站起身来,把眉毛皱皱,意思像要说:“我是个军人,作风简单痛快。我要的你得照办。不许疑心,不许说办不了。不照办,你小心,可莫后悔不迭!”斜眼知会了一下同来的师爷,就昂着个头顾自扬长走了。③到院子心踏中一泡鸡屎,赶上去踢了那白鸡一脚“你个畜生,不识好歹,害我!”长顺觉得简直是被骂了,气得许久开口不得。因为二十年来内战,这人在水上,在地面,看见过多少稀奇古怪的事情,可是总还不像今天这个人那么神气活灵活现,不讲道理。两个人出了滕家大门,走到橘子园边,想沿河走回去,看看河边景致,散散闷气。侧屋空坪子里。正遇着橘子园主人女儿夭夭,在太阳下晒刺莓果,头上搭了一块扣花手帕,辫子头扎一朵红茶花。其时正低着头一面随意唱唱,一面用竹耙子翻扒那晒簟上的带刺小果子。身边两只狗见了生人就狂吠起来。夭夭抬起头时,见是两个军官,忙喝住狗,举起竹耙在狗头上打了一下,把狗打走了。还以为两人是从橘园穿过,要到河边玩的,故不理会,依然做自己的事情。队长平时就常听人提起长顺两个女儿,小的黑而俏。这次倒因为气愤,心中存着三分好奇,三分恶意,想逗逗这女子开开心,就故意走过去和夭夭攀话,问夭夭簟子里晒的是什么东西。且随手刁起一枚刺莓来放在鼻边闻闻。“好香!”夭夭知道这两个人,原来先不久还刚从家中与爹爹吵了嘴。④夭夭再看看两人,便把先前那点儿天真好意收藏起来了,低下头去翻扒刺莓,随口说:“好好的买卖,公平交易,哪有不卖的道理。”队长还涎着脸说:“我要买那顶大的,长在树尖子上霜打得红红的,要多少钱我出多少。”师爷依然带着为上司捧场神气,尽说鬼话;“那当然,要多少出多少,只要肯,一千八百队长出得起。送礼图个面子,贵点儿算什么。”夭夭听听两人说的话,似乎渐渐离开了本题,话外有话。语气中还带点儿鼻音,显得轻浮而亵渎。尤其是那位师爷,话越说越粗野,夭夭脸忽然发起烧来了,倒拖竹耙拔脚向后屋竹园一方跑了。且说夭夭走回家去,见爹爹正在院子里用竹篙子打墙头狗尾草,神气郁郁不舒。知道是为买橘子事和军官斗气,两不搭桥吵了两句,心不快乐,因此做个笑脸迎上去。夭夭想使爹爹开心,于是笑将起来,“这算什么?他们要买,肯出钱,就卖一船给他,管他送礼不送礼!”“他存心买那才真怪!我很怄气。”(有删改)文本二:所以我又写了两本小书,一本取名《湘西》,一本取名《长河》。当时敌人正企图向武汉进犯,战事有转入洞庭湖泽地带可能。《长河》用辰河流域一个小小的水码头作背景,就我所熟习的人事作题材,来写写这个地方一些平凡人物生活上的“常”与“变”,以及在两相乘除中所有的哀乐。(节选自《长河·题记》)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保安队长看中了橘园主人縢长顺的橘子,他采取了讹诈的手段,饱经世事的长顺最终还是中计。B.滕长顺对待会长和保安队长买橘子的不问态度,符合《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的社会秩序特点。C.保安队长身边的师爷对滕长顺连哄带吓,对保安队长则大肆吹捧,尽说鬼话,如同滑稽戏中的丑角。D.保安队长碰见夭夭,心中存着好奇和恶意,与夭夭搭话,且话外有话,使夭夭感到难堪,拔脚而跑。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子①表现了保安队长欲谋私利,偏偏屡屡受挫,心虚胆怯的心理,不打自招地暴露了肮脏龌龊的用心。B.句子②中的“像”,与《祝福》中“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的“像”用法相同。C.句子③通过简单的动作和语言,表现出了保安队长的丑恶,尖刻,残忍,又用漫画式的笔法加深了讽刺意味。D.从句子④可以看出夭夭与《边城》中的翠翠一样天真善良,也是湘西少女的代表,又比翠举多了时代之“变”的痕迹。8.文中写滕长顺面对保安队长买橘子,心理多有变化,请加以梳理概括。(5分)9.文本二中说,《长河》是“来写写这个地方一些平凡人物生活上的‘常’与‘变’”,文本一中的“常”与“变”具体指什么?请简要概括。(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材料一:世谓受福佑者,既以为行善所致;又谓被祸害者,为恶所得。汉将李广与望气王朔燕语曰:“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常不在其中,而诸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然以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终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且固命也?”朔曰:“将军自念,岂常有恨者乎?”广曰:“吾为陇西太守,羌常反,吾诱而降之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至今恨之,独此矣!”朔曰:“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李广然之,闻者信之。夫不侯犹不王者也。不侯何恨,不王何负乎?孔子不王,论者不谓之有负;李广不侯,王朔谓之有恨。然则王朔之言,失论之实矣。(节选自《论衡·祸虚篇》)材料二:治国而缓法制者亡,理军而废纪律者败。法制非人情之所安,然吾必驱之使就者,所以齐万民也;纪律非士心之所乐,然吾必督之使循者,所以严三军也。昔者,李广以兵居郡者四十余年,以将军出塞者岁相继也,而大小之战七十余。遇以汉武之厚于赏功,克敌而取侯封者数十百人,广之吏士侯者亦且数辈。而广每至于败衄①废罪,无尺寸之功以取封爵,卒以失律自裁以当幕府之责。当时、后世之士,莫不共惜其材,而深哀其不偶也!窃尝究之,以广之能而遂至于此者,由其治军不用纪律,此所以勋烈、爵赏皆所不与,而又继之以死也。夫士有死将之恩,有死将之令。知死恩而不知死令,常至于骄;知死令而不知死恩,常至于怨。善于将者,使有以死吾之恩,又有以死吾之令,可百战而百胜也。今广之治军,欲其人人之自安利也。至于部曲、顿舍、警严、管摄,一切弛略,以便其私,而专为恩。所谓军之纪律者,未尝用也。故当时称其宽缓不苛,士皆爱乐。而程不识乃谓:“士虽佚,乐为之死敌,然敌卒犯之,无以禁也。”此其恩不加令,而功之难必也。昔者,司马穰苴卒然擢于闾伍之间而将齐军一申令于庄贾②而三军之士莫不奋争为之赴战遂一举而摧燕晋之师。以其得治军之纪律,能使夫三军之士必死于令故也。广不求诸此,乃从妄人之谈,而深自罪悔于杀已降,以为祸盖莫大于此者,亦已疏矣。(节选自《何博士备论·李广论》)[注]①败衄:挫败损伤,多指战事失败。②庄贾,春秋时齐人。司马穰苴与庄贾约日中会于军门,庄贾日夕方至军中,司马穰苴以按时不至,违犯军令,依律斩首。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司马穰苴卒然A擢于闾伍之间而将B齐军C一申令D于庄贾E而三军之士莫不奋争F为之赴战G遂一举H而摧燕晋之师。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被,表被动,与《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中的“被”意思相同。B.后人,指居于人后,与《阿房宫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中的“后人”意思不同。C.遂,指终于、竟,与《氓》“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中“遂”的意思并不相同。D.疏,指疏浅、荒谬,与《种树郭橐驼传》“摇其本以观其疏密”中的“疏”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广向王朔表达了自己的困惑,认为自己一直参与汉朝打击匈奴的战事,屡建战功却未能封侯。B.材料一认为,孔子未被封王不是因为做了亏心事,李广未被封侯也不是因为做了有所悔恨的事。C.为了使国家整齐划一,一定要强制人们遵守不愿接受的法制,因为法制松弛会导致国家灭亡。D.将帅统领军队有的凭借恩德,也有的依仗军纪,两者各有利弊,优秀的将领应该做到兼而有之。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纪律非士心之所乐,然吾必督之使循者,所以严三军也。(2)士虽佚,乐为之死敌,然敌卒犯之,无以禁也。14.两则材料都引述了李广未能封侯一事,但具体目的并不相同。请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5~16小题。偶感①蒲松龄潦倒年年愧不才,春风披拂冻云开。穷途已尽行焉往?青眼忽逢涕欲来。一字褒疑华衮赐②,千秋业付后人猜。此生所恨无知己,纵不成名未足哀。【注】①本诗约作于康熙二十七年,时蒲松龄屡试不第,且所著《聊斋志异》多受非议。诗人王士祺串亲访友期间与蒲松龄会面,对蒲的才学十分赞赏。②一字褒,用《春秋·谷梁传》中“一字一褒,宠逾华衮之赐”的典故。华衮,王公贵族的服装。疑,同“候”,比、类似。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诗人先写自己科考失意的“潦倒”之状,后通过“春风”“冻云”的状态表达心情的转变。B.“穷途”是蒲松龄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概括,“涕”写出了诗人为自己悲苦的命运而落泪。C.颈联诗人说自己所著的《聊斋志异》让后人去评论吧,传达出诗人豁达、释然的心理。D.诗人在表达遇到知己的激动心情的同时,也能体现出个人的抱负和理性的思考。16.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情达意?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蜀道难》中通过细节动作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2)杜甫《蜀相》中“,”两句以乐景写哀情,写出祠堂春色无人欣赏。(3)在《望海潮》一文中,“”描写杭州街巷河桥的美丽;“”描写居民住宅的雅致。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英谈村的红色面貌与红色历史___①___。当年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太行山红色根据地之一,它的肌理中深深渗透进血与火的荣光。一座称为“汝霖堂”的大屋,是当年八路军总部办公地,站在院落里,可以眺望远处称为“天下之脊”的巍巍太行,纵贯晋冀豫,以其山高因而势险,居高临下,一种豪情和振发之意___②___。可以想见,无数个夜晚,那些身着灰蓝素朴军服的人,激情满怀,谈笑风生,畅想未来。英谈这个偏远村落,也是被战斗的岁月所包浆过的,因而更添其雄性的刚毅质地。站在这以井命名的土地上,我无法不意识到英谈村是一种历史的活态,也是生命___③___的存在,他经常引发我们的渴念,这是因为我们既是现实的,也是历史的,同时向未来敞开——因为我们就是这样一群人啊——如同孩子,对于存在的永恒,抱持着无边的好奇和幻想。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请将画波浪线句改写为以“英谈村是”为开头的单句。(3分)20.文中加点字均指英谈村,但两处用字不同,试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虹是一个彩色光环,由外环至内环光序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观测者在不同高度看到,最大仰角虽然都是41°左右,却不是同一条虹,而是从不同水滴射出的七色光组成的。通常,我们很难看到完整的环形彩虹,只能看到半弧彩虹,因为另一半在地平线之下。如果站在视野开阔的高山之巅,①。虹是日照雨(云)幕的产物,并且总是出现在太阳对面的雨(云)幕上,②,彩虹在地平线以下,我们将无法看到。因此,只有太阳的高度角等于或低于42°时,太阳对面雨(云)幕上出现的虹,才能进入我们的视野。③。水滴愈大,虹带愈狭窄,色彩愈鲜明;水滴愈小,虹带愈宽,色彩愈暗淡。水滴过小,则不可能出现虹。有时在虹的外侧还能看到第二道虹,光彩比第一道虹稍淡,色序是外紫内红,这就是副虹或霓。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个字。(6分)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恩格斯也曾这样评价马克思:“在前人认为已有答案的地方,他却认为只是问题所在。”读书如此,个人成长、社会发展、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等,也会面临“问题又来了”的思考追问。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1.C2.D3.B4.例证法/事例论证。好处:①事实胜于雄辩,如“看过《冰雪尖刀连》,我最近又重温《士兵突击》,从中看到了‘钢七连’精神的传承发展脉络”。②具体生动,有力证明“列举重温经典影视作品,还能让人沉浸于永不褪色的家国记忆中”的观点。5.宏观上:①释放出经典作品意味隽永的时代价值。②激发出经典作品蕴藏的文化价值。③传承经典作品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艺术品格和守正创新的精神内核。微观上:④满足观众开掘深层次的精神生活的诉求。⑤激发观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向往和精神动力。【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因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渠道便捷而在当下显得格外珍贵”错误。原文第二段信息是“在当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渠道之便捷前所未有,从短文字到短视频应接不暇,深入思考的机会却越来越少。在经典意识面临挑战的时候,经典给予的深刻艺术体验显得格外珍贵”,可见选项因果关系不成立。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D.“而过去合家欢的日常观赏场景也就很快消失了”错误,结论武断,通过“重温经典”频道重温经典影视作品,还让人们再次体验与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的仪式感、沉浸感、互动感。频道开播后,越来越多人回到了电视机前,合家欢的日常观赏景观又出现了。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本文的观点是:“重温经典”频道开播具有巨大的价值和意义。B.根据文本,论据应该取中国的经典影视剧,美式儿童剧不可用。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和作用的能力。主要论证方法:“比如,电视剧《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四世同堂》,纪录片《唐之韵》等取材自文学名著”“电视剧《孔子》《司马迁》等以为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作出杰出贡献的真实人物为原型”“比如,《红楼梦》剧组举办两期近一年的学习班,参演人员每天跟着红学家研究原著、分析角色、学习表演,甚至要像大观园中的姑娘一样,苦练琴棋书画,培养角色气质”,可见大量使用例证法/事例论证。例证的好处:①事实胜于雄辩,举了大量的例子增强说服力,如“从《红楼梦》《四世同堂》等电视剧,到《小蝌蚪找妈妈》《九色鹿》等动画片,再到《话说长江》《望长城》等纪录片,这些经过时间检验,始终散发着文化魅力的影视艺术精品再现荧屏,春节期间在21个地区收视率超过半数卫视频道”。②化抽象为具体,论证生动形象,列举了大量经典作品,唤起记忆,比如电视剧《孔子》《司马迁》等以为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作出杰出贡献的真实人物为原型。这些经典内容意蕴厚重,背后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支撑,形成了隽永悠远的意义空间,通过电视作品积极、正向的呈现,营造出意蕴厚重的影像世界,能带领观众深入思考。有力论证了:“重温经典”频道获得良好的收视成绩,一个原因就是其播放的经典作品呼应了当下观众渴望通过有深度的观赏开掘深层次的精神生活的诉求。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归纳信息的能力。宏观上:①由第一段结尾“当一幕幕精彩的画面铺陈开来,当一段段陈年的记忆不断重现,电视经典穿越时空,释放出意味隽永的时代价值”概括出:释放出经典作品意味隽永的时代价值。②由结尾段“社会上正形成一种看电视、追经典的新风尚。大量经典作品重回大众视野,有效激发出经典作品蕴藏的文化价值”概括出:激发出经典作品蕴藏的文化价值。③由第五段“很多从业者意识到,经典作品中承载着能够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艺术品格和守正创新的精神内核”概括出:传承经典作品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艺术品格和守正创新的精神内核。微观上:④由第二段结尾“‘重温经典’频道获得良好的收视成绩,一个原因就是其播放的经典作品呼应了当下观众渴望通过有深度的观赏开掘深层次的精神生活的诉求”概括出:满足观众开掘深层次的精神生活的诉求。⑤由第三段结尾“观众在观看这些作品时,回望国家和民族一路走来的艰辛岁月、荣耀时刻,梳理中国人从普通人到英雄模范的生活史、心灵史,获得感动之余,也生发出继续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向往和精神动力”概括出:激发观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向往和精神动力。6.A7.B8.①尊重、热情。看见保安队长来了“赶忙拿烟倒茶”。②不解,没理解保安队长真正的来意。“以为是一句笑话,就笑起来”。③明白来意后,有点犯难。④不好拒绝,心中不免踌躇。⑤明白保安队长的用意,很气愤。9.①所谓“常”是指湘西几千年来形成的不变的风土人情以及湘西人质朴、热情、真诚而正直的性格;②所谓“变”是与“常”相对照,指时代巨变、军阀混战给湘西的风土人情带来的压力和变化。【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长顺最终还是中计”错误,根据原文可知,长顺知道“他存心买那才真怪”,长顺最终没有中计。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句子的能力B.“用法相同”说法错误,句子②中的“像”表示猜测、揣测,“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中的“像”表示比喻。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心理变化的能力。分析人物心理的变化,要根据文中人物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等等来进行分析。按照小说叙事顺序,依次进行梳理:第一段,保安队长去买橘子,“长顺把客人欢迎……赶忙拿烟倒茶”,体现了店家对顾客的热情,他对保安队长的毕恭毕敬。第二段,“长顺听说还以为是一句笑话,就笑起来”,说明长顺不知道保安队长真正的意图“借故送礼,好发一笔小财”。第四段,在保安队长的一番话后,“长顺明白来意后,有点儿犯难起来,答应拒绝都不好启齿”。第五段,在一段分析后,交代长顺心理:“因此长顺口上……”。交易的最后,长顺识破保安队长用意,“长顺觉得简直是被骂了,气得许久开口不得”“他存心买那才真怪!我很怄气”。9.本题考查学生探究创作背景和意图、分析小说主题的能力。根据文本二“一本取名《湘西》”可知,小说的创作目的与《边城》是一样的,都是表现湘西的风土人情。“常”指小说表现出的地方人情和人的美好品质。比如湘西几千年来不变的田园牧歌式生活“晒刺莓果”、卖橘子、采茶,比如长顺的热情招待客人,夭夭的“天真好意”,长顺父女二人对保安队长虚伪、讹诈的不满、气愤,都表现了湘西人的淳朴、善良、正直等性格。“变”是时代对其的影响。小说里提到“保安队长”,再结合创作背景“敌人正企图向武汉进犯”可知,古老的湘西在现代文明冲击下,在战乱的年代里,生活在湘西的人们在时代与战乱的双重压力下产生不安等心理,默默承受而无力改变。“变”是与“常”相对的。一事,但具体目的并不相同。请简要概括。(3分)10.CEG11.A12.A13.(1)纪律并不是士兵心中乐于执行的事,但是我一定要督促他们使他们遵守,是用它来严整三军。(2)士卒虽然安逸,乐意为他拼死作战,但是如果敌人突然袭击他们,就没有用来约束他们的办法。14.材料一借之批判王朔的因果宿命论,材料二借之强调治军应严肃纪律。【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司马穰苴突然从普通百姓中提拔起来统帅齐国军队,一旦当他借斩杀庄贾而申明军令,三军将士无不奋勇争先为他作战,于是一举打败燕、晋军队。“司马穰苴”,人名,在句子开头作主语,“卒然擢于闾伍之间”状语后置,正常语序是“卒然于闾伍之间擢”,“卒然”后不能停顿,A处不能断开。“将齐军”是动宾关系,B处不能断开,“而”,连词,连接“卒然擢于闾伍之间”司马穰苴的这一行为和“将齐军”这一结果,C处应断开。“一”,一旦,表假设关系的连词,“申令于庄贾”状语后置,正常语序是“于庄贾申令”,与紧后面的“而”呼应,“而”前应停顿,D处不能断开,E处应断开。“三军之士”,名词词组,“莫不奋争为之赴战”是其动作行为,前后结合结构完整,F处不能断开,G处应断开。“遂一举而摧燕晋之师”,承接上文,可独立成句,H处不能断开。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错误。动词,遭受。/介词,被。句意:又认为遭受祸害。/诚信的反而被怀疑,忠诚的却被奸臣诽谤。B.居于人后。/后代的人。句意:我不居于人后。/如果后代的人哀悼他却不把他作为鉴戒吸取教训。C.终于、竟。/顺心,满足。句意:凭借李广的才能竟落了个这样的结局。/(你的心愿)已经满足了,就逐渐虐待我了。D.疏浅、荒谬。/与“密”相对,疏松。句意:也未免太疏浅了吧!/摇动树的根部来看培土是松还是紧。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屡建战功”错误。由原文李广问王朔的话可知,李广是认为自己不居于人后,但是最终没有得到一点儿功劳,来取得封地,有些困惑,他并没有说自己“屡建战功”。选项无中生有。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纪律非士心之所乐”,判断句,“非”是判断性动词,译为“不是”;“然”,但是;“循”,遵守;“所以”,表凭借,用来……的;“严”,严整、整饬。(2)“佚”,同“逸”,安逸;“死敌”,拼死作战;“卒”,同“猝”,突然;“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材料一中,对李广未能封侯一事,王朔认为“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对此,作者评价“孔子不王,论者不谓之有负;李广不侯,王朔谓之有恨。然则王朔之言,失论之实矣”,是说王朔的话,违背了事理的逻辑,强加因果关联。由此可见,是借之批判王朔的因果宿命论。材料二中,对李广未能封侯一事,作者认为“窃尝究之,以广之能而遂至于此者,由其治军不用纪律,此所以勋烈、爵赏皆所不与,而又继之以死也”,指出是因为他统率军队纪律不严明。由此可见,是借之强调治军应严肃纪律。参考译文:材料一:世人认为受上天赐福保佑,是做好事招致的;又认为遭受祸害,是做坏事得来的。汉将李广与望气的术士王朔私下闲谈说:“从汉朝打击匈奴以来,我没有不参加的,而各校尉以下,才能达不到一般人的水平,但是因为与匈奴打仗有功得以封侯的有几十人。我不居于人后,但是最终没有得到一点儿功劳,来取得封地,为什么呢?难道是我的骨相不应该被封侯呢?还是本来命中注定的呢?”王朔问道:“将军您自己想想,可曾有悔恨的事呢?”李广说:“我担任陇西太守时,羌人曾经反叛,我引诱投降的八百多人,他们都被我用欺诈的方法在同一天杀死了。直到现在还为之悔恨的事,只有这一件!”王朔说:“灾祸没有比杀害已经投降的士兵更大的,这就是将军你不能封侯的原因。”李广认为正确,听的人也相信是这样。没有被封侯如同没有被封王。没有被封侯有什么悔恨的事,没有被封王又有什么亏心事呢?孔子没有被封王,议论的人并不认为他有亏心事;李广没有被封侯,王朔却认为他有悔恨的事。既然这样,那么王朔的话,违背了事理的逻辑。(节选自《论衡·祸虚篇》)材料二:治理国家如果法制松弛国家就会灭亡,治理军队如果纪律废弛打仗就会失败。法制并不是人们心中安于遵守的事,但是我一定驱使百姓遵守,是用它来使百姓整齐划一;纪律并不是士兵心中乐于执行的事,但是我一定要督促他们使他们遵守,是用它来严整三军。过去,李广率领军队屯兵边境四十余年,凭借将军的身份远出边塞作战一年接着一年,经历的大小战斗有七十多次。当时汉武帝对于立功者的赏赐十分丰厚,打败敌人立功而被封侯的有数十、上百人,李广手下的将士被封侯的也有很多人。而李广总是由于打败仗被处罚,没有建立一点儿功劳来取得封侯的爵赏,最终因违犯军令自杀来抵挡幕府小吏的责难。当时、后世的士人,没有不惋惜他的才能,而深深地悲叹他多舛的命运。我曾私下探究过这件事,凭借李广的才能竟落了个这样的结局,是因为他统率军队纪律不严明,这就是他功勋、爵赏都不能得到,而又最终陷于死地的原因。士兵有的为了报答将领的恩德拼命作战而死,有的为遵守将领的命令拼命作战而死。士兵只知道为了报答将领的恩德拼死作战却不知道遵守将领的命令拼死战斗,常常会发展为骄横;士卒只知道遵守将领的命令拼死作战却不知道为了报答将领的恩德去拼死战斗,常常会产生怨恨。善于统率士兵的将领,既能使士兵为了报答自己的恩德而拼死作战,又能使士兵为了执行军令而拼死作战,这样的将帅就可以百战百胜。现在李广治理军队,只是想使士卒人人都能安乐而舒适。至于部队的编制、屯住、戒严、管理,一切废弛简略,以便使士卒的个人私愿得到满足,而擅自对士兵施加恩惠。所说的军队纪律,是从来没有用过的。所以当时的人们都称赞他对士兵宽容和缓不苛求,士兵都喜欢爱戴他。程不识却说:“士卒虽然安逸,乐意为他拼死作战,但是如果敌人突然袭击他们,就没有用来约束他们的办法。”这就是他恩德没有加上军令,而功劳必定难以建立的原因。从前,司马穰苴突然从普通百姓中提拔起来统帅齐国军队,一旦当他借斩杀庄贾而申明军令,三军将士无不奋勇争先为他作战,于是一举打败燕、晋军队。这是因为他使用严明的纪律治理军队,能使全军上下为遵守军纪而死的原因。李广不从这方面寻求自己难以封侯的原因,竟然听从狂妄无知之人的胡说,而深深自责悔恨曾经杀死已投降的士卒,认为灾祸大概没有比这更大的,也未免太疏浅了吧!(节选自《何博士备论·李广论》)15.B16.①对比:首联重于抒发氛围感受,颔联重在抒发内心感受。而无论是写氛围,还是写内心,作品都运用了对比手法。这两组对比,在氛围和心理上造成了一反一正的大起大落,表达那种绝处逢生的激动情绪。②用典:“一字褒”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重知己胜于重富贵的思想。【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B.“‘涕’写出了诗人为自己悲苦的命运而落泪”错误。颔联写到正当自己穷途末路、不知何往的时候,忽然遇到了知音的赏识和器重,激动得几欲泪下。所以“涕”字写出了诗人长期不被人理解的苦闷和忽遇知音的喜悦。1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表现手法的把握能力。诗歌的首联和颔联写到正当年年穷愁潦倒、怀才不遇的时候,忽然出现了冻云顿开、春回大地的大好辰光;正当自己穷途末路、不知何往的时候,忽然遇到了知音的赏识和器重,激动得几欲泪下。首联重于抒发氛围感受,颔联重在抒发内心感受。而无论是写氛围,还是写内心,作品都运用了对比手法。这两组对比,在氛围和心理上造成了一反一正的大起大落,极宜表现内心情感的急骤变化,表达那种绝处逢生的激动情绪。而诗人长期不被人理解的苦闷和忽遇知音的喜悦,也溢于言表。“一字褒疑华衮赐”中“一字褒”用《春秋谷梁传》中“一字一褒,宠逾华袞之赐”的典故。全语谓每一个字的褒奖赞誉都比赐给王公贵族的服装还要荣耀。诗人重知己胜于重富贵的思想,隐含于其中。17.(1)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3)烟柳画桥风帘翠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有:扪、胁、膺、叶、鹂、幕。18.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息息相关);油然而生;不可或缺(必不可少、至关重要)19.英谈村是一个因被战斗的岁月所包浆过的而更添其雄性刚毅质地的偏远村落。20.①“它”指抗日战争时期的英谈村,作者客观呈现,疏远与英谈村的距离。②“他”指给作者以启迪和渴念的英谈村,是作者思考和感悟后的产物,作者有意拉近距离,引发思考。【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强调“红色面貌”和“红色历史”是英谈村的特点,两者之间是存在必然的联系的,故可填“息息相关”“相得益彰”或“交相辉映”,其他表示两者关系的成语也可。交相辉映:指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多用于形容美好的景象。相得益彰:指相互配合的好,各方的长处就更能显现。息息相关:彼此呼吸都相互关联,形容关系非常密切。第二空,登临高山,自然而然地产生豪情和振发之意,故填写“油然而生”。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第三空,作者站在英谈村并有感于英谈村的红色历史和红色精神,认识到这种精神是人不可或缺的,故填写“不可或缺”“至关重要”或“必不可少”,其他表示加强肯定的词也可。不可或缺、至关重要、必不可少:表示非常重要。19.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根据题目要求将画波浪线的复句改写为以“英谈村是”为开头的单句,整个句子只能有一套主谓宾,故确定主体句子为“英谈村是偏远村落”;其他内容“是被战斗的岁月所包浆过的”“更添其雄性的刚毅质地”可以以定语的方式存在来修饰“偏远村落”,注意转述“因而”所表达的因果关系。故拟写答案为“英谈村是一个因被战斗的岁月所包浆过的而更添其雄性刚毅质地的偏远村落”。2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英谈村是一个村落,用“它”是客观呈现,体现了作者与英谈村之间的距离疏远。但后用“他”,体现了作者的刻意拉进与英谈村的距离,体现了英谈村对作者的影响和渴念。21.①就能看到完整的环形彩虹②当太阳高度角太大(大于42°)时③虹的色彩和宽度与雨滴大小有关22.虽然最大仰角都是41°左右,观测者在不同高度看到的却不是同一条虹,而是由从不同水滴射出的七色光组成的不同的虹。【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前文说“通常,我们很难看到完整的环形彩虹”,此处站在视野开阔的高山之巅,则应是“就能看到完整的环形彩虹”。②此处是无法看到彩虹的原因,后文有“只有太阳的高度角等于或低于42°时……”,可推知原因是太阳角度问题,应填“当太阳高度角太大(大于42°)时”。③此处为领起句,后文谈虹的色彩和宽度与雨滴大小的关系,故此处应填“虹的色彩和宽度与雨滴大小有关”。2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子有三处语病:一是“最大仰角虽然都是41°左右”语序不当,前后主语不一致,关联词语放在主语之前,改为“虽然最大仰角都是41°左右”;二是“观测者在不同高度看到,虽然最大仰角都是41°左右”语序不当,把“观测者在不同高度看到”放在后面,和“却不是同一条虹”一起改为“观测者在不同高度看到的却不是同一条虹”;三是“而是从不同水滴射出的七色光组成的”成分残缺,缺少介词及宾语中心词,改为“而是由从不同水滴射出的七色光组成的不同的虹”。23.【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作文材料共三句话。第一句话引用马克思的话语,强调发现问题是重要的,也是困难的。第二句话是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评价,既印证了马克思在“问题”认知上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