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一下名校期中考试诗歌鉴赏精(一)_第1页
2024高一下名校期中考试诗歌鉴赏精(一)_第2页
2024高一下名校期中考试诗歌鉴赏精(一)_第3页
2024高一下名校期中考试诗歌鉴赏精(一)_第4页
2024高一下名校期中考试诗歌鉴赏精(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高一下名校期中考试诗歌鉴赏精选(一)一、(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15—16题。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与夏十二登岳阳楼①唐·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①开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杜诗首联的“今”“昔”是时间上的对举,呼应了“关山北”与“凭轩”空间上的对应,用虚实相生的手法,引发联想。B.杜诗是一篇登楼抒怀之作,从大处着笔,对眼前景物进行精微刻画,创造诗的细节意境,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C.李诗颈联极言岳阳楼高耸,在“云间”“下榻”,在“天上”“行杯”,令人快慰,“连”“接”二字是夸张之笔,突出心情的愉快。D.李诗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等手法描写登楼时的所见所感,全诗风格意气豪放,境界阔大,抒情写景有一种长风浩荡的笔力。16.两首诗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皆为传诵千古的佳句,请分别赏析这两联的妙处。(6分)【答案】15.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B.中的“对眼前景物进行精微刻画,创造诗的细节意境”错,杜诗从大处着笔,采用勾勒之法,屏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写出盛大气势。故选B。16.①“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运用对偶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洞庭湖壮阔磅礴的气势,以雄阔之景反衬哀伤之情,隐喻了国事的动荡不安,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②“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大雁、高山以人的情感,把愁心带走,把好月送来,表达诗人遇赦后的喜悦、欢快之情。(手法1分,分析2分,各3分。只答手法,没有分析得1分,分析过程大意相同即可。)【解析】: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从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具体分析佳句。杜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中“坼”意味着地裂,而“浮”则意味着天动,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洞庭湖的浩瀚壮阔,富有动感和力度。诗人触景伤情,写自己身世的凄凉孤寂,流露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关心,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李诗运用拟人化手法写雁儿懂得人情,带走愁心,并与君山有意“衔好月来”互相对仗、映衬,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表达自己遇赦后的喜悦、欢快之情。(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5~16题。金陵怀古(其一)王安石霸主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东府①旧基留佛刹,后庭余唱落船窗。黍离麦秀②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注]①东府:东晋会稽王司马道子的府第。②黍离:《诗经》篇名,即《国风·王风·黍离》,旧说为东周大夫行经西周故都,见宗庙宫室尽为禾黍,因眷怀故国而作。麦秀:即《麦秀歌》,为殷朝旧臣路过故都,因悯伤故国而作。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一开篇就揭示出建都金陵的政权兴亡相继的历史现象,引发怀古之情。B.颈联写东府如今已变为佛寺,旨在展现诗人眼前整个金陵残败荒芜的景象。C.“后庭”一句,写出如今十里秦淮后庭遗曲余唱未休的景象,令人感慨不已。D.全诗描写与议论相结合,运用对比、用典等手法来表现诗人对王朝兴替的思考。16.诗人在怀古中揭示出了历史上政权兴亡的原因,请结合诗句对此简要分析。(6分)【答案】15.B[解析]诗人写“东晋丞相府第如今只剩下几间佛寺了”,只是为了体现政权的兴衰更迭,过去的繁华也会因为统治者的不思进取、骄奢淫逸而败落,并不是想展现眼前整个金陵的残败荒芜。16.①历史上许多政权的兴盛原因在于开国君主的辛苦打拼。“孤身”一词写出了开国之君大多白手起家,建立政权实属不易。②历史上政权败亡的主要原因是继承者享国以后,日趋奢靡逸乐。诗歌第二联写继承者们在政权建立之后大都骄奢淫逸,贪图享乐,这招致国家败亡。(共6分,每点3分,概括出原因2分,结合诗句分析1分。)三、(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①,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②。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注释】:①秋娘渡,泰娘桥:桥名。②银字笙:管乐器的一种。调笙,调弄有银字的笙。心字香,点熏炉里心字形的香。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片春愁待酒浇”起笔点题,指出时序。“一片”言春愁连绵不断;“待酒浇”表现了词人的愁绪之浓。B.“江上舟摇,楼上帘招”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舟过吴江”的情景,“摇”“招”表现了词人的漂泊之感和借酒浇愁的心理。C.“风又飘飘,雨又萧萧”采用叠词,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渲染了凄凉的氛围,烘托了人在旅途的凄苦。D.“何日归家洗客袍”作为过片,既总结了上片词人对风雨阻归的恼意,又引出了下片词人对回家后温暖生活的想象。16.下片后三句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6分)【答案】15.B16.(6分)“流光容易把人抛”采用直接抒情/拟人的手法(1分),“抛”字形象地写出了时光流逝之快(1分)。“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借景抒情(1分),以红绿色彩的变化暗示时光易逝(1分),以实写虚/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1分),抒发了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1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四、(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小题。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三)①苏辙赵北燕南古战场,何年千里作方塘。烟波坐觉胡尘远,皮币②遥知国计长。胜处旧闻荷覆水,此行犹及蟹经霜。使君约我南来饮,人日河桥柳正黄。【注】①又名《赠知雄州王崇拯二首(其一)》。②皮币,指毛皮和缯帛,古代用作聘享的贵重礼物。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人奉命出使途经雄州,历史上该州曾经是战乱频发之处,现已是和平安宁之地。B.望千里方塘烟波浩渺,诗人觉离契丹尚远,看着随行贵重的礼物,深感责任重大。C.诗人为错过雄州荷花盛开的美景而惋惜,但庆幸赶上了经霜之蟹,可以一饱口福。D.本诗押“江阳”韵,“嫌”“长”“霜”“黄”均字音洪亮,表达了积极乐观的情感。16.诗人奉命北上,尾联却写“南来”“人日”之约,对此你如何理解?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15.B

16.(1)使君约“我”从契丹回来重聚畅饮,“我”想这个约定在明年人日柳黄时就会实现;(2)想象出使归来与友人欢聚的情景;(3)表达对成功出使的信心;(4)也暗含对友人关心的回应。【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B.“诗人觉离契丹尚远”错,“烟波坐觉胡尘远”是描写此处美景让人留恋忘返,似乎出使一事都离自己很远,表达的是对雄州风景的赞美。故选B。1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诗歌手法的鉴赏能力。尾联写诗人此次奉命北上出使契丹,而“使君约我南来饮”,人日饮酒,是诗人想象出使归来与友人节日相聚的情景。“约”字既是二人的约定,也表达出友人对自己的祝福与顺利出使归来的期盼;“饮”写出二人在节日欢聚的欢乐场面,可以想象出诗人对成功出使的信心,出使归来又见到好友,心情何等畅快愉悦。“人日河桥柳正黄”,人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七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这时候已是初春时节,柳条已经泛黄,春天已经展现出美丽的面貌,呈现出勃勃生机。想象回来之时正是春天来临,借助春天美景抒发喜悦之情,同时表达了对友人治理好一方的称赞。此景既表达诗人对成功出使的信心,也暗含对友人关心的回应。五、(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秋兴八首(其一)①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注】①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至广德元年始告结束,而吐蕃、回纥乘虚而入,藩镇拥兵割据,战乱时起,《秋兴八首》就是在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写成的。②即指夔州(今重庆奉节)一带的长江和峡谷。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景,先以冷暖色调对比营造了伤感的氛围,再从高到低描绘了萧森肃杀的秋景。B.颈联中的“孤舟”与孟浩然“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的“舟”寄托的情感一致。C.末句以景结情,白帝城内,月下捣衣,风送砧声,情感表达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D.全诗用词精当,格律工整,意境深闳,情感厚重,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有很高艺术成就。16.本诗感秋而抒怀,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15.B【解析】孟浩然“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中的“舟”暗指引荐之人,表达出词人渴望得到知遇赏识的心声,与本诗中的“孤舟”不同。16.①伤秋之情。首联景物阴沉萧瑟,气氛悲凉,衬托诗人内心的伤感,为诗歌奠下伤感的基调;②忧国之思。颔联波涛汹涌,天翻地覆,又暗示时局动荡;“塞上风云”,象征国家命运暗淡。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动荡不安、前途未卜的忧思;③羁旅之愁(或身世之悲、漂泊之苦)。颈联写诗人羁旅他乡,见丛菊再开,不禁再度流泪,触动羁旅情思;尾联回到景物,诗人身在夔州,听到白帝城传来的砧杵之声,客子羁旅之情更加明显。④故园之思。诗人羁旅他乡,孤舟不发,心里牵挂着故园;尾联漂泊的游子听到砧声,回想家庭温暖,更增心中思乡之愁。第16题【评分细则】每答出一点给2分,观点1分,分析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分析时要结合诗句内容和关键词语,有具体分析过程,不能泛泛而谈。【解析】起笔开门见山,叙写景物之中点明地点时间。“玉露”即白露,秋天,草木摇落,白露为霜。“巫山巫峡”,诗人所在。二句下字密重,用“凋伤”、“萧森”给意境笼罩着败落景象,定下全诗感情基调。接着用对偶句展开“气萧森”的悲壮景象。“江间”承“巫峡”,“塞上”承“巫山”,波浪在地而兼天涌,风云在天而接地阴,可见整个天地之间风云波浪,极言阴晦萧森之状。既写眼前的实景,也暗寓时事。当时土蕃入侵,边关吃紧,处处是阴暗的战云,虚实兼之。此联景物描绘之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和时局动荡不安、前途未卜的处境以及作者胸中翻腾起伏的忧思与郁勃不平之气。把峡谷深秋、个人身世、国家沦丧囊括其中,波澜壮阔,哀感深沉。颈联由继续描写景物转入直接抒情,即由秋天景物触动羁旅情思。与上二句交叉承接,“丛菊”承“塞上”句,“孤舟”承“江间”句。“他日”即往日,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此日在夔州,均对丛菊,故云“两开”,“丛菊两开他日泪”,表明去年对丛菊掉泪,今年又对丛菊掉泪;两开而字,实乃双关,既指菊开两度,又指泪流两回,见丛菊而流泪,去年如此,今年又如此,足见羁留夔州心情的凄伤。“故园心”,实即思念长安之心。“系”字亦双关词语:孤舟停泊,舟系于岸;心念长安,系于故园。从云安到夔州苦苦挣扎了两年,孤舟不发,见丛菊再开,不禁再度流泪,心总牵挂着故园。诗人《客社》一诗亦云:“南菊再逢人病卧”,《九日》又云:“系舟身万里”,均可参读。此处写得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身在夔州,心系故园。尾联在时序推移中叙写秋声。西风凛冽,傍晚时分天气更是萧瑟寒冷,意味冬日即将来临,人们在加紧赶制寒衣,白帝城高高的城楼上,晚风中传来急促的砧声。白帝城在东,夔州府在西,诗人身在夔州,听到白帝城传来的砧杵之声。砧杵声是妇女制裁棉衣时,槌捣衣服的声音。砧即捣衣之石。此诗末二句,关合全诗,回到景物,时序由白天推到日暮,客子羁旅之情更见艰难,故能结上生下,下面接着写夔州孤城,一气蝉联。钱注杜诗称:“以节则杪秋,以地则高城,以时则薄暮,刀尺苦寒,急砧促别,末句标举兴会,略有五重,所谓嵯峨萧瑟,真不可言。”六、(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5~16题。孟子北宋

王安石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孟子好辩南宋

陈普禽兽纵横鬼魅多,人间岐路总差讹。当时线口终无语,天理民葬②竟若何。【注】①迂阔:指思想行为不切实际。②民彝:人伦。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诗第二句直抒胸臆,表达读孟子遗书对其人品格顿生钦慕之情。B.王诗第三句用设问句歌颂孟子思想虽脱离现实却不改初衷的坚定。C.陈诗前两句指出孟子生活的时代特点,为孟子好辩提供背景原因。D.陈诗后两句假想孟子面对社会小人当道的现实若选择沉默的后果。16.两首诗都包含了对孟子的评述,但评述内容和写作目的却各有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答案】15.B(B."用设问""孟子思想虽脱离现实"错误。"何妨",表示反问,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不是设问;"何妨举世嫌迂阔"的意思是何妨被全世界的人视作迂腐。结合全诗内容,作者是借孟子来表达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视自己为迂腐,也无所畏惧,不会妥协退缩。"虽脱离现实"说法错误。)16.(一)①内容:王从孟子的品格修养入手,歌颂他不在乎遭举世嫌恶,坚定推行仁政主张的执着。②目的:王诗借此以自勉,孟子在政治上不避世人眼光、坚定推行仁政的勇气,使遭遇重重阻挠的王安石坚定了推行变法的决心。(二)①内容:陈诗从孟子好辩的原因入手,指出孟子所处时代的社会困境------小人、恶人当道,人也容易走错路,从而表现孟子好辩对于时代的重要意义。②目的:陈诗借此呼吁人们应敢于为社会发声,以便恢复天理和规范人伦,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忧虑和对人性的思考。【解析】王诗:这首诗前两句"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写孟子死去不可复生,每读其遗著,他的高大形象便浮现在眼前。后两句"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写即使世上所有的人都嫌弃我迂阔又有何妨,只要有孟子的精神和论著给我以安慰,我并不感到孤寂。在内容上,写诗人从孟子身上找到了鼓舞力量,得到了精神慰藉,暗示了王安石以继承和发扬孟子的事业为己任,推行其政治主张,实现变法革新的伟大抱负。作者借歌咏同被世人视为"迂阔"的孟子以言志,由此得到精神上的安慰与支持,诗人在变法中曾受到种种攻击,但他从不妥协退缩,对自己的事业始终坚信不移。陈诗:"禽兽纵横鬼魅多,人间岐路总差讹",是说这个世界上,禽兽横行,鬼魅众多,人们在人生的岔路上时常迷失方向。"当时缄口终无语,天理民彝竟若何",是说当时的孟子如果默然无言,天道正义、人民的规范又将何去何从呢?在内容上写了人们在面临选择时常常迷茫和困惑,这样时代,必须有人来指点迷津,孟子的好辩恰好为人们提供方向。作者借写孟子好辩,表达对孟子好辩行为的赞美,正是孟子的好辩,才给人们指点方向,让人们懂得规范和人伦。作者借此呼吁人们应敢于为社会发声,让人伦和规范重现世间。七、(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太原早秋①

李白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②。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注:①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秋天。这年夏季作者应友人元演之邀,同来太原,意欲攀贵以求闻达,然而辗转三晋,时历数月,终未能得到实现抱负之机会,到了秋季便写下了这首诗。②大火,星名,《诗经·七月》“七月流火”即指此星。这颗星每年夏历五月的黄昏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六七月开始向下行,故称“流火”。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即用秋天的典型景象来照应题目中的“早秋”,“众芳歇”表明花草凋零,“大火流”表明天气依然炎热。B.颔联中的“早”“秋”两字巧妙点题,“霜威”“云色”则直接描写了太原早秋的自然景象。C.颈联的“绕”和“飞”字,采用了比拟的手法,把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D.这首律诗条理清晰,前两联写太原的早秋之景,后两联则着重于抒发情感。16.同样是写秋天,本诗在意象和情感表达方面与《沁园春•长沙》有什么不同?(6分)【答案】15.A16.①《沁园春·长沙》意象丰富,色彩绚丽;本诗意象简单,色调黯淡。

②《沁园春·长沙》借湘江秋景抒发一种乐观积极昂扬向上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本诗借悲秋抒发思乡怀人的情感。【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大火流’表明天气依然炎热”错误。“大火”指星名,二十八星宿之一,也就是“心宿星”,居于正南,“流”指向下行。《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古人发现大火星逐渐向西方迁移坠落的时节,天气就开始变凉。因此“大火流”表明时至七月,天气开始转凉了。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结合“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可知,诗人描绘了一副壮阔绚丽的秋景图,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一系列的意象:山、林、江、舸、鹰、鱼、万类。山、林、江、舸分别为万山、层林、漫江、百舸,以数量和外在的表象渲染博大的、辽远的空间;“红”“碧”等绚丽色彩的使用,写出了典型意象的特点。可见《沁园春·长沙》意象丰富,色彩绚丽。结合“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可知,随着岁月的流逝,美丽的花儿都凋谢了;在大火星向西移动的时候,一也就是炎暑消退的时候。这时塞外就已经升始下霜了,黄河以北已经呈出一派秋天的气息。本诗意象简单,色调黯淡。上片先写景,上片就结尾处发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可知,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诗人思绪万端,不禁问道: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这一问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结合“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可知,看到这边城的月亮,我梦想回到安陆家中。我对于家乡的思念,就像长长的汾水一样没有尽头,没有一天心里不充满相思之愁。表现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时刻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以及渴望归乡的急切心情。八、(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江

梅①杜甫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故园不可见,巫岫②郁嵯峨。[注]①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春,时杜甫寓居夔州,安史之乱后杜甫入川,夔州是杜甫居川的最后一站。诗人旅居江峡,见腊梅乍开,顿生故园之思,遂作此诗。②巫岫:巫山。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尾联诗人运用想象,由眼前的春景想到故乡苍郁而巍峨的巫山,有“月是故乡明”之感。B.颈联写满树梅花与雪同一颜色,春风拂煦,春江微波,正与岸边梅花交相辉映。C.首联“腊前”“年后”写出了时间的变化,从梅蕊已破到梅花正多,诗人一直在关注着。D.颔联将关好春光与“客愁”进行对比,以美景衬哀情,倍增其哀,造成了强烈的艺术效果。16.请简要赏析本诗的结构特色。(6分)【答案】15.A(“想到故乡苍郁而巍峨的巫山”错误,巫山是眼前之景,不是故乡之景。)16.①以诗人的情感变化为主线,贯穿全诗。首先写诗人关盼梅花之情,其次抒客居他乡之愁,最后,尾联更是道出在此大好春光之中却不能尽情享受的原因:战乱流离、背井离乡,故园之思升华为家国之恨,意蕴无穷。②一、三联以景为主,二、四联以情为主,既有江梅的婀娜美丽,也有诗人凄凉落宽之情,景与情紧密相联。(每点3分,意对即可;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九、(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旅宿杜牧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注释:沧江:在作者家乡。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首联破题,写诗人孤身一人在旅馆居住,没有良伴,只能静静凝思黯然神伤,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B.诗歌颔联融情于景、触景生情,寒灯、孤雁勾起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引发诗人的愁绪,描绘出一幅寒夜孤客难眠图。C.诗歌颈联用设想之词,虚实结合、由实到虚,想象奇特,表现出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中诗人流露出的梦短情长的幽怨。D.全诗层层推进,写景抒情都有独到之处。美景幽思委实凄绝,诗歌感情至深,含蓄蕴藉,真切动人。16.请简要概括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答案】15.(3分)C【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