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贵百河联考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历史_第1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百河联考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历史_第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百河联考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历史_第3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百河联考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历史_第4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百河联考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历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级“贵百河”4月高一年级新高考月考测试历史(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张贴在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信史时代是指有文字或出土文物记载着当时社会情况的时代。两河流域、黄河流域、地中海地区均发现了各具特色的早期文字,它们的信史时代大约始于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600年和公元前1000年。据此可知()A.文字是文明诞生的唯一标志 B.两河流域文明始终领先欧洲C.早期文明之间相互联系密切 D.文明具有多元性和不平衡性2.《汉谟拉比法典》对于土地的转让、出租、抵押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如“田园房屋由自行买得则得以之遗赠其妻,亦得以抵偿债务”。这表明古巴比伦王国()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 B.着力于强化国王的专制统治C.承认并保护土地的私有产权 D.法律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3.公元前324年,在苏萨举行了古代世界史上最大规模集体婚礼,亚历山大带头娶了波斯国王的女儿,许多马其顿的将领也娶了波斯显贵的女儿,同日参加婚礼的竟达一万对之多。后人称这一行动为“欧亚联姻”,而且整个婚礼是按照波斯人的传统习俗进行的。亚历山大此举意在()A.融入波斯上层社会 B.扩大帝国统治基础C.消除东西民族裂痕 D.传播希腊民主政治4.中古西欧,如果附庸一方违背约定,领主可以抛弃附庸;如果领主不履行诺言,附庸同样可以离弃领主,当时有一个专用词汇谓之“撤回忠诚”。据此可知,中古西欧()A.领主与附庸的权利义务相同 B.政治上缺乏严格的契约精神C.附庸对领主人身依附减弱 D.并未形成强有力的集权统治5.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一般一个村庄为一个庄园,其所有者和统治者为领主。下图所示为中古西欧某庄园平面图,图中标注了“领主住所”“牧场”“林地”“领主的磨坊”“教堂”等区域。据此推断,西欧庄园()A.农业生产水平较高 B.管辖区域与城市相当C.具有自给自足性质 D.奴隶承担沉重的劳役6.8世纪,巴格达的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丝绸;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从中亚细亚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据此可推知,阿拉伯帝国()A.社会风气开放包容 B.疆域辽阔地跨亚非欧 C.垄断了亚欧间贸易 D.沟通东西方作用突出7.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在算术、天文学和历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然而他们的知识传播范围只面向贵族阶层和祭司阶层。西班牙征服者消灭了贵族阶层和祭司阶层后,当地人很快失去了自己的知识与文化。这说明A.西班牙征服者破坏了美洲文明 B.印第安人的教育体系不完整C.美洲文明发展具有严重封闭性 D.文明的传承需要多阶层参与8.哥伦布曾在日记中写道:“臣认为,一旦发轫,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毫无疑问,当地黄金甚丰……此外,这里还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鉴于此,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这段日记可用于研究的问题是()A.传统商路的中西交流 B.新航路开辟的动机C.欧洲贸易中心的改变 D.地圆学说的正确性9.“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不仅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地圆学说的科学性,而且还直接驳斥了教会有关地球的各种谬论,使教会思想体系在数十年内一直处于混乱之中。”这说明麦哲伦环球航行()A直接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B.冲击了教会神学世界观C.使人们开始关注现实世界 D.动摇了欧洲人的宗教信仰10.地理大发现后,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等国先后提出“发现论”“无主地论”“无主领土论”和“优先权论”,这些理论由完全否定到部分承认土著对土地事实上和法律上的占有,但都宣告殖民地终归“文明国家”所有。这些理论()A.维护了土著土地所有权 B.服务于欧洲的殖民扩张C.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扩大了国际法适用范围11.《世界历史》解说词中说:“14世纪,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一些城市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开始走上政治舞台,他们需要新的意识形态,为他们所追求的政治、经济利益辩护,他们需要新的学术、新的文化,为他们所做的一切给予支持。这样,一种完全崭新的近代精神就产生了。”材料旨在强调,这场“新的文化”()A.是古典文化新生,延续了古代的文化传统B.解放了长期以来被宗教戒律压抑禁锢的人性C.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主要内容D.实质是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12.牛顿呼吁科学家和哲学家们“去检查、称重、计算和测量,但绝对不要胡乱猜想”。洛克声称,哲学就像天文学那样,是一门受制于科学方法和批判性探究的严谨性的学科。他预见未来会发现更多的自然法则,它们将会成为社会应该遵守的世俗法律的基础。据此可知()A.人类认知完成巨大飞跃 B.未来理想社会的基本原则确立C.追求理性成为社会共识 D.启蒙运动受到科学革命的影响13.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彼特拉克说“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马丁路德“信仰即可得救”;康德“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这表明,西方人文主义精神()A.贯穿西方历史发展始终 B.每个时期的侧重点不同C.一直坚持反对神的束缚 D.适应了资产阶级的要求14.下面是法国大革命前三个等级基本情况统计表据表可推知()第一等级第二等级第三等级人口比例0.5%1.5%98%土地比列10%25%65%A.社会的流动和分化加速 B.民主共和政体有待完善C.封建统治面临政治危机 D.大革命的群众基础薄弱15.1787年美国宪法第六条规定:“本宪法及依照本法制定的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权力所缔结或将缔结的一切条约,均为全国的最高法律;即使与任何州的宪法或法律相抵触,各州法官应遵守。这体现了()A分权制衡原则 B.联邦制原则 C.法律至上原则 D.民主共和原则16.明治维新后,日本一方面同西方列强进行谈判,逐渐废除了同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另一方面又积极向外侵略扩张,对亚洲弱小国家和民族发动侵略战争,掠夺和奴役亚洲弱小民族。由此可知,当时日本()A.成为世界一流强国 B.与欧洲列强并驾齐驱C.推行军国主义路线 D.与欧洲列强结成盟国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0分,第18题16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4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希腊和东方的埃及、巴比伦等国频繁的贸易交往极大地促进了器物文化方面的交流。希腊移民接触到比自身更为先进的东方文化,不同程度地加以吸收和借鉴,并将它们传回希腊,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进入古典时代之后,旅行者或学者有选择的把东方先进的文化带回希腊本土,进而达到两种文化的相互促进。——摘编自李金凤《论希腊化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材料二罗马帝国的统治开启了世界性的交流和联系,罗马文明把极具开创、进步意义的希腊文明继承下来,并在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范围内发扬光大。罗马人用武力打通了西方与东方各族人民的交往通道,从此,地中海世界的各地区、各民族由相互闭塞逐步走向对外开放,由彼此分散逐步走向密切交往,世界历史开始了更新、更广阔的篇章。——摘编自杨俊明《古代帝国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传播》(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出古代世界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主要途径。(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世界的帝国对文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马铃薯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迄今已有7000年的栽培史。印第安人为它的驯化、人工栽培、耕作模式、育种、储藏、加工、食用等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16世纪30年代,西班牙殖民者“发现”了马铃薯,50年代他们将薯块传入西欧,70年代初开始在西欧零星种植。马铃薯传入欧洲慢慢传开后,除了爱尔兰和西班牙,在各国主要种植在庭院,供观赏和植物学家药学家收藏和研究。18世纪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灾荒和饥懂促使土豆在欧陆国家作为救荒作物大大普及。法国医生和药师帕门梯耶尔从18世纪60年代起,就致力于马铃薯的推广和普及,于1774年出版了《马铃薯的化学检测》一书,书中详细深入地分析检测,介绍了马铃薯含的丰富营养成分和可以辅助治疗的各种疾病。到18世纪末期,马铃薯成为在欧洲大部分地区的主要食物。——摘编自张箭《马铃薯的主粮化进程》材料二马铃薯在爱尔兰反而很快扎根,成为了爱尔兰人的喜爱食物和依赖食物。进入19世纪,人口的快速膨胀对社会产生巨大压力,以至于土地不得不被分割为更小的地块,越来越多的人主要靠田地里的马铃薯生活,最穷的农民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换得一小块土地种植马铃薯,而一旦马铃薯歉收,饥荒很难避免。1845年夏,霜霉病侵袭爱尔兰,马铃薯大面积绝产,引发大饥荒,也导致疫病流行,有至少25万人死亡。大饥荒带来空前的对外大移民运动,永久性地改变了爱尔兰的人口结构,在本国和美国都播下了对英国政府不满的火种。——摘编自曹瑞臣《作物改变世界——以马铃薯对爱尔兰的历史影响为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末期以来马铃薯成为欧洲大部分地区主要食物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分析“爱尔兰大饥荒”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的特点。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第一章基督教神权的建立与民族国家的兴起第二章中古以后的欧洲宗教改革第三章欧洲启蒙运动的来龙去脉第四章宗教革命开启了近代西方民主社会第五章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和基础第六章欧洲近代科学的发展第八章从人权平等观念走向民主政治——摘编自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坏》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1世纪欧洲城市开始兴起,城市居民以移民和原住民为主,二者是以城市特许状为纽带确立的共同体。城市特许状是城市居民通过种种争取自治权的斗争,从封建主手中获得的契约,这意味着共同体的事由全体成员做主。12世纪,由于城市管理需要,罗马法在欧洲复兴;中世纪晚期,市民阶级形成,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市民政治文化的生成,孕育了现代国家的雏形。特许状是一纸契约,赋予城市居民共同享有在本城经营工商业的权利。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市场意识等新的经济理念在城市诞生,现代会计、金融、公司制度等近代经济文化在中世纪城市得到初步发展。这促进了16世纪欧洲文明的凝聚成型。——摘编自刘景华《中世纪城市与欧洲文明成型》材料二随着两宋城市的发展,一方面城市工商业发达,市井文化日趋繁荣;另一方面延续自南北朝隋唐而来的士人城居之风使得文人士大夫居城者明显增多。由此,士庶之间清雅文化与市俗文化之间呈现相互对立、相互渗透的关系,这构成两宋城市文化的基本格局。由于士大夫拥有核心政治资源,掌握着文化霸权的仍然是官而非商,市民阶层处在士人阶层之下,属于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的臣民。由于文化强势之最终仍有赖于政治资源,还衍生出不同行政级别的城市在文化地位上产生相应层级差别的有趣现象。两宋城市文化发展,承续并巩固了唐代以来文化资源集中于城市所带给专制国家在文化上前所未有的控制权,并从各方面影响着村落世界。——摘编自包伟民《两宋“城市文化”新论》(1)根据材料指出中世纪欧洲和两宋城市的不同之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中世纪欧洲和两宋城市差异的原因,并谈谈对文明多样性的理解。2023级“贵百河”4月高一年级新高考月考测试历史(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张贴在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信史时代是指有文字或出土文物记载着当时社会情况的时代。两河流域、黄河流域、地中海地区均发现了各具特色的早期文字,它们的信史时代大约始于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600年和公元前1000年。据此可知()A.文字是文明诞生的唯一标志 B.两河流域文明始终领先欧洲C.早期文明之间相互联系密切 D.文明具有多元性和不平衡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两河流域、黄河流域、地中海地区均发现了各具特色的早期文字,但它们的信史时代时间不一,反映了文明具有多元性和不平衡性,D项正确;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包括金属工具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国家的形成等,A项说法绝对,排除A项;“两河流域文明始终领先欧洲”说法绝对,不符合事实,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文明具有多元性和不平衡性,未体现早期文明之间相互联系密切,排除C项,故选D项。2.《汉谟拉比法典》对于土地的转让、出租、抵押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如“田园房屋由自行买得则得以之遗赠其妻,亦得以抵偿债务”。这表明古巴比伦王国()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 B.着力于强化国王的专制统治C.承认并保护土地私有产权 D.法律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巴比伦王国。据材料,《汉谟拉比法典》对土地的处分权进行了保护,体现出对于私有产权的保护与尊重,C项正确;在材料中无法得出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涉及是土地问题,无法体现着力于强化国王的专制统治,排除B项;材料与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3.公元前324年,在苏萨举行了古代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集体婚礼,亚历山大带头娶了波斯国王的女儿,许多马其顿的将领也娶了波斯显贵的女儿,同日参加婚礼的竟达一万对之多。后人称这一行动为“欧亚联姻”,而且整个婚礼是按照波斯人的传统习俗进行的。亚历山大此举意在()A.融入波斯上层社会 B.扩大帝国统治基础C.消除东西民族裂痕 D.传播希腊民主政治【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公元前324年(亚历山大帝国)。据材料“亚历山大带头娶了波斯国王的女儿,许多马其顿的将领也娶了波斯显贵的女儿,同日参加婚礼的竟达一万对之多”,可知,通过同波斯上层的联姻,有利于稳定帝国的统治,扩大帝国统治基础,B项正确;融入波斯上层社会,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排除A项;“消除”,表述绝对,排除C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对希腊文明的传播,排除D项。故选B项。4.中古西欧,如果附庸一方违背约定,领主可以抛弃附庸;如果领主不履行诺言,附庸同样可以离弃领主,当时有一个专用词汇谓之“撤回忠诚”。据此可知,中古西欧()A.领主与附庸的权利义务相同 B.政治上缺乏严格的契约精神C.附庸对领主的人身依附减弱 D.并未形成强有力的集权统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领主可以抛弃附庸,但附庸同样可以离弃领主,说明中古西欧并未形成强有力的集权统治,D项正确;领主与附庸的权利义务各不相同,排除A项;西欧封君封臣制度具有契约精神,排除B项;材料并不是体现附庸对领主的人身依附减弱,而是强调并未形成强有力的集权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5.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一般一个村庄为一个庄园,其所有者和统治者为领主。下图所示为中古西欧某庄园平面图,图中标注了“领主住所”“牧场”“林地”“领主的磨坊”“教堂”等区域。据此推断,西欧庄园()A农业生产水平较高 B.管辖区域与城市相当C.具有自给自足性质 D.奴隶承担沉重的劳役【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西欧。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中古西欧的庄园内包括许多设施,可以满足日常需要,所以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C项正确;材料只提到庄园的区域,无法反映庄园内的生产水平较高,排除A项;庄园管辖区域与城市不同,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庄园的不同生产区域,而且庄园有农奴,并没有奴隶,排除D项。故选C项。6.8世纪,巴格达的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丝绸;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从中亚细亚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据此可推知,阿拉伯帝国()A.社会风气开放包容 B.疆域辽阔地跨亚非欧 C.垄断了亚欧间贸易 D.沟通东西方作用突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8世纪(阿拉伯帝国)。材料表明8世纪时阿拉伯帝国的巴格达东西方物品买卖交换繁荣,由此可推知阿拉伯帝国在沟通东西方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D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的是阿拉伯帝国商业繁荣,而社会风气开放包容主要表现在对异域文化、种族等的态度,排除A项;巴格达市场上有来自亚非欧的货物不代表阿拉伯帝国的疆域辽阔地跨亚非欧,通过商品贸易也能获得,排除B项;材料中只是提及阿拉伯帝国沟通了东西方贸易,不能说明阿拉伯帝国垄断了亚欧间贸易,“垄断”一词说法不准确,排除C项。故选D项。7.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在算术、天文学和历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然而他们的知识传播范围只面向贵族阶层和祭司阶层。西班牙征服者消灭了贵族阶层和祭司阶层后,当地人很快失去了自己的知识与文化。这说明A.西班牙征服者破坏了美洲文明 B.印第安人的教育体系不完整C.美洲文明发展具有严重封闭性 D.文明的传承需要多阶层参与【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所创造的文明因为传播范围狭小,最后因为西班牙的入侵而导致消失,说明的是文明的传承需要多阶层参与,D正确;西班牙征服者破坏了美洲文明是其文明的消失原因之一,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A排除;材料与印第安人的教育体系不完整无关,B排除;材料与美洲文明的封闭性无关,C排除。故选D。8.哥伦布曾在日记中写道:“臣认为,一旦发轫,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毫无疑问,当地黄金甚丰……此外,这里还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鉴于此,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这段日记可用于研究的问题是()A.传统商路的中西交流 B.新航路开辟的动机C.欧洲贸易中心的改变 D.地圆学说的正确性【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依据材料概括可知:美洲新大陆的发现会获得大量黄金、香料,符合新航路开辟的经济需求,将美洲变成基督徒,符合其传播基督教的愿望,即宗教因素,总体而言此材料可以研究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宗教等动机,B项正确;此航路属于新航路,不是传统商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全球性航行,不能得出地圆学说的正确性,排除D项。故选B项。9.“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不仅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地圆学说的科学性,而且还直接驳斥了教会有关地球的各种谬论,使教会思想体系在数十年内一直处于混乱之中。”这说明麦哲伦环球航行()A直接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B.冲击了教会神学世界观C.使人们开始关注现实世界 D.动摇了欧洲人的宗教信仰【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航跌开辟的欧洲。根据“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不仅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地圆学说的科学性,而且还直接驳斥了教会有关地球的各种谬论,使教会思想体系在数十年内一直处于混乱之中。”可得出其环球航行冲击了教会的宗教世界观,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思想解放,B项正确;环球航行与近代自然科学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A项;在新航路开辟之前已经开始关注世界,排除C项;环球航行并不能动摇人们的宗教信仰,排除D项。故选B项。10.地理大发现后,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等国先后提出“发现论”“无主地论”“无主领土论”和“优先权论”,这些理论由完全否定到部分承认土著对土地事实上和法律上的占有,但都宣告殖民地终归“文明国家”所有。这些理论()A.维护了土著土地所有权 B.服务于欧洲的殖民扩张C.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扩大了国际法适用范围【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这些理论由完全否定到部分承认土著对土地事实上和法律上的占有,但都宣告殖民地终归‘文明国家’所有”可知,地理大发现后,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等国虽部分承认了殖民地殖民地土著对土地的占有,但实际上又说明殖民地归殖民国家所有,体现了他们美化了自身的殖民扩张,而这些理论服务于欧洲的殖民扩张,B项正确;材料“部分承认土著对土地事实上和法律上的占有”表明其只是部分承认,但最终殖民地依然归“文明国家”,体现了他们并非真的维护土著的权利,排除A项;殖民扩张有助于加速资本的原始积累,但材料信息并未说明殖民扩展对欧洲的影响,排除C项;国际法形成于17世纪以后,时间上与材料不符,且这些理论并不是国际法,排除D项。故选B项。11.《世界历史》解说词中说:“14世纪,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一些城市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开始走上政治舞台,他们需要新的意识形态,为他们所追求的政治、经济利益辩护,他们需要新的学术、新的文化,为他们所做的一切给予支持。这样,一种完全崭新的近代精神就产生了。”材料旨在强调,这场“新的文化”()A.是古典文化的新生,延续了古代的文化传统B.解放了长期以来被宗教戒律压抑禁锢的人性C.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主要内容D.实质是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14世纪(意大利)。据材料“新兴资产阶级……需要新的意识形态……新的学术、新的文化,……这样,一种完全崭新的近代精神就产生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背景是新兴资产阶级对新文化的需要,D项正确;文艺复兴对古代的文化传统有继承,更有创新,排除A项;材料主要讲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和实质,未提及“解放人性”,排除B项;文艺复兴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实质上却是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排除C项。故选D项。12.牛顿呼吁科学家和哲学家们“去检查、称重、计算和测量,但绝对不要胡乱猜想”。洛克声称,哲学就像天文学那样,是一门受制于科学方法和批判性探究的严谨性的学科。他预见未来会发现更多的自然法则,它们将会成为社会应该遵守的世俗法律的基础。据此可知()A.人类认知完成巨大飞跃 B.未来理想社会的基本原则确立C.追求理性成为社会共识 D.启蒙运动受到科学革命的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洛克声称,哲学就像天文学那样,是一门受制于科学方法和批判性探究的严谨性的学科。他预见未来会发现更多的自然法则,它们将会成为社会应该遵守的世俗法律的基础。”及所学可知,洛克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代表者,他主张利用科学办法研究哲学,说明启蒙运动受到科学革命的影响,D项正确;顿经典力学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物理学的建立,是人类认识史上一次巨大的飞跃,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未来理想社会的基本原则,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追求理性成为社会共识的结论,表述有误,排除C项。故选D项。13.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彼特拉克说“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马丁路德“信仰即可得救”;康德“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这表明,西方人文主义精神()A.贯穿西方历史发展始终 B.每个时期的侧重点不同C.一直坚持反对神的束缚 D.适应了资产阶级的要求【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尺度’”说明古希腊时期人文主义追求真理与个性,“彼特拉克说‘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说明文艺复兴时期提倡人性、反对神性,“马丁路德‘信仰即可得救’”说明宗教改革时期反对基督教会的权威,“康德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说明启蒙运动时期倡导理性,因此,西方人文主义精神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侧重点,B项正确;西方中古时期人文主义受到基督教会的束缚,排除A项;西方人文主义并非每个时期都反对神的束缚,排除C项;古希腊时期的人文主义与资产阶级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4.下面是法国大革命前三个等级基本情况统计表据表可推知()第一等级第二等级第三等级人口比例0.5%1.5%98%土地比列10%25%65%A.社会的流动和分化加速 B.民主共和政体有待完善C.封建统治面临政治危机 D.大革命的群众基础薄弱【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法国大革命前(法国)。据本题材料表格信息可知,法国大革命前三个等级中,第一二等级人口少土地占比大,第三等级人口多土地占比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前两个等级享有特权,第三等级土地少,却要承担国家赋税和其他封建义务,他们希望改变不合理的状况,这就表明封建统治面临政治危机,C项正确;据所学,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个人或社会群体从一种社会地位或阶层向另一种社会地位或阶层的运动,具体而言是财富、职业、身份、社会地位的变动,材料未体现,排除A项;材料是法国大革命前的信息,还未确立民主共和政体,谈不上要完善,排除B项;据所学,法国大革命中,人民把革命不断向前推进,群众基础不薄弱,据材料,第三等级人口比例占98%,也说明大革命的群众基础不薄弱,排除D项。故选C项。15.1787年美国宪法第六条规定:“本宪法及依照本法制定的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权力所缔结或将缔结的一切条约,均为全国的最高法律;即使与任何州的宪法或法律相抵触,各州法官应遵守。这体现了()A.分权制衡原则 B.联邦制原则 C.法律至上原则 D.民主共和原则【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均为全国的最高法律;即使与任何州的宪法或法律相抵触,各州法官应遵守”,可知,1787宪法规定联邦政府的法律高于地方法律,体现了联邦制原则,B项正确;未体现分权制衡原则,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联邦与地方关系,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联邦与地方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16.明治维新后,日本一方面同西方列强进行谈判,逐渐废除了同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另一方面又积极向外侵略扩张,对亚洲弱小国家和民族发动侵略战争,掠夺和奴役亚洲弱小民族。由此可知,当时日本()A.成为世界一流强国 B.与欧洲列强并驾齐驱C.推行军国主义路线 D.与欧洲列强结成盟国【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本题题干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9世纪中期的日本。根据材料信息“日本一方面同西方列强进行谈判,逐渐废除了同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另一方面又积极向外侵略扩张”可知,日本明治维新后,在国际地位提高的同时积极对外侵略扩张,推行军国主义路线,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家实力、国际地位有提高,但“世界一流强国”和“与欧洲列强并驾齐驱”的说法夸大了日本的实力,与史实不符,排除AB项;材料没有体现日本与欧洲列强的盟国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0分,第18题16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4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希腊和东方的埃及、巴比伦等国频繁的贸易交往极大地促进了器物文化方面的交流。希腊移民接触到比自身更为先进的东方文化,不同程度地加以吸收和借鉴,并将它们传回希腊,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进入古典时代之后,旅行者或学者有选择的把东方先进的文化带回希腊本土,进而达到两种文化的相互促进。——摘编自李金凤《论希腊化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材料二罗马帝国的统治开启了世界性的交流和联系,罗马文明把极具开创、进步意义的希腊文明继承下来,并在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范围内发扬光大。罗马人用武力打通了西方与东方各族人民的交往通道,从此,地中海世界的各地区、各民族由相互闭塞逐步走向对外开放,由彼此分散逐步走向密切交往,世界历史开始了更新、更广阔的篇章。——摘编自杨俊明《古代帝国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传播》(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出古代世界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主要途径。(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世界的帝国对文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答案】(1)途径:经贸往来,人口迁移,学者游历,国家统一,军事征服。(答对3点)(2)影响:①积极影响:巩固和扩展了文明的区域,推动了东西方经贸的往来,加强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加快了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答对3点)②消极影响:古代帝国的征服战争破坏了人类的物质文化财产,其文化奴役或精神同化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被征服地区民族文化传统的损毁或失传,这些不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途径:根据材料一“……频繁的贸易交往极大地促进了器物文化方面的交流”可得出经贸往来;根据材料“希腊移民……”可得出人口迁移;根据材料“旅行者或学者……”可得出学者游历;根据材料二“罗马帝国的统治开启了世界性的交流和联系……罗马人用武力打通了西方与东方各族人民的交往通道,从此,地中海世界的各地区、各民族由相互闭塞逐步走向对外开放”可得出国家统一,军事征服。【小问2详解】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一“……极大地促进了器物文化方面的交流……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进而达到两种文化的相互促进”可得出推动了东西方经贸的往来,加强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根据材料二“罗马帝国的统治开启了世界性的交流和联系,罗马文明把极具开创、进步意义的希腊文明继承下来,并在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范围内发扬光大……各民族由相互闭塞逐步走向对外开放,由彼此分散逐步走向密切交往,世界历史开始了更新、更广阔的篇章”可得出巩固和扩展了文明的区域,加快了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消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古代帝国的征服战争破坏了人类的物质文化财产,其文化奴役或精神同化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被征服地区民族文化传统的损毁或失传,这些不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马铃薯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迄今已有7000年的栽培史。印第安人为它的驯化、人工栽培、耕作模式、育种、储藏、加工、食用等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16世纪30年代,西班牙殖民者“发现”了马铃薯,50年代他们将薯块传入西欧,70年代初开始在西欧零星种植。马铃薯传入欧洲慢慢传开后,除了爱尔兰和西班牙,在各国主要种植在庭院,供观赏和植物学家药学家收藏和研究。18世纪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灾荒和饥懂促使土豆在欧陆国家作为救荒作物大大普及。法国医生和药师帕门梯耶尔从18世纪60年代起,就致力于马铃薯的推广和普及,于1774年出版了《马铃薯的化学检测》一书,书中详细深入地分析检测,介绍了马铃薯含的丰富营养成分和可以辅助治疗的各种疾病。到18世纪末期,马铃薯成为在欧洲大部分地区的主要食物。——摘编自张箭《马铃薯的主粮化进程》材料二马铃薯在爱尔兰反而很快扎根,成为了爱尔兰人的喜爱食物和依赖食物。进入19世纪,人口的快速膨胀对社会产生巨大压力,以至于土地不得不被分割为更小的地块,越来越多的人主要靠田地里的马铃薯生活,最穷的农民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换得一小块土地种植马铃薯,而一旦马铃薯歉收,饥荒很难避免。1845年夏,霜霉病侵袭爱尔兰,马铃薯大面积绝产,引发大饥荒,也导致疫病流行,有至少25万人死亡。大饥荒带来空前的对外大移民运动,永久性地改变了爱尔兰的人口结构,在本国和美国都播下了对英国政府不满的火种。——摘编自曹瑞臣《作物改变世界——以马铃薯对爱尔兰的历史影响为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末期以来马铃薯成为欧洲大部分地区主要食物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分析“爱尔兰大饥荒”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的特点。【答案】18.背景:马铃薯在欧洲的传播并具有适应性广、产量高的特性;18世纪欧洲出现灾荒与饥馑;政府出于保障粮食安全的考虑采取推广措施;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的增加;人们对马铃薯认知水平以及种植与加工技术水平的提高。19.影响:促进了大规模移民活动;改变了爱尔兰的人口结构;导致了美国英、美矛盾的激化;导致爱尔兰社会矛盾尖锐。特点:范围具有全球性;交流具有双向互补性;欧洲具有主导性;内容丰富;时间具有长期性;以美洲高产农作物的传播为主要内容。【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题。时空是:18世纪末的欧洲。背景:根据材料“16世纪30年代,西班牙殖民者‘发现’了马铃薯,50年代他们将薯块传入西欧,70年代初开始在西欧零星种植。马铃薯传入欧洲慢慢传开后,除了爱尔兰和西班牙,在各国主要种植在庭院,供观赏和植物学家药学家收藏和研究。18世纪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灾荒和饥懂促使土豆在欧陆国家作为救荒作物大大普及”,可得出马铃薯在欧洲的传播并具有适应性广、产量高的特性;根据材料“18世纪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灾荒和饥懂促使土豆在欧陆国家作为救荒作物大大普及”,可得出8世纪欧洲出现灾荒与饥馑;根据材料“法国医生和药师帕门梯耶尔从18世纪60年代起,就致力于马铃薯的推广和普及,于1774年出版了《马铃薯的化学检测》一书”,可得出政府出于保障粮食安全的考虑采取推广措施;结合所学知识,随着经济发展,可知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的增加;根据材料“于1774年出版了《马铃薯的化学检测》一书,书中详细深入地分析检测,介绍了马铃薯含的丰富营养成分和可以辅助治疗的各种疾病”,可得出人们对马铃薯认知水平以及种植与加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19世纪后的世界。影响:根据材料“大饥荒带来空前的对外大移民运动”,可得出促进了大规模移民活动;根据材料“永久性地改变了爱尔兰的人口结构”,可得出改变了爱尔兰的人口结构;根据材料“在本国和美国都播下了对英国政府不满的火种”,可得出导致了美国英、美矛盾的激化和导致爱尔兰社会矛盾尖锐。特点:根据材料“16世纪30年代,西班牙殖民者‘发现’了马铃薯,50年代他们将薯块传入西欧”,可得出范围具有全球性;结合所学知识,欧洲、美洲的物种交流具有双向互补性;根据材料“16世纪30年代,西班牙殖民者‘发现’了马铃薯,50年代他们将薯块传入西欧”。可得出欧洲具有主导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物种交流除了马铃薯外还有大量新的物种传播,可得出内容丰富;结合所学知识,物种交流时间具有长期性;根据材料“马铃薯在爱尔兰反而很快扎根,成为了爱尔兰人的喜爱食物和依赖食物”,可得出以美洲高产农作物的传播为主要内容。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第一章基督教神权的建立与民族国家的兴起第二章中古以后的欧洲宗教改革第三章欧洲启蒙运动的来龙去脉第四章宗教革命开启了近代西方民主社会第五章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和基础第六章欧洲近代科学的发展第八章从人权平等观念走向民主政治——摘编自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坏》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论题:近代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欧洲发展。论述:14世纪,欧洲兴起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将人类从封建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兴起,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兴起,宗教改革以反对天主教会宗教特权、提倡人性解放的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适应了人们要求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的愿望,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17世纪,早期启蒙思想在英国出现。18世纪后期,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及北美地区,启蒙运动倡导理性,抨击王权和神权,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由此可见,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近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答案)【解析】【详解】本题为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题意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首先,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据材料“中古以后的欧洲宗教改革、欧洲启蒙运动的来龙去脉、宗教革命开启了近代西方民主社会、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和基础、欧洲近代科学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提炼论题的观点为:近代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欧洲发展。其次,围绕提炼的观点“近代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欧洲发展”,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主要从文艺复兴、近代科学、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如:14世纪,欧洲兴起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将人类从封建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兴起,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兴起,宗教改革以反对天主教会宗教特权、提倡人性解放的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适应了人们要求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的愿望,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17世纪,早期启蒙思想在英国出现。18世纪后期,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及北美地区,启蒙运动倡导理性,抨击王权和神权,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最后,对提炼的观点,再次总结升华,明确观点的准确性,如:由此可见,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近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1世纪欧洲城市开始兴起,城市居民以移民和原住民为主,二者是以城市特许状为纽带确立的共同体。城市特许状是城市居民通过种种争取自治权的斗争,从封建主手中获得的契约,这意味着共同体的事由全体成员做主。12世纪,由于城市管理需要,罗马法在欧洲复兴;中世纪晚期,市民阶级形成,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市民政治文化的生成,孕育了现代国家的雏形。特许状是一纸契约,赋予城市居民共同享有在本城经营工商业的权利。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市场意识等新的经济理念在城市诞生,现代会计、金融、公司制度等近代经济文化在中世纪城市得到初步发展。这促进了16世纪欧洲文明的凝聚成型。——摘编自刘景华《中世纪城市与欧洲文明成型》材料二随着两宋城市的发展,一方面城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