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中考历史二诊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4分)1.(2分)下面知识结构图中,“★”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A.秦始皇确立中央集权措施 B.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 C.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措施 D.朱元璋强化皇权措施2.(2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其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这一王朝是()A.夏朝 B.西周 C.元朝 D.明朝3.(2分)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奇迹。红军战士在无数危急关头的生死考验中,凭借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以下事件成为红军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是()A.四渡赤水 B.遵义会议 C.巧渡金沙江 D.会师吴起镇4.(2分)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二十万人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此举标志着()A.国民党发动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B.华北解放区和东北解放区联结被阻隔 C.揭开了人民解放军进攻的序幕 D.全面内战爆发5.(2分)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的全权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成为西藏地方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转折点。它标志着()A.西藏地区走上了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 B.西藏和平解放,中国实现完全统一 C.彻底摧毁西藏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D.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6.(2分)民族关系是社会安定团结的基础,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实行了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个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人民民主专政制度7.(2分)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参加中印双边谈判的印度代表时,代表中国政府提出的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求同存异的倡议 D.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8.(2分)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A.城市的兴起 B.庄园的兴起 C.市镇的兴起 D.大学的兴起9.(2分)学者劳伦斯•贝尔格林在《黄金、香料与殖民地》中写道:“船队从欧洲出发,一路向西航行,到达遥远的东方。然后继续西行……这次航行不仅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A.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B.哥伦布“发现”美洲 C.达•伽马到达印度 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10.(2分)美国1787年宪法中规定:“美国总统拥有行政权,国会行使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这种规定体现了()A.分权制衡原则 B.中央集权原则 C.地方分权原则 D.民主共和原则11.(2分)19世纪后期,俄国和日本都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其相同点是()①实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②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③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④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2分)世界由此进入“电气时代”,也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A.电力成为新能源 B.内燃机的发明 C.交通工具的发明 D.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发明二、非选择题(共26分)13.(5分)通过交往,不同特色的经济、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材料一展示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什么通道?材料一中的A指的是哪里?(2)材料二中管理A所在地区的是什么中央机构?其所在地区由什么机构直接管辖?根据材料二可知,元朝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14.(6分)1840年﹣20世纪初,列强先后发动了四次侵华战争,给中国造成了巨大影响。请结合所学时间战争条约影响1840﹣1842①②《》(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③》《北京条约》(增开通商口岸)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1894﹣1895甲午中日战争《④》(割台湾、允许日本开工厂)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⑥社会15.(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确定议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规定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无权废除法律,议员有政治活动的自由。”——川教版初中历史教材材料二“自由、平等是天赋的人权;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川教版初中历史教材(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哪国的什么文件?此文件奠定了该国哪种政治体制的基础?(2)材料二的内容出自法国大革命中的什么文件?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16.(8分)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战争与冲突时有发生,但和平与发展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根据所学知识(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地狱”的是什么战役?(2)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在哪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粉碎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是什么战役?二战中发表了什么文献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建立?
2024年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中考历史二诊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4分)1.(2分)下面知识结构图中,“★”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A.秦始皇确立中央集权措施 B.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 C.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措施 D.朱元璋强化皇权措施【分析】本题考查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解答】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汉武帝颁布了“推恩令”,尊崇儒术”;秦始皇,ACD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2.(2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其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这一王朝是()A.夏朝 B.西周 C.元朝 D.明朝【分析】本题考查了元朝的建立与统一。【解答】A.夏朝是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组成的国家,不符合题意。B.西周是华夏族建立的,是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排除B。C.1260年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1271年改国号为元,其版图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D.明朝是汉族所建立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元朝的建立与统一。侧重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3.(2分)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奇迹。红军战士在无数危急关头的生死考验中,凭借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以下事件成为红军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是()A.四渡赤水 B.遵义会议 C.巧渡金沙江 D.会师吴起镇【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遵义会议,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排除C项,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遵义会议,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2分)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二十万人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此举标志着()A.国民党发动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B.华北解放区和东北解放区联结被阻隔 C.揭开了人民解放军进攻的序幕 D.全面内战爆发【分析】本题考查全面内战的爆发,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即可得出答案。【解答】A.根据所学可知,国民党在1947年对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排除。B.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发动了全面内战,排除。C.1947年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排除。D.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发动了全面内战。故选:D。【点评】记忆全面内战的爆发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5.(2分)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的全权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成为西藏地方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转折点。它标志着()A.西藏地区走上了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 B.西藏和平解放,中国实现完全统一 C.彻底摧毁西藏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D.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藏和平解放的相关史实。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解答】据材料可知,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D项正确,1965年西藏成立自治区,与材料不符;1950年西藏和平解放、澳门尚未回归,排除B项,西藏进行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主的土地所有制。故选:D。【点评】本题以西藏和平解放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6.(2分)民族关系是社会安定团结的基础,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实行了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个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分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设立自治机关。故B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7.(2分)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参加中印双边谈判的印度代表时,代表中国政府提出的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求同存异的倡议 D.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关知识的掌握。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答】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内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获得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与影响。8.(2分)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A.城市的兴起 B.庄园的兴起 C.市镇的兴起 D.大学的兴起【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欧洲大学的兴起。大学的兴起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西欧的教育和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为近代大学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丰富的办学经验。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欧洲大学的兴起、特权以及意义。9.(2分)学者劳伦斯•贝尔格林在《黄金、香料与殖民地》中写道:“船队从欧洲出发,一路向西航行,到达遥远的东方。然后继续西行……这次航行不仅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A.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B.哥伦布“发现”美洲 C.达•伽马到达印度 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新航路的开辟,重点掌握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解答】根据“船队从欧洲出发,一路向西航行。然后继续西行……这次航行不仅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1519年,开展环球探险、太平洋和印度洋。这是人类第一次完成的环球航行。故D符合题意,但与“这次航行不仅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排除ABC。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10.(2分)美国1787年宪法中规定:“美国总统拥有行政权,国会行使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这种规定体现了()A.分权制衡原则 B.中央集权原则 C.地方分权原则 D.民主共和原则【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根据材料“美国总统拥有行政权,国会行使立法权。”和所学知识可知、立法,总统,相互制衡,因此该原则是分权制衡原则;中央集权强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项、国会,排除C项、总统的产生方式,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1.(2分)19世纪后期,俄国和日本都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其相同点是()①实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②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③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④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分析】本题考查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进行解答即可。【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实行的是沙皇专制统治,两个并未确立民主共和制度,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④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天皇统治。因此①③④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以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题干信息的能力。12.(2分)世界由此进入“电气时代”,也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A.电力成为新能源 B.内燃机的发明 C.交通工具的发明 D.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发明【分析】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解答】世界由此进入“电气时代”,也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电力成为新能源,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二、非选择题(共26分)13.(5分)通过交往,不同特色的经济、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材料一展示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什么通道?材料一中的A指的是哪里?(2)材料二中管理A所在地区的是什么中央机构?其所在地区由什么机构直接管辖?根据材料二可知,元朝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分析】本题考查丝绸之路、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1)由材料一图片中的关键地点“河西走廊”“玉门关”“安息”等可知,图片展示的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故A指长安。(2)根据材料二图片中的关键词“元”“大都”等可知,图片展示了元朝的疆域。B是西藏。根据图片材料信息“江浙行省,元朝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故答案为:(1)丝绸之路;A:长安。(2)A:中书省;B:宣政院。【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丝绸之路、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等相关史实。14.(6分)1840年﹣20世纪初,列强先后发动了四次侵华战争,给中国造成了巨大影响。请结合所学时间战争条约影响1840﹣1842①鸦片战争②《南京条约》(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增开通商口岸)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1894﹣1895甲午中日战争《④马关条约》(割台湾、允许日本开工厂)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⑤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知识点,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1842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英法联军北上,逼近天津、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1895年4月,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通过这一条约,变成了“洋人的朝廷”。故答案为:①鸦片战争;②南京条约;④马关条约;⑥半殖民地半封建。【点评】记忆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15.(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确定议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规定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无权废除法律,议员有政治活动的自由。”——川教版初中历史教材材料二“自由、平等是天赋的人权;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川教版初中历史教材(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哪国的什么文件?此文件奠定了该国哪种政治体制的基础?(2)材料二的内容出自法国大革命中的什么文件?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分析】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大革命、《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等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YL合同管理宝石CD卷
- 2025制造工人劳动合同
- 钢筋班组施工合同
- 婚前以婚后财产归个人所有协议
- 2025租房合同补充协议范本
- 2025年小型产权公寓买卖合同
- 《2025年劳动合同续签通知函》
- 2025合作协议及合同书范文
- 2025年广州市办公室租赁合同模板
- 婚介协议书范本模板
- 2025年高考英语二轮复习测试04 从句综合+语法填空(测试)(原卷版)
- 春季肝胆排毒课件
- 造口患者自我护理
-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 教案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新课标
-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培训
- 警车安全驾驶课件大全
- 《形象塑造与职场妆容》课件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7个顶级人物素材
- 2024年09月2024年中国工商银行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低血糖的识别及处理课件
- 骨折病人的中医饮食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