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_第1页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_第2页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_第3页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_第4页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本模块编排体系设计思路遗传与进化人类怎样认识到基因的存在?基因在哪里?基因是什么?基因是怎样行使其功能的?基因在传递过程中怎样变化?生物进化时基因频率如何变化?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六章生物的进化人们曾经认为,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就像把一瓶蓝墨水和一瓶红墨水倒在一起,混合液是另外一种颜色,再也无法分出蓝色和红色。这种观点也称作融合遗传。讨论按照上述观点,当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后,子代的豌豆花会是什么颜色?+(1)豌豆是自花传粉,且是闭花受粉的植物豌豆作为植物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豌豆作为植物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2)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相对性状定义举例同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花的颜色不同表现类型红花白花图片去雄(未成熟)→套袋→授粉(已成熟)→套袋豌豆作为植物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3)豌豆花大,便于进行人工异花传粉PF1F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Q1:为什么子一代都是高茎而没有矮茎的呢?Q2:为什么F1没有矮茎的,而F2又出现了矮茎的呢?Q3:为什么F2高茎:矮茎≈3:1?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这个实验结果是不是一个偶然呢?换成其他性状结果会如何呢?性状F2的表现显性隐性显性:隐性茎的高度高茎787矮茎2772.84:1种子形状圆粒5474皱粒18502.96:1子叶颜色黄色6022绿色20013.01:1花的颜色红色705白色2243.15:1豆荚形状饱满882不饱满2992.95:1豆荚颜色(未成熟)绿色428黄色1522.82:1花的位置腋生651顶生2073.14:1Dd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作出假说×PF1DDddDdDd配子F1Dd配子DdDd×DDddDdDdF2121::1、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的2、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的3、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4、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是随机的【探究·实践】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据以上解释得出推论:F1为杂合子,且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证明F1为杂合子的方法——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期结果:根据假说,推出测交后代中高茎和矮茎植株的数量比应为1:1。PDdDd配子d×DDddF111:测交杂种子一代隐性纯合子高茎矮茎dd高茎矮茎演绎推理实验检验孟德尔设计的测交预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验证了他的假说。得出结论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孟德尔第一定律——分离定律DdDd体细胞遗传因子成对存在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配子分离后的遗传因子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科学方法假说—演绎法观察分析提出问题建立假说演绎推理实验检验得出结论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遗传图解)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孟德尔第一定律——分离定律10.花卉生产基地一种本来开白花的植株,偶然间出现一株开紫花的植株,工作人员立刻意识到它的观赏价值,决定培育该紫花植株品种。已知该植株进行自花传粉。将这住紫花植株的种子种下去,,共收获了126株新植株,却有36株开白花。(1)该花卉中,显性性状为

,依据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