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五首之登幽州台歌新知导入小学的时候我们学过很多登高望远的古诗,比如——《登鹳雀楼》,背诵——又比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背诵——今天我们来学习——《登幽州台歌》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苍凉悲壮的意境。3、背诵默写并学以致用。新知讲解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注释: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怆(chuàng然:悲伤的样子涕:眼泪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受武三思所害,冤死狱中。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创作背景

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黄金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幽州台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幽州台:即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修建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其师郭隗(

wěi)为例,成为当时燕昭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贤才。幽州台又名“蓟(jì)北楼”。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朗读诗歌,读准字音和停顿前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式为: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式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慢声长叹的情景。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回头看看哪有古代贤明君主的踪影,放眼望去也不见一个礼贤下士的君主,(我真是生不逢时啊。)想到天悠悠而高远、地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间,我独自忧伤啊,让人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读懂诗意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我们该如何来赏析呢?“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诗人登上幽州台,想起姜尚受命于周室二代君主,成就伟业;想起燕昭王礼遇乐毅,使其连破齐国七十余城,垂名千古;想起太子丹知遇荆轲,壮士的绝唱似乎还在耳边;想起太宗启用敌臣魏征,终来贞观之治。此处的古人,并不单单指燕昭王,应是唐朝之前的贤明君主、有为之士。“来者”是指诗人以后的贤明君主。这两句诗人感慨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两句的措辞、句式,受《楚辞》的影响颇深。陈子昂似乎记起了屈原,在曾经同样因直谏而受到迫害的屈原身上,他照到了自己的影子。

第三句俯仰天地,遥想宇宙,又把诗歌的背景辟至辽阔空旷的境地。

最后一句,突然推出自己的孤独悲伤。

这股无法抑制的情感,立刻充满了诗人前面铺垫的时空。这种遒劲的诗风,举重若轻的艺术手法,让人根本无力拒绝,只能心怀激动、感伤,最终甘心被这诗篇俘获。在这一瞬间,诗人的寂寞和先人的孤傲再次神交了。北方的苍茫和南国的旖旎,也在吟唱中接壤了。九州大地充溢着诗人的孤独和寂寞。忍不住滴下的眼泪,正是比血还宝贵的英雄泪。这里,陈子昂仅用了前两句诗,就把时间感写得淋漓尽致,仿佛这诗是从远古洪荒而来,绵延到地老天荒,永无绝期一般。理解: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描绘画面: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理解: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面对茫茫天宇和原野,由个人遭遇想到天地悠悠而生命短促,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自然就“怆然而涕下”了。练习背诵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看谁先背熟主题思想: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和寂寞惆怅的情绪。感情基调:苍凉悲壮课堂练习1、用诗歌的原句填空:写诗人生不逢时时,怀才不遇的句子是_________写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之间,孤寂悲凉之情油然而生的句子是_________2、填空“古人”“来者”指的是_____________。“独”字表现了作者_________的心境。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_______书写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_______的思想感情。整首诗通过采用

_______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____

_的感情基调。3、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并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4、这首诗在遣词造句上没什么特殊之处,千百年来却一直不减它动人的力量。试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并分析它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色。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贤明的君主孤独、寂寞、凄凉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直抒胸臆苍凉悲壮4、这首诗在遣词造句上没什么特殊之处,千百年来却一直不减它动人的力量。试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并分析它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色。这首诗传达出时间的绵长无尽,以及个人置身其中的孤独感,唤起的是人类共有的那种在广袤时空中常不知自己置身何处且何去何从的茫然感。它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借助具体的景或事,而靠感情本身的力量来打动人。拓展提高

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之二(陈子昂)

丁酉岁,吾北征。出自蓟(jì)门,历观燕(yān)之旧都,其城池霸异,迹已芜(wú)没矣。乃慨然仰叹。忆昔乐生、邹(zōu)子,群贤之游盛矣。因登蓟丘,作七诗以志之。寄终南卢居士。亦有轩辕之遗迹也。

南登碣石阪,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怅已矣,驱马复归来。【注释】丁酉岁:武则天神功元年(697年)。蓟门:即蓟丘。燕之旧都:蓟是古代燕国都城,故址在北京市西南。乐生:指战国名将乐毅。邹子:即邹衍,生于战国末期的齐国,他是稷下学宫中的一位著名学者,主要学说包括:五行说、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等。因为,他可预知天事,所以,人们用“谈天衍”或“邹子”来称呼他。燕昭王广纳人才,邹衍前往燕国,燕昭王为他修筑了一座碣石宫.轩辕:黄帝之号。1、“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描绘什么景色?作用是什么?2、这首诗与《登幽州台歌》的情感有什么异同?描绘了眼前乔木丛生,苍茫荒凉的景色,由景衬情,寓情于景,发出“昭王安在哉”的慨叹,表达对燕昭王仰慕怀念的深情。这首诗凭吊碣石馆、黄金台,缅怀燕昭王,抒发自己不遇明主的感慨;《登幽州台歌》诗人通过登楼远眺书写凭今吊古的感慨,抒发了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的思想感情。相同的是都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登幽州台歌》多了孤寂沉郁之情。课堂总结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登楼远眺书写凭今吊古的感慨,抒发了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的思想感情(悲凉、压抑感和孤独感)。这首诗传达出时间的绵长无尽,以及个人置身其中的孤独感,唤起的是人类共有的那种在广袤时空中常不知自己置身何处且何去何从的茫然感。它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借助具体的景或事,而靠感情本身的力量来打动人。阅读古诗我们要:理解诗意揣摩意境知人论世作业布置《登幽州台歌》练习

一、背诵并默写《登幽州台歌》

二、课内阅读练习1、用诗歌的原句填空:写诗人生不逢时时,怀才不遇的句子是_________写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之间,孤寂悲凉之情油然而生的句子是_________2、填空“古人”“来者”指的是_____________。“独”字表现了作者_________的心境。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_______书写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______的思想感情。整首诗通过采用

_______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_____的感情基调。3、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并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4、这首诗在遣词造句上没什么特殊之处,千百年来却一直不减它动人的力量。试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并分析它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色。

三、拓展阅读: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之二(陈子昂)

丁酉岁,吾北征。出自蓟(jì)门,历观燕(yān)之旧都,其城池霸异,迹已芜(wú)没矣。乃慨然仰叹。忆昔乐生、邹(zōu)子,群贤之游盛矣。因登蓟丘,作七诗以志之。寄终南卢居士。亦有轩辕之遗迹也。

南登碣石阪,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怅已矣,驱马复归来。【注释】丁酉岁:武则天神功元年(697年)。蓟门:即蓟丘。燕之旧都:蓟是古代燕国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