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卷08-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上海专用)(含解析)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上海专用)
黄金卷08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指定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不计分。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天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文言文(35分)
(一)默写(13分)
1.默写
(1)会当凌绝顶,___(杜甫《望岳》)
(2)念天地之悠悠,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教师教导学生,要善于学习他人优点,发现自身有同样缺点要加以改正。同学们学习了《论语)十二章》后,发现其中“___,___"两句,正应了老师的谆谅教导。
(二)(22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甲】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乙】
师川外甥奉议①:别来无一日不奉思。春风暄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前承示谕:“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虚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乃得全功。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理会。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节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书》)
注:①奉议:官名。
2.【甲】文选自课文《》,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遗:
(2)足以追配古人足: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B.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C.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D.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6.【甲】文中诸生的学习环境是“"、“”、“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以及“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这段最后作者通过句式突出了在这样优越的条件下,诸生学无所成的原因。
7.【甲】、【乙】两段选文,两位长辈就“怎样才能学有所成"的问题,分别给出了建议。结合选文内容,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选文关键信息学习建议前提条件
(甲)业精德成①热衷于学习
(乙)养心探道第一条建议:②第二条建议:③全身心投入学习
二、现代文(35分)
(一)(16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让认真成为一种习惯
①1930年中原大战中,冯玉祥部下的一名参谋未经核实,误将电令会师之地沁阳写成泌阳,导致贻误战机而落败。此战被后人戏称为“败在一撇上”。多写“一撇”,是战败的表象;缺失“认真”,方为失利的实质。
②何谓认真?它是一种专注、一种投入、一种坚韧,是可贵的精神品质,彰显对职守的忠诚、做事的严谨、追求的执着。播种认真,收获品格;播种品格,收获信念;播种信念,收获辉煌。正如一谚语所示:“认真是成功的秘诀,粗心是失败的伴侣。"因此,我们应该养成认真的习惯。
③要养成认真的习惯,就要懂得认真之“道”。
④认真之要,在对“毫厘"的极致严格上。事物的质变,往往缘于毫厘的差别和缺失,一丝一毫牵动全盘,认真与否关乎成败。无论做好一项工作,还是成就一番大业,皆要有精细、精准、精深的全程投入。上个世纪60年代,邓稼先在带领科研团队对我国首颗原子弹设计进行理论计算时,发现一关键资料与苏联专家提供的技术指标有细微之别。于是,这些科研精英们,操作着那时的手摇计算器,耗费了数百公斤资料纸,最终以确无“毫厘”之差的严谨结论,证明了完全可以忽略苏方提及的冲击波波峰值,万无一失地完成了我国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正是我国的科学家们这种极其认真的精神品格,才有了昔日的“两弹一星"、当今的“蛟龙”“天河"等科技明星。
⑤认真之贵,在对事业的“至拙”专注上。“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认真,彰显的是笨功夫、长功夫、真功夫,是至拙的内在修炼。有了这种修炼,滴水可穿石,铁棒可磨针,铁树可开花。马克思潜心研究40年,终成科学巨著《资本论》。李时珍耗费心血二十七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终成医药经典《本草纲目》。近现代国学大师钱穆倾尽一生心力,砥砺“虽居乡僻,未尝敢一日废学"的拙功,终成1700万言的国学著述。古今中外、千行百业的事实可鉴:做事、治学、成大器的真谛在于,“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
⑥认真之难,在对成功的默默守望上。成功过程是坚守认真的寂寞远征——不是一事功,而是事事功;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1977年至今,多少科研奇迹层出不穷,多少名流人物闪烁更迭,但那颗名为“旅行者一号"的空间探测器,依然fēichí在太阳系外的轨道上。漫漫40年,这个航天科研团队的成员,从青春到暮年,一直在关注着那么遥远的距离、那么浩渺的太空、那么难测的结果。沉潜于事业的这种默默守望的认真,就是需要远离红尘熙攘、摈弃功利躁动、抵御炫眼诱惑。否则,何以到达“诗与远方”?
⑦然而,现实生活中往往有一些人心浮气躁、丢三落四、漫不经心,做事不专注、不投入。殊不知,一旦履职分心、做事粗心,厄运便不远了。君不见,一块脱落的塑料泡沫未引起监控发射者的关注,导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悲惨失事;一个粗心的农林工未灭烟蒂,引起一场森林大火……因失于一物之细而失去天下之大,因疏于一事之微而导致一场悲剧,这是警世教训。
⑧“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干事创业得认真之“道”,必能事举功成。
8.本文论证思路清晰,请按提示在横线上把内容补充完整。
用中原大战中一名参谋误将地名写错导致贻误战机而落败的事例引出论题→阐述“认真”的内涵,明确文章的论点“"→___→→总结全文,强调干事创业得认真之‘道’的意义。
9.第⑤段中的三个名人事例能否删去一个?请简述理由。
10.谈谈你对第⑥段画线句的理解。
(二)(19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火车上的女郎
[印度]邦德
①火车开出后,包厢里只有我一个人。
②直到罗哈那站才上来一个女郎。前来送行的那对夫妇大概是她的双亲,他们好像对姑娘的这次旅行很不放心,那位太太耐心地告诉女孩子该把东西放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不可把头探出窗外,如何避免与陌生人交谈等等。由于我是个盲人,所以无法形容出那女郎的容貌,但从她脚后跟发出的“啪哒啪哒”的声响,我知道她穿的是拖鞋。
③我喜欢听她说话的声音。火车驶出站台后,我问她:“您是到德赫拉顿去吗?"可能因为我在一个幽暗的角落里,所以我的说话声吓了她一跳。她不禁轻声惊叫了一声说:“我不知道这里有人。”(1)是啊,眼睛没毛病的人却常对眼前的事物视而不见,想必是需要他们看的东西太多了的缘故吧。相反,双目失明的人倒能凭着感官察觉周围的事物。
④“起初,我也没有看见您,"我说,“不过我听见您进来了。”我想,只要我坐在原处不动,她就不一定发现我是一个盲人。
⑤“我到沙哈兰坡下车,"女郎说,“我的姑妈到车站接我。您到哪儿去?”
⑥“我到德赫拉顿,然后去木苏里。"我答道。
⑦“啊,您真运气!我也想去木苏里。我喜欢那里的山峦,尤其是在十月份。”
⑧“是啊,那是黄金季节。"说着,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我眼睛没有失明时所见到的景象,“漫山遍野的太阳花,在明媚的阳光下竞相开放。到了夜晚,坐在篝火旁,喝上一点白兰地,大多数游客都已离去,万籁俱寂,仿佛在一个阒无人烟的地方。”
⑨她默默不语,是不是我的话打动了她?还是她把我看成了一个多情善感的白痴?随后我错问了一句话:“外面天气怎么样?"
⑩她对我的问话似乎不以为然,难道她已发觉我是个盲人了?不过,她的一句话立刻解除了我的疑虑:“您自己往外看看不就知道了嘛。”语气十分自然。
我沿着铺位轻轻地挪到车窗边。窗子开着,我面窗而坐,装出一副欣赏外面风光的神情。我在想象中能看到电线杆飞快地从眼前掠过。“您注意到没有?"(2)我试探着说,“树好像是在动,而我们好像是静止的。”
“总是这样。"她说。
我朝她转过脸去,有好一会儿,我们谁也没有说话。
“您有一张挺有趣的脸。”我变得越发大胆了,我知道她是不会生气的,因为女孩子很少有人不喜欢奉承的。她愉快地笑了,笑声像银铃般清脆。
“您这样说,我倒挺高兴的,"她说,“人们一张嘴就说我长得漂亮,我都听腻了。”
这么说,她一定长得很漂亮了。于是我大声地说:“是啊,有趣的脸同样可以是漂亮的呀!"
“您真会说话,”她说,“不过,您干吗这么认真?"
“您马上就要到站了。”我唐突地冒出了这么一句话。
“谢天谢地,路途还不算远,要是在火车上再坐两三个小时,可真叫人难熬。"
然而,只要能听见她说话,我坐多久都没关系。她说话的声音,有如高山流水,清脆动听。我想只要一下火车,她就会忘记这次短暂的邂逅。然而对我来说,我会一直想到下车,就是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也难以忘怀。
汽笛一声锐鸣,车轮的节奏慢了下来。女郎起身开始收拾东西。我不知道她是挽着发髻,还是梳着披肩发?也许剪着短发。列车缓缓驶进站台,车外,脚夫的吆喝声、小贩的叫卖声响成一片,这时车门口传来一位女人的尖脆的说话声,我想一定是她姑妈来接她了。
“再见!”女郎说。她站得离我很近,她头发上散发出的香水味扑鼻而来。可是,她已飘然而去,只留下一股清香缭绕在她站过的地方。
车门口一阵骚乱,一个男人结结巴巴地道着歉走进包厢。接着门“砰"地一声被关上,把我和外间世界又隔开了。
我回到自己的铺位上,车长吹了哨,列车徐徐开动了。车越开越快,车轮又发出有节奏的响声,车厢轻轻地晃动着。我摸到窗口,面朝窗外坐下来,外面分明是阳光灿烂的白昼,而对我犹如漆黑的夜晚。现在,我又有了一个新的旅伴。
“对不起,我可不像刚才下车的那位那样有魅力。”他搭讪着说。
“那位姑娘很有意思,"我说,“您能不能告诉我,她留的是长发还是短发?”
“这我倒没有注意,"他好像有点迷惑不解地说,“不过她的眼睛我倒留意了,那双眼睛长得很美,但对她却毫无用处了——她是个瞎子,您没注意到吗?”
11.对文中画线句(1)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失明的人看不到大千世界的精彩,让人觉得可怜。
B.自己虽然是个盲人,但和正常人相比,毫不差劲。
C.正常的人不如盲人敏感,有时会漠视眼前的事物。
D.对女郎的目中无人,含蓄地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
12.文中画线句(2),“我"想试探的是()
A.女郎会不会也是一个盲人。
B.女郎是不是对“我”有好感。
C.女郎有没有发现“我"是盲人。
D.女郎对“我”的态度有没有改变。
13.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
俄罗斯作家契诃夫认为:在戏剧舞台上,如果第一场戏中有一把枪挂在墙上,那么在某个时刻,这把枪就必须开火。意思就是与人和事相关的细节,在后续的故事中一定会起作用,否则就没必要写。“契诃夫之枪"在小说中可以为情节发展提供预示。
请找出本文中的“契诃夫之枪”,并简要概括。
(1)_________。
(2)女郎在听“我"讲述木苏里景象时,默默不语。
(3)_________。
14.请简要分析本文结尾运用对话的妙处。
15.黄同学读完本文后认为:那位女郎早就猜出“我”是盲人!你同意他的看法吗?简要说说你的依据。
三、综合性学习(20分)
“我嘉书房"作为嘉定区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点之一,是兼具自助图书室、文化交流休闲空间、志愿者服务站等多元功能的新型阅读空间,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小佳报名参加了暑期志愿者服务,他需要协助馆员设计、完善各项活动,服务读者。
16.从备选书目中选择合适的书籍,并完成活动安排表。
【备选书目】《朝花夕拾》《艾青诗选》《昆虫记》
活动安排表
活动名称推荐书目截止时间活动地点
“嘉”有小诗人《艾青诗选》7月20日“云阅读"
科普“嘉”游站(1)8月10日区内“我嘉书房"
(2)《童年》《鲁滨逊漂流记》《水浒传》8月30日区内“我嘉书房”
17.读者小明想参加“‘嘉’有小诗人"活动,小佳需要为他讲解操作方法,并推荐一首诗词,请结合提示,帮助他按时参加线上朗诵活动。(80字左右)
18.在“科普‘嘉’游站”活动中,小佳想为小读者们提供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小提示,包括()()
A.借助前言、后记或附录,了解作家生平事迹、科学成就和全书大致内容。
B.遇到专业性较强的概念、术语,查找工具书以及相关资料,把握其含义。
C.精读每个章节,关注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D.科普作品一定是科学严谨的,只需做好笔记摘抄就能读懂作品。
19.《童年》《鲁滨逊漂流记》《水浒传》这三部作品也深受读者喜爱。小佳为此设计了“谁是英雄"有奖征集活动,英雄候选人必须是以上三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请结合其性格特点和主要经历等阐释理由。
Ta的姓名:理由:
四、写作(60分)
20.文题
对于“迅哥”来说,那夜归航的豆儿是一缕芬芳;对于朱自清来说,父亲买橘的背影是一缕芬芳;对于史铁生来说,北海公园的菊花是一缕芬芳……对于你来说,留在记忆里的芬芳是什么?
题目:一缕芬芳
要求:①书写工整,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别人文章,也不能从试卷中摘录句子拼凑成文。
参考答案:
1.一览众山小独怆然而涕下会挽雕弓如满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详解】考查名篇背诵,注意:览、怆、涕、雕、择。
2.送东阳马生序宋濂3.给予,赠送足够4.D5.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6.无冻馁之患矣无奔走之劳矣反问7.专心致志的学习。独立思考,解决疑难问题。静心学习,排除外界各种诱惑。
【解析】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创作的一篇赠序。在这篇赠序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以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全文结构严谨,详略有致,用对比说理,在叙事中穿插细节描绘,读来生动感人。
3.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
(1)句意: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遗:给予,赠送。
(2)句意:足以追赶上古人的造诣了。足:足够。
4.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可借助标志性词语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分清谓语动词的界限,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置及词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本句意思是:你正值青春年少,志气刚强,若能经常如此,只要花费古人一半的工夫,就可以收到成倍的效果。“少年志气方强"是条件,“时能如此”表示假设,“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是结果,“半古之人”“功必倍之"由形成条件关系。因此断句为: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故选D。
5.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重点的词有“手录(用手抄录)”“假(借)"诸(之于)”等。
6.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结合“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可得:无冻馁之患矣,无奔走之劳矣。“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意思是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通过反问句式突出了在这样优越的条件下,诸生学无所成的原因。
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①根据题干提示“业精德成”“热衷于学习”,联系甲文“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可知,现在的学习条件、生活条件好了,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是学习不专心,建议我们要专心致志地学习;
②根据题干提示“养心探道"全身心投入学习”,联系乙文“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虚用功"(学习要有恰当的方法,读书必须一字一句地仔细琢磨,自己去寻求答案,才可以体会到古人的良苦用心所在,这样就不会白用功)可知,读书学习时要仔细琢磨古人说的话,用功学习;可见作者提倡要独立思考,解决疑难问题;
③根据题干提示“养心探道”“全身心投入学习”,联系乙文“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乃得全功”(要想进一步地深入钻研,就得抛开学习之外的各种贪恋,这样才能获得成功)和“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读书时要先把居室打扫干净,点燃盘香,使精神不分散可概括出,作者提倡要要排除外界的各种诱惑,静心学习。
【点睛】参考译文:
甲:如今的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高大的屋子里面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乙:师川外甥奉议郎:别后没有一天不在思念。春风和煦,暖意融融,想你在侍奉双亲的余暇,一定能够抛开人世间的俗事,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学习上。不久前你告知我说:“自己应当用功十年,修养心性,研讨学问。”我每每对此赞叹不已。真要能这样,那就足以追赶上古人的造诣了。然而学习要有恰当的方法,读书必须一字一句地仔细琢磨,自己去寻求答案,才可以体会到古人的良苦用心所在,这样就不会白用功。要想进一步地深入钻研,就得抛开学习之外的各种贪恋,这样才能获得成功。读书时要先把居室打扫干净,点燃盘香,使精神不分散,方可对书中之言心领神会。你正值青春年少,志气刚强,若能经常如此,只要花费古人一半的工夫,就可以收到成倍的效果。我外甥天资聪颖,一定能够理解其中的道理,故此详细地说了这些。
8.我们应该养成认真的习惯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要养成认真的习惯,就要懂得认真之‘道’"从反面论述认真的重要意义(或:论述了不认真做事的后果)9.不能删去。马克思完成《资本论》、李时珍写成《本草纲目》和钱穆完成1700万言的国学著述这三个事例涉及古今中外、不同行业,从多角度证明了第⑤段的分论点“认真之贵,在对事业的‘至拙’专注上”,且与本段结尾的总结句相呼应。10.追求成功的道路很漫长,需要耐得住寂寞,长期坚持认真做事。不是一件事认真做,而是事事都要认真做;不是一时认真,而是要长久地认真。
【解析】8.本题考查论证思路。
(1)首先,文章第①段,用中原大战中一名参谋误将地名写错导致贻误战机而落败的事例引出论题——认真。
(2)其次,结合第②段“何谓认真?它是一种专注、一种投入、一种坚韧,乃为可贵的精神品质"因此,我们应该养成认真的习惯”等句子可知,文章第②段先解释了“认真"的内涵,然后提出了文章的论点:我们应该养成认真的习惯。
(3)接着,结合第④段“认真之要,在于对‘毫厘’的极致严格”、第⑤段“认真之贵,在对事业的“至拙"专注上”、第⑥段“认真之难,在对成功的默默守望上"可知,第④段到第⑥段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要养成认真的习惯,就要懂得认真之‘道’”。
(4)再之后,结合第七段“然而,一举成名、一鸣惊人的‘速成’心态,使一些人变得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殊不知,一旦履职分心、做事粗心,厄运便不远了"因失于一物之细,而失去天下之大;因疏于一事之微,而导致一场悲剧,这是警世教训”可知,第七段论述了不认真做事的后果,即从反面论述认真的重要意义。
(5)最后,第⑧段总结全文,强调干事创业得认真之‘道’的意义。
9.本题考查事实论据的运用。
根据第⑤段“马克思潜心研究40年,终成科学巨著《资本论》。李时珍耗费心血二十七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终成医药经典《本草纲目》。近现代国学大师钱穆倾尽一生心力,砥砺‘虽居乡僻,未尝敢一日废学’的拙功,终成1700万言的国学著述"可知,马克思终成科学巨著《资本论》,他是外国人;李时珍终成医药经典《本草纲目》,他是中国古代的;钱穆终成国学著述,他是中国现代的;
三个人不同国度,不同时代,不同行业,对应后面一句“古今中外、千行百业”,如果去掉其中之一,事例不够充分、全面,没有了说服力,也不能和后面的这句话相照应,因此不能删去。
10.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根据第⑥段“认真之难,在对成功的默默守望上。成功过程是坚守认真的寂寞远征——不是一事功,而是事事功;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和“沉潜于事业的这种默默守望的认真,就是需要远离红尘熙攘、摈弃功利躁动、抵御炫眼诱惑。否则,何以到达‘诗与远方’”可知,成功需要漫长的等待,要耐得住寂寞,要默默坚守,永远不忘初心、不言放弃,把每一件事情认真做好。而且,还需要远离红尘熙攘、摈弃功利躁动、抵御炫眼诱惑。
11.C12.C13.女郎竟然没有看到角落里的“我"。(她的母亲耐心告诉她该把东西放在什么地方)“我”问她天气怎样,她让我自己看外面。(在“我"试探她之后,我们谁也没有说话;她站得离“我”很近)14.要点:(1)内容上:在对话中点明女郎也是盲人,出乎意料的效果更强(引发读者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身边有缺陷的人);(2)结构上,全文是以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用对话结尾,使结构更加完整;15.示例一:同意。因为同在一个包厢里,而且是白天,“我"没有看到却听到女郎进来(和女郎“不知道这里有人”的原因是一样的),说明“我"也是盲人。“我”看一眼窗外就可以知道天气怎样,却还要问,更加暴露了“我"其实看不见。女郎之所以没有点破,是因为她明白盲人不想被人当盲人看待。她的内心异常明亮。示例二:不同意。女郎并不知道“我”是盲人,在彼此的交谈中,她要么保持沉默,要么以“总是这样"您真会说话”来搪塞,如此谨慎而礼貌,是因为她不想被当做盲人看待;她的全部话语,没有任何一句表现出对我的怀疑。所以,女郎并不知道“我"也是盲人。
【解析】11.本题考查词句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根据第③段划线句“眼睛没毛病的人却常对眼前的事物视而不见,想必是需要他们看的东西太多了的缘故吧”可知,意思是视力正常的人会常常忽视眼前的常见的景象,再根据“相反,双目失明的人倒能凭着感官察觉周围的事物"可知,意思是盲人和正常人相比,虽然眼睛看不到,但是听觉会更发达,会对周围的事物更加敏感。据此可概括为:正常的人不如盲人敏感,有时会漠视眼前的事物。
故选C。
12.本题考查词句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根据第⑩段“她对我的问话似乎不以为然,难道她已发觉我是个盲人了”和第段画线句前的句子“我在想象中能看到电线杆飞快地从眼前掠过。‘您注意到没有?’"可知,“我”怀疑女郎可能已经知道自己是盲人,故意询问她有没有注意到火车外的景象,想通过女郎的回答验证自己的判断;
故选C。
1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解答此题,应找出文中能够暗示女郎是盲人的语句进行概括。
结合第②段“前来送行的那对夫妇大概是她的双亲,他们好像对姑娘的这次旅行很不放心,那位太太耐心地告诉女孩子该把东西放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不可把头探出窗外,如何避免与陌生人交谈等等"可概括为:她的母亲耐心告诉她该把东西放在什么地方;
结合第③段“我问她:‘您是到德赫拉顿去吗?’可能因为我在一个幽暗的角落里,所以我的说话声吓了她一跳。她不禁轻声惊叫了一声说:‘我不知道这里有人’”可概括为:在同一个包厢里的“我"给女郎打招呼,女郎竟然没有看到角落里的“我”。
结合第⑨段“随后我错问了一句话:‘外面天气怎么样?’"和第⑩段“不过,她的一句话立刻解除了我的疑虑:‘您自己往外看看不就知道了嘛。’语气十分自然”可概括为:“我"问她天气怎样,她让我自己看外面。
结合第段“‘您注意到没有?’我试探着说,‘树好像是在动,而我们好像是静止的。’”和第段“‘总是这样。’她说"以及第段“我朝她转过脸去,有好一会儿,我们谁也没有说话”可知,“我"试探她之后,将脸朝她转过去,她居然没有反应,我们谁也没有说话;
再根据段“‘再见!’女郎说。她站得离我很近”可概括为:她站得离“我"很近。
14.本题考查结尾的作用。题干要求分析运用对话的妙处。
结构上:通读全篇可知,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我”和女郎之间的对话展开的,结尾也用对话进行结尾,与前文形成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内容上:小说前面多处埋下伏笔,暗示女郎双目失明,如女郎听到在同一个包厢里的“我"和她打招呼惊叫、女郎在听“我”讲述木苏里景象时默默不语、她对“我"转过脸去好一会儿没有特殊反应,结尾“不过她的眼睛我倒留意了,那双眼睛长得很美,但对她却毫无用处了——她是个瞎子”通过新同伴的对话,点明她是盲人,解开谜题,造成强烈的表达效果,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作者希望身有残疾的弱势群体人群,勇敢走出困境的愿望。也启发读者思考,应该温柔对待身边有缺陷的人,给予他们尊重和理解。
1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同意。当“我"奉承她长着一张有趣的脸时,她可能意识到“我”并不能看清她究竟长什么模样,还有当我们分别时,女郎站的离“我"很近,“我”却无动于衷,她可能已经猜到“我"和她一样是一个盲人了,但是她为了不愿意点破这件事,想要维护同为盲人的“我”的尊严。
示例:不同意。当“我"向她描绘木苏里的山峦的景象时,她显然很羡慕“我”能够看见精彩的世界,很羡慕我,还有当“我"问“外面天气怎么样”,女郎语气自然地说“您自己往外边看不就知道了嘛"可知,她没有意识到“我”是盲人,她一直拿“我"当成正常人看待。
16.《昆虫记》小说“嘉”年华17.示例:小明,你需要先关注“上海市嘉定区图书馆"公众号,然后点击“云阅读”按钮,再点击“书香诗词”,选择年级就可以找到诗歌了。我觉得《水调歌头》很适合朗诵。活动7月20日就要截止了,抓紧时间参加哦!18.AB19.示例一:阿廖沙他在苦难中长大,但并没有因为污浊的环境走向沉沦。相反,他在苦难中学会了坚强和勇敢,并且充满正义和爱心。看到外祖父暴打外祖母,他把外祖父喜欢的圣像图剪坏;看到继父殴打母亲,他用一把刀子刺向继父的腰间。他小小年纪,却正直勇敢,是我心中的小英雄。
示例二:鲁滨逊鲁滨逊舍弃了安逸舒适的生活,向往充满冒险与挑战的人生。即使流落荒岛,也绝不气馁。在荒无人烟、缺乏最基本的生存条件的小岛上,他孤身一人,克服了许许多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以惊人的毅力顽强活了下来。他是冒险家的代名词,也是我心中的英雄。
示例三:武松他武艺高强、恩怨分明。他在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老虎,为兄报仇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等,都体现出他英雄好汉的血性,因此,他是我心中的英雄。
【解析】16.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第一空:根据题干信息“科普‘嘉’游站”可知,本栏目推荐书目应是科普类的。其中备选书目中,《朝花夕拾》是一本回忆性散文集;《艾青诗选》是一本诗歌集;《昆虫记》是一本关于昆虫的科普书籍;故符合要求的应选《昆虫记》;
第二空:根据题干信息“《童年》《鲁滨逊漂流记》《水浒传》"可知,这三本都是属于小说,结合“‘嘉’有小诗人”““科普‘嘉’游站"”等活动名称示例进行命名;示例:小说“嘉"家乐。
17.本题考查图文转换。题目要求结合示例,为小明讲解参加“‘嘉’有小诗人”活动的操作方法,并推荐一首适合朗诵的诗词。
示例:小明,参加“‘嘉’有小诗人"活动,需要先关注“上海市嘉定区图书馆”公众号,然后点击“云阅读"按钮,再点击“我与‘艾青’有个约会”,选择适合的诗歌进行朗诵。推荐一首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情感真挚,非常适合朗诵。记得抓紧时间哦,活动截止日期是7月20日。
18.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阅读科普作品,可注意以下几点:①借助前言、后记或附录中有关作家作品的介绍,了解作家的生平事迹、科学成就和全书的大致内容;②阅读时遇到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概念、术语,要查找工具书或相关资料,把握其含义,要运用自己的知识加强理解,深化认识,也可以质疑问难,拓展延伸;③要体会科普作品蕴含的科学思维、科学理念和科学精神,扩大知识领域,锻炼思维能力,汲取人生智慧;④要关注科普作品的艺术趣味。
故选AB。
19.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人物形象。
题目要求结合《童年》《鲁滨逊漂流记》《水浒传》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主要经历,为“谁是英雄"活动提供候选人及其理由。
示例1:《童年》中的阿廖沙:阿廖沙在苦难中展现出坚强的意志和勇气,克服了家庭分裂、父亲死亡、继父虐待等困境,最终成为了一个勇敢、独立和有追求的人。他的成长历程彰显了人类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因此阿廖沙可以被认为是英雄。
示例2:《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鲁滨逊在船难后被困荒岛,但他凭借智慧和勇气,在荒岛上生活了数年,并创造了一些工具和设施。他的故事展示了人类在绝境中求生和发展的能力,因此鲁滨逊可以被认为是英雄。
示例3:《水浒传》中的武松:武松是一位勇敢、正义的英雄,他在景阳冈打虎的事迹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话。他为了维护正义,杀死了恶霸西门庆,展现了无畏和果敢的精神。武松的形象代表了江湖义气和民族气节,因此他可以被认为是英雄。
20.例文:
一缕芬芳
对于我来说,留在记忆里的芬芳,是那一份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芬芳。
从小,我就对音乐怀有浓厚的兴趣。每当听到优美的旋律,我总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看到别人弹奏乐器,我也会跃跃欲试。于是,我决定学习钢琴。
一开始,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我觉得,只要努力练习,就一定能够成功。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事实并非如此。钢琴的技巧和难度逐渐增加,我感到越来越吃力。同时,学业上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让我无法抽出足够的时间来练习钢琴。
每次遇到困难,我总是安慰自己:“没关系,明天再练。”就这样,时间一天天过去,我的琴技却没有丝毫长进。渐渐地,我开始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甚至有些想放弃。
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美发师技术交流与合作合同
- 2025版新材料研发股权借款质押投资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贸易合同争议解决流程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科技干股合伙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度房屋置换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度高级炊事员职业技能聘用合同
- 2025版汽车行业危险品运输合同规范文本
- 二零二五年度教育机构吸收合并合同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电力设备买卖与能源管理合同
- 2025版海外房地产投资:合同标的与收益分配
- 无人机飞行操作规程
- 带音标单词表(知识清单)-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光伏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公厕保洁服务投标方案
- HSK词汇等级大纲词表
- 电瓶车分期合同模板
- 印刷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初三中考英语被动语态专项综合训练及答案
- 01-海底构造学基础-洋壳起源及海底构造
- 干部人事档案目录
- 全球及中国军用气垫船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2024-203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