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学设计_第1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学设计_第2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学设计_第3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学设计_第4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领袖毛泽东2、了解开幕词的基本知识,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艺术。3、了解本文写作思路,语言特色4、结合历史背景,体会“站起来”的伟大意义,思考它对当下的启示。教学重点:了解开幕词的基本知识,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艺术。教学难点:结合历史背景,体会“站起来”的伟大意义,思考它对当下的启示。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成长历程回顾屈辱的时刻:屈辱的历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以前,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1000多个不平等条约,仅战争赔款就从中国掠走白银13亿两以上,还霸占了中国国土150多万平方千米。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让约60万平方公里归俄国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赔款400万两白银给英国1860年,《中法北京条约》赔款800万两白银给法国1887年,《中葡和好通商条约》割让澳门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二亿两白银

清王朝覆灭后,百姓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1916年袁世凯复辟,最终以失败而告终1925年孙中山病逝,随后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党开始反共1931年9.18事变,日寇侵略东北1937年七七事变,日寇全面侵华

星火燎原,一支红色军队给中国人民带来希望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共产党建立了第一支武装队伍1936年,西安事变,两党合作共同抗日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1945年10月10日,经过43天谈判,国共双方达成《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后来国民党撕毁协定,内战爆发。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以30万军队围攻中原解放区,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全国解放战争由此正式开始。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解放军处于战略防御阶段。战争主要在解放区进行。1947年7月,解放军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接着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伟大胜利,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1949年4月,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占领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中心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迎来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二、背景介绍1949年上半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军事、政治斗争形势的胜利发展,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无党派爱国人士热烈响应中国共产党1948年5月提出的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经过一系列的协商筹备,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国家最高政权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有关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等决议,并选举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这篇文章是是毛泽东同志在此次会议上所作的开幕词。

三、作者介绍见课件四、文体知识——开幕词开幕词是在重要会议或重大活动开始时,为会议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讲话所用的文稿。开幕词的主要特点是宣告性和引导性。不论召开什么重要会议,或开展什么重要活动,按照惯例,一般都要由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致开幕词,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标志着会议或活动的正式开始。开幕词通常要阐明会议或活动的性质、宗旨、任务、要求和议程安排等,集中体现了大会或活动的指导思想,起着定调的作用,对引导会议或活动朝着既定的正确方向顺利进行,保证会议或活动的圆满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

开幕词特点:一是简明性。开幕词要简洁明了、短小精悍,最忌长篇累牍、言不及义,多使用祈使句,表示祝贺和希望。二是口语化。开幕词的语言应该通俗、明快、上口。三是宣告性。开幕词是会议或者活动的序曲,所以它有宣告会议或活动正式开始的特性。四是引导性。开幕词一般要阐述会议或活动的宗旨、目的、意义、任务等,这对整个会议或活动的成功举行起着引导作用。五是鼓动性。开幕词带着对会议或者活动的良好祝愿,通过介绍会议或活动,激励参与者的参与意识,调动其积极性。

开幕词的写作方法:通常由标题、称谓及正文三部分组成。以会议开幕词为例。①标题通常有三种写法:一是用会议名称作标题;二是前面再加上领导人的姓名;三是用来提示内容中心或主旨的标题,在后面通常加上副标题。②称谓一般写在标题下行顶格,称呼通常用“同志们”“朋友们”“各位代表”等。③正文一般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开头写宣布开幕之类的话。主体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会议的筹备和出席会议人员情况;会议召开的背景和意义;会议的性质、目的及主要任务;会议的主要议程及要求;会议的奋斗目标及深远影响等等。但写作中一定要把握会议的性质,郑重阐述会议的特点、意义、要求和希望,对于会议本身的情况如议程等,要概括说明,点到为止;行文则要明快、流畅,评议要坚定有力,充满热情,富于鼓舞力量。最后是结尾,一般都是“祝大会圆满成功”之类。

五、理文脉,析结构

1、作为一篇开幕词,其精髓在于向全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围绕这一点,阐释了哪些具体内容?各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关联?

提示:围绕“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中心,阐述了三方面内容:一是回顾过去,回顾中国近代一百多年来尤其是近三年多的解放战争历程,阐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必然性;二是立足当下,正式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对国家发展大计作出规划,阐述“站起来”的伟大历史意义;三是展望未来,描绘出民族振兴的壮美蓝图,阐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以后的美好前景。

关联:第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因;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果;第二部分又是第三部分的基础和前提。

六、析内涵,悟主旨

1、请结合课文内容和当时背景,简要概括本次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和重要意义。

提示:(1)从第2段介绍的代表构成看,这次会议的性质是代表全国人民的会议。(2)从第5段介绍的会议任务,以及第6段“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站立起来了”这句话,联系写作背景,可以看出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决定了未来中国的各种制度法令、大政方针与发展前景,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伟大使命,揭开了新中国历史的第一篇章;它代表着全国人民大团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衷共济、兼收并蓄的传统精神。它向全世界正式宣告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2、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内涵。

(1)毛泽东阐述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有哪些具体内容?请结合第6段作简要说明。

提示:①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取得了胜利。②代表全体中国人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制定了制度法令、大政方针以及美好愿景。③中华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从此列入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④中国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朋友遍天下。

(2)所谓“站起来”就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这里为什么不用这样的表述而用“站起来”?提示:所谓“站起来”是很直白、很形象的语言,它形象地揭示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这一伟大成就,生动地告知全世界:中国人民从此结束了被奴役、被压迫的历史,获得了独立、自主和自由的新生活。它表明这次革命胜利与以往的政权更迭相比完全不同,是人民“站了起来”,而不仅仅是更换了政权。

七、析文体,品语言

1、作为重要会议的开幕词,本文在开头语、结束语和主体部分的内容构成或表达效果上有何突出特点?

提示:(1)开头两段宣布大会开幕并简介与会人员的组成特点,显示其代表性和广泛性,体现了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2)结束语鼓舞人心,颇具感染力。作者对未来的预见抒发了强烈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特别是最后三个“庆祝”句独立成段,形成排比,使情感的抒发达到高潮。(3)主体部分以“背景—任务—意义—要求”四个核心词构成了开幕词主体内容的基本框架。开幕词往往具有宣告性质,大会的“意义”部分向全世界发出了“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一庄严宣告,重点突出,逻辑清晰。

2、品读下列句子,从词语选用和句式表达的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1)只要我们仍然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只要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我们就能在经济战线上迅速地获得胜利。

答案:“只要……就能”的条件关系复句和“迅速地”的修饰语,表明了作者对建国后快速振兴民族经济的自信和豪情。

(2)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

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