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年级下册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年级下册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年级下册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年级下册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年级下册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许昌市褰城县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班级:___________考号: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美好生活的创建需要良好的社会心理状态作为支撑。人民美好生活的创建不仅受

地理环境、行业特色、历史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而且受人们的价值理念、道德水

平、心理状态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一些负面心理的蔓延会严重干扰决策推行、公共管

理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利于创建美好生活。中华传统美德具有鲜明的向善底色,其

中蕴含的深厚善念能够启发人们以善意的眼光去看待他人和看待社会。例如,在善念

启蒙方面,中华传统美德以“仁义礼智,非由外你我也,我固有之也”的“性善论”

为起点,强调“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不断唤醒人们内心深

处善的基因。

同时,中华传统美德中“以和为贵”的价值旨归有助于养成包容、开放、平和的

社会心态。“和”追求的是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平衡与协调,以及不同事物间的和

合共生,体现了个性与共性相统一的原则,正如《中庸》所言:“万物并育而不相

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可见,中华传统美德提倡''和合”的生活状态,追求人与自

然“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人与人“和而不同”“爱人若爱己”的相处模式、人与

自身相互和解的良好心境,以实现各民族“协和万邦”的美好愿景。这种理念,有助

于人们培养心胸宽广、爱好和平、尚中贵和的意识,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

向上的心境,以包容、和谐的精神积极化解个人和社会的负面心理,促使人们和睦相

处,为创建美好生活培育良好心态。

(摘编自张红霞《弘扬传统美德创建美好生活》)

材料二:

“和”最早见于甲骨文,最初是指声音相应和,后来演化出和谐、和睦、和平等

义。“和”在金文中有“和谐”“协调”之义。在先秦时期,“和”思想已成为中国

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内心的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平

概念的基本内涵。“和”作为儒家提倡的一种美德,最早出现于《论语•子路》: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而不同”的旨义是和合而不苟同,也就是既要“和”,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

性。“和”有“和平”“和睦”之义,我国传统文化对此有多种角度的理解。孔子提

倡将“礼之用,和为贵”作为治国的政治准则;道家经典著作《易经》中提出“保合

太和”“万国咸宁”的说法,即提倡国家间的和睦共处;而墨子进一步提出“天下兼

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

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提倡以“兼相爱,交相利”的精神

来处理诸侯国之间的关系,以求得和谐的局面,体现了朴素的平等互利的思想。另

外,“不苟同”就是不抹杀自身的独立性,尊重维护多样性,在取长补短的多元交融

中实现统一的和谐,即“和”而不千篇一律,“不同”而相辅相成。

“和为贵”思想是儒家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儒家主张在治国理政或者处理

人际关系时都要以和为贵,这反映了儒家的整体和谐思维。儒家的整体和谐思想主要

包括天人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和而不同等。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自我和谐、人与社

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本质上是一种内向防御型的和平文化,具有明显的道德主义

倾向。

中庸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和平相处,使人不容易走极端,凡事希求平稳,这种处

世态度无疑是有益于国际社会和平。中国传统和平思想作为一种多种因素共存共生、

相互补充的系统,表现出了“以和为贵”“和平共处”“同舟共济”的价值观念,这

些主张无不在追求普遍意义上的和谐,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而厚重的历史文化

资源。

中国传统和平思想主张通过提升自身修为达到内心的平和,进而达到世界的和

谐。儒家提倡“慎独内省”,道家讲“形神兼养”,都是阐述如何保持人内心平和的

道理。儒家构建社会秩序的模式是“内圣外王”,即自身强大而“内圣”,外界则效

法学习并自愿或主动进行联合,非靠武力征服而“外王”。儒家注重心性和平,以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先后次序来实现社会理想。“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后国

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是一种不假外求的内省思维。孔子要求学生“见贤思齐,

见不贤而内自省”。孟子曰:“以德服人,中心悦而诚服也。”每人自愿修身,然后

再推行礼仪,从而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宁。这是儒家和平思想的理想境界。

实现和平首先需要人心灵的平静与和谐。人的欲求若任其扩张是没有止境的,如

不在源头上加以适度约束就会导致欲海深壑,造成矛盾不断,冲突绵延,以致出现大

的动乱。只要每个人的心灵境界达到“内圣”,消除内心的冲突,战争原动力就会失

去,便会实现天下太平。

(摘编自李萍《“和而不同”的时代价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负面心理的蔓延会严重干扰决策推行、公共管理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要弘扬传

统美德,传播正能量。

B.“以和为贵”“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不走极端,凡事希求平稳,中国这种中

庸的处世态度,对构建国际和平社会有益无害。

C.自身强大而“内圣”,外界则效法并自愿或主动进行联合,即通过提升自身修为达

到内心的平和,进而达到世界的和谐。

D.“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不假外求的内省思维,能够以德服人,无须靠

武力征服就能实现国家的强大和社会的安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和”的内涵及价值取向,不过材料二的内容更丰富、翔

实。

B.两则材料都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假设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使

文章观点更具说服力。

C.材料二阐述“和”与“和而不同”的含义,是为了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其内涵,认

识其意义。

D.我国传统文化对“和”的含义有多种角度的理解,但无论是儒家还是墨家都主张

“和睦”“和平”。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中“和”的观点的一项是()

A.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一一《孟子•离娄下》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一《论语•述而》

C.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一一《论语•述而》

D.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一一《国语》

4.“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出自《孟子•告子

上》,体现了孟子典型的“性善论”观点。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实现和平、创建美好生活与“和而不同”有什么联系?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忧愁风雨(节选)

朱以撒

当一个人、一个家、一个共有的家园,共同对风雨有一种很敏感的要求时,他们

身上的自然情调就不容置疑了。他们更多地归属自然,除自己的劳作付出之外,更多

地要靠天吃饭。年成的好坏,不在于今年和去年下气力有多少差别,而在于天候,这

是农家不可掌控的。每一阵风有每一阵风的意义,凭风向可以决定收割南边或北边的

稻子;每一场雨有每一场雨的作用,少了不足,多了为害。从他们眉宇间就可以看出

喜悦或糟心。有时候真的喊来一场雨,居然会欢呼和雀跃起来。城里人看着这种情

景,不禁暗暗奇怪。我们真的远离了这些自然现象,远离了节气,远离了风霜雨雪,

远离了那清晨草叶上的晶莹露珠。有多少人躲在公司四季如春的“恒温箱”里,四季

已如一季,黑夜犹如白昼,对人的肌肤、心理没有什么提示。这样会把截然不同的两

类人隔开,其中一部分继续着农耕时代的耕作和生息,他们的血脉里流淌着对风雨的

敏感,这种敏感一代一代地传了下去,他们对生活的栗求落在自然而然的框架里,他

们品尝着用自己的汗水浇灌的喷香大米,咀嚼着在充足雨水中发育完整的蔬果。至于

村头村尾三步一啄、五步一饮的鸡鸭,那种本真的滋味,反倒是城里人求而未得的。

如果一个人不需要所谓远大理想,农家的生活应该算得上是生命一种最天然的进程,

最符合自然的吐纳、藏露、舒卷。

相比农耕者,文人是另一种类型。他们也想走出书斋感受风雨,于是有意为之,

到阡陌田畴,到山野大漠,随手拾掇一些篇章。一般的农家不具有这样的癖好,他们

的价值观偏于实用,他们对眼前的风起雨落视同寻常,更多地联系着庄稼,而决不会

是美学。同样是房前屋后的芭蕉,雨打的声响打不动农家深沉的睡眠,可是诗人却会

一夜辗转,守着滴滴答答,想着绿肥红瘦,一脸憔悴,一眉宇感伤。而富有情调的造

物主的杰作呀,如果没有风雨忧愁,做一番审美意义上的把玩,不知多么心旷神怡

呢!我多次想到,生存在一个风雨飘摇、随时都可能决口的年月里的这些人,他们承

受着风雨苦楚,本能地抵御、感伤风雨,已经不仅仅顾及个人了。后人当然不会明

白,就像无法再遭逢昨日一样,不明白在如此明丽宽阔的苍穹之下,风雨曾经如此地

抽打人心。

很多年以后,早就扔掉了老旧的蓑衣和斗篷、离开山风山雨的我已习惯了坐在安

宁的书斋翻动书本,看那一页页渗透风雨的描述。只需轻轻动动手指,一页页承载着

时光的纸片就飞了过去。一本薄薄的书,就可以把一个时期的风雨晴晦尽收其中,目

力所及并不费劲。只是,“纸上得来终觉浅”,就像隔着铝合金窗看到外边落雨,无

切肤之痛快。屏幕上的古装戏眼见得比书本感性多了,除了目欲上得到满足,耳际也

充满了活生生的嬉笑怒骂,“足以极视听之娱”。就我有限的历史感受而言,还没有

几部历史剧能真的反映出那时的冷暖阴晴、沉浮荣辱。有时候屏幕上也风雨交加,可

是透过风雨,看不出那是唐宋的景象或是元明的情致。有时我试着移易,发觉尽可以

通用。时光的久远已使人失去了对遥远的风雨的记挂,即便是当年的腥风血雨,也因

着插入了一些噱头,被渲染得好笑好玩起来。当然,我也不仅埋首书斋,嗅那些发黄

的书本的前朝气息。有时为了得真实感,我也亲临实地。前朝宫阙里、故址颓垣中,

我随意地窜来窜去,感受着冷烟衰草的清愁。我联想起多少曾经有过的岁月,如今都

成缥缈鸿影了。曾经大雨来了,我不急着往家中猛跑,而是忙着给温室的薄膜压实边

角。现在这一切也远如烟云了,连同那些长着老茧的农家弟兄。在我不用与风雨搏斗

淋得似落汤鸡,若无其事地坐在书斋里时,我每年的薪水反倒栗高出许多,待我又走

在乡间路上,唤着熟悉的气味,我自然想到了差别的缘由。

不要去否认,日子是朝着快乐发展的。不要说农家对自然现象最直觉、朴素的忧

患,就是曾经镌刻在人文精神支柱上的忧患意识,也在快乐中日渐销蚀。谁不愿意快

乐,甚至预支快乐?只有那些天性悲悯的古文人,在饱尝忧患的汁液后,居安思危,

未雨绸缪,痛苦得彻夜不眠。忧患使人沉重,也使人深刻。当初的不少文人就死于忧

患,死于心累,如孔子、屈原、贾谊、司马迁……这一长串名单的背后,是一个个艰

难的历程。现在,我们更多地走到另一条路上了,让孔子、屈原等人走过的路长满荒

草。就算明日风狂雨骤,今日依旧快乐。我们可以复活阿房宫、圆明园,复活秦时明

月、汉时关隘,却无法复活那种感念风雨的情怀。

春花秋月,风来雨往,四时轮回依旧。有变化的只是人,还有人的寻求。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如果除开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农民的生活应该算得上是最理想的生活、

最天然的生命进程。

B.文人们走出书斋有意去感受风雨,更多的是为了感受美学上的感伤、岁月的沧桑和

风雨对人心的抽打。

C.“我”安坐在书斋里翻动着书本,虽然可以了解一个时期的风雨晴晦,但无法感受

历史的切肤之痛快。

D.生活是朝着快乐发展的,作者担忧人们在快乐中沉沦,忘记忧患,让孔子、屈原等

人走过的路长满荒草。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重视营造气氛,作者以议论开篇,为全文定下深沉的感情基调。

B.文章将文人与农民对待风雨的态度做比较,凸显不同群体的价值观。

C.文章虽然少有对自然风雨的描写,却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敏锐感受。

D.文章结尾在结构上照应了开头,在内容表达上含蓄内敛,充满哲思。

8.“风雨”在文中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忧愁风雨”的理解。

9.朱以撒的散文充满了个体性灵。请结合文章的情感、结构、语言对朱以撒散文的这

一风格加以探析。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墨子言日: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

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

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然即当为

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民衣食之财,将安可得乎?即我以为

未必然也。今有大国即攻小国,有大家即伐小家,寇乱盗贼并兴,不可禁止也。然即

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天下之乱也,将安可得而治与?

即我未必然也。是故子墨子曰: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

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无补也。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

(节选自《墨子•非乐上》)

材料二: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

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人不能不乐,乐别不能无形,形而

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

流,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

是先王立乐之方也,而墨子非之,奈何!

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①);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

之,则莫不和(②);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③)。故乐者,审一

以定和者也,比物以饰节者也,合奏以成文者也,足以率一道,足以治万变,是先王

立乐之术也,而墨子非之,奈何!

故听其雅、颂之声,而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屈仲,而容貌得庄焉;

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而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故乐者,出所以征诛也,入所以

揖让也。

夫声乐之人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

民和齐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如是则百姓莫不安其处乐其乡以至足其上矣。|然

后名声于是白,光辉于是大,四海之民莫不愿得以为师。是王者之始也。

(节选自《荀子•乐论》)

10.材料二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O

如是A则百姓莫不安B其处C乐D其乡E以至足F其上矣

11.将下面三个词语分别填入文中括号相应序号①②③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敬顺亲B.顺亲敬C.敬亲顺D.顺敬亲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子认为仁者做事的出发点是为百姓谋利益,讲求兴利除弊,而不是为了感官的愉

悦。

B.墨子认为兴乐会加重百姓负担,兴乐对于改善百姓生活、平定国家祸乱没有具体作

用。

C.荀子认为君王创作音乐是为了引导人们表达情感,音乐也能让君王名扬天下,并成

就王业。

D.儒、墨两家对待音乐的态度截然不同:儒家倡导以乐治国;墨家却不顾人情,反对

兴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

(2)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

14.荀子为什么反对墨子的非乐观?请说明理由。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书喜侬】

陆游

雨足郊原正得晴,地绵万里尽春耕。

阴阴阡陌桑麻暗,轧轧房拢机杼鸣。

亭鼓不闻知盗息,社钱易敛庆秋成。

天公不负书生眼,留向人间看太平。

【注】作此诗时陆游乡居山阴,时年74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雨过天晴,土地湿润,广袤无垠田野上,农人忙于春耕,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B.亭中示警的鼓声止息表明没有盗贼,因此人们踊跃交纳社钱以庆祝社会安定。

C.整首诗语言平易明畅,生动自然,又不乏用词上的精心锤炼,富有表现力。

D.该诗风格清新,不同于陆游金戈铁马式的诗作,体现出诗人多样的诗歌风貌。

16.颔联是如何表现丰收之景的?请简要分析。

四、默写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凭箜篌引》中,李贺从正面写乐声,既以声写声,又以形写声的句子是

(2)《屈原列传》中,司马迁称赞《离骚》“言浅意深”的两句是“

(3)小刚漫步江边,看着眼前水天相接的景象,不由吟诵起古人的诗句,

“,”,表达对眼前胜景的情思。

五、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商周青铜器纹饰系统性很强,其基本特性是对称性,这一审美法则反映了中国先

民最基本的思维方式。阴阳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古人将事物分为阴

阳、高下、明暗等相互对应的要素,从而进行思考。从本质上讲,这就是对称思想。

《国语》中有云:“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日美。”这是

古人对美的一种定义,其本意也是讲究对称之美。

对称是一种结构,使得物体可以被分割成形状和大小相同的几部分,或者使物体

按照边界、中心呈现类似重复。你如果沿着北京天坛的台阶拾级而上,一定会感受到

一种和谐的美感。这座沿着道路中轴线对称的建筑展现了令人折服的庄严与肃穆,这

是反射对称的例子。始建于公元前447年的帕特农神庙,无论从前方还是侧面看,都

是对称的,而它的柱子呈周期分布,体现了一种平移对称的美。你如果在春暖花开的

时节走进公园,会看到斗丽争妍的鲜花大都是对称的。比如,冬乌头就是旋转对称

的。有些花还带有更多的对称,比如大丽花,除了旋转对称,还有一种由内而外、层

次鲜明的对称。对称的叠加让花朵更加艳丽。以数学思维看,上面的所有例子,都包

含着一个保持物体形状或模式不变的等距群。明显地,这样的等距群把物体分成了相

同的几个部分。

人生不是不可能尽善尽美,我们也很难找到一朵花是完美无缺。有时候残缺对称

会以一种非常微妙的方式出现。比如,奥林匹亚宙斯神庙的西门三角楣上的雕塑,它

的外轮廓呈现出反射对称性,并且中线两边的塑像数量相等,可是两边的塑像却有着

很大差别。这是反射对称的变体。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

语,不得改变原意。

19.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下列图像的对称类型。

ABCD

20.请依据材料内容,分别从美学思维和数学思维角度给“对称”下一个简要定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水是庄稼宝,离它活不了。”水为什么与生命这样(A)呢?从人体的构成就能

“管中窥豹”了。水占人体重的70%左右,就连那坚硬的骨头,水也占了20%左右。但

这些水都是和无机盐化在一起的,并形成一定的渗透压,它们组成了身体里的“海

洋”,是构成机体内环境的基础。细胞生活在这个“海洋”中是安定和舒适的。水是

身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础,①,血液干巴巴地无法流动,细胞干瘪地丧

失机能,养料、氧气运不进去,废物、废气在体内堆积如山,身体完全陷于瘫痪。可

见,水和无机盐的代谢对生命具有(B)的作用。

机体的内环境离不开水和无机盐,对于生命而言,水和无机盐(C)o原始海洋孕

育了最简单的生命,单细胞生物在海洋中,靠着海水溶解的氧、二氧化碳和许许多多

的营养物质,靠着海水贮备的大量热量,生活得十分安定,②o但是,

随着生物进化,单细胞生物进化为多细胞生物,多数的多细胞生物不直接与海水接触

了。为了顺利地进行生命活动,生物并没有与海洋断绝往来,③,构成

了自己的“海洋”。据一些科学家分析,现代生物(包括人类)体液还保留了当初原

始海洋的特点。

21.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六、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上海到北京,坐高铁需栗6个小时,花费500元左右;坐飞机只需两个半小

时,打折机票不到500元。然而,上海大二学生唐同学却选了更加漫长的道路。他用

了6天时间来规划,又坐了54辆公交车,经过1291个站点,全程1810公里,耗时6

天5夜,花了381元车费,才从上海到达北京。一路上屁股酸痛,拖鞋也快烂了,真

是“又挤,又慢,又麻烦”。但他一点也不后悔,他说,这样可以感受国家之大,区

域之丰富。这些都是无法从教科书中得到的。他又反对那些鄙夷和排斥公交车的言

论,他希望自己“脚多沾一点地”,而这趟“公交之旅”让他看到了无数人真实的生

活。

对于唐同学的经历和观念你有怎样的看法?谈一谈你的认识与理解。

要求:①结合材料,选好角度,自定立意;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④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无须靠武力征服就能实现

国家的强大和社会的安宁”错误,由材料二倒数第二段“每人自愿修身,然后再推行

礼仪,从而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宁”可知,以德服人只能实现“国家和社会的安

宁”,未必能“实现国家的强大”。故选D。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手法和论证结构的能力。B.“都运用了引

用论证、举例论证、假设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错误,材料一没有运用“假设论证和

正反对比论证”。故选B。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手法的能力。A.“爱人者,人恒爱之”与

材料二墨子“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观点一致,可以论证“和”。B.论证的是择

师的标准。C.论证的是君子和小人在性格上的区别。D.用对比手法,论证的是学善与

学恶的结果。故选A。

4.答案:这句话指出了中华传统美德具有鲜明的向善底色。

在善念启蒙方面,可以以“性善论”为起点,不断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善的基因。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的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人性之善也,犹水之

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

样。人性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这句话证明了材料一第一段“中华传

统美德具有鲜明的向善底色,其中蕴含的深厚善念能够启发人们以善意的眼光去看待

他人和看待社会”的观点。作为体现了孟子典型的“性善论”观点的句子,它的作用

是“在善念启蒙方面,中华传统美德以'仁义礼智,非由外银我也,我固有之也’的

‘性善论’为起点,强调'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不断唤醒

人们内心深处善的基因”。

5.答案:“和而不同”的相处模式,有助于人们培养爱好和平的意识,有助于养成平

和的社会心态,为创建美好生活培育良好心态。

“和而不同”尊重维护多样性,在取长补短的多元交融中实现统一的和谐。

“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念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

“和而不同”有助于实现人心灵的平静与和谐,消除内心的冲突,战争原动力就会失

去,实现天下太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和而不同”的时代价值就是帮助

我们实现和平、创建美好生活。由材料一第二段“价值旨归有助于养成包容、开放、

平和的社会心态……相处模式、人与自身相互和解的良好心境……有助于人们培养心

胸宽广、爱好和平、尚中贵和的意识,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境,

以包容、和谐的精神积极化解个人和社会的负面心理,促使人们和睦相处,为创建美

好生活培育良好心态”,可以提炼关键词句“平和的社会心态”“为创建美好生活培

育良好心态”等。由材料二第二段“国之间的关系,以求得和谐的局面,体现了朴素

的平等互利的思想……不抹杀自身的独立性,尊重维护多样性,在取长补短的多元交

融中实现统一的和谐”,可以提炼出关键词句“尊重维护多样性,在取长补短的多元

交融中实现统一的和谐”。由材料二第四段“有益于国际社会和平……这些主张无不

在追求普遍意义上的和谐,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可

以提炼关键词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由材料二最

后一段“实现和平首先需要人心灵的平静与和谐……消除内心的冲突,战争原动力就

会失去,便会实现天下太平”,可以提炼出关键词句”消除内心的冲突,战争原动力

就会失去”“实现天下太平”。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为了感受美学上的感

伤、岁月的沧桑和风雨对人心的抽打”错误。根据原文“生存在一个风雨飘摇、随时

都可能决口的年月里的这些人,他们承受着风雨苦楚,本能地抵御、感伤风雨,已经

不仅仅顾及个人了”,可知文人走出书斋去感受风雨,是去履行自己在风雨飘摇的年

代里的社会责任。故选B。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在内容表达上含蓄内敛”

错误。“有变化的只是人,还有人的寻求”直接表达了人们对历史追求和探索,语言

表达直白。故选D。

8.答案:①“风雨”代指影响农民收成的天候,“忧愁风雨”就是担忧靠天吃饭的农

民的疾苦。②“风雨”也指飘摇的历史与忧患意识,“忧愁风雨”就是担忧后人忘记

历史,失去忧患意识,没了家国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词语含意的能力。根据原文“他们更多地归属自然,除

自己的劳作付出之外,更多地要靠天吃饭。年成的好坏,不在于今年和去年下气力有

多少差别,而在于天候,这是农家不可掌控的。每一阵风有每一阵风的意义,凭风向

可以决定收割南边或北边的稻子;每一场雨有每一场雨的作用,少了不足,多了为

害。从他们眉宇间就可以看出喜悦或糟心。有时候真的喊来一场雨,居然会欢呼和雀

跃起来”可知,农民靠天吃饭,年成的好坏取决于不可掌控的天候,所以“风雨”指

影响农民收成的天候。每一阵风,每一场雨对农家有着不同的意义,可能是有害的,

也可能是有益的,所以“忧愁风雨”就是担忧靠天吃饭的农民的疾苦。根据原文“看

那一页页渗透风雨的描述”“一本薄薄的书,就可以把一个时期的风雨晴晦尽收其

中”“只有那些天性悲悯的古文人,在饱尝忧患的汁液后,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痛

苦得彻夜不眠。忧患使人沉重,也使人深刻”可知,“风雨”是指一个时期的“风雨

晴晦”,以及饱尝忧患后的居安思危和未雨绸缪,也就是飘摇的历史与忧患意识。根

据原文“时光的久远已使人失去了对遥远的风雨的记挂,即便是当年的腥风血雨,也

因着插入了一些噱头,被渲染得好笑好玩起来”“现在,我们更多地走到另一条路上

了,让孔子、屈原等人走过的路长满荒草。就算明日风狂雨骤,今日依旧快乐。我们

可以复活阿房宫、圆明园,复活秦时明月、汉时关隘,却无法复活那种感念风雨的情

怀”,可知作者担忧人们在快乐中沉沦,忘记忧患,让孔子、屈原等人走过的路长满

荒草,担忧后人忘记历史,失去忧患意识,没了家国情怀。

9.答案:①文章感情深沉凝重,借助“风雨”等意象表达了对历史、对社会的思考,

既有深度,又有广度。②文章结构严谨,但表达随心所欲,依靠感觉和联想,把古典

意蕴和自然物象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十分感性。③文章用词凝练,语言古朴,富有质

感,个人特色鲜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根据题干可知,

此题需要分析文章在情感、结构、语言方面的特点。从情感的角度分析,文章以将文

人与农民对待风雨的态度开篇,凸显不同群体的价值观,为全文定下深沉的感情基

调。借助“风雨”等意象表达了对历史、对社会的思考,如“如果没有风雨忧愁,做

一番审美意义上的把玩,不知多么心旷神怡呢”,表达了对那些在风雨飘摇的年代里

履行自己社会责任的文人的赞美;“不要说农家对自然现象最直觉、朴素的忧患,就

是曾经镌刻在人文精神支柱上的忧患意识,也在快乐中日渐销蚀”,表达了对现在社

会中忘记历史、失去忧患意识、没有家国情怀等现象的担忧。文章感情深沉凝重,既

有深度,又有广度。从结构的角度分析,文章以议论开篇,以“风雨”为线索,先写

自然风雨,通过“相比农耕者,文人是另一种类型”的过渡,通过联想和想象写文人

们走出书斋对风雨的感受,结尾照应开头,表达了铭记历史,传承家国情怀的感慨。

文章结构严谨,把古典意蕴和自然物象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十分感性。从语言的角度

分析,“他们对生活的要求落在自然而然的框架里,他们品尝着用自己的汗水浇灌的

喷香大米,咀嚼着在充足雨水中发育完整的蔬果。至于村头村尾三步一啄、五步一饮

的鸡鸭,那种本真的滋味,反倒是城里人求而未得的”中,“品尝着”“咀嚼着”

“三步一啄”“五步一饮”使用凝练的语言,描写了农村的人和物的悠闲,表达了对

最理想、最天然的农民生活的赞美。“可是诗人却会一夜辗转,守着滴滴答答,想着

绿肥红瘦,一脸绿肥红瘦,一眉宇感伤。而富有情调的造物主的杰作呀,如果没有风

雨忧愁,做一番审美意义上的把玩,不知多么心旷神怡呢”,“滴滴答答”“绿肥红

瘦”化用古诗词,语言古朴,富有质感,个人特色鲜明。

10.答案:ACE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像这样,那么百姓就没有不安心地住

在自己的住处,喜欢自己的家乡,从而使自己的君主得到满足。“如是”是介宾结

构,作状语,单独断开,A处断句;“安其处”“乐其乡”主语都是百姓,结构一

致,中间C处和“其乡”后E处断句。故选ACE。

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从“君臣上下同听之”可知,君臣之间是

上下级的关系,臣应尊敬君,故应填入“敬”。从“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可

知,“父子兄弟”之间亲属关系,共同听音乐,可以增强这种亲情关系,应填入

“亲”。从“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可知,“乡里族长”属于宗族关系,小辈

要顺从长辈,故应填入“顺”。故选C。

1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不顾人情”错,墨子恰恰是体察百姓

的需求,因而反对因为兴乐而加重百姓负担,并非“不顾人情”。故选D。

13.答案:(1)因此减损、掠夺百姓的衣食财物,仁人是不做的。

(2)音乐中正平和,那么民众就和睦而不放纵;音乐严肃庄重,那么民众就心齐而不

混乱。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亏夺”,减损、掠夺;

“为”,做。(2)“则”,就;“流”,放纵;“齐”,心齐。

14.答案:荀子反对墨子非乐观的理由:音乐是人情的自然流露,君王通过音乐可以

引导人心向善;音乐能够使社会安定、人际关系和谐;音乐能起到教化百姓、团结民

众的作用,有利于君王的统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分析文段二,“夫乐者乐也,人情

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这是荀子的音乐观,荀子认为音乐是人情的自然流

露。结合“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

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可知,君

王通过音乐可以引导人心向善。结合“故乐在宗庙之中,群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

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

和顺”可知,音乐可以和谐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稳定。结合“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

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是王者

之始也”可知,音乐能起到教化百姓、团结民众的作用,有利于君王的统治。荀子认

为音乐有巨大作用,因此反对墨子的非乐观。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墨子说:仁人做事,必须讲求对天下有利,为天下除害,将以此作为治理天下的

准则,对人有利的就做,对人无利的就停止。况且,仁者替天下考虑,并不是为了能

见到美丽的东西,听到快乐的声音,尝到美味的食物,使身体安适。因此减损、掠夺

百姓的衣食财物,仁人是不做的。

民众有三种忧患:饥饿的人得不到食物,寒冷的人得不到衣服,劳累的人得不到

休息。这三样是民众的最大忧患。然而即使为他们撞击巨钟,击打响鼓,弹奏琴瑟,

吹起竽笙,舞动干戚,民众的衣食财物就能得到吗?我认为未必是这样。现在大国攻

击小国,大家族攻伐小家族,外寇内乱盗贼共同兴起,不能禁止。然而即使为他们撞

击巨钟,敲击响鼓,弹奏琴瑟,吹起竽笙,舞动干戚,天下的纷乱就能得到治理吗?

我认为未必是这样的。所以墨子说:向百姓征敛很多钱财,用来制作大钟、响鼓、

琴、瑟、竽、笙,使之发出声音,以求有利于天下,为天下除害,是于事无补的。所

以墨子说:从事音乐活动是错误的!

(节选自《墨子-非乐》)

材料二:

音乐,就是快乐,它是人的情感必不可少的,所以人不能没有音乐。人有快乐就

一定通过声音流露出来,通过行动表现出来,人之所以为人,声音、行动、性情变化

都表现在这音乐中了。所以人不能不快乐,快乐就不能不表现出来,这种快乐的表现

如果不加以引导,就不可能不出现混乱。先王厌恶这种混乱,所以创作了《雅》

《颂》的音乐来引导人们,使那乐声能够充分表达快乐却又不放纵,使那音律的宛转

或舒扬、繁复或简单、清脆或浑厚、停顿或推进,都足够用来感动人的善良之心,使

那些奸邪污浊之气没有途径能和民众接触。这就是先王设立音乐的原则,但是墨子却

反对音乐,有什么办法呢?

所以音乐在祖庙之中,君臣上下一起倾听它,就没有人不和谐恭敬的;音乐在家

庭之中,父子兄弟一起倾听它,就没有人不和睦亲近的;在乡里家族之中,年长的和

年少的一起倾听它,就没有人不和睦顺从的。所以音乐是审定一个主音来确定乐调和

谐的,是配合上各种乐器来调整节奏的,是共同演奏来完成乐曲的,它足能用来率领

统一的原则,足能用来整治各种变化。这是先王设立音乐的方法,可是墨子却反对音

乐,有什么办法呢?

所以,人们听那《雅》《颂》的音乐,意志胸怀就开阔了;拿起那盾、斧等舞

具,练习那俯仰、曲伸等舞蹈动作,容貌就庄重了;跳在那舞蹈的行列位置上,合着

那舞曲的节奏,队列就方正了,进退就整齐了。所以音乐,对外可以用来征讨诛伐,

对内可以用来谦恭礼让。

音乐影响人深远,教化人迅速。音乐中正平和,那么民众就和睦而不放纵;音乐

严肃庄重,那么民众就心齐而不混乱。民众和睦心齐,那么兵力就强劲,城防就坚

固,敌国就不敢来侵犯。像这样,那么百姓就没有不安心地住在自己的住处,喜欢自

己的家乡,从而使自己的君主得到满足。然后,君主的名声就会因此而显赫,光辉因

此而广大,四海的民众就没有不愿意得到他,并把他作为君长的。这是称王天下的开

始。

(节选自《荀子•乐论》)

1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亭中示警的鼓声止息,因此人们

踊跃交纳社钱”说法有误。亭中示警的鼓声止息是说明社会安定没有强盗,而人们踊

跃交纳社钱来举办祭祀活动的原因则是“秋成”,即秋天粮食收获丰厚。故选B。

16.答案:①运用虚写,想象因这场雨得以及时耕种,夏季整个田野郁郁葱葱的景

象,以及蚕茧丰收在望,农人忙着整理织机的情景。②“桑麻暗”和“机杼鸣”视听

结合,多角度展现了农民劳动、丰收的情景,使诗歌层次丰富,生动展现了农家丰收

之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首先,颔联是想象之景。诗人因这场

雨而展开了联想,想象了夏日因耕种得时而“桑麻暗”的景象,田野里一派生机勃

勃,可以相见秋天一定会大丰收;同时桑树长得好,蚕儿吃得饱,蚕茧结的厚,于是

想象此时辛勤的农人们趁着农活不忙,整理织机,准备织布的场景。表现了丰收在望

的喜悦。前句“阴阴阡陌桑麻暗”描写所见的田野风光,“暗”表现了因浓密而显幽

暗的视觉效果,同时也是对景物的静态描写;后句“轧轧房板机杼鸣”则描写了路人

能听见的农妇劳作、织机繁忙的情景,“机杼鸣”也是动态描写的体现,所以颔联采

用了视听结合和动静结合的手法,多角度表现了丰收的喜悦。

17.答案:(1)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3)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水兼天一色,秋与月同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指、迩、鹫。

18.答案:人生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我们也很难找到一朵花是完美无缺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一是“人生不是

不可能尽善尽美”否定适当,造成不合逻辑,应改为“人生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

二是“很难找到一朵花是完美无缺”成分残缺,应在“完美无缺”后加上“的”。修

改后的句子是:人生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我们也很难找到一朵花是完美无缺的。

19.答案:A是反射对称;B是平移对称;C是反射对称;D旋转对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运用材料相关信息的能力。根据“这座沿着道路中轴线对

称的建筑展现了令人折服的庄严与肃穆,这是反射对称的例子”可知,反射对称是以

中轴线为对称的图形,而AC都是中轴线对称图形,故A和C是反射对称。根据“无论

从前方还是侧面看,都是对称的,而它的柱子呈周期分布,体现了一种平移对称的

美”可知,图B中的柱子从前方或侧面看都对称,故B应是平移对称。结合“斗丽争

妍的鲜花大都是对称的。比如,冬乌头就是旋转对称的”可知,图D中的花是旋转对

称,故D是旋转对称。

20.答案:数学思维:对称是指包含着一个保持形状或模式不变的等距群的物体结

构。美学思维:对称是指将事物分为相对应的要素进行思考的审美法则。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给概念下定义的能力。考生找到属概念和种差后,再按照“被定

义概念=种差+属概念”的模式给“对称”下定义。(1)从数学思维给“对称”下定义

先从“对称是一种结构”中可知属概念是:物体结构;然后从“都包含着一个保持物

体形状或模式不变的等距群”找到种差为:包含着一个保持形状或模式不变的等距

群;最后按照“被定义概念=种差+属概念”的模式给“对称”下定义为:对称是指包

含着一个保持形状或模式不变的等距群的物体结构。(2)从美学思维给“对称”下定

义先从“其基本特性是对称性,这一审美法则反映了中国先民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中

可知属概念是:审美法则;然后从“将事物分为阴阳、高下、明暗等相互对应的要

素,从而进行思考”找到种差为:将事物分为相对应的要素进行思考;最后按照“被

定义概念=种差+属概念”的模式给“对称”下定义为:对称是指将事物分为相对应的

要素进行思考的审美法则。

21.答案:A息息相关;B举足轻重;C缺一不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处,据“水是庄稼宝,离它活不了”这

一说法,可知水对生命来说很重要,生命离不开水,二者关系密切,可填“息息相

关”。息息相关,彼此呼吸都相互关联,形容关系非常密切。B处,“水是身体进行

生命活动的基础”是说水的重要性,据“可见”一词的提示,后文是再一次强调“水

和无机盐的代谢”对生命的重要性,可填“举足轻重”。举足轻重,形容有实力,所

处的地位很重要,一举一动都对全局有重大影响。C处,据“机体的内环境离不开水

和无机盐”可知,对生命体而言,水和无机盐都很重要,不能缺少。由此可填成语

“缺一不可”。缺一不可,意思是少一样也不行。

22.答案:①离开了水;②不断进化;③只是把海水封闭在体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①空,前文"水是身体进行生命

活动的基础”是说水对于生命的重要性,“血液干巴巴地无法流动,细胞干瘪地丧失

机能,养料、氧气运不进去,废物、废气在体内堆积如山,身体完全陷于瘫痪”这是

缺水的表现,所以①处可填“离开了水”。第②空,据“靠着海水贮备的大量热量,

生活得十分安定”可知,此处应填结果,联系“但是,随着生物进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