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同步教学设计)_第1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同步教学设计)_第2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同步教学设计)_第3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同步教学设计)_第4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同步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0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同步教学设计)单元备课第一单元本单元所需课时数4课时核心素养与课标分析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粒观、变化观。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关系,能用变化和联系的观点分析常见的化学现象,解释简单的化学问题。能主动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某些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主要内容通过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认识到化学学科的特点,并从对物质的微观认识出发,熟知分子、原子等概念,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通过实验课程,认识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初步学习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体验化学科学探究的乐趣。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学生在学习化学之前,虽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接触过大量的化学反应事实,使用了大量的化学制品,但对于化学及其学科特点和应用并不太熟悉。教材中安排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身体验,从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与化学相关的事实、现象和问题出发,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建立有关物质变化的基本概念,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化学的研究内容、范围和特点,体会实验这一化学学习的重要探究过程和方法,并初步学会一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为今后的学习乃至终身的化学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重点、难点重点:1.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2.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3.体验科学探究的几个环节,掌握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操作。难点:1.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能从物质和能量的角度描述两者的不同。2.通过走进看不见的微观世界,体验物质构成的奥秘。3.培养科学的问题意识。4.滴管的使用、化学药品的取用、给物质加热。教与学建议1.准备必要学具。2.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和学生实际,采用“问题引导”的教学模式,以实验探究为主,多媒体为辅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单元课时分配第一节化学真奇妙1课时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1课时到实验室去2课时第一节化学真奇妙课题化学真奇妙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8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感受材料的开发利用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2.通过生活中常见材料的展示,辨认物质的多样性3.通过以二氧化碳为例,从物质组成结构、性质用途、存在制取以及变化规律等角度的分析,概述化学研究的范围,认识物质的微粒性。4.通过几种物质成分的分析,记住碳、氢、氧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教学重点1.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2.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教学难点1.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能从物质和能量的角度描述两者的不同。2.通过走进看不见的微观世界,体验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准备知识准备:了解身边的化学现象和化学制品。材料准备:电子课件、镁条、试管、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剂、锌粒、稀盐酸、硫酸铜溶液、火柴。教学过程备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情景导入】五彩缤纷的焰火是多么美丽,它们将节日的夜空装扮得更加堆擦。大家有没有想过,焰火为什么能飞上天空?又是用什么制作出来的呢?【学生回答】火药点燃形成了焰火。【提问】为什么火药点燃之后就能产生腾空的焰火呢?学生对此现象不能解释。【过渡】其实,这其中有着很大的学问。要解释这些现象,就要用到将要学习的崭新学科——化学。二、自主活动,探索学习(一)化学改变了世界【设问】大家仔细观察,我们教室里的物品,哪些是由天然材料制成的,哪些又是由人造材料制成的?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的讨论结果往往会集中于教具粉笔、毛刷等;教室设施桌椅、日光灯等;同学身上的衣服、使用的文具等。【思考】对物质进行分类是我们系统认识物质的常用方法,棉、麻、毛、化纤、塑料、铁、玻璃、陶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你能对这些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吗?【小结回答】棉、麻、毛属于天然材料;化纤、塑料、铁、玻璃、陶瓷属于人造材料。天然材料——自然界中本来就有的材料。人造材料——自然界中本来没有,经过人类加工制造的材料。(二)神奇的化学变化【过渡】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燃料能燃烧等。你能列举出生活中物质发生变化的例子吗?【设问】木炭燃烧大家都见过,想一想燃烧之前的黑炭最后变成了什么?从大颗粒的葡萄变成醇香的葡萄酒,这一过程又发生什么?最后富有光泽的钢铁生锈,这其中又有什么值得我们注意呢?【讲解】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图示的变化都有新物质生成。这种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作物理变化。【提问】那么我们怎样区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呢?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实验1:点燃镁条。实验2: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在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实验3:将几颗锌粒放入试管中,再加入3~4mL稀硫酸。实验4:取3~4mL硫酸铜溶液于一试管内,再用滴管滴加4~5滴氢氧化钠溶液。【提示】实验1: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有白色固体生成;实验2: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实验3:锌粒周围有气泡产生;实验4:有蓝色沉淀生成。请同学描述刚才观察的结果并肯定其回答,强调这些都是化学变化,并就“生成新物质”请同学作简要解释。【讨论】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通常有哪些现象?【归纳总结】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提问】颜色变化、产生气泡等现象能否作为区别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依据?【归纳总结】在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着各种现象,但现象只能辅助我们判断是否生成了新的物质,却不能判断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但其属于物理变化。【过渡】化学变化的发光、放热等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燃烧木柴、照明取暖等,炸药、石油、煤炭、蓄电池等存储的能量就是靠化学反应释放出来的。(三)物质构成的奥秘【提问】满满的一桶水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过渡】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空气确不是由空气分子组成的,它的成分要复杂的多。可见,分子和原子组成物质有很大的奥妙,我们进入今天的课程去一探究竟吧!【讲解】一滴水中约含有1021个水分子。如果能有一种仪器把水分子放大到一定程度,你会看到每个水分子都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而且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按一定的角度排列成特定的空间形状。化学上分别用符号H、O和H2O表示氢原子、氧原子和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不仅能相互结合形成水分子,还能两两自相结合形成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别用化学符号H2和O2表示)。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成氢气,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不同就在于其组成的原子不同。水分子是怎么写的——H2O,同样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但氧气是氧气,水是水,氢气是氢气,都是由各自大量的分子组成。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能否构成分子?答案是否定的,但是,现在我们看到了,两个氢原子能组成氢分子、两个氧原子能组成氧分子。肯定原子之间的不同组合能构成不同的分子,这些分子构成的宏观物质也是完全不同的。【讲解】通过刚才的学习,学生已经明确,分子的种类很多。但是,三种不同的分子都是由原子组成。其实,组成分子的原子的种类并不多,每一类原子都是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成分,被称为“元素”。如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如今,科学家们已经能够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观测到原子和分子,而且实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和排列,以及复制、改造和创造分子。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它能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三、当堂训练1.判断下列成语包含的变化是什么变化?死灰复燃、蜡炬成灰、花香四溢、木已成舟、水滴石穿、磨杵成针、滴水成冰2.某种固体受热产生了气体这种变化()A.一定是物理变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D.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3.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但有这些现象产生的变化___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通电时发光放热是化学变化吗?________。4.水是由_____构成的;氧气是由_____构成的;氢气是由_____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_____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是由_____原子和_____原子构成的,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_____个_____原子和____个____原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_____元素和_____元素组成的。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知识的学习和对微观世界的观察,有哪些心得?小组讨论,看看都学到了什么。小组讨论本课主要内容,归纳后选代表发言。五、布置作业课本第8页挑战自我第1、2题。进一步区分天然、人造材料,并感受化学改变了世界。学生在讨论后会有各种不同的回答,如果未总结出三者共同点,在描述中都指出了“有不同的东西出现”,教师应该抓住这点进行引导。板书设计化学真奇妙一、化学改变了世界二、物理化学和化学变化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三、物质构成的奥秘(1)宏观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2)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等。(3)微观模型和符号水分子:H2O;氢分子:H2;氧分子:O2。化学的概念: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教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难点有两处:一是对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不能准确地把握,对于“怎样判断变化有没有新物质生成”这个问题比较疑惑,特别是涉及电能的转换,例如,电灯通电发光,是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引导学生从能量的转化方式上理解;二是变化与性质的区分,可以借助常见的表达用词,但是要使学生真正掌握变化与性质的区别,过程与属性的区别,在教学过程中要从本质入手,以案例入手,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其内涵。

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课题体验化学探究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3页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2.通过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增进对科学探究各环节的理解,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树立“科学探究我也行”。3.明确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4.学会书写化学探究实验报告。教学重点1.学会提出问题。2.体验科学探究的几个环节及探究乐趣。教学难点培养科学的问题意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仪器与药品等。教学过程备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情景导入1】用投影仪播放短片《神奇的根瘤菌》,让学生在观看影片后发表感想。学生分组讨论,各自发表意见。尽管见解不一,但均是对此化学现象有关的问题,比如“根瘤菌是怎样做到的?”“为什么作物生长离不开氮?”等。教师总结发言,引出主题——化学的探究要从问题开始。【情景导入2】让学生再次阅读《多识一点》部分的内容,把心中的化学问题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学生提出很多问题,教师一一给予肯定,指出学生已经成功地从提出问题开始学习化学。二、自主活动,探索学习(一)从问题开始【过渡】你也许认为自己对蜡烛燃烧现象再熟悉不过了,那里不会有什么引人入胜的故事发生。然而,19世纪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观察蜡烛燃烧现象后提出的值得探究的科学问题达数十个,并且这些问题的解决带来诸多新的科学发现。现在也请你尝试观察蜡烛燃烧现象,看看你能提出哪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演示实验】活动天地1-3。【观察现象】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硬度,闻一闻气味等。用小刀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观察它是否溶于水,是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入水底。2.取一支蜡烛,点燃,仔细观察刚点燃时、燃烧过程中、熄灭时、熄灭1分钟后的现象。3.取一根火柴梗,将其迅速插入蜡烛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观察火柴梗不同部位的烧灼情况。4.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再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提示:二氧化碳可以使得澄清石灰水变浑浊)5.将蜡烛放在封闭的瓶子中燃烧,观察现象。随后将瓶中空气倒在另一支燃烧的蜡烛上,观察现象。【汇报交流】各小组汇报交流。【提问】对以上实验提出问题。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外焰燃烧产生的黑烟是什么物质?怎么产生的?(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过渡】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可是提出了问题就要设法找出答案。下面请结合生物、物理等学科的学习谈谈如何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分组探讨,发表自己的看法。刚才的都是物理或者生物实验,其实,相较前两者化学实验也是非常丰富有趣的,同样也是解决问题的手段。【提问】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怎样的呢?【讨论】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或实例讨论。【归纳总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设计实验方案,(4)进行实验,(5)获得结论,(6)反思与评价,(7)表达与交流。【知识拓展】科学探究的形式有多种,实验、调查、讨论等都是科学探究的形式,进行科学探究不是一定都按科学探究的5个要素一步步进行,可根据实际的研究内容选择其中几个环节进行。【演示实验】实验探究1-1.【发现并提出问题】小明在观察蜡烛燃烧时发现了这样的现象:蜡烛的火焰集中在烛芯周围,石蜡在不断熔化而液态的石蜡却没有直接燃烧。这是为什么呢?固体石蜡是否需要变成石蜡蒸气后才能被点燃?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蜡烛燃烧时:是固体石蜡在燃烧,还是熔化后的蜡油在燃烧,还是气化后的石蜡蒸汽在燃烧呢?)【猜想与假设】小明猜想:在空气中点燃蜡烛时,固体石蜡需变成蒸气才能燃烧。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1.蜡烛燃烧是石蜡固体在燃烧。猜想2.蜡烛燃烧是石蜡熔化成的蜡油在燃烧。猜想3.蜡烛燃烧是石蜡气化成的石蜡蒸汽在燃烧。)【设计并进行实验】小明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1.从蜡烛上切下一块固体石蜡,放在蒸发皿里,尝试用火柴点燃。2.点燃一支蜡烛,待烛芯周围有较多的石蜡油产生时,熄灭蜡烛,立即尝试用火柴点燃石蜡油。3.用坩锅钳夹持一根短尖嘴玻璃管,将其末端插入燃着的蜡烛烛芯附近,一段时间后用火柴在玻璃管尖嘴处点燃。请你按小明设计的实验验证他的猜想或自行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实验现象】固体石蜡没有被点燃;石蜡油没有被点燃;在玻璃管尖嘴处有火焰生成。【结论与解释】小明获得的结论是:石蜡是先熔化成液态再变成气态才燃烧的,因为气态的石蜡比液态或固态的石蜡更容易被点燃。你获得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对探究过程的反思小明在实验后反思:在试图点燃液态石蜡油时,起初是先把石蜡油滴到蒸发皿中再尝试点燃的,结果由于石蜡油冷凝太快,始终未能得到液态石蜡。后来想到的改进方法为:熄灭蜡烛后立即用火柴尝试点燃烛芯周围的石蜡油,获得了预期的效果。可见勤于思考是保障探究成功的关键!你的反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从石蜡燃烧火焰的不同部位引出的气体都能继续燃烧吗?从焰心引出的气体可燃,外焰引出的气体不可燃。原因:燃烧是空气和蜡蒸气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焰心空气不足,燃烧不充分,有剩余的可燃气体;外焰空气充足,燃烧充分,无可燃气体剩余。(2)如何证明石蜡燃烧是化学变化?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的生成。你还能提出哪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为了说明焰心处有可燃气体,可采用了灭烛复燃、引出气体并冷凝、引出气体并点燃等多种实验手段。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确定了科学探究的问题后,从设计实验到实施实验需要“三思而后行”;实验完成后,还应“行后而三思”。只有对探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认真的反思,才能使我们不断进步。【活动天地1-4】书写化学探究实验报告当探究活动结束后,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进行反思,完成探究实验报告。请你根据下列格式,将你在“实验探究1-1”中的探究活动写成一篇完整的化学探究实验报告。三、当堂训练1.小明在厨房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白糖,就“可能是白糖”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得出结论 B.设计实验 C.操作实验 D.猜想与假设2.泡腾片放入水中会发生剧烈的反应,生成很多气泡,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探究环节。这些环节正确的先后顺序为()①产生的气泡是什么②气泡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③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气泡是二氧化碳气体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四、课堂小结1.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方式,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2.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3.科学探究需要动手操作,更需要动脑思考,是一个动手与动脑紧密相结合的过程。4.科学探究是一个合作与交流的过程,只有积极参与、充分表达交流才能享受到探究的乐趣。五、布置作业创新题第3~4页习题。让学生尽量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多想多说,大胆假设。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初步明确要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题。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明确化学实验是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重要途径;增进对科学探究环节各要素的理解,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体验从平淡中探究出新奇,由新奇体验到探究的欢乐。板书设计体验化学探究一、从问题开始科学始于问题,如果没有问题,科学发展就走到了尽头。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设计实验方案,(4)进行实验,(5)获得结论,(6)反思与评价,(7)表达与交流。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教后反思本节课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实验探究,小明同学的探究过程只是一个样例,教师应尽量创设条件,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些有关蜡烛燃烧的问题开展探究当然,这些问题应在学生能够达到的知识、能力及条件。安排学生分组做不同的实验或者同一个问题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案探究,以呈现多样化的探究方案与结果。同时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让学生能从不同方面对做过的实验探究进行反思和评价,对学生提出的需要进一步弹力的问题,应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提供条件继续探究。

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课时1常见的仪器药品的取用课题常见的仪器药品的取用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17页教学目标1.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能说出它们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知道药品的取用规则,初步学会粉末状固体和块状固体的取用。2.初步学会用量筒、滴管取用液体药品的方法以及倾倒液体药品的操作。3.遵守实验室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4.认识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知道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教学重点1.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规则。2.仪器的识记。3.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滴管的使用。教学难点1.滴管的使用。2.化学药品的取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仪器与药品等。教学过程备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情景导入】《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大家是否还记得《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我们不要小看这个炼丹炉,其实古代通过炼丹和炼金,发明了很多的化学器具,同时积累了大量的化学知识,炼丹和炼金的作坊就是化学实验室的前身。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的化学成果和创造都是在实验室中实验得到的。那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化学实验室。二、自主活动,探索学习【过渡】走近化学实验室,你会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想马上开始做实验。然而,如果不按照规程操作,化学实验是有一定危险性的。遵守实验规则是成功实验的关键。(一)认识化学实验室【小组活动】在实验室里找一找:1.电源、灭火器在哪儿?安全通道在哪儿?2.排气扇、废液缸在哪儿?3.化学实验仪器、药品在哪儿?学生:观察自己的实验室,了解实验室的布局讨论各装置的作用。【分组展示】学生组内交流、讨论,积极发言,展示自己的发现。【小组活动】让学生自主阅读附录Ⅰ的相关内容,了解仪器的名称及用途,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桌上贴好名称标签的常见仪器,引导讨论它们的用途。按仪器用途分类讲解各个仪器。反应容器: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烧杯、锥形瓶。固定支持仪器:铁架台、试管架、试管夹、坩埚钳。存放物质的仪器:滴瓶、集气瓶、细口瓶、广口瓶。加热仪器:酒精灯。计量仪器:托盘天平、量筒。分离物质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其他仪器:药匙、镊子、玻璃棒、陶土网、胶头滴管等。【讲解】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需要垫陶土网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不能加热的玻璃仪器:量筒、漏斗、滴管、集气瓶。【过渡】化学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做实验时,我们一定听从老师的指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确保安全。(二)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提问】试圈出这个实验室内所有的潜在危险,解释他们的行为有何不对。【讲解】1.不能在实验室内饮食、嬉戏打闹、大声谈话。2.易燃、易爆的药品要远离火源;避免将腐蚀性药品沾在衣服或皮肤上。3.进入实验室前,应明确实验任务、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对于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需征得老师同意后才能进入实验室操作。4.动手实验前,要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实验进程中,要将实验用品按顺序摆放整齐。5.不要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气味,严禁品尝药品。6.做实验时要尽可能佩戴护目镜;加热操作中,不要凑近被加热仪器直视观察,不要将试管口朝向自己或他人。7.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要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8.实验完毕后,应及时洗涤所用器皿;仪器、药品归类整理,放在规定位置。9.注意安全用电和节约用水。离开实验室前,务必关闭电源和水源。(三)药品的取用【提问】实验室中的化学药品在取用时应注意什么?【讨论】阅读教材讨论相关原因。了解化学药品取用规则及药品的取用方法。【归纳总结】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即“不触、不闻、不尝”。(2)节约原则:要严格按实验规定的用量取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3)处理原则: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入指定容器内,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过渡】常用的药品大部分都是固体或液体。状态不同,取用方法也不相同。1.固体药品的取用(1)粉末状:药匙或纸槽“一斜、二送、三直立”:将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再把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入试管底部。(2)块状、颗粒状:镊子“一横、二放、三缓立”:将试管(或容器)横放,把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试管(或容器)口后,再把试管(或容器)缓缓地竖立起来,使药品缓缓地滑到试管(或容器)的底部。2.液体药品的取用(1)少量:滴加法,胶头滴管①滴加液体时,滴管在容器正上方悬空竖直滴入,不伸入容器内,不接触容器内壁;②滴管使用时,不能横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胶头);③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④用过的滴管立即用清水洗净,但与滴瓶配套的滴管用后千万不要清洗,要专管专用。(2)较多量:倾倒法①瓶塞倒放在桌面上(防止腐蚀桌面和污染试剂);②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缓缓地倒(防止液体外洒或飞溅,应该缓慢的倾倒);③标签要朝着手心(防止残留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④盖好瓶塞,放回原位,标签向外(防止药液挥发或吸水导致原试剂浓度发生变化,防止药液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而变质。便于下次使用)。【讨论】1.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2.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该快速地倒还是缓慢地倒?3.拿细口瓶倒液时,为什么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4.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试剂瓶放回原处?三、当堂训练1.下列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A.烧杯B.试管C.量筒D.锥形瓶2.以下有关玻璃捧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蘸取试液B.搅拌溶液C.引流液体D.研磨固体3.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滴管使用后,及时用水清洗B.滴瓶上的滴管滴加液体后,把它放在桌面上C.在实验室中用尝味道的方法区别食盐和蔗糖D.实验完毕把剩余的药品倒回原试剂瓶中4.下列取用试剂的操作错误的是()A.取用粉末B.取用粉末C.倾倒液体D.取用块状固体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知识的学习,有哪些心得?小组讨论,看看都学到了什么。小组讨论本课主要内容,归纳后选代表发言。

五、布置作业创新题第5~6页习题。学生对于炼丹、炼金这样的第一印象是迷信,不会想到还能和化学联系起来,抓住学生认识上的盲区,创设一种充满悬念的情景,使学生产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小组合作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观察中获取知识。注重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让学生互教互学,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实验,学会分析实验成与败的原因。板书设计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一、认识化学实验室二、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三、药品的取用1.粉末状药品:药匙或纸槽,“一斜、二送、三直立”2.块状或颗粒状药品:镊子,“一横、二放、三缓立”3.液体药品(1)少量:胶头滴管(2)较多量:倾倒法教后反思在介绍常用实验仪器的时候,可以进行简短的实验演示,如很多容器加热时需要陶土网,教材中并未提到,但若有实验演示,学生能很自然地将陶土网和烧杯的加热相联系。介绍实验安全规则时,可以上升到课堂纪律的高度,要求学生必须做到。对于当场违反规则的行为应立刻指出。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准备灭火器和其他道具,进行实验台失火的应急演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亲自参与,能大大增强安全意识。

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课时2物质的加热课题物质的加热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7~18页教学目标1.认识酒精灯,初步学会使用酒精灯的方法,知道火焰的构成及与温度的关系。2.初步学会给固体和液体加热的方法;知道用试管加热固体和液体时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教学重点初步学会给固体和液体加热的方法。教学难点知道用试管加热固体和液体时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仪器与药品等。教学过程备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情景导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许多化学实验都要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对物质的加热应该怎样操作呢?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呢?二、自主活动,探索学习(一)酒精灯的使用【提问】(1)正确使用酒精灯应注意的实验事项是什么?(2)酒精灯的火焰各部分颜色为什么不同?(3)怎么熄灭酒精灯?教师演示实验实验操作:点燃酒精灯,仔细观察火焰的分层情况。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2s后取出,熄灭酒精灯。观察烧后的火柴梗。处在火焰哪一层的火柴梗最先炭化?哪一层的火焰温度最高?用酒精灯加热时,应该用哪一层火焰加热?【小结】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因此,加热时应把需加热物质放在外焰部分,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使用酒精灯时注意:(1)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2)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支酒精灯;(3)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4)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拓展】酒精灯灯帽应该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