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21课 古诗词三首《出塞》微课教学设计_第1页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21课 古诗词三首《出塞》微课教学设计_第2页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21课 古诗词三首《出塞》微课教学设计_第3页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21课 古诗词三首《出塞》微课教学设计_第4页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21课 古诗词三首《出塞》微课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上册第21课《出塞》——微课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出塞》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首边塞诗。作者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王昌龄。与多数边塞诗尽力描写战争生活的艰苦险恶不同,这首诗着重表现的,是对敌人的蔑视,是对国家的忠诚,是一种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英雄主义气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理性深思,凝聚着无数征人对和平的渴望,对家人的思念,也谴责了那些懦弱无能的领兵将帅。教学这样的古诗,就需要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渲染气氛,让学生在时空的交错中,能够深入场景细细品味。所以,本节微课充分发挥数字教材、希沃教学软件、班级优化大师等信息化手段的优势,创新教和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内容】本节微课,主要是学习生字、感悟诗情的教学部分。教师旨在运用数字教材、希沃教学软件、班级优化大师等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播放视频、图片、音乐等内容营造古诗怀远氛围,促进学生对诗句深层次地感悟理解,同时通过使用拖拽、蒙层、圈画、思维导图等功能,增强课堂师生、生生互动,创新教和学的方式,突出教学重点,根植文化自信,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目标】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古诗。【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本节微课,运用数字教材、班级优化大师、希沃教学软件等,营造古诗独有的怀远氛围,通过师生、生生多种信息化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课程资源】本课时教学所用课程资源包括数字教材、希沃教学课件、图片、视频、音乐等资源。【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提起边塞诗,就不得不说说《出塞》这首诗。它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作品,被尊为唐代七绝压卷之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21课,学习这首诗。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1.打开数字教材,观看视频听读古诗。2.自由练习读,指名读。3.教师点评,正音。(1)数字教材课文中圈出加拼音的三个生字,正音。(2)点开数字教材笔记,读词语:塞(出塞)秦(秦汉)征(长征)(3)运用希沃课件中汉字演示功能指导三个生字书写。(4)运用希沃白板手机投屏点评学生书写。(5)课堂活动:班级优化大师抽取一位同学上台完成多音字“将”的读音选择。三、再读古诗,把握节奏1.指名读,运用希沃笔功能画出古诗的停顿,练习有节奏地读。3.展示读,读出停顿,感受古诗节奏之美。四、三读古诗,明晰诗意1.齐读古诗,一边读一边想:读懂了哪些诗句,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2.交流解惑,理解诗意。五、四读古诗,感悟诗情(一)感悟悲情1.带着理解男女生合作读古诗,感悟古诗蕴含的感情。2.借“月”悟诗情。(1)课件配乐引读含“月”诗句,感悟诗情。师:孩子们,在古诗中,明月总是寄托着诗人的某种情怀,李白诗曰——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借明月思念远去的友人。杜甫诗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明月中倾诉着对故乡的思念。白居易诗曰——西北望向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在明月中又一次想起家乡。王安石诗曰——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明月带着王安石的思念回到了故乡。交流:这些诗句中包含什么感情?小结:明月自古都是思乡、思亲的代名词,王昌龄借明月这样写道,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2)播放边关题材沙画视频,唤共鸣。秦朝的那轮明月到了汉朝时,依然夜夜照耀边关。让我们一起观看一段沙画视频,想想明月下的征人会想些什么?师:是的,他们一定会想起自己的父母、妻儿,还有朋友。(3)运用希沃蒙层功能填空,诉心声。师:那他们的父母、妻儿、朋友会对戍边的征人说些什么?师:白发苍苍的父母,遥望边关,万里长征儿未还;勤劳善良的妻子,遥望边关,万里长征夫未还;天真无邪的孩子,遥望边关,万里长征父未还。(蒙层擦出填空)(4)教师引读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3.借《资治通鉴.唐纪》资料悟诗情。师:据《资治通鉴.唐纪》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战死沙场。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师:唐诗中也这样写:。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唐李白《关山月》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行》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唐王昌龄《塞下曲》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师:在唐朝后期,边疆年年战争,多少征人,战骨埋荒外,白骨乱蓬蒿,男生读。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女生读。师:王昌龄的一句“人未还”写出了亲人无尽的思念,写出了征人有家不能回的悲伤,真是“字字有泪,句句含悲”,一起读。(二)感悟豪情1.抛话题,引思考。师: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感悟了前两行诗中饱含的悲情,那后两句诗中又蕴含着怎样的情感呢?2.看资料,识李广。师:同学们,要是汉代的李广将军在,胡人——不敢度阴山。师:要是李将军在,边关——就会安宁。师:要是李将军在,将士——就能回家。师:要是李将军在,国家——就会太平。3.男女生反复读悟诗情。师:要是李将军在,多好啊!这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的希望,他们希望(男生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亲人的希望,他们希望(女生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4.拓展诗句,了解背景,交流体会。出示诗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高适《燕歌行》5.反复引读,感悟诗人的期盼。师:多么残酷的现实啊!这个时代没有像李将军那样的贤将,所以他们殷切地呼唤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个时代的将帅完全不顾征人的死活,所以他们只能失望而无奈的说——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师:读着读着,我们终于明白了,征人们哪是在盼李广将军啊,他们是在盼望什么?师:是啊,如果有像李广这样的将领,匈奴就不敢度过阴山,侵我边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