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第四中学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
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
1、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①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原始云杉林海连绵不断,棵棵巨杉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天。
②在北坡五花甸草原上,你可以看见新疆细毛羊群和奔驰的伊犁马群。
③在遮天蔽日的杉林下,马鹿、狗鹿、棕熊、雪豹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
④吃完早饭后,继续南下,就进入喀什河和巩乃斯河的草原带和森林带。
⑤各种森林鸟类,鸣声不断。
A.④②③①⑤B.④②①③⑤C.④①②⑤③D.③④①②⑤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自贡龙舟赛拉开了战幕,一只只疾驰的龙舟宛若蛟龙,在釜溪河水面上劈波斩浪,络号不绝。
B.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有格物蒙知的精神,努力去探求人生的道理。
C.钱学森有一句名言“我姓钱,但是我不爱钱”,至今读起来,仍是震耳欲聋,令人感慨万千、肃然起敬。
D.每一句歌声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卬为现止。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木彻木借后便看破红尘,遁入空门。
B.面对国民党的残暴行为,闻一多等不可遏,拍案而起
C.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社会瞬昼万变,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文化跟上时代的脚步。
D.这里经过大地震后,到处一片分期商析的景象,不知何时才能恢复以前的山清水秀。
4、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槽杨君子好逑光明正大
B.追溯海枯石烂亭台楼阁
C.俄顷矫首昂视袖手旁观
D.油馍人情事故轻歌蔓舞
5、正面句子排序亚南的一项是()
①蓝天衬着高矗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底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的暗花
②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③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撇在后边
④那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
⑤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
A.③⑤④②①B.③⑤①④②
C.①④②③⑤D.①③④②⑤
6、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原来,隶书是由秦代一个叫程邈的奴隶创造的。
②所以,人们就把这位“隶人”创造的字体称为隶书。
③他用10年对当时应用的小篆进行研究,将其化圆为方、削繁为简,成就隶书3000字,大大减少了篆字难写的麻烦。
④中国书法有多种书体,我们把一种蚕头燕尾、燕不双飞的字体叫作隶书,这是为什么呢?
⑤程邈是秦时下邦的一个小官,因为触犯法律被罢官贬为奴隶。
A.②④①③⑤B.④①⑤③②C.⑤②④①③D.①③⑤②④
7、下面加点词语含有褒义色彩的一项是()
A.三妹便怂恿着她去要了一只。
B.(清国留学生)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C.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D.经过反复调查发现,凶手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骄子一一汽车和化工业。
8、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雷家书》中,傅雷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他在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1915年至20世纪30年代初苏俄广阔的
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C.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夏”即为夏季的开始。
D.古时女子年满十六岁,把头发绢起来,戴上簪子,称为及笄;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还没达
到壮年,叫做弱冠。
9、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参差荐菜,左右流之。,o(《关雎》)
(4),,o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
10、学校本月校园文化宣传主题为“和文化”。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1.结合“和”字字源的解说及配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和”字的本义,补全下面的板报内容。
“和”字由“禾”与“口”组成。“禾”是“麻”的省略,表示用编钟和排箫共同演奏乐曲时,各声部的乐音虽各有不
同,但主调协调一致;“口”则表示人们发表言论。《说文解字》对“和”的解释为“相应也”。由此可知,“和”的本
义为:______________
嘟
2.宣传组的同学撰写了一篇介绍“和文化”的短文。请你阅读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CCTV曾举办主题为(甲)”汇聚力量,传播文明”的公益广告征集活动。其中有一则广告让人倍感亲切(乙)
-------个稚气敦实的泥塑娃娃拱手道(丙):“和谐中国,雨露滋润,和为贵。”与此同时,屏幕上现出一个苍募有力的
“和”字。
②“和”体现了我国古人对宇宙万物的深刻认识。早在西周时期,周太史便有“”的观点,认为宇宙
万物都是不同成分依一定秩序组成的共同体。“和”尊重万物之间的差异性,旨在使万物之间互相配合,相辅相成,最终
达到和谐的状态。
③中华民族是名fii其实的礼仪之邦。有子曰“",讲的就是人与人之间若能按照礼的规范和谐相处,就会有
和睦的人际关系(丁)、良好的公共秩序,从而形成强大的社会凝聚力。
④“和”中还蕴含着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民族精神。“”的主张以治理好本国为前提,通过协调异邦,
达到化解冲突、和平共处的目的。“和”不仅体现出我国古人处理邦国关系的智慧,也表现出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维护
和平。
(1)对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字形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苍劲和名副其实B.苍劲加名幅其实
C.苍劲jing名副其实D.苍劲jing名幅其实
(2)在文中第②③④段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协和万邦②和实生物③礼之用,和为贵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②③①
(3)下面对短文中标点符号用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处使用双引号,表明“汇聚力量,传播文明”是特定主题而需要特别指出。
B.(乙)处使用破折号,表明破折号前后的话题发生了转换。
C.(丙)处使用冒号,用在提示性词语“道”的后面,对下文的具体内容进行提示。
D.(T)处使用顿号,说明“和睦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公共秩序”是并列关系。
(4)第④段结尾画波浪线语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在收集“和文化”资料时,发现传统对联常以“和”为主题。北京孔庙大成殿有一副对联,下联赞颂的就是
“和”的宝贵价值。将下面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恰当的一项是()
齐家治国,信斯言也,布在方策①;
率性修道致中和,,譬之宫墙②。
注:①布在方策:意思是一切都展示在典籍之上。②譬之宫墙:此处引用典故,意思是找到了正确的入口,就进入了宫墙之
内。
A.天下平得其门者B.平天下得其门者
C.天下平各行其道D.平天下各行其道
4.下面是初二(1)班四位同学在“和文化”班会上的发言,其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和”就是在和同学们发生争执的时候,不强词夺理,能够真诚地聆听别人的不同观点。
B.在我们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喜欢小以商网,致使误会不断,这就是不“和”的表现。
C.有人认为“和”是放弃自己的观点,我对此不以为意,实际上“和”是可以求同存异的。
D.面对风云娈勾、纷争迭起的国际形势,“一带一路”的倡议,将为世界和平做出重大贡献。
5.班级书法角为配合本次活动,要张贴一幅“和”字书法作品,请你从下面四幅作品中推荐幅,并结合作品的书体特征
与上文中“和”的内涵简要说明推荐理由。
-fw多和把
立幅工卷之1第一幅于献之书不三幅颜n卿书第四犯赵玄如书
推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11、父亲的田野
①浙西南莽莽苍苍的大山里,有一条清浅的小溪,自北向南穿村而去。几百年来,凛冽的山泉水潺潺流淌——叮
叮咚咚,像一支永不停歇的曲。横卧在小溪上拢成便桥的那几根木头,烂了更新,新的又烂了。人们负重过桥时,深
一脚浅一脚,吱嘎、吱嘎地发出节奏的响动。
②习溪岸上的主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几年前,小木桥被钢筋水泥替代,村庄却没有了往日喧闹。孩子们都到镇
里的寄宿制学校去了,年轻人也大多进了城。余数不多的一些村民——或上了年纪,或不适应城市的打工生活,仍在
小溪两岸方圆不过十里的田野上,春耕夏种、秋收冬藏。我的父亲,就是其中的一位。
③清明过后,蕨菜早已欣欣然松开了拳头,天地间满眼都是萌萌的嫩绿,田野里一片生机盎然。山区海拔高,我
们种的是单季稻,这时就要撤谷种育秧了。村上的农户大多育的是水秧,谷种直接撒进蓄水的母田里,然后就等着插
田(即插秧)了:而我的父亲,总是先在一长溜田块上,用覆着尼龙膜的弓形棚育好秧苗,然后再移栽到水田里。
④秧苗的移栽即栽秧,这是一件极为枯燥而劳累的农活。时节大约在立夏的前两天。栽秧时我整天跟着父亲,弓
着背伏在水田中央,左手掌托着一大柄带泥的秧苗,右手拇指和食指小心翼翼拔了秧,然后一根一根逐一插入田泥。
⑤三两天下来.刚搬了家的秧苗,绿油油、颤巍巍,成片成片立在初夏的微风中,煞是惬意。而我却浑身酸痛得
直不起腰,走起路来像个老头儿。父亲是不计较栽秧的工夫和辛苦的,他只知道.比起水秧,这种方式育的秧插到田
里,长势会更好、谷穗会更饱满。
⑥端午节前后,父亲栽的秧苗,已分篥得茁茁壮壮了。而此时,祖父与耕牛也早已唤醒了蛰伏了一冬的稻田,正
水漾漾、明晃晃地候着。这就到了插田的时节了。
⑦那时的乡村,插田和尝新米是极为重视的两件事,分别代表着希望与丰收。因此,插田那几日.家家户户的饭
桌都特别丰盈。农谚“插田无豆腐,田壤当大路:插田无腌蛋,田壤全踩断”所表达的意思.就是插田时节要额外做
豆腐、煮成鸭蛋。
⑧那些年,我既盼望丰盛的插田饭,又害怕插田。因为我插的秧总是疏疏密密、歪歪扭扭,横秧更是经常上下排
错了行。而父亲对插田是非常讲究的,每一株秧都要与前后左右四株秧间隔二十多厘米,竖秧横秧对得笔直,就像参
加广播体操表演的队伍那样。
⑨插田时。父亲打头,我在右侧。若是碰到百十米长的大丘田,我总要被父亲训斥几回。
这期间,还免不了被他拔掉几排歪扭得太不像话的秧重插。望着父亲三五下就把我的秧行纠得笔直,挨了责的我
虽然有些愤愤然,内心却也很是佩服。
⑩村里的农户,也有像我父亲一样把秧插得笔直的,但多数人家只管把竖秧插好,横秧则不做票求。秧插直了,
主要为日后耘田时,田刨能顺溜地通过。
⑪一根三五米长、擀面杖般粗细的木柄,以四十五度角斜嵌在紧箍儿那么大的扁铁圈上,
这就是耘田用的农具田刨了。耘田是水稻管理过程中重要的一环,目的是除草和松土。秧插下田后大约二十天,
便迎来第一次耘田。耘田时,人挽着裤脚站立行走,双手一前一后握住田刨柄.一推一拉间,田刨在竖秧弄里“哗哗
哗”地游走,刨去杂草、刨松了淤泥。
⑫而父亲的稻田,是必须隔月再耘第二遍的——让田刨沿横秧弄也走一越。那时的秧已密密匝匝。长到了齐腰高,
秧叶边沿的锯齿锐得刺人。父亲是不允我放下裤脚耘田的,因为长长的裤脚糊着烂泥,会损坏秧叶。只消半天下来,
原本光溜的腿肚子就被划得布满了不规则的血痕,细细长长,刺痛难耐。
那时我便觉得在父亲的心里,我是不如他的稻田重要的。
⑭父亲不仅对稻田精耕细作,对田间地头的管理也总是一丝不苟。浙西南山区的稻田,大
多是分布在山脊或山番里的梯田,上下丘间的落差,有三五米到十几米不等。稻田里侧的田坎、外侧的田岸沿甚
至田岸路上,丛生的杂草总是蓬蓬勃勃的,似乎时刻在密谋着占领整个田野。于是。在父亲的农活日历中,自然也排
上了拔田坎、砍田岸沿、铲田岸这些人工锄草的项目。
(§羟过一番辛苦的劳作,父亲的田野,总是田内郁郁葱葱、田外清清爽爽。几年下来,我们家种过的田地,就像
有教养人家的后生一般,清爽而敦实。每次村里重新抓阉分责任田时,乡亲们都希望抓到的是我们家的稻田——因为
好种!而父亲,则叉开始调教起他新分来的田地来。如此几轮分田后,父亲的汗水和足迹,几乎遍布了村庄里所有的稻
田...
⑯父亲的田野是我的另一个课堂,我的童年与少年时期一直都在不停地学习着祖辈传下的农耕技术。然而,我学
会了耕田、插秧、耘田、刈谷、打稻,最终并没有子承父业成为一个农民——我破天荒地成了全村第一个考上大学的
人,并留在远离家乡两百多里的城币工作。
⑰f二年前祖父去世后,父亲的田野变得更加孤寂了。这两年,他的体力日渐衰退、头发稀疏而霜白。有一回,
父亲从田野里挑谷担回家时,脚底打滑摔倒在地,稻谷散落一地。父亲当了一辈子农民、挑了一辈子谷担,这是从未
发生过的事情。那一天,他难过极了。
⑱父亲老了,可是他依然不愿离开他的田野。有两回因为膝盖的骨刺让他疼痛难当,我把他接到了城里。去医院
做完检查后,我想留他多住几日好好休息两天。然而,在熙熙攘攘的城市里.父亲显得无所适从——他一个人不愿上
街,也不敢过马路。儿子上学、我和妻子上班,他就整天窝在家里的沙发上一直迷迷糊糊地睡觉。
刨天下来,父亲就仿佛池塘枯水期的鱼、烈日下离了土的葱一般,着葛的没有了生气,整日唠叨着要我送他回
去。可是只要他一回到乡下老家,没一会儿,他便又像一位重返沙场的老将军,精神抖擞地扛上农具,巡视他的田野
去了。
⑳岁月是一支多情的画笔,在每一个萧瑟的秋冬过后,总能重新画出娓紫嫣红、生机盎然的春天:岁月又是一把
无情的刻刀,年复一年地改变着父亲的模样,似乎转眼便让他沟壑满脸、两鬓满霜……只有家乡门前的小溪在不知疲
惫地流淌着,叮叮咚咚地唱着永不停歇的乐曲。而父亲的田野,年复一年,青了又黄,黄了又青!
1.文章第①自然段描写了家乡的景象。请从全文的角度,分析作者介绍家乡景象的用意。
2.文章中“我”和乡亲的一些表现与父亲形成了对比。请结合文章分析,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种对比表现出的父亲形
象的特点。
3.请赏析文章第⑲自然段中的划线句。
两天下来,父亲就仿佛池塘枯水期的鱼、烈日下离了土的葱一般,蕉意的没有了生气,整日唠叨着要我送他回去。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⑨自然段包含的两层语意。
5.文章结尾,作者写到:“而父亲的田野,年复一年,青了又黄,黄了又青!”请说说作者在其中包含的情感。
12、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
今夜,窗外的桂树在秋天清凉的夜色中散发着芬芳,青翠的绿叶在风中轻轻款摆,不知人间忧欢。我情不自禁地
想起了我的外婆。
我工作的学校在一个乡下的小镇。每天下班的时候,都会路过一户农家小院。有时院子的门口会坐着一个老人。
老人佝偻着身子,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别人不会注意到她,她也不会注意别人。她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马路上
的车来人往。夕阳投下余晖,释放着她最后的光芒。老人的身影在余晖的映照下,那么的落寞和苍凉。
每当我路过老人的时候,总是将车速渐渐放慢,目光轻柔地抚过老人。也曾想过,将车停下。可是心里终究还是
挂念着我一双幼小的儿女,想早点回家,又想着来日方长,于是踩下油门,绝尘而去。我在汽车的倒后镜中,看到老
人的身影在傍晚的薄暮中渐渐模糊。我想,老人肯定不会知道,她疼爱的外孙女路过了,路过了她的苍老,路过了她
的孤独,却不肯为她做片刻的停留。
直到有一天,我终于将车停下,走进了那个小院。我和外婆打了声招呼后,便和一旁的舅妈唠着家常。在和舅妈
说话的过程中,外婆一直茫然地看着我。终于,外婆忍不住了,小心翼翼地问我:“孩子,你是哪个啊?”这一句“你
是哪个",像一根细针,生生地扎入心中,疼痛蔓延。我已经有多久没有认真地看望过外婆了?外婆已经老到快要认
不出我了。外婆的头发已经全白了,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深深的皱纹,浑浊的眼睛里却有着孩子般的单纯。“我
是小萍。”外婆的表情瞬间生动起来。她笑了,脸上的皱纹宛若菊花,徐徐绽放。外婆问起我的孩子们,我将孩子们
的趣事说给她听,她的笑容越发灿烂了,那双深深埋藏着岁月的沧桑的眼睛里,有光彩流转。我能感觉到,我能来看
她,外婆非常开心。
这一次看望外婆,让我记起很多外婆对我的疼爱。小时候,用手帮我清洗满是泥巴的小脚,将我喜欢吃的东西留
给我……甚至我成年后,春节没有去给她拜年,她还记着将压岁钱让我的母亲转交给我。竟然是三份!我和我的两个
孩子各一份。
我的心里涌动着深沉的内疚,还有不安。外婆真的已经很老了,以后不管有多忙,我都该经常去看望她。我还计
划着,在即将到来的国庆长假里,我会带着我的两个孩子去看她。我蓦然发现,外婆还没见过我的小儿子,我是一个
不称职的外孙女啊,亏欠外婆的太多太多。
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可是我们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国庆还没到,我和
外婆就又见面了。这一次,是在医院。妈妈哭着打电话告诉我,外婆得了这世界上最凶险的病,肝癌晚期。才几天时
间,外婆就已经形容枯槁、卧床不起。然后又没有几天,她就迅速陷入昏迷,然后就在昏迷中死去了。从查出疾病到
死亡,一共不到半个月时间。死亡来得这样迅疾,没有给她自己和她的子女思想准备的时间。外婆就这样离开了。
外婆,我多想再有机会,哪怕只有一次,让我再路过您坐在我下班途中的院门口,我一定停下前行的四轮,走到
您的身边,轻轻地唤:您一声“外婆”,然后匍匐在您的膝旁,陪您说说话,听您说说您的快乐,或者不快乐,慰藉您
寂寞的时光。
可是,这世间并没有多少来日方长。很多东西,当我们拥有的时候。我们并不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我们已
经不能再拥有。可是明白了这个道理,要付出多么沉痛的代价!
今夜,桂树飘香,我想起了我的外婆。我再不幻想来日方长!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亚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桂树飘香,绿叶轻摆,“不知人间忧欢”,是为了引出下文,衬托“我”忽视至亲痛失亲人的悲情。
B.“我”上门看望外婆,“外婆已经老到快要认不出我了",一方面是说外婆已经老迈,另一方面说明“我”太久
没有看望外婆了。
C.“我”成年后,仍然接受外婆给“我”的压岁钱,说明“我”太过冷漠,不知感恩。
D.“我”因为内疚和不安,所以决定于国庆带两个孩子去看外婆。
2.文中写“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外孙女啊,亏欠外婆的太多太多",“我”感到“亏欠”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语句。
(1)老人佝偻着身子,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别人不会注意到她,她也不会注意别人。她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马
路上的车来人往。(从人物描写角度)
(2)这一句“你是哪个",像一根细针,生生地扎入心中,疼痛蔓延。(从修辞运用角度)
4.根据提示,将下面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我外婆
路过外婆时没有停留A
B快乐地与“我”交谈
再一次与外婆相见C
5.请写出文章最后画线句的含意。
三、文言文阅读(25分)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金石以为底,近
岸,卷石底以出,为堆,为屿,为崛,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下列带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B.斗折嵋行(像蛇一样)
C.不可久后(居住)
D.影布石上(映)
2.下面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为诋为屿/为宫室器皿
B.乃记之而去/余闻之也久
C.乃记之而去/乃不知有汉
D.俶尔远逝/惟手熟尔
3.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
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洌”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
14、(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杨
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
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
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沈宣词尝为丽水领,自言家大梁①时,厩常列骏马数十,而意常不足。成通六年.客有马求售,洁白而毛
鬣类朱,甚异之,酬以五十万,客许而直未及给,遽为将校王公遂所买。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公遂日:“竞未尝乘。”
因引出,至则奋眄②,殆不可跨,公遂怒捶之.又仆,度终不可禁。翌日,令诸子乘之,亦如是;诸仆乘,亦如是。
因求前所直售宣词。宣罚得之,复如是。会魏帅李公蔚市贡马。,前后至者皆不可。公阅马,一阅遂售之。后入飞龙蛋.上
最爱宠,为当时名马。
(选自《唐语林》)
(注释)①大梁:今河南开封,古时称大梁。②奋眄:举头斜视,不驯服的样子。③贡马:向皇帝进贡的马。④
飞龙:指皇家。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策之不以其道策:用马鞭驱赶
B.一食吸尽粟一石或:有时
C.竟未尝乘尝:尝试
D.会魏帅李公蔚市贡马会:恰好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鸣之财不能通其意客许呵直未及给
B.不以千里称也酬以五十万
C.马之千里看前后至看皆不可
D.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令诸子乘之,亦如是
3.下列对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托物寓意,以千里马喻人才,以伯乐喻识才之人。
B.乙文寓理于事,通过千里马数易其主,最终成为名马的故事,表明了人才只有遇“明主”才能尽显其才的道理。
C.甲、乙两文所揭示的道理是一致的,都强调了伯乐是多么的重要。
D.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相似之处,都写了因为缺少伯乐而导致千里马最终的悲惨命运。
4.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B.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
C.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D.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酬以五十万,客许而直未及给。
四、作文(40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没有人喜欢谎言,人们欣赏真实;没有人喜欢虚伪,人们欣赏坦诚;没有人喜欢卑劣,人们欣赏高尚;没有人喜
欢怯懦,人们欣赏勇敢;没有人喜欢逃避,人们欣赏担当……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甚至当这一切美德都不复
存在的时候,人们依然在内心深处小声地表示对自己的欣赏。
请以“欣赏的我”为题,再结合自己的经历写篇真是的故事。
要求:(1)在_______把题目补充完整,并把题目誉抄到答题卡指定位置。(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600字。
(3)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
1、B
【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排列句序的能力。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排列顺序可
按照时间、空间的顺序。第④句为第一句,总领剩下的四个句子,而且是下文叙述的方向。按照合理的顺序,下面的
内容应该先叙述“草原带”,再叙述“森林带”。句②是写草原上的情景,而①③⑤是写与森林有关的内容。第②写
草原带,是北坡,森林带在南坡,故①③⑤中①在前面,紧接着写杉林下的动物,是③,最后是鸟声⑤,于是,几个
句子的排列顺序应为④②①③⑤。故选B。
2、B
【解题分析】
A.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与语境不符,使用错误。
B.格物致知: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C.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与语境不符,使用错误。
D.叹为观止:意为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不能用于歌声,适用对象错误。
故选B。
3、D
【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分崩离析,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此题犯
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4、D
【解题分析】
D.人情事故一人情世故、轻歌蔓舞一轻歌曼舞。故选D。
5、A
【解题分析】
本段文字是一段描写性的文字。首先确定首句,从备选答案来看,首句要么是①,要么是③,比较①和③可知,③句
交代了作者的行踪,放在首句,即可排除选项C和D;再比较①和④,根据语意相承的逻辑关系可确定④为第三句,
可排除B。故选A。
6、B
【解题分析】
根据备选分句的逻辑关系,我们很容易确定④为首句,②为末句,这是一段为“隶书”下定义的说明性文字。所以选择
B
7、C
【解题分析】试题分析:考查词语的感情色彩。词语的感情色彩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判断。A项中的“怂恿”
是鼓动别人做某事,本身就含有贬义;B项中的“标致”是褒义贬用,对清国留学生的丑态予以辛辣的嘲讽;D项中
的“骄子”这里化褒为贬。有讽刺之意,表现了汽车和化工业的危害;只有C项中的“狡猾”化贬为褒,体现了我的
顽皮可爱。据此,答案为Co
8,D
【解题分析】
D.有误。古时女子满十五岁就要将头发盘起,用簪子插起来,称为及笄。不是十六岁。故选D。
9、(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零落成泥碾作尘(3)窈窕淑女寤寐求之(4)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解题分析】
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
解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此题要注意
“厦”“庇”“窈窕”"寤寐”等字的书写。
10、1.不同的言论相互响应,相互协调。
2.(1)C(2)D(3)B(4)“和”不仅体现出我国古人处理邦国关系的智慧,也表现出中华民族
爱好和平、维护和平的愿望。
3.B
4.C
5.推荐:第一幅理由:这幅作品为行书,如行云流水,潇洒自如,与“和"字的万物相互配合、和谐相生的
含义相一致。
【解题分析】
1.本题考查对材料中主要信息的提炼。可根据““禾”是“稣”的省略,表示用编钟和排箫共同演奏乐曲时,各声部的
乐音虽各有不同,但主调协调一致;“口”则表示人们发表言论”等内容进行做答。
2.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综合。
(1)苍劲有力一jing,名坨其实—副。故选C。
(2)根据““和”体现了我国古人对宇宙万物的深刻认识”可知,第一处横线填②;根据“中华民族是名f口其实的
礼仪之邦”可知,第二处横线上填③;根据““和”中还蕴含着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民族精神”可知,第三处横线上
填①。故选D。
(3)乙处错误,乙处的破折号是对前文的解释说明。故选B。
(4)本句缺少成分,应将“也表现出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维护和平”改为“也表现出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维护和平的
愿望”。
3.本题考查对联的相关知识。根据“率性修道致中和”这一结构,可知上联应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根据“信斯言也”
这一结构,可知下联应是得其门者。故选B。
4.本题考查词义辨析。C项错误,不以为意:意思是不放在心上,这里应使用不以为然。
5.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能力。“和”的内涵是和谐相生,万物配合,是一种中庸之道,所以所选书法作品要能够体
现出这一内涵。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11、1.介绍了家乡的环境;用家乡从古到今环境依旧的情形为下文表现父亲坚守传统生活方式(插秧)作铺垫。
2.插秧时,“我”插得不好,并且害怕插秧之苦,表现了父亲勤劳的特点;乡亲刨秧只刨一次,父亲刨两次,表现了父
亲做事认真的特点。(关键词:勤劳、认真)
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父亲比作“池塘枯水期的鱼”“烈日下离了土的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对城市生活
的不适应,表达了父亲想回到农村的迫切心情。
4.插秧时,“我”插的秧并不好;“我”内心很佩服父亲插秧认真。
5.句子表面说父亲的田野年复一年青了又黄,实际说的是父亲在田地里辛苦地劳作了一年又一年,包含了对父亲敬佩、
赞颂以及岁月流逝父亲日渐老去的惋惜之情。(敬佩、赞颂、惋、无奈。)
【解题分析】
1.试题分析: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此题要注意环境描写所处的位置是在文章的开头。所以在内容上:介绍了家乡的
环境从古到今没有变化。结构上:为下文表现父亲坚守传统生活方式作铺垫。这样分点来答,既使答案内容层次清晰,
又使答案内容完整无缺。
2.试题分析:考查对比手法的作用。首先要找到对比的内容,即“我”与父亲作对比的地方,乡亲与父亲作对比的地
方。再联系具体语境,答出对比的作用,即突出了父亲的形象特点。
3.试题分析:考查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池塘枯水期的鱼”“烈日下离了土的葱”明显是运用了比喻的修
辞手法。答题时首先要点明描写人物的手法,然后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
人物心理活动。
点睛:这里是从修辞角度来对语言进行赏析,学生应了解常用修辞的特点及作用。如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XX
事物的XX特点。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对比:突出描写对象的某种特点。反复:有强调语气,
强化内容的作用。夸张:突出事物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对偶:语句整齐、意韵铿锵。反问:
增强语气,强烈抒情。学生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4.试题分析:概括层次大意要明确,即表达意思要正确、清楚。完整,概括出主要内容。直接,语句要简明扼要,不
能啰嗦。可理解好“挨了责的我虽然有些愤愤然,内心却也很是佩服”一句。“挨了责”是因为“我”插的秧并不好;
“内心却也很是佩服”是说父亲插秧认真。
5.试题分析:考查语句的作用,要考虑到语句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句正好是文章的结尾,所以就有收束全文,点
明主旨的作用。有所不同的是“而父亲的田野,年复一年,青了又黄,黄了又青!”这句话一语双关,所以要把字面意
思与深刻含意答出来。特别是要把表现的文章中心答出来。
12、1.A.静静地坐在家门口B.走进那个小院看外婆C.生病逝去
2.C
3.外婆给了“我”很多爱,可是“我”每次路过外婆家门口却没有走进那个小院看外婆,成年后,春节没有去给
外婆拜年,外婆还记着托母亲给“我”和孩子带压岁钱,可是外婆还没见过“我”的小儿子。(意对即可)
4.(1)运用了外貌描写与动作描写,写出了老人的苍老和孤独,表达了作者对外婆的怜惜,为下文写自己的愧
疚作铺垫.(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外婆的问话比作“一根细针”,写出了“我”内心的疼痛,抒发了“我”
的内疚之情。
5.①外婆的慈爱就像桂树的清香一样留在“我”的心间。②要珍惜拥有的东西(或珍惜当下),不要等失去了才
后悔莫及。
【解题分析】
1.试题分析:情节概括题,通篇阅读,分出层次,梳理情节,全盘把握,根据题干要求找出事件的中心内容,找到关
键语句,或用自己的语言简洁概括。A答案在第2段“老人佝偻着身子,静静地坐在椅子上”;B答案在第4段“直到
有一天,我终于将车停下,走进了那个小院”看外婆;C答案在第7段外婆“然后就在昏迷中死去了九
2.试题分析:C项“太过冷漠,不知感恩”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写成年外婆仍给“我”压岁钱是为了表达外
婆对“我”的疼爱。
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重要内容的理解。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可从“我”每次
路过外婆家门口却没有走进那个小院;春节没有去给外婆拜年,外婆还记着托母亲给“我”和孩子带压岁钱,可是外
婆还没见过“我”的小儿子。这些情节都是“我”感到“亏欠”的原因。扣住了标题“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
4.试题分析:赏析文句。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即分别从人物描写角度和修辞手法的角度分
析作答。(1)“佝偻着身子,静静地坐在椅子上”运用的是外貌描写与动作描写;(2)“这一句‘你是哪个‘,像一根
细针,生生地扎入心中”运用的是典型的比喻修辞手法。答题时首先要点明描写人物的方法或手法,然后在文中找到
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物心理活动。
点睛:这里的(2)句是从修辞角度来对语言进行赏析,学生应了解常用修辞的特点及作用。如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对比:突出描写对象的某种特点。反复:
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夸张:突出事物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对偶:语句整齐、意
韵铿锵;反问:增强语气,强烈抒情。学生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5.试题分析:考查语句的作用,要考虑到语句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句正好是文章的结尾一段,所以就有收束全文,
点明主旨的作用。要把表现的文章中心答出来。
三、文言文阅读(25分)
13、1.C
2.B
3.D
4.①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②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5.清澈。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
【解题分析】
1.C.错误,居:停留。
2.A.成为/做。B.都是代词。C.于是/竟然。D.表连缀/表语气。
3.D.“高兴愉悦”错误。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
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
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重点字词的翻译。澈:穿透。布:照映,分布。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差互:互相交错。
5.考查侧面描写及作用。“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这几句无一笔涉及水,通过
写游鱼、阳光、影子,侧面描写,烘托出小石潭水清澈见底、清洌可鉴的特点。
【题目点拨】
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
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
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
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
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两岸的地
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
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14、1.C
2.A
3.D
4.B
5.(1)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2)(沈宣词答应)给门客五十万钱做酬劳,门客答应卖给他,客
人答应了但(沈宣词)钱
还没来得及给。
【解题分析】
1.试题分析:C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改为“竟未尝乘。尝:曾经"。整句译为:我竟然还没有骑过呢。
2.试题分析:A项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都是表转折的连词。B前者“用”,后者“给”。C前者定语后
置的标志,后者”……的马”。D前者结构助词“的”,后者代词。
点睛: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
是一句课本中,一句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
的代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手法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而”“则”作为连词使用,可根据上下文推断它的用
法。
3.试题分析:D项“都写了因为缺少伯乐而导致千里马最终的悲惨命运”理解和分析不正确。注意分析乙文“后入飞
龙蚕。最爱宠,为当时名马”一句。
4.试题分析: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
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
再短,也要断开。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为B项。译为:过了几天,沈宣词去拜见公遂,问起当
时那匹马。注意把连续的两件事划开。“公遂”是人名。
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
是关键词语的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
- 单元2 购物网站访问量统计模块设计(JSP+Servlet)
- 《四川省信息化项目费用测算标准》编制说明
- 2020年度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体系
- 2024年07月浙江金华银行浦江支行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07月浙江民生银行湖州二级分行社会招考(720)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海原县人民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2024年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望峰岗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2024年淅川县中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给校园植物做名片(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辽师大版
- 《皮肤病中成药导引》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除颤仪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眼镜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温州医科大学
- 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必背知识点考点提纲
- 三段式电流保护课程设计
- (完整word版)房屋认购书范本
- 施工电梯基础(地下室顶板加固图文并茂)施工方案
- 小学科学自我课堂教学诊断分析报告
- 线束维修工具挑针退针挑端子工具对照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