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气工业用放射性源安全规范-编制说明_第1页
石油天然气工业用放射性源安全规范-编制说明_第2页
石油天然气工业用放射性源安全规范-编制说明_第3页
石油天然气工业用放射性源安全规范-编制说明_第4页
石油天然气工业用放射性源安全规范-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工作简况

1.项目来源

本项目是根据国家标准委发[2020]22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室内健身器

材的安全通用要求》等22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通知(计划项目编号20201882-Q-624,

标准项目名称《石油天然气工业用放射源安全规范》)进行制定。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石油

集团测井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等,标准项目周期是24个月。

按照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的要求,成立了由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华北分公

司为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大庆分公司、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胜利测井

公司为参加起草单位的工作组。

2.主要起草人员及其分工

➢第一阶段:项目启动及编制标准委员会草案

项目组主要起草人及其承担工作:曾树峰(项目主持、技术把关、主要起草人)、周子

剑(标准结构、管理流程、主要起草人)、施培华(技术把关)、贾向东(编写前3章)、

蔡文渊(标准稿修改,编写前3章)、侯英权(编写第5章)、周国瑞(主要起草人,组织协

调、外部调研)、朱爱民(标准稿修改,编写第6章、第10章)、雷绿银(编写测井作业部

分)、陈晓明(编写第10章)、刘翌尧(编写第8章)、王绍刚(标准稿修改,编写第8章)、

杨大军(标准稿修改,编写第8章)、王明才(编写第7章、第8章)、李国芳(编写第7章、

第8章)、林作华(编写第7章、第8章)、邓文传(编写第10章)、宁卫东(标准稿汇总)、

冯相君(编写测井作业内容)、张馨月(编写测井作业内容)、周强(编写第7章、第8章)、

刘清(编写第8章)、陈军政(编写第8章)、周天航(编写第8章)。

➢第二阶段:完善征求意见稿

成立《术语和定义》、《资质与资格》、《转让与转移》、《源库》、《现场贮存》、

《运输管理》、《使用-测井部分》、《使用-探伤部分》、《使用-料位计、液位计部分》、

《报废管理》、《应急》等11个专家编写组,既分工明确,又协调统一。

3.主要工作过程

该标准项目从2017年9月进行立项论证,2018年1月-6月,广泛调研、走访石油行业

放射性专业人员,完成了标准草案的第一次大规模完善,形成标准工作草案。2018年9月,

在北京进行了专家审核会议形成了标准委员会草案。2019年4月,完成标准名称、强制内

容和强制理由的确认。在标准的编制过程中,通过对国内现行关于放射性的法律法规、国家

标准、行业标准及企业标准的梳理,收集、整理国内各油气田在放射源管理全流程存在的安

全风险及管控措施,进行系统性归纳吸收。2019年12月底完成标准初稿,后来,标准编写

工作组多次开会学习放射性法律法规,对初稿反复讨论,2021年1月编制完成标准征求意

见稿,具体工作进度如下:

(1)项目立项论证,确定标准起草单位,制定起草工作计划(2017年9月~2017年

12月)

为了兼顾石油、石化企业的放射源管理,把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公司纳入

起草单位。中油测井华北分公司组织成立国标编写工作组,由中油测井公司安全副总监作为

技术负责人,华北分公司安全总监担任第一起草人。编写工作组优化顶层设计,制定起草工

作计划,对工作进度、内容分工、阶段讨论等事项进行了有效安排。

(2)收集基础资料,编写标准初稿(2018年1月~2018年6月)

收集基础资料并开展调研工作,其中,收集相关法律法规13部,放射性(辐射)国标、

行标17种。根据收集的资料和调研结果,确定了标准范围和技术内容,标准编写工作组形

成了放射源从“资格与资质”、“转让与转移”、。。。。。。到“报废”及“应急”放射源全生命

周期管理的思路,以满足对石油行业放射源监管、识别重大风险、防范重大隐患的需求出发

做好标准编写工作,于2018年6月底完成标准初稿。

(3)修改完善标准初稿(2018年6月~2018年8月)

2018年6月,编写工作组将标准初稿交由石油安标委进行汇总后发送给部分专家及相

关单位征求意见。结合收集的意见,工作组对标准初稿内容进行研讨和审查。根据反馈意

见以及专家意见,对标准初稿进行修改、完善,于2018年8月形成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4)征求涉源企业意见(2018年8月~9月)

2018年8月~9月,向石油行业各涉源企业发函征求意见,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收集

反馈意见78条,经过充分研讨,采纳46条,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完善。

(5)参加国家标准项目专家审查会,听取专家意见(2018年9月27日)

2018年9月27日,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国家标准项目专家审查会,听取专家意见,完善

标准技术内容。

(6)标准名称、强制内容和强制理由的确认(2019年4月)

标准名称为《石油天然气工业用放射源安全规范》。

主要的强制内容:标准全文强制。

强制的理由:石油工业用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短则数日,长则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一旦

发生放射性物品失控事故,将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和极大人身伤害,后果影响广泛而深远。

为确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

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等核利用基础法规得到贯彻和执行,

该标准内容涵盖了放射源的安全许可、转让与转移、库、贮存、运输、储存、使用、报废、

应急管理以及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的安全要求,只有各个环节安全工作保障到位,才能防止

和杜绝放射源失控,避免人身伤害和环境污染。本标准与石油工业安全专业强制性标准体系

的内容相适应。

(7)标准编写的第二阶段,修正标准主要技术管理条款(2020年5月9日~9月)

国家标准计划《石油天然气工业用放射源安全规范》由国家能源局2020年5月9日批

准下达后,标准编写工作组对起草工作进行细化分解,根据起草人专业特长分配起草任务,

成立专家编写小组,每个小组由1-2名专家带队,发挥小组成员专长,同时确定时间节点,

更新工作计划。对相关放射性标准进行查新,梳理出GBZ98-2020《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

及监护规范》、GBZ118—2020《油气田测井放射防护要求》等2020版新标准,对《石油天

然气工业用放射源安全规范》条款进行修正。例如:修改了源库内贮源坑(池)的要求,将

“源库内应设置凹入地面150cm以下、上口高出地面10~15cm,用以贮存放射源及其源罐的

贮源坑”,改为“贮源坑(池)深度不小于100cm,其上盖有适当材料与厚度的防护盖”(编

写组对此条款进行了试验验证);修正了错误,例如:将“贮存大于200GBq(5Ci)的中子源

和大于2OGBq(O.5Ci)的γ源的源库,应有机械提升与传送设备”修正为“贮存大于

185GBq(5Ci)的中子源和大于18.5GBq(O.5Ci)的γ源的源库,应有机械提升与传送设备”。

形成第二阶段第一稿。

(8)标准编写组参加培训学习,掌握标准编写要求(2020年5月26日)

石油工业出版社2020年5月26日组织了GB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

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集团公司科技部高昂老师讲授,标准编写组全体人员参加,

提升了编写标准的能力和水平。

(9)按专业特长分组编写标准各章节,细化条款内容,形成第二阶段第二稿(2020年

10月21日~10月28日)

按照放射源从出生到报废全生命周期各节点管理要求,分组专业编制标准条款,集团公

司专家负责标准范围及术语和定义的审定,放射源专业管理人员负责“转让与转移”、“库”

的细化,专业管理人员联合交通安全管理人员细化“运输”条款内容,形成第二稿。

(10)查阅文献,丰富标准内容(2020年10月22日~11月22日)

编写组从知网等技术网站查阅文献100余篇,从其中选取《浅谈中国放射源的科学化管

理》(核安全2005年第3期)、《放射源安全在线监控技术应用研究》(科技资讯2017年第

28期)、《密封放射源在工业应用中的防护要点》(辐射防护通讯总第162期)等30篇文章

汲取管理要素,暨丰富了标准条款,又增强了条款的科学性、严谨性。形成第三稿。

(11)编写组与河北省、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专业人士开展交流,修改完善标准(2020

年12月)

在起草过程中,编写组向生态环境厅辐射专业管理人员咨询交流,就辐射环境监测,核

与辐射环境事故应急等方面征询管理意见。形成第二阶段第四稿。

(12)组织有关专家审查,编写组进行统稿(2020年12月-2021年1月)

集团公司专家对标准进行审查。按照放射源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确定标准结构,在编

排上做到内容完整、具体,用词简明,规定明确。对人员单位资质、通用设备设施、应急管

理等通用要求进行统一规范,体现专业性、技术性的相互协调。

确保充分符合法律法规,并与现行相关标准之间协调一致,避免矛盾;结合相关国家标

准和通行的行业标准与经验做法,突出风险防控的主线,将业内最受关注的安全环节重点简

明的加以要求,又给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制定留出必要的接口,充分体现国家强制标准的

严格性和普遍性要求。形成第二阶段第五稿。

(13)继续修改完善标准及编制说明,提交标准征求意见稿(2021年1月~2月)

编写组在合稿、统稿过程中,严格遵照标准编制大纲框架,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1.1-2020)的规定,统一标准编写的思路,

明确标准编写的原则,确定标准的层次,界定术语和定义,协调标准要素的一致性,规范标

准条款表述方式方法,提出有关标准引用、数值选择等方面的要求和建议,审查标准内容及

格式,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二、编制原则、标准主要技术要求的依据

1.标准编制主要原则

《石油天然气工业用放射源安全规范》以《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国务院令第449号,2005年8月31日国务院第104次常务会议通过)、《放射性物品

运输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62号,2009年9月7日国务院第80次常务会

议通过)、《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0年第6号,2010年10

月8日经第9次部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为准绳,

以SY5131《石油放射性测井辐射防护安全规程》、SY6322《油气田测井用放射源贮存库安

全规范》、SY6501《浅海石油作业放射性及爆炸物品安全规程》为基础,参照GBZ118《油

气田测井放射防护要求》、GBZ98《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及监护规范》、GBZ132《工业γ

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等标准要求,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编制。在

制定过程中,严格遵循前瞻性、科学性、民主性、权威性的定位。

(1)前瞻性。基于现代通讯手段、新型的探测器、网络技术、数据库、定位系统和自

动控制等科学思想,针对放射源的本质,基于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对放射源进行在线监控,

既要对放射源外部及其余配套设施监控,也要对放射源本身产生的辐射特征进行监控,进行

规定要求。可以指导或规范未来的同一种实践活动。

(2)科学性。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持续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和加强安全行政监督

管理的要求,结合石油天然气行业特点,保持与国家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则的要求一

致,重点以相关的现行有效强制性标准作为依据,做好与行业标准的有效融合与衔接。

(3)民主性。充分考虑跨专业、跨领域、跨区域的工作特点,广泛征求相关方意见建

议,技术性相互协调,务求一致。对人员单位资格资质、通用设备设施、应急管理、特殊作

业等通用要求进行统一规范。

(4)权威性。本标准适用于所有涉及放射源的国有石油企业、民营石油企业以及合资、

外资石油企业。本标准将经过公认机构对标准制定过程、内容竞选审查,确认标准的科学性、

民主性、可行性,保证标准的权威性。

2.标准组成部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石油天然气工业用放射源的转让与转移、源库、储存、运输、使用、报废、

应急以及涉源人员职业健康的管理要求,描述了对应的证实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石油天然气工业涉及放射源的单位(企业)的放射源安全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2893图形符号安全色和安全标志(所有部分)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到则

GB11806放射性物品安全运输规程

GB11930操作非密封源的辐射防护规定

GB/T14058γ射线探伤机

GB14500放射性废物管理规定

GB15849密封放射源的泄漏检验方法

GB1887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50395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Z98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及监护规范

(3)术语和定义

界定了适用于本文件8条术语和定义,鉴于石油天然气工业专业多、领域广,对专业性

较强的术语进行了解释说明。。

(4)通用要求

第4章对测井、探伤、料位计(液位计)各专业单位资质、人员资格和设备证书,转让

与转移、职业健康、辐射防护及规章制度进行了统一要求。

(5)源库

第5章对源库设计与验收、安全防护、台账和记录、日常管理进行了具体要求。

(6)贮存、出入库

第6章对放射源贮存、出入库进行了具体要求。

(7)运输

第7章遵照《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条例》、《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管理规定》,

参照GB11806《放射性物品安全运输规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对人员、车辆、运输过

程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要求。

(8)使用

第8章对测井作业、探伤和料位计、液位计使用放射源分别进行了要求。

(9)报废

规定了报废放射源的处置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安部门的要求。

(10)应急

第10章,描述了事故分级、规定了应急预案、应急响应的具体要求。

3.标准的主要内容确定依据

(1)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7个强制性国家标准。根据GB/T20000.3-2014规定,如果强制性标准引用

推荐性标准,要采用特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引用标准进行适用性评价,以确保标准的内容能够

满足强制性标准要求。对于不注日期引用,表示引用了整个文件;对于注日期引用,被引用

的标准进行修改或修订之后,必须及时研究新的修改或修订对于强制性标准的适用性,并考

虑是否修订强制性标准中引用标准的相关条款。对引用的2个推荐性国家标准进行了现场验

证,确认了其适用性。

(2)术语和定义

定义了“放射性示踪测井”“井下释放器”两个术语,按照新版GB/T1.1-2020要求,

选择要定义的术语要满足条件为;标准中至少使用两次;专业的使用者在不同语境中理解不

一致。为了便于对标准的理解使用,同时抄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术语和定义,如“放射源”“非密封放射性物质”“辐射事故”,并标明来源。

(3)核心要素的编写依据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确定了标准编写结构,同时对标相关国家标准、

安全行业标准、石油行业标准,并参考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等企业标准、制度规定和已

有事故案例的事故调查报告,结合工程实践后进行编写,充分体现风险防控的思想。突出标

准的前瞻性、科学性、专业性和可操作性。

4.标准制定的意义,预期的经济效果

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业用放射源安全规范》基本覆盖石油行业使用放射源企业的安

全要求。

放射源在石油天然气工业被广泛应用于放射性测井、γ射线探伤、料位指示等方面,石

油天然气工业使用的放射源数量与其他行业(农业、冶金、建材、电力、煤炭、科研、医疗

卫生)相比,占比较大。而且,放射源管理涉及的环节多,控制因素复杂,在石油天然气工

业系统形成统一安全管理标准,十分必要。

放射源若管理不善,极易引发事故,且危害严重,社会影响极大。有效保障放射源安全,

防止由于人为因素导致放射源失控事故的发生,促进放射源管理向合理化、科学化发展,是

放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

一直以来,石油工业安全工作受到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近年来,国

内对石油天然气的需求量持续增长,随着石油工业市场开放性增大,部分国内民营、国外石

油企业逐步涉足石油天然气部分领域,加强放射源的强制性、规范性、统一性管理刻不容缓。

目前,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放射源管理强制性国家标准尚处于空白阶段,为规范石油天

然气工业市场秩序,有效避免环境污染、人员人身安全,填补强制性国标空白,编制《石油

天然气工业用放射源安全规范》。

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业用放射源安全规范》的制定,是安全生产法在石油天然气工

业的有效落实,是标准化法发布后的重要成果,将改善石油天然气工业没有强制性放射源管

理的现状。标准发布实施后,使得石油天然气工业放射源使用安全要求有了全面、具体、明

确的规定,必将产生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与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以相关国家标准、石油行业标准为参照,以科学、技术

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而制定。目前,关于放射源,法律法规方面内容:安全防护、

运输安全管理、道路运输、放射性污染防治;国家标准内容:放射性基础标准、运输规程、

辐射防护;石油行业标准内容:辐射防护、库安全规范。本标准规范了具体的放射源管理(资

质、人员、现场使用、应急处置等)要求。体现了生产调度、源库保管、作业队三者的放射

源信息传递、交接、验证等环节管理;放射源交接“四双”(双人、双锁、双检、双签)管

理。放射源技防手段,保持行车记录仪、源罐GPS监控、舱门打开报警等设施正常运转;放

射源出入库、装卸车、途中、现场操作等全过程监控。放射性物品管理制度和使用过程的标

准化操作。本标准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协调一致,是对石油天然气工业

用放射源安全管理的细化和具体的要求。是对现行石油天然气工业安全推荐性标准的升级和

进步,实施本标准,有效防范辐射事故的发生,减少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

四、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其他国家或者地区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的比对分析

通过网上搜索,咨询专业人士,没有发现国外全面规范石油天然气工业用放射源安全管

理的专门标准,大多数是建立放射源使用的操作规程,操作规程侧重点是操作放射源的流程,

关注“如何做”,与标准条款的作用不是一回事。本标准的内容涵盖了使用天然气工业使用

放射源管理的必要要求。

五、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过程、处理意见及其依据

1.本标准征求意见及采纳情况

本标准在编制第一阶段(2018年8月~9月),向石油行业各涉源企业发函征求意见,经

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收集反馈意见78条,经过充分研讨,采纳46条,不采纳32条,并根据采

纳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增加了“术语和定义”条目的内容,统一了“放射源”的名称。对采

纳和不采纳的每一条意见均给出充分合理的解释说明。

评审中心,提出立项审评的意见修改并补充完善了相关内容。

2.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与依据

通过多次研究论证,逐条分析征求意见,无论采纳亦或不采纳,均无重大分歧意见。本

标准所引用标准均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所提出要求均依据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普遍适用、经

过实践验证的技术。

六、标准自发布日期至实施日期之间的过渡期的建议及理由

本标准代替SY5131《石油放射性测井辐射防护安全规程》、SY6322《油气田测井用放

射源贮存库安全规范》、SY6501《浅海石油作业放射性及爆炸物品安全规程》,其中SY6501

《浅海石油作业放射性及爆炸物品安全规程》的爆炸物品安全管理可依据SY5436的要求执

行。单就测井放射防护来讲,目前按照GBZ118-2020执行。鉴于标准审查、发布的时间间

隔,建议标准过渡期为6个月。本标准的实施对审查需要的技术改造、成本投入、老旧产品

退出等没有特殊要求,相关石油企业单位在现有生产基础上实施。

七、标准有关的政策措施

本标准实施监督管理部门为国家能源局,对违反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行为,依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

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八、是否需要对外通报的建议及理由

不需要对外通报。

本标准规范了国内石油天然气工业放射源使用管理要求,所采用技术不妨害其他行业或

国际石油行业的生产和发展,标准提出的要求都是石油行业通用做法和要求,不会对世界贸

易组织(WTO)其他成员的贸易产生不利影响。

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本标准内容已覆盖石油天然气工业用放射源从出生到报废的全部相关安全要求,亦包括

海上使用放射源作业要求。本标准实施后,建议废止SY5131《石油放射性测井辐射防护安

全规程》、SY6322《油气田测井用放射源贮存库安全规范》、SY6501《浅海石油作业放射

性及爆炸物品安全规程》等标准,建议标准废止过渡期为6个月。

十、涉及专利的有关说明

本标准是对石油天然气工业用放射源安全管理的技术要求,不涉及专利。

十一、标准涉及的产品、过程和服务目录

本标准涉及的产品、过程和服务目录见表1。

表1标准涉及的产品、过程和服务

产品过程服务

测井仪器测井资料采集测井工程技术服务

γ射线探伤机探伤操作工业探伤服务

料位计、液位计物料计量、液位测量储油罐液位测量

十二、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其他需要说明事项。

《石油天然气工业用放射源安全规范》

标准编写组

《石油天然气工业用放射源安全规范》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项目来源

本项目是根据国家标准委发[2020]22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室内健身器

材的安全通用要求》等22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通知(计划项目编号20201882-Q-624,

标准项目名称《石油天然气工业用放射源安全规范》)进行制定。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石油

集团测井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等,标准项目周期是24个月。

按照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的要求,成立了由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华北分公

司为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大庆分公司、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胜利测井

公司为参加起草单位的工作组。

2.主要起草人员及其分工

➢第一阶段:项目启动及编制标准委员会草案

项目组主要起草人及其承担工作:曾树峰(项目主持、技术把关、主要起草人)、周子

剑(标准结构、管理流程、主要起草人)、施培华(技术把关)、贾向东(编写前3章)、

蔡文渊(标准稿修改,编写前3章)、侯英权(编写第5章)、周国瑞(主要起草人,组织协

调、外部调研)、朱爱民(标准稿修改,编写第6章、第10章)、雷绿银(编写测井作业部

分)、陈晓明(编写第10章)、刘翌尧(编写第8章)、王绍刚(标准稿修改,编写第8章)、

杨大军(标准稿修改,编写第8章)、王明才(编写第7章、第8章)、李国芳(编写第7章、

第8章)、林作华(编写第7章、第8章)、邓文传(编写第10章)、宁卫东(标准稿汇总)、

冯相君(编写测井作业内容)、张馨月(编写测井作业内容)、周强(编写第7章、第8章)、

刘清(编写第8章)、陈军政(编写第8章)、周天航(编写第8章)。

➢第二阶段:完善征求意见稿

成立《术语和定义》、《资质与资格》、《转让与转移》、《源库》、《现场贮存》、

《运输管理》、《使用-测井部分》、《使用-探伤部分》、《使用-料位计、液位计部分》、

《报废管理》、《应急》等11个专家编写组,既分工明确,又协调统一。

3.主要工作过程

该标准项目从2017年9月进行立项论证,2018年1月-6月,广泛调研、走访石油行业

放射性专业人员,完成了标准草案的第一次大规模完善,形成标准工作草案。2018年9月,

在北京进行了专家审核会议形成了标准委员会草案。2019年4月,完成标准名称、强制内

容和强制理由的确认。在标准的编制过程中,通过对国内现行关于放射性的法律法规、国家

标准、行业标准及企业标准的梳理,收集、整理国内各油气田在放射源管理全流程存在的安

全风险及管控措施,进行系统性归纳吸收。2019年12月底完成标准初稿,后来,标准编写

工作组多次开会学习放射性法律法规,对初稿反复讨论,2021年1月编制完成标准征求意

见稿,具体工作进度如下:

(1)项目立项论证,确定标准起草单位,制定起草工作计划(2017年9月~2017年

12月)

为了兼顾石油、石化企业的放射源管理,把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公司纳入

起草单位。中油测井华北分公司组织成立国标编写工作组,由中油测井公司安全副总监作为

技术负责人,华北分公司安全总监担任第一起草人。编写工作组优化顶层设计,制定起草工

作计划,对工作进度、内容分工、阶段讨论等事项进行了有效安排。

(2)收集基础资料,编写标准初稿(2018年1月~2018年6月)

收集基础资料并开展调研工作,其中,收集相关法律法规13部,放射性(辐射)国标、

行标17种。根据收集的资料和调研结果,确定了标准范围和技术内容,标准编写工作组形

成了放射源从“资格与资质”、“转让与转移”、。。。。。。到“报废”及“应急”放射源全生命

周期管理的思路,以满足对石油行业放射源监管、识别重大风险、防范重大隐患的需求出发

做好标准编写工作,于2018年6月底完成标准初稿。

(3)修改完善标准初稿(2018年6月~2018年8月)

2018年6月,编写工作组将标准初稿交由石油安标委进行汇总后发送给部分专家及相

关单位征求意见。结合收集的意见,工作组对标准初稿内容进行研讨和审查。根据反馈意

见以及专家意见,对标准初稿进行修改、完善,于2018年8月形成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4)征求涉源企业意见(2018年8月~9月)

2018年8月~9月,向石油行业各涉源企业发函征求意见,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收集

反馈意见78条,经过充分研讨,采纳46条,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完善。

(5)参加国家标准项目专家审查会,听取专家意见(2018年9月27日)

2018年9月27日,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国家标准项目专家审查会,听取专家意见,完善

标准技术内容。

(6)标准名称、强制内容和强制理由的确认(2019年4月)

标准名称为《石油天然气工业用放射源安全规范》。

主要的强制内容:标准全文强制。

强制的理由:石油工业用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短则数日,长则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一旦

发生放射性物品失控事故,将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和极大人身伤害,后果影响广泛而深远。

为确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

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等核利用基础法规得到贯彻和执行,

该标准内容涵盖了放射源的安全许可、转让与转移、库、贮存、运输、储存、使用、报废、

应急管理以及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的安全要求,只有各个环节安全工作保障到位,才能防止

和杜绝放射源失控,避免人身伤害和环境污染。本标准与石油工业安全专业强制性标准体系

的内容相适应。

(7)标准编写的第二阶段,修正标准主要技术管理条款(2020年5月9日~9月)

国家标准计划《石油天然气工业用放射源安全规范》由国家能源局2020年5月9日批

准下达后,标准编写工作组对起草工作进行细化分解,根据起草人专业特长分配起草任务,

成立专家编写小组,每个小组由1-2名专家带队,发挥小组成员专长,同时确定时间节点,

更新工作计划。对相关放射性标准进行查新,梳理出GBZ98-2020《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

及监护规范》、GBZ118—2020《油气田测井放射防护要求》等2020版新标准,对《石油天

然气工业用放射源安全规范》条款进行修正。例如:修改了源库内贮源坑(池)的要求,将

“源库内应设置凹入地面150cm以下、上口高出地面10~15cm,用以贮存放射源及其源罐的

贮源坑”,改为“贮源坑(池)深度不小于100cm,其上盖有适当材料与厚度的防护盖”(编

写组对此条款进行了试验验证);修正了错误,例如:将“贮存大于200GBq(5Ci)的中子源

和大于2OGBq(O.5Ci)的γ源的源库,应有机械提升与传送设备”修正为“贮存大于

185GBq(5Ci)的中子源和大于18.5GBq(O.5Ci)的γ源的源库,应有机械提升与传送设备”。

形成第二阶段第一稿。

(8)标准编写组参加培训学习,掌握标准编写要求(2020年5月26日)

石油工业出版社2020年5月26日组织了GB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

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集团公司科技部高昂老师讲授,标准编写组全体人员参加,

提升了编写标准的能力和水平。

(9)按专业特长分组编写标准各章节,细化条款内容,形成第二阶段第二稿(2020年

10月21日~10月28日)

按照放射源从出生到报废全生命周期各节点管理要求,分组专业编制标准条款,集团公

司专家负责标准范围及术语和定义的审定,放射源专业管理人员负责“转让与转移”、“库”

的细化,专业管理人员联合交通安全管理人员细化“运输”条款内容,形成第二稿。

(10)查阅文献,丰富标准内容(2020年10月22日~11月22日)

编写组从知网等技术网站查阅文献100余篇,从其中选取《浅谈中国放射源的科学化管

理》(核安全2005年第3期)、《放射源安全在线监控技术应用研究》(科技资讯2017年第

28期)、《密封放射源在工业应用中的防护要点》(辐射防护通讯总第162期)等30篇文章

汲取管理要素,暨丰富了标准条款,又增强了条款的科学性、严谨性。形成第三稿。

(11)编写组与河北省、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专业人士开展交流,修改完善标准(2020

年12月)

在起草过程中,编写组向生态环境厅辐射专业管理人员咨询交流,就辐射环境监测,核

与辐射环境事故应急等方面征询管理意见。形成第二阶段第四稿。

(12)组织有关专家审查,编写组进行统稿(2020年12月-2021年1月)

集团公司专家对标准进行审查。按照放射源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确定标准结构,在编

排上做到内容完整、具体,用词简明,规定明确。对人员单位资质、通用设备设施、应急管

理等通用要求进行统一规范,体现专业性、技术性的相互协调。

确保充分符合法律法规,并与现行相关标准之间协调一致,避免矛盾;结合相关国家标

准和通行的行业标准与经验做法,突出风险防控的主线,将业内最受关注的安全环节重点简

明的加以要求,又给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制定留出必要的接口,充分体现国家强制标准的

严格性和普遍性要求。形成第二阶段第五稿。

(13)继续修改完善标准及编制说明,提交标准征求意见稿(2021年1月~2月)

编写组在合稿、统稿过程中,严格遵照标准编制大纲框架,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1.1-2020)的规定,统一标准编写的思路,

明确标准编写的原则,确定标准的层次,界定术语和定义,协调标准要素的一致性,规范标

准条款表述方式方法,提出有关标准引用、数值选择等方面的要求和建议,审查标准内容及

格式,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二、编制原则、标准主要技术要求的依据

1.标准编制主要原则

《石油天然气工业用放射源安全规范》以《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国务院令第449号,2005年8月31日国务院第104次常务会议通过)、《放射性物品

运输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62号,2009年9月7日国务院第80次常务会

议通过)、《放射性物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