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表达技巧_第1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表达技巧_第2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表达技巧_第3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表达技巧_第4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表达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年份、卷别题干表述考查角度命题特点

2023•全这首词是如何表现词人闲适心情的?请结合作品简要

抒情手法

国乙卷分析

①全国卷的考查

2022•新高

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抒情手法指向明确,更侧重

考全国II卷

对“表达方式”

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

2022•全中描写手法、抒

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抒情手法

考国乙卷情手法的考查。

情②地方卷对本考

2022•浙描写手法、

微分析两首诗后两句在情感、写法上的不同点的考查更综

江卷修辞手法

观合、更灵活,且设

2021•浙描写手法、

分别赏析上片的写景艺术和下片的叙事艺术问指向不明确。

江卷叙事手法

这种高难度的考

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

2019•全景物描写题侧重考杳知识

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

国卷n的作用的贯通性,也应引

什么作用?

起注意

2019•浙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人物描写

江卷请结合诗句分析的手法

।突破导航।

小薛军却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双关、互文、顶真、反复、设问、反问

-比---兴-e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士mH.)对写今夜螂州月,闺中只独看

d表现手法}------s---------------------------

其他对比、衬--托---、e象--征--、--渲---染--、--用---典--、--联—想—-、--想--象---、--点--染------------------

时间角度晨昏、冬夏、古今等

空间角度远近、内外、高低、俯仰

表达

—A描写手法卜感官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

技巧

-其---他--e--白--描---工--笔--、---动--静--结--合---、--正--面--与--侧--面---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结--合--

■表达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k抒情方式)一借景抒情

间接抒情托物言志

借古抒情

《结构技巧)开门见山、抑扬、层层深入、首尾呼应(伏笔照应)、卒章显志、以景结情、铺垫

第1页共26页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手法。它的含义非常

广泛,既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运用。解答表达技

巧类的鉴赏题,先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艺术构思,然后分析其本身的艺术

效果,最后评价其对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突破T

【有关修辞手法的基本知识详见“语言文字运用"部分】

此类题的答题步骤:一是辨认修辞手法并做具体解说,二是说明其表达效果。

类别|效果示例

分为明喻、借喻和

比喻?喻二?既*恃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征、把抽象的事物

形象化的作用

使物人格化(拟人)

或者他人物件(拟

比拟二:;二;二二二上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物),进而使描写的

人、物更形象生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吏突出、更鲜明

夸张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

地表现事物的作用

一突出描写对象的特

借代征,使语言简练、含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语意含蓄,发人深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刘

双关思,节省笔墨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①环环紧扣,引人入

胜;②议事说理,准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

确严谨;③抒情写

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意,格调清新;④状

物叙事,条理清晰

从形式看7语言简

对偶练,整齐对称;从内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内容上突出语意,强

反复型感式?要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往复,一2唱三叹,有

韵律美

上下文义互相交错,

互相渗透,互相补

充,能收到笔墨经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济、以少胜多、表

意委婉、耐人寻味

第2页共26页

的艺术效果

引入问题,引起读者—————

设问:di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汪意和思考

反问™加舜语勺夫达弼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情感

【对点训练】

❶指出表格中画线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效果。

句子修辞效果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

雪岭,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

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②

惊。(杜甫《岁暮》)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

痕。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

杨拉二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③④

在北门。行子喜闻无战伐,闲看游

骑猎秋原。(雍陶《塞路初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

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

日满秋山。迢递嵩高E归来且团,;

天一(王维《归嵩山作》)

久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

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

忽相逢绩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⑦⑧

凄春断肠,谈月昏黄。一(乔吉《水仙

子•寻梅》)

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有美堂暴雨.

苏轼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激涌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鲸室泻琼瑰。

[注]有美堂:嘉祐二年(1057),梅挚出知杭州,仁宗皇帝亲自赋诗送行,中有“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

之句。梅挚到杭州后,就在吴山顶上建有美堂以见荣宠。《有美堂暴雨》是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

初秋作,苏轼时任杭州通判。

第3页共26页

颈联两句具体描写暴雨,极具特色,请结合诗句赏析其佳妙之处。

高考链接:

1.(2016•山东卷)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廛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2.(2014•辽宁卷)“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

突破M鉴赏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表现手法等同于表达技巧;狭义的表现手

法常常指衬托、对比、象征、渲染、用典、联想、想象、比兴、对写、点染等。

一、衬托

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

绘的事物,如用“高的”

正衬衬托“更高的”

-------e--------------------------------

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

京莱工描绘的事物,如用“矮的”

馋时衬托“高的”。诗歌中常以

“明"衬"暗”,以"声”

反衬。衬“静”,以“喜"衬"悲”

从侧面突出事物特征,表现主旨

伊甫:表意委婉,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I启发读者联想、想象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

还卜了,雄姿英发。(苏轼《念

奴娇•赤壁怀古》)

词人集中腕力塑造青年将领

周瑜的形象,这里插入“小

乔初嫁”这一生活细节,以

美女烘托英雄,更见周瑜的

正衬风姿潇洒、年轻有为

-------e--------------------------------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杜甫像句二t(其二)》]

壁画上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令人

目迷神驰的风景画,但后两

句描写了归乡的殷切和思乡

之深,这里采用反衬的手法,

反衬以乐景写哀情

-------e----------——---------------------

【对点训练】

❸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O

骆谷晚望

第4页共26页

韩琮阳

秦川如画渭如丝,去国还家一望时。

公子王孙莫来好,岭花多是断肠枝。

[注]韩琮于宣宗时出为湖南观察使,大中十二年(858)被都将石载顺等驱逐,此后失官,无闻。此诗当

是其失位还乡时所作。

这首诗在抒发感情上独具特色,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二、对比

①突出其鲜明特征,

揭示本质,凸显主旨

朝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和启示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

而斗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鹏

1~‘鸽飞。"(李白《越中览古》)

前三句描写的昔日的繁荣和最后

电吩一句描写的今日的冷落凄凉形成

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

切,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对点训练】

❹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观田家

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劭®不自苦,膏泽②且为喜。

仓縻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注]①助(qU):劳苦。②膏泽:指贵如油的春雨。

诗歌运用对比手法,往往更能突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表达思

想情感的。

第5页共26页

手法共同点不同点

衬托.者都使主体的特点

衬托有主次之分,陪衬事物是说明被陪衬事物的,是用来突出被陪衬事物的

对比更加突出、更加鲜明对比表明两种事物是对立的,两种对立的事物并无主次之分,而是互相依存的

三、象征

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

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

点概念、思想和感情___________

P(释义)■

事物象征

•{分类卜哲理象征

借形象表现思想情感

■(作用卜

具有深沉、含蓄之美

[象征)-

启发读者联想、思考,

增强艺术感染力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

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

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本诗托物言志,采用象征的手法,

表面上吟咏石灰,实际上借物喻人,

4例析卜托物寄怀,表达自己要和石灰一样,

不怕艰难、不惜牺牲,坚守清白的高

洁的理想

【对点训练】

❺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题小松

李商隐®

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

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

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②柱石功曳

为谢西园车马客,定悲摇落尽成空。

[注]①李商隐:唐代诗人,少年早慧,品行高洁,有才华,有抱负。后不幸被卷入牛李党争的旋泯之中,

成了政治的牺牲品,他一生坎坷不平,襟怀未展,壮志未酬。②方资:正可用作。③柱石功:栋梁之材的功用。

诗人通过小松的形象寄托了哪些思想感情?请联系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第6页共26页

四、渲染

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

进行浓墨重彩的描写、烘托,使画

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

N释义「

营造气氛,为下文做铺垫,

奠定情感基调

■{作用}

突出形象特点,加强艺术效果

(渲染卜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这四句写登高的见闻:天高气爽,

却风声猎猎,哀猿长啸,在水清沙

白的背景上,群鸟迎风飞翔,落木

例析卜

X萧萧,长江滚滚,诗句通过几个特

写镜头,渲染出秋天的肃杀苍凉

【对点训练】

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出塞作®

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②,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磺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③,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④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咒

[注]①开元二十五年(737)三月,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海战败吐蕃,王维奉使出塞宣慰,这首诗

就写于此时。②天骄:原为匈奴自称,这里借指唐朝的吐蕃。③乘障:登城守卫。④玉靶:镶玉的剑柄,借指

宝剑。⑤霍嫖姚:本指西汉霍去病,这里借代,代指崔希逸。

这首诗的前两联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场景的?请简要分析。

五、用典

第7页共26页

用事:借用历史故事来

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4sH引用(化用):引用(化用)前人诗文名句

用古人古事,借古讽今,怀古伤

今,委婉含蓄地表达思想感情

卷再)引用或化用诗文名句,加深诗歌的

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用事:“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

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

固亭怀古》)这里用南朝宋刘义隆在元

嘉二十七年仓促北伐失败的旧事,劝诫

当时的统治者北伐要慎重

化用前人诗句:“青青子衿,悠悠我

⑥心。”(曹操《短歌行》)这里引用

《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用来

表达作者对贤才的渴望之情

【注】典故有正用典与反用典之分。正用典,即作者使用的典故意与原典故意一致。如辛弃疾《永遇

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使用“廉颇”的典故。反用典,即作者使用的典故意与原典故意相反。如:“随意春

芳歇,王孙自可留。”原典故是”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这里反其意而用之,“王孙”偏要“留

下来。

1.尺素:用作书信的代称。如晏殊《蝶恋花》:“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且“双鲤”“鸿

雁”“雁书”“雁足”“鱼雁”等也指书信、音讯,而“青鸾”“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人。如李商隐

《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与“长亭”“南浦”“阳关”

一样。“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如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3.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如王勃《滕王阁序》:“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4.抱柱:喻坚守信约。如李白《长干行》:“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5.击楫中流:借指决心报效祖国,收复失地。如文天祥《贺赵侍郎月山启》:“慨然有神州陆沉之叹,发

而为中流击楫之歌。”

6.咏絮:典出谢道镉咏雪一事。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后来“咏絮”即指咏雪,“咏絮才”

即非凡才华。

7.执牛耳:指盟主。后来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如黄宗羲《姜山启彭山诗稿序》:“太仓之执牛耳,

海内无不受其牢笼。”

8.班马: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如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9.辞第:喻为国忘家。如杜甫《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

第8页共26页

10.三尺:为剑的代称,又用作法律的代称,也叫“三尺法”。如《汉书•杜周传》:“三尺安出哉?”

11.吴钩:泛指宝刀、利剑。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

临意。”

12.茄羹妒脍:指家乡风味。后人以“茄羹妒脍”“藤妒秋思”借指思乡之情。例如,辛弃疾《沁园

春•带湖新居将成》:“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茄羹妒脍哉?”徐自华《贺新凉•慧僧先生解职归见》:

“转瞬西风又起,忽摇动茄妒乡思。”

【对点训练】

❼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浪淘沙

邓炎II®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咒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注]①邓冽:南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追随文天祥抗元。南宋灭亡,与文天祥一道被俘北上,本词为

因病羁留建康(今江苏南京)时所作。②新亭:在今南京市南,据史料记载,西晋灭亡后士大夫们经常相邀到

此哀叹相慰。

词的下阕是如何表达词人的思想感情的?请从艺术手法角度,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六、比兴

“比”就是把一物比作另一物。

"兴"就是"先言它物以引起所

咏之词.。二者常联系起来运用

3件人J-

化虚为实,形象生动。

明朗浅显,婉转曲折

■(作用)

托物言志,寓情于景。

渲染气氛,激发想象

(比兴)一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

兮,无食桑甚!(《氓》)

先以葱茏、茂盛的桑树写自己的青

春,继而又以诱人的桑藕比喻令人

q例析}

沉醉的爱情,把恋爱中的少女比作

贪食而快乐的小鸟,谆谆告诫之:

不要沉溺于爱情,否则结局悲惨,

悔之晚矣

【对点训练】

❽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题目。

青青水中蒲二首

韩愈

第9页共26页

其一

青青水中蒲闰,下有一双鱼。

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

其二

青青水中蒲,长在水中居。

寄语浮萍草,相随我不如。

[注]蒲:香蒲。有匍匐横生的地下根状茎,由此发生新芽,叶细长而尖。

赏析这两首诗的比兴手法。

七、联想、想象

联想: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

候讣想象:依托已知形象进

3—'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

可跨越时间与空间,增

加内蕴,丰富思想感情

-ffW引起读者无限的联想

熊斌]联想: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想象『(李白《静夜思》)这两句中“月

光”“霜”运用了相似联想,写出

作者在他乡作客的特定环境中刹那

间产生的错觉

想象: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

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

痂称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

又—r官归京》)这四句运用想象的手法,

借助比喻修辞,将雪后的情景写成

春天梨花盛开的景象

【对点训练】

❾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捣衣诗

柳悻

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亭皋①木叶下②,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

[注]①亭皋:水边的平地,此处暗指思妇所在的江南。②“木叶下”化用《楚辞•九歌•湘夫人》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意境。③陇首:陇山之巅,此处泛指北方边塞之地。

《梁书》中记载,南朝文学家王融对这首诗的颔联“见而嗟赏”,请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颔联的精妙。

第10页共26页

八、对写

也叫曲笔。诗人不直抒自己内心的

母刈情感,而是从对方落笔,展开想象

给人以曲折有致、情韵悠长

而用之感,使情感表达更为深婉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揖轻舟,梦

人芙蓉浦。(周邦彦《苏幕遮》)

从对面落笔泼墨,体会家中亲友

和远行人彼此相互惦念,反映客

居孤寂,衬托自身凄凉,情感深

沉,艺术感染力更强

【对点训练】

❿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O

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刘音虚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

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

瞑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

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②。

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

咏思劳今夕,江汉遥相望。

[注]①扬子江:长江。因古有扬子津渡口而得名。扬子津南对京口。②越乡:此处是对东南地区的泛

指。③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

本诗最后四句通过不断变换角度来表达情感,请简要分析。

九、点染

所谓"点”,指的是点明情感的

内涵;所谓“染",指的是用景

府为物来渲染烘托点明的情感

运用点染法,会收到情景相

(点染卜-------------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

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多情自古伤离别”是点,点

4w}-明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

节!”是染,渲染了离别之悲,

冷落之苦

【对点训练】

第11页共26页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O

念奴娇阳

张孝祥

风帆更起,望一天秋色,离愁无数。明日重阳尊酒里,谁与黄花为主?别岸风烟,孤舟灯火,今夕知何处?

不如江月,照伊清夜同去。

船过采石江边,望夫山下,酌水应怀古。德耀归来,虽富贵,忍弃平生荆布!默想音容,遥怜儿女,独立衡

皋暮。桐乡君子,念予憔悴如许!

[注]本词是绍兴二十六年九月作者在建康送别被遣归的家人李氏之作。

这首词运用了点染手法,请找出进行赏析,并简要分析其效果。

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o

登高咏菊尽

罗隐

篱畔霜前偶得存,苦教迟晚避兰药①。

能销造化几多力,不受阳和一点恩。

生处岂容依玉砌②?要时③还许上金樽。

陶公没后无知已露滴幽丛见泪痕。

[注]①兰荔:一种香草。②玉砌:用玉石砌的台阶,此指富贵之地。③要时:迎合时尚。

请从表现手法角度简要赏析尾联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答题演示】

审题

题干指出了分析范围,即尾联;考查角度为表现手法

要点

一一①晓句意。该句的意思是陶渊明以后,菊花就没有知己了:残菊带露好似哭过二般。

公切②析方法。陶渊明写有大量关于菊花的诗句,世以陶公为菊花之知己,故前一句化用陶渊明爱菊的典

故,后一句写失去知己后的菊花带“泪痕”,这里将菊花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步骤

③明目的。尾联化用陶渊明爱菊这一熟典,运用比拟的手法,通过将菊花带露想象为菊花因失去作为

知己的陶公而伤心落泪,隐喻自己高洁孤介的品格,以及世无知音,横遭冷落、排挤的苦闷

①上句化用陶渊明爱菊这一熟典,说明世以陶公为菊花之知己;下句运用拟人手法,说行将开尽的菊

组织花因为陶公逝世之后再也难遇知己了,所以那带露残菊仿佛为此而伤心落泪。②诗人由登高所见

答案“菊尽”而联想到菊之知己陶公,进而想象残菊带露是为不得知己的陶公而“泪痕”斑斑,抒发了诗

人清高孤介的品格和遭冷落、无知己的身世感叹

【对点训练】

❿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O

第12页共26页

冉溪①

柳宗兀

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

风波一跌逝万里,壮心瓦解空缥囚。

缥囚终老无余事,愿卜湘西冉溪地。

却学寿张樊敬侯②,种漆南园待成器®。

[注]①此诗作于柳宗元贬官至永州时。②寿张,地名;樊敬侯,东汉人樊重,死后被封寿张侯,谥号为

“敬”,故又称樊敬侯。③樊重想做器物,但没有木材,便在南园栽种漆树。

全诗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高考链接:

1.(2020•全国卷III)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2.(2019•江苏卷)本诗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3.(2019•浙江卷)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4.(2017•浙江卷)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做赏析。

突破三鉴赏表达方式

古代诗歌中主要运用描写、抒情、记叙、议论四种表达方式,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一、描写手法

1.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类型释义及示例

也称直接描写,指对描写对象直接进行描写。

正面如“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

描写耳著明月铛。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孔雀东南飞》)正面描写

刘兰芝离开焦家时的认真打扮,不仅表现她的爱美之心,更表现了她的冷静与自尊

也称间接描写,指对描写对象不直接进行描写,而从其他人物的态度、议论、评价等方面达到间接

侧面

表现事物的目的。烘托、衬托、对比等都属于侧面描写。“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描与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这两句运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对点训练】

❿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①

第13页共26页

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②,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乘兴携佳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注]①此诗作于欧阳修被贬任滁州太守之时。“怀嵩楼”,唐代名相李德裕被贬滁州刺史时所建,因

其曾分司洛阳,建楼以表怀念嵩山、洛阳之意。②画角:乐器名,发声高亢。

这首诗塑造了诗人怎样的形象?是如何塑造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动静结合

类型释义示例

动景、静景都“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动静是画面的主要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洌,流泻山石之上,犹如一条洁白的素

结合部分,二者相辅练,是动景。竹林里浣女的欢歌笑语,渔舟划来,荷叶向两旁披分,是动景。这四

相成,相得益彰句是作者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

以动态的景物

来反衬静态的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用山鸟的鸣叫写出了春涧的幽

以二动之景象,从而烘托

何静静

出一种更静谧

的氛围

把运动的事物

化动当作静止的事

为静,物来写,想象并“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挂”字将动态的瀑布写成了静

以静描写出动态事态的画卷

写动物在静止时的

形态和神态

就是把静止的

“助事物当作运动

化静

的事物来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